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俗文化作业
海南的传统和习俗作文

海南的传统和习俗作文海南的传统和习俗作文篇一汉族的习俗,有一个就是过春节。
每个地方过春节都与众不同,就比如说是海南,海南过春节可有一番韵味。
海南过春节讲究杀鸡。
除夕,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杀两三只鸡,吃鸡表示着幸福、安康。
而且,大多的老人都认为,鸡腿是整个鸡里最“好吃”,吃鸡腿能显示出气派。
一大盆鸡上桌来了,贪食的小孩争先恐后抢着鸡腿,大人互相敬酒,老人孜孜不倦地闲聊。
慢慢的,时间就在欢趣中过去。
晚上,那可是除夕最热闹的时候。
家家户户灯火通宵,大人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孩子互相打闹,放烟花。
烟花有射向天上,比如冲天炮,“空中花园”,“喜庆一家”;也有响在地上,比如“彩菊”,“旋转木马”,擦炮,“喜花”。
这些五彩缤纷的色彩,宛如一朵朵盛开的花儿,红火而美丽。
除夕,伴着人们欢庆的笑脸度过了。
到了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初一,初一与除夕的光景截然不同。
凌晨,象征着新的一年到来的第一声爆竹声,掀开了忙碌的一天。
初一早上,家家户户忙的不亦乐乎。
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大人忙着贴上对联,老人忙着杀鸡和预备餐食。
就连小孩也得帮着干活。
鞭炮声接连不断,清脆响亮。
这一天还要吃年饭。
饭桌上,亲戚们欢聚一堂,有说有笑,你说你的新鲜事,我说我的新鲜事,好不热闹。
时间也容不下太多的欢声笑语,渐渐的“挤出来了”,就这样,新年就这样噼里啪啦的走来,噼里啪啦地走去了。
怎么样,海南的新年有趣吧,希望你能有机会体验一下海南的春节!海南的传统和习俗作文篇二随着夏季的热风,我们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大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相传在远古时期屈原对楚怀王忠心耿耿,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镶王因听信谗言将屈原流放,最后,自沉汨罗江。
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所以,将饭团用叶子包起来扔进江里,演变成今日的吃粽子;百姓们还带着自家的小船在江中寻找,打捞他的尸体,变成里现在的划龙舟比赛。
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比如:绑五彩绳,插艾草,喝雄黄酒……而我,最喜欢吃粽子这个习俗了。
海南民俗活动作文

海南民俗活动作文篇一《趣看海南军坡节》在海南生活多年,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民俗活动,那非军坡节莫属。
军坡节那天,整个村子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热闹。
我早早就跟着村里的大伯大妈们走向军坡场,一路上人越来越多,大家有说有笑的。
到了军坡场,哇,那场面可太壮观了。
最吸引人的要数“过火山”了。
只见场地上堆着一大堆烧得通红通红的木炭,炭火噼里啪啦地响着,感觉那热气都能把人给掀翻。
旁边的人们脸上充满敬畏又带着期待。
有一位看起来很有经验的阿叔,他在炭火前先是拜了拜,嘴里不知道嘟囔着什么,大概是祈求平安顺遂之类的话。
然后他光着脚,快速地在炭火上跑来跑去。
我在旁边看得眼睛都直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我心里想这脚不得被烫熟了呀。
可是等阿叔停下来,他的脚居然完好无损。
这时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眼睛里满是惊奇,大声说道:“阿叔是神仙吗?”逗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这边“过火山”还没看够呢,那边“装军”又开始了。
那些参加“装军”的人打扮得就像古代的将士一样,有的拿着长矛,有的抗着旗帜。
他们威风凛凛地走着,好像真的是在行军打仗。
村里的大人们忙活着摆祭品,桌子上堆满了水果、鸡鸭鱼肉等各种食物,那祭品可丰富了。
看着这一幕幕,我深深感受到军坡节所蕴含的那种古老神秘又热热闹闹的民俗韵味。
在这一天,人人都沉浸在军坡节的欢乐氛围里,这种民俗活动就像是海南村庄的灵魂一样,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对古老文化的传承。
