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冻融循环实验方案

合集下载

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冻融抗裂性研究

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冻融抗裂性研究

【 关键词 】 粉煤灰; 混凝土 ; Ng ; 冻 ̄- .平均裂缝
我国是产煤大国,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 也是燃煤大 国, 丽极其具有 1.0 . 1 %弯压应力加载过程 25 污染性的粉煤灰是燃煤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工业废弃物之 一. 不仅 占用 首先在所制作的钢筋混凝±试 件预留孔 中穿八直 径为 1m 4 m粗 了大量农 田, 而且对环境 造成了严重 的污染 。目前粉煤灰作为混凝土 的二级钢筋 . 两端加上 挡板 , 拧上螺母 . 之后进行加载 , 约每分钟 加载 的一种矿物掺合料 . 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 于土木建筑 工程中, 以此改 30 当荷载达到承载 能力 的 5 %时 . 0 N. 0 停止加 载 , 待压力传感器所显
善混凝土的工作 性 、 久性 和物理力学性能I 并更好地满 足工 程需 耐 . 要: 另外在保护环境 、 节省资源方面也具有很大 的社 会效益 和经济效 益 因此 , 关于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特性 . 特别是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构 件的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 而如何 提 高 粉 煤 灰 的利 用 率 及 利 用 水平 己成 为 世 界 性 的 重要 课 题 。 由于粉煤灰掺量的多少将改变混凝 土的和易性 、 溺水性 、 抗裂性 、 耐久性等性质I. 6另外在混凝土中粉煤灰 的掺人 , 1 还明显影响 了混凝土 的强度发展 . 为了探讨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影 响. 根据工程实 际情况 . 我国北方建筑物中} 凝 土构件会存在一定 的永久荷载 , 昆 而且 有冻融循环现象发生 。 本文对粉煤灰掺量分别 0 1%,8 2 %的 %,0 1%,5 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了弯压应力冻融循环实验 .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 了 初步分析 . 明. 表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粉煤灰可 以提高钢筋混凝 土构 件 的抗 裂 性 。 示的数据稳定后 . 保持 钢筋混凝土试件应变和所加应 力不变 , 用扳手 迅速拧 紧两端螺母 . 这样 5 %的弯压应 力便永久加载在试件上 如图 0

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验研究

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验研究
Ta 1 Q u ly n m ff s b. ai Or O l a h t y
图 1 试验用钢筋笼
图 2 试验 浇筑的试件
细度
需水量
烧失量
含水量 1 三氧化硫
l 8 .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9
6 . 9
0 【 1 . . 5 5
表 2 水 泥检测 结果
Ta 2 C:m e tt s es l b. e n e tr ut
图 3 试验 养护成 型后 的试 件
图 4 试验破坏后的试 件
2 实验 结 果及 分 析
试件破坏过程中. 本文从不同粉煤灰掺量对 凝 土试件的跨 挠度 昆 发展趋势角度分析了粉煤灰对混凝土构件承受弯曲变形性能的影响 图 5至 图 7是不 同掺量 的粉煤灰钢筋混凝土试件荷载一 跨中挠度 曲线 其发展趋势大体一致 . 其中 . 7 图 是加 5 %弯压应力并经过 15 0 2 次冻 融循环后试件破坏过程荷载一 中挠度 曲线 .从图 7中能明显发 跨 现掺 2 % 1%粉煤灰的钢筋 凝 土构件在破坏过程 中. 5和 8 昆 荷载与构件 跨中挠度 曲线倾斜度 大于未掺粉煤灰 和掺 1%粉煤灰的混凝 土构件 0 的挠度曲线倾 斜度 . 而图 5和图 6 分别是不 承受弯 压应力作用的钢筋 混凝 土试件 与只承受弯压应力作用 的钢筋混凝土试件 . 两幅 图巾在荷 载加到 2 k 0 N前 . 曲线基本重合 .0 N后各曲线稍有 分开 , 曲线 的 各 2k 从 倾斜度能够发现 .三幅图的共 同特点是掺粉煤灰 的混凝 土试件 荷载一 跨中挠度曲线倾斜度普遍大于未掺 粉煤灰 的混凝 土, 而掺 1%粉煤灰 8 的混凝土荷载一 挠度 曲线倾斜度最大 , 未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荷载一 挠度 曲线最平滑 . 明达到极 限荷 载前 . 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 土试件 在 说 不 承受相 同荷 载时 . 未掺粉煤灰 的试件 弯曲变形程度最 大 , 而到极 限荷 载时 .其挠度值从 大到小排列 的各试件依次是 掺 1 %的粉煤灰混凝 8 土 、 1%粉煤灰} 掺 0 昆凝土 、 2 %的粉煤灰 混凝 土 、 掺 5 未掺粉 煤灰混 凝 土. 由此能够说明在混凝土中掺人适量粉煤灰 能够提 ( 下转 第 2 6页 ) 4

