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摘要】氨基酸螯合铁是一种重要的铁螯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性。

本文着重探讨了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了其特性,包括其溶解性和亲和性等方面。

接着探讨了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以及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和不同动物种类中的应用情况。

讨论了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饲料中的添加研究,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结论部分展望了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营养中的潜在前景,指出其在缺铁性贫血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研究结果对提高动物生产效率和保障动物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氨基酸螯合铁、动物营养、代谢、转运、作用、动物种类、饲料添加、前景、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铁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氧气运输、细胞代谢和免疫等多项生理功能。

而动物体内缺铁会导致贫血、生长受限等问题,严重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

寻找一种更有效的铁补充方式成为当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意义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物对铁的需求是不可忽视的,铁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物代谢反应和生理功能。

研究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可以为动物提供更有效的铁补充途径,提高动物的铁摄取和利用效率,进而提升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研究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对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促进动物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下,开展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动物营养学领域的发展,为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氨基酸螯合铁的特性氨基酸螯合铁是一种能够通过氨基酸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铁补充剂。

它具有以下几项重要特性:1. 高生物利用率:氨基酸螯合铁与铁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在动物体内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相比于普通铁离子,氨基酸螯合铁能够更有效地被动物吸收和利用。

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牧场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反刍动物的氮利用率是影响其肉牛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氮利用率低不仅浪费了饲料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总结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一、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饲料的氮含量、品质和消化特性是影响氮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合理控制,对于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非常关键。此外,微生物群落的活跃程度也会影响氮的利用率。激活微生物活性,增加反刍动物体内菌群数量和种类,同样有利于提高氮利用率。 二、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1. 饲料组成的优化 饲料组成是影响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优化蛋白质含量和形态的组成,能有效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一项调查表明,添加20% 大豆粕和10%菜籽粕组成的饲料,相较于一些其他的饲料添加物如发酵产品和盐酸赖氨酸,在体内氮利用率上均表现出更优异的效果。 2. 消化内源性蛋白的回收和利用 消化道内根据饲料的分解产物合成的内源蛋白质,被称为消化内源性蛋白(DIP)。在反刍动物的消化道内,DIP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氮源。因此,利用和再循环DIP的技术,是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有关研究表明,添加青贮作为饲料,在促进微生物活跃的同时,对于DIP的回收也具有重要作用。 3. 益生菌的使用 益生菌能够调整肠道内部菌落的数量和结构,从而降低反刍动物氮排放,提高反刍动物体内氮的利用率。营养价值相当的两种不同粗饲料饲喂滇池羊,结果发现肠道内草原菌群发生了显著改变,从而增加了草原菌群的数量,并且提高了肉羊的消化能力,使体内的氮利用率更高。 4. 酵素的应用 酵素的应用是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另外一种可行手段。酵素。酵素能够促进饲料内部蛋白质的分解和消化,提高饲料的氮利用率,同时增加反刍动物的体内蛋白质合成,提高养殖效益。因此,添加酶制剂的饲料技术,是目前迅速发展的技术之一。 三、结论 通过对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研究进展的综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合理的饲料组成和喂养管理是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利用DIP,益生菌和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提升反刍动物体内氮利用率。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加强饲料的优化配合、更高效的处理DIP、探索更加精细化的益生菌和酶制剂饲喂等更加有效的方式,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的天然基因审查。这些技术的生产实践应该得到积极的推广和应用。

羟脯氨酸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_周汉林

羟脯氨酸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_周汉林

84 草 业 科 学22卷11期11/2005PRAT AC ULT URA L SCIENCE Vol.22No.11羟脯氨酸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周汉林1,2,莫放2,黄鸿威2,徐萍2(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海南儋州571737;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北京100094)摘要:论述了羟脯氨酸在动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与独特的生物活性,及尿、血清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机体内代谢指标的关系。

重点阐述了羟脯氨酸的排出量与反刍动物营养状况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羟脯氨酸;胶原蛋白;早期诊断;应用中图分类号:S8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05)11-0084-04 羟脯氨酸(H ydroxy proline,H YP)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它在动物体内主要分布于胶原蛋白中,约占胶原氨基酸总量的13%,而在其他蛋白质中含量甚微,仅在弹性蛋白、补体C1q和乙酰胆碱酯酶中含有1%,这使它几乎成为胶原蛋白所特有。