篇二《海南公期:一场独特的民俗盛宴》海南的公期啊,那可是相当的有趣。
那天我随着村里的人流去参加公期。
刚到村口,就能看到一排一排的长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
那些食物可都是村民们精心准备的,有油汪汪的烤乳猪,那猪皮烤得金黄金黄的,泛着诱人的光泽,就像是夕阳映照在海面上的那种金色。
还有各种新鲜的水果,比如硕大的芒果和饱满的荔枝,堆得像小山一样。
走到村子中间,重头戏就开始了。
在一个搭建起来的大台子上,一场琼剧正在上演。
演员们穿着色彩鲜艳的戏服,那些戏服上的绣线闪闪发光。
海南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下册

海南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下册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家乡海南那里的一些有趣的风俗。
首先是我最喜欢的节日——过年啦!在海南,过年的时候一家人都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家里贴上红红的对联和窗花。
大人们会买很多瓜果、糖果和各种小吃,摆满了整个客厅的桌子。
年夜饭一定要吃一些特别的菜肴,比如椰子鸡、文昌鱼、蚝酿等等,这些都是海南的特色名菜哦。
吃完年夜饭后,孩子们就可以去放鞭炮啦!炮竹一声声响起,像在欢迎新的一年。
除夕夜,全家人都会一起玩年俗,比如剥杨桃、剥龙眼、猜谜语等等,玩得可高兴了。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就是抢红包了!爸爸妈妈会给我们每人发几个红包,里面有压岁钱,我们都想抢到最大的那个呢!海南除了过年,还有许多其他有意思的节日和风俗呢。
比如,三月三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表演和游艺活动。
人们会做粿拷,吃粿拷,祈祷一年平安。
六月六,是天公生日,这一天全家人要到庙里上香膜拜,祈求风调雨顺。
七月十五,是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买月饼、吃月饼,晚上一家人还会举着彩灯笼在外面散步赏月呢!其他的一些风俗也很有趣,比如说,每逢重大节日,海南人都要穿一件叫"球衫"的传统服装,上面绣着漂亮的花纹。
婚礼的时候,新娘要坐一种有盖的小轿子,叫"锡婆",由亲戚们抬着游行,还要放鞭炮作为庆祝哦。
海南人民是很勤劳的,他们时刻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
他们有句古语叫"千打柴火,万煮沙家醪",意思就是说要勤劳做事,才能过上好日子。
海南的美食也是很出名的,椰子鸡、文昌鱼、蚝酿等等,都是当地的拿手好菜。
嗯,海南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朴实有趣,虽然我现在住在外地,但每次回到海南老家,看到那熟悉的风土人情,品尝到家乡的美味佳肴,还有那些特色的风俗活动,就让我深深地怀念起家乡的一切。
希望海南的这些特色风俗能够代代相传,永远都不会消失哦!篇2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海南的一些风俗习惯。
海南独特风俗作文

海南独特风俗作文
海南,这个阳光明媚的热带岛屿,孕育了许多独特有趣的风俗习惯。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南仔,我对这些风俗可是了若指掌哟!
让我们从最有趣的"过小年"说起吧。
在海南,除夕夜不仅要吃年夜饭,第二天一大早还要继续"过小年"呢!我们会穿上节日盛装,拜祖先、拜神佛,然后一家人吃顿美美的团圆饭。
小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过小年时,长辈会发给我们压岁钱,嘿嘿。
再说说海南最著名的"三月三",这可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节日啦。
在三月初三这天,姑娘们要穿上盛装,头戴祭祖花环,到村外郊游。
如果有心仪的小伙子,就会偷偷跟在后面,希望能有幸结识。
多浪漫的年代风俗啊!
当然,最令我难忘的就是"盛大"的婚礼习俗了。
从"纳采"到"拜天地",从"跳大礼"到"上轿"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海南人重情重礼的传统。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轻人要给长辈"下跪",磕响头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
好家训啊!
