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冯国庆

改革开放的实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辉煌成绩取得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人们逐渐抛弃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与道德价值观。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的增多让我们眼花缭乱,另一方面道德价值观的缺失也让人同样担忧。如何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的背景下,让人们不要失去精神的支柱,迷失人生旅途的航线呢?这就要求我们去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与道德价值,“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今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就为我们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提积累了经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其中就透视着符合一定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

“任何概念范畴都具有时空性,都有它出现的世纪,都是当时人对于世界和自我的感受和认识,表现了人的价值需要和情感追求。”[2]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曾出现的概念有大同、中庸、仁爱、天理等,这些不同的概念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现的,大都是针对当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而提出来的。“知行”范畴的提出也不例外,也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

(一)“知行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超越

“知与行”这一概念在《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这是较早有关“知行”观的论述。“知”有知识、认识方面的意思;“行”的本义指道路,后来引申为走、行动,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的。然而,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更多的是从道德修养方面来研究知行观的,因此,“知”更多的指道德修养、道德认识,“行”更多的是指道德践行,而这种道德践行也更多的带有主观色彩、主观臆断,更多地强调内心道德的修为与提高。然而,知行观的讨论进入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时期是在宋明以后,主要代表人物有二程、朱熹、王守仁、王夫之,尤其是王守仁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克服了知先于行与行先于知、知高于行与行高于知和知难于行与行难于知等片面的观点,对知行观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把人们对知行观的认识推向了历史的较高水平。

(二)“知伦理、行道德”的立言宗旨

“宋明时期,整个封建社会动荡不安,伦理纲常遭到破坏,理学家为挽救衰世,重整统治秩序,在对知行的界定中赋予知行丰富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内涵,在理学家那里,‘知’指道德规范,伦理纲常,‘行’指践履封建伦理道德,一言以蔽之,即‘知伦理,行道德’。”

[3]王守仁正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弊端而提倡“知行合一”,“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这里说的十分清楚,知就是行,把人们存在的“一念发动”而产生的不善之知彻底克服,不让他隐藏在心中。虽然这种思想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面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知行脱节的社会

矛盾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用王守仁自己的话来说,提出知行合一不是“凿空杜撰”,而是“对病的药”。

(三)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

1.“知”的涵义

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中,知作“良知、良能”讲,继承的是孟子的思想,“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王守仁正是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把良知视为每个人天生所具有的“心之本体”,而这种良知良能都是我们心中的“意、念”,“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知者。其善屿,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善不屿,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王阳明全集》卷十六)就是说良知对道德实践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预见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当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良知是每个人与生禀赋的,那为什么会有善与恶之分呢?王守仁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认为人的意念有善与恶两种,人的行也应该有善与恶两种,这就引出了行。

2.“行”的涵义

在王守仁看来,“‘良知’向外发动、表现显露出来就是行,不一定要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良知发动时产生的主观意念、感情、动机,都可以叫做‘行’。”[4]另外,王守仁还认为,“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答顾东桥书》)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王守仁说的行也指“笃行”,因为意念有善恶两种属性,因而“行”也就有了“为善”、“去恶”的两种心理倾向。

3.“知行合一”的涵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答顾东桥书》)知能够指导“行”,是因为知对于当时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具有“明觉精察”的认识;行能够实现“知”,是因为行能够把对封建伦理道德具有“明觉精察”的认识转化为“真切笃实”的行动。

由此可以看出,王守仁的知与行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而且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是没有先后的,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而从在。

二、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意义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评价王守仁的思想不能局限于历史,而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加以具体的分析,并作出科学而又合理的评价。

(一)“一念发动即是行”对保持心灵的纯真无邪有积极意义

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发便是物……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第,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认为良知良能是先天所固有的,并不是出生后习得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见孺子落入井而产生的恻隐知行,并不是说我们有别的打算,而是因为你心中的“良知”,驱使你那样做,在你内心是“不假外求”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王守仁的知行是统一的。上天虽然赋予人们的良知是好的、善

