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年治疗虚证便秘的经验
阴虚肺燥致便秘,下病上治通大肠

(上接第32页) 表现,俗称“眠起了”,有非感染和感 染方面等多种原因。④与新生儿反应低 下鉴别:后者是一组临床症状包含一定 程度的意识障碍、肌张力减退、肢体活 动减少,哭声弱和吸吮无力。
了解孕期健康情况及分娩情况。 了解母亲孕期的健康情况,分娩过程中
难产、滞产及助产情况,分娩采取的方 式,以及产房、婴儿室的温度、湿度和 生后护理事项,以帮助判断。
E-mail:wangxuemin@ 责编/王雪敏
国医 馆
阴虚肺燥致便秘,下病上治通大肠
文/ 杨峰(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患者,女,45岁。主诉便秘10余年, 近年来加重。初起3~4日一行,少有便 意,后逐渐延迟到大便5~6日一行,粪便 粗硬如栗,努责难解,曾服用酚酞片、芦 荟胶囊、番泻叶、大黄等药,还常外用开 塞露,但也只管一时,过后依然。做肠镜 检查,肠道未见器质性病变。近1年来便 秘尤甚,伴鼻干,咽干,舌燥,腹胀满, 口臭,口干欲饮,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舌质红少津,无苔,脉象细数。
本例患者的便秘,是因肺燥耗损津 液,阴亏液涸,不能濡润大肠所致。清代 医家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大便秘结》中 说:“大便秘结者,以为大肠燥甚,谁 知是肺气燥也?肺燥,清肃之气不能下 行于大肠也。”治宜采用下病治上,以宣 肺清热,升清降浊,肠腑气机方可恢复正 常,实是“提壶揭盖”之法的妙用。
但肺燥阴伤是根本,必须注重滋阴 润燥,肺清肃之气才能下行,大肠传导功 能有力,排便自然通畅。故给予清代医家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增液汤加味,方 中重用苦咸而凉之玄参,滋阴润燥,壮水 制火,启肾水以滋肠燥;生地甘苦而寒, 清热养阴,壮水生津,以增玄参滋阴润燥 之力;肺与大肠相表里,用甘寒之麦冬, 加百合,滋养肺胃阴津以润肠燥;杏仁、 紫菀开宣肺气;生白术益气健脾助运以 通便;砂仁醒脾和胃以助肺气。诸药合 用,养阴增液,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 使肠燥得润、大便得下,其他如腹胀、口 臭、口干、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症状也 会随便秘解除而自行消失。■
大便干燥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三、按摩四肢
1.按揉合谷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2.按揉支沟穴
3.单方验方:
双术汤(xx验方)
处方:
白术、苍术各30克,枳壳10克,肉苁蓉20克。水煎服。
血虚秘【证见】大便干结,面色萎黄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方药】
1.主方润肠丸(xx《xx尊生书》)
处方:
当归12克,生地黄20克,火麻仁30克,肉苁蓉18克,何首乌20克,桃仁、枳壳各10克。水煎服。
便秘治疗的辨证论治
热秘【证见】大便干结,腹部胀满,面红身热,心烦口干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燥,脉滑实。
【治法】清热润肠。
【方药】
1.主方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
枳实12克,大黄10克(后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参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30、白芯番薯200克(切细),煎水,加适量片糖服用。
(5)黄芪笋鱼汤:
黄芪10~20xx、党参15~
30、黑芝麻12~24克(布裹)、玉竹15~30克、陈皮
5、笋壳鱼100~150克,煲汤。适用鱼气虚便燥,津液不足之便秘。
(7)将橘皮洗净:
切细丝,加白糖、蜂蜜适量,煮沸,冷却,每次1汤匙,每日服3次,可治便秘,经常喝点蜂蜜水,也可解除便秘之苦。
食疗方法
1.桂花糖10克,荸荠500克,枣泥馅150克,加面粉、淀粉、白糖各适量,制成饼状,入花生油中炸成金黄色食用。适用于轻度便秘。
治疗脾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08投稿邮箱:sjzxyx88@206·临床研究·治疗脾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闫岩1,常双庆1,苏云2(通讯作者*)(1.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山西 太原;3.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西 太原)摘要:苏云主任医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认为脾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苏云主任医师总结出治疗脾肺气虚型便秘,应在健脾养肺益气的基础上结合通腑导滞、润肠通便,标本兼治。
