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形态学和分子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西安地区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

西安地区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

视, 甚至 许多 技 术 人 员 和农 户 还 不 认 识该 病 。开 展 小麦孢 囊 线虫 发 生 分 布调 查 , 摸 清小 麦 孢 囊 线 虫 在西安 地 区 的分 布 , 为科 学 防治提 供依据 。
调 查西 安地 区 的 9个 涉 农 区县 3 2 1个 田块 ,

结 果见 表 l 。从 表 1中可 以看 出 , 小 麦 孢 囊 线 虫 在 西安 地 区 3个 区县 ( 长安 、 周至、 阎 良) 发生 , 其 中 阎 良区、 长安 区发 生相 对严 重 , 病 田率 分别 达到 5 O 9 , 6 、 2 6 7 / 6 ,发 病 点 率 3 2 、2 2 ,病 株 率 2 6 . 8 5 %、 1 9 . 2 , 发 病株 平均 孢 囊 数分 别 为 1 . 9 1 个和 1 0 . 3 6个 。周 至发 病相 对 较 轻 , 病 田率 5 9 / 6 , 发 病点率 2 . 5 , 病株 率 0 . 3 5 , 发病 株平 均孢 囊
1 . 4 孢 囊 分 离
病害, 是 一种 毁 灭 性 病 害 。 目前 该 病 在 河 南 、 河
北、 山东 、 湖北 、 安 徽、 山西 、 甘 肃、 北 京、 青 海 等 1 O多个省 市 已均 有 分 布 [ 】 ] 。在 我 省 临 近 的 河 南 省 的安 阳 、 新 乡、 郑 州 部 分地 区发 生 相 当普 遍 , 据 田间实 际 调 查 , 该 病一般 可使 小麦减 产 2 O 一
数为 1 个 。其 他 区县 尚未发 现小 麦孢囊 线 虫 。在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调 查 地 点
西 安 地 区主要粮 食生 产 区县 。
1 . 2 调 查 方 法
每个 县 ( 区) 以县城 为 中心 , 在东、 南、 西、 北 四 个方 向能 代表 本 县小 麦 基 本 情 况 的 区 域选 点 , 每 个方 向各 调 查 1 O块 麦 田 , 共选 取 4 0块 麦 田进行 调查 , 选 点时选 取 沙壤地 、 长 势差 的 田块 。

小麦壳针孢叶枯病

小麦壳针孢叶枯病

分布和危害
分布
小麦壳针孢叶枯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及西北和华北地区 。
危害
该病害可导致小麦叶片早枯、茎秆细弱、籽粒空秕,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 品质。
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来源。分生孢 子可借风雨传播至健叶上,萌发后从气孔侵入。
在农业防治方面,需要合理安排施肥、浇水 的时间和量,以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发病原因
明确了小麦壳针孢叶枯病是由壳针孢属真 菌引起的。
侵染规律
揭示了小麦壳针孢叶枯病的侵染规律,明 确了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关键因素。
识别方法
建立了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 息学的小麦壳针孢叶枯病的识别方法。
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如湿度、温度和光照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此外,品种的抗病性、 土壤肥力、耕作制度等因素也会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02
病害识别与诊断
症状识别
初期症状
小麦植株叶片上出现褐色或赤 褐色的水浸状小斑点,这些斑 点逐渐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
的病斑。
中期症状
病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形成 较大的坏死区域,叶子逐渐枯黄 。
后期症状
病斑沿叶脉方向扩展,并穿过叶脉 形成典型的“V”形病斑。病斑边 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有时出现 黑色小点。
病原菌鉴定
病原菌名称
Septoria tritici (无性态: 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