药物冻融循环试验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物冻融循环试验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物冻融循环试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药物冻融循环试验是一种在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将特定药物进行冷冻和加热处理,以模拟人体内部的药物代谢过程。

该实验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药物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溶解度、生物活性等特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对药物冻融循环试验进行概述,包括定义和背景知识。

然后详细介绍了实验的流程和步骤,以及应用领域和意义。

接着给出了对该实验方法的详细说明,包括冻融技术原理、实验设计与设备要求,以及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最后,在结果分析和实验数据展示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与讨论,并探讨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总结主要发现并回顾全文,并展望药物冻融循环试验在医学领域中的影响和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药物冻融循环试验的概述、说明和解释。

通过对该实验方法的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增进人们对药物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特性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本文还将讨论该实验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2. 药物冻融循环试验概述2.1 定义和背景知识药物冻融循环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药物在冻结和解冻过程中的效果以及对生物体功能的影响的实验方法。

它常常被应用于研究新药物的效果,尤其是针对肿瘤治疗领域。

通过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情境,并通过连续的冻结和解冻过程,可以提供重要信息来指导临床治疗。

2.2 实验流程和步骤药物冻融循环试验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骤:第一步:准备样本- 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通常是细胞、组织或动物模型。

确保样本质量和数量符合实验要求。

第二步:制定实验方案- 设计冻融循环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和药物浓度等参数。

根据具体目的确定所需控制组与干预组。

第三步:执行实验- 将样本置于低温环境中进行冷冻处理,并在设定时间后进行解冻处理。

期间,注入特定浓度的药物以模拟治疗过程。

稳定性考察中的热循环(冻融)实验简介

稳定性考察中的热循环(冻融)实验简介

正文内容稳定性考察中的热循环(冻融)实验简介
黄晓龙
新药研究单位在设计药品的稳定性考察实验方案时,往往注意通过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实验来选定药品的包装与储存条件,通过标准条件下的长期留样实验来确定产品的有效期。

但经常会忽略一些特殊的药品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可能给产品的质量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美国FDA1998年6月发表的稳定性指导原则草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即对于易发生物相分离、黏度减小、沉淀或聚集的药品需通过热循环实验来验证其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影响因素实验的一部分,应模拟药品在运输与使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温度条件下循环考察上市包装的药品的稳定性。

具体方法如下:
1)对于温度变化范围在冰点以上的药品,热循环实验应包括三次循环,每次循环应在2~8℃两天,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考察两天。

2)对于可能暴露于冰点以下的药品,热循环实验应包括三次循环,每次循环应在-10~-20℃两天,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考察两天。

3)对于吸入气雾剂,推荐的热循环实验包括一天内进行三到四次六小时的循环,温度在冰点以下和40℃(75~85%RH)之间,该实验需持续考察六周。

4)对于冷冻保存的药品,应考察该药在微波炉或热水浴中加速融化时的稳定性,除非说明书中明确禁止如此操作。

如经过验证,也可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Guidance for Industry: Stability Testing of Drug Substances and Drug Products (Draft Guidance), June 1998.
类别:审评三部。