通过实践与观察此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脾肺气虚型;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08.101本文引用格式:闫岩,常双庆,苏云.治疗脾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8):206.0 引言便秘[1]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小于3次)、便质干结、大便排出困难。
其中大便排出困难包括排便费时、费力、排便不尽感和需要手法辅助排便。
而功能性便秘是指找不到明确病因的便秘,其中口服某类药物(阿片类止痛药、抗胆碱能类药物等)、内分泌功能紊乱、肛门结直肠器质性病变、神经源性等原因引起的便秘不属于功能性便秘。
现代医学[2]认为功能性便秘与饮食、遗传、精神心理、排便动力学、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
祖国医学最早将便秘称之为“大便难”“后不利”。
《内经·素问》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入口的食物经过在脾胃的水谷运化之后,大肠将其剩下的糟粕之物传导而出,最终通过魄门排出体外,所以大肠的传导功能是排便正常的关键。
虽然便秘的病变部位在大肠,但是祖国医学认为便秘与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有关。
老年人及虚性病人便秘疗法

老年人及虚体质病人便秘疗法2020年9月于长沙,承德堂,贺雪梅、贺文达。
米佳。
老年人和虚体质之人每见气血亏虚,及活动度减少和肠蠕动能力降低。
三者是造成老年人和虚体质者便秘的主要原因。
引发便秘的主要病机不外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等引起肠道传导失常。
当然也有部分便结者,由结肠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或心理因素而引起。
老年人和虚体质者便秘在临床比较多见,一般三、四日或五、六日不大便,就是便意甚甚亦排而困难。
究其因有五种情况。
一者热秘,二者气秘,三者冷秘,四者虚秘,五者宿积而秘。
一,热秘者,腹胀或痛,面红心烦,口臭溲赤。
系由燥热之邪内结于腑,津伤糞结。
治宜;泄热去燥,滋阴养血,润肠通腑。
宜;生芪、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当归、柏子仁、黄芩、梔子。
二,气秘者,胸胁满闷,欲便而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呜矢气,喛气频作。
系肝脾气滞,腑气不通,逆结而致。
治宜顺气导滞,降逆通腑。
宜;生芪、当归、桃仁、木香、大黄、枳实、香附子。
栀子、台乌、柏子仁、麻子仁。
三,冷秘;腹痛拘急,胀满拒按,手足不温,呃逆呕吐,得温轻减。
脉象沉弦而见迟。
系阴寒内盛,凝滞胃肠,腐浊结聚而致。
治宜温里散寒,止痛化结,通腑通便。
宜;生芪、当归、肉苁蓉、锁阳、淫羊藿、虎杖、麻子仁、柏子仁、香附子、台乌、生首乌。
四,虚秘者,又有四种情况。
一曰气虚秘、二曰血虚秘、三曰阴虚秘、四曰阳虚秘。
1,气虚秘,素有神疲气短者大便秘之数日欲解,解之困难,用力排之则短气汗出,肢倦神疲。
系肺、脾、肾三脏气虚之故。
治宜扶脾益肺补肾,增液润肠通腑。
宜;生芪、人参、淮山、白术、当归、虎杖、柏子仁、麻子仁、肉苁蓉、淫羊藿、香附子。
2,血虚秘,病人素有面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少寐,大便秘之数日欲解甚难,甚至解后头晕目旋难以起身。
系因血虚失荣,腑道涩结。
治宜生津养血,润燥滋阴。
宜;生芪、人参、当归、鸡血藤、生熟地、淮山、制首乌、麻子仁、柏子仁、肉苁蓉、虎杖、香附子。
3,阴虚秘,病人素有形体消瘦,颧红,头晕,盗汗之症,大便秘结数日难解。
唐宋治疗便秘常法与变法

中图分类号:R 7 . 7 2 29 . 54
文献标识 码:A
文章编 号: 1 0 - 3 4 2 1) 90 9 ・2 0 5 5 0 (0 0 - 0 50 1 - - 气 法、疏肝养血法、温 肾补精法等 。 2 辨治
为丸 。 该方具有润肠通便,“ 阳明有余之燥热, 泻 滋太阴不足之 阴液 ”功能, 主治肠 胃燥热之便秘 。润肠 丸出 自李东垣 《 胃 脾 论》, 由火麻仁、大黄 、当归、桃仁 、羌活炼蜜为丸, “ 治 饮食 劳倦, 大便秘 涩, 或干燥闭塞不通, 全不思食, 乃风 结, 血结, 结能 闭塞也 , 润燥 和血疏风 , 自然 通利也 ” 兰室 秘藏 ・ 。《 大便 结燥 门》在润肠丸等方前面总论说:“ 仲景云:小便不利而大便硬,
认为这样 分类太 复杂, 便秘 的病位在 胃肠, 主要病机 是 胃肠缺 乏 津液濡润, 属脾 胃病, 但与五脏功能 失调相 关, 故提 出以常法
与 变 法 治 疗 便 秘 。临 证 遵 “ 以通 为 用 ”原 则 , 疗 以滋 阴润 肠 、 治
通 降腑气为常法, 但要知常达变 ;变法有补气升清法 、理肺 降
辨 证为痰瘀阻络, 治宜化痰通络 。
3 , 蛎 3 , 0g牡 0 g 牛膝 1 , 5g 孺莶 草 2 , 寄 生 2 , 胆 草 0 g桑 0g龙
2 4 植 物神 经功能紊乱 .
