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早读内容

三年级下数学早读内容
三年级下数学早读内容

新秀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早读内容)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

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

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

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

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

是圆的对称轴.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

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

称为旋转。旋转的特征:围绕中心转动。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

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

乘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乘数同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乘数十位上

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乘数×乘因数=积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第四单元克、千克、吨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千克:称一般物品的质量或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用kg表示。

克: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用g表示。

它们的进率是1000,即1千克=1000克 1kg=1000g

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克换算成克,就是在克数末尾添上3个0;把克换算

成千克,就是在克数末尾去掉3个0。

称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吨=1000千克 1t=1000 kg

把吨换算成千克,就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第五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长

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已知面积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

已知面积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

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 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

定相等。

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粉笔盒的一个面)、1平方()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9、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①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

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

②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

③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

⑤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m2 = 100dm2

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就在数字的末尾加上2个0;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把平方分米换算成平方米,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2个0。(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dm2 = 100cm2

把平方分米换算成平方厘米,就在数字的末尾加上2个0;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把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2个0。(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1m2 = 10000cm2

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厘米,就在数字的末尾加上4个0;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把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米,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4个0。(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

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

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占的份数作分子。

2、认识几分之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认识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

之几。

4、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5、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6、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减;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注意:这个知识点要用到期末考试,记得保管好,不要弄丢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汇编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 毫米厘米分米 基础知识过关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块玻璃厚50()一只大象高3() 粉笔长75()床长约2() 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 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A.2克 B.2毫米 C.2厘米]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① 毫米② 厘米③ 分米 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 文具盒② 电视机③ 数学书 考点二、比较大小 【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1、简单的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或者“=” 4分米○ 40毫米 70毫米○70厘米 3千米○2970米 4分米○39厘米 2、计算后比较大小 1米—3分米○ 7厘米 5米3分米○ 53米 7厘米+23厘米○3米 1米-2分米○8分米 1米○2分米30厘米 考点三、计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2千米=()米 3米—2分米=()分米 7千米—2000米=()千米 36分米—16分米=()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考点四、解决问题 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 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面积)练习题

7、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减少4厘米,它的周长和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填相等、不相等或不一定相等) 8、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9、1平方米=()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米=()分米=()厘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7平方米=()平方分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0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10、长12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合()平方分米。 二、图形题 1、求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2、用54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其中两条边利用屋墙壁,如图,这个养鸡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3、有一个正方形花圃,一面靠墙(如图),在这个花圃四周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27米,这个花圃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这块地的三分之二用来种杜鹃花, 杜鹃花占地多少平方米? 10 15 25 25

4 5、在大正方形里面有两个涂色部分也都是正方形,已知两个涂色部分的周长和是52分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6、如图所示,甲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是100厘米,乙的长比正方形的边长的2倍少10厘米,乙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如图,一块长方形的某地,长8米,比宽多3米,周围有一条1米宽的道环绕着,求道路的面积? 8、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对应边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0平