胶原蛋白多分布在皮肤、骨骼、血管等结缔组织中。

羟脯氨酸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氨基酸,动物和人体胶原蛋白的组成成分,也是肝和胆囊的成分,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与独特的生物活性,人和动物的许多代谢指标都与体内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有关。

1 羟脯氨酸的合成代谢羟脯氨酸的前体是Pro。

在哺乳动物组织中仅有3-羟氨酸和4-羟脯氨酸,而在其他生物组织中则主要以反式-4-羟脯氨酸的形式存在。

羟脯氨酸与羟赖氨酸相似,与哺乳动物组织的胶原蛋白有关。

与羟赖氨酸中的羟基不同的是羟脯氨酸的羟基是不能取代的。

而羟赖氨酸的羟基可由半乳糖残基或葡萄糖残基取代。

羟脯氨酸代谢的一个独特之处是脯氨酸和赖氨酸先形成胶原,然后再羟化,它的原料可以是Glu,其反应如下:因为没有一种tRNA携带羟脯氨酸,因此也不能将它接到延长的肽链上去。

食物中的脯氨酸是胶原中羟脯氨酸的前体。

脯氨酸的羟化或赖氨酸的羟化分别由其羟化酶所催化。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研究进展06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研究进展0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饲料研究
!""# $"%"&$’( )* + !! , "##$
,-
饲料添加剂
在这 样 的 机 制。 反 刍 动 物 的 肝 和 肾能 把 !" # $%& 通 过 中 间 产 物 ’# 酮 基# ( # 甲硫基 # 丁酸 转化为 " # 蛋氨酸。 ( )$*)
使用的 $%& # 7& 样 品, $%& # 7& 它对前 期 肉 鸡 和 后 期 肉 鸡 的 生 物 学功 效 值 都 低 于 88 9 。 这 证 明 $%& # 7& 作为 蛋 氨 酸 在 鸡 的 体 内 没有 611 9 被 利 用。 $%& # 7& 的 生物学效力, 对前 期和 后 期 的 肉 鸡
饲料添加剂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刘 摘 要 平 占秀安 浙江大学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 !"#) 是一种蛋氨酸添加剂, 现在主要用于反刍动物, 用于肉鸡和 !"# 反刍动物 肉鸡 水产动物 文章编号: (,++’) &++, - ,%&. && - ++&. - +, (&BB) )研 究 发 现, C?DD !"# 可 直 接 通 过 瘤 胃 壁 被 吸 收。 !EEF==GH
!!!!!!!!!!!!!!!!!!!!!!!!!!!!!!!!!!!!!!!!!!!!!!!!!! (上接第 + 页) 善, 这说明, 加酶后提高了肉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 + ;’ 某公司 的 三 黄 肉 鸡 料 日 粮 代 谢 能 降 低 幅 度 在 用率, 改善了鸡只的健康状况, 提高了动物的生产性 能, 降低了 饲 料 成 本, 提高了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效 益。 参考文献 6 ’ + ( 汪 儆 ; 饲 用 酶 制 剂 的 作 用 机 制 ; 饲 料 工 业, ’116 (’’) : 66 耿 丹, 张 映, 赵 燕, 等 ; 粗酶制剂对肉仔鸡消化酶 活性的影响 ; 山西农业科学, (() : ’11+ , +6 86 F 8+ 毕晋明, 王永军 ; 家禽日粮中非淀粉多糖的抗营 养作用机制研究 ; 饲料研究, (+) : ’114 ’+ F ’5 GHIJ0H? @ &, B>K.?>. L M ,=/JH N O ; !> P,?Q>R? S>TU?JQQKJ0,H/? ?T>I J-?>0SE,>. -U ,.K,-,E,.D H,VVR?,>. >0 Q>.P/QE,>. GR0>S/J. ; B>R0.JT >V @T,.,QJT NRE0,E,>., ((’) : 6<<8 +14 F +6’ 5 &..,?>. W, $>RDKJ. X B,MK>YJ? ! Z ; NRE0,E,P/ JQ[ E,P,EU >V ?>TR-T/ 0,Q/ -0J. J0J-,>\UTJ.? ,. -0>,T/0 H,/E? ; (+4) : *0,E,?K X>RTE0U ]Q,/.Q/, 6<<5 (:< F (88 通讯地址: 广东珠海 56<141 添 加 6 AD C E 溢 多 酶 <481 , 均不同 (’1 AB C AD 范 围 内, 程度降低了肉鸡 各 生 长 阶 段 的 料 肉 比, 在代谢能降 低 ’5’ AB C AD 加 酶 时, 小鸡的料肉比显著降低了 这说明, 三 黄 肉 鸡 料 降 能 加 酶 后, 不同程度 < ;’ 9 , 改善了饲料转化率。 + ;+ 添 加 6 AD C E 溢 多 酶 <481 的 三 黄 肉 鸡 料, 其日 粮代谢能降低幅度在 (’1 AB C AD 范围内时, 对肉 鸡 的 成活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且肉鸡全期的成活率极 显著提高了 8 ; ’ 9 。 + ;( 从生物学综合评定结果来看, 三黄肉 鸡 料 日粮 代谢能降低幅 度 在 (’1 AB C AD 范 围 内 时, 添 加 6 AD C E 溢多酶 <481 , 不同程度改善了肉鸡的生产性能。 酶 制 剂 在 养 殖 业 中 的 应 用 现 已 得 到 普 遍 认 可, 既可补充内源消 化 酶 的 不 足, 又可有效消除饲料中 的抗营养因子, 提 高 营 养 物 质 的 消 化 吸 收。 试 验 结 果也表明, 肉鸡日粮降能加酶后, 不仅没有对肉鸡的 生产性能造成不 利 的 影 响, 而且还有不同程度的改