的,但是,每个人的意念是不同的,有善的、也有不善的。因为知行合一,所以,行也就有善与恶两种,“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守仁认为,如果把人们的知行分为二,那么人们完全可以以不曾行为理由,而对自己的不善之念采取宽容、姑息、原谅的态度,会最终变成危害社会、危害人类的真实写照。相反,如果把知行和二为一,那人们就会充分重视自己心中非道德的不善之念,在不善之念产生时,就坚决的把它克除,以此来保持“心”的纯真无邪。

在王守仁心中,无论是扬善、还是惩恶,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也就是自觉知之,而不是被别人逼迫的,要求我们在现实社会的道德践行中,要做到“好善如好好善,恶恶如恶恶臭”(《传习录下》)。只有发自内心的自觉知之,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的更和谐、更美好。

(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在实践论上有其合理的成分

纵观历史,是“知”重要,还是“行”重要,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对矛盾,曾出现过知先于行与行先于知,知高于行与行高于知和知难于行与行难于知等这几种观点,王守仁正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与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所以,王守仁批评把知与行看做两件事,因此,也相应的批评了两种人:“一种是懵懵懂懂任意去做,而不去思惟省察,只是个‘冥行妄作’;一种人是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而不肯着实躬行,只是‘揣摩影响’。总之,他认为“知行合一”可以克服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的弊病。”[5]

王守仁很重视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认为“如言学孝,则必服老奉养,躬行孝道,然后为之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答顾东桥书》)反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成只晓得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传习录上》)因此,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6]王守仁一生坚持道德修养,践履“知行合一”,虽然他没有意识到“知行合一”思想自身的理论缺陷,但王守仁有针对性的提倡“知行合一”,虽然未能挽救道德沦丧的社会弊病,但对于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却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三)“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体现了思想上的进取精神

“夫学贵则有之,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且旧本之传千载矣。”(《答罗整庵少宰书》)王守仁大胆的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不同的时代,就应该有不同的道德价值标准,而不能把上千年以前的标准拿来要求今天的人,这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王守仁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道德败坏,社会风气日益恶化,但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思想控制、思想禁锢却丝毫没有放松过。王守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打破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枷锁,确立新的道德价值观。正如列宁所说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7]王守仁所提供的“新的东西”,就是提出了适应当时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价值标准”,提供了让每个都有冲破封建道德樊篱的勇气和权利。

三、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探讨‘知行合一’思想具有何种现代伦理价值,需要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视野来审视它,

将其放置于传统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来研究。同时,我们应结合现代生活变化的实际情况与伦理学演进的整体情况来把握它,从而更好地发掘其现代伦理价值。”[8]现在,我们不否认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好的,表现出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文明礼貌等良好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危机,并导致一部分人行为失范。今天,我们重新学习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在个人成长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提升内在涵养

王守仁认为,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虽然王守仁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是把“一念发动处”看成是“行”,对人的道德修养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因此,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把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规范,自愿将这些社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依据。

“一定的道德观念不一定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人完全可能在道德意念的观照下进行各种不道德的行为。”[9]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群体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违背伦理道德但又不违背法律等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时,可能我们中间的一些大学生就不再坚持自己心中的优良道德价值标准,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的主流道德价值观是好的,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大学生会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危机呢?这是因为“道德修养的水平并不会随着知识的丰富而提高,但是知识的探求可以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向前发展,当然道德知识的提高也需要人们进一步付诸实践。”[10]王守仁重新提出“好好色”与“恶恶臭”的思想,就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升内在涵养的一种要求。没有道德实践,那么道德理论就沦为了空谈。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择善人而较、择善书而读、责善言而行、择善行而从”,由此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言行一致的培养

“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王守仁对认识过程的描述,认为知和行是辩证统一、互为前提而不能被分割的,二者只有在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虽然,这一思想和孔子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思想有所不同,但二者的本质却是相同的。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主观思维能力强而实际动手能力差等知行脱节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大学生单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与家庭的责任。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注重让孩子学习,认为学习好一切就好,不让或很少让孩子做一些实际动手的事情,殊不知这样做最终还是制约了孩子的发展。

