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类型与特点 基础知识
抗体的知识点总结

抗体的知识点总结一、抗体的基本概念1. 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抗体分子通常由两个轻链和两个重链组成,具有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特性。
2. 抗体通过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诱导了涉及多种细胞和蛋白质因子的免疫应答,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3. 根据抗体结构和功能的差异,抗体在免疫功能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包括中和毒素、调解细胞毒作用、促进吞噬细胞作用等。
二、抗体的类型及结构1. 根据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和性质的差异,可以将抗体分为IgM、IgG、IgA、IgD和IgE等不同类别。
其中,IgG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抗体,能够通过胎盘穿透到胎儿体内,同时参与包括补体激活、中和毒素、调节细胞免疫等多种免疫功能。
2. 抗体的结构包括变区和恒区,变区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恒区负责介导一些抗体功能。
抗体的结构还包括Fab和Fc区,Fab区含有抗原结合部位,Fc区包含与Fc受体结合的位点。
三、抗体的免疫功能1. 抗体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包括直接抗原特异性结合、调节细胞免疫作用、中和毒素、参与补体激活等。
其中,抗原特异性结合和中和毒素是抗体最为重要的两种功能,直接影响着免疫应答的效果。
2. 通过与抗原结合,抗体可以诱导免疫应答中其他细胞和蛋白质的参与,介导了免疫应答的进程。
同时,抗体还能够调节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平衡,促进一些特定免疫效应的发生。
四、抗体的应用1. 抗体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包括免疫检测、治疗和预防等多个方面。
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特定病原体的存在,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一些重要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2. 抗体药物是当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生物制剂之一,已经被证实在癌症、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同时,抗体药物的应用不断拓展,逐渐进入到个性化治疗的时代。
五、抗体的研究进展1. 随着免疫和生物技术的进步,抗体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
抗体有关知识点总结

抗体有关知识点总结抗体的结构抗体是一种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的Y形结构的蛋白质,通过二聚体的复合结构来组成。
每一个抗体单体都由两个相同的轻链和两个相同的重链组成。
抗体的结构使得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能够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
抗体的功能抗体具有多种功能,包括:1. 中和病原体:通过结合细菌或病毒的表面蛋白,阻止其进入宿主细胞,从而中和病原体的活性。
2. 促进炎症: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来促进炎症反应,引导免疫细胞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3. 细胞毒性:一些抗体可以直接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或感染的细胞。
4. 沉淀和凝集:通过结合抗原分子,促使其沉淀或凝集成大片的结构,以便免疫细胞更容易识别和清除。
5. 促进吞噬作用:通过结合细菌或病毒,促进免疫细胞对其吞噬和消化。
抗体的种类在人体中,有五种主要的抗体类别,即IgG、IgM、IgA、IgD和IgE。
每一种抗体类别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所不同,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
1. IgG:在体液免疫中起主导作用,可以穿过胎盘,提供给胎儿 passively acquire 免疫力,也能识别多种外来抗原并参与清除。
2. IgM:是最早产生的抗体,其特殊结构使其能够高效地激活免疫细胞,并被用于识别未被体内其他抗体识别的病原体。
3. IgA:主要分布在黏膜表面和分泌物中,对阻止病原体从黏膜进入体内起重要作用。
4. IgD:其功能尚不完全明确,被认为作为B细胞的受体,参与体液免疫。
5. IgE:在过敏反应和对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作用,可以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释放过敏原物质。
抗体的产生抗体的产生是通过B细胞和T细胞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的。
当身体遭遇病原体时,B细胞会被激活并开始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则会产生和释放抗体。
T细胞则可以辅助B细胞产生更具特异性和亲和性的抗体。
这一过程是体内免疫系统对抗感染和疾病的重要手段。
抗体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由于抗体的高度特异性和亲和性,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单克隆抗体,例如用于癌症治疗的免疫治疗药物,以及用于某些自体免疫疾病和传染病的免疫球蛋白预防治疗。
抗体生物知识点高中总结