三、解决问题 1、一辆洒水车,每分行驶6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5分,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2、小红家准备在客厅铺上方砖,选择哪一种方砖比较便宜?便宜多少钱? 8m 1dm (每块2元)2dm(每块5元) 客厅 3、王老师把一张长12分米,宽9分米的彩纸剪成边长是2分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剪成多少个?(注意剪纸不能拼)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案一、复习“周长”的意义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进修了“周长”,谁来举例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呢?生:我首先是从周长的名儿想到──周长就是一周的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案 。比如,三角板的周长就是三角板一周的长度。生:围成1个物体的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如我的腰围、胸围等等(边说边比划),还有一棵古树的树身的周长,就是盘绕树身的一周的长度,我上次看见一本书讲,有一棵古树的树身的周长有十几米呢。生:围成1个图形各条边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比如三边形就是三条边的总和,四边形就是四条边的总和,五边形就是五条边的总和,六边形就是六条边的总和……反正有几条边,就是把几条边加起来的总和。师:(拿出1个长方形、正方形)谁愿意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哪儿的长度?(学生上来指出)(学生讨论、反馈)师:(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边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圆形)教员这搭有很多的平面图形。此刻请同学们拿出红笔描一描各个图形的周长。(同学们拿出桌上同样图形的纸描起来)[通过举例子、指一指、描一描等方法复习“周长”的寄义,体现“周长”与儿童生活紧密亲密相关,摒弃传统讲授中让学生“背定义”的复习方式。]二、探究求“周长”的方法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指一指、描一描等方法,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周长是有是非的。你能判断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哪1个长一些?[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谁长一些”来指导学生的料想,激发探究欲望。]生:长方形的周长长一些。生:正方形的周长长一些。生: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师:此刻有三处差别理论,谁能想出1个比较好的办法,证实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让大家心服口服。可以自力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学生讨论,或同桌交流) 生:我想用一根细线来“围”住图形,然后再量一下绳子的长就可以了。生:我想把这两个图形都盘绕1个尺子滚动一周,就能知道论谁的周长大一些了。生:我想先量出每一条边的长度,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可以比较了。师:大家想到的方法,都可以求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也能比较出它们的是非。可是,要是我们要大家比较的不是两个图形,而是两个差别操场的周长,那么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利便又比较准确呢?生:用“滚”的方法是不行的,“围”的方法太贫苦了,用“先量再算”的方法比较利便准确。[让学生寻求各类解决问题的计谋,其实不强求相符,同时又注意指导学生:计谋一定要合理而科学。]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师:我们先来量一量、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刚才这位同学想到先量后算的方法。那么该如何量?又如何算呢?生:我认为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了。师:对!此刻,1个操场的长和宽已经量好了,请同学们看题(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校操场是来1个长方形,长105米,宽80米,小强绕操场四周走一圈,走了多少米?),求小强走了一周,就是求什么?生:长方形的周长。师:操场的周长如何算呢?请大家自力思考完成。(同学们独自举行计算后,再举行交流,教师根据反馈环境,用多媒体动态、RAND演示把长方形拆成四条边又合并起来的过程,展览学生的三种差别算法)(1)105+80+105+80=370(米)周长=长+宽+长+宽(2)105×2=210(米)80×2=160(米)210+160=370(米)周长=长×2+宽×2 (3)105+80=185(米)185×2=370(米)周长=(长+宽)×2 师:大家本身已经总结了长方形周长的三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生:我喜欢熬头种,它是把四条边都加起来,就是操场的周长了。(学生争着要说,课堂有些吵闹)师:我感觉这位同学说的“把四条边加起来算周长的方法”确实不错!大家说,对不对?(同

三年级数学上早读资料

瑶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早读资料 班别姓名学号 第一单元:时、分、秒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当秒针走一圈(60小格)即60秒时,分针正好走1小格,所以1分=60秒。 2、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把时(分)化成分(秒),时(分)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当把较小的单位转化成较大的单位时,要除以进率;当把较大的单位转化成较小的单位时,要乘以进率。 3、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数钟面上的格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4、时、分、秒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5、在用时间记录赛跑成绩时,所用时间越少,成绩越好。 6、比较两段时间的大小,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7、起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起始时刻 8、在计算时间时,要注意相同的时间单位才能相加、减。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减数的十位,再减去减数的个位。 3、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4、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5、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看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 6、在计算结果要求不精确时,可以估算。 7、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可以把三位数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计算。 8、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9、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10、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可以先把每个三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第三单元:测量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1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及习题全册