过瘤胃保护氨基酸研究进展

过瘤胃保护氨基酸研究进展
实 . 喷处理 饼粕可降低 1 热 2小 时 干 物 质 消 失 率 . 高 了 提
衡 , 导 致 氨 基 酸利 用 率 的降 低 。 过 向 日粮 中添 加 合成 可 通
氨 基 酸 , 以克 服 氨 基 酸 的 不 平 衡 。对 于 单 胃动 物 来 说 . 可 确 实 能 达 到 比较 理 想 的 效 果 。 对 于 反 刍 动物 来 说 . 离 但 游

20 0 7年 1 2月
素 的需 要 量 。
补 充 1 胡 萝 素 应 该 从 产 前 2 3周 开 始 一 直 持 续 3 一 ~
到 妊娠 为止 , 样 就 可 以充 分 利 用 1 胡 萝 素 对 繁 殖 性 这 3 一
1 克乳 需 要 增 加 8 胡 萝 素 的 需 要 量 l 千 一 0毫 克 , ~ 0 天 2 毫克/ 。 天 高产 奶 牛在 泌 乳 早 期 每 天 B 胡 萝 卜 的 需 要 量 一 素 超 过 10 00毫克 ,但 有 学 者 对 7 0个 青 贮 饲 料 样 本 的 检测
结 果 表 明 8 %的青 贮 饲 料 中 8 胡 萝 素 的 含 量 低 于 2 0 0 一 0
毫 克 , 克 D 这 个 含量 远 不 能 满 足 高 产 奶 牛 的 8 胡 萝 千 M, 一
次 数 增 加 , 疗 费 用 上 升 , 腺 炎 发 病 , 量 降 低 等 各 方 治 乳 产
能 的 促 进 作 用 , 果 胎 衣 不 下 较 多 , 以将 B 胡 萝 素 如 可 一
的 添加 量增 加 到 4 0毫克 / ,产 后 减 少 到 2 0毫 克, , 0 天 0 天 全 期 成 本 约 3 0元 , 是 减 少 的 损 失 包 括 发 情 延 迟 、 种 0 但 配

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题目: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就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对动物采食、瘤胃生态环境、反刍动物营养物质代谢、血液生化指标、泌乳及增重、免疫与应激的影响方面综述了其作用机理;对影响酵母培养物作用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酵母培养物;反刍动物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简称YC),是指活体酵母细胞及其生产基质,是一种直接饲用微生物Direct-fed Microbials,DFM)。

属于一种微生态制剂,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液体、固体二级发酵或直接在固体培养基发酵后连同培养基一起加工制得的产品。

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Carter等,1994),最早是用作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张宏福,1994)。

直到20世纪50年代,证实日粮中添加低剂量的酵母培养物能提高阉牛的增重(Beeson 等,1952)和奶牛的产奶量(Renz,1954)。

此后大量的研究表明,酵母培养物对改善反刍动物瘤胃的内环境、刺激某些有益细菌的生长、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奶牛产奶量的作用明显。

