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检验作业指导书

PCB检验作业指导书
PCB检验作业指导书

PCB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

版本/

状态

A/0

生效

日期

PCB检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制定此标准的目的是提供一份检查PCB的通用检查指示。此标准适用于美赛达所有PCB 的来料检查,除个别SPEC或客户有特别指明检查标准的项目外,则一律依此标准进行检查。

2适用范围

2.1公司所有的PCB板

3定义

3.1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

3.2印刷线路板(PrintedWiringBoard,PWB)

3.3多层板(Multi-LayerBoards)

3.4双面板(Double-SidedBoards)

3.5单面板(Single-SidedBoards)

3.6阻焊漆/绿油(soldermask,S/M)

3.7导孔(via)

3.8镀通孔技术/沉铜(Plated-Through-Holetechnology,PTH)

3.9金手指(GoldFinger,或称EdgeConnector,G/F)

3.10切片(MicroSection )

4抽样标准

采用MIL-STD-105E的单次抽样方案,允收水准如下表:

PCB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

版本/

状态

A/0

生效

日期

检查项目

检查水

AQL

CR MAJ MIN

外观

GB2828

-2003-II

/0.4 1.5

尺寸5pcs/0/

附着性测试

10pcs/

Lot

/0/

微切片测试

1pcs/L

ot

0//

说明:1、根据来料数量,按以上抽样方案抽取样本,检查外观;

2、每批来料抽取5pcs样品并参照相应图纸资料测量其相关尺寸。

3、每批来料抽取10pcs样品用3M600胶测试其附着性。

5检验条件

温度:18℃-27℃,湿度:50%-80%,亮度:300LX-700LX,眼睛与待检样品垂直,直线距离为30CM-40CM。

6检验标准及作业程序

6.1检查PCB来料包装和标示,包装应符合要求且良好,无混乱错漏等现象;标示应与来货一致且清晰无涂改;抽查数量应无误。

材料理化检验取样及试样制取规程

材料理化检验取样及试样制取规程 1 目的 对材料复验的理化检验试样的取样、试样的加工及试样标识等作出规程性的规定,以保证材料复验的各项理化性能的检验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材料复验的理化检验试样的取样、试样的加工以及试样标识的作业过程。 3 引用标准 GB/T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2007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 4 作业过程 4.1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弯曲试验样坯的截取 4.1.1 一般要求:

a.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弯曲试验复验须按批号取样进行试验; b.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样坯应凭《材料复验通知单》要求的试验项目截取; c.金属材料复验用试样的样坯应从经入厂验收检验合格的钢材上截取,未经入厂验收 检验的不得取样复验; d.复验试样的样坯由材料检验员依据本规程要求负责组织截取。 4.1.2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项目及取样数量:按表1及表2的规定。 表1 低碳钢及低合金钢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试验项目及取 样数量 材料状态 规 格 mm 试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压扁试验 板材 δ <6 1 1 -- 6≤δ≤ 10 1 1 3注①-δ≥1 2 1 1 3 -

锻件 ≤3500kg 1 - 3 - — 130 — 续上表 管材 Φ<30 2件/批注 ② 2件/批注 ③ - 2件/批 30≤Φ≤65 2件/批注 ④ - - 2件/批 65<Φ≤400 2件/批注 ④ - 注⑤ 2件/批 注:①冲击试验采用5×10×55试样; ②采用管段(全截面试样)试样; ③有弯曲要求时采用全截面试样试样; ④壁厚≤12mm 采用纵向环形试样,壁厚>12mm 采用圆截面试样; ⑤GB9948-2013《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材料复验要求进行冲击试样制取,数量3件。 XX 压力容器制造规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TDZZ03010-20 14 标 题 材料理化检验取样及试样制取 规程 版本号/修改次 2014/0 页 数 共 12 页 第 2 页

检验设备作业指导书

检验设备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确保原辅料进厂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的准确性,提高设备利用率,特制定本手册,对检测设备使用和保养进行说明。 二职责 操作者负责检测设备的使用和保养维护 三设备操作规程 (1)不锈钢电热蒸馏水器操作规程 1.使用前应先洗刷内部,且将存水排尽,更换新鲜水以保证水质。 2.蒸馏水内水垢可用弱酸或弱碱溶剂洗刷,清除彻底。 3.先将防水阀关闭。 4.开启水源阀使自来水从进水控制阀进入冷凝器,再从回水管注入蒸发锅。 直至水位上升到玻璃水位表中心处,关闭水源阀。 5.接通电源,当水沸腾后有蒸馏水滴出时重新开启水源阀,并调节到冷却水 温70℃左右,蒸馏水水温40℃左右为好。 6.蒸馏水出口管用光洁的硅橡胶导管,导入洁净的玻璃蒸馏水中。 7.新购进的蒸馏水器应先清洗,并经过2小时以上的通电蒸发,直到取得蒸 馏水符合药典规定。 (2)恒温不锈钢水浴锅操作规程 1.水箱应放在固定的平台上,电源电压必须与本产品要求的电压相符,电源 插座应采用三孔安全插座,必须安装地线。 2.使用前先将水加入箱内,水位必须高于隔板。无水或水位低于隔板时不能 加热,以防损坏加热管。 3.插上电源,打开开关,将控温设定旋钮调至所需要的温度刻度,绿灯亮表 示升温,红灯亮表示定温。 4.注水时不可将水流入控制箱内,以防发生触电,不用时将水放净,并擦干