三上第一单元 一、填空 1、7000千克=()吨 6米=()分米 5千米=()米 10厘米=()分米 43毫米=()厘米()毫米 2分米5厘米=()厘米 1米-4分米=()分米 15厘米+25厘米=()分米 5200千克-200千克=()吨 8千米-2000米=()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 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 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 3、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分米。 4、1袋面粉重50千克,()袋面粉重1吨。 5、3千克鸡蛋6元钱,1千克鸡蛋要()元。 、“>”或“=” 600米千米 5吨千克 4分米厘米 400千克+600千克吨 8000米-2千米千米 23厘米+27厘米分米 20厘米+90厘米米 三、选择合适的数量,把它圈起来。 一只足球重( 1吨 15千克 500克) 一枚一元的硬币的厚度约( 2克 2毫米 2厘米) 一辆大货车的载重量( 3000克 300千克 3吨) 四、实践操作: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75千米 800千米 18千米 5千米 三上第二单元 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 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 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 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 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复习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复习知识点 1、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2、多边形的周长是多边形多条边的长度之和(每条边的长度都加起来) 3、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 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②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长方形的宽 宽=周长÷2-长宽=(周长-长×2)÷2 ③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长 长=周长÷2-宽长=(周长-宽×2)÷2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正方形的边长边长=周长÷4 5、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有两种情况: ①长方形的长靠墙 宽宽靠墙围成的长方形周长=宽×2+长 长 ④长方形的宽靠墙 长长靠墙围成的长方形周长=长×2+宽 (围成的两种长方形,图①比图②所需围栏少) 宽 6、从长方形的纸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就是以长方形的宽为正方形的边长。例如: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7、用边长为4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8 -2×4 =16×2 =32-8 =32(厘米) =24(厘米) (2)拼成的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 2×4=8厘米(要先用2×4=8先算出来长)宽:4厘米) ①(2×4+4)×2 ② 2×4=8(厘米) =(8+4)×2 (8+4)×2 =12×2 =12×2 =24(厘米) =24(厘米)

8.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先画图,再解答) 2分米 16÷4=4(分米)(要算出来4和2是怎么得到的) ÷2=2(分米) 分米(4+2)×2 ×2 (分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的认识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的认识课题: 周长的认识课型: 新授课教学时间: 2019 年 9 月 29 日教学内容: 教课书第 41 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建立周长的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法: 探究法、活动法、体验法、讨论法、讲授法学法: 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钟、笔筒、两根同样长的绳子、没有包边的镜子,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 1/ 8

小动物们准备举行一次运动会,这几天,小动物们都忙着锻炼呢!(课件演示: 小动物跑步画面)师: 瞧!它们已经站在各自的跑道上准备跑步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他们的跑道有什么不同?生: 形状不同。 有的是五角星形、有的是圆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月牙形。 师: 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观察,小动物们是怎样跑的?(动画演示: 小动物绕各自的跑道跑一周)生 1: 小动物是沿着图形的边跑的。 生 2: 它们是从哪儿开始还是回到哪儿。 生 3: 绕图形的边跑了一圈。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动物们呀,就是绕着这些图形跑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2、揭题并板书: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周长。

三年级上册早读资料

三年级语文上册词语归类 ABB 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红彤彤、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 雾沉沉、雨蒙蒙、黑糊糊、白花花、油亮亮、绿油油、懒洋洋、慢吞吞、孤零零、热腾腾、亮晶晶、光秃秃、闹哄哄、软绵绵 AABB 严严实实、来来往往、确确实实、飘飘摇摇、祖祖辈辈、密密层层、舒 舒服服、挨挨挤挤、老老少少、花花草草、说说笑笑、蹦蹦跳跳、葱葱茏茏、郁郁葱葱 ABCC白发苍苍、风尘仆仆、千里迢迢、金光闪闪、喜气洋洋、得意洋洋、生机(兴致)勃勃、气喘吁吁 AABC恋恋(依依)不舍、彬彬有礼、翩翩起(飞)舞、草草了事、默默无闻、 津津有味、高高在上、栩栩如生、沾沾自喜、滔滔不绝、念念不忘、源源不断、头头是道、蒸蒸日上、面面俱到 ABAC自言自语、自由自在、自高自大、自说自话、自作自受、自生自灭、自 卖自夸、各种(式、色)各样、各行各业、各就各位、无边无际、无法无天、无影无踪、无穷无尽、无声无息、无忧无虑 又…又…: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又肥又厚、又细又长、又白又嫩、又冷又饿、又高又大、 不…不…:不慌不忙、不闻不问、不明不白、不干不净、不知不觉、不声不响、不紧不慢、不多不少、不上不下 千…万…:千呼万唤、千言万语、千丝万缕、千军万马、千辛万苦、千变万化、千真万确、千头万绪 …言…语:自言自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甜言蜜语、花言巧语、胡言乱语、冷言冷语、不言不语、豪言壮语 12反:远近闻名、日夜兼程、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左右为难、爱憎分明、进退两难、详略得当、是非不分 13反: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左抵右挡、小题大做、天罗地网、因小失大、左膀右臂、南征北战 24反: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七上八下、三长两短、九死一生、声东击西、口是心非、眼高手低 13和24反:前因后果、深入浅出、有头无尾、出生入死、天南地北、易攻难守、 有始无终 出自寓言的成语(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叶公好龙、画蛇添足、亡羊补牢、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画龙点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 毫米厘米分米 基础知识过关 ... .. ... .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 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 (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 (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 分米=10厘米1 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 厘米=1分米10 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