抗体生物知识点高中总结抗体是一类具有抗原特异性的球蛋白分子,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通过与抗原结合来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或异常细胞。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抗体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抗体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抗体的结构抗体的结构是由免疫球蛋白分子构成的。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一种由重链和轻链组成的蛋白质,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IgG、IgM、IgA、IgD和IgE。
每个抗体分子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形成Y字型的结构。
抗体的结构由可变区和恒定区组成,可变区决定了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而恒定区则决定了抗体的功能。
二、抗体的功能1. 识别和结合抗原:抗体通过其可变区的抗原结合部位可以识别和结合不同的抗原分子,实现对外来病原体或异常细胞的识别。
2. 中和病原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中和其毒性,阻止其侵入宿主细胞,从而保护宿主免受感染。
3. 激活补体系统: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引起细胞溶解、炎症反应等机体免疫反应。
4. 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清除病原体的效果。
5. 诱导细胞毒性:某些抗体还可以诱导细胞毒性,使免疫细胞对感染的细胞进行攻击。
三、抗体的应用1. 临床诊断:抗体可以作为检测手段,用于临床诊断。
例如,通过检测特定抗体的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
2. 免疫治疗:利用抗体对特定抗原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可以开发抗体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例如,单克隆抗体药物在癌症、炎症性疾病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3. 免疫预防:通过接种疫苗来诱导机体产生特定抗体,从而达到免疫预防的目的。
4. 免疫相关疾病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可以通过调节抗体水平或中和特定抗体来进行治疗。
5. 生物学研究:抗体可以用作生物学研究的工具,例如,通过特定抗体的识别,可以对蛋白质、细胞等进行定位和检测。
四、抗体的产生与调节抗体的产生受到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
各种抗体的特点

各种抗体的特点
各种抗体的特点
抗体(Antibody)是由动物的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在人体及其他动物体内,它有着强大的识别及杀伤微生物等外源物质的功能,因而具有重要的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在临床上也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目前,已经发现有大约一百种抗体,每种抗体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1、IgG抗体:IgG抗体是一种抗体,大多数人体免疫系统能出现的最多的抗体类型,约占人体抗体的75%以上,其抗原性强,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组织,可与抗原结合细胞表面,从而杀伤病原体,也可与多种细胞相互作用,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2、IgA抗体:IgA抗体是一种在宿主体内的抗体,主要位于粘膜表面、消化道及呼吸道,其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毒及细菌的入侵,同时也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有效地防止细菌性的疾病。
3、IgM抗体:IgM抗体是一种体内最早出现的抗体,其主要参与早期免疫反应,同时也可与抗原结合,造成细胞溶解性的抗原结合抗体,从而能有效地抵抗外源性抗原。
4、IgE抗体:IgE抗体是一种特殊的抗体,能够在与抗原相互作用时,引起各种变态反应,从而有效地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
5、IgD抗体:IgD抗体是一种能够结合表皮细胞的抗体,其能够有效地阻止病毒及细菌的入侵,保护宿主体的健康。
6、IgG抗体:IgG抗体是一种能够结合抗原及其他外源性物质的抗体,能够结合抗原细胞表面并发挥杀伤性,从而有效地抵御入侵性的细胞及病原体,有助于宿主体的健康。
抗体的结构特点

抗体的结构特点一、抗体的定义和功能•定义: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用于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物质,并参与免疫反应。
抗体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
•功能: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中和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激活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促进病原体的清除和排除。
二、抗体的基本结构2.1 Ig类别抗体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Ig类别,包括IgA、IgD、IgE、IgG和IgM。
这些类别在结构和功能上略有差异。
2.2 多肽链组成抗体由两对重链和两对轻链组成,共计四条多肽链。
每条链包含一个可变(variable)区和一个恒定(constant)区。
重链和轻链之间通过二硫键相互连接。
2.3 抗体的单体和多聚体形式在体内,抗体以单体形式存在,主要用于体液免疫应答。
但抗体也可以聚合为二聚体、三聚体或四聚体,形成多聚体抗体。
多聚体抗体主要参与黏膜免疫应答。
