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购并动机分析(一)

企业购并动机分析(一)
企业购并动机分析(一)

企业购并动机分析(一)

购并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每一次经济繁荣,都伴随着大量购并活动的发生;每一次企业扩张,都经常以购并为标志。企业通过购并能取得多大的效果,购并的动机至关重要。购并动机决定了购并后企业整合的方式并影响着企业购并的效果。企业购并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把它们划分五种类型:效率性动机、战略性动机、功利性动机、国家政策性动机和机会性动机。

一、效率性动机

通过购并,将本来分散在不同企业的生产要素集中到一个企业中,由高效的企业管理代替低效的市场管理,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企业追求的效率来源有三种:

1、规模经济效益

1)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通过购并对工厂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购并使企业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的情况下,在各个工厂中实现产品的单一化生产,避免浪费;购并可解决专业化生产所造成的一些问题,使各生产过程有机配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节问题。

2)企业经营的规模效益。通过精简机构和扩大产量,节省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用同一个销售网为顾客提供更全面的专业化生产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降低单位产品的销售费用;集中足够的财力

用于研究、设计、开发和工艺改进上,迅速推出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凭借良好的信誉,进入资本市场,以较低的利息得到贷款;化解风险,即时应付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

2、降低交易费用

市场运作的复杂性会导致交易的完成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为节省这些交易成本,通过购并使这些交易内部化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从而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1)保证关键要素的获得。在先进技术地位越来越突出的今天,这已成为企业购并的主要动机之一。企业为了获得自己所缺的关键要素,如知识产权、关键设备和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用管理人员等,如果通过谈判实现,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情况下,往往要支付高昂的谈判和监督成本,而且还可能由于他人的竞争或垄断而最终得不到。而通过购并手段,不但确保该技术的获得,还可使这些问题成为内部问题,达到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此外,企业生产中常常要有其他企业的配合,如果这些企业的配合对本企业非常重要,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就要通过订立合同来避免不确定性和质量问题,但这些合同本身也是对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束缚,这时通过购并就可解决矛盾。

2)保证企业的商誉不受损失。当企业的商标为外人所用时,该使用者如降低质量,可得到成本降低的好处,而商誉的损失则由商标所有者承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监督,但须增加监督成本;如通过购并,则可将商标使用者变成内部成员,从而避免降低质量造成损

失。

3、目标公司被低估的价值

当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时,就可能会有公司提出收购。造成目标公司被低估的主要原因有:1)经营管理出现问题;2)收购公司拥有外部市场所没有的目标公司的内部信息;3)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造成的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差异等。

二、战略性动机

1、争夺市场权力

这方面的动机主要反映在横向购并上。企业通过购并活动减少竞争对手,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一方面加强了对采购市场和销售市场的控制力,由于其较强的市场能力而不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增加了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和垄断能力,从而获得超额利润。相对于低价竞争而言,购并是提高市场占有比率的更有效、更安全的手段。在下面两种情况下,这种动机的购并显得尤为突出:1)在本行业需求萎缩,生产能力过剩和低价竞争时,为了对抗利润和成长机会的减少,几家企业联合起来;

2)在国际竞争激烈时,为了对抗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而联合本国企业。目前,由于市场的国际化,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在对垄断的控制上有所放松,使这类动机的购并比较普遍。美国飞机制造业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并,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此外,企业通过纵向购并,将生产的不同阶段集中在一家大企业内,不但可以降低运输费用,节省原材料,从而降成本,而且由于确保了原材料的供应,从而减少或清除了由于原料价格波动所造成的风险,这两方面都有助于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并逐渐形成垄断地位。

2、多元化经营

现代的投资理论认为,投资于不相关或负相关的项目,可以避开内部扩张风险,减少对单一产品市场的依赖,降低季节波动和经济循环的不利影响等,从而降低风险。所谓的多元化经营就是通过投资于不相关的业务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第三次购并浪潮中兴起的混合型购并,很多都是由于这种原因。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生产“万宝路”的菲力普。莫里斯对食品企业的购并。由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被认为具有较低的风险,因此较易得到贷款,这也是混合兼并的好处之一。

3、降低进入新行业壁垒

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生产领域时,如果通过在新行业中投资新建的方式,必需充分考虑到行业进入壁垒。行业进入壁垒主要有:产品差异使用户从一种产品转向购买新进入这的产品时,必须支付高昂的转换成本;企业必须打破该行业内原有企业对销售渠道的垄断,才能获得有效的销售渠道;新企业所欠缺的其他条件,譬如该行业的专门技术、经验,政府的优惠政策,地理位置等。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到由于新增生产能力而在行业内部造成生产能力过剩,从而引发价格战。而

