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Nmin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土豆的种植方法

土豆的种植方法 土豆,又名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富含淀粉和维生素,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而要种植出健康、丰收的土豆,就需要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土豆的种植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场地是种植土豆的关键。土豆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最好选择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同时,土豆对光照要求较高,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场地进行种植,有利于土豆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进行土壤的准备工作。在种植土豆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松土和施肥。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或腐叶土,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此外,还可以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磷、钾等元素,有利于土豆的生长和块茎的形成。
接下来,选择适合的土豆品种进行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土豆品种进行种植。一般来说,早熟品种适合在气温较低的地区种植,而晚熟品种适合在气温较高的地区种植。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用途选择适合的品种,如适合炒菜的品种、适合煮汤的品种等。 然后,进行土豆的种植和管理。在进行土豆的种植时,可以选择将土豆切块后直接种植,也可以选择将土豆整个种植。种植时,可以选择直接播种或者垄上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在土豆生长期间,需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和灌溉等管理工作,保持土壤的湿润和通气性,有利于土豆的生长和块茎的形成。
最后,进行土豆的收获和储藏。土豆一般在生长120-150天后即可进行收获。在收获时,可以选择直接挖取或者翻起整株进行收获。收获后,需要将土豆晾晒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储藏。在储藏时,可以选择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储存,避免土豆受潮和发芽。
综上所述,种植土豆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场地,进行土壤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合的土豆品种,进行种植和管理,最后进行收获和储藏。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种植出健康、丰收的土豆。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种植愉快!
玉米、大豆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块茎萌发和萌芽生长的化感效应

玉米、大豆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块茎萌发和萌芽生长的化感效应李翠萍【摘要】为了探讨玉米、大豆与马铃薯间作、套种或轮作的生化关系,研究了玉米、大豆根系分泌物对马铃薯块茎萌发和萌芽生长的化感效应。
结果表明:玉米、大豆根系分泌物均能促进马铃薯块茎萌发和萌芽生长,但2种根系分泌物及其不同浓度(100%、50%、25%)对马铃薯块茎萌发和萌芽生长的效应不同。
高浓度(100%)玉米根系分泌物能显著促进马铃薯块茎萌发,提高马铃薯块茎发芽势,而低浓度(25%)则抑制马铃薯块茎萌发;大豆根系分泌物高、中、低浓度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的发芽率和发芽势;2种根系分泌物所有浓度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块茎的活力指数,以100%玉米根系分泌物处理提高的幅度最大。
玉米和大豆根系分泌物显著增加了马铃薯萌芽的鲜质量、干质量及长度,其中高浓度的根系分泌物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
2种根系分泌物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酶活性,其中高浓度玉米根系分泌物提高的幅度最大,其次是高浓度的大豆根系分泌物。
由此可见,玉米和大豆是马铃薯的良好前茬作物,其也可与马铃薯进行间作、套种。
%In order to study the biochem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cropped crops (corn, soybean and potato),this test investigated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corn,soybean root exudates on potato tuber germination and bud growt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oot exudates from corn and soybean were all able to promote tuber germination and bud growth of potato,but different types of root exudates and thei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had different allelopathic effects.High concentrations (100%)of root exudates from corn promoted significantly potato tubergermination, increased tuber germination potential,whereas low concentrations(25%)inhibited germination. Soybean root exudates whether at high concentration or low concentration