王守仁说:“路崎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后知路崎之险夷着邪?”(《答顾东桥书》)意思是说,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并且依赖于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具体认识,只有这样才掌握真本领。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

在大学期间就应该走出温室的避护,享受纯自然的风霜雨露和阳光,而不是在毕业之后才逼迫走出温室。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多参加大学中社团实践活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来更好的掌握知识。“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惊察处即是行,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就是说知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知行通过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来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最终来实现知行合一。大学期间的实践活动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行合一,或者说是把知识联系实践的机会,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多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这不仅让我们把在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有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的觉察和研究前进中新情况新问题。”[11]王守仁在封建道德严重摧残人性、束缚人性发展的黑暗时代,大胆地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新”道德标准,对思想解放、人性全面发展都是一个伟大的开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王守仁那种为了人类更好生活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的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是一个提倡创新、提倡标新立异的社会,作为新世纪的年轻大学生,应该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每个人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12]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王守仁冲破封建道德樊篱、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勇敢精神中,学到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为自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知与行的矛盾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始终的一个现象,知行观不仅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涉及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着重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去分析的。虽然,他的思想也有其不合理的成分,有其理论的缺陷和时代局限性。但是,王守仁提倡知行的辩证统一,反对一分为二;提倡培养纯真无邪的思想信念,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倡导冲破封建道德樊篱,提倡个性解放、人的自由发展。这些思想不仅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对我们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掘中国古代及传统知行观的思想宝藏,以彻底的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去提炼其思想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引导当代人走出种种精神困惑的误区。”。[13]今天我们重新学习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培养自己的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34.

[2]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601.

[3]刘奎杰,王公伟.宋明理学知行观道德内涵刍议,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0,(1):47.

[4]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人民出版社.1997:202.

[5]蒙陪元.理学范畴系统[M].人民出版社.1998:331.

[6]任凤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前沿[J].2004,(7):187.

[7]列宁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63:150.

[8]赵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伦理价值,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2009,(3):71.

[9]邵秀玲,刘国强.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及其现代价值,滨州学院学报[J].2005,(8):32.

[10]董春.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价值,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0,(6):71.

[11] [1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37,103.

[13]李丕洋.中国儒家及传统知行观思想新论,江西社会科学[J].2003,(9):150.

致谢

在本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对所有曾经给过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次论文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极力支持和帮助,老师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但为论文的准备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建议,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对论文进行悉心指导和修正。在他的督促、指导下,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对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特别是同宿舍的同学,真诚的谢谢他们,这四年大学生活因为有你们才精彩充实。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在工作之余读到了段党委推荐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此书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以王阳明传记的形式将他一生的辉煌经历和心路历程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知行合一”强大的力量,找到了获得幸福的途径。 任何一个优秀人士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王阳明也是如此。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曲折的。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坎坷给他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促使他悟道。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能够万世流传,让人拜读后回味无穷,是因为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锻炼内心平静面对,而后深思熟虑总结经验。 王阳明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流行,接近于山顶洞人居住时代。他在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长,让人成熟。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我们有离家远、上夜班、不公平、杂事多、工作辛苦等的种种抱怨,但是这些是我们短期内能改变的吗?我们能做的就转变心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工作时,就会发现之前的那些抱怨不过是“子虚乌有”啦。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分,教会我们感谢逆境,

顺应逆境,在逆境中成长悟道。 王阳明能够剿匪成功不仅靠的是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是他非凡的攻心术。他的悟道教会我们,每天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反思。今天的工作干得怎么样?待人接物上有没有不妥?谈吐言语有没有不到?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拷问自己,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那我们必然会不断进步,必然会取得成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遮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了。在在这儿我联想到我们工作中管理的问题。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 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