采用购并时,不但进入壁垒大大降低,而且由于没有新增生产能力,引起价格战或报复的可能性就小了。因此,购并是进入新行业的最佳选择。

成本会计的核算流程及实务操作案例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的耗费,耗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成果,如在供应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取得保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对象--材料;在生产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生产出合乎社会需要的产品;在销售阶段,一切耗费又都是为了获得销售收入和盈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耗费的总和,必须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耗费的货币表现,称为费用,费用是形成成本的基础。 之所以要计算成本是因为: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核算和监督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是否超支或节约,并据以确定企业的盈亏。因此,做好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情况;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为制订价格提供依据;也是保证企业生产耗费得以补 偿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要计算成本。 由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发生各种耗费,因此都有成本计算问题,所以成本计算在工业企业中又分为供应阶段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生产阶段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阶段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但由于生产阶段生产耗费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使生产成本的计算较之其他两个阶段成本计算要复杂得多,所以典型的成本计算是指产品成本的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准备,销售成本的计算又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必要补充。 1、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对本月各部门材料领用进行单据记账,制单,核算当月材料消耗成本。 2、车间统计人员进行完工工时日报、完工工时产量、消耗标准等统计表进行上报。 3、总帐会计进行日常各部门费用报销,提供各生产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 4、固定管理员提供本月变动情况,总帐会计进行计提折旧,提供制造费用-折旧费。 5、工资核算会计进行本月工资发放计提,提供各生产部门的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费用。

企业并购流程

企业并购流程 公司并购过程一般包括三大阶段:并购准备阶段、并购实施阶段、并购整合阶段。 一、并购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工作主要有:公司确立并购战略;成立并购小组;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形成并购方案。 1、确立并购战略 对企业自身进行分析:通过与财务顾问合作,根据企业行业状况、自身资产、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确定自身的定位,形成并购战略。即进行企业并购需求分析、并购目标的特征模式,以及并购方的选择与安排。 取得目标企业的并购意向,对目标企业进行持续深入的审查,包括生产经营、财务、税收、担保、诉讼等的调查研究等。 通过对目标企业的前期调查,企业董事会形成书面决议。 2、成立并购小组 并购小组包括两方面人员:并购公司内部人员和聘请的专业人员,其中至少要包括律师、会计师和来自于投资银行的财务顾问,如果并购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还应该聘请技术顾问。 3、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形成并购可行性研究方案 通过律师的参与,保证并购的合法性。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详

细的尽职调查。目标公司的合法性、组织结构、产业背景、财务状况、人事状况都属于必须调查的基本事项: (1)目标公司的主体资格及获得的批准和授权情况。首先,调查目标公司的股东状况和目标公司是否合法参与并购主体资格;其次,目标公司是否具备从事营业执照所确立的特定行业或经营项目的特定资格;再次,还要审查目标公司是否已经获得了本次并购所必需的批准与授权(公司制企业需要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批准,非公司制企业需要职工大会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2)目标公司的产权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目标企业的性质可能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合伙制企业,不同性质的目标企业,对于并购方案的设计有着重要影响。 (3)目标公司重要的法律文件、重大合同。调查中尤其要注意:目标公司及其所有附属机构、合作方的董事和经营管理者名单;与上列单位、人员签署的书面协议、备忘录、保证书等。审查合同过程中应当主要考虑如下因素:合同的有效期限;合同项下公司的责任和义务;重要的违约行为;违约责任;合同的终止条件等。 (4)目标公司的资产状况。包括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状况,以及产权证明文件,特别要对大笔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进行分析。 (5)目标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主要包括:目标公司主要管理人员情况;目标公司的雇员福利政策;目标公司的工会情况;目标公司的劳资关系等。 (6)对目标公司尽职调查,形成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用

对旅游动机的研究

对旅游动机的研究 【摘要】:动机就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得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动机是在人希望其需要得到满足时被激发产生的。一旦某种需要被激发,一种紧张的状态便会存在。它驱使人企图减少或排除这种紧张感。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的内部动力。旅游动机是在旅游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旅游去进行旅游活动内部动力。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身心经常处于紧张状态,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内心中就产生了不平衡,因此人们普遍渴望能够对这种不平衡进行调节。旅游活动是人们公认的能有效地调节人们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一旦产生了旅游的需要,旅游动机就推动其为满足旅游需要而进行种种努力:把行为指向特定的方向,做出旅游决定;开始旅游活动;维持旅游活动的进行并达到目的;满足旅游需要;最终消除心理紧张。不管旅游动机如何复杂,其实实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多种旅游需要。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行为产生、实施的源动力,对旅游者旅游行为、旅游地旅游策划、旅游开发、旅游形象等有重要的影响。旅游动机的研究不可以仅停留在某一层面、地区和某一时间段内,而是要开展广泛的、不同地区、不同对象、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一一对应的具体研究。不仅是理论上的描述而且还需要有更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即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动机,旅游动机,旅游行为,激发旅游动机

由于人们外出旅游时并不是单一的动因。往往有多种原因,因此,人们在对旅游动机的分类时是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的,这就导致了多种分类方法的出现。 二、产生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 旅游动机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是指个体的内在条件,即人对旅游的需要,但是人们具备了旅游动机的主观条件后如果客观条件的不允许,并不一定能够形成旅游动机,因而旅游行为也不一定能够发生。 所谓的客观条件就是外在的诱因或刺激的条件。旅游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通常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的因素:时间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1、时间条件。人们外出旅游必然要占用时间,如果不能摆脱繁忙的公务或无休止的工作,没有供自己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人们就难以产生旅游动机。我国正已开始实施带薪休假制度,也早已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还实行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长假“黄金周”制度。这些时间条件对中国人旅游动机的产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统计,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1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3亿元人民币。