净,保持清洁。 5.控温系统没有专用设备不能调动,否则影响精度。 6.使用一段时间有漏电现象,由于水位过高,水沸腾时流入控制箱内所致, 可加入水烘干1-2天。 (3)恒温磁力加热搅拌器操作规程 1.使用时首先检查随机配件是否齐全,然后按顺序装好夹具,把所需搅拌的 烧杯放在镀铬盘正中,加入溶液把搅拌子放在烧杯溶液中,然后插入电源插头和控温探头,再接通电源,指示灯亮开始工作。 2.需作恒温搅拌时,把设定测量开关拨向设定端,旋转选择旋钮设定温度, 然后把开关拨向测量端,当设定温度高于实际温度是绿灯亮表示加热开始工作,当绿灯熄灭红灯亮时表示处在恒温状态。 3.调速是由低速逐步调至高速,不允许高速直接启动,以免搅拌子不同步引 起跳动,不搅拌时不能加热,不工作时切断电源。 4.仪器应保持清洁,严禁溶液进入机内,以免损坏机件。 (4)数字浊度仪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预热3分钟。 2.按量程选择键,指示灯立即亮出你选择的量程。 3.擦净水样杯两端的玻璃窗口。 4.将零浊度水倒入水样杯,并达到相应的水位。 5.将水样杯放入仪器的样品室内,注意水样杯有“左”字样的一端紧靠一起 水样室的左边,然后关闭样品室盖。 6.调整调零手轮,使数显读书为零,随即取出水样杯,换上被测水样,此时 显示屏上的读数即为被测水样的浊度值。 7.不使用时切断电源,擦拭干净。 (5)数显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并预热10分钟。

(完整word版)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指导检验员正确操作程序,控制好产品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白胎检验员的选瓷工序。 三、职责:检验员负责正确执行本作业指导。 四、工作程序及作业内容: 1、由车间办公室开具生产计划加工单,班长按计划单要求开领料单到仓库领料。 2、班长负责产品的器型、材质等信息和内容的核对,并填写交接单(即领料单)。 3、班长应按规划好指定的地方,带领检验员按要求堆放未检验、已检验、次品、废品,并按要求挂标识牌,要列明订单号、品名、数量、材质,对次品要在每盒上贴上《次品明细表》,并按要求集中到指定的地点。 4、要爱护产品,轻拿轻放,禁止人为的破坏现象。 5、检验程序 1)在检验前,每一个检验员必须先对样品(样品由班长提供,分别画列出可接受及不可接受参对样)并要告知检验员相关注意事项、质量等级。 2)A俯视杯口及杯内 B双手拿杯从杯把部位开始转动检验、目测、变形、针孔、落渣、黑点、刺手等外观质量、按公司内控质量标准,如有指定要求的则按

指定要求来操作。 3)底部严禁单手拿杯。 4)原则上检验是原包装来,原包装回,如有要求按托盒或木板,则应按要求更换。 5)检验过的产品要按要求堆放,并做好记录。 6)班长要统计好每天每单挑选报表,并在第二天上午10:00前交办公室审核。 7)检验员发现质量超出正常范围,应告知班长,班长应告知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做出最终认定。 8)班长要对检验员检验过的产品进行抽检,抽检率是不能低于10%,发现检验员检验的产品超出内控指定的范围2%以上的,班长要通知其进行复核。 9)要求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协作。 10)坚持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应按要求来加班。11)保持工作场地及岗位的清洁、整齐,做到随时干净,养成下班前及时整理的习惯。

物流生产作业指导书

物流生产作业指导书 本制度的编写是为了公司的仓库运作更加规范,保证公司的资产的安全,以符合公司经营之整体目标。 本制度制定的主要内容:目的和范围;仓库的分区;物料搬运原则;物料存储;物料的保管与保养;物料接收与入库;物料出库;物料的退库;物料的盘存与账务处理等;记录格式及质量记录保存要求。本制度由物流部提出与编写。 为使公司的仓库运作更加规范,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零件库、成品库的管理。办公区。办公区系属仓库管理人员办公区域,严禁在办公区内放置与工作无 关杂物。严禁将物料放置办公区内。仓库管理人员按“6S”标准对办公区进行整理、整顿、清理、规范、素养、安全,保持办公区整洁美观。物料区。物料区系属公司存货放置区域,仓库管理人员按物料特性对物料进 行合理摆放、标识,制做及更新仓储物料储位图。仓库管理人员按“ 6S”标准对物料区进行整理、整顿、清理、规范、素养、安全,保持物料区整齐美观,保障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物。待处理区。

