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出版)高考物理总复习 101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季出版)高考物理总复习 101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季出版)高考物理总复习 101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10-1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是交流电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 )

[答案] C

[解析]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是正弦式交流电,其电压的有效值是220V,最大值为311V,周期为0.02s,所以只有C正确。

2.如下图中各图面积均为S的线圈均绕其对称轴或中心轴在匀强磁场B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能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e=BSωsinωt的图是( )

[答案]AC

[解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轴在线圈所在平面内)匀速转动,产生的正弦交变电动势为e=BSωsinωt,由这一原则判断,A图和C图中感应电动势均为e

=BSωsin ωt ;B 图中的转动轴不在线圈所在平面内;D 图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平行,而不是垂直。

3.(2012·广东理综)某小型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 =50sin100πt (V),对此电动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最大值是502V

B .频率是100Hz

C .有效值是252V

D .周期是0.02s

[答案] CD

[解析] 正弦交变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e =E m sin ωt ,与题目中的交变电动势表达式相对照可知:最大值E m =50V ,有效值为E =

502

V =252V ,角速度ω=100rad/s ,所以周期T =2πω=0.02s ,频率f =1

T

=50Hz ,选项C 、D 正确。

4.(2012·大纲全国)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 。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 )

A .3.9×10-2

度 B .5.5×10-2

度 C .7.8×10-2度 D .11.0×10-2

[答案] B

[解析] 由于电风扇正常工作,根据W =UIt 可得:W =220×(0.3×10+0.4×10+0.2×40)×60J=1.98×105

J =5.5×10-2

kW·h,选项B 正确。

5.(2012·山东泰安)电阻R 1、R 2与交流电源按照图甲所示方式连接,R 1=10Ω,R 2=20Ω。合上开关S 后,通过电阻R 2的正弦交变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

A .通过R 1的电流有效值是6

5A

B .R 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 .通过R 2的电流最大值是6

52A

D .R 2两端的电压最大值是62V [答案] B

[解析] 首先从交变电流图象中找出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即为通过R 2的电流的最大值,为3

52A ,由正弦交变电流最大值与有效值的关系I m =2I ,可知其有效值为0.6A ,由于R 1

与R 2串联,所以通过R 1的电流的有效值也是0.6A ,A 、C 错误;R 1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1=IR 1=6V ,B 正确;R 2 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U m2=I m R 2=3

5

2×20V=122V ,D 错误。

6.(2012·北京理综)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 ;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P

2。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

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

A .5V

B .52V

C .10V

D .102V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公式 P =U 2R 可结合交流电的有效值定义P 2=U 2效

R ,U 效=U 2

知其有效值U 效=

52V ,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即最大值为52×2V =10V ,选项C 正确。

7.(2012·山西四校联考)

如图所示,电阻为r 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以某一角速度ω匀速转动。t =0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 )

A .t =0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 .1s 内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改变了ω

2π次

C .滑片P 向下滑动时,电压表的读数不变

D .线圈匀速运动的角速度ω变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也变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交流电的产生。由题意可知:线圈在t =0时处于中性面位置,感应电动势最小,为0,A 错;1s 内线圈转过ω

2π圈,每一圈电流方向改变两次,所以电流方向

改变次数为ω

π,B 错;电压表测量的是路端电压,P 向下滑时,外电阻R 阻值增加,电压表

示数增大,C 错;线圈转动速度ω增大时,由E =2

2

BSω得,感应电动势有效值增加,电流有效值也增加,即电流表示数增加,D 对。

8.(2012·广东汕头)

如图所示,在两平行金属板中央有一个静止的电子(不计重力),当两板间加上交变电压

后,能使电子有可能做往返运动的电压是( )

[答案] ABC

[解析] 由A 图象可知,电子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14T 时刻速度最大,由14T 到

1

2

T 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1

2T 时刻速度为零。从12T 到34

T 电子反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

动,34T 时刻速度最大,由3

4T 到T 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T 时刻速度为零,回到原位置,

即电子能做往复运动,同样的方法可得B 、C 也对。

二、非选择题

9.我国南方山区的小水库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有一个水力交流发电机在正常工作时,电动势e =310sin50πt V ,由于洪涝,水库水位暴涨,为加快泄洪,水轮带动发电机的转速增加0.4倍,若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动势e ′=________。