生于斯,长于斯,我对家乡这些风俗习惯无不怀有一份深深的眷恋和自豪。
它们不仅富有情趣,更蕴含了海南人淳朴善良、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
希望这些独特的风俗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薪火相传!。
海南的传统文化作文

海南的传统文化作文
海南是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今天我就要来介绍一下海南的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来说说海南的方言。
海南话也叫“琼剧”,也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流传于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
它主要由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和戏剧文学四大部分组成,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你知道海南话中的“词”和“调”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词,是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语言,它是在句尾不加句号的句子,而用来表示语气或感情的词。
如:“吃掉我吧”,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词。
调,它是一种由不同音调构成、用于唱述某种意思或表达某种情感的歌曲或曲调。
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海南话中关于词和调的故事吧!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海南有个美丽善良、心灵手巧的姑娘叫阿桃。
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长大后,她更是能歌善舞,能言善辩。
当地有个恶霸名叫牛魔王。
—— 1 —1 —。
海南风俗文化作文

海南风俗文化作文海南,那是一片碧海蓝天包裹着的神奇土地,这里的风俗文化就像沙滩上五彩斑斓的贝壳,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故事。
咱先说说海南的饮食风俗。
海南人对粉那可是爱得深沉。
就像海南粉,细长细长的粉,躺在碗里,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
上面盖着一层牛肉干、花生米、芝麻仁、竹笋、酸菜、豆芽之类的配菜,再浇上一勺浓浓的卤汁,那味道,啧啧,一口下去,各种口感在嘴里开起了大会。
酸笋的酸,卤汁的香,牛肉干的嚼劲,就像一场舌尖上的交响乐。
还有抱罗粉,那粉比海南粉粗些,汤鲜味美,吃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在品尝大海和陆地的双重馈赠。
说到节日,海南的军坡节可不能错过。
这节日就像是一场超级大派对。
到了那一天,各个村子都热闹非凡。
村民们会把神像请出来,巡游村子。
那些抬神像的人啊,雄赳赳气昂昂的,仿佛自己肩负着无比神圣的使命。
巡游的队伍里,有敲锣打鼓的,那锣鼓声震得你耳朵嗡嗡响,可心里却满是欢喜。
还有各种民俗表演,什么穿杖啊,那些勇士们把一根长长的金属杖从脸颊穿过,却面不改色,看得人既惊讶又敬佩。
这时候,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种神秘而欢乐的氛围,大家都在祈求平安幸福呢。
海南的婚礼风俗也特别有趣。
在迎亲的时候,新郎那可得经受住重重考验。
新娘的姐妹们会想出各种点子刁难新郎,比如让新郎唱歌表白,那新郎就得扯着嗓子唱,唱得不好还得重来。
有时候还会让新郎做俯卧撑,一边做一边还得说些甜言蜜语,这可把新郎累得够呛,但又满心欢喜。
而新娘出门的时候,那也是讲究得很,要撑着红伞,寓意着吉祥如意。
海南的民居建筑也很有特色。
传统的海南民居,屋顶都是那种斜斜的,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就能很快地流下来,就像屋顶在跟雨水说:“你赶紧走,别在我这儿停留。
”房子的墙壁大多是用石头或者珊瑚礁砌成的,这可都是就地取材。
走在那些古老的村落里,看着这些用珊瑚礁建成的房子,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海洋童话世界。
海南的风俗文化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故事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海南人民的智慧、信仰和对生活的热爱。
海南民俗活动的作文

海南民俗活动的作文
我们海南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既有热情好客的黎族人,也有独特的海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海南民俗活动作文。
在海南有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那就是黎锦。
黎锦是用土布做成的,图案有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花鸟鱼虫等,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那一片片精美的织锦,都是用一种叫“老牛角”的植物制成的。
老牛角是一种生长在海南陵水地区的植物,它呈圆锥形,顶部有一个小尖顶,长得很像牛角。
每当在黎锦上织出一种美丽图案时,那就是它最大的收获。
当你打开一个精美的黎锦盒时,就会看到一件比自己小很多的东西。
它是由“老牛角”做成的鸟、鱼、兽和花草等图案。
这些图案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和黄色结合在一起的,有的是黑色和红色结合在一起的。
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是用来做衣服、裙子等用的。