待验区,仓库管理人员对来料按单进行核实物料名称、物料料号及数量。 检验人员在待检区域对物料进行抽检。检验不合格区。外协厂来料经检验不合格,仓库管理人员及时通知采购并办理退货作业。 存货不合格区。存货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不良,仓库管理人员通知采购并办理退货作业,严禁将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退料区。生产单位多余物料退仓放置区。物料搬运时需视实际情况如物料的大小、数量的多少及堆放的高低等选用适当的工具或其他方法,并遵守以下原则: 搬运时应保持通道畅通,注意安全并采取适当的搬运方式。 视搬运物品的体积大小采用适当的搬运方式及搬运工具。如油压车、手推车或叉车等。 零组件及易碎品在搬运时应避免碰撞,并注意防潮、防污,以确保其精密度,放置时必须轻拿轻放。 原材料按照A B C 管理原则,根据不同类别、形状、特点、用途将作业现场规划出不同区域(分库分区),以作为各生产线使用之物料管理的标识。储存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考 虑下列四项,以便于接收和发放工作的进行。

设备校验作业指导书

1.0目的:为规范正确的校验方法及操作要求,确保更有效掌握设备精度,到达稳定生产的目的。 2.0范围:机电科技所有设备(精雕机、电脑锣、雕铣机、CNC加工中心、铣床、磨床、钻床、攻牙机)。 3.0权责: 3.1设备校验:技术员/生产组长。 3.2校验结果确认:生产课长。 4.0定义: 无 5.0设备校验标准及频率要求: 5.1精雕机、电脑锣、雕铣机、CNC加工中心、铣床、磨床使用标准件(块规)、百分表校验;钻床、 攻牙机用百分表校验。 5.2校验频率:精雕机、电脑锣、雕铣机、加工中心3个月校验一次;铣床、磨床、钻床、攻牙机6个月校验一次。 5.3设备因产生故障维修、异常撞击或搬迁等情况需重新安排校验。 6.0设备校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6.1精雕机、CNC加工中心、电脑锣、雕铣机、铣床校验: 6.1.1主轴跳动校验:用碎布擦干净主轴夹头上的油污及碎屑,让设备移动到换刀位置,再把百分表 固定在工作台上,让百分表针与主轴夹头内面侧接触0.2mm即可,然后打开转速400转/分钟, 再看百分表针的波动情况就可以检查设备主轴的跳动度。 6.1.2 X轴、Y轴、Z轴坐标的误差校验:用碎布擦干净工作台表面的油污,把标准块(100mm)放工 作台面上用百分表校平,再装分中棒程序调至矩形分中,用分中棒先碰标准块的一端重复两 次然后坐标清零,再移动坐标碰另外一端同样操作两次确保误差,再核对测试结果与标准块 比对就可以检查设备坐标误差。用同样的方法来检测(X轴、Y轴、Z轴)坐标的误差。校验时 可跟具设备的行程分段检测,确保设备加工精度。 6.2磨床校验; 6.2.1主轴跳动校验:用碎布擦干净磁台及主轴上的油污,把百分表固定在磁台上,让百分表针与主 轴夹头内面侧接触0.2mm即可,然后转动主轴再观察百分表针的波动情况就可以检查设备主 轴的跳动度。 6.2.2 Y轴、Z轴坐标的误差校验:先装120﹟砂轮把侧面修平整,用碎布擦干净磁台表面的油污, 把标准块(100mm)放在工作台面上用百分表校平,再用手转动砂轮碰标准块的一端重复两次 然后坐标清零,再移动坐标碰另外一端同样操作两次确保误差,再核对测试结果与标准块比 对就可以检查设备坐标误差。 6.3钻床、攻牙机校验;

设备运行检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在于判断用于例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于产品例行和确认检验的所有设备; 3.运行检查的方法 ①工频耐压仪 检查人员在使用耐压测试仪前检查a:时间值:用秒表检查时间继电器时间5s、10s,在测试过程中误差显示在±0.1S为正常。b:100mA泄漏电流报警:将耐压试验仪设置为100mA,输出端接入固定电阻(电阻值为25KΩ)电压升至2500V±5%,设备报警为正常; c:电压值:在耐压试验仪的输出端并联一个万用表,当耐压试验仪的电压分别调至为500V、600V、700V时,与万用表上读数进行比对,误差在±5%为正常; ②接地电阻测试仪 检查人员,采用对比校验的方法:将固定阻值为40mΩ电阻接入测试夹,将仪器显示数值与已知电阻值的样件进行比对误差在±3mΩ为正常; ③兆欧表 将兆欧表两极断开后以每秒两转的速度顺时针摇动,兆欧表指示电阻值无穷大;将兆欧表两极短接后以每秒两转的速度顺时针摇动,兆欧表指示电阻值为零, 为正常。 4.频次: 每批次生产前后各进行一次; 5.记录方法 设备运行检查应在设备使用以前进行,检查人员应按上述检查步骤逐条认真检查,当所有检查步骤均符合要求时,检查人员可在“检查结果”栏中填上正常或符 合以示设备工作正常,当其中一个不符合要求时,都判为设备非正常,检查人员应及时通知技术质量部部长,及时地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确保最终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查人员应详细填写检查的时间,并在“检查人员”栏目中签名。 备注:如在运行检查或正常使用中发现检测设备失效时,需对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如下的措施: a.停用该设备,对该设备自行修理或送到相关部门修理,使其满足检测的要求; b.根据已检测过的产品的出入库情况,追回或到客户现场对已检产品重新进行检测; c.根据生产任务的实际情况,增加运行检查的频次;