三、抗体的结构特点3.1 垂直Y型结构抗体的整体形状呈现出垂直的Y型结构,远端的两个Fab区域通过柔性链段与中间的Fc区域相连。
Fab区域包含了抗原结合位点,而Fc区域则与免疫应答的效应器官相互作用。
3.2 可变区和恒定区抗体的可变区域包含了六个互相连续的亚区,分别编码了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
恒定区域则决定了抗体的类别和功能。
3.3 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由同一个克隆细胞产生,具有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和特异性。
多克隆抗体由多个克隆细胞产生,具有多种抗原结合位点和广泛的特异性。
3.4 异源性和同源性区域抗体的异源性区域在不同抗体之间具有高度变化性,决定了抗原结合位点的特异性。
同源性区域则在同一类抗体中保持相对保守,决定了抗体的类别和功能。
四、抗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4.1 结构决定特异性抗体的结构决定了其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
通过变异的可变区域,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到不同的抗原。
4.2 结构决定亲和力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亲和力决定了其结合的强度和稳定性。
亲和力较强的抗体可以更有效地结合抗原,从而增强免疫应答的效果。
高中生物抗体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抗体知识点总结大全抗体知识点概述一、抗体的基本概念抗体,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 Ig),是由B细胞分化而来的浆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它们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识别和中和外来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二、抗体的结构抗体分子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Y字形结构。
在Y字形的两个臂端,存在一个可变区和一个恒定区。
可变区使得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抗原,而恒定区则参与免疫效应,如激活补体系统和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三、抗体的分类根据恒定区的不同,抗体可以分为五大类:IgA、IgD、IgE、IgG和IgM。
每一类抗体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表达模式。
例如,IgA主要存在于粘膜表面,保护粘膜免受病原体侵害;IgE与过敏反应有关;IgG是血清中最主要的抗体,也是唯一能够穿过胎盘传递给胎儿的抗体。
四、抗体的产生抗体的产生是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一部分。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
随后,B细胞被激活并开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同时,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B细胞,长期存活于体内,为未来遇到相同抗原时提供快速反应。
五、抗体的功能抗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和、吞噬促进、补体激活和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
中和作用是指抗体直接与病原体或其毒素结合,阻止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
吞噬促进是指抗体桥接病原体和吞噬细胞,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清除。
补体激活是指抗体通过与补体系统的相互作用,增强免疫反应。
ADCC是指抗体介导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
六、抗体的应用抗体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诊断、治疗和研究。
在诊断方面,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或特定生物标志物的存在。
在治疗方面,单克隆抗体可以针对性地治疗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
在研究中,抗体作为工具可以用于检测和定量蛋白质表达。
抗体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抗体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概述抗体是免疫系统中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分子,主要由B细胞产生,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对其进行识别和清除。
抗体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中和病毒、清除细菌、调节免疫反应等。
了解抗体的结构、功能和应用对于疾病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抗体的结构、特异性、功能和应用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二、抗体的结构抗体是一种Y形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
重链和轻链通过二硫键相连,构成了抗体的基本骨架。
在重链和轻链的N端,有两个可变区(V区)和一个恒定区(C区)。
V区是抗体的特异性区,可以与抗原结合,因此V区也被称为抗原结合区。
C区则决定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激活补体、与细胞膜受体结合等。