1 米=100 厘米1 分米=100 毫米100 厘米=1 米100 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 1千米=1000米1 公里=1000米1000 米=1千米1000 米= 1 公里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块玻璃厚50( ) 粉笔长75( ) 回形针长约3( ) 学校操场长90( ) 小华身高130( ) 一把小学生尺 子长2( ) 2、一枚1 元的硬币厚度约是2(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4、手机厚度接近1 ( ) 。考点二、比较大小 1、简单的比较大小 4分米O 40毫米 3千米O 2970米4 一只大象高3( ) 床长约2( ) 儿童漫画书宽约2( ) 一根跳绳长2(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幢楼高12( ) )。 【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在O里填上“ >”” <”或者“=” 70 毫米O 70厘米100 毫米O 10厘米分米O 39厘米23 分米O 2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的认识》案例分析反思 新人教版

《周长的认识》 在上《周长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1、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周长” 2、画出实物的周长→图形的周长 3、自己想办法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 4、总结 《周长的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在教法上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数学从实践中来,处处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常言说:好的开课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始,我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引入“周”字。巧妙的引入,唤醒了学生对“周长”的初步理解。 2、精心设计每一个数学学习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了引导、协助的作用。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想一想、说一说等方法了解了物体周长的含义。再以量一量、算一算、围一围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一般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由一条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用尺子测量;圆的或不规则的图形用线围一圈,再用尺子测量绳子;园还可以采用滚动一圈的方法。 3、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节课学生通过自我操作训练,对所学的抽象知识通过积极主动的数学活动获得真正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整堂课使学生在愉快的探索中学会新知。 不足之处: 1、在学生理解了“封闭”后应马上再画一个不封闭图形,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2、整个教学环节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安排较多,老师因当心时间不够,没有给学生足够探索的时间,老师有包办代替现象。 3、在练习中设计的最后一题难度过大。 补救措施: 1、今后数学课堂上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探索的时间;做到精讲多练。 2、把这节课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再强调一遍。 1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早读材料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早读材料 1.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自己面朝哪个方向,右手就指向顺时针(东南西北)的下一个方向。 2.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3.地图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东面和南面的中间是东南面;东面和北面的中间是东北面;西面和南面的中间是西南面;西面和北面的中间是西北面。 5.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6.两个相同的数相除得1(都不为0);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得0 ; 0不能做除数;0乘任何数都得0。 7.除法的口算:用被除数的最高位去除,再在商的后面加上0;如果最高位不够除,就在商的后面少加一个0. 8.除法的估算: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9.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不够除就在上面写0. 每次要记得验算余数要比除数小。 10.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将商乘以除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将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11.运算法则: (1)如果只有加法或乘法其中的一种,可以按任意顺序计算;(2)只含加减法或乘除法,一般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计算; (3)加减乘除都有,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4)如果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2.笔算乘法: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因数的各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的乘积加起来。13.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14.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5.测量较小物体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稍大物体的面积用 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 16.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因为使用的单位不一致,所以没有可比性, 是无法比较的。 17.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也就扩大到原来的9 倍。算式是:3倍×3倍=9倍。 18.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等=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9.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两个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换算方法1:大单位到小单位(×进率或增加几个0);