企业并购之动机及个案分析

企業併購之動機及個案分析 林正寶企業管理系教授 一、企業併購的動機 (1)成長(growth): 企業為了成長而擴張,有時採取併購的擴張方式要比自內部逐漸的擴張方式,更加省時,速度又快,較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市場生產及消費的脈動。經由內部的擴張而成長,不僅曠日費時又徒增成本,較不容易掌握市場的最新商機。雖然透過併購其他企業可能會遭遇障礙,但與經由內部擴張相較,併購不失為是一種企業追求快速成長較便捷之途徑。 (2) 綜效(synergy): 指兩家公司合併組成一家新公司,如果新公司的生產力及價值超過這兩家公司個別生產力及價值之總和,則合併具有「綜效」存在。買下另一家公司比經由內部擴充為快,惟買下企業可視為企業跨業經營的投資組合之一部分,透過兩企業的互補性,可提供合併之綜效,此對原來兩企業的股東皆為有利。產生綜效之原因有:營運面與財務面之規模經濟(operating and financial economies of scale)、差異性效率(differential efficiency)以及市場獨佔力之提升(increased market power)。例如,AOL合併Time Warner,Morgan Stanley合併Dean Witter,Nations Bank合併Bank of America,Citi-corp合併Travelers。 (3) 租稅考慮(tax consideration): 一家獲利並適用高稅率級距的公司併購另一家有鉅額累積虧損的公司,這項虧損可立即轉為節稅,而非成為未來年度之稅抵。在公司處分超額現金以併購另一家公司時,併購不失為一種可用來節稅的方法。如果公司持有過多的現金,但缺少內部的投資機會,公司可拿這些現金來分派額外股利給股東、投資有價證券、購買庫藏股或併購另一家公司。前述三項現金之用途皆有缺點,但拿現金來併購企業則可避免所有的缺點。 (4) 以低於重置成本的價格收購資產(purchase of assets below their replacement cost): 因資產的重置成本經常高於其市價,企業可透過併購以達到收購低價資產之目的。例如,1980年代Chevron收購Gulf Oil的部分資產以擴充其石油槽設備;美國第四大鋼鐵公司LTV收購第六大鋼鐵公司Republic Steel的資產,使其成為鋼鐵業的第二大公司。