酵母培养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酶、其它营养物质及一些重要的辅助因子,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生长的基本营养源。

在动物日粮中添加YC,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改善产品质量,而且在维持和增加反刍动物免疫力方面亦有一定的功效。

酵母培养物还含有对侵入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进行防御的葡聚糖和吸附病原菌,以及调节免疫机能的甘露寡糖(邵明丽,许梓荣,2002),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促生长和免疫因子。

随着人们对抗生素负面作用的逐步深入,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和研究日益增多。

YC作为一种安全有效饲料添加剂,对其的研究也就成为当今的热点。

在国外,关于YC的研究报道很多。

而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对其的研究和认识远远不够。

本文就国内外最近的研究进展,不仅从其对胃微生态的影响方面,而且从其对血液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方面对其的作用机理进行总结。

反刍动物体内氨与尿素代谢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体内氨与尿素代谢研究进展
1 反 刍动物 体 内氨 与尿 素 代谢概 述
及 随 瘤 胃食 糜外 流 。R se 和 R cl usl l vhi 究认 为 , k研 9 %的瘤 胃细菌 可利 用 氨作 为 其 生长 的主要 氮源 。 0
较单 胃动 物 而 言 ,反 刍 动 物 对 日粮 蛋 白质 的 瘤 胃 内氨 的 吸收 与 其浓 度 密 切 相 关 。 氨 以去 离 子
可降解蛋 白质 ( u e er al p t n D ) 且 脂 溶 性好 ,易 通 过 生物 膜 ,而 氨 离子 带 电且 难 R m ndg db r e ,R P a e oi
与 瘤 胃 不 可 降 解 蛋 白 质 ( u n u dgaal 溶 于 脂 ,不易 扩 散 人 细胞 膜 。瘤 胃 内氨外 流 人 十 R me n erdbe
利 用 效 率较 低 ,其 主要 原 因是 瘤 胃微 生 物 将 部 分 化 状 态 沿 浓度 梯 度 被 动扩 散 至 血 液 中 ,而 氨 离 子 日粮 蛋 白质 转 化 为 氨 。 日粮 蛋 白质 常可 分 为 瘤 胃 不 能 被 瘤 胃壁 吸 收 。其 原 因可 能 是 游离 氨 不 带 电
NN P )可 作 为 反 刍 动物 氮 源 补 充 料 。反 刍 动 物 能 能 被 完 全 降 解 成 氨 。且 降 解 速 度 很 快 ( 3 d >/  ̄ 以氨 盐 或 尿素 作 为其 日粮 中惟 一 氮 源来 满 足 机 体 时 ) 。瘤 胃 内的 肽 、氨 基 酸 和 氨 等 在 为 微 生 物 合 对氮 素 的 维持 需 要 ,表 明瘤 胃微 生 物具 有 利 用 非 成 蛋 白质 提供 氮 源 的同 时 ,也 在 肽 酶 和脱 氨 酶 的 蛋 白氮合 成所 有 必需 氨基 酸 的能 力 。另外 ,瘤 胃 作 用 下 产 氨 。 内源 性 的非 尿 素 氮 ( 如脱 落 的黏 膜

反刍动物胃肠道对小肽吸收的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胃肠道对小肽吸收的研究进展
摘 要 : 蛋 白 质 在 反 刍 动 物 体 内的 降 解 产 物 之 一 是 小肽 , 小 肽 构 成 进 入 小 肠 的 可 吸 收 可 溶 性 氮 的 主 要 成 分 。与 氨 基酸相 比 . 小肽 具 有 自 身 的 可 吸 收 优 势 , 而 小肠是 乳蛋 白前体 物合 成的 部位之 一 。本 文就瘤 胃、 瓣 胃对 小 肽 的吸收 能力 、 小肠 内 小 肽 的 来 源 、 小 肽 的 吸 收 机 制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进 行 了综 述 。