had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uber germination rate and germination potential of potato.The root exudates from corn and soybea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vigor index,with high concentration(100%)of root exudates from corn having the biggest increase.The root exudates from cor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d fresh (dry)weight and bud length of potato,among which high concentration showed the strongest growth promotion effect,and a similar trend was observed among the root exudates from soybean.The two types of root exudat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mylase vigor in potato tuber.High concentration of corn root exudates showed the strongest promotion effect, followed by the 100% concentration of soybean root exudates.Thus,corn and soybean are the fine front stubble crops of rotational potato,and they can also be intercropped with potato.【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玉米;大豆;根系分泌物;马铃薯;块茎萌发;萌芽生长【作者】李翠萍【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 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作物的间作、套种及轮作是我国传统的精工细作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1)详解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一、概述(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马铃薯适合于地势高燥、土松地肥、土层深厚。
易于排灌的沙质土壤种植。
全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1300-1400度。
春播应防晚霜的冻害,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7-8度(3月上旬)即可播种。
秋播应躲避高温闷热天气。
当气温高于28度时,应用小水勤浇来降低地温。
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一般连续种植3年时,应搞好轮作换茬,可与粮、棉、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
二、马铃薯的生物学特征(一)马铃薯的植物学特征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可分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有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地下部分有根、匍匐茎和块茎。
1、根:马铃薯只在主茎的基部紧靠芽眼的部分产生吸收根系和不定根,这些根深度可达到70厘米,水平伸展30厘米左右。
2、茎:马铃薯的茎主要由主茎和块茎构成。
(1)主茎:主茎是由块茎芽眼中抽生出来的枝条所形成的,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茎高50-100厘米。
早熟品种的茎杆细小,中晚熟品种茎杆高大。
(2)块茎:块茎就是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马铃薯(洋芋),块茎是茎的变态。
块茎的颜色、形状因品种而异。
3、叶: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颜色较浓。
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羽状叶4、花:马铃薯的花瓣呈五角形,一般呈黄绿色或灰黄色。
早熟品种花数少,有的品种只现蕾不开花,中晚熟品种的花序多,花期长。
5、果:马铃薯的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每个果内含种子80-300粒。
马铃薯种子休眠期长,当年发芽率低,种子的寿命可保持10年以上。
马铃薯种子也能繁殖后代。
(二)马铃薯的生育周期1、发芽期:从块茎上的芽开始萌发到幼苗出土是马铃薯的发芽期。
发芽期的生长以地下主茎生长为主,是马铃薯扎根、结薯、保证后期茎叶健壮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构成产量的基础。
块茎萌发时所需的营养和水分,主要由种薯本身提供,因而对大一点的种薯块,大家经常说母肥儿壮。
2、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到现蕾一般为20-25天。
出土半月左右地上主茎形成6-8片叶为幼苗前期。
种马铃薯的最浅土层

种马铃薯的最浅土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种马铃薯属于一种地下茎茎生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其主要生长在地下土壤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来保证良好的生长发育。
而土壤种深层对于马铃薯的生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马铃薯的生长特点、土壤浅层特点以及影响土壤浅层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种马铃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地下部位的发育,马铃薯的地上部分只是一个茎秆,而地下则是其能量的主要储藏部位,主要包括根茎和塊茎。
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主要包括根系的生长、块茎的形成和膨大等。
而这些生长发育的过程主要受土壤特性的影响。
土壤浅层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层土壤的松散程度对于马铃薯的根系伸长非常重要。