病原菌形态
病原菌为真菌,属于Septoria属 。在小麦叶子上产生分生孢子 器,分生孢子梗短小,分生孢 子长卵形或纺锤形,有纵横隔
防治策略

河南省小麦主产区菲利普孢囊线虫与禾谷孢囊线虫发生情况调查

河南省小麦主产区菲利普孢囊线虫与禾谷孢囊线虫发生情况调查

河南省小麦主产区菲利普孢囊线虫与禾谷孢囊线虫发生情况调查刘荣荣;王暄;李红梅;王珍;刘海璐【摘要】为了解河南省小麦主产区菲利普孢囊线虫与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情况,作者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5月通过随机采样调查方法,从商丘、漯河、许昌、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焦作等八地区19个县市采集到61份小麦孢囊线虫(CCN)的根围土壤样品,分析了样品的孢囊密度,发现采自商丘、新乡、鹤壁、安阳和濮阳地区的样品孢囊密度普遍较高,CCN发生比较严重;利用双重PCR技术对样品的CCN种类进行了快速检测鉴定,检测出禾谷孢囊线虫单一侵染的样品有33份;菲利普孢囊线虫单一侵染的样品有9份,与禾谷孢囊线虫复合侵染的样品有19份.菲利普孢囊线虫主要采自商丘、漯河、许昌、新乡、焦作等五个地区,其中商丘地区发生比较普遍.该研究可为河南省小麦的品种布局和孢囊线虫的综合防治提供指导.%In order to clear the occurrence of Heterodera filipjevi and H.avenae on wheat in main growing area of Henan Province,China,we carried out the field survey by random sampling during May of year 2014 and 2015.Total 61 samples of cereal cyst nematodes (CCN) with root and soil were collected from 19 counties of 8 districts,includingShangqiu,Luohe,Xuchang,Xinxiang,Hebi,Anyang,Puyang and Jiaozuo,and the cyst densities of sampl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st densities of samples collected from districtShangqiu,Xinxiang,Hebi,Anyang and Puyang were higher and the CCN occurrence was severer than those from other three districts.The CCN species of samples were rapidly identified using the duplex-PCRtechnique.The detec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33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wheat field solely infected with H.avenae,9 samples solely infected with H.filipjevi,and 19 samples co-infected with H.filipjevi andH.avenae.H.filipjevi was mainly collected fromShangqiu,Luohe,Xuchang,Xinxiang and Jiaozuo districts and it was the most common CCN species in Shangqiu district.The study provided th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distribution of wheat varieties cultivation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f CCN in Henan Province.【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7(043)005【总页数】7页(P157-163)【关键词】菲利普孢囊线虫;禾谷孢囊线虫;复合侵染;群体密度;双重PCR检测【作者】刘荣荣;王暄;李红梅;王珍;刘海璐【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小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危害小麦、大麦、燕麦等作物的重要病原线虫类群,目前在欧洲、亚洲、澳洲、美洲及非洲的40多个国家有发生和危害[1],对世界禾谷类作物尤其是小麦的生产和种植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病害的概念1. 定义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如病原体)和非生物因素(如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代谢活动、生长发育以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

2. 特点- 病害的发生具有特定的病原体或环境因素。

- 病害的发展具有特定的病程和症状。

- 病害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显著影响。

二、植物病害的分类1. 根据病因分类(1)生物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引起,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等。

(2)非生物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化学物质等。

2. 根据病原生物分类(1)真菌性病害:如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番茄早疫病等。

(2)细菌性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柑橘溃疡病、番茄青枯病等。

(3)病毒性病害:如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等。

(4)线虫性病害:如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茎线虫病等。

(5)寄生性植物病害:如菟丝子、桑寄生、槲寄生等。

3. 根据受害部位分类(1)叶部病害:如各种叶斑病、叶枯病、叶霉病等。

(2)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根癌病、根结线虫病等。

(3)茎部病害:如枯萎病、茎腐病、蔓枯病等。

(4)花部病害:如花腐病、花叶病、花枯病等。

(5)果实病害:如炭疽病、疮痂病、黑腐病等。

三、植物病害的危害1. 产量损失植物病害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减少光合作用面积,降低光合效率,从而减少作物产量。

2. 品质下降病害会影响植物产品的外观、口感、营养价值,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3. 经济损失病害导致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农民收入。

4. 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病害可能导致植被破坏,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5. 食品安全风险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四、植物病害研究意义1. 保障粮食安全研究植物病害,提高防治技术,减少产量损失,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的研究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的研究

贵州大学作业(论文)题目: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的研究课程名称:植物病原真菌学任课教师姓名:姜于兰研究生姓名:刘洋学号:2010021573年级:2010级专业:植物病理学任课教师评分:任课教师签名: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的研究1.植物病原真菌简介1.1 植物病原真菌的定义真菌是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进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的结构,具有几丁质或纤维素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

植物病原真菌是指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害的真菌。

已记载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种以上。

真菌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历史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真菌引致的[1]。

因此。

植物病理学与真菌学有密切关系。

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概念和分类。

1.2 真菌与其它生物相区别,有以下的特点(1)营养体很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及维管束组织,但细胞内已有固定的细胞核;(2)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3)没有叶绿素及其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营养方式是异养的;(4)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