三、抗体的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是指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这种特异性是由抗体的V区决定的,每个抗体分子都可以结合一个特定的抗原。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通过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包括氢键、静电吸引力、范德华力等。
抗体的特异性使得它可以识别和结合不同种类的抗原,从而清除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四、抗体的功能抗体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中和、激活补体、调节免疫反应等。
抗体的中和作用是指抗体与病毒或细菌结合后,阻断其进入宿主细胞,从而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和复制。
抗体还可以激活补体系统,促进病原体的溶解和清除。
此外,抗体还可以通过与Fc受体结合,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促进炎症反应等。
五、抗体的类别根据抗体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将抗体分为IgM、IgG、IgA、IgD和IgE等不同类别。
其中,IgM是第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主要抗体,在清除病原体和激活补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IgG是最常见的抗体类别,具有中和、激活补体和调节免疫反应等功能。
IgA主要存在于黏膜表面,对抵抗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IgD和IgE在免疫应答中起着调节和协调作用,分别与B细胞和肥大细胞结合,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抗体的高考知识点总结

抗体的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抗体的结构抗体是由免疫球蛋白分子组成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又分为IgA、IgD、IgE、IgG和IgM等几种类型。
其中,IgG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它是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组成的Y形结构。
每条链都由两个区域组成,即变区和恒定区。
变区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而恒定区决定了抗体的生物活性。
二、抗体的功能1. 中和病原体抗体能够与病原体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起到抵御病原体入侵的作用。
例如,IgA能够中和病原体,阻止其侵入黏膜表面;IgG和IgM能够中和病毒和细菌,阻止其侵入细胞。
2. 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溶解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能够促使巨噬细胞、鈣离子螯合蛋白等吞噬细胞对其进行吞噬和溶解。
3. 激活补体系统抗体能够激活补体系统,进一步加强免疫反应,促使病原体的溶解和清除。
4. 促进细胞毒性反应抗体能够结合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诱导自身毒性T细胞杀伤靶细胞,发挥细胞毒性作用。
三、抗体的合成抗体主要由B细胞合成,B细胞在体内遇到抗原后,会产生相关的抗体,形成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应答两种类型,原发性免疫应答是指初次接触抗原后B细胞合成抗体,继发性免疫应答是指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B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四、抗体的应用1. 临床诊断抗体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都是基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而开发的。
2. 免疫治疗利用抗体对特定抗原表面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可以开发抗体药物治疗疾病,如抗体药物治疗肿瘤、炎症性疾病等。
3. 免疫诊断利用抗体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可以开发免疫诊断试剂盒,用于检测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4. 抗体工程通过蛋白工程技术可以改变抗体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更适应临床应用的需要。
以上就是关于抗体的结构、功能、合成和应用的总结。
了解抗体的相关知识有助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希望以上内容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链light chain,L,重链heavy chain , H, 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 V,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 C
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糖基化 位点CHO,补体结合位点
3.2 第二代抗体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 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hybridoma)抗 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
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
抗体融合蛋白,将抗体与其他效应蛋白基因融合,构建融合表达 载体,然后再合适的表达系统生产的融合蛋白。
种类: 重组免疫毒素 抗体-酶 抗体-细胞因子 抗体-超抗原 免疫粘连素
抗体分子 效应蛋白
谢谢!