王守仁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近郊的小村庄,1910年,陶行知先生考入南京的金陵大学,在校期间,他开始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信奉“知行合一”。他还将自己的笔名取为“陶知行”,目的就是为了发愤求知。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4] 。这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用他所信奉的“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表达。因此说,正是由于陶行知先生认识了“知行合一”,认识了教育的功能,才使得他走上教育之路。 1914年秋,陶行知先生自费赴美留学。在此期间,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杜威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范金豹先生在《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中写到:“实用主义哲学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中有异”[5] 。王阳明先生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杜威先生对知行关系论述之后讲:“从做中学”。“从做中学”强调的是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这点是王学与杜威之学的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注重“知行合一”。由于曾师从杜威先生,所以此时的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又多了一层认识。1917年,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之后正式改名为“陶行知”,并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至此,陶行知先生真正的走上了教育之路。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 随着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认识的深入,其教育思想也在逐渐的成熟。1917年,陶行知先生回国之后,提倡实用主义。但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到处碰壁,使得他认识到了杜威先

860中国哲学

860 529 2012北大860中国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虚壹而静 2.人副天数 3崇本息末 4.理一分殊 5.淮南格物 二、简答 1.老子无为思想 2.韩非子法家思想 3.郭象独化论 4.王阳明知行合一 三、论述 1.张载气本论 2.朱子理气观 2011年北大628外国哲学综合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 1.忠恕 2.四端 3.一物两体

4.理一分殊 5.四句教 6.尚同 7.能必附其所 8.大故、小故 9.坐忘 10.四法界 二、论述 试述郭象的独化论 2011年857中哲 一、名词解释(6*5) 1.玄德 2.守母存子 3.一物两体 4.淮南格物说 5.质测与通几 二、论述(30*4) 1.后期墨家对于辩论的看法 2.僧肇对般若空宗三家义的批评及其不真空论 3.朱熹关于太极与四德的看法 4.黄宗羲的理气论与“盈天地皆心”

2011年中哲/2010年859 一、名词解释(15×4=20) 1、正名 2、玄览 3、三表 4、四端说 5、静因之道 6、坐忘 7、大故、小故 8、十翼 9、三统、三正 10、崇本息末 11、四法界 12、四句教 13、淮南格物说 14、质测、通几 15、能必副其所 二、简答题(5×10=50) 1、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2、郭象的独化论 3、僧肇的物不迁论 4、张载的太虚即气

5、程颐对格物的解释 三、论述题(2×20=40) 1、详论朱陆之争的思想内涵 2、试论明代的气本论思 2009年中国哲学史 一、名解: 1.先知先觉 2.心斋 3.二柄 4.越名教而任自然 5.太虚即气 6.致良知 二、简答: 1.试述荀子批判孟子性善说的主要内容。 2.韩非子论法与术之区别。 3.慧能“无念为宗”的主要内容。 4.戴震论理欲关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三、论述: 1.以王弼.裴頠和郭象为例,说明魏晋玄学的有无问题。 2.试论朱熹与陆九渊主要思想区别。

致良知读书心得

致良知读书心得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致良知》读书心得在我以前的高中思想课上,教材说王阳明的心学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不是我们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者的学习对象。但是,多年后的现在有幸在公司的推荐下阅读度阴山先生的着作《王阳明:知行合一》,也是消除了自己之前的片面了解和误解。 书的前半部是有点类似写王阳明的传记那样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以及当时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信息,然后作者分析了心学的主要内容并作出了点评,我不是一个学历史的人,也不是学哲学的人,仅是单凭看过这本书之后发表一下自己从中的收获。 首先是经典一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前半生是努力治学为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后半生是几乎戎马生涯和讲学同在,一边为大明帝国剿匪患和安定百姓,另一边就是广泛传播他的学说并引导了众多弟子在实践。其中最为传奇的应该是他在江西剿匪前,前几任的剿匪指挥官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王阳明1年半左右就完成了,看上去很神奇,不过看过王阳明的学问就明白,这些都是他平时的积累,善于格物,并且一心为民才能实现的,面对困难他不退缩,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即使看上去困难重重,他仍是会找到突破口然后逐步解决问题,这对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也有很大启发,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不要有畏难情绪,处理完困难之后发现其实这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之后是心学的核心: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自己本身就有的,只是有些人的良知在各自的遭遇里被私欲或者其他消极的东西蒙蔽,才会有人逆着良知做事,并且对自己和对别人甚至对国家也没有好处。所以,王阳明认为圣人其实都很容易做到,只要每个人都能依照良心去做事,都不会伤害别人和社会,其实也就是按照最好的自己去做,对父母孩子、对朋友、对工作、对国家都按照仁孝、义理、敬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四章读书笔记