土壤松散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气性和渗透性,有利于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浅层土壤的营养含量也直接影响着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土壤中的养分越丰富,马铃薯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就会越高。
浅层土壤的湿度对于马铃薯的生长也有着重要影响。
土壤过于干燥或者过于潮湿都会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浅层土壤的PH值也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影响着马铃薯的生长。
在种马铃薯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壤浅层的优质,规范土壤管理措施,合理施肥,保证土壤水分的适宜等,都是为了保证马铃薯的健康生长,达到最佳的产量。
只有充分了解土壤浅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保证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希望通过这份文章的分享,能够帮助更多的种植者了解土壤浅层的重要性,提高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番薯,又称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其主要食用部分是地下块茎。
番薯的栽培要求比较宽松,可以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但对土壤深度和土壤质地有一定要求。
关于番薯的种植,最浅土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对于番薯来说,最浅土层指的是土壤中离地表最近的一层土壤,也就是番薯生长根系的主要活动区域。
在这一层土壤中,番薯的根系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和水分,并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从而保证番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不同光谱对马铃薯种薯品质的影响

不同光谱对马铃薯种薯品质的影响作者:许建民刘艳颜志明仇学文来源:《江苏农业学报》2020年第05期摘要:以马铃薯品种转心乌为试验材料,研究纯蓝、蓝红1∶3、蓝红1∶5、蓝红1∶7和纯红光5种不同光谱对马铃薯种薯生产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蓝光处理相比,红光处理可以有效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单株块茎鲜质量及块茎中可溶性蛋白质和花青素含量;纯蓝光处理的块茎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抗坏血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纯红光处理;纯蓝光处理的钙、铁和锌含量高于纯红光处理,纯红光处理的钾和镁含量高于纯蓝光处理;蓝红1∶7处理下单株结薯数和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蓝红1∶5复合光谱处理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质、钾、铁、镁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
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中选用蓝红1∶7的复合光谱可以增加马铃薯种薯产量,选用蓝红1∶5的复合光谱可以提高马铃薯种薯淀粉含量等品质。
关键词:马铃薯;光谱;种薯;品质中图分类号:S532.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40(2020)05-1105-07Abstract: In this study Zhuanxinwu potato was used as the test materia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ive different spectra of blue, blue-red 1∶3, blue-red 1∶5, blue-red 1∶7 and red on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seed potat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blue light treatment, red light treatment could effectively increase potato plant height, stem thickness, fresh weight of tubers per plant and contents of soluble protein and anthocyanins in the tubers.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free amino acids, ascorbic acid and carotenoid in the tubers under blue light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red light treatment. The contents of Ca, Fe and Zn under blue light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red light treatment, and K and Mg contents under red light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blue light treatment. In all treatments, the number of tubers per plant and yield were the highest under blue-red 1∶7 treatment. The contents of amylopectin, amylose, total starch, soluble protein, K, Fe and Mg were highest under the blue-red 1∶5 treat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seed potato, the composite spectrum of blue-red 1∶7 can increase the yield of seed potato, and the composite spectrum of blue-red 1∶5 can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seed potato.Key words:potato;spectra;seed potato;quality马铃薯属茄科茄属,是世界第4大粮食作物[1],传统的繁殖方式主要依靠块茎自留种,长期使用自留种会因病毒侵染而引起产量降低和品种退化。