3.3.2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的应用: 免疫诊断 肿瘤放射显影 肿瘤药物杀伤 肿瘤的免疫杀伤
3.3.3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抗体偶联物
抗体偶联物,为提高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将抗体与“弹头”药物偶联在一起。
3.3.3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抗体偶联物
3.3.4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抗体融合蛋白
3.3.2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小分子抗体
小分子抗体,分质量较小的具有抗原结合功能的分子片段。
种类: Fab抗体 Fab fragment Fv片段 Fv fragment 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
3.3.2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小分子抗体
小分子抗体特点: 1)可原核表达,制备简单,成本低 2)分质量小,易于穿透组织屏障,进入病灶部位, 3)不与Fc受体结合,更能集中到靶部位 4)体内半衰期短,利于体内毒性物质的清除和降 低放射免疫显像的本底。 5)可与多种药物及放射性同位素偶联 6)免疫原性低
2.抗体结构
抗体与抗原表位结合高变区(HVR)示意 图(G表示相对保守的甘氨酸)
3.抗体种类
3.1 第一代抗体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b) 3.2 第二代抗体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b) 3.3 第三代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genentic engineering Ab)
PCR
VH
VL
酶切、克隆
表达载体
ScFv的构建
3.3.2 小分子抗体- Fv片段
Fv片段,由 VH和VL组 成 , 是 抗 体 的 抗 原 结 合部位,分子量只有 完整分子1/6。
特点,与ScFv相同。
3.3.2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是含有 2 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
3.3 第三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种类:
嵌合抗体 chimeric Ab 小分子抗体 mini molecular Ab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b 抗体偶联物Ab conjugate 抗体融合蛋白Ab fusion protein
3.3.1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嵌合抗体
3.1 第一代抗体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当将抗原注射入实验动物体内时,一系列抗 体生成细胞会不同程度的与抗原结合,受抗 原刺激后在血液中产生不同类型的抗体,这 种由一种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称为多克隆抗 体。
3.1 第一代抗体
优点:来源广泛,制备容易 缺点 :特异性不高,容易发生交叉反应,不宜大量制备 应用:疾病的被动免疫治疗,实验室免疫学实验
3.3.2 小分子抗体- Fab抗体
Fab 抗体分子的制备
P VH CH1
P
VL CL
免疫球蛋白 基因载体的构建
H链表达载体
L链表达载体
抗 体 纯 化
VH
VL
共转染细胞
CH1 -S-S- CL
抗体分泌细胞
Fab 抗体分子
3.3.2 小分子抗体- ScFv抗体
ScFv抗体 ,由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拼接后表达形成的重组蛋白,分子量只有完整分子1/6。 特点,是具有完整抗原结合部位的最小片段,能微生物发酵生产,对实体瘤穿透力强,是用作 生物“导弹‘理想的材料,用它研制双功能抗体、催化抗体、免疫毒素、抗体融合蛋白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嵌合抗体( chimeric atibody ),是利 用DNA重组技术,将异源单抗的轻、重链 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人抗体恒定区的表达 载体中,转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出嵌合抗 体,这样表达的抗体分子中轻重链的V区 是异源的,而C区是人源的,这样整个抗 体分子的近2/3部分都是人源的。
特点:其具有鼠源抗体结合抗原 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同时降低了 鼠源抗体对人体的免疫原性。
抗体类型及特点
1.抗体
抗体(antybody,Ab),具有抗体活性的血清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是由机体的 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分裂而成的一组特殊球蛋白。
类型: 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球蛋白M(IgM) 免疫球蛋白A(IgA) 免疫球蛋白D(IgD) 免疫球蛋白E(IgE)
2.抗体结构
特点:一个位点可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 合, 另一个位点则可与载荷物如毒素、 酶、细胞因子、放射毒素等耦合,能在 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 梁,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
3.3.2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构
3.3.2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代表类型及结构
3.3.2 小分子抗体- ScFv抗体
ScFv抗体基因的构建一般采用从杂交瘤细 胞提取mRNA,反转录成cDNA,通过PCR 扩增其VL及VH基因,再用人工合成的寡核 苷酸序列即接头把VL的C端与VH的N端或 VH的C端与VL的N端连接,即成单链抗体 基因。
VH
VH引物
VL
接头DNA
变性、复性
VL引物
3.3.2 基因工程抗体抗体-小分子抗体
小分子抗体的制备: 酶消化法 细菌表达(常用) 酵母表达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 昆虫细胞表达 植物细胞表达
3.3.2 小分子抗体- Fab抗体
Fab抗体 ,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 Fd 段通过一个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一个异二聚体。 特点:保持了天然抗体Fv片段,结构稳定,出现最早,研究彻底。多用于抗体偶联物。
3.2 第二代抗体
优点: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 缺点 :作为药物可导致人抗鼠(兔)抗体反应 应用:疾病诊断,被动免疫,生物导向药
3.3 第三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 将制备 单抗的细胞工程技术与生产重组分 子的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 术结合起来,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 不同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组装, 转染适当的受体细胞后表达出抗体 分子,这种经基因重组的抗体称为 基因工程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