(完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问题

周长问题 1.一个边长是36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长是35厘米,宽是24厘米的长方形,谁的周长长?长多少? 2. 一个长方形的土地,它的长是36分米,宽是26分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这块土地有一边靠墙,如果要给这块土地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分米? 3.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米,求它的边长? 4.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4分米,它的长是5分米,它的宽是多少? 5.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厘米? 6. 用一个长25分米,宽14分米的长方形剪正方形,能剪出来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7.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25分米,长是宽的三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8. 有一个铁丝围成的长方形它的宽是3厘米,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9. 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18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10.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5厘米,求它的周长。

11.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12.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18分米,它的长比宽多12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3. 一个长方形的长加宽的和是56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4分米,它的宽比长短1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16.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4米,它的长是5米,它的宽是多少? 17. 把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正方形,能剪出来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18. 一个长方形长加宽的和是7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一个边长是36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长是35厘米,宽是24厘米的长方形,谁的周长长?长多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针走1圈是1分钟。 2.1时=()分120分=()时 4分=()秒540秒=()分 半时=()分160分=()小时()分 1时+40分=()分1分20秒—50秒=()秒 85秒=()分()秒 3.在○里填“>”、“<”、“=”。 4分○40秒160分○2时3分○200秒3时○300秒 250秒○5时60秒○6分5分○500秒1200分○20时 4. 5.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 小乐呼吸1次约4()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绕操场一圈走需要5()妈妈每天午睡大约长1() 6.小美每天在学校的时间一共有6()30()。 7.从上海开往北京的高铁,甲车是早上6:05开,乙车是早上6:15开,( )车开的 迟,迟()分钟。 时15分,时针和分针成()(填直角、锐角、钝角)。 9.学校上午8:00上课,小华上午7:40到教室,他提前了()分钟。 我每天早上6时25分开始运动,7时做完休 息,他做运动的时间一共是()分.

10. 李师傅6分钟可以生产1个零件,他3小时能生产()个 零件。 12.放学后,小李和小明同时从学校回家,假设他们每分钟走同样的路程,小李回到家用了20分19秒,小明回到家用了21分09秒,()家离学校较远。 二、判断题 1.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2.妈妈上午9:00上班,下午5:00下班,她一天工作了4小时。() 3.小云从一楼到二楼用了8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五楼要用40秒。() 4.读一篇400字的文章大约要用1小时。( ) 5.在百米赛跑中,东东用了140分。()。 三、选择题 1.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用时30分,()结束。 :::30 2.小美和小乐做一样的作业。小红用了30分钟,小乐用了35分钟,( )做得快。 A.小美 B.小乐 C.一样快 3.学校早上8:00上第一节课,这节课上了40分,中间有2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活动,还有10分钟的课间休息,()上第二节。 :::10 4.聪聪每天早上7:35到校,他比小明早到校15分钟,小明早上( )到校。 :20 :50 :15 5.某小学六一联欢会从上午8:30分开始,到10:20分结束,这场联欢会进行了( )。 我从上午9:00起飞,于当天上午 11:05到达目的地,我一共飞了() 小时()分钟。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第一单元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 2分=()秒4小时=()分3分12秒=()秒2时12分=()分60分=()时90分=()时()分 75秒=()分()秒180秒=()分2分-30秒=()秒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是()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2、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3、8:30:25是()时()分()秒。 4、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是()秒。 5、()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6、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 7、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 8、时针从数字()走到数字6,走了5小时。 9、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钟。 10、课间从9:40开始,10:00结束,课间操的时间是()分。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110秒2120分 5分500秒636秒404分 2504分1502时1分30100秒 250分2时20分901小时30分 四、填写合适的单位 1、洋洋每天睡9() 2、小明跑60米,用了12() 3、学校周一升国旗大约用了5() 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

5、摸摸自己的脉搏,1()大约跳了80下。 五、计算: 1分-5秒= 2时50分-2时15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50分-15分= 11时50分-7时40分= 5时15分+45分= 10时40分+ 3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六、选择合适的时间连线 1.小青跑60米1小时 2.小军每天写作业11秒 3.新闻联播20分 4.小明每天家务劳动30分 七、解决问题 1、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 2、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 3、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 附加题: 在100米比赛中,小明用了16秒,小锋用了15秒,东东用了14秒。 ◆他们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 1、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如果它的长的7厘米,宽是()厘米。 2、长方形的长增加5厘米,宽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厘米 3、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12厘米,则边长增加了()厘米。 4、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2厘米,则周长增加了()厘米。 5、一个长方形长是16厘米,长是宽的2倍,则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6、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 7、天气好的时候,王奶奶喜欢沿着湖边散步,她走一圈是()米。 8、关于图中甲、乙两部分的周长,描述正确的是()。 A.甲的周长长些。 B.乙的周长长些。 C、一样长 9、下图这个正五边形的周长是()分米。(图中的单位是分米)