QC理化检验操作规程 1 试题

QC理化检验操作(1)试题 姓名:部门:分数: 一.填空题 1、2015年版《中国药典》为第版,共由部构成。 2、关于数值修约,将0.0465修约成两位有效位数,得,将1.05修约到一位小数得;在相对标准偏差中,采 用的原则。 3、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澄清度检查法中,新增第二法。 4、采用2015年版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时应对方法进行确认。 5、在分析天平使用过程中,对于要求精密称定时,当取样量大于100mg应选用感量的天平;当取样量在10 mg~100mg应选用感量的天平。 6、滴定液标化用基准物质应采用规格:有引湿性的基准物质应采用进行称重;配制浓度范围为名义值的;其最终浓度应取位有效数字。 7、取供试品量,若取用量为“约”或“若干”时,不得超过取用量的;若规定“量取”时,可用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若规定“精密量取”时,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 积的精度要求;若规定“精密称定”时,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8、一般未开启无机化学试剂有效期为,未开启有机化学试剂有效期为。开启试剂后要贴上启用标签,注明启用日期,试剂开启后有效期为(剧毒品除外)。 9、旋光度测定法每次测定样品溶液前应以作空白校正,再校正1次,以确定在测定时零点有无变动;如第2次校正时发现零点有变动,则应重新测定比旋度。恒温水浴控温,除另有规定外,温度均应调节至℃,使用波长589.3nm的测定。 10、称取“0.1g”指称量重量可为,称取“2g”指称取重量可为

,称取“2.0g”指称取重量可为,称取“2.00g”指称取重量可为。 11、重量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仪器分析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容量分析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氮测定法(半微量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滴定液标定、复标、标定和复标者之间的相对偏差不得过;非水滴定中,原料药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定者,相对偏差不得过;制剂需提取蒸干后用高氯酸测定相对偏差不得过;干燥失重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超 过。

最终检查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注册号: 最终检查作业指导书 Q/WL QW 08-03-20 (第1版)

20 年月日发布 20 年月日实施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测绘产品交付前的检查规定。确保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成图产品的最终检查和内部验收。 2.执行标准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 7930-87 《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 15660-1995 《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 3.作业要求 3.1最终检查的基本规定 3.1.1最终检查由生产与质量管理部质量检查员承担。 3.1.2最终检查必须在过程检查按规定要求完成后进行。 3.1.3最终检查应对提交成果进行100%室内检查和10%的室外抽查。 3.1.4最终检查不得省略或代替。 3.1.5最终检查员应对其所检查的产品质量负责。 3.1.6最终检查员应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3.1.7最终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法规及有关技术规定。 3.2内部验收的基本规定 3.2.1内部验收由生产与质量管理部承担。 3.2.2内部验收必须在最终检查按规定要求完成后进行。

3.2.3内部验收应对提交各项成果进行不少于10%的全面质量检查。 3.2.4内部验收不得省略或代替。 3.2.5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及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产品质量负责;生产与质量管理部对其所验收的项目产品质量负责。 3.2.6内部验收应认真做好抽样和检查记录。 3.2.7内部验收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法规及有关技术规定。 3.3最终检查和内部验收要求 3.2.1准备工作 3.2.1.1按规定办理领取有关资料和设计书的手续,并认真清点。 3.2.1.2熟悉和学习测区技术设计书和有关技术规定。 3.2.2图面检查实施 3.2.2.1图面检查的项目 a)图廓与图外整饰检查 ①图廓坐标要严格符合理论值, ②图名、图号、图外和图廓间注记是否符合技术设计书规定, ③图名结合表注记是否错漏; b)图面内容检查 ①公里网点、各级控制点符号和注记是否符合规定, ②高程点和等高线注记的位置、数量、密度是否符合标准,高程注记与曲 线高程是否相符, ③比高、深度注记有无遗漏,注记精度是否符合图式、规范、设计书要 求,位置是否恰当,与曲线高程是否相符, ④各种名称注记有无错漏,位置是否恰当,字体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⑤各种符号是否标准,有无错漏、移位,配置是否合理, ⑥综合取舍是否正确、合理, ⑦曲线是否真实反映地貌特征,有无丢漏或变形, ⑧境界等级是否正确, ⑨各种地物与地貌要素关系是否合理; c)结尾工作检查 ①图幅四周是否接边,接边处地物、地貌有无明显变形或强行接边现象,