除了黎锦之外,海南还有很多独特的民俗活动,例如:海南“三月三”庙会、海南传统龙舟比赛等活动。
在海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传统意义上的“三月三”庙会,这个庙会非常隆重。
—— 1 —1 —。
海南的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海南的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传统民俗文化。
在海南,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海南民间有许多节日,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法。
其中最有趣的是“三月三”和“四月八”。
三月三是海南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进行传统的民间舞蹈活动,以庆祝丰收和祈福。
我最喜欢的就是在每年三月三举行的“四月八”活动。
“四月八”又称“三月节”、“浴佛节”等,是海南黎族人民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又称为泼水节、浴佛节等。
这一天有许多民俗活动:青年男女会到山林中去沐浴,互相抛水祝福,希望能洗去身上的污秽,获得健康和幸福。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尝新”。
在这一天里,人们要采摘
各种新鲜水果和蔬菜。
海南人还把吃新叫做吃新果,这一天人们还要在自家门前用糯米煮成糯米饭吃。
除了这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外,还有许多海南特色小吃呢!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民俗文化》考查试题(公选课)
学院:理工学院专业: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许玲一、请你列举海南黎族的5种民俗,并分析其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答:1、千人织黎锦。
4月13日,2013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暨第二届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节正在海南省东方市举行。
当日,来自东方6个民族乡镇的1000位黎锦技艺传承人,集中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全方位呈现黎锦传承盛况。
存在的价值: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并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意义:神秘的黎锦技艺是黎族人民留存至今的一大瑰宝。
黎锦是纺、织、染、绣工艺的统称,古称“吉贝布”,因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和做工精细而闻名于世。
2、黎族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
远古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饰材料。
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石灰(螺壳烧成的灰)浸泡晒干而成。
存在的价值:黎族服饰属于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意义:黎族服饰不论在审美和实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的。
它对中华民族服饰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黎族服饰是黎族人民喜爱的服饰之一,需要保留其民族风情习俗和服饰特点。
3、海南黎族妇女纹身。
存在的价值:黎族妇女文身是该民族“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遗存”,这独特的民俗中含有黎族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意义:文身是黎族妇女的一种独特民俗,历史悠久。
文身图案丰富多彩,与自然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丰富多彩的文身图案中蕴含了黎族先民古朴的生态理念。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今天,黎族妇女文身图案中折射的这一古朴生态理念对促进海南人与自然的和谐、启迪和引导人们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4、海南黎族民谣。
海南黎族民谣多是独唱、对唱,用黎特有的民乐伴奏,往往和音乐、舞蹈连在一起,歌谱曲,曲载歌,三者一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古风,讲究节奏韵律,易于上口传颂。
黎族的民歌是用海南方言和黎族韵调唱的,它是随着黎族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派生出来的新黎歌。
一般七言一句,四句为一首,称为"四句歌仔"。
较长的叙事诗即四句一节,多节续唱下去。
除了独唱、对唱之外,还有齐虽、轮唱、合唱,并有乐器伴奏。
黎族歌谣关于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形象,结构严谨,意境深远,生动活泼。
情歌在黎族民歌中为数较多,是黎族民歌中精湛的珍品。
黎族人民吟唱歌谣,主要在喜庆的日子里,如建新房、举行婚礼、节日戏会、访亲会友等场合,一般是男女对唱,往往唱到天明。
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这个黎族传统佳节,青年男女聚会在山间坡野,以歌为媒,交流感情,吐倾爱意,寻找情侣。