[答案] 434sin70πt V

[解析] 据E max =NBSω,ω=2πn 当n 增加0.4倍时,ω′=1.4ω 所以E max ′=1.4E max =1.4×310V=434V 故e ′=434sin70πt V 10.(2012·湖南长沙)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 在磁感应强度B =2T 的匀强磁场中绕轴OO ′以角速度ω=10πrad/s 匀速转动,线圈共10匝,电阻r =5Ω,ab =0.3m ,bc =0.6m ,负载电阻R =45Ω。求:

(1)写出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电阻R 在0.05s 内产生的热量;

(3)0.05s 内流过电阻R 上的电荷量(设线圈从垂直中性面开始转动)。 [答案] (1)e =113.04cos10πt V (2)5.67J (3)0.072C

[解析] (1)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ax =nBSω=10×2×0.3×0.6×10πV≈113.04V 故瞬时值表达式e =E max ·cos ωt =113.04cos10πt V (2)电流的有效值

I =I max

2=

E max

2R +r

=1.6A

所以0.05s 内R 上产生的热量

Q =I 2Rt =5.76J

(3)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E =n

ΔΦ

Δt

=72V 平均感应电流为:I =

E

R +r

=1.44A

所以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为:q =I ·t =0.072C 。 11.

如图所示,一个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其矩形线圈的长度为a ,宽度为b ,共有

n 匝,总电阻为r ,与线圈两端相接触的集流环上接有一个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线圈以角

速度ω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对称轴OO ′匀速转动,沿转轴

OO ′方向看去,线圈转动沿逆时针方向,t =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

(1)表示出线圈经过图示位置时,通过电阻R 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2)写出线圈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3)求线圈从t =0位置开始到转过90°的过程中的平均电动势。 (4)求线圈从t =0位置开始到转过60°时的瞬时电流。

[答案] (1)自下而上 (2)nBabωsin ωt (3)2nBabωπ (4)3nBabω

2R +r

[解析] (1)根据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可知,线圈中电流方向是badcb 。故流过R 的电流是自下而上。

(2)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且最大感应电动势E m =

nBabω,所以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nBabωsin ωt 。

(3)E =n

ΔΦΔt =n Bab π/2ω=2nBabω

π

。 (4)i =

e

R +r

nBabωsin

π

3R +r =3nBabω2R +r

12.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种振动发电装置的示意图,它的结构是一个套在辐向形永久磁铁槽中的半径为r =0.10m 、匝数n =20匝的线圈,磁场的磁感线均沿半径方向均匀分布(其右视图如图乙所示)。在线圈所在位置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均为B =0.20

πT ,线圈

的电阻为R 1=0.50Ω,它的引出线接有R 2=9.5Ω的小电珠L 。外力推动线圈框架的P 端,使线圈沿轴线做往复运动,便有电流通过小电珠。当线圈运动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丙所示时(摩擦等损耗不计)。求:

(1)小电珠中电流的最大值; (2)电压表的示数;

(3)t =0.1s 时外力F 的大小;

(4)在不改变发电装置结构的条件下,要使小电珠的功率提高两倍,可采取什么方法(至少说出两种方法)?

[答案] (1)0.16A (2)1.07V (3)0.128N (4)提高v m 用变压器

[解析] (1)由题意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道,由于线圈在磁场中做往复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符合正弦曲线变化规律,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 =nBlv =

nB 2πrv m ,电路总电阻为:R 1+R 2,那么小电珠中电流的最大值为I m =

nB 2πrv m

R 1+R 2

20×0.2×2π×0.1×2

π9.5+0.5

A =0.16A

(2)电压表示数为有效值U =

U m

2

22I m R 2=2

2

×0.16×9.5V=0.762V≈1.07V (3)当t =0.1s 也就是T /4时,外力F 的大小为F =nB 2πrI m =

n 2B 22πr

2

R 1+R 2

v m =0.128N 。

(4)提高v m 用变压器

13.(2012·安徽理综)图1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abcd 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 ′转动,由线圈引出的导线ce 和

df 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OO ′转动的金属圆环相连接,金属圆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

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R 形成闭合电路。图2是线圈的主视图,导线ab 和cd 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已知ab 长度为L 1,bc 长度为

L 2,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只考虑单匝线圈)