1.3 真菌概述1.3.1真菌(Fungi)的主要特征(1)有固定的细胞核,属真核生物。

(2)营养体简单,大多为菌丝体。

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有的是纤维素,少数是不具有细胞壁的原质团。

(3)营养方式异养型(腐生和寄生),无光合色素。

(4)繁殖方式为产生各种类型孢子。

1.3.2真菌的种类1974年Aniworth估计,全世界真菌有一万属,约10万种。

1997年为止真菌界(Kingdom of Eukaryota)有4个门,103个目,484个科,4979属56360种(另外有4556个异名)[2]。

1.3.3有益的真菌(1).可供食用:蘑菇,木耳,口蘑,银耳,猴头。

山东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分布及其rDNA-ITS分析

山东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分布及其rDNA-ITS分析

摘要
采用 随机抽样 的方法 , 对 中国山东省 7 个地 区 1 9个乡 ( 镇) 的小麦 孢囊线 虫 的分 布和发生情 况进行
调查 , 并 根据形态 和 r DNA - I TS分子特 征对病原 线虫种类进 行鉴定 。结果 表明 :在 山东省 临沂 、 莱 芜、 淄博 、 潍 坊、 东营 、 威海 、 烟台等 7个地区发生的孢囊线虫均为禾谷孢囊线虫 ( He t e r o d e r a n n e Wo l l e n we b e r ) , 其 检出率 为 7 0 . 9 , 且以东营市和潍坊市 的孢囊数及 卵量最高 , 烟台市的孢囊数及卵量最低 。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 虫 ; 分布 ;小麦 ; 核糖体 内转 录间隔区 中图分 类号 S 4 3 2 . 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2 4 2 1 ( 2 0 1 3 ) 0 5 — 0 0 5 5 - 0 6
全 具有 重要 意 义 。
利用 GP S定位 系统 详细记 录采 集 地 的经 度 、 纬
山东 省 的 小 麦种 植 面 积位 居 中国第 二 , 常年 种 度 、 海 拔 等地 理信 息 , 并 记 录 当地作 物种 植情 况 。在
植 面 积约 3 5 0万 h m。 [ 5 3 。2 0 0 5年 在 山 东 省 荷 泽 地 山东 省 调 查 区域 中 , 莱 芜 市 苗 山镇 的 经 纬 度 最 低
山东省 小 麦禾 谷 孢 囊线 虫 的分 布 及 其 r D N A — I T S分 析
刘崇俊 黄文坤 崔江宽 彭德 良 李红梅
2 .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 学院,南京 2 1 0 0 9 5 1 . 中国农业科 学院植物保护研 究所/ 植物病 虫害生物 学国家重 点实验 室, 北京 1 0 0 1 9 3 ;

小麦粒线虫

小麦粒线虫

雌虫形态

雌虫:虫体粗大,热杀 死后向腹面呈螺旋状卷 曲。食道狭部有时 在 后部膨胀,为贮藏腺。 前生殖管发达,卵巢通 常至少有 2 个回折,有 许多卵母细胞排列成轴 状,轴末端为一杯状细 胞。在某一时间子宫里 可能有若干个卵。
雄虫形态

雄虫 : 热杀死后虫体有 时向背面弯曲,精巢有 1~2 个回 折 ,精 母细 胞 呈轴状排列,并终止于 一个杯状细胞。输精管 长 约 200μm , 在 精 巢 交 接处缢缩。交合刺呈弓 形,每个交合刺有 2 个 腹脊,腹脊从顶端延伸 到最宽部

防治方法
1.
2. 3. 4. 5.
严格的种子检疫:小麦粒线虫在我国一基本不 造成危害,但在少数地方仍然发生,应该提高 警惕。因为线虫主要靠种子传播,应实行国内 检疫。严格执行种子检疫措施,保证用来播种 的小麦种子不带有虫瘿,这是消灭小麦粒线虫 病的关键性措施。 从种子中筛去虫瘿 热处理:预浸的目的是使休眠的幼虫活动起来 以利于热水杀死。预浸的时间可为4-6小时。 田间检查 实行轮作
发病条件
1、小麦粒线虫:冬麦秋播后,雨水较多有利于 线虫侵染而发病较重。发病轻重与种子材料中 混杂的虫瘿量和播后的土壤温度。土温 12~16℃ ,适于线虫活动为害。沙土干旱条 件发病重,粘土发病轻。瘿内幼虫在干燥条件 下可存活几年。 2、小麦胞囊线虫病:一般与禾谷类作物连作发 病重,轻沙质土比粘土发病重。
小麦粒线虫
小麦粒线虫概述