马铃薯科学施肥学问可不小

病虫害对施肥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针对不同酸碱度的土壤,可以采取不 同的施肥策略。对于酸性土壤,可以 施用一些生石灰或石灰石粉等来提高 土壤pH值,促进马铃薯对养分的吸 收。对于碱性土壤,可以施用一些生 理酸性肥料或有机肥料等来降低土壤 pH值,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气候变化对施肥的影响
气候变化如干旱、洪涝、极端温度等都会对马铃薯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在干旱条件下,马铃薯的根系生长受阻 ,养分吸收能力下降,因此需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在洪涝条件下,过量的水分会导致养分的流失和根系的腐烂,因此需要适 当减少施肥量。
,追肥以速效性化肥为主。
施肥方法
马铃薯的施肥方法有撒施、条施 、穴施等,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 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
。
02
马铃薯科学施肥的技术
施肥的种类和方式
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肥和钾肥,有助于马铃薯 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追肥
以氮肥为主,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分次施用 ,以促进营养生长和块茎膨大。
微量元素
铁、硼、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对 马铃薯生长和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缺乏时会导致马铃薯生理功能紊律、土壤养 分状况和肥料效应等因素确定施 肥量,一般每生产1000千克马铃 薯需纯氮4.9千克、磷1.4千克、
钾10.4千克。
施肥时期
马铃薯的施肥时期分为基肥和追 肥两个时期,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马铃薯种薯受到环境、栽培技术、有害生物等的影响,优良性状会发生变化,即种性逐渐的退化,种用价值降低或者完全丧失。
马铃薯种薯发生退化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马铃薯发生种薯退化后,植株矮小、叶片卷曲,种性变差,薯块变小,产量严重下降。
马铃薯种薯发生退化的原因总体上说可以包括内因、外因,其内因主要是由于马铃薯受到病毒病的侵害,正常的生理功能被破坏,而外因则是受到养殖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因素的影响。
一、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方法1、土壤的选择虽然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比其他农作物要高一些,但是也并不是所有土壤都适合马铃薯的种植。
首先,马铃薯种植的土壤不能受到过工业污染,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选择3年内未种植过茄科植物的土壤进行种植,可以极大地提高马铃薯的种植产量。
其次,马铃薯的果实属于植物块茎,生长期间处于地下,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地势较低的坑洼处,以免积水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可以选择地势较高、通风的地块进行种植。
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在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度控制在略高于30cm即可。
2、选种育苗植株选种法:无性繁殖是马铃薯种薯通常采用的培育方式,因此可能会因为块茎和块茎之间所含有的病毒量的多少而产生互相间的感染的不同,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块茎也会因为芽和芽之间所含病毒量的不同而感染病毒情况也会不一样,因此,后期在栽培时,植株的长势和马铃薯的产量也会有较大的不同。
所以采用选择强植株的方法,以保留产量高,而且抗病能力强的植株生产的马铃薯品种,这样可以使种薯的使用价值得到提高,退化速度得到有效减缓。
单株标记法:就是在栽培过程中,对处于花期的植株进行观察,对植株壮实,叶厚且阔,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标记,在植株长至生育期时,进行两次复查确认。
在复查中如果发现经标记的植株感染了病害,长势减弱,表现异常,应该撤销标记,并清除此植株。
湖南冬闲田马铃薯氮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科 ,刘明月 , 何长征 ,等
中图分类号:¥ 3 ;S4 . 5 2 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 — 65 2 1) 10 2 — 5 6 2 3 3 (02 0 — 0 1 0
湖 南冬 闲田马铃 薯氮 吸收分配规律研 究
黄 科 ,刘 明月 ,何长 征 ,宋 勇 ,吴秋云 ,熊兴耀
Agi l rl nv ri ; n nPo ica E gn e i s ac e tr r o o C a g h , u a 1 18 Chn r ut a i st Hu a rvn il n ie r gRe e rhC ne  ̄t, h n s a H n n4 。 ia) c u U e y n o f P 02
收施用氮肥的 5%。南方冬作马铃薯主要是开展冬 0
氮供应不足会导致马铃薯生长受阻 ,供应过多则导 致地 上部 和地下 部 比例失调 ,从 而影 响到其 它养 分 和水分的吸收, 并且后期氮供应过多影响到马铃薯块 茎 的形 成 ,实践证 明 ,氮肥 施用 过多 比氮肥 不 足更 难控制l 习 。马铃薯对氮的需要除了与氮供应有关外 , 还与马铃薯对氮肥的利用效率有关网 ,氮肥利用效率 高可以促进作物有效地利用土壤 中的氮 ,提高作物 光合作用等碳循环能力 ,而氮肥利用效率低则造成
(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湖 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 学院 ;
湖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 南 长沙