(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 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 1的表达式;

(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φ0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3所示,试写出t 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 2的表达式;

(3)若线圈电阻为r ,求线圈每转动一周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其他电阻均不计) [答案] (1)e 1=BL 1L 2ωsin ωt (2)e 2=BL 1L 2ωsin(ωt +φ0) (3)Q R =πRω(BL 1L 2R +r

)2

[解析]

(1)矩形线圈abcd 转动过程中,只有ab 和cd 切割磁感线,设ab 和cd 的转动速度为v ,

v =ω·L 1

2

在t 时刻,导线ab 和cd 因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为

E 1=BL 2v ⊥②

由图可知v ⊥=v sin ωt ③ 则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

e 1=2E 1=BL 1L 2ωsin ωt ④

(2)当线圈由图3位置开始运动时,在t 时刻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

e 2=BL 1L 2ωsin(ωt +φ0)⑤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I =E R +r

⑥ 这里E 为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有效值

E =

E m

2

BL 1L 2ω

2

则线圈转动一周在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Q R =I 2RT ⑧

其中T =2π

ω

于是Q R =πRω(BL 1L 2R +r

)2

。⑩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 概念总结

第1章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和坐标系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参考系.(标明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 (2)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数轴); 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果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3.质点的认识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或形状,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含答案)

第1课时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导学目标 1.能掌握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会写出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2.能认识交变电流的图象和进行有效值、最大值的计算. 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基础导引] 关于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流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感应电动势方向不变B.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 C.线圈在中性面位置时,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D.线圈在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时,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 [知识梳理] 1.交变电流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__________变化的电流.如图1(a)、(b)、(c)、(d)所示都属于交变电流.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如图(a)所示. 图1

2.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1)产生: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________________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中性面:①定义:与磁场方向________的平面. ②特点:a.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________,磁通量的变化率为______,感应电动势为______.b.线圈转动一周,________经过中性面.线圈每经过____________一次,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3)图象:用以描述交流电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果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其图象为__________曲线.如图1(a)所示. 思考:由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可以得出哪些物理量? 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基础导引] 我们日常生活用电的交变电压是e =2202sin 100πt V ,它是由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 ②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是220 V ③当t =0时,线圈平面恰好与中性面平行 ④当t =1 50 s 时,e 有最大值220 2 V ⑤电流每秒方向改变50次 [知识梳理] 1.周期和频率 (1)周期T :交变电流完成________________变化(线圈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单位是秒 (s).公式:T =2π ω. (2)频率f :交变电流在1 s 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________,单位是赫兹(Hz).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________或f =________. 2.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1)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________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2)峰值:交变电流的电流或电压所能达到的________. (3)有效值:让交流与恒定电流分别通过________的电阻,如果它们在交流的一个周期内产生的________相等,则这个恒定电流I 、恒定电压U 就是这个交流的__________. (4)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峰值之间的关系 I =____________,U =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 (5)平均值:是交变电流图象中波形与横轴所围面积跟时间的比值. 考点一 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考点解读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描述

专题1.1 运动的描述(测) 【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汽车可看作质点 C.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表演者看作质点 D.研究运动员在1500 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 【答案】D 【名师点睛】判断物体能不能看做质点,判断依据不是质点的质量大小和体积大小,而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当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至质点,小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大物体不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2.关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地越快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答案】A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A正确;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所以速度减小,加速度不一定再减小,同理,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所以速度增大,加速度不一定增大,只要满足两种放相同即可,BD错误;竖直上抛运动,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C错误。 【名师点睛】加速度和速度关系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判断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只要判断加速度和速度方向关系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不用考虑加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 3.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世界飞人”博尔特完成100 m决赛(在直线跑道上进行)的成绩为9.63s。完成200m决赛(部分跑道是弯道)的成绩为19.32 s。关于他在决赛中的运