小麦粒线虫垫刃目 (Tylenchida)粒科 (Anguinidae)粒线虫 (Anguina)属,主要 分布在西欧、北美和澳 大利亚等地区。
粒线虫苗期症状

受粒线虫侵害的小麦植株接 近地面的茎基部增粗,分蘖 增多,或轻或重地发生矮化; 叶片卷曲,皱缩,生长呈畸 形。卷曲的叶片通常将下一 个长出的叶片或花包在里面, 以至于后来的生长使茎弯曲, 整个植株看上去粗矮扭曲。 与正常植株相比,病株分蘖 多,生长快,抽穗提前 3045天,但病株的穗数并不一 定多。病株叶片偶尔生有很 小的圆形突起,即虫瘿。

基于基因片段和形态特征分析的山西鬼笔属物种多样性分析

基于基因片段和形态特征分析的山西鬼笔属物种多样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23,51(8):921-927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于基因片段和形态特征分析的山西鬼笔属物种多样性分析张泽乾1,毛宁2,刘虹1(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31;2.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048)摘要:为阐明野生鬼笔属Phallu s食用物种在山西的分布及物种多样性,文章采用ITS和LSU这2个位点基因片段分析比对及形态学特征比较鉴定的联合分析方法,对2017—2022年连续5 a在山西各地林区采集的8个鬼笔状蘑菇样本进行研究鉴定。

结果发现,鬼笔属在山西分布有3个物种,即冬荪鬼笔Phallu s dongsun、红鬼笔Phallu s rugulosus和超短裙鬼笔(超短裙竹荪)Phallu s ultraduplicatus;其中,我国著名的食用真菌冬荪鬼笔Phal⁃lu s dongsun在山西野生分布有黄、白2个颜色品种,其中,黄色品种分布于全省各地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白色品种仅见于山西南部中条山区域。