化妆品理化检验方法上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化妆品理化性能的测定方法。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化妆品常规理化性能及化妆品原料理化性能的试验。 3.职责 3.1化验室负责人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执行与修订。 3.2操作人员负责该设备的操作、日常维护、清洁卫生、安全管理。 4.内容 4.1pH测试 4.1.1设备的操作 4.1.1.1接通并打开电源,使仪器预热10分钟。 4.1.1.2仪器的校准 4.1.1.2.1每天在使用之前用pH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准。 4.1.1.2.2标准缓冲溶液配制方法:将购买的pH(4. 7. 9)标准试剂缓冲剂剪开,将内部粉末倒入清洗干净的50ml烧杯,加无CO2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内,以少量无CO2蒸馏水冲洗塑料袋内壁,洗出液并入到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并摇匀备用。 4.1.1.2.3配制成的缓冲液的pH值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的pH=4.00(25℃),混合磷酸盐缓冲液的pH=6.86(25℃),四硼酸钠缓冲液的pH=9.18(25℃)。 4.1.1.2.4仪器的校准方法: A.按温度按键,确定温度25℃,若温度不为25℃,则通过温度按键的上下键进行调整至25℃,按确定按键进行确定; B.对电极状态进行确认,确认正常后,用蒸馏水将电极清洗干净,用滤纸将电极表面的水擦拭干净;将电极浸入pH=6.86的标准缓冲液中,将电极搅动至pH无明显变化后,静置至pH稳定后,用定位按键的上下键调整至数屏显示的pH为6.86,按下确定按键进行定位; C.将电极清洗干净并将电极表面的水擦拭干净后,将电极浸入pH=4.00的标准缓冲液中,将电极搅动至pH无明显变化后,静置至pH稳定后,用斜率按键的上下键调整至数屏显示的pH为4.00,按下确定按键进行斜率确定,完成校准工作; D.若测试的样品pH大多为碱性时,在定位后,用pH=9.18标准缓冲液进行斜率确定; E.若对校准后仪器的准确性有怀疑时,则pH=4.00进行斜率确定的,用对pH=9.18标准缓液进行测定,其显示值与实际值负偏差在0.1范围内的校准准确;pH=9.18进行斜率确定的,用对pH=4.00标准缓液进行测定,其显示值与实际值负偏差在0.1范围内的,校准准确; 4.1.1.3样品pH值的测定:校准完成后可以对样品的pH进行测定,测定时先将样品按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 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 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 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 允收 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 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 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 书面许可。 1.5.3.1 偏差 送检批物料全部不良,但只影响工厂生产速度,不会造成产品最终品质不合格。在此情况下,经特批,予 以接收。此类货品由生产、质检单位按实际生产情况,估算出耗费工时数,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5.3.2 全检 送检批不合格品数超过规定的允收水准,经特批后,进行全数检验。选出其中的不合格品,退回供 应商,合格品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1.5.3.3 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 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6 紧急放行控制 1.6.1 紧急放行内涵 a. 紧急放行的定义 紧急放行是指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放行产品的做法,称为“紧急放行” b. 紧急放行条件 产品发现的不合格能在技术上给以纠正,并且在经济上不会发生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关、连接、相配 的零部件质量,可紧急放行。 1.6.2 紧急放行的具体操作步骤 1.6. 2.1 应设置适当的紧急放行的停止点,对于流转到停止点上的紧急放行产品,在接到证明该批产品合 格的检验报告后,才能将产品放行。 1.6. 2.2 若发现紧急放行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要立即根据可追溯性标识及识别记录将不合格品追回。 2.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IPQC)指来料入仓后,至成品组装(或包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

作业指导书标准格式

检修作业指导书 作业项目:给水泵 作业日期: 批准:XXX X年X月X日 审核:XXX X年X月X日 编制:XXX X年X月X日 2009-12-31修订2010-01-01实施 大唐X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给水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规范检修行为,确保给水泵修后达到原设计要求。 1.2本作业指导书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共同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上海水泵厂生产的FK5D32LI型水泵标准检修。 3 职责 3.1 工作负责人职责: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安全和质量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记录, 确保记录真实、准确。 3.2 监护人职责:按安规要求对检修工的安全进行监护。 3.3 其他工作人员职责:按安规要求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完成工作负责人布置的任务。 3.4 质检员职责:负责项目质量验收、签证。 4 人员资质及配备 4.1 专责检修工1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熟悉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较高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2 检修工3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三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了解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基本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3 其他:行车司机和起重工各1名,具有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特种检修上岗资格证的资质或条件。 5 检修内容(或流程) 本给水泵的检修作业内容包括给水泵抽芯包及水泵本身的解体检修。 5.1 给水泵检修的准备工作。 5.2抽出芯包。 5.3芯包解体。 5.4检查、更新和修理及清洗各零部件。 5.5芯包组装。 5.6芯包回装。 5.7小汽轮机与给水泵找中心。 5.8靠背轮检查及装复。 5.9装复各连接管道及仪器仪表。 6 质量标准 6.1导叶紧固蝶形弹簧不变形、无裂纹、所有螺杆无裂纹,螺纹完好、套装松紧适度。 6.2齿轮联轴器齿面啮合均匀,无严重磨损,光洁平整无毛刺。联轴器喷油管清洁畅通。6.3泵壳表面光洁,无裂纹,无吹蚀,各密封面平整无沟槽。叶轮、导叶轮流道光滑,密封环处无严重磨损,叶轮两端面与轴线垂直,平面光洁平整,无吹蚀。泵轴表面光洁无吹蚀、裂纹、丝扣完好。 6.4轴承清洁、无锈垢杂质、轴瓦、推力瓦块合金无夹渣、气孔、凹坑、裂纹、脱胎。 6.5泵轴弯曲度及推力盘瓢偏≤0.02mm。转子小装测量:传动端密封轴套处、各级叶轮密封环处、平衡轴套处、自由端密封轴套处径向晃度均≤0.05mm。 6.6轴径的椭圆度和不柱度应小于0.02MM(要改为mm),轴的径向晃度应小于0.03 mm,轴的弯曲度不大于0.02MM。 6.7叶轮和挡套等套装件的内径与轴的配合间隔,一般为0.03∽0.05MM,最好在0.03MM 以内。