平时在生产劳动中,也因兴趣之所至引吭高歌,直抒情怀。
在一些家族性
的庆典上,德高望重的长者,也常常即席吟唱包罗万象的"经典"性黎歌,这种吟唱通霄达旦。
存在的价值:在革命战争时期,黎族歌谣又有新的发展。
它以革命的内容和昂扬的格调,取代了原来歌谣中的落后、消极部分和如泣如诉的吟叹,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
如<五指山上五条河> ,坚定乐观的情绪,欣喜深情的唱词,表达了黎族人民坚强的革命信念,听后使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黎族歌手层出不穷,成批涌现,最知名的有符其贤等。
意义:黎族歌谣,以其内容丰富的歌词配以形式多样的曲调,有优美抒情的,也有激昂高亢的,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朴、乐观、耿直和刚毅的性格。
5、海南黎族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
存在的价值:随着海南经济文化的发展,竹竿舞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它不仅被文艺工作者搬上了艺术舞台,而且还成为海南欢迎中外来宾和游客的一种礼节和仪式。
如今,小小的竹竿,俨然已经成为海南旅游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一种象征符号。
意义:造型多样、舞姿优美和难度极高而独树一帜。
二、请列举5种你所在的地区的民俗活动,并分析其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答:1、海南儋州调声。
存在的价值: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
格的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
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意义:儋州调声历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海南古代音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曾获得美国、加拿大等国际音乐专家和国内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儋州调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
调声歌会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决定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用以全面保护调声。
2、海南儋州孔明灯,在我家乡那里也可以叫天灯。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所说的“鬼神节”。
在我们的家乡都流传着这样的习俗,放——孔明灯。
存在的价值:相传它是由大陆流传到海南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当地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风俗。
意义:每逢喜庆日子或盛大的节日,人们都点起文灯来表达他们的美好心愿。
点燃文灯前人们都要在灯上写出自己的愿望,与天灯一起冉冉升向苍穹,以祈求心愿能实现。
3、海南儋州人的结婚风俗。
过去儋州男女的婚配起始于两种原因:一是父母包办、媒妁之约,这与其它无异;二是野游对歌、自由恋爱,这就极具儋州特色——趁集日歌墟,抢个“手信”<手绢等小信物>,
夜里相约以歌传情,若鸾心遂凤意,再行媒妁,便成良缘。
存在的价值:儋州人审势处事大处与其它地方无异,但细节自成一格,也便成就了儋州独特的风土人情。
意义:成婚之前,无论自由恋爱抑或是父母之命,须有送聘礼之举。
就算是两人情意相悦私订了终身,那男方也还得请个挂名媒人,带上三五个亲友,拎鸡,扛酒,挑着一担的包子<如路途较远也可让亲家那边备着,到那里后再挑上>,还得有人抱了一捆甘蔗,不知是否有生活甜美的寓意,沿海的渔民,那还要提着一条上好的红鱼干,也不知是否带着红火有余的祝愿。
一行中得有一人是男方认为有福气的人,如是人财兴旺最好,但起码也是家里人丁兴旺的——可别以有多子多福观念斥之,这乃千年遗风,
4、海南儋州的清明节。
后人到先人的墓地上去拜祭打扫,会获得一年的心灵平安。
存在的价值:先人的陵墓在清明节经过后人的打扫修理和添土护坡,可以防止杂草蔓延和水土流失,使墓地气象一新,生机勃勃。
意义:人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抽空回乡和家人一起到祖先墓地拜祭,以追念祖先功德,同时表达对先人的缅怀思念之情,这两天,海南儋州的节日气氛甚至比春节、中秋还要浓烈。
5、海南儋州山歌剧。
存在的价值:儋州山歌剧虽说是个地方小剧种,却也有八十年历史了。
在有着“诗乡歌海”之称的儋州,山歌剧曾有过一段最活跃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儋州城乡共有十几支山歌剧团(队),那时一次全县
调演,就一连上演十几出剧目。
这个散发着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种,是那样吸引人们的目光,不管是来自大城市的学者专家,还是采风猎奇的旅行者,更不要说对它如痴如狂的本地民众,儋州山歌剧奇异的芳香,使儋州这块土地增添了迷人魅力。
意义:儋州山歌剧是海南为数不多的四个地方剧种之一,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随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而兴起,伴随新中国的脚步成长。
在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很多有才华爱艺术的人对它倾注过心血与汗水,它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戏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