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计算题整理到第8章

运营管理计算题整理到第8章
运营管理计算题整理到第8章

运营管理计算题

1.质量屋

2.运营能力计算

设计能力: 理论上达到的最大能力。即最终设计方案确定的能力。 有效能力:在理想运营条件(如设备维修制度、工作制度和日历班次)下,能够达到的能力。

即交工验收后查定的能力。

实际能力: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有效能力基础上实现的能力。即实际产出 公式: 有效能力实际能力效率=

设计能力

实际能力

利用率=

例题: 位于北京市学院路的一家小型中式比萨快餐店每周营业7天,2班制,每班工作5

小时。比萨制作流水线的设计产能是每小时400个标准中式比萨。根据快餐店配置的设备及人员,其有效能力是每周25000个标准中式比萨。平均起来,由于个别员工缺勤,加上设备偶尔出现的故障,这家快餐店每周只制作20000个标准中式比萨。试计算:(1)这家快餐店的设计能力;(2)利用率和效率。

市场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生产能力并不能满足周边几所大学的教师、学生及其他顾客的需求。为此,这家快餐店招聘了若干名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的比萨制作人员,从而使每周的有效能力达到26500个标准中式比萨。同时,该快餐店严格考勤制度,奖勤罚懒,并加强了设备的维护,从而使效率从原来的80%提高到86%。试计算:(1)这家快餐店现在的实际产出;(2)利用率。

解:之前:

(1)设计能力=(7×2×5)×400=28000个

(2)利用率=20000/28000=% 效率=20000/25000=% 之后:

(1)实际产出=26500×86%=22790(个) (2)利用率=22790/28000=%

3.选址规划 <因素评分法、重心法>

<1>因素评分法: 权重由题目给出,按比例加权得分,总分高的优选 <2>重心法:∑∑=

-

i

i i Q Q x x ∑∑=

-

i

i i Q Q y y 例题:某企业现有五座仓库,决定新建一座中转仓库,由仓库向中转仓库供货、中转。各

设施的坐标、运输费率和货物量如表。如何确定中转仓库的最佳位置.

仓库 货物量(吨) 运输费率(元/吨/千米)

坐标 1 2000 3,8 2 3000 8,2 3 2500 2,5 4 1000

6,4 5 1500

8,8 解:

仓库 货物量(吨) 运输费率(元/吨/

千米) 坐标 1 2000 3,8 2 3000 8,2 3 2500 2,5 4 1000 6,4 5

1500

8,8

根据上表数据求得中转仓库的坐标为:

18.55000/2590016.55000/2580000====y x

4.设施布置<流水线平衡、作业相关法>

<1>流水线平衡

计算流水生产线的节拍:CT=OT/D (每天的生产时间/每天的计划量)

计算最小工作地数:Nmin=(∑ti)/CT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总量/节拍) 把作业单元分配到工作地:2准则 (先安排后续作业量多的作业、作业时间长的先安排) 流水生产线的效率测评:效率=(∑ti)/(Nmin ×CT) (完成作业时间总量/最小工作地*

主要影响因素 权重 得分(总分100) 加权得分

地点1 地点2 地点1 地点2 邻近已有分店 100 60 ×100= ×60= 交通流量 80 80 ×80= ×80= 租金 70 90 ×70= ×90= 店面大小 86 92 ×86= ×92= 店面布置 40 70 ×40= ×70= 运营成本 80 90 ×80= ×90= 合计

节拍)

例题:下图所示是加工一种电动毛绒玩具的工艺流程图,共有5项作业。其中的每项作业是对加工过程进行细分后的结果。根据市场预测,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每天的订单达到900只。为此,企业准备采用流水线生产这种产品。工作制度为两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每班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已知生产线的废品率为%。试根据上述条件进行流水生产线的平衡。(a:, b:, c:, d:, e:)

节拍=2*8*60-20*2

900

=1分钟/件

最小工作地=+1+++1

=(向上取整)=3

分配情况:

练习:已知节拍为5min/件

解:CT=5min/件

N min=2+3+++3+1/5=3

分配:1,2;4,6;3,5;

效率=3*5

<2>作业相关法例题:

相互为X尽量排在最远

解:

练习:根据如图所示的作业相关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要求把部门5安排在左下角的位置上。 解:

5.库存管理 <1>EOQ (不考)

S Q

D

H Q

C C C o

h t ?+?=+=2-------

H

2DS

=

Q Q:一次订购的数量 D:全年需求量 H:单位库存储存成本 S:一次订购或准备调整的成本

<2>EPQ

u

p p H

DS Q -=

2 D:某段期间内总需求量 S:一次备货的成本

H:某期间内单位产品库存成本 P:某段期间生产的数量 U :每天的需求量(使用量)

例题:新华纺织厂生产牛仔衣面料,生产能力是2500米/天;已知市场需求稳定,每年(按250天计算)市场需求量为180000米,每次生产的调整准备费为175元,每米布的年维持库存费用为元,求: a) 工厂的经济生产批量是多

少? b) 每次开工,工厂需要持续

生产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c) 最大库存水平是多少?