交流电的产生与描述

3.交变电流的产生与描述 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1.交变电流:大小和________都随时间做____________变化的电流,简称交流. 2.正弦式交变电流 (1)定义: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 (2)产生:将闭合矩形线圈置于________磁场中,并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做匀速转动,线圈中就会产生正(余)弦交变电流. (3)中性面:与磁场方向___________的平面. ①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_________,磁通量的变化率为________,感应电动势为__________,其中E m=___________ ②线圈转动一圈,经过中性面两次,内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③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磁感线与线圈平面__________,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__________,但磁通量变化率____________,感应电动势___________ (4)正弦式电流的变化规律(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①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e其中E m=_______ ②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u=__________ ③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i=__________ . ④正弦式交流电的电动势e,电流i和电压u其规律可用图表示.(正弦交流电 的图象) 例1.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0 Ω,现外接一只电阻为95.0 Ω的灯泡,如图乙所示,则 A.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 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484 W D.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24.2 J 例2.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转子有n匝线圈,每匝线圈所围面积为S,匀强磁场 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线圈内电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 R.当线圈由图中实线位置匀速转动90°到达虚线位置过程中,求: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

综合测评(一)运动的描述 (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路程、时间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答案】 C 2.(多选)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 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 【解析】以自己(或自己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静止不动,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水向身后走去,A、D对,C 错,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看到自己向山靠近,B错. 【答案】AD 3.(2014·景德镇期末)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B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 【解析】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选项C 正确,选项A 错误;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项B 、D 错误. 【答案】 C 4.某列火车在一段长100 km 的笔直铁轨上行驶,平均速度是200 km/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铁轨的时间是0.5 h B .这列火车一定以200 km/h 的速度在这段铁轨上匀速行驶 C .这列火车如果行驶200 km 的路程一定需要1 h D .200 km/h 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最高速度 【解析】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铁轨的时间t =100 km 200 km/h =0.5 h ,A 正确;200 km/h 是火车在此路段中的平均速度,并不意味着火车以200 km/h 的速度匀速运动,这一路段中火车的最高速度可能大于200 km/h ,B 、D 错;由于火车不一定以200 km/h 的速度匀速运动,所以火车行驶200 km 用时不一定是1 h ,C 错. 【答案】 A 5.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 2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图2 A .0.25 m/s B .0.2 m/s C .0.17 m/s D .无法确定 【解析】 从图上读出Δx =5 cm =5×10-2 m ,Δt =110×3 s =0.3 s ,所以v =Δx Δt =5×10- 2 0.3 m/s ≈0.17 m/s ,故选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教案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参考系 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位移 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 Δt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

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 =Δv Δt 。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3)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4)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5)甲的加速度a 甲=2 m/s 2,乙的加速度a 乙=-3 m/s 2 ,a 甲>a 乙。 (×) 2.(多选)(人教版必修1P 11T 1和P 14T 1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江水运动是以河岸为参考系的 B .“太阳东升西落”中太阳以地球为参考系 C .“火车8点42分到站”,“8点42分”指的是时刻 D .“第3 s 末”和“第3 s 内”都是指的时间间隔1 s [答案] ABC 3.(多选)(人教版必修1P 14T 2和P 29T 2改编)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1.6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位移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C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D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答案] BCD 4.(教科版必修1P 14T 2改编)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 .子弹以800 m/s 的速度撞击到墙上

10-1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

10-1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是交流电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 [答案] C [解析]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是正弦式交流电,其电压的有效值是220V,最大值为311V,周期为0.02s,所以只有C正确.2.如下图中各图面积均为S的线圈均绕其对称轴或中心轴在匀强磁场B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能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e=BSωsinωt的图是()

[答案]AC [解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轴在线圈所在平面内)匀速转动,产生的正弦交变电动势为e=BSωsinωt,由这一原则判断,A图和C图中感应电动势均为e=BSωsinωt;B图中的转动轴不在线圈所在平面内;D图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平行,而不是垂直. 3.(2011·盐城模拟) 阻值为1Ω的电阻上通一交变电流,其i-t关系如上图,则在0~1s内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 A.1J B.1.5J C.2J D.2.8J [答案] D [解析]0~1s内产生的热量为Q=(12×1×0.4+22×1×0.6)J=