包括神经衰弱 、围绝经期综合征所致眩 晕, 而且 以中青年 患者多见 。年轻人 多由于工作生活压 力过 大, 精神紧张 、过度 劳累而 出现心脾两虚 的证候, 多为虚证 ;还有一部分 患者 是饮 食 不节, 嗜食 肥甘厚味, 而出现痰浊 中阻的证候 , 多为 实证 。许 师抓住病 因病机及其主症, 分清虚实, 选用不 同的治则治法 。 围 绝经期综合征 的患者出现眩晕, 还兼见五心烦热 、潮热 盗汗、 失眠 、舌质红 、少苔、脉细数等肝 肾不足 、阴虚火旺 的证候, 治 以滋补肝 肾、平 肝潜 阳 。还有一部分 患者是 由于肝郁化火, 阳亢上扰, 并有肝血不足之证 , 为虚 实夹 杂, 宜在清 肝降火 多 治 潜阳基础上, 以活血养血之药, 加 效果更佳 。 3 典型病例
理气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气滞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年第16卷第10期 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 2021,Vol 16,No 10·临床研究·理气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气滞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李玉锋1 姜巍1 刘阳2 张鑫2 王垂杰1【摘要】 目的 探讨理气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气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为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30例。
治疗组应用理气通便方,安慰剂组采用理气通便方模拟剂治疗,冲服,2次/d。
治疗7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变化、粪便性状、排便时间和排便困难分级变化情况和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和有效率;服药24h内第1次排便情况和安全性检测。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1周排便次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1周排便次数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1周后,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粪便性状等级变化情况单项主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0.0%、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排便困难等级变化情况单项主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0.0%、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排便时间等级变化情况单项主症总有效率分别为86.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3.3%、73.3%、90.0%,安慰剂组基本痊愈率、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26.7%、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塞因塞用法治疗虚性便秘

塞因塞用法治疗虚性便秘
石镇东;张尊祥;翁莎
【期刊名称】《中医学报》
【年(卷),期】2010(25)5
【摘要】目的:探讨虚性便秘的治法。
方法:分析虚性便秘的病因病机,并举验案阐述其治法。
结果:年老体弱之人的便秘,多属气血不足,可用塞因塞用法来补其不足。
结论:临证应用塞因塞用法治疗虚性便秘可取得显著的疗效。
【总页数】2页(P972-973)
【关键词】便秘;补益;塞因塞用;内经;景岳全书;脾胃论;温病条辨;谢映庐医案
【作者】石镇东;张尊祥;翁莎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5
【相关文献】
1.隗继武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难治性便秘的临床经验 [J], 迟莉丽;梁峻尉;惠妍
2.塞因塞用法治疗气虚型便秘疗效观察 [J], 陈家鑫;戚振红
3.塞因塞用治疗虚证便秘验案4则 [J], 黄高孝;刘思毅
4.李合国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 [J], 刘宁宁; 李合国
5."塞因塞用法"在老年脾胃虚寒性便秘治疗中的运用探析 [J], 侯文肖;方晗语;姜萌;晁恩祥;张洪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临床治疗观察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临床治疗观察目的:对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的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其治疗效果。
方法:将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58例分为两组,一组30例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另一组28例服用西沙必利片进行治疗。
结果: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57%,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脾肾阳虚型患者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效果明显,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标签:附子理中汤;脾肾阳虚型;便秘;治疗观察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
[1]脾肾阳虚型便秘在老年人中常见,一般采用腹泻药的方法治疗,效果却不好,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对患有脾肾阳虚型便秘的58例患者,分别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和服用西沙比利片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患有脾肾阳虚型便秘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个组,观察组30例,采用附子理中汤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服用西沙比利片进行治疗。
其中男34例,女24例,最大的84岁,最小的59岁,平均年龄在71岁,病史平均25年。
对58名患者治疗前均做了各项检查,包括肾功能、心电图、肝功能、B超等,分析其病因,排除因其他疾病引起的便秘。
患者均患有脾肾阳虚型便秘,其主要特征是:大便干,难以顺利排便,排下的便物发黑坚硬,排尿时也有困难,腹部疼痛,脸色发黄,难以饮食,大便间隔时期较长,同时舌苔发白,脉象较弱。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附子理中汤服用,药方:人参10g,白术10g,炮附子10g (去皮脐),灸甘草5g,炮姜10g,当归10g,用水煎服,每日一次,温热服下。
一周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定期观察和记录治疗后的症状变化,同时要求患者服药期间,饮食清淡,忌油腻、辛辣食物,不可抽烟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