(假设第一次生产前的库存为零)

解:D=180000; S=175; H= ; P=2500; U=180000/250=720 (1)720

-25002500

0.4175*180000*2=

Q ==14873

(2)T=14873/2500=(天)

(3)市场日需求180000/2500=720 故,在天中需要720*=4282 最大库存=14873-4284=10589 <3>数量折扣模型

P D S Q

D

H Q

C T ?+?+

?=

2

(P 为单位价格) 分为两种情况:当储存成本为常数时,

计算公用的“EOQ ”,确定“EOQ ”的可行域。计算可行的EOQ 所对应的总成本和所有更低的数量折扣区间的折扣点所对应的总成本。比较上述总成本,最低总成本所对应的采购批量即为真正的EOQ 。

当存储成本是价格的百分比表示时, 计算价格最低的数量折扣区间的“EOQ ”,如果可行,该“EOQ ”即为所求向上找到可行域;计算可行域的“EOQ ”所对应的总成本以及所有价格更低的数量折扣区间的折扣点所对应的总成本;比较上述总成本,最低总成本所对应的采购批量即为真正的EOQ 。 例题:

1.一家大型医院的行政部每年需采购大约816箱消毒液。订货费用为每次$12,持有费用为每箱每年$4,订货时可享受价格优惠。具体为:订货少于50箱,每箱$20;50到79箱,每箱$18;80到99箱,每箱$17;多于100箱,每箱$16。试确定经济订货批量及其所对应的总成本。

解:D=816 S=12 H=4

(1) 计算EOQ ,代入公式算出 Q=70 (2)确定可行域[50,79]

(2) 当P=70时,C (70)= /2*H+D/Q*S+P*D=14968

同理得到, C (80)=14154 , C (100)=13354

所以当单价为100时对应的采购批量为最优的采购批量。

2. 某公司每年需要某种元件1200个。供应商的条件是:订货量大于等于75个时,单价元;订货量小于75个时,单价35元。每次订购费8元,单位产品的年库存维持费用为单价的12%。

解:D=1200 S=8 H=*12%(都是先取最小值进行计算) = S=8 (1) 计算EOQ ,同样代入公式 Q= 小与75 所以舍去 T c = (2) 当H=35*12%= 同理得到Q= T c =

所以,选择Q=75 <5>.随机库存

经济订货批量:参照EOQ 计算

安全库存:ss=σ?z ?LT 1/2

Z 为与服务水平相关的参数(查表得到)σ为标准差 LT 为提前期 再订货点:d z LT d ROP σ?+?=-

与上相同,D 为需求率

6.综合计划

1.线性规划法:Z 为总成本最低函数,其他按约束条件列示。

2.制定综合计划策略:<1>追逐策略:调整员工人数(增加或裁剪人数)以适应需求变化 <2>平准策略:调整库存达到适应需求变化 PPT 有例题和答案! 到ERP

物料清单:包含了生产每单位产成品所需的全部零件、组件与原材料等的清单,表示了产品的组成及结构信息。 总需求:在考虑了作为商品或直供给其它企业物料的前提下,根据产成品的数量及物料需求比例关系计算出来的全部需求。

预期到货量:已发订单,预计本期到货的数量。 预期库存量:预期到货量加上本期期初库存。

净需求:考虑了预期到货量及预期库存量之后的需求。 计划订单入库: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到货的物料数量。

计划订单下达: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发出订单数量。

例题:

一家专业生产窗帘杆的加工厂收到一份订单,要求在第8周到现场安装好260组豪华落地窗帘用的一种窗帘杆。这种窗帘杆由3个底座、4个滑轨(纱帘和窗帘各用2个)和60个滑环组成。安装这些窗帘杆需要1周的时间。底座和滑轨由协作厂定制,加工周期分别是1

周和2周,经济生产批量都是80个。滑环是标准件,向市场订购,订货提前期是1周,经济订货批量是500个。已知有160个(相当于两个经济生产批量大小)底座将于第2周到货,企业现有1000个滑环的库存量。试根据这些要求和条件确定:

(1)底座、滑轨和滑环分别下达多少数量的订单?

(2)最迟何时下达这些订单?

