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高僧大德图
当代国学大师排名

当代国学大师排名大家平时会关注当代国学大师排名吗?关于当代国学大师排名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国学大师排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当代国学大师排名:梁启超(1873.2.23~1929.1.19)学术地位: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学术范围: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先秦诸子、清代学术、书法、目录学主要任职:戊戌变法领袖之一、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京师图书馆馆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主要著作:《少年中国说》、《敬业与乐业》、《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民说》、《饮冰室主人自说》、《中国文化史》、《饮冰室主人全集》、《李鸿章传》、《曾国藩传》、《王安石传》、《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等。
人物评价: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
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
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
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
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复辟,再造共和。
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
当代国学大师排名:王国维(1877.12.3~1927.6.2)学术地位:文学家、国学大师、考古学家学术范围:文学、考古学、教育、哲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哲学、翻译、儒学、理学、伦理学、心理学、逻辑学、词学、戏曲史、甲骨学、西北地理、金石学、简牍学、敦煌学、红学主要任职: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主要著作:《静安文集》、《王国维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殷周制度论》、《王国维诗词全编》、《<红楼梦>评论》、《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等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
佛门巨匠释一诚会长

佛门巨匠释一诚会长一诚法师,俗姓周,名云生,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1926年生,湖南省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宁乡县(旧为湖南望城县)人,1949年6月出家。
1956年冬由虚云老和尚亲任得戒和尚,受具足戒。
1957年,在虚云法师的主持下,得沩仰、临济法脉。
1985年,荣膺真如禅寺方丈,重兴祖庭。
一诚长老历任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
一诚法师爱国爱教,以弘法利众为己任,实践着苦行头陀之志向,海内外声誉极高,深受教内外尊重。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俗姓周,名云生,1926年出生于湖南宁乡县。
1948年周云生投奔湖南长沙县黄金园乡洗心庵,礼明心为师,剃度出家,承临济宗派,法号一诚,字悟圆。
1956年,由虚云亲任得戒和尚,一诚在南华寺受具足戒。
此后返回云居山,自觉刻苦修持。
次年,在法缘具备的时候,虚云亲自主持仪式,安排自己的法子、时任真如禅寺方丈的性福为师授予正法眼藏,赐法号衍心,列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
同年,虚云又亲自执坛,代自己的法嗣、香港宽本为师,传授临济法券,取法名常妙。
1956至1959年,一诚在虚云主办、海灯执教的佛学研究苑学习,因而道业日隆。
1966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一诚被赶出寺门,强行调入云居山垦殖场改作农工。
1978年底,一诚率先回到云居山只树堂禅寺旧址,恢复出家人生活,次年春,归驻真如禅寺。
不久,被推举为本寺寺务管理委员会委员,任知客。
1985年秋,升座荣膺真如禅寺方丈。
1986年,一诚先后担任了江西永修县佛教协会会长与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
1987年,兼任九江市佛协副会长。
一诚长老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江西省政协委员,九江市政协常委。
2002年,一诚长老受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创办人/主席庄世平先生及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之邀,担任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永远荣誉顾问。
2002年9月,一诚长老当选中国佛教协会新一任的会长。
历代高僧

历代高僧:虚云眼中的弘一仰大师律行述其行愿以劝世2010年10月28日09:40摘自《人海灯》2010年第1期【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图片来源:资料图弘一大师(1880——1942)为民国中兴南山律学之高僧。
浙江平湖人,俗姓李,名广侯,号叔同。
出家前,多才多艺,诗词歌赋书画篆刻等,无一不精。
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专弘南山律宗,世人称为弘一律师。
虚云大师(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
为民国以来,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
2008年10月由河北禅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虚云和尚全集》第四册《文记》收录了虚云大师所作的三篇纪念弘一大师的文章《弘一大师全集序》、《弘一大师事略序》、《弘一大师传》,这些文字十分珍贵,从中我们可以一睹禅宗大德眼中的律宗高僧的形象。
在《弘一大师全集序》中,虚云大师先举例说明释迦牟尼佛在圆寂前曾嘱咐弟子们要“以戒为师”,又引用了世尊所言:“狮为百兽王,威力无比,为敢犯者,惟毛中虱,方渐羸耗,终乃灭亡。
吾法在世间,其威力有如狮王;毁戒比丘,无异狮身之虱。
”狮与虱的譬喻,在于强调僧团持戒的重要性。
在回顾了近世佛道衰微的境况之后,虚云大师表达了他对弘一大师的崇敬:“弘一大师,未出家前,固世所称为翩翩俗世佳公子者也;及既受具,诸缘顿息,灵顶赤足,动止循律,以身作则,追导师之芳踪,振坠绪于末造,影衾无愧,明德在躬,令闻四溢,海宇从风。
于是世之知大师者,无不知有戒法;敬大师者,无不知敬佛法。
荷担如来家务,师非其人欤!”弘一大师去世将近十年(笔者注:此序作于1948年),然而不管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只要听到弘一大师的名字,无不仰慕赞叹。
因此虚云大师写到“今其为世重如是,岂偶然哉?”在《弘一大师事略序》中,虚云大师提到,弘一大师的弟子僧睿等要将《弘一大师事略》刊行嘱托虚老写序,虚云大师回答说:“予非能文者也,何能记?因仰大师律行,述其行愿以劝世。
第八世洞阔尔活佛个人简历