402 1 1 8)
摘
要:试验采用“4 4设计方案 ,分析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 水平下氮肥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马铃 薯 3 1”
地上部全氮含量在全生育期 间其动态变化呈现 为苗期低 ,块茎形成期 高,而在块茎成熟期缓陧下降的趋势 ,且在整个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 于马铃薯 生育后期单株块茎重量的增加 。
关 键 词 : 马铃 薯 ;土 壤 N m i n含 量 ; 块 茎形 成
Po t a t o Tu b e r F o r ma t i o n a s Af f e c t e d b y So i l Mi n e r a l Ni t r o g e n
c o n d u c t e d i n Yi n s h a n mo u n t a i n , wi t h p o t a t o c u l t i v a r ’ Ke x i n 1 . b y s e R i n g d i fe r e n t n i t r o g e n l e v e l s . Fi el d s o i l Nmi n c o n t e n t , t u b e r
块 茎 ,超 过 5 O . 5 7 mg / k g 时 , 不形 成 块 茎 ;较 高 的 土壤 N mi n含量 会 降低 块 茎 形 成 的 数 量 ,在 内蒙 古 阴 山北 麓 地 区 . 马铃 薯 出苗 3 9 d以后 ,块 茎数 量 不 再 增 加 ; 虽土 壤 N m i n含 量 的 增 加 推 迟 了块 茎 的 形 成 时 间 ,但 较 高 的 土 壤 N mi n
下,利用主栽马铃薯品种 ‘ 克新 1 号’ ,通过设置不 同供氯水平,研 究了薯 田土壤 N m i n 含量对块 茎形成的时间、数量 以 及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 N m i n 含量在 l 8 ~ 5 0 m g范围内时均可形成块茎,且在 1 8 . 6 4 — 1 9 . 9 4 m g , k g可较早形成
・
3 0 2・
中国马铃薯 ,第 2 7卷 ,第 5期 ,2 0 1 3
中图分类号:¥ 5号 :1 6 7 2 — 3 6 3 5 ( 2 0 1 3 ) 0 5 — 0 3 0 2 — 0 4
农 田土壤 N m i n 对 马铃 薯块茎形成 的影 晌
i n 1 8 . 6 4—1 9 . 9 4 mg / k g wa st h e b e s t l e v e l f o r e a r l yt u b e r f o r ma t i o n . Wh e n i t wa s mor et h a n 5 0 . 5 7 mg / k g . t u b e r s c o u l d n o t f 0 r m. I t a l s o r e v e a l e d t h a t t h e h i g h e r s o l l Nmi n c o n t e n t c o u l d r e d u c e t h e n u mb e r o f t u b e r or f ma t i o n 。 an d 3 9 d a y s a t f e r e me r g e n c e I n Yi n s h a n a ea r t u b e r n u mb e r wo u l d n o t i n c r e a s e a n y mo r e . Al t h o u g h i n c r ea s e d s o l I Nm i n p o s t p o n e d t h e t u b e r f o r ma t i o n , t h e p o t a t o t u b e r we i g h t p e r p l a n l i n c r e a s e d wi t h s o l I Nm i n .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c i e n c e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o h h o t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0 1 0 0 1 9 , C h i n a)
A i  ̄l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t e s t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s o l l mi n e r a l n i t r o g e n( N m i n ) c o n t e n t o n p o t a t o t u b e r f o r ma t i o n , a i f e l d t r i a 1 w a s
f or ma t i o n t i me . t u b e r n u mb e r a n d we i gh t p e r p l a n t we r e me a s u r e d o r r e c o r d e d d y n a mi c al l y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s o i l Nmi n d e c l i n e d wi t h p o t a t o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s o i l Nm i n c o n t e n t i n a r a n g e o f 1 8— 5 0 mg / k g b e n e i f t e d t u b e r f o r ma t i o n . a n d t h e s o i l Nm i n
AO Me n g q i ’ , QI N Yon g l i n ’ , CHEN Ya n g , F AN Mi n g s h o u ’
( 1 . C o l l e g e o f A g r o n o my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H o h h o t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0 1 0 01 9 , C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E c o l o g y a n d
敖孟奇 ,秦永林 ,陈 杨 ,樊 明寿
(1 .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1 9 ;2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学院,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1 9)
摘
要 : 为 明确农 田土壤 矿 质 氮( N m i n ) 含 量 对马铃 薯 块 茎形 成 的影 响 ,在 内蒙古 阴山北 麓马 铃 薯 主产 区 大 田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