Re v i e w p 耥 p 姆 8
l 3 豢4 9惹 幕 2 i 期
反刍动物 胃肠道对小肽吸收的研究进展
解莹明. 许 庆彪 , 吴 跃 明 , 刘 建 新
( 浙江 大学奶 业科 学研 究所 , 动物 分子 营养 学教 育部 重 点 实验 室 , 浙江杭 州3 1 0 0 1 2 )
入 小 肠 被 吸 收 。C h e n 等… 表明, 肽 的 摄 入 是 瘤 胃蛋 白 质 降 解 的 限 速 步 骤 ,小 肽 与 游 离 氨 基 酸 具 有 不 同 的 吸 收 转 运 系 统 ,小 肽 的 吸 收 转 运 系 统 具 有 吸 收 速 度 快、 易 吸收 、 耗能 低等 特 点 , 肽 结 合 氨 基 酸 经 过 反 刍 动 物 胃肠 道各 部位 , 最后 被 小肠 吸 收 、 利用 , 以 及 被
有 关 学 者 研 究 表 明 .反 刍 动 物 吸 收 小 肽 的 途 径 分 为 肠 系 膜 系 统 和 非 肠 系 膜 系 统 。 肠 系 膜 系 统 包 括 空肠 、 回肠 、 盲肠和结肠 , 非肠 系膜 系统 包 括 瘤 胃 、
反 刍动 物 , 所 以本 文 中 所 指 反 刍 动 物 多 为 奶 牛 和 羊 。 l 小 肽 在 反 刍 动 物 中 的 营 养 作 用 小 肽 是 指 由2 个 或3 个 氨 基 酸 脱 水 缩 合 而 成 的 寡 肽, 平均 分子 量在 3 0 0 U 。 反 刍 动 物 的 瘤 胃是 营 养 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小肠 氨基酸理 想模式 的主要 因素是进 入小肠 的微
生物蛋 白质和瘤 胃非降解 蛋 白质 的氨基 酸数量 和组
成 ( 甄玉 国等 ,0 1 , 2 0 )主要从 这两方 面进 行介绍 。
21 生 物 蛋 白 质 微
微 生 物蛋 白质 是小 肠 氨基 酸 的主要 来 源 , 牛 奶
占 3 %~ 0 C ak等 ,9 2 。进入 十二 指肠 的微 5 6 %( l r 19 )
目前 , 对反 刍 动物瘤 胃 内蛋 白质消 化 和代谢 的
途 径 己基本 摸 清 。一般 认 为 , 饲料 中 的蛋 白质进 入
生 物蛋 白质 主要 是 细 菌和原 虫 的混 合 物 , 中以细 其 菌 为主 ( o m n 17 ;t m 和 O so ,9 3 , C l a ,95 So e r r v 18 )原 k