二、解决问题(综合算式必须脱式计算) 1、淘气想靠着墙围一个长方形的菜地,长37米,宽26米。可以怎么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画图并计算)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画图并计算) ①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②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3、淘气用一根4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是10厘米,它的长是多少厘米 5.用边长为3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先

画图,在解答) 6.用一张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7.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先画图,在解答) 8.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9.长方形 正方形

最新小学三年级周长计算方法总结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对比练习题 第1组:(公式法求周长) 1、一个长方形的长12分米;宽比长短 ① 宽:12- 2=10(分米) ② 周长:C 长 =(长+宽)×2 =(12+10)×2 = 22×= 44(分米)2 本组题需要明白“谁与谁比?谁多?谁少?”;明确“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第2组:(逆向求边长) 1、用长36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6÷4 =9(分米) 2、一块长方形奖状的周长是100 方法一: 方法二: ○1(长+宽)= 周长÷2 =100÷2 =50(分米) ○2宽 =(长+宽)- 长 = 50-30 = 20(分米) 综合列式:100÷2-30 = 50-30 = 20(分米)

第3组:(跑圈问题) 1、一个长方形广场长164米, 宽36 米。小明沿着广场的四周跑了两圈, 他跑了800米。 2、李奶奶每天早晨围着一个边长为25米的正方形花坛走4圈;她每天早晨走400米。 第4组:(篱笆问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12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60米。 想:“四周围上篱笆”;就是求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2米;宽18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58米。(画图表示) 想:“篱笆至少长多少米”;必须“长边靠墙”;也就是求2条宽和1条长的总和。 如果“短边靠墙”;C=22×2+18 =44+18 =62(米); 篱笆长62米。 本组题需要画图帮助理解题意;要分清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并且;靠墙时;只有长边靠墙;篱笆用的最少。 第5组(平移法求周长) 1、 求周长? ① 1圈:C 长 =(长+宽)×2 =(164+36)×2 = 200×2 = 400(米) ② 2圈:400×2= 800(米) 综合列式:(164+36)×2×2 =200×4 =800(米) 学生要明确两次“×2”的不同意义。不可漏乘。 ① 1圈:C 正 =边长×4 = 25×4 = 100(米) ② 4圈:100×4= 400(米) 综合算式“25×4×4”; =100×4 =400(米) 学生要明确两次“×4”的不同意义。不可漏乘。 18 C 长 =(长+宽)×2 =(18+12)×2 = 30×2 = 60(米) C= 18×2+22 = 36+22 = 58(米) C 长=(长+宽)×2 =(10+6)×2 6米 6米 平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部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之窗(填空,每空分,共15分) 1. 3厘米=()毫米()厘米=5分米 3厘米5毫米=()毫米 6千米=()米 100毫米=()厘米()米=4千米 40毫米=()厘米 10千米=()米 100毫米=()分米 6千米300米=()米 2. 1吨=()千克()千克=5000克 4吨=()千克9000千克=( )吨 ()吨= 2000千克 3000克=( )千克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卡车载重8() 三年级学生重30()机场跑道长约3() 桌子高85()大头针长22()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400米,还差()正好是1千米。5.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最好用()作单位。 6.一张白纸约重3(),一头大象约重2(),一个西瓜约重4()。

长() 二.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每题2分,共8分)一座桥长15米 数学书厚125厘米 小青的身高5千米 一幢楼房高8毫米 三、谁是谁非(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7分) 1.一枝铅笔长18米。() 2.数学书宽约17厘米。() 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4.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1吨。() 5.新城小学到万江汽车总站约4千米。() 6.一头猪重100千克。() 7.一头成年蓝鲸重30千克。() 五、我会画(每题2分,共6分) 1. 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