【内容】:第四章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广西戡乱【感悟】:以下依然是摘录。少部分地方加了一些脚注。 1.王阳明对针对他的诽谤对其学生说,如果有人说你的学问是邪道,你就去辩驳,那不是要活活把你累死啊。况且,学问的好坏岂是辩出来的?你认为哪门学问好,就专心去学习实践,只要它能带给你心灵上的安宁,它就是好学问。 2.“你辩驳就证明你出手,你出手肯定就有人接招,然后还手。王阳明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学说能普及天下,他渴望学术上的成就,而不希望被卷入进政治的漩涡。” 3.“有人说,如果皇帝和他的亲信认可您的心学该多好啊。”王阳明说,心学无非是让人认可自己的良知,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认可自己的良知呢?况且,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世间任何事都不要强求。” 4.“交趾就是个不安份的恶棍,和他保持关系的最佳方式是承认它作为国家的存在,让它按时进贡即可。它那地方的地理情况没有设置郡县的条件,把它纳入版图只是平添烦恼。”注:后文提到,王阳明说,对恶人,就是不要激发他的恶性,但,同时也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不好欺负的。 5.“王阳明的心理战表面看起来没有规律可循。但其实,什么时候该用招抚,什么时候该采取军事行动,看似随心所欲,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注,后面王阳明提到,对于良知被遮蔽的人,用招抚的办法只能让他们蹬鼻子上脸,认为政府好欺负,所以只能用剿。 6.“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就是人心。只要人心静了,世界也就静了。” 7.“王阳明教学的理念是,因材施教,不以主观凌驾别人,顺着对方的思想。用心学术语来讲就是“不执”。”比如,有百姓要王阳明想办法镇住一块据说可以预测太平(打仗)与否的石头。王阳明虽然知道这是迷信,但觉得那是当地的传统,没有理由不尊重别人的传统,于是就进行了一场巫术表演,“镇住”了石头,让百姓放了心。 8.“王阳明剿匪的超级武器是:不靠谱。用军事术语来讲,就是虚虚实实,进示以退,攻示以守。总之,就是先把你弄得晕头转向,在你神经错乱时,他发出致命一击。”注,《别对我撒谎lie to me》里的主人用的也是这招。书上还说,“盗贼们大都一根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虚,所以神经高度紧张? 9.“政治无非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种能力。政治没有是非,利害即是非。”注:办公室政治也一样吧。 10.“一个权谋家最憎恨的就是:你根本没有资格蔑视我的权威却蔑视了,那你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11.“事情来的时候,尽我的良知应付。没有事情来的时候,也不要去找事,只要在心上时刻想着致良知就对了。”注:这对实现理想有借鉴。重要的是,时刻准备着,一有机会就抓住,好好利用。万一没机会,也不用强求,准备好就好。 12.“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他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内敛,有时候应该委曲求全,有时候应该忍辱负重。”注,心理学里有说到,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要逆反的。年轻时不逆反,成年后就会逆反,只是早晚问题。 13.王阳明临终说的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4.“每一个人都有另一面,或者说,是自私的一面。纵然良知光明到极致的人也不例外。”注,这里是说王阳明。书中提及他家里的府邸超级豪华,钱财来路不明。唯一的可能是,在灭宁王时取走了宁王府的钱财。还有,他有一妻五妾,他死后家族内斗,而主力军就是他的妻妾,目的是争夺家产。还有,说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会管理家族。如果他能把打仗的能力的十分之一转移到家族管理上,他的家族也不会发生内讧。书中还说,王阳明的另一面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缺点,但如果能全心全意发挥良知的力量,人人都能成功。