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研究综述

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研究综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刘洋 摘 要:跨国并购是企业为了实现全球化战略进行的并购活动,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跨国并购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增长,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浪潮。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形成并购动因理论。本文从三个学科的角度进行系统性地总结:新古典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管理学。 关键词:跨国并购 并购动因 综述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1)06(c)-197-02 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世界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各国政府对企业并购管制的放松的背景下,以善意、横向和强强联合为主导的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并购是进行快速扩张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克服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实现渐进式发展的局限,为跨国公司实现快速发展实现了可能。企业跨国并购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多种跨国并购动因理论。以下主要介绍新古典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管理学中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成果。 1 新古典经济学视角下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有两大基本假设,一是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每个人都是完全理性人。该学派在这两大假设基础上强调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时跨国并购的最根本动因,并认为跨国并购的实行是通过提高企业效率帮助公司达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新古典经济学派有关并购动因的理论主要有规模经济学说、市场势力论和交易成本论。 1.1 规模经济学说(economics of scale) 规模经济学说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重新配置达到最佳经济规模。在经济规模下,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率。该理论的隐含前提是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生产经营达到经济规模、未取得规模经济性。 规模经济学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和我国目前较为流行。学者们在跨国并购领域内的研究均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它能很好地解释跨国企业的横向并购。但从一些事实验证表明跨国并购并没有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纽博尔德(1970)的研究指出,只有不超过20%的公司认为规模经济是并购的原因之一。1.2 市场势力论(market strength theory) 市场势力论认为企业并购能够增强市场控制力,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控制能力和长期获利能力,其体现在两个方面: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通过横向并购减少行业内竞争者数量,降低产业内竞争激烈程度,巩固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经济。同时,横向并购能够解决产业整体生产能力扩张速度和市场需求扩张速度不一致之间的矛盾,减少行业的过剩能力。对于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的行业,并购能降低退出壁垒。另一方面,通过纵向并购能帮助企业实现对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控制,降低买主和供应商的重要性,提高企业讨价还价能力,以此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 有学者对市场势力理论有质疑,如有学者认为企业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势力使企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利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产业内集中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关于市场势力论的一些问题仍有待解决。1.3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交易成本是指市场交易的代价,即获取信息、谈判、签约等交易活动所产生的费用。交易成本理论最早由Coase提出,后来由Williamsion等学者发展。 根据Coase(1960)的观点,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机制。市场交易发生在企业之间,由市场来调节控制。企业边界是指某一生产环节是否应保留在企业内部。企业并购就是确定企业边界的过程。企业通过并购是市场交易内部化,同时将较高的交易成本转化为较低的内部管理成本。纵向并购的边界条件是企业边际交易费用节约额等于边际组织费用增加额。在竞争市场条件下,实现纵向并购的这种均衡能导致企业生产和分配的有效组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Williamsion(1975)进一步发展了Coase的理论,他深入研究了企业“纵向一体化”问题。他认为,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以及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跨国经营时交易活动的复杂性,从而引起交易成本增加。更高的交易成本成为企业将外部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的动力,即跨国企业对外国企业进行并购。 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成本理论从企业边界来考虑跨国并购问题,为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提供了一般理论范式和工具。然而这种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忽视了在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地带的组织形式,并且没有考虑并购后的额外效益问题,同时对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不能提供有力的解释。 2 金融经济学视角下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2.1 价值低估理论 Hannah.L和Kay.J(1977)最先提出价值低估理论,他们认为企业的真实价值未能被充分反映。后来学者Pedro,Geraldo和Richard(1998)的研究证明了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是跨国并购的动因之一。托宾q比率又称Tobin Ratio,即企业股票市场价格与企业重置成本之比。当q<1时,跨国并购的可能性大。相反,当q>1时,跨国并购的可能性小。 该理论提供了被并购目标企业的一种选择方法,应用的核心是目标企业的价值是否被低估。现实中目标企业价值往往被高估。同时该理论也无法解释第五次并购浪潮中西方国家股票市场整体价格快速上涨与跨国并购浪潮共存的现象。 2.2 多元化经营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市场具有不确定性,为了降低和分散风险,企业应该进行混合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企业通过并购与原经营领域相关性较小的行业,使企业整体在不同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当某个领域经营失败时,整个企业由于获得其他领域内的经营收益而得到整个企业较平稳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企业基于延长产 197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探索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新形势下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及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及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很多互联网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竞争力,一时之间并购盛行。但是由于互联网企业自身的属性,使其在组织架构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与传统企业之间都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在并购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介绍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种类及特点,并且以滴滴并购优步中国为案例,对其并购动因及效益分析,旨在希望能够使得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标签:互联网;动因;效益;控制措施 1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互联网行业度过了辉煌的20年,实现了各个领域的高速发展,且仍以高速增长的趋势一路前行,互联网行业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动力所在。与此同时,互联网产业内部掀起了巨大的并购浪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且采取并购措施。但在其过程中若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中存在的风险,贸然进行并购活动,不仅不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良好影响,反而可能会使企业陷入危机。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企业并购所产生的优势和劣势问题,做好对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从而保证并购活动顺利进行且获得满意的结果。 2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种类及特点 互联网企业并购种类主要分为三大类: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互联网的横向并购是指相同产业的互联网企业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对于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地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优酷和土豆的并购案就属于互联网企业中的横向并购案例。互联网的纵向并购是指在生产过或经营等环节中,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无论是对于加快生产流程,还是节约运输和仓储等费用都有着较大的好处。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就是当今国内互联网领域中最大的一起纵向并购的案例。混合并购指的是在生产和经营等环节中,彼此之间均无关联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并购行为。混合并购可以有效地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由于互联网行业自身的属性以及其不断变化创新的发展特点,因此在并购环节上也显示出了一些与传统企业不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1)互联网企业并购业务紧密联系且企业盈利能力强;(2)被并購企业有较强的潜在价值以及偿债能力。 3互联网企业并购动机及原因分析 2016年8月1日,占有国内最大打车软件市场的滴滴宣布与优步中国达成

关于企业并购分析

企业并购战略: 企业并购战略企业并购战略指并购的目的及该目的的实现途径,内容包括确定并购目的、选择并购对象等。并购目标直接影响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并购战略类型对文化整合模式有影响力。在横向兼并战略中,并购方往往会将自己部分或全部的文化注入被兼并企业以寻求经营协同效应;而在纵向一体化兼并战略和多元化兼并战略下,兼并方对被兼并方的干涉大为减少。因此,在横向兼并时,兼并方常常会选择替代式或融合式文化整合模式,而在纵向兼并和多元化兼并时,选择促进式或隔离式文化整合模式的可能性较大。 并购综述: 企业购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产权,从而影响、控制被收购的企业,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行为。 企业购并的类型: 企业的购并有多种类型,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根类方法,下面分别从购并双方所处的行业、购并的方式、购并得动机、购并的支付方式进行分类。 企业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总性购并和混合购并。 1,横向购并。横向购并是指处于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似的企业间的购并。这种购并实质上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集中,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2,纵向购并。试制生产和经营过程相互衔接、紧密联系间的企业之间的购并。其实质是通过处于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的购并,从而实现纵向一体化。纵向购并除了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节约共同费用之外,还可以促进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加速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运输、仓储费用和能源。 3,混合购并。是指处于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市场,且这些产业部门之间没有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的企业之间的购并。包括三种形态: (1)产品扩张性购并,即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间的购并; (2)市场扩张性购并,即一个企业为了扩大竞争地盘而对其他地区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进行的购并; (3)纯粹的购并,即生产和经营彼此毫无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之间的购并。 混合购并可以降低一个企业长期从事一个行业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另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的技术、原材料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老年人旅游动机分析

旅游管理系2013—2014第一学期专业选修课期中考查 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年级2012 姓名罗莹 学号062