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模板

精心整理 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设备的日常维护操作行为,对设备的维护标准化,规范化。2适用范围 适应于所有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 3 4 。 连杆等)以防发生意外。 4.2.2设备运行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止运行,待查清原因后方 可开机。 4.2.3灌注大灌量容器时,使用灌嘴口径不得过小,以防灌注

时压力过大而使胶料喷射或灌嘴损坏。 4.2.4气动三联件应定期加油和排水。 4.2.5定期检查各运转部件的润滑油及油脂,及时更换干净的润 滑油及油脂。 4.3.6工作完成结束时,依次关闭开关,并关好气源。 4.4维护保养 4.4.1日常维护 4.4.1检查润滑部位的油位,如有油量不足,及时增添;

4.4.2定期检查机器上紧固螺钉是否松动,确保机器运行可靠。 4.4.3二级保养维护(每季度进行一次) 4.4.5检查气动系统有无漏气,清理气压表内部存水; 4.4.6检查气动元件功能和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并重新紧固安装 螺钉; 5 5.1 5.2操作注意事项 5.2.1绝不可在设备运行中将手伸入锅内。 5.2.2不得用手或其他方式去触摸运行中的转动的主轴; 5.2.3设备运行中如有异响应立即停止运行,待查清原因后方可

开机。 5.2.4下班前操作人员应关闭主电源,并清理设备和工作区卫生。 5.3操作过程 5.3.1接通电源,三个电源指示灯和右边红色灯亮; 5.3.2设备正式使用前,空机运转十分钟。确保设备使用时正常 00”, 5.3.8工作完成,停止搅拌时,先按下速度调节按钮“↓”,至变频器显示“00”,再按下变频器上的“STOP”按钮,最后按下搅拌开关,再打开锅底阀将搅拌好的物料排至罐外容器内。 5.4日常维护

CH205检验作业指导书

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 限公司CH205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PG-WJ-02 版本号A0 生效日期 质量管理体系页码1/1 1 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保证原材料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CH205胶粘剂的检验。 3 规范内容 3.1 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PG-WJ-29《抽样方案表》。 3.4不合格制品按PG-WJ-28《不合格品管理控制程序》、PG-WJ-30《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流程》执行。 3.5 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序 号 检验项目验收标准检验方法及工具 A B 备注 1 生产单位洛德化学(上海) 有限公司 方法:目测对比法 工具:封样 2 名称CHEMLOK 205 方法:目测对比法 工具:封样 3 有效期1年方法:目测法 4 主 要 成 分 甲基异丁基酮<65% 方法:目测对比法 工具:封样 二甲苯<10% 方法:目测对比法 工具:封样 二氧化钛<10% 方法:目测对比法 工具:封样 乙苯<5% 方法:目测对比法 工具:封样丙二醇甲醛<5% 方法:目测对比法 工具:封样 5 包装见封样方法:目测对比法工具:封样 批准人签名审核人签名制定人签名批准日期审核日期制定日期

CH205(胶粘剂)检验报告单 来料批号规格型号质检员 外协单位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实测值单项结论生产单位洛德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名称CHEMLOK205 有效期1年 主要成分甲基异丁 基酮 <65% 二甲苯<10% 二氧化钛<10% 乙苯<5% 丙二醇甲 醛 <5% 包装见封样 其它要求:备注:

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 . 检 验 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YZ/ER-010版本号A修改号0 . .

1.目的:对进厂的原材料及过程、产品等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直接用在本厂产品上的原材料、及产品、半成品进行检验。 3..职责:质量部负责对原材料及产品的验证及检验。 4.程序: 4.1原材料的检验 4.1.1.原材料采购进厂后,采购员按定货合同及相关采购文件,对实物规格、型号、等级、数量、重量等验证无误后,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4.1.2.质检员核实交检内容和质量证件齐全后方可进行检验。 4.1.3.检验和验证 a)对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进行检验。

b)按国家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具体见《原材料检验卡》。 c)质检员按照工艺文件进行检验,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4.2.不合格品处置 4.2.1.经检验和试验确定为不合格品的原辅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4.3.过程产品检验 4.3.1.操作工必须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质检员及时进行首件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向操作者交待清楚。 4.3.2.首检合格,质检员通知操作工继续生产。. . 4.3.3.在首检合格的基础上,质检员和班组长人员应做好中间抽检,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把发现的质量问题向工人交待清楚。质检员及时填写相关检验记录《不合格生产整改通知单》。 4.3.4.经质检员检验出的不合格品应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经主管人员签字后方可回用。 4.3. 5.质检员按照产品加工工艺进行检验,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4.4.最终产品出厂检验 4.4.1.全性能检测委托检验; 4.4.2.本公司能进行检验的项目及时检测,结果填写在检验报告单上。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记录