2024年低温混凝土施工方案

2024年低温混凝土施工方案

2024年低温混凝土施工方案一、介绍低温混凝土施工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特殊施工方式,适用于寒冷地区或冬季施工的场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低温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管理等内容。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环境调控在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速度较慢,需要通过调控环境温度来加快凝结时间。

可以使用临时闭合措施,如搭建临时棚架,在施工区域内形成封闭空间,提高温度。

2. 质量控制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易受冻融循环和冻胀破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要做好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

同时,要控制好混合比例,避免太水或太干。

3. 设备保养低温条件对施工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施工前,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并做好设备的随机防冻措施。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水胶比控制低温环境下,水胶比的控制对凝结和硬化过程至关重要。

水胶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水胶比过低则会降低施工性能。

根据实验和经验数据,进行合理的水胶比设计,以保证低温下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2. 掺合料的使用在低温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适当添加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以提高混凝土的耐冻性和抗渗性能。

掺合料的使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四、施工工艺及管理1. 施工工艺低温混凝土施工需要采取合适的工艺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结和硬化。

可以使用预脱模剂或加热脱模,提高脱模温度,防止混凝土冻结。

同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时间,避免混凝土自由水过多挥发导致凝结不完全。

2. 施工管理低温施工中,施工管理至关重要。

要做好施工现场的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加热设备等,以保证施工区域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同时,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低温施工意识和技术水平。

五、质量检测与控制1. 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测试在低温混凝土施工中,试块是评价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

冬施试验方案

冬施试验方案

冬施试验方案一、背景介绍冬施试验是指在冬季进行的施工试验,旨在评估在低温环境下材料和工艺的性能。

该试验对于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冬施试验的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方法、试验设备和试验数据分析等。

二、试验目的1. 评估材料和工艺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合性;2. 确定在冬季施工中需要采取的特殊措施;3. 为冬季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三、试验内容1. 材料性能试验: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等试验;2. 施工工艺试验:包括混凝土浇筑温度、固化时间、施工速度等试验;3. 施工质量试验:包括构件表面平整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试验。

四、试验方法1. 材料性能试验:按照像关标准进行,包括ASTM、ISO等;2. 施工工艺试验:采用现场摹拟试验的方法,摹拟实际施工条件进行;3. 施工质量试验:采用现场检测和实测实验的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五、试验设备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机: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机: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抗折强度;3. 冻融循环试验箱:用于评估材料的抗冻性能;4. 施工摹拟设备:用于摹拟实际施工条件进行工艺试验;5. 表面平整度测量仪:用于测量构件表面的平整度;6. 抗渗性能测试设备:用于评估构件的抗渗性能。

六、试验数据分析1. 材料性能试验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2. 施工工艺试验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冬季施工中需要采取的特殊措施;3. 施工质量试验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施工质量是否达标。

七、结论根据冬施试验的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材料性能符合要求,适合于冬季施工;2. 需要在冬季施工中采取特殊措施,如加热混凝土、延长固化时间等;3. 施工质量达到要求,可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八、建议根据冬施试验的结果和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 在冬季施工中,加强材料的保温措施,确保施工质量;2. 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3.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五讲 混凝土的抗冻性