解:(1)

解题要点:

总需求

计划订单下达(2)

运营管理计算题整理到第8章讲解学习

运营管理计算题 1.质量屋 2.运营能力计算 设计能力: 理论上达到的最大能力。即最终设计方案确定的能力。 有效能力:在理想运营条件(如设备维修制度、工作制度和日历班次)下,能够达到的能力。 即交工验收后查定的能力。 实际能力: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有效能力基础上实现的能力。即实际产出 公式: 有效能力实际能力效率= 设计能力 实际能力 利用率= 例题: 位于北京市学院路的一家小型中式比萨快餐店每周营业7天,2班制,每班工作5 小时。比萨制作流水线的设计产能是每小时400个标准中式比萨。根据快餐店配置的设备及人员,其有效能力是每周25000个标准中式比萨。平均起来,由于个别员工缺勤,加上设备偶尔出现的故障,这家快餐店每周只制作20000个标准中式比萨。试计算:(1)这家快餐店的设计能力;(2)利用率和效率。 市场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生产能力并不能满足周边几所大学的教师、学生及其他顾客的需求。为此,这家快餐店招聘了若干名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的比萨制作人员,从而使每周的有效能力达到26500个标准中式比萨。同时,该快餐店严格考勤制度,奖勤罚懒,并加强了设备的维护,从而使效率从原来的80%提高到86%。试计算:(1)这家快餐店现在的实际产出;(2)利用率。 解:之前: (1)设计能力=(7×2×5)×400=28000个 (2)利用率=20000/28000=71.4% 效率=20000/25000=80.0% 之后: (1)实际产出=26500×86%=22790(个) (2)利用率=22790/28000=81.4%

3.选址规划 <因素评分法、重心法> <1>因素评分法: 权重由题目给出,按比例加权得分,总分高的优选 <2>重心法:∑∑= - i i i Q Q x x ∑∑= - i i i Q Q y y 例题:某企业现有五座仓库,决定新建一座中转仓库,由仓库向中转仓库供货、中转。各 设施的坐标、运输费率和货物量如表。如何确定中转仓库的最佳位置. 仓库 货物量(吨) 运输费率(元/吨/千米) 坐标 1 2000 0.4 3,8 2 3000 0.4 8,2 3 2500 0.6 2,5 4 1000 0.6 6,4 5 1500 0.6 8,8 解: 仓库 货物量(吨) 运输费率(元/吨/ 千米) 坐标 1 2000 0.4 3,8 2 3000 0.4 8,2 3 2500 0.6 2,5 4 1000 0.6 6,4 5 1500 0.6 8,8 根据上表数据求得中转仓库的坐标为: 18.55000/2590016.55000/2580000====y x 4.设施布置<流水线平衡、作业相关法> <1>流水线平衡 计算流水生产线的节拍:CT=OT/D (每天的生产时间/每天的计划量) 计算最小工作地数:Nmin=(∑ti)/CT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总量/节拍) 把作业单元分配到工作地:2准则 (先安排后续作业量多的作业、作业时间长的先安排) 流水生产线的效率测评:效率=(∑ti)/(Nmin ×CT) (完成作业时间总量/最小工作地*节拍) 主要影响因素 权重 得分(总分100) 加权得分 地点1 地点2 地点1 地点2 邻近已有分店 0.10 100 60 0.10×100=10.0 0.10×60=6.0 交通流量 0.05 80 80 0.05×80=4.00 0.05×80=4.0 租金 0.40 70 90 0.40×70=28.0 0.40×90=36.0 店面大小 0.10 86 92 0.10×86=8.6 0.10×92=9.2 店面布置 0.20 40 70 0.20×40=8.0 0.20×70=14.0 运营成本 0.15 80 90 0.15×80=12.0 0.15×90=13.5 合计 1.00 70.6 82.7

运营管理计算题

运营管理计算题

4.某公司要新建一个卖场,现有A、B、C三个备选地址,各位专家对A、B、C三个备选地址的评分如下表所示。请问你觉得选择哪个最合适? 备选地址评分表 选址因 素 (每项总分100分)权 重 备选地址 A B C 便利设施0.15 80 70 60 停车场0.20 72 76 92 场地形状0.18 88 90 90 交通条件0.27 94 86 80 运营成本0.10 98 90 82 客流量0.10 96 85 75 1.00 答:最佳地址选择A地址。 5.要新建一座工厂,现有A、B、C三个备选厂址,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问选择哪个厂址较好? 备选厂址成本资料 有关因素厂址A 厂址B 厂址C 单位可变成本(元/台)18.00 20.00 19.50 年固定成本(元)1500000.00 3000000 4000000.00 单价(元/台)30.00 30.00 30.00 年产量(台/年)300000 250000 325000 答:选A方案优,可获利润2100000元。 6.某公司现有3个原料供应地M 1、M 2 、 M 3 和2个加工厂A和B,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计划新建一个加工厂,现有X地区和Y地区两处可供建厂的新址选择,有关单位运费资料如下表所示,试求最佳选址方案。 单位运费资料表 原料供应地从原料供应地到各厂的单位运费(元) 原料供应量A B X Y M118 36 27 30 1000 M227 24 24 21 1000