老年人旅游分析 老年人旅游市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之一。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巨大,比任何其他国家老龄化的进程都快,无论是净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是惊人的。2006年我国超过60 岁的老年人达到1149亿,到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亿。老年人由于退休后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使得老年人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增大,身体状况的不断提升,使得老年人有参与旅游活动的基础,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使得老年人不再认为旅游是一件奢侈,无用的事,而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休闲活动;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意味着老年人对旅游市场具有重大的潜力与价值。 为了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下文将从老年人的旅游动机,老年人出游障碍以及如何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几个方面来分析老年人旅游。 老年人的旅游动机 老年人的旅游动机主要有四大类: (一)求美求异动机 持有这种动机的老年人能从美学的高度审视旅游地,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新异奇特的景物、活动以及现象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使老年人产生美好的心理享受并获得足够的刺激。 1.求美动机 求美动机来自内心,是为了满足美的需要。具有此动机的老年人以注重旅游地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等为主要目的,强调旅游对其精神生活的陶冶作用,追求旅游美感带来的身心享受。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游览自然、人文景观,比如到红色旅游景区,回忆过去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历史,缅怀先烈,或者是参观历史文化吸引物;第二,品尝美食,比如到海南品尝一下平时无法经常吃到的水果或者海鲜美食等。 2.求异动机 求异动机的旅游者以注重旅游产品的新颖、奇特为主要目的。产生这种动机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刺激不足。刺激不足会引起身心疾病,因此他们有意识地寻找某些能够使他们感觉更有活力的刺激形式。而旅游以充满娱乐的刺激方式弥补老年群体生活中刺激不足问题的同时,还满足了老年人的好奇心,使他们可以逃避日常例行事务和摆脱单调所引发的

企业并购的动机分析

企业并购的动机分析 管理学院2009001094 李静 摘要:企业并购是企业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 对我国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行为扩大企业规模、重置资产,以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常见的企业并购动机和企业并购的综合动机两个方面对企业并购动机理论进行较系统的多层次分析。 关键字:企业并购并购动机 企业并购是企业的兼并与收购的简称,并购根据所涉及的行业分为横向、纵向和混合并购三种形式。从企业产生至今,企业并购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只不过并购活动有时比较集中,出现并购浪潮,有时比较分散,表现得不很明显。 并购动机理论的出发点是竞争优势理论。并购是企业间的竞争行为, 离开了竞争就无所谓并购。把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并购动机行为的出发点, 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 并购的动机根源于竞争的压力。由于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基本动机在于利润的最大化,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并购在竞争中通过消除或控制对方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第二, 企业竞争优势的存在是企业并购产生的基础。现实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 来自于产品、技术、优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使企业间竞争优势的差异成为现实。如果竞争优势为特定企业所拥有, 其他企业又不能在其自身内部产生该项优势, 那么, 就只能通过并购从外部获得。第三, 并购动机的实现过程是竞争优势的双向转移过程, 并产生新的竞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 竞争优势是相对的, 即使是处于劣势的企业, 它也一定具有某一方面的优势, 并购方在选择目标企业时正是针对自己所需的目标企业的特定优势。而在我国“优吃劣”的并购行为中存在着优势单向转移的观点, 如“企业兼并可以使优势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散到劣势企业中去”, 这种单向转移的结果极有可能拖跨优势企业, 产生的是1+ 1= 0 的转移效应。 一、常见的并购动机 1、扩大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型并购动机,顾名思义就是指以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实施对目标企业的并购。这种并购动机在企业并购浪潮的早期较为常见。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值市场经济发展成熟期,国外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种资本已找不到更好的投资去处,于是各种外资纷纷涌向中国。此时我国的市场发展不完善,尤其是资本市场不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外资很快在一些行业找到了合资对象。这是典型的以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并购动机案例。 2、追求规模经济,以期低成本优势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企业可以通过吸收式并购或控股式并购,达到规模内部经济。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生产规模,更多的销售渠道。产能一旦扩大,根据规模经济理论,成本优势也就突显出来。并购形成的规模内部经济也同样符合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市场是不完全的,各种交易障碍和机制的缺陷妨碍了许多交易及大量贸易利益的取得,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交易活动改在公司所属的企业之间进行,从而形成一个内部市场,部分地取代外部市场,借以克服市场交易障碍和机制缺陷,以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内部化理论是交易费用经济学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应用,对跨国投资产生的市场内部化做出了很好解释。 3、价值低估观点 “价值低估观点”认为企业并购的动因在于目标企业价值的低估。除外部因素外,目标