之前已知,冬荪鬼笔仅有白色品种分布于中国及东南亚各地。

该研究结果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和证实冬荪鬼笔在自然界有黄色品种存在,冬荪鬼笔黄色品种的发现为名贵野生食用菌冬荪鬼笔的人工培育和育种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研究方向,丰富了中国重要野生食用菌物种的基因库,对野生菌多样性研究和栽培驯化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野生食用菌;冬荪;分类;系统发育;多基因分析中图分类号:Q94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23)08‒0921‒07Species Diversity Analysis of Phallus in 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Analysis ofGene Fragment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ZHANG Zeqian1,MAO Ning2,LIU Hong1(1.Shanxi 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Foods,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31,China;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Abstract:To elucid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wild edible species of the genus Phallus in Shanxi province, in this study, the combined analysis of gene fragmen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ITS and LSU and comparis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as used to identify eight mushroom samples of the genus Phallus collected in the past 5 years from 2017-2022 in various forest areas of Shan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species of Phallus were found in Shanxi, namely P. dongsun, P. rugulosus, and P. ultraduplicatus. Of them, the famous edible wild mushroom Phallus dongsun had two colors of varieties in Shanxi province, one was yellow,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in both conifer and broad forests or mixed conifer and broad forests, and another was white, only seen in the Zhongtiao Mountains in the south region of the province. Previously, it was known that only white variey of P.dongsun wa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This study was the first time to find and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yellow variety of P.dongsun in nature in the world. The discovery of the yellow variety of P.dongsun provided a new material and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for this valuable edible fungus. It enriched the gene pool of important wild edible fungi species in China, which wa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on diversity and cultivation and domestication of wild fungi.Key words:wild edible fungi; Phallus dongsun; taxonomy; phylogeny; multigene analysis鬼笔属Phallus是一类形态特征独特、子实体质地海绵状、气味浓郁的大型真菌,分类上隶属于伞菌纲(Agaricomycetes)鬼笔亚纲(Phallomycetidas)鬼笔目(Phallales)鬼笔科(Phallacea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浙 江 大学 农 业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院 生 物 技 术 研 究 所 , 江 杭 州 30 5 . 1 浙 10 8 2 山西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棉 花 研 究 所 , 西 运 城 0 4 0 山 400 3 山 西 省 晋 城 市植 物 保护 站 , 西 晋 城 0 8 0 ) . 山 4 0 0
Pr v nc . J u n lo h a g Unv ri ( r .& Li c. ,2 1 , 8 5 : 6 — 7 o i e o r a fZ @ n ie st Ag i y c f S i) 0 2 3 ( ) 5 6 5 4 e
I AU n Ku ,XITin y a a - u n ,ZHANG of n 。 Ya —a g ,ZHENG ig WU ( .I siueo oeh oo y,Colg J Jn — 1 n ttt f Bitc n lg le eo ’
摘 要 2 l 一 2 1 O O O 1年 期 间 , , 麦扬 花抽 穗期 对 山 西 省 不 同地 区 , 麦 上 的孢 囊 线 虫 进 行 系 统 调 查 , 主 要 群 体 在 J 、 J 、 对 的 线 虫形 态 学( 括 孢 囊 和 2 幼 虫 ) 行 显 微 观 察 、 量 和描 述 , 分 析 其 r NA 分子 特 征 . 果 表 明 : 自山 西 包 龄 进 测 并 D 结 来
内 的安 徽 、 苏、 南 、 京 、 北 、 海 等 地 区及 国 际 上 印 度 的 禾 谷 孢 囊 线 虫群 体 以 及 澳 大利 亚 的 澳 洲 孢 囊 线 虫 江 河 北 河 青 ( H.a s ai) 亲 缘 关 系较 近 , 与 欧 洲 的德 国 、 洛 哥 、 ut l 的 r s 而 摩 西班 牙 、 国 和 英 国 主要 群 体 的 禾 谷 孢 囊 线 虫 群 体 的 法
E— i:d b s @ zU.d .n malz x n b j e u c DOI 1 3 8 / .sn. 0 89 0 . 0 1 1 . 8 :0. 7 5 j is 1 0 2 9 2 1 . 1 0 1
山西省 小 麦孢 囊 线虫 的形 态 学和 分 子 特征 分 析
刘坤 席 天元 , ,张耀 芳。 郑 经 武 ¨
Agrc lu ea d B fc 0o ,Zh ja g Un v ri iu t r n 0 Zg ei n iest y,H a g h u 3 0 5 n z o 1 0 8,C ia 2 h n .CotnRee rh I siue to sa c n ttt, S a xi a e f Agrc l r lS in e , Y n h n h n d my o Ac iu t a ce cs u c e g, S a x 4 0 0 Chn 3 J n h n a tPr tcin u h n i0 4 0 , ia . ic e g Pln oe to
省 的 小 麦孢 囊线 虫主 要 群 体 均 为禾 谷 孢 囊 线 虫 ( trd r vn e ; 所 有 群 体 线 虫 的 r A— s 区的 P R 扩 He o eaa ea )对 e DN I T C
增 和 序 列测 定均 得 到 1 大 小 为10 5b 条 4 p的 序 列 ; 系统 发 育分 析 显 示 , 西 省 的 9个 小 麦 孢 囊 线 虫群 体 与 来 自国 山
c s e t d f c ig wh a i a wa n 1 8 , n i c h n t en ma o e r e o t d i 3 p o ic s o y tn ma o e i e tn e ti Ch n s i 9 9 a d sn e t e h e t d s we er p re n 1 r v n e f n n
浙 江 大 学 学报 (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f Si e J u n l fZ ein iest ( rc & Li c. o r a h ja g Unvri Ag i. o y
h t 《 w . u n l .j d c / g tp | j r as zu e u.n a r o
Chi na. I Sh nxi ov n e o s t m a i ur e e e m a e f r t d s rbuto a d pe is i ntfc ton oft n a Pr i c n yse tc s v y w r d o he i ti in n s ce de iia i he c s— o m i m a o s p r stzng i he t y tf r ng ne t de a a iii n w a . Durng 2 t 011,a e e i e s v y a n s ia i n o c tf m i g ne a od r iiig w he ti i 01 o 2 0 n xt nsv ur e nd i ve tg to n ys—or n m t espa astzn a n Sh nxiPr vi e w a arid t K e or ol ia ha a t rsi s a o p a o nc s c re ou . y m ph og c lc r c e itc nd m r home rc y t nd s c d s a e t is ofc s s a e on — t g
St to ,J n h n a in i c e g,S a xi 4 0 0 h n 8 0 ,C i a) 0 hn
Su m a y Cy tf r n e t d a a iii g o e t i a s ro s p o l m n t e wo l m r s —o mi g n ma o e p r st n n wh a s e i z e f tr p r f r
亲缘 关 系相 对较 远 .
关 键 词 禾 谷 孢 囊线 虫 ;形 态 特 征 ;I 区序 列 TS
中 图分 类 号
Q 9 9 1 2 . ; 3 .+ 5 5 .7 + 5 S4 2 4
文献标志码

M o ph o i a nd m o e u a ha a t r z to f c s — o m i n m a o e n r ol g c l a l c l r c r c e i a i n o y t f r ng e t d s o whe t r m S a i a f o h n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