M 3 33 27 27 21 1000 需求量 600 500 550 550 答:Y 地区建厂最优。 7.设施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略 8.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1)固定式布置;(2)按产品(对象)专业化布置;(3)按工艺专业化布置;(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9.根据下列作业活动关系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要求把部门5安排在左下角的位置上。 答: 6 4 8 2 7 1 5 9 3 20.已知m =5,n =4,t 1=10,t 2=4,t 3=8,t 4=12,t 5=6,分别求在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这批零件的加工周期及平行顺序移动下各工序开始作业的时间。 解: ()分钟顺 160612841041 =++++?==∑=m t i t n T ()()()分钟平 761214612841011 =?-+++++=-+=∑=L m t i t n t T ()()()()()分钟 平顺9468441461284104min 111 1 1 =+++?--++++?=--=∑∑-=+=m i i i m t i ,t t n t n T ?? ?--≥=时)(当,时)当始 i j j t i j i j t t t n nt t t t T π)1((,, t T t t 01 10 1==≥∴始 ,Θ

管理会计计算题和答案

1.某家电公司是一家生产小型冰箱的企业,该公司近5个月的产销量及成本水平如下: 要求:如果8月份预计产销量为220件,采用高低点法预测8月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保留整数) 解:高点为(200,194000) 低点为(100,120000) 2.b=(194000-120000)/(200-100)=740(元/台) 3.3.a=1200000-740*100=46000(元) 4.4.y=46000+740x 8月份的总成本:y=46000+740*220=208800(元)单位产品成本=208800/220=949(元/台) 2.某家电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单价6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5元,固定生产成本总额30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8000元,均为固定性的。该产品期初无存货,本期生产5000件,销售3000件。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贡献边际、营业利润 解:本期销货成本=单位销货成本X本期销货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X本期销售量 =35X3000=105000(元)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X期末存货量=单位变动成本X期末存货量 =35X(5000-3000)=70000(元) 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60X3000-35X3000=75000(元) 营业利润=贡献边际-固定成本=75000-30000=45000(元) 3.某企业研制新型号的饮水机,年产量40000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0元,全年共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00000元,本年共出售饮水机24000台,每台售价120元。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该企业本年度的营业利润。 1.完全成本法: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24000×120-(80+200000÷40000)×24000=840000元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费用=840000-600000=240000元 变动成本法: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4000×120-24000×80=9600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960000-(200000+600000)=160000元 4.某黄酒生产企业销售一个类型的黄酒,8月份黄酒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瓶,变动成本总额为64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9月份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8月份的40%。 要求:(1)预测8月份的保本销售量;(2)若9月份的计划销售量比8月份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营业利润? 40%=160000元月份预计销售收入=64000÷(1)8 元64000-18000=78000固定成本=160000-元=16÷40%=40单价瓶16)=32508月份的保本销售量=78000÷

经典整理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初中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15℃)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 C 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求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9.(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求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 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跑道上OC段 长度是50米。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开始都沿A→B→C→D同向绕行,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计算题复习

一、流水作业排序 1.最长流程时间的计算 例:有一个6/4/F/Fmax 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当按顺序S=(6,1,5,2,4,3)加工时,求 Fmax 解:列出加工时间矩阵 根据公式: C kSi =max{C (k-1)Si , C kSi-1}+ P Sik ,计算各行加工时间,最后得出结果Fmax=Cmsn Fmax=57 i 6 1 5 2 4 3 Pi1 3 4 8 6 5 4 Pi2 1 3 7 5 9 3 Pi3 8 7 5 9 6 2 Pi4 3 5 2 4 6 9

2.两台机器排序问题的最优算法(Johnson算法) 例:求下表所示的 6/2/F/Fmax 的最优解 将工件2排在第1位 2 将工件3排在第6位 2 3 将工件5排在第2位 2 5 3 将工件6排在第3位 2 5 6 3 将工件4排在第5位 2 5 6 4 3 将工件1排在第4位 2 5 6 1 4 3 最优加工顺序为S=(2,5,6,1,4,3) i 2 5 6 1 4 3 ai 1 3 4 5 5 8 bi 2 7 4 7 4 2 由上表可计算出, Fmax =28

3.一般n/m/F/Fmax问题的最优算法 (一)Palmar算法(λi= ∑ [k-(m+1)/2]P ik k=1,2,…,m 按λi不增的顺序排列工件) 例:有一个4/3/F/Fmax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用Palmar求解. 解:λi= ∑ [k-(3+1)/2]P ik,k=1,2,3 λi=-Pi1+Pi3 于是,λ1=-P11+P13 =-1+4=3 λ2=-P21+P23 ==2+5=3 λ3=-P31+P33 =-6+8=2 λ4=-P41+P43 =-3+2=-1 按λi不增的顺序排列工件,得到加工顺序(1,2,3,4)和(2,1,3,4),经计算,二者都是最优顺序,Fmax=28 (二)关键工件法 例:有一个4/3/F/Fmax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用关键工件法求解. 解:由上表可知,加工时间最长的是3号工件,Pi1<=Pi3的工件为1和2,按Pi1不减的顺序排成Sa=(1,2),Pi1>Pi3的工件为4