王守仁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守仁(1472—1529) 简介: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 生平 相传,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

思想史常考题型及答案

思想史常考题型及答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思想史常考题型及答案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思想史,常考,题型,答案,中国思想史,什么,绝地天通,这一,,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中国思想史》 1、什么“绝地天通”?这一传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什么意义? 《尚书楚语》和《山海经》记载有“绝地天通”的学说。 中国第一阶段是民神不杂的时期,有专门人员与神沟通,普通人

没有这种权利,叫做民神异业,敬而不渎。 中国第二阶段是民神杂糅时期,人人祭祀,家家做巫。 中国第三阶段是绝地天通时期,上帝派重,黎来治理社会,与神沟通,从此民神不杂,社会安定了。 \绝地天通\是上古社会秩序的第一次整顿,是封建专制主义文化的起源,“绝地天通”是构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核心,对中国文化和历史发展有着规定性影响的作用。 2、如何认识殷周时代天命观的演进和变化? 殷周时代天命观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从自然主义到道德人文主义的过渡。到了周代的时候天命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东西,为此后中国思想传统中天成为终极性的价值源头创造开端。 3、有一种观点认为:周人的道德意识是孕育于繁复的宗教性活动 之中。你如何理解? 周人的道德意识是指出现了“孝”和“德”的范畴。孝字在西周金文中是祭祀祖先时有所奉献的意思。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对祖先继序思不忘可以祈福长寿,使族类获得幸福。而这一切都要通过对许仙的祭祀这一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周人提出的德是处世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而这三项内容又要通过祭祀活动来体现出来。周人十分重视祭祀这种具有宗教性活动,通过祭祀这种宗教性活动孕育出了周人的道德意识——“德”和“孝”。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 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 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我工作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 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 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 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 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 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 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 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 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 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心学的著作《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 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 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 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

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二读这本书,原因是:想起一位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伟人:王阳明,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但是一个传奇的人生,在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把书当成是故事书、史书来读,虽然每每被其中的精彩故事情节所吸引,但是回忆起来,一位伟人是如何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传奇,还有很多他独特的能力以及气质,我肯定还有没发现的。所以二读本书,读的速度很忙,每一场战役,我都很认真地去看他用什么兵法什么战术,试图将他读透,似乎我这样能将他的能力赋能于自己一般。又一次读完,应该是说以下的这几个内容,是让我获益匪浅的部分: 在自我建设上:“内驱的动力才是一个人追寻理想的最大能源”:自小立志做圣贤,可以回忆一下,他的两次赶考,两次落榜,第一次他觉得无所谓,他还可以通过求道,立言成圣贤。第二次落榜,他痛哭,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只有通过仕途才能赋予他改变这个迂腐朝廷的能力。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围绕这个目标,无论是求道、考功名、或是后期设立心学。