2.8J,故选D. 4.(2011·南昌模拟) 如上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放在匀强磁场中,边ad在轴OO′上,若线圈绕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流电动势e=E m sinωt,如果将其转速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A.e=2E m sinωt B.e=2E m sin2ωt C.e=E m sinωt D.e=E m sin2ωt [答案] B [解析]设原来转速为n,则角速度ω=2πn,感应电动势的峰值E m=NBSω 当转速增加一倍,即为2n时,其角速度 ω′=2π×2n=2ω 此时,感应电动势的峰值E′m=NBS·2ω=2E m,可见,此时电动势e=E m′sinω′t=2E m sin2ωt,故选项B正确. 5.(2011·深圳模拟) 如上图所示的交流电u=311sin(314t+π/6)V,接在阻值220Ω的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像专题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像问题专题 1、直线运动图像有x-t ,v-t 和a-t 图像; 2、直线运动情况有静止、匀速直线、匀变速直线(匀加、匀减)、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v a ,、↑↓v a ,、↓↑v a ,、↓↓v a ,); 3、运动方向可分为:单一方向运动,往返运动,迂回前进运动; 4、初状态可分为:静止开始、具有一定初速度开始; 5、教学目的: ①掌握运动的描述;也就是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过程; ②学会运动建模;也就是通过带有箭头的线段对物体运动过程形象化; ③掌握图像的画法;根据想象或自己建立的模型画出相应图像; ④学会图像与图像间的相互转换; 一、图像t x -:(斜率代表:v ,x 的正负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1、运动描述原则: 先描述方向,再描述做什么运动,能详细尽量详细; 例1: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单一运动): ①静止; ②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向正方向做减速运动; ④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例2、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匀速且周期变化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为1v );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为2v ); ③2300T T -,以速度1v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以速度2v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中斜率大小知:21v v >

例3、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加减速且周期变化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例4、如右图所示(匀速往返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5、如右图所示(加减速往返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例6、如右图所示(匀速迂回前进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2 300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物体和质点(subject and mass point) 1 质点: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 2 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理想化模型:指抓住问题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近似的一种思想) 活动与交流 1.研究火车的各种运动情况时,哪些情况下需要考虑火车的长度?哪些情况不需要? 2.研究地球自转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是否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 讨论交流 1.同一物体有时看做质点,有时又不能看做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时,可把火车看做质点,不考虑火车的长度,而研究火车通过某一座桥时,这时就不能把火车看做质点 2.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所以在研究地球自转时,不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地球不能当做质点来处理. 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但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地球当做质点来处理 3 物体看成质点条件 a)当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都相同时,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成质点 b)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看成质点 c)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以当做质点,有时不能当做质的质点 实例分析 在下列运动中,研究对象可当做质点的有 A 远洋航行的巨轮 B 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浆的转动情况

10.1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课题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悉交变电流产生的条件、特点以及其表达式; 2、掌握狡辩电流的峰值、瞬时值、有效值和平均值,及其应用特点。 〖导 学 过 程〗 知识点回顾 一、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1.交变电流 和 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图像 (1)产生: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 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 I.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 ⊥B ,Φ ,ΔΦ Δt = ,e = ,i = ,电流方向 . II.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 ∥B ,Φ= ,ΔΦ Δt ,e ,i ,电流方向 . (3)电流方向的改变:一个周期内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改变 次. (4)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 ,与转轴位置无关,与线圈形状无关. (5)交变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e = .(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6)图像: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如图甲、乙、丙所示。 二、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1.周期和频率 (1)周期(T ):交变电流完成 变化(线圈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单位是秒(s),公式T = 。 (2)频率(f ):交变电流在1 s 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 。单位是赫兹(Hz)。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 或f = 。 2.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和有效值

新授: 一、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 1.交流电产生过程中的两个特殊位置 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磁通量:Φ=Φm cos ωt ;电动势:e =E m sin ωt ;电流:i =I m sin ωt 。 【例1】如图所示,单匝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其转动轴线OO ′与磁感线垂直。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 T ,线圈所围面积S =0.1 m 2,转速12 r/min 。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应为( ) A.e =12πsin 120t (V) B.e =24πsin 120πt (V) C.e =0.04πsin 0.4πt (V) D.e =0.4πcos 2πt (V)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 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含答案 1、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的奔月飞行后到达月球附近,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降落在了月球表面.其中12月12日16时45分,110小时和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分别指的是() A.时间时间时刻B.时刻时刻时间 C.时间时刻时间D.时刻时间时刻 2、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它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可以定点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则关于该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考系,北斗导航卫星是静止的 C.北斗导航卫星在高空一定是运动的 D.北斗导航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 3、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1=-3 m-4 m=-7 m;然后该质点再从C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2=1 m-(-3 m)=4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正数大于负数,则x2大于x1 B.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则x1大于x2 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 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 4、(双选)下列说法中是瞬时速度的有() A.人步行的速度为1.3 m/s B.子弹从枪筒射出时的速度是800 m/s 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20 m/s