国内外企业并购动因理论文献综述

国内外企业并购动因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和国外学者关于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的研究,并对两者的动因理论进行了比较。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理论,我国的并购动因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但另一方面,表明国外关于并购动因所提出的理论已逐渐适合中国的企业。 关键词: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包括兼并和收购,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但是,随着全球化经济大发展,实业界的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正如温斯顿说讲:“传统的主题已经扩展到包括接管以及相关的公司重组、公司控制、企业所有权结构变更等问题上,为简便起见,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并购(M&A)”。 并购在当今世界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施蒂格勒(G. J. Stigler)经过研究认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适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从19世纪末英、美等西方国家发生的第一次企业并购高潮算起,历经五次企业并购高潮,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企业并购理论也成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动因研究和并购绩效研究两方面,两者共同成为理解企业并购经济合理性和制定公共政策的基础。在该文中,主要总结并购动因方面的文献。 一、国外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 企业并购动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难以用一种经济理论解释清楚,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对于不同企业来说,他进行并购活动的原因不同,甚至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并购也有不同的原因。对于并购动因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并购动因理论。Berkovitch 和narayanan(1993)将并购的动因归结于协同效应(synergy),代理问题(agency),管理者自负(hubris),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以协同效应为目标的并购将带来正的效应,以代理问题为目标的并购,将带来负的效应。Kode ,Ford, Sutherland(2003)认为并购的动因在于协调效应,并提出了评价并购协同效应的模型。K. D. Brouthers等(1998)认为,并购动机可以分为经济动机、个人动机和战略动机三类。其中,经济动机包括扩大营销规模、增加利润、降低风险、防御竞争对手等子项目9项,个人动机包括增加管理特权等子项目4项,战略动机包括提高竞争力、追求市场力量等4项。这些研究都为并购的动因的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威斯通等(1998)可以看成是国外对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按照威斯通的理论和其它文献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企业并购的动因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并购赞成论,包括效率理论(管理协同效应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多样化经营理论、价值低估理论)、信息与信号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第二类是并购怀疑论,包括管理主义、自负假说、闲置现金流量理论、市场势力理论。 (一)、并购赞成论 1.效率理论(Efficiency Theory) 效率理论认为并购活动能够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而且对交易的参与者来说无疑能提高各自的效率。这一理论包含两个基本的要点:(1)公司并购活动的发生有利于改进管理层的经营业绩;(2)公司并购将导致某种形式的协同(Synergy)效应。该理论主要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纯粹多样化经营理论、价值低估理论5个理论。 (1)管理协同(management synergy)效应理论

并购理论国内外研究

并购理论国内外研究 1 引言 从19世纪末英、美等西方国家发生的第一次企业并购高潮算起,历经五次企业并购高潮,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企业并购理论也成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动因研究和并购绩效研究两方面,两者共同成为理解企业并购经济合理性和制定公共政策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国内和国外学者关于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的研究,并对两者的动因理论进行了比较。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理论,我国的并购动因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但另一方面,表明国外关于并购动因所提出的理论已逐渐适合中国的企业。 2 国内学者对并购理论的研究 由于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发生的企业并购,是在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因而我国的企业并购及其理论早期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理解中国的企业并购动因,应先了解中国企业的并购历史。严格来说,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并购。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并购应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条件下,两个或更多的企业根据特定的法律制度所规定的程序,通过签订一组市场合约的形式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行为。依据这一定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可以看成不同的两组市场合约的对接和叠加过程。然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产权起源和产权结构是因战时的动员经济体制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产品经济体制对私人工商业的私有产权的剥夺、赎买和分封的结果”。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企业的并购动因将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我国企业并购的过程分为起步阶段(1984-1987)、第一次并购高潮(1988-1989)、低落阶段(1989下半年-1992年初)、第二次并购高潮(1992至今)。由此可以的出我国企业并购动因有如下: 2. 1 消费亏损理论该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是消除亏损的一种机制。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却受着长期的、涉及面广的、规模庞大且不断膨胀的企业亏损问题的困扰,并购是消灭亏损企业的一个有效办法。同时,由于传统的行政方法和经济补贴方式未

企业并购重组方式及流程

目录 企业并购重组方式选择 (2) 企业并购路径 (2) 企业并购交易模式 (2) 并购流程 (3) 一、确定并购战略 (3) 二、获取潜在标的企业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立内部并购团队并寻找财务顾问.....................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立系统化的筛选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目标企业的初步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签订保密协议 (6) 七、尽职调查 (6) 八、价格形成与对赌协议 (8) 九、支付手段 (10) 十、支付节点安排 (11)