生产运作管理计算题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 重心法求工厂设置地 1、某企业决定在武汉设立一生产基地,数据如下表。利用重心法确定该基地的最佳位置。假设运输量与运输成本存在线性关系(无保险费)。 100)=3.05 Y=(800*2+900*5+200*4+100*5)/(800+900+200+100)=3.7. 所以最佳位置为(3.05,3.7)。 1.某跨国连锁超市企业在上海市有3家超市,坐标分别为(37,61)、(12,49)、(29,20)。 现在该企业打算在上海建立分部,管理上海市的业务。假设3家超市的销售额是相同的。 (6.3.24) (1)用重心法决定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 解:因为3家超市的销售额相同,可以将他们的销售额假设为1. 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也就是3家超市的重心坐标,可以这样计算: x=(37+12+29)/3=27 y=(61+49+20)/3=43.3 (2)如果该企业计划在上海建立第四家超市,其坐标为(16,18),那么如果计划通过,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应该作何改变? 解:增加一家超市后,重心坐标将变为: x=(37+12+29+16)/4=24.3

y=(61+49+20+18)/.4=37 成本结构 1、某商店销售服装,每月平均销售400件,单价180元/件,每次订购费用10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是单价的20%,为了减少订货次数,现在每次订货量是800件。试分析:(1)该服装现在的年库存总成本是多少?(15000元)(2)经济订货批量(EOQ )是多少?(163件) (1)总成本=(800/2)*180*20%+(400*12/800)*100=15000元 (2)EOQ = H DS 2=800/)12*400(100 *12*400*2=163件 (3)EOQ 总成本=(163/2)*180*20%+(400*12/163)*100=5879元 (4)年节约额=15000-5879=9121元 节约幅度=(9124/15000)*100%=60.81% 2、某食品厂每年需要采购3000吨面粉用于生产,每次采购订货手续费为 300元,每吨产品的年库存成本为20元,请计算该食品厂采购面粉的经济订货批量EOQ 。(300吨) EO Q= H DS 2=20 300 *3000*2=300吨 3、某服装店年销售服装2000件,每次订购费用约25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 费用为4元,目前每次订货量为400件,试计算该服装店的年库存总成本。(2050元) 总成本=Q/2(H)+D/Q*S=(400/2)*4+(2000/400)*250=2050元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计算题整理-(附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五、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 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 解:1、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2)期间成本=4000+4 X 600+1000=740元 (3)销货成本=22 X 600=1320元 (4)贡献边际=40 X 60( 22 X 600+4 X 600=8400 元 营业利润=8400- ( 4000+1000) =3400 元 2、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 (2)期间成本=4 X 600+1000=340元 (3)销货成本=26 X 600=1560元 (4)营业利润=40 X 6005600-3400=5000 元 2、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 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岀法。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 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解: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 第一年第二年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补充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运营管理计算题

运营管理计算题 设施网络中的新址选择方法之一:运输量法 例题:现有工厂A ,A 工厂给三个配送中心送货。A 工厂的最大生产能力是400单位,现在三个配送中心的需求都在增长,预计需求分别是200,400,300。因此,公司考虑再建一个工厂,初步选在B 地,B 工厂的设计生产能力是500单位。这两个工厂的产品运往三个配送中心的单位分别是:A1为元,A2为元,A3为元,B1为元,B2为元,B3为元。用运输量法,总运输成本最小的运输方式是什么这时的运输成本是多少 选择的运输方式如下: 运输成本为:200×5+400×+200×+100×=4580(元) 例题:某公司现有3个工厂,A 、B 和C ,它们在3个城市。有2个仓库P 和Q ,它们位于不同的城市,仓库用来存放工厂生产的产品,随时供应用户,每个仓库每月需供应市场2100吨产品。为了更好地为顾客服务,该公司决定再设置一个新仓库。经调查研究和评价,确定X 和Y 两个点可建仓库。有关资料如表所示: 27 9 24 45 1800 C 152412272400B 104827152400A Y X Q P 到各仓库单位运费(元)生产能力(吨/月)工厂 27 9 24 45 1800 C 152412272400B 104827152400A Y X Q P 到各仓库单位运费(元)生产能力(吨/月)工厂 解:假设在X 地建立仓库,则如上图。 运输费用=2100×15+2100×12+1800×9+300×24 =80100(元)