D.台风中心以21 km/h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5、(双选)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 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t=3 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t=3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6、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 甲乙 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外壁的中心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 C.正在靠近加油机准备空中加油的F-22A猛禽战斗机(图甲) D.列车通过桥梁(图乙),研究其所需时间 7、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 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路程相同B.甲的位移较大 C.乙的位移较大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 8、(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x t,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教学设计

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 ——以高三一轮复习《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为例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切割和磁通量的变化率的两种观点推导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规律。 2、能够用函数、图像、物理量不同途径对交变电流进行描述。 3、从热效应的角度说出交变电流有效值的物理意义,并且能够加以运用求出给定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课堂实录】 创设情境,引发回忆:用手摇发电机演示交流电的产生过程。模型建立,提供平面图。 教师用PPT 给出例题 例1.一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如图说示,匀强 磁场的磁场强度为B ,矩形线圈以角速度ω 逆时针转动。线圈AB 边长为L 1,线圈AD 边长为L 2。线圈从中性面面转动开始计时, t 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多大?(你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推导) (给学生足够的审题时间,先全体思考后提问学生) T :t 时刻线圈的感应电动势选用哪个公式求解?还可以选用其他公式求解吗? 提示:切割的观点:经时间t ,线圈转过的角度?哪两根导线切割磁感线,导线在该时刻的速度及切割速度分别为多少?每根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两根导线上的电动势是累加还是抵消? S :选用动生切割表达式,关注速度垂直磁感线的分量。 T 磁通量的变化率的观点:t 时刻,线圈磁通量的表达式?0 →???Φ t t 即()t Φ对t A B C D

的求导。 S:磁通量变化率即对磁通量变化的求导,经老师提示修改为对磁通量的求导两学生黑板板演 S:评价前两位学生的推导 T:用PPT向学生展示“拓展研究”:两条边所经过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始终与两边的运动方向垂直。 这种辐向磁场中线圈产生的感应电 动势和刚刚推导的感应电动势有什 么区别? S:速度始终和磁场垂直,速度不需要再分解。 T:电动势的大小变化吗? S:变化 教师纠正 继续对推导出的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进行研究。 T:如果线圈有N匝?如果以CD边为转轴?如果线圈是圆形?感应电动势瞬时表达式是什么形式呢? S:在原有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上在乘以N,以CD边为转轴、线圈是个圆形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不变。 T:很好,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 T:我们可以有哪些途径、方法对这样的交变电流进行描述? S:函数、图像 T:用PPT打出下图函数图象 T:补充还可以用物理量进行描述,如最大值、频率、周期、有效值等 T:由图像说出感应电动势什么时候有最大值?