作业指导书与检验规范流程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原料验收 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书)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严禁投入生产。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严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 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1u精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溶糖工序 4.2.2.1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并经复核无误之相应份量之果葡糖浆,加入350kg纯净水(属本日第一次生产时需先排出管前一天所残存的纯净水约3~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并继续加热至90±2℃,保温20分钟。 4.2.2.2保温结束后,启动泵把溶糖缸管道的糖浆回流到溶糖缸(持续3分钟)后,启动冷却水塔,并把糖浆经过5μ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冷却至45℃±5℃,放至对应的调配缸。 4.2.3 配料调配 4.2.4.1调配操作员按产品配方单规定的原料品种、数量和投料顺序,在“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记录上”登记好用量,复核查对无误后,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投料、操作,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投料生产。 4.2.4.2然后按原辅料加入顺序:①原糖浆②防腐剂③甜味剂④酸味剂⑤香精⑥色素,最后加水定容,分别按配方要求称取并复核无误以上原辅料,并用水溶解逐次加入已开启搅拌器之配料缸,再停止搅拌,继续加工艺水至2000L或6000L刻度处,并继续开启搅拌器搅拌15分钟以上,然后取样进行理化检验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即打开底阀,启泵经过滤器过滤泵入高位缸。 4.2.4汽水混合碳酸化 经水处理后的纯水,经脱氧后,注入经汽化的二氧化碳进化碳化制冷,制冷温度保持10℃以下。制冷后与调配后的溶液进行混合,完成汽水混合碳酸化工序。详见操作见文件《汽水的混合碳酸化作业指导书》 4.2.5灌装工序 4.2. 5.1上罐、罐清洗消毒 1)上罐人员上罐前先检查叉车叉来的空罐是否与所生产的产品品种相符,确认后,割掉包装带,撕去缠绕薄膜,将空罐版小心地推入上罐升降斗,然后开启升降机,将空罐版最上层空罐升至与上罐台处同一平面即停止。 2)上罐人员在接到生产指令时,开启上罐台输送链板和输罐链条,将最上层空罐用干净之木棍慢慢推进入上罐台输送链板上,由输送链板输送至输罐链条上,最后输送至自动洗罐处,罐身经清洗、消毒后进入灌装间。 3)当输送链板上有倒罐时,应及时扶正;当输罐链条上有倒罐或卡罐时,应及时停机清出。 4)需换产品品种时,在接到机房信号时,停止上罐,将剩余空罐通过上罐升降机放下并

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总则 一.生产作业指导,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管理之一。生产作业活动是最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成本。为规范饮料生产作业的操作过程,特制定本生产作业指导书。 二.生产作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指导、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指导、质量控制指导和工艺环境卫生管理指导。 三.保障生产作业过程的先进性、合理性,充分发挥设备的效力,优质、高产、低消耗,确保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高效率是生产作业指导的宗旨。四.原辅材料的供应及水、电、汽的供应、运输,劳动组织、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技术改造等,都是为生产作业的高效、安全运行服务的。 因此,必须为保证生产作业的正常、安全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本指导书适用于永昌健源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饮料生产车间及各管理部门。 六.本指导书由品管部提出,由总经理批准发布。

第二章工艺流程图

第三章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一、原料前处理 1原料 选用成熟度高(成熟度9成以上),新鲜度好,品相新鲜果蔬。 2挑拣 剔除病虫害,霉烂以及碰撞伤的不合格果,并去除混入的杂草等。 3冲洗 用流动清水冲净表面泥沙。 4捞出 胡萝卜捞出后,沥干水分。 二、去皮与打浆 1 原料去皮,软化 1.1 作业前准备 1.1.1 领用当班生产用品、用具,穿戴工作服、鞋、帽; 1.1.2 清理并做好车间机器障碍物及工、器具卫生; 1.1.3 检查预煮、破碎机、榨汁机、离心分离机等机器设备是否正常,以保 证生产时运作正常; 1.1.4 检查连接好管道,严格执行前处理车间CIP程序。 1.2 去皮软化 1.2.1 沥干后的胡萝卜进行热汤去皮 1.2.2将原料投入95℃的沸水中热烫10分钟,捞出后用流动水冲洗,表皮会自然脱落,然后将去皮后的原料投入夹层锅,开启蒸汽冷伐煮沸10分钟捞出1.3破碎 启动破碎机,将预煮好的胡萝卜通过提升机进入破碎机内,进行破碎,底部用低位锅进行盛接。 注:破碎时可适当加水,以免堵塞。 三、配料、杀菌、灌装与包装