2. 画一条长1分米2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比7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六.计算(共28分) 1.计算。(每题2分,共20分) 6吨200千克=()千克1米—3分米=()分米 7千米—5000米=()米8毫米 + 2毫米=()厘米 82厘米—52厘米=()分米3厘米 + 2毫米=()毫米 1吨—700千克=()千克6吨—2000千克=()千克5200千克—3200千克=()吨200千克+1800千克=()吨2.在()里填上“=”、“<”、“>”。(每题1分,共8分) 2吨()960千克 1000克()3千克 45克()3千克 2050克()2049千克 4千米()4200米100毫米()1分米 15吨()15千克 5000千克()5吨 七、快乐ABC(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2分,共10分)) 1.最轻的是()。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面积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 1、()或者()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常用的测量土地面积单位有()。 2、长方形面积=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面积= ,正方形周长= 3、在括号里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约长4()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小明身高约128()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小华腰围约6()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320()一枚邮票的大小是4()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数学书厚约8()教室地面约56() 4、 5平方米=()平方分米 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5平方千米=()公顷 20000公顷=()平方米20000公顷=()平方千米 15平方千米20公顷=()公顷 5、比较下列两个数量的大小。 1000平方千米公顷 5平方千米平方米 8400平方分米平方米 2公顷50平方米平方米二、应用题。

1、有一块长方形西瓜地,长60分米,宽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可收西瓜35千克,这块瓜地共可收西瓜多少千克? 2、同学们出的墙报,长 18 分米、宽 12 分米。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总长是多少分米? 3、学校篮球场的宽是15米,长是宽的2倍还少2米,这个篮球场有多大?小明绕篮球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4、小红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她绕着小区里的正方形荷花池跑步,跑一圈正好是240米,这个正方形荷花池的面积是多少? 5、一根铁丝能做一个长2分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6、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要在池底铺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7、小青家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小青家的客厅多少平方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周长面积练习卷

一、填空 1、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0000平方米=()公顷 400厘米=()米 8平方米=()平方厘米 2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平方米=()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7公顷=()平方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平方千米=()公顷 2、用合适的单位填空: 小红家的楼房面积大约是123() 一张课桌高6()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 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操场的面积约是3600() 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3、边长是()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二、计算题 1、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长50米,宽3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小军围着水池跑了8圈,他跑了多少米?

2、一块菜地是长方形,长是15米,宽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收菜30千克,这块地可以收菜多少千克? 3、用2米长的铁丝,做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最多可以做几个?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还剩多少铁丝? 4、小明家用石灰涂墙,房间四周墙都是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其中一面墙上有一个2平方米的窗户,需要涂石灰的面积是多少? 6、小丽家的客厅面积是25平方米,用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客厅地面,一共需要多少块? 7、有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米,一个长方形的宽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长比这个正方形边长的2倍还多1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12厘米,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正好与这个长方形的宽相等,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短多少厘米? 9、一块正方形菜园,它的四周用长24米的篱笆围了起来,求这块菜园的面积。 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100公顷=1平方千米。() 2.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长方形,长5分米,宽4分米,它的面积是20分米。() 4.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5.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 四、填表。 五、数一数。 下图每个格是1平方厘米。

三年级数学下早读资料

三年级数学下早读资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三年级数学下早读资料 班别姓名学号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2.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东北与西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 4.在描述行走路线时,一般用“先向……再向……最后向……”等词语。 5.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6. 位置是相对的,观测点不同,看到物体的方向也会不同。 7.“四面八方”的“四面”是指东、南、西、北;“八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8.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位置,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行走路线可能不是唯一的。 9.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后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 10.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北方,后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东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先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 或几个千。再用表内除法口算。 2.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除以一位 数,再把除得的商加起来。 3.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先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 数,一定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继续除。 4.除法的验算:(1)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商× 除数+余数=被除数。 5.除数若是一位数,首先来看第一位;首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 位。 6.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一商、二乘、三减、四比、五落。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商是三位数;被除数 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是两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