27 9 24 45 1800 C 152412272400B 104827152400A Y X Q P 到各仓库单位运费(元)生产能力(吨/月)工厂 假设在Y 地建立仓库,则如上图。 运输费用=2100×15+2100×12+300×10+300×15+ 1500 ×27=83700(元) 与在X 地建仓库的运输费用相比较,所以应该在X 地建仓库。 课堂练习:A 、B 、C 、D 四个城市的需求量分别是50、60、25、30,现有X 和Y 两个工厂, 产量分别为50、40,从X 到四个城市的运输成本是9、8、6、5,从Y 到四个城市的运输成本是9、8、8、0,现准备在Z 地建厂,Z 地到四个城市的运输成本是5、3、3、10,运输方式该如何安排Z 地的产量是多少 例题:一个快餐店欲布置其生产与服务设施。该快餐店共分成6个部门,计划布置在一个2×3的区域内。已知这6个部门的作业关系密切程度,如下页图所示。请根据图作出合理布置。 A A A E X X A X A A U O O I U 部门1部门2部门3部门4部门5部门6 解:第一步,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只考虑A 和X ): A :1 — 2 1 — 3 2 — 6 3 — 5 4 — 6 5 — 6 X :1 — 4 3 — 6 3 — 4 第二步,根据列表编制主联系簇,如图1所示。原则是,从关系“A ”出现最多的部门开始,如本例的部门6出现3次,首先确定部门6,然后将与部门6的关系密切程度为A 的一一联系在一起。如图1。 2 6 4 5 图1 联系簇 1 2 3 6 4 5 图2 联系簇 第三步,考虑其它“A ”关系部门,如能加在主联系簇上就尽量加上去,否则画出分离的子联系簇。本例中,所有的部门都能加到主联系簇上去,如图2所示。 第四步,画出“X ”关系联系图,如图3所示。 6 图3 X 关系联系簇 4 5 3 621图4 最后结果 第五步,根据联系蔟图和可供使用的区域,用实验法安置所有部门,如图4所示。 注意:(1)方案不唯一;(2)仅反映部门间的相对位置。

运营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生产与运作系统。() 2、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各种社会组织。() 3、生产运作战略属于功能战略。() 4、运作过程是一“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资源在 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5、大量生产一般设备利用率高。() 6、关键路线是活动时间持续最长的路线。() 7、实现JIT生产的重要工具是自动化机器。() 8、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是生产运作过程。() 9、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是服务过程。() 10、1954年美国通用公司提出了“生产维修”的概念。() 二、填空题(每一格1分,共20分) 1、现代设备有以下特点:、、、和大型 化或小型化。 2、服务业主要特征有:、、。 3、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产品的、和上。 4、工票也叫序票、、、传票。 5、设备管理自产生、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6、企业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产品品种指标、、和产品产值指标。 7、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3、设施(厂址)选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设计良好的服务系统有哪些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MRP中工厂日历是用于编制计划的日历,它与普通日历的关系是 ( ) A.与普通日历相同 B.由普通日历除去假日 C.由普通日历加上加班日期 D.由普通日历除去不生产的日子 2.JIT与传统生产系统对库存存在不同的认识,体现在( )

A.JIT将库存视为缓冲器 B.JIT将库存视为资产 C.JIT认为库存占用资金和空间 D.JIT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管理的问题 3.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的含义是( ) A.检验 B.搬运 C.操作 D.储存 4.可将每个时期对项目的净需求量作为订货批量的批量方法是 ( ) A.固定批量法 B.直接批量法 C.经济订货量法 D.固定周期批量法 5.MRP是在( ) A.订购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在制品定额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累计数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网络计划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工作研究中,对新的工作方法的评价主要应( ) A.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进行评价 B.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评价 C.从节省人力的角度进行评价 D.从节省设备、工具以及材料的角度进行评价 7.企业通过市场调查,预测用户需求趋势,并据此决定开发和销售的产品是( ) A.用户订货开发的新产品 B.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 C.地区新产品 D.仿制新产品 8.新产品开发方案评价的定性分析方法较多用于( ) A.产品初步设计阶段 B.可行性研究阶段 C.产品构思的筛选阶段 D.试销阶段 9.若企业某新产品开发投资5年的投资平均收益率是22%,银行贷款利率为10%,此时企业的正确决策是( ) A.应投资 B.不投资 C.等待投资 D.缓投资

运营管理计算题精编WORD版

运营管理计算题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4.某公司要新建一个卖场,现有A、B、C三个备选地址,各位专家对A、B、C三个备选地址的评分如下表所示。请问你觉得选择哪个最合适? 备选地址评分表 答:最佳地址选择A地址。 5.要新建一座工厂,现有A、B、C三个备选厂址,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问选择哪个厂址较好? 备选厂址成本资料

答:选A方案优,可获利润2100000元。 6.某公司现有3个原料供应地M 1、M 2 、 M 3 和2个加工厂A和B,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 要,计划新建一个加工厂,现有X地区和Y地区两处可供建厂的新址选择,有关单位运费资料如下表所示,试求最佳选址方案。 单位运费资料表 答:Y地区建厂最优。