3 ・ 3
广东饲料 第 1 卷第 6 9 期 21 年 6 00 月
影 响的研究 , 各试 验结 果不一 致 。袁楷 等 (0 8和 20 ) Mat (96 的研究 结果 认 为 , 基 酸组 成 是瘤 胃 rn 19 ) i 氨 原虫 、 细菌 各不 同区 系 固有 的特性 , 同 日粮 组 成 不 对瘤 胃微 生物 的氨基酸组成 没有影 响。而有人认为
1饲 料蛋 白质和 氨 基酸在 瘤 胃 中的降解
小 肠是反 刍动物体 吸收 氨基酸 的主要部 位 。小 肠 氨基 酸主要来 源于微 生物蛋 白质 、瘤 胃非 降解蛋 白及 内源蛋 白质 3部分 。 内源蛋 白质 的氨基 酸组成 测定方 法复杂 , 目前 尚无 系统 的资料 。研 究 表明 , 影
放 的能 量 , 这部 分 寡 肽 、 基 酸 和 氨连 同 内源 分 将 氨
泌 的氨一起合 成 微生 物蛋 白质 。 生物 蛋 白质 和饲 微
各不 相 同 , 中以蛋 氨 酸和 胱 氨酸或 蛋 氨酸 和亮 氨 其 酸 变化 幅度 较 大 。原虫 与 细菌 相 比, 氨酸 、蛋 氨 缬 酸、 组氨 酸 、 亮 氨酸 比例 较低 。 异 细菌 的蛋 氨酸含 量
的降解率证明 , 亮氨酸 、 异亮 氨酸和缬氨酸的降解
率 最 低 , 氨酸 、 氨酸 、 丙 氨 酸 和苏 氨 酸 居 中 , 精 赖 苯 蛋 氨 酸最 高 。C a p(9 6报 道 了氨 基酸 降解 的 hl a 17 ) u 互作 效应 , 出缬 氨 酸 的存在 显著 降 低 了蛋 氨酸 的 指
广东饲料 第 1 卷第 6 9 期 2 1 年 6月 00
反 刍动物蛋 白质及 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杨 金 波 , 斯敏 , 瑞 文 赵
(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 院 , 广东 广州 5 0 4 ) 6 2 1
【 图 分类 号】8 51 中 S 1. [ 标 识 码 】 文献 C [ 章 编 号】O 5 8 1 (0 0 0 — 0 3 0 文 l0 — 6 3 2 1 )6 0 3 — 5
虫 氮 占总 微生 物氮 的 1 %~ 0 0 2 %,至 今未 发 现瘤 胃 外 流微 生物 蛋 白质 中真菌 的报 道材 料 。 如表 1 所示 , 胃微 生 物 的氨基 酸 的组 成模 式 瘤
瘤 胃后 , 部分 被微 生物 降解 为寡 肽 、 大 氨基 酸 和氨 ,
瘤 胃微 生 物再 利 用 发酵 生 成 的挥 发性 脂 肪 酸 和 释
[ 收稿 E ̄ 1oo 0 — 1 t 1 I一 qi n和 V r e 1 9 ) ei ( 9 0 以大 量试 验 证 明 t
瘤 胃微 生物 蛋 白质 的氨 基酸 组成 并不 相 同 , 而 以 继 美 国 Cak为代 表 的学 者 在 19 lr 92年提 出瘤 胃微生 物蛋 白质 的氨 基 酸组成是 可 变 的观 点 。 关 于瘤 胃微 生 物 的 氨基 酸组 成 是 否受 到 日粮
较 高 , 原 虫 的赖 氨酸 含量 较 高 ( ut y和 F ud , 而 B tr e o ls
料 中的 非 降解 的 蛋 白质 随 食 糜 一起 进 入 真 胃和 小 肠, 在消化 酶 的作 用下 , 分被 降解 为 肽链 和氨 基 大部
酸, 随后进 入空 肠 和 回肠, 空肠 和 回肠前 端 被动 物 在
吸收 进 入 血液 循 环 , 与 机 体 代 谢 ; 部 分 未 被 消 参 小
化 吸收 的蛋 白质直 接从 粪便 中排 出。
18 ) i (96 分 别 测 定 了绵 羊 瘤 胃中细 菌 和 9 8 。Ln 17 ) g
原虫 蛋 白中氨基 酸组 成 ,发 现 细菌 蛋 白 中谷氨 酸 、
目前 对 一些 氨基 酸 具 体 的 代谢 途 径 和 特 点 的 研 究仍 在继续 。 有相 关试 验研 究 了氨基 酸在 瘤 胃 中 的降 解 率 ,hlp (9 5 等 用 体 外 法 测 定 氨基 酸 C a a 17 ) u
天冬 氨 酸 、 氨 酸 、 赖 亮氨 酸和 缬 氨酸 含量 较高 ; 虫 原 蛋 白中谷 氨 酸 、 冬 氨 酸 、 氨酸 、 氨 酸 、 亮 氨 天 赖 亮 异 酸、 苯丙 氨酸 、 氨 酸和苏 氨 酸含 量较 高 ; 缬 但蛋 氨 酸
近年来 ,反 刍动物蛋 白质新体 系的研究 向数量
化 、 型化方 向发展 , 模 以小肠氨 基酸为 基础 的新 蛋 白
降解 , 蛋氨酸 对缬 氨酸 的 降解影 响最 小 。 但
2小 肠可 吸收 氨基 酸 的组成
质体 系逐步代替 了传统 的粗蛋 白或可 消化蛋 白等 营 养体系 。 的体 系更 能反 映反 刍动物蛋 白质 消化代谢 新 的实质。目前反 刍动 物氨基 酸营养研究 的重点是如何 调节小肠可 吸收氨基酸 的配 比及平衡 , 满足动物 的需 求和效益的最大化 。 刍动物小肠氨基酸供应量及其 反 模式是影 响氨基 酸在动 物体 内吸收和利 用效率 的重 要因素。 小肠氨基酸体系 的确立能更好地满足动物 的 生产需要 , 提高其生产能力 , 约蛋 白质饲料 , 节 减少动 物粪尿中氨氮排放 , 从而最终 降低饲养成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