第五讲    混凝土的抗冻性

快速冻融法
具有速度快,结果准确,逐渐取代慢冻法。其实验 方法是根据G B J 50081-2002 标准 制定的.
单面冻融法
刚刚开始使用的一种冻融方法,国际上开展的研究 较多。代表性的方法是瑞典C I F法。
快速冻融法
G B J 50081-2002 标准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瑞典C I F法
试验结果
60 抗压强度损失率, fcu (%) 50 40 30 D-30 H-30 Hf-30 D-40 H-40
20
10 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冻融次数
(a) 盐中冻融抗压强度损失率
70 fm (%) 60 50 40 30 20 D-30 H-30 Hf -30 D-40 H-40
2.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主要是在混凝土拌和 过程中引进无数微小且不连通的气泡,这些气泡在 硬化后的混凝土中,可以缓解冻融过程中产生的冰 胀压力和毛细孔水的渗透压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 抗冻融能力。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验证明,掺用引 气剂并使其混凝土含气量达到一定要求的情况下, 混凝土的抗冻性可提高8~10 倍左右。但是掺用引气 剂使混凝土含气量增加,在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同 时,也会引起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下降,试验表明, 混凝土含气量增加1 % ,抗压强度下降3 ~5 %。因 此引气剂在使用时,要注意掺量的影响。
水中冻融剥离量
普通水中冻融剥 离量(Kg/m2) 多项式 (普通水 中冻融剥离量 (Kg/m2))
100 150 200 冻融次数(N)
250
300
R2 = 0.9905
剥离量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冻融循环实验方案
一 实验背景和目的
根据中国水科院的定义,冻融破坏是指水工建筑物已硬化的混凝土在浸水饱 和或潮湿状态下,由于温度正负交替变化(气温或水位升降),使混凝土内部孔 隙水形成冻结膨胀压、渗透压及结晶压力等,产生疲劳应力,造成混凝土由表及 里逐渐剥蚀的一种破坏现象。

我国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呈现“南锈北冻”的分布, 冻融破坏是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 要病害之一,除“三北”地区外,华东、华中的长江以北地区以及西南高山寒冷 地区均存在此类的病害。

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和冻融循环交替作用是发生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必要条件,因此,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般发生于寒冷地区经常与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物,可见,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混凝土耐久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实验将对室内快速冻融和室外自然环境下的冻融循环进行对比实验,来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实际工程服务。

本实验是依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进行设计
二 实验材料及配合比
混凝土试块的原料及配合比采用之前抗拉实验的实验材料及配合比进行制作 减水剂 水泥 水 粉煤灰 沙子 小石 中石 密度
1.716 171.6 132 9
2.4 761.26 591.096 886.644
2636.
716
三 试件的成型,养护以及初始值的测定
成型的目的是为混凝土性能试验制作试件,关于养护箱:标准养护箱温度应控制在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

成型后的带模试件宜用湿布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在温度为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标准养护箱中养护24h 。

然后拆模并编号。

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入标准养护箱中养护,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试件的尺寸:mm 400mm 100mm 100⨯⨯
①本次试验以3个试件为一组,试验龄期为28d (查水利口的规范是90d ,之后也查了普通的混凝土试验规范是28d ,倾向于使用28d ,90d 周期太长),到达试验龄期的前四天将试件在20℃±3℃的水中浸泡四天。

②将已浸水的试件擦去表面水后,称初始质量(台秤:称量10kg ,感量5g ) ③测量试块的初始自振频率(动弹性模量测试仪:频率为100Hz ~10kHz )、 混凝土试块动弹性模量的测试方法: 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前仪器的调整与预热等准备工作。

每组3个试件。

测量前应称量,并量出长宽高。

将试件平放在海绵垫上,对横向自振频率进行测定。

根据试件共振频率的大小,选择相应的频率测量范围。

调整振荡器和拾振 器增益,以粗调迅速找到试件的共振点后,再进行细调。

当微安表或示波管的幅度值即为共振。

此时,从数字计
数器上读出的频率,就是试件的自振频率。

观测时应重复测试两次,测试结果的波动范围为0.5%。

横向动弹性模量公式(1)进行计算
3324dt bh f 1065.9R L G E -⨯= (1) 式中 dt E —横向弹性模量,MPa ;
G —试件质量,kg ;
F —试件的自振频率,Hz ;
L 、b 、h —试件的长、宽,高,mm ;
R —取决去边长比和泊松比的修正系数,对于4b =L ,泊松比大约为61的混凝土试件,取1.5
最后,取3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动弹性模量的测定值,将②和③中测得的数据作为评定抗冻性的初始值,同时做必要的外观描述并拍照。