在仕途上:“所谓政治力,无非是一个人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主要就是人际关系”:其实可以发现,王阳明在整个政治历程中,几乎没有接近过政治中心,他就像一个棋子,需要的时候就被召唤。与其说他没能力接近,更愿意说是他不在乎。但是不可否认在运用心学,采用“攻心”的时候,王阳明可谓战无不胜。假设他用到追求权力上,也相信会是完胜的,但那终究不是他一生所求。 在军事战略上,“胜败由心,兵贵善用”:在整本书里面,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在王阳明的排兵布阵,战无不胜的传奇故事。以区区几封信,就能劝降一批十恶不赦的盗匪。在安庆之战,分十三路攻打南昌,又设想好后续的南康、九江的布局,最后活抓朱宸濠。着实是精彩一战。在军事上的成功,总结了一番,一方面,“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王阳明对于功名利禄视如浮云,所以在打战的时候不曾思考过军功,心里牵系的是水深火热的老百姓,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剿匪目标。另一方面,心学中的“攻心”在战术排布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次的战争他都收集了详细的信息,对盗匪进行全方面分析,再采取劝降或者强攻的不同策略。善于思辨、在事上练,造就了一名出色的军事家王阳明。 在心学的造诣上,“无善无恶心之本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很好的概括了心学的宗旨。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依靠自己的良知,做到定、静、安、虑、得。两个细节至今影响深刻:一是当多年后,王阳明回到老家探望自己的老父亲王华,读后感王华对他说了句“我之所以担心你,是因为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 简介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我们受自卑等心理影响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最优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回最优秀的自己呢?阳明先生给出了行动——知行合一,认识到了真正自我的优秀及智慧,那就要通过行动来显现。静下心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自己的缺点,一项项分析,摒除。然后充分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相信你心中永远有最优秀的自己。让自己凭借信心与勇气,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智慧,怎能做不回最好的自己呢? 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会内疚、惭愧,内心受到煎熬,这就是让我自己不舒服了。所以每次面对诱惑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如果我违背自己的道德去做这件事情了,得到的诱惑与我内心的折磨相比值得吗?坦荡荡的生活,这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件事情。——韩军梅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二) 当今社会人们的脚步越来越急促,放下了书籍紧接着代替他们的是手机电脑,没有了以前人们对书籍的追求,有的只是名利与金钱手机与游戏的诱惑,现在的社会能静下来做事的人是少之又少。现代人存在的问题很多,脑袋里装的也很多,有些是习惯了忙碌,做事也心急,就连吃饭睡觉心也不安,总想着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不再有修心养性的心态。 现在的人们对金钱名利的追求也让着实人害怕,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经意间给孩子们灌输了不好的的想法,比如攀比,他们嘴上跟孩子说着不要攀比,可是一些做法却暴露了他们的攀比。他们不注意孩子们的想法,以至于孩子们在学校或是公开的场所肆意攀比,没有现代孩子该有的个性。他们也失去了孩童时代该有的天真纯洁,只是社会和他们自己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太多不好的习惯。所以做人不能处处攀比,要以诚待人,这才是有意义的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个半圣人——《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过去半个月啃了两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和《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都是度阴山写的。都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既然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是圣人,我既然一起读了,那就一起写吧,这就是“一个半圣人”。 格物致知。我之前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是探究万事万物,从中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这是朱熹理学的解释,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在阳明心学中还有另外的解释,“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人的念头,因为外物是人心的映射,“致知”就是达到良知。整体的意思就是要不断纠正自己的念头,使我们找到“良知”。人都是有良知的,同时也有万千个念头,这些念头中有好有坏,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真我的,也有自我的,那么我们的良知就可能被一些出于私欲的念头遮蔽,使其蒙上灰尘,格物致知就是要不断地格自己的念头,擦拭心灵,使良知清明。 知行合一。虽未行动,念头一起,便是行了。反省自身,之前也会容忍自己脑海中许多没有付诸实践的自私自利的想法,但王阳明告诉我们,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把这种念头“格”掉,虽然没有这样做,但是这样想了,就是一种“行”。书中有一个故事,是王阳明外出郊