7.设施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略 8.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1)固定式布置;(2)按产品(对象)专业化布置;(3)按工艺专业化布置;(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9.根据下列作业活动关系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要求把部门5安排在左下角的位置上。 答: 20.已知m =5,n =4,t 1=10,t 2=4,t 3=8,t 4=12,t 5=6,分别求在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这批零件的加工周期及平行顺序移动下各工序开始作业的时间。 解: 21.某产品年计划产量为40000件,流水线全年计划有40周时间生产该品种,每周工作5天,两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已知流水线停工检修率为5%,废品率为出产量的1%,试计算流水线节拍。 解: 22.某产品流水线共有11道工序,加工顺序和工时定额如图5.13所示。该流水线每月工作25天,每天8小时,二班制生产,每班的有效工作时间率为85%,不合格品率1%,每月的计划产量为3746件。试求:(1)计算流水线节拍;(2)确定该流水线最小工作地数;(3)分配各工序到工作地,列出每个工作地的工序号;(4)计算每个工作地和每个工序的负荷系数;(5)计算流水线负荷系数、时间损失系数和平滑系数。 ()分钟 顺160612841041=++++?==∑ =m t i t n T ()()分钟/件51444010140000050160825400...N ηF N F r e =-÷-?????=?==

管理会计计算题

四、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1.解: 高点(2100,80000) ,低点(1000,62000) b= (80000-62000)/(2100-1000)=16.36364 a=62000-16.36364×1000=45636.36 y=45636.36+16.36364x 2.某企业200X 年1~5月份的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表: 要求:利用高低点法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 2. 解: b=(1000-600)/(18-10)=50(元/件)

a=1000-50×18=100(元) 或a=600-50×10=100(元) 成本模型为:y=100+50x 3.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 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 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 (5)说明两法产生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 3.解: (1)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7=22 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22+4 000÷1 000=26 (2)变动成本法期间成本=4 000+1 000+600×4=7 400 完全成本法期间成本=1 000+600×4=3 400 (3)变动成本法销货成本=22×600=13 200 完全成本法销货成本=26×600=15 600 (4)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40×600-(22+4)×600-(4 000+1 000)=3 400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计算题整理-附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五、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 解:1、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2)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贡献边际=40×600-(22×600+4×600)=8400元 元=3400(=8400-4000+1000)营业利润 2、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 (2)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元-15600-3400=5000)营业利润=40×600(4 2、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单位:元贡献式利润表解:

第二年第一年 450 000 300 000 营业收入 150 000 100 000 变动成本 300 000 200 000 贡献边际固定成本 180 000 固定性制造费用180 000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25 000 25 000 用205 000 205 000 固定成本合计95 000 营业利润-5 000 单位:元传统式利润表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有答案)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 1、简单的求速度问题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 ,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 ,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 解:s m s m t s v /202655300=== 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 (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 ,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min10s 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解:(1)s s m m m v s s v s t 50/1240020021=+=+== (2)s m s m m t s s t s v /12101202360212=?-=-== (3)t=1min10s=70s m m s s m s vt s s s 60031070/13112=-?=-=-= 3、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解:1:23 4 2321122211221121=?=?=?=÷=s s v v s v v s v s v s t t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 解:10:956 4321122211221121=?=?=?=÷=s s t t s t t s t s t s v v 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 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 用3h ,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 ,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 解:s s t 8020min 12== h km h km t s v /15345111=== h km s m s m t s v /18/580400222==== 因此乙的速度大。 5、爆炸离开问题 (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 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 ,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 远的安全地带? 解:方法一:比较时间 区。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因 100/5500 t 120/8.09621222111t t s s m m v s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二:比较路程(1)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500600 600120/5s 120/8.096222111m m m s s m t v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三:比较路程(2)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9680 80100/8.0s 100/5500111222cm cm cm s s cm t v s s m m v s t <=?=?==== (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 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 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 ,求引火线的长度。 解:(分步表达)cm s s cm t v s s s m m v s t t 75150/5.0 150/46002221112=?=?=== == (综合表达) cm s m m s cm t s v t v t v s 75/4600/5.011212222=? =?=?=?= 6、追赶问题 (1)步行人的速度为1v =5km/h ,骑车人的速度为2v =15km/h ,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 ,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解:22 222021111/15)5.0(/5 )(t h km h t h km t v s t t v t v s ?=+?∴ ?==+?=?= h t 25.0 2=∴ (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 ,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min 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求:①乙车的速度。 ②乙车出发时距甲车多远? ③乙车追上甲车需用多长时间?④乙车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解:(1)s m s m v v /15/105.15.112=?=?= (2)m s s m t v s 600601/10010=??=?= (3)22222021111/15)601(/10 )(t s m s t s m t v s t t v t v s ?=?+?==+?=?= s t 12 2=∴ (4)m s s s m t t v t v s 720)60112(/10)(021111=?+?=+?=?= 7、相遇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00m ,小明和小红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步行速度都是1.5m/s ,同时有一只小狗在两人之间来回奔跑,其速度为6m/s ,则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奔跑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300m=(1.5m/s+1.5m/s)×t ∴t=100s m s s m t v t v s 600100/63333=?=?=?= (2)速度都是30km/h 的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60km 时,一只鸟以60km/h 的速度离开甲车头直向乙车飞去,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间来回飞着,试问到甲乙两车车头相遇时,这只鸟共飞行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60km=(30km/h+30km/h)×t ∴t=1h