1 交流电的产生及变化规律

第十四章 交变电流 第一单元 交流电的产生及变化规律 基础知识 一.交流电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 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式电流,正弦式电流产生于在匀强电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的线圈里,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二.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1.当从图12—2即中性面... 位置开始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而变的函数是正弦函数: 即 e=εm sin ωt , i =I m sin ωt ωt 是从该位置经t 时间线框转过的角度;ωt 也是线速度V 与磁感应强度B 的夹角;。是线框面与中性面的夹角 2.当从图位置开始计时: 则:e=εm cos ωt , i =I m cos ωt ωt 是线框在时间t 转过的角度;是线框与磁感 应强度B 的夹角;此时V 、B 间夹角为(π/2一ωt ). 3.对于单匝矩形线圈来说E m =2Blv =BS ω; 对于n 匝面积为S 的线圈来说E m =nBS ω。对于总电阻为R 的闭合电路来说I m =m E R 三.几个物理量 1.中性面:如图所示的位置为中性面,对它进行以下说明: (1)此位置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多. (2)此位置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所以 e=εm sin ωt=0, i =I m sin ωt=0 (3)此位置是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的位置,具体对应图中的t 2, t 4时刻,因而交流电完成一次全变化中线框两次过中性面,电流的 方向改变两次,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每秒方向改变100次. 2.交流电的最大值: εm =B ωS 当为N 匝时εm =NB ωS (1)ω是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其单位一定为弧度/秒,nad/s (注意rad 是radian 的缩写,round/s 为每秒转数,单词round 是圆, 回合). (2)最大值对应的位置与中性面垂直,即线框面与磁感应强度B 在同一直线上. (3)最大值对应图中的t 1、t 2时刻,每周中出现两次. 3.瞬时值e=εm sin ωt , i =I m sin ωt 代入时间即可求出.不过写瞬时值时,不要忘记写单位,如εm =2202V ,ω=100π,则e=2202sin100πtV ,不可忘记写伏,电流同样如此. 4.有效值:为了度量交流电做功情况人们引入有效值,它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而定的.就是分别用交流电,直流电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则直流电的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答案】B 【解析】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若视为质点,则该问题无法进行研究,选项A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武汉”舰自身的大小、形状对定位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2.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的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的眼睛紧盯着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应是下图中的() 【答案】A 【解析】蜜蜂、汽车车身向前具有相同的速度,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所以蜜蜂看不到轮子向前运动,只能看到轮子的转动,选项A正确. 3.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采用的是“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北京时间19:00准时开播 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04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我们学校早上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0:35~11:15 2.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车轮的转动时,车轮可当作质点 B.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可当作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跳水运动员可当作质点 D.乒乓球很小,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当作质点 3.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8m和6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开始刹车后4s末停下 B.汽车在开始刹车后5s末停下 C.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0m D.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0.25m 4.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s时,甲、乙相遇

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在t=2s~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 D.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6.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B. C.D. 7.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钟内分别经过P、Q 两根电杆,已知P、Q电杆相距60m,车经过电杆Q时的速率是15m/s,则() A.车经过P杆时的速率是5m/s B.车的加速度是1.5m/s2 C.P、O间距离是8.5m D.车从出发到Q所用的时间是10s 8.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练习(高考真题)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练习 1.(2012·贵阳质检)如图所示,一矩形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OO ′以恒定的角 速度ω转动,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的位置开始计时,则在t =π ω 时刻( ) A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小 B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大 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D .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 2.如图所示,图线a 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如图线b 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图中t =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 B .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 C .交流电a 的瞬时值为u =10sin5πt (V) D .交流电b 的最大值为5 V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是熔断电流I 0=2 A 的保险丝,R 是可变电阻,S 是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的内阻不计,其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e =2202sin314t V 。为了不使保险丝熔断,可变电阻的阻值应该大于( ) A .110 2 Ω B .110 Ω C .220 Ω D .220 2 Ω 4.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内匀速转动过程中,线框输出的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36 2 V B .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36 2 V ,频率为0.25 Hz C .2 s 末线框平面垂直于磁场,通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 D .1 s 末线框平面垂直于磁场,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最快 5.(2011·天津高考)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t =0.005 s 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B .t =0.01 s 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 311 V 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 100 Hz 6.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的阻值为50 Ω,在ab 间加上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则下面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100 V B .电流表示数为2 A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习题人教版必修一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卷 运动的描述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 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C .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 D .位移变化量相等

22怎样描述交变电流

2.2怎样描述交变电流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以及它们与转动角速度ω的关系。 2.知道交变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瞬时值、有效值等及其关系。 3.知道我国供电线路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 (二)过程与方法 1用等效的方法得出描述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2 学会观察实验,分析图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的学习,体会描述复杂事物的复杂性,树立科 学、严谨的学习和认识事物的态度。 2 . 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交变电流知识,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 际的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教学重点:周期、频率的概念,最大值、有效值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有效值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8 –49页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问题1:交变电流不同时刻,瞬时值不同,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交变电流平均的效果呢? 问题2:让交流电和恒定直流电通过电阻,经过一段时间后产生的热量相等,这一恒定电流的数值等于这一交流的有效值吗? 问题3:(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指的是, (2各类用电器铭牌上所标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指的是, (3)交流电表的示数指的是, (4)电容器上标注的耐压值指的是。 问题4:耐压值为450V的电容器能否接入电压为450V的交流电路? 【基础演练】 1.由图知: (1)交变电流的周期为s, (2)频率为Hz, (3)电动势的最大值为V, (4)有效值为V , (5)这种交流电电流的方向每秒改变次, (6)当t=0.01s时,瞬时值为V, (7)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