企业并购重组方式选择 企业并购路径 企业并购的路径解决如何与交易对手达成并购意向,也就是交易借助的渠道或者程序。主要分为四种途径。 一、协议并购:是指并购方与目标企业或者目标企业的各股东以友好协商的方式确立交易条件,并达成并购协议,最终完成对目标企业的并购。根据目标企业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上市公司的协议并购和非上市公司的协议并购,二者无实质不同,只是上市公司的协议并购还需遵循《上市公司并购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5号)等特别规定。 二、要约收购:是指并购方通过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发出购买所持有公司股份的书面意见,并按照公告的并购要约中的并购条件、价格、期限以及其他事项,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 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的核心区别在于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自主做出选择。更具有公开性和公平性,有利于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实践中一般为上市公司的并购采用。 三、竞价收购:目标企业通过发布出售公告的形式,邀请具有一定实力的潜在购买方,通过递交密标的方式进行公开竞价,价优者获得并购资格。 竞价并购是被并购企业主导的并购模式,根据招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公开招标、拍卖、竞争性谈判、议标等形式。一般用于国有企业的并购。为股权并购提供了一个竞争的环境,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 四、财务重组并购:是指对陷入财务危机,但仍有转机和重建价值的企业,根据一定程序进行重新整顿,使公司得以复苏和维持的处置方法。财务重组式并购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承担债务式:在被并购企业资不抵债或者资产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并购方以承担被并购方全部债务或者部分债务为条件,获得被并购方的控制权。 (二)资产置换式:并购方将优质资产置换到被并购企业中,同时把被并购企业原有的不良资产连带负债剥离,依据资产置换双方的资产评估值等情况进行置换,以达到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与经营管理权。具体在实践操作中又分为先并购后置换和先债务重组后置换 (三)托管式并购:是指通过契约形式,将法人财产经营管理权限、权益和风险转让给受托者,受托者以适当名义有偿经营。采取托管方式进行并购主要是因为目标企业的经营现状不具备实施企业并购的条件,需要采取先托管后并购的操作方式。 企业并购交易模式 交易模式主要解决企业并购的对象问题。如果选择目标企业的资产作为交易对象,就是资产并购;如果选择目标企业的股权作为交易对象就是股权并购;如果选择目标企业的股权和资产并且以消灭目标企业主体资格为目的,就是合并。 (一)资产收购:资产收购的客体是目标企业的核心资产。对于资产的要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根据观察分析游客旅游动机 人的各种活动中都是由于动机的作用引起的,比如说,使劲向前跑是因为后面有人追赶,吃东西是因为饿了,穿衣服是应为冷了,所以说动机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直接的根本的内在原因,是行为的出发点。动机会引发和维持人的自身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个发展方向。可以这样说:社会生活中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动机支配的。 就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拥有了生理需求,才会有安全需要;有了安全需要,才会有社交需要;有了社交需要,才会有尊重需要;有了尊重需要,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动机则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才产生的。这就证明了在动机的产生之前必须满足两个必备条件。第一,需要被强化到一定的程度,这里指必须需要。第二,在客观上具有满足需要的对象。这两点必须都具备。如果当需要没有达到那个程度,而且在客观上又缺乏满足需要的对象时,需要就只是一个愿望。并且,需要的对象需要刺激,才能具有诱发和激起动机的作用。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维持和推动游客出游的主要原因和实际动力,同时旅游动机直接引发个体旅游的旅游行为,下面具体分析一下游客旅游的旅游动机。一、游客旅游存在放松动机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调剂生活的生活方式,用来提高生活品格,而旅游的基本包含的要素就是食、住、行、游、购、娱,然而娱乐、消遣、游玩这些基本因素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一追求。游客之所以会选择旅游,是因为在一个自己习惯的环境里工作、学习、生活。让人感到厌倦,感到疲惫,这就产生了需要,而且达到了一定的强度,这时候旅游动机就随之而来,旅游者机会从自身长期居住的地方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做一个短时间的逗留。在全新的生活中全新的去享受自由,释放压力。去观赏异地风光,揭示异地特色,体验异国风情,是身心得到放松,休息和更好地恢复。 二、游客旅游存在刺激动机 有了放松动机,人们便不会满足现状,就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接下来人们需要的就是刺激动机。旅游者在得到身心的放松之后,就想寻求一些刺激,比如说探险,比如说蹦极。而更多地,旅游者希望通过空间的转移,了解国内外各方面的知识。考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制度,以寻求新的感受,新的刺激。游客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深入了解,可能对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会有很大程度的独到见解。然而现在社会,追求刺激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经历过死亡,绝对会比一般人更加明白生命的真谛。所以,或许很多人不是为了简单的装勇敢,而是在某一些方面遇到了瓶颈,需要干一些事情来打破僵局。 三、游客旅游存在关系动机, 在游客的游览过程中,关系动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解释一些江湖朋友,从而建立友情、爱情、给予别人爱,并且获得爱、更甚者逃避社会关系,解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或许还可以在旅途中建立商务伙伴关系。旅游者走出房门走出原来生活学习的小圈子,决定旅游,无疑就是将以前学习生活的小圈子转变成可以给与爱获得爱的大圈子,在新的圈子里,相交不到朋友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四、游客旅游存在发展动机 旅游者从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崭新的环境是为了发展。在一个自己已经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学习,或许会是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加熟练,更加优秀。可是,却不会

企业购并理论

公司购并是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它公司控制权,以增加自身经济实力,实现自身经济目的的一种经济行为。购并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 公司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以及混合购并三种类型。横向购并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类似产品、或生产技术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购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购并方式,其目的在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纵向购并是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衔接关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如加工制造企业向前购并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企业,向后购并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等,其目的在于发挥综合协作优势;混合购并是产品和市场都没有任何联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它兼具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优点,而且更加灵活自如。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购并的根本目的是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入资产,获得重要的生产要素,如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等,购并扩大了企业规模,产生协同效应,体现规模效益; 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能力; ⑤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⑥适时进入新行业,降低投资成本,投资见效快; 企业若要在购并方面有所作为,则其第一要务,应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尤其是经营战略来研究购并策略,因为它是投资成败的关键。 首先,从业务单纯的发展角度而言,企业有多元化和专业化之分,与之伴随的购并动机也就分为多元化目的与整合策略性目的两大类。 其次,从企业决策者的经营战略考虑,如何制定相应的购并策略?因为经营策略不同,购并作用也就不同。在整体策略里,它是企业进行投资组合管理的有效工具;在事业部策略里,它是企业垂直或水平的资源配置而发挥资源使用效率;在功能性策略里,它又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及生产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中心式”多元化策略之购并可使企业规模快速成长。例如,从事房地产开发、实业投资、进出口贸易和物流配套服务等多种经营的厦门建发,为进军黄金地带的房地产开发,于2003年9月不惜将增发募集来的7.8亿元全用于收购厦门国际会展新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95%的股份,此项收购短短三月内实现净利润0.49亿元。 进行“中心式”多元化经营的风险,在于决策者的自以为是,以为本身对要从事的新事业有相当地了解而贸然投入。又如原以为新事业与本业有着相同的客户群体,后发现销售对象并不完全相同,而新事业又形成一定规模,形成骑虎难下局面。 “复合式”多元化的基本动机,是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并使企业利润处于稳定水平。因此,对一家大型企业而言,多元化经营的着眼点就是