游看见一处肥美的良田,于是有了占为己有的念头,当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王阳明及时警觉,立即眉头紧锁,开始自我用功明知道当天黄昏,才对弟子们说:“终于把他克掉了,真难啊”。同样的情景也反复出现在曾国藩的故事里,曾国藩在带兵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由于中央政府对湘军的掣肘。曾国藩也多次产生抱怨的念头,每当此时,他就拿出自己的绝技“诚”字诀自我用功。他们两人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前几天我读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稻盛先生也说“庄严其心”,也说“反省自身,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由此可见,那些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有非常不得了的克己修身的功夫。 心外无物,读懂了自己,就读懂了天下人,世间一切的道理都是“我心具足”的,世人心中有良知,有善有恶,有七情六欲,我心中也有良知和善恶,也有七情六欲。所以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天下人。当然我水平有限,只能理解到人这个层面上了,王圣人说的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山川草木,飞虫走兽都是一样的。这一点等我长大了再体悟吧。 人皆可以成圣。说了王圣人这么多,再说说曾圣人,其实我是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觉得意犹未尽,采取找了本同系列的《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读完之后整体感觉度阴山在调侃曾国藩,一点都不严肃。在这本书中描述的曾国藩就跟智商跟不上一样,然而他还成功地平定了[]太平天国,真的让人很不理解。他真的很笨,有个故事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就是小偷进他家准备干一票,结果曾国藩回来了,小偷就躲床底下,曾国藩开始背书,结果背来背去都不

王阳明知行合一分析

心即理 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一直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按照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这声长啸,在寂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所以在他看起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恰好相反,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死亡也是一种生命事件,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已。阳明既然已经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超出了死亡的阴影。它就更加真切而有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天上漂浮着的彩云,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青山绿水……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会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好像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现在阳明先生说,错,圣人之道,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现了它。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决定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那什么叫做态度呢,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如果我的心,我的心灵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那么在我看出去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如果我的心灵状态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那么我的世界也会变得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做《列子》,《列子》里有一个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叫《疑

心得体会-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精品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 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 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 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 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 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 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 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刘晓兵 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把王阳明的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 王阳明是诞生在大明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生活在大明时期的王阳明,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当代社会比明朝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环境对于人的诱惑或者挑战却也更多更严重。竞争的压力,转型期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都可能让人心中不平、不静、不忿、不服。能否坚持良知,坚持自己的理想,

并保持住它,消灭一些坏的念头和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做事,所谓”事上练“,变得也更加重要。我们真的很难知行合一,很难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用良知来引导自己的心和行为了。心学简单明快,但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让人看了振聋发聩,即便当代人如我,看得时候也不禁冒出冷汗。自己的良知是否被蒙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在逐渐被消磨自己是否在知和行上保持一致夜深人静,当这些问题冒出来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

王夫之教育思想初探

王夫之教育思想初探 摘要: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许多唯物主义的教育观点,在人性论、理欲关系、知行关系、教育与教学、学思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我们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时,会发现其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王夫之教育思想述评 王夫之(1619一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自称“船山遗老”,故学者称之为船山先生。1648年,王夫之在家乡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姓埋名,遁迹荒山,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授徒讲学活动,其学问渊博,著作宏富。他不仅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同时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在教育理论的许多方面,都提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独立见解,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也给当代教育改革以诸多的启示。本文想就王夫之关于人性论与教育作用,理与欲统一的道德观、知行观、学思关系、主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学习法和教学法诸方面教育思想进行综述简评,以求为我们今天之教育提供良好的历史借鉴。 一、日生日成的人性观 王夫之认为,人性是生理,生理是不断变化的。他说:“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1]人性是天然的生理,是发展的潜在力量,是发展的可能性,能否发展为现实,有赖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人性是可善可恶的,关键在于后天的教育。能否坚持进行教育,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因此他坚定地认为,如果抓住受教育者幼年时期就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人就可能成为圣人;如果幼小年龄阶段不幸而失教,在恶劣环境中任其沾染陋习,“也就可以使人变恶”。所以他再三劝诫人们要重视教育和学习,要“熏之陶之”,“自强不息”,诚如此人性就能向善,亦能多善;他再三提醒为人父母和为人之师者,如果让孩子恶习一旦形成,后果不堪设想。除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外,关于环境对人性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王夫之亦有其卓越的见解。在他看来,环境能锻炼人们的意志,意志则支配人们的行为。既然人性的善恶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化,那末要使受教育者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关键在于改善生活环境,做好“求适其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