第八世洞阔尔活佛个人简历洞阔尔,蒙古族,1965年生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自幼喜好佛学,拥有卓越的智慧和勤奋好学的品质。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佛法的传承与弘扬,成为了当代著名的佛教领袖之一。
教育背景洞阔尔早年在内蒙古的寺庙学习,师从于当地著名的佛学大师。
他虔诚的信仰和对佛教的深入研究使他在佛法的领域中迅速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洞阔尔希望拓宽他的知识领域并接受更深入的学术训练。
于是,他前往印度的那烂陀寺继续深造。
在那里,他专注于佛教经典的研究和禅修的实践,获得了丰富的学术和实践经验。
佛教事业洞阔尔回国后,致力于传播佛法并帮助众生解决各种苦难。
他先后在中国内地的多个地方建立了寺庙,为信众提供住宿、教育和医疗等服务。
他特别重视对年轻人的教育,举办讲座和培训班,帮助他们了解佛法的智慧和价值观。
洞阔尔也非常注重佛法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他积极运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通过博客、微博等途径向更多的人传播佛教的智慧。
他还倡导佛教与当代科学的融合,探索佛教在心理学、环境保护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
国际影响力洞阔尔活佛的佛法智慧和卓越领导力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
他频繁出访各国,应邀参加高级佛教论坛并发表演讲。
他的教导和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传播世界各地。
洞阔尔活佛还积极参与国际佛教组织,为促进各国佛教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倡和平与和谐,呼吁人们超越宗教和民族的界限,共同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和世界和平。
奖项与荣誉洞阔尔活佛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他曾多次荣获各类佛学奖项和人文奖项,包括“和平与和谐贡献奖”和“人道主义奖”等。
个人成就洞阔尔活佛以其卓越的佛法造诣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留下了深刻的个人印记。
他的教育事业和福利事业为社会和谐与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被视为为人类福祉和精神慰藉而奋斗的榜样。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际上,他都被崇敬为一位具有非凡人格和卓越智慧的佛教导师。
总结洞阔尔活佛作为第八世洞阔尔活佛,不仅在佛法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具备深厚的造诣,而且在佛教的传承与弘扬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高僧大德图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高僧大德图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中国佛教禅宗十大高僧中国十大高僧肉身不腐之谜(附图)2014-02-13 11:17 来源:佛光文化摘编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
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之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
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以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
唐宋之后,相当数量的“肉身菩萨”称号出现。
但遗憾的是,自惠能禅师以下,千载之后,由于战乱频繁,无数名山大川寺毁僧散,肉身菩萨金身多不可保,故时至今日,在我神州大地上的肉身菩萨已然数量稀少,现小编试选取至今仍然保存的十大肉身菩萨,仅供网友参考。
相关阅读:站在佛教的观点看肉身菩萨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介绍一、惠能大师(638—713)唐朝的惠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
于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慧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的,曾经用钉锤在大师的胸口处,硬是挖一个小洞,结果赫然发现大师体内器官皆完好无缺,当场吓得纷纷跪地叩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的开悟偈。
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全国,速播海外。
说法三十七年,度人无数。
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余天,和四众告别,说偈坐脱。
留下金刚不坏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肉身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
科学还无法解释,佛法真不可思议。
佛经说:大彻悟人,法身报身,了无有二。
志开上人简介