四 试验的具体方案及步骤
本试验是为了探究混凝土试件在室内快速冻融循环和室外自然条件下冻融之间的关系,故在设计试验时材料及配合比相同,在标准养护箱中养护相同时间的试件分成三大组分别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自然条件下的冻融循环以及在标准环境继续进行养护的对照组。

本试验研究的范围和假定包括:现场混凝土频繁 接触水,其饱水程度和室内冻融试验饱水程度相当;室内外混凝土材料性能(包括微孔结构)基本一致;室内外混凝土冻融过程均遵循疲劳损伤规律。

冻融试验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者即可停止:
①冻融至预定的循环次数。

②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至初始值的60%。

③质量损失率达5%。

1 快速冻融循环组
将试件装入试件盒,注入水面应浸没试件顶面20mm 。

按照规范,每做25次冻融循环对试件检测一次。

测试时,小心将试件从盒中取出,冲洗干净,擦去表面水分,称重和测定自振频率,并做必要的外观描述并照相。

每次测试完毕后,应将试件调头重新装入试件盒,注入水,继续试验。

在测试过程中,应防止试件失水,待测试件须用湿布覆盖。

当有试件中止试验取出后,应另用试件填充。

若试验中断,应将试件在受冻状态下保存。

按照混凝土试验规范,可将循环温度设定在-17℃至5℃之间,一次冻融循环的时间可设置成2.5h 。

2自然环境下的冻融循环(模拟)
由于本实验是在宜昌进行,根据掌握的历史气象资料显示,冬春季节的最低气温并不一定会降低至0℃以下,所以不能直接将试件放在室外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所用的快速冻融机(HDK-9砼快速冻融试验机)的低温高温以及每次冻融循环时间的可调性,可以用快速冻融试验机的冻融循环来模拟冬春季节室外环境下的冻融循环。

通过更改每次冻融的时间,将一次循环的时间通过设定更改为24h ,再将一
次循环的最高和最低温度设置为所要模拟地区秋冬季节的最低气温的平均值和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完成对室外自然环境下冻融循环的模拟。

本次试验可模拟华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的冻融,将最近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设置成平均温度(查询气象资料),本次试验把冻融循环的温度区间设为-5℃到5℃,并将一次循环的试件设定为24h 。

模拟室外自然环境下冻融循环的试验具体的操作和注意事项与第一组试验基本相同,可以在完成25个循环之后进行称量和动弹性模量的测量。

3对照组
设置两组对照组,第一个对照组是在28d 之后标准养护箱中继续养护,最后在测量一下力学指标。

第二组对照组冻融的高低温设置成-5℃到5℃,一次冻融的时间设置成2.5h ,完成25个循环之后进行称量和动弹性模量的测量。

最后进行对比。

五 试验结果处理
1 相对动弹性模量按公式(2)计算,以3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值。

100f f 20
2n n ⨯=P (2) 式中 n P —n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
0f —试件冻融循环100f f 20
2n n ⨯=P 前的自振频率,Hz ; n f —试件冻融n 次循环后的自振频率,Hz
2 质量损失率按公式(3)计算以3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品均值为测定值。

1000
n 0n ⨯-=G G G W (3) 式中 n W —n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质量损失率,%;
0G —冻融前的试件质量,g;
n G —n 次冻融循环后的事件质量,g ;
六 实验结果分析
三组试件分别经过室内的快速冻融循环、模拟的室外自然条件下冻融循环以及标准环境下养护的对照组,通过对不同组别冻融循环之后试件的相对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来对室内快速冻融循环和室外自然条件下的冻融循环对混凝土试件的破坏进行比较,来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量化来表示,最终得到室内快速冻融循环和室外自然环境下冻融循环之间的关系。

附1: 关于混凝土冻融设备 (HDK-9 砼快速冻融试验机) 1 主要的技术参数:
混凝土试件尺寸:mm 400100100⨯⨯
融结周期:一次历时2到4小时,用于融化的周期不小于整个周期的41
试件数量:28个其中一个为中心温度测试件
冻结终了时-18±2℃,融解终了时5±2℃。

可根据试验的要求,自行设定中心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