运营管理计算题

4.某公司要新建一个卖场,现有A、B、C三个备选地址,各位专家对A、B、C三个备选地址的评分如下表所示。请问你觉得选择哪个最合适? 备选地址评分表 5.要新建一座工厂,现有A、B、C三个备选厂址,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问选择哪个厂址较好? 答:选A方案优,可获利润2100000元。 6.某公司现有3个原料供应地M1、M2、 M3和2个加工厂A和B,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计划新建一个加工厂,现有X地区和Y地区两处可供建厂的新址选择,有关单位运费资料如下表所示,试求最佳选址方案。 答:Y地区建厂最优。 老师答案,解: 这是一道供需不平衡的网络设施求址问题。则虚拟一个仓库4,令其运费为0,如下表所示: 需求1 2 3(X/Y)4(虚拟) 合计供应1 1000

2 1000 3 1000 合计600 500 550 1350 ②假设X ij是从供应地i运到工厂j的运输量,Cij是从供应地i运到工厂j的单位运费,且i=1,2,3;j=1,2,3,4。假设Z为总运费成本。 ③若考虑X为新址选择,则有: 目标函数为:minZ=18X11+36X12+27X13+27X21+24X22+24X23+33X31+27X32+27X33 约束条件为:X11+X12+X13+X14=1000 X21+X22+X23+X24=1000 X31+X32+X33+X34=1000 X11+X21+X31=600 X12+X22+X32=500 X13+X23+X33=550 X14+X24+X34=1350 ④若考虑Y为新址选择,则有: 目标函数为: 约束条件为: 用wps线性规划求解,考虑X时,运算结果如图: 需求1 2 3(X)4(虚拟) 合计供应1 600 0 0 400 1000 2 0 450 550 0 1000 3 0 50 0 950 1000 合计600 500 550 1350 目标函数 36150 考虑Y时,运算结果如下: 需求1 2 3(Y)4(虚拟) 合计供应1 600 0 0 400 1000 2 0 500 0 500 1000 3 0 0 550 450 1000 合计600 500 550 1350 目标函数 34350 根据运算结果,Y是更好的选择。 9.根据下列作业活动关系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要求把部门5安排在左下角的位置上。 答:

管理会计典型计算题

管理会计计算分析题重点(参考) 一、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 1、某家电生产企业2009年下半年各月的修理费用与相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 要求:用高低点法对修理费用进行分析,以便企业进行费用控制。 高点(6800,15800);低点(4400,11000) b=(15800-11000)/(6800-4400)=4800/2400=2元/台 将 b=2元/台代入高点或低点, a=15800-6800×2=2200元 或a=11000-4400×2=2200元 成本模型为y=2200+2x 从案例解析可得,修理费用中固定部分为2200元,变动部分为2x。 2、某企业A产品2009年1、2季度各月的维修费与维修工时的历史资料如下: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型。 (2)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2300小时,预计7月份的维修费是多少。 (1)高点(2000,3000);低点(1200,2200) b=(3000-2200)/(2000-1200)=800/800=1元/小时 将 b=1元/件代入高点或低点, a=3000-2000×1=1000元 或a=2200-1200×1=1000元 成本模型为y=1000+x 从案例解析可得,维修费用中固定部分为1000元,变动部分为x。 (2)7月份的维修费用 y=1000+x=1000+2300=3300(元) 3、某家电企业专业生产空调,该企业近6个月的产销量及成本水平如下: 要求:如果7月份预计产销量为350台,采用高低点法预测7月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保留整数)。 高点(360,148000);低点(200,100000) b=(148000-100000)/(360-200)=48000/160=300元/台 将 b=300元/台代入高点或低点, a=148000-360×300=40000元 或a=100000-200×300=40000元 成本模型为y=40000+300x 从案例解析可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40000元,变动部分为300x。 7月份的总成本=40000+300×350=145000元 单位成本=145000÷350=414元/台 二、利用两种方法计算相关的成本、贡献毛益、营业利润等 1、某电器公司产销取暖器,单价40元,期初无存货,9月份生产5000台,销售4000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0元,固定生产成本总额15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0000元,均为固定性的。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贡献毛益、营业利润。 期末存货成本=1000×30=30000元 本期销货成本=4000×30=120000元 贡献毛益=4000×(40-30)=40000元 营业利润=40000-15000-10000=15000元 2、某服饰生产企业本月消耗各项费用如下:直接材料60000元,直接人工2500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15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00元,变动销售管理费用为900元,固定销售管理费用为500元。月初无存货,本月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800件,单位售价为160元/件。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2)月末存货成本(3)本月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60000+25000+15000)÷1000=100元/件 月末存货成本=100×200=20000元 本月销货成本=100×800=80000元 营业利润=800×160-80000-2000-900-500=44600元 完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60000+25000+15000+2000)÷1000=102元/件 月末存货成本=102×200=20400元 本月销货成本=102×800=81600元 营业利润=800×160-81600-900-500=45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