志开上人简介志开上人(1927年-2011年),原名黄燕,江苏如皋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他曾是一位著名的佛学大师,也是中国禅宗禅艺研究会创始人之一。
在他的一生中,他致力于佛教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被誉为“佛教界的国宝”。
志开上人从小接受父亲的熏陶,对佛教有浓厚的兴趣。
1948年,年仅21岁的他前往上海佛教书院学习佛法,拜龙泉寺方丈惟信大和尚为师。
1950年,志开上人在方丈大和尚的带领下,参加了慈济寺的闭关修行,并于1951年受戒为出家人。
然而,志开上人的道路并不平坦。
文化大革命期间,佛教曾被视为“封建思想”的象征而受到迫害,他也没有逃过这个劫难。
他被打成“四旧”,被迫下乡劳动改造。
但是,志开上人并没有被打倒,他在苏北农村,进行了十年的闭关修行,坚定地走上了自己信仰的道路。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佛教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中。
志开上人先后赴日本、泰国等国深造佛教教育,并拜鼎鼎大名的禅宗大师岩泽玄价为师,学习严谨的禅宗传统和修行方法。
1982年,志开上人被聘为国家宗教局顾问,开始参与中央政府有关宗教事务的研究和咨询工作。
回国后,志开上人先后创办了少林寺禅宗研究会、中国禅宗禅艺研究会等组织,不仅向世人传授佛法禅宗,也为中国禅艺及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志开上人还一直致力于中国佛教教育的推广。
他创办的南京禅院,成为全国第一个集佛学和禅学于一体的学府。
他还积极参与和组织中国佛教学术研究,为佛教学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除了在佛教教育和研究方面的贡献,志开上人还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他因公出国讲学所得并全捐献,全额资助全国稍有成绩的穷困学子,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逝世前,志开上人已经被患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多年。
2011年1月30日凌晨,志开上人在南京住院治疗期间病逝,享年84岁。
志开上人一生坚定地走在自己的信仰道路上,为促进中国佛教及禅宗的繁荣和发展,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广大信众和学者的敬重和崇拜。
峨眉山21位高僧大德

慧持大师像慧持大师是晋代高僧(公元337—412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出身于世族家庭。
自幼聪颖,有文才。
18岁时与兄慧远听高僧道安讲经说法,豁然而悟,遂同拜道安为师。
时逢战乱,随道安僧团辗转迁徙,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在这样的艰难岁月,道安师徒依然坚持修学,不废佛业。
兴宁二年(364年)取道南下,到东晋治下的襄阳后,师随兄远公东下,初憩荆州上明寺,后到庐山修住。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欲观瞻峨眉,振锡岷岫,辞远入蜀,远苦留不住,感叹说:“人生爱聚,汝独乐离,如何”,师亦悲戚,但以为“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剖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
于是兄弟洒泪而别。
到蜀后,受到剌史毛璩的热情接待,住龙渊精舍,讲经布道,蜀中人士,望风推服,能入其堂受到接待的,竟被称为“登龙门”。
师为酬宿愿,不久上峨眉山创建普贤寺(今万年寺)。
慧持是来峨眉山传播佛教的第一位高僧,后回龙渊精舍修持。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谯纵之乱,杀死毛璩,师去郫县中寺避难。
谯纵侄道福率兵追击毛璩部属至郫,进入寺中,众僧惊走,持师在房前盥洗,镇定自若。
道福知为高僧,不敢加害。
境内平静以后,还住龙渊精舍,讲说斋忏,老而愈笃。
义熙八年(412年)圆寂,世寿76岁。
持临终遗命:“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汝等行住坐卧,宜其谨哉”。
慧持在蜀12年,为弘扬佛教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晋朝的明果大师是四川资州人,幼年剃发龙游山。
回蜀后到峨眉山结茅住锡。
此时,当地百姓传说道观乾明观中有妖孽蟒患,骚扰四邻。
于是,明果大师遂约山民来到乾明观,弄清妖孽是蟒患。
经过他勇射妖蟒,清除妖孽鬼怪,保其四方安宁。
此事对乾明观的道士和山民影响甚大,也令观中道士欣佩,愿归依佛门。
后来,明果大师被道士礼请主持观中之事,师主事后便重新修建殿宇,改道观为寺院,因寺后白岩峰居中,故取名中峰寺。
由此,中峰寺乃峨眉山中道观改佛寺之初始,为峨眉山最早的六大古寺之一。
佛教养身