设备校验作业指导书

设备校验作业指导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目的:为规范正确的校验方法及操作要求,确保更有效掌握设备精度,到达稳定生产的目的。 范围:机电科技所有设备(精雕机、电脑锣、雕铣机、CNC加工中心、铣床、磨床、钻床、攻牙机)。 权责: 设备校验:技术员/生产助理。 校验结果确认:生产主管。 定义: 无 设备校验标准及频率要求: 精雕机、电脑锣、雕铣机、CNC加工中心、快走丝、中走丝、铣床、磨床使用标准件(块规)、百分表校验;钻床、攻牙机用百分表校验。 校验频率:精雕机、电脑锣、雕铣机、加工中心、线切割3个月校验一次;铣床、磨床、钻床、攻牙机6个月校验一次。 设备因产生故障维修、异常撞击或搬迁等情况需重新安排校验。 设备校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精雕机、CNC加工中心、电脑锣、雕铣机、快走丝、中走丝、铣床校验: 主轴跳动校验:用碎布擦干净主轴夹头上的油污及碎屑,让设备移动到换刀位置,再把百分表固定在工作台上,让百分表针与主轴夹头内面侧接触即可,然后打开转速400转/ 分钟,再看百分表针的波动情况就可以检查设备主轴的跳动度。 X轴、Y轴、Z轴坐标的误差校验:用碎布擦干净工作台表面的油污,把标准块(100mm)放工作台面上用百分表校平,再装分中棒程序调至矩形分中,用分中棒先碰标准块 的一端重复两次然后坐标清零,再移动坐标碰另外一端同样操作两次确保误差,再 核对测试结果与标准块比对就可以检查设备坐标误差。用同样的方法来检测(X轴、Y 轴、Z轴)坐标的误差。校验时可跟具设备的行程分段检测,确保设备加工精度。 磨床校验; 2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GMP)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碳酸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标注*1234、灯检:无肉眼可见杂质。 主要设备及参数 4.2作业流程 4.2.1原料验收 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 证书)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严禁投入生产。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添加量应严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

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1u 精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溶糖工序 4.2.2.1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并经复核无误之相应份量之果葡糖浆,加入350kg纯净水(属本日第一次生产时需先排出管内前一天所残存的纯净水约3~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并继续加热至90±2℃,保温20分钟。 4.2.2.2保温结束后,启动泵把溶糖缸管道的糖浆回流到溶糖缸(持续3分钟)后,启动冷却水塔,并把糖浆经过5μ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冷却至45℃±5℃,放至对应的调配缸。 4.2.3配料调配 4.2.4.1调配操作员按产品配方单规定的原料品种、数量和投料顺序,在“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记录上”登记好用量,复核查对无误后,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投料、操作,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投料生产。 4.2.4.2然后按原辅料加入顺序:①原糖浆②防腐剂③甜味剂④酸味剂⑤香精 ⑥色素,最后加水定容,分别按配方要求称取并复核无误以上原辅料,并用水溶解逐次加入已开启搅拌器之配料缸内,再停止搅拌,继续加工艺水至2000L 或6000L刻度处,并继续开启搅拌器搅拌15分钟以上,然后取样进行理化检验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即打开底阀,启泵经过滤器过滤泵入高位缸内。 4.2.4汽水混合碳酸化

设备检查作业指导书(定稿)

设备检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掌握线路状态,提高线路质量,快速、全面地获得线路检查资料,并对检查资料进行多种分析,及时了解线路状况,发现线路病害,提供线路修理工作计划,工作安排的详细资料。 2.适用范围 使用轨道检查仪及手工进行线路和道岔检查。 3.作业质量 3.1机具应由专业小组或专业人员负责检修、保养及使用。 3.2机具性能及各部件符合要求,运行状态良好。 3.3数据处理结果准确、真实、及时,无差错。 3.4检测数据与实际地点相符,误差前后不大于5m。 4.作业条件 4.1 配备工具:轨道检查仪1台、道尺1把、支距尺1把、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辙叉磨耗仪1台、钢轨侧磨仪1台、检查锤1把、一米板尺1把,塞尺1把。 4.2上线按规定设置防护员、联络员,操作员等定员5人(含1名班长)。其中:1人执机、1人配合,1人随车防护、前后各1人距轨检仪800米随车移动防护。 4.3按线路静态检查月计划,日检测线路10-20km或道岔30-40组,按计划每月对管内所有线路和道岔检查1遍,按计划每季度要对曲线上股钢轨侧磨观测一遍,焊缝每季度使用 1m 直尺全面检查一遍。 4.4大风、大雨,大雾禁止作业。 4.5走行方向面向列车,仪器上道检查时应该按规定设置两端防护。 5.作业程序

5.1作业准备 ,作业地点及要求,组装轨道检查仪,校正标准值,检查轨检仪是否正常,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确认防护已设好。 ,防护设好后方可作业;上下道床时,应踩稳踏牢,防止摔倒。 ,邻线下道避车应距列车不小于500m下道,人员距钢轨头部外侧2m以外避车,仪器在路肩上放置平稳,严禁放置在两线间和石碴边坡及以上;天窗点内检查时邻线来车时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 ,应面向列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的抛落、坠落物或绳索伤人,并不得到邻线及两线间避车。 5.2检查线路 ,并做好记录。 ,顶铁与尖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情况)、岔枕、联接零件、轨道加强设备、无缝道岔观测、道床、标志等8项,并做好记录。 ,仪器上道在静止状态下,按F1键对方向高低传感器进行标零校正,按3-5km/h 速度匀速向前推进,复线地段应面迎列车方向检查,认真观察显示屏,确认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推行过程中禁止回拉仪器,以免造成数据混乱,发现仪器故障应停止作业。 ,《超经常保养项目通知单》及其他《轨道结构缺陷检查记录》2日内下发到相关保养工区,对消灭情况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备案,并准备一式三份检测报告(线路设备超临时补修病害通知单、线路设备超经常保养项目通知单、道岔超临时补修病害通知单、道岔超经常保养病害通知单、曲线正矢检查报告、轨道结构缺陷检查记录),其中线路车间一份,交线路工区一份,并自存电子文档。 ,每个公里标处进行里程修正,每4公里左右新建一个文件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