企业并购动因及问题分析

企业并购动因及问题分析 摘要:在当今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以预期实现企业规模效应的重要方式,不同行业的企业并购动因不同,本文主要从企业进行规模经营、多元化经营、获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及个人知名度四个方面进行企业并购动因分析,并对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规模效应企业并购市场分割协同效应 正文: 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动因研究:(一)规模经济动机论,企业并购的规模经济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规模经济。即由生产技术所决定的最佳产量规模。二是管理经营上的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企业并购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销售成本、增强研究开发实力等。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规模经济。(二)战略动机论,战略驱动并购的原动力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及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稳定上升。新古典经济学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假设出发,将并购看成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行为,在现实并购中,管理层的并购决策应该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具体战略动机表现在:一是能力转移动机。威斯通等认为,兼并是为了转移或获得行业专署管理能力(横向兼并或相关兼并),转移或获得一般管理能力及财务协同(混合兼并)。二是战略重组动机,通过兼并实现分散经营,同时扩充管理技能。K.D.Brouthers等(1998)认为在并购的战略动因中包括提高竞争力、追求市场力量和获取稳定的利润增长率等。(三)协同动机论,一些经济学家(Arrow,1975;Alchain,Craw fordandKlein,1978;Williamson,1975)通过对第二次并购浪潮的研究后认为,企业的纵向联合通过避免相关的联络费用和交易成本使得不同。发展水平间的企业实现了经营的协同;同时,利用并购企业向被并购企业管理的溢出使双方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实现了管理上的协同。此外对市场协同、财务协同、技术协同和采购协同的寻求也是促使企业并购的重要动因。(四)金融创新推动和潜在价值低估论,金融创新对并购的推动是与潜在价值低估相联系的,Tobin(1977)q理论和Jensen(1986)的自由现金流假说为这种动因做出了很好的解释。[1]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分担经营风险、提高市场占有率,纷纷通过一系列的纵向整合、风险投资、兼并重组等进入一些相关业务或不相关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毫无疑问,在企业进入多元化的过程中,并购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的方式

企业并购的方式 (一)公司并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 广义的协议收购,一般是由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董事会进行谈判,签订协议,经过股东大会同意后有效。一旦达成协议,双方均应接受。达成协议后,需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主管部门报告并公告。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协议收购是一种较好的收购方式。《证券法》所规范的协议收购人通过与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者目标公司的股东,达成书面转让的协议。 要约收购指的是收购方通过向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发出购买其所持该公司股份的书面意思表示,并按照其依法公告的收购要约中所规定的收购条件、收购价格、收购期限以及其他规定事项,收购目标公司股份的收购方式。要约收购不需事先征得公司管理层的同意。 (二)按企业的成长方式分,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与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或产品处于同一市场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横向并购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 纵向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紧密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纵向并购可以加速生产流程,节约运输、仓储等费用。 混合并购是指生产和经营彼此没有关联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混合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三)按照委托方式划分,可分为直接并购与间接并购 直接并购就是由收购方直接向目标公司提出所有权要求,双方通过一定程序进行磋商,共同商定完成收购的各项条件。 间接并购是指收购公司首先设立一个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然后再以子公司名义并购目标公司。 (四)按企业并购的付款方式划分,并购可分为: (1)用现金购买资产。是指并购公司使用现款购买目标公司绝大部分资产或全部资产,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2)用现金购买股票。是指并购公司以现金购买目标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3)以股票购买资产。是指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发行并购公司自己的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资产。 (4)用股票交换股票。此种并购方式又称“换股”。一般是并购公司直接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发行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通常要达到控股的股数。通过这种形式并购,目标公司往往会成为并购公司的子公司。 (5)债权转股权方式。债权转股权式企业并购,是指最大债权人在企业无力归还债务时,将债权转为投资,从而取得企业的控制权。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控制的企业大部分为债转股而来,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阶段性持股,并最终将持有的股权转让变现。 (6)间接控股。主要是战略投资者通过直接并购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来间接地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7)承债式并购。是指并购企业以全部承担目标企业债权债务的方式获得目标企业控制权。此类目标企业多为资不抵债,并购企业收购后,注入流动资产或优质资产,使企业扭亏为盈。(8)无偿划拨。是指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作为国有股的持股单位直接将国有股在国有投资主体之间进行划拨的行为。有助于减少国有企业内部竞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带有极强的政府色彩。 (五)从并购企业的行为来划分,可以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 善意并购主要通过双方友好协商,互相配合,制定并购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