千百年来,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禅定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隋代智者大师的论述最为系统、精辟。
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瘥。
”他总结有九种方法:1、系心脐中像豆子那么大,能治诸病,也能发生诸禅,因为息从脐出,还入至脐。
又人托胎之时,带系在脐,是肠胃的根源。
2、诸如上气胸满、两胁痛、背臂急、肩井痛、心热懊痛、烦不能食、脐下冷、上热下冷、阴阳不和以及气嗽等,可以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治疗。
因为“丹田是气海,能销吞万病”。
如果止心丹田仍觉痛切,可以移心足三里穴。
若还不能止,则可以移心两脚大拇指甲的横纹上,以愈为度。
3、心缘两脚之间,可以治愈头痛、眼睛赤疼、唇口热、疱疹、腹猝痛、两耳聋、颈项强等七种病。
4、经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
因为我们平常用脑的时候多,“气强冲腑脏,翻破成病”,心如缘下,则五脏顺而消化力增强,众病自愈。
5、身上有病,一心止于病外,如果没有特殊的障碍,不出三日,都能痊愈。
6、不以病为意,但寂然止住,心意和悦,也能治病。
7、偏用出息,可治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痰饮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病。
偏用入息,可治憎寒壮热、支节皆痛、身体虚悬、肺闭胀急、呕逆气急等病。
8、吹、呼、嘻、呵、嘘、(口+四)六种息(或作气)治五脏诸病。
六种息与脏腑的关系为“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口+四)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俗称六字诀)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哂。
如果肾脏有病,那就在静坐开始的时候,观想肾脏,口中微念‘吹’字;脾胃有病,那就观想脾胃,口中微念‘呼’字;脏腑有病,那就观想脏腑,口中微念‘嘻’字;心脏有病,那就观想心脏,口中微念‘呵’字;肝脏有病,那就观想肝脏,口中微念‘嘘’字;肺脏有病,那就观想肺脏,口中微念‘哂’字。
这六种治病的气,有病的时候,可对症择用一气或数气,无病的时候,可六气兼用。
每次每气可念六遍、十二遍,以至数十遍,随各人的心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高僧大德图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
中国佛教禅宗十大高僧中国十大高僧肉身不腐之谜(附图)2014-02-13 11:17 来源:佛光文化摘编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
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之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
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以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
唐宋之后,相当数量的“肉身菩萨”称号出现。
但遗憾的是,自惠能禅师以下,千载之后,由于战乱频繁,无数名山大川寺毁僧散,肉身菩萨金身多不可保,故时至今日,在我神州大地上的肉身菩萨已然数量稀少,现小编试选取至今仍然保存的十大肉身菩萨,仅供网友参考。
相关阅读:站在佛教的观点看肉身菩萨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介绍一、惠能大师(638—713)唐朝的惠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
于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慧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的,曾经用钉锤在大师的胸口处,硬是挖一个小洞,结果赫然发现大师体内器官皆完好无缺,当场吓得纷纷跪地叩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的开悟偈。
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全国,速播海外。
说
法三十七年,度人无数。
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余天,和四众告别,说偈坐脱。
留下金刚不坏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肉身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
科学还无法解释,佛法真不可思议。
佛经说:大彻悟人,法身报身,了无有二。
是以肉身不坏,发爪能长,威仪摄物,历劫香光。
作肉身观如是,作法身观亦如是。
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
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为震旦六祖。
正宗记:六祖慧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
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开东山法门,后归宝林寺。
一日谓众曰:吾于忍大师处受法要,并及衣钵。
今汝等信根纯熟,但说要法,衣钵不须传也。
次年坐化,塔于曹溪,今南华寺是也。
又,天台宗荆溪湛然,自智者大师起,适当六代故亦称曰六祖大师。
二、慈航法师(1893--1954)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全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收留大陆到台青年僧人,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
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
目前,慈航菩萨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
为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之一。
检阅慈航法师的一生,堪称为僧者之表率。
他念佛不
忘救国,在国难当头之际宣传抗日国策;他奋力护佑青年僧人,成就了今天台湾佛教的兴盛局面;他最早实践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光大了佛教思想在台湾世俗社会的影响;他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尊肉身菩萨,阐释了“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的佛教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