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教案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教案

第四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第13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

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整理知识提炼结论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想象知识迁移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本校x藏班网页介绍的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

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传统树立责任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学习英模积极进取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教学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2、制作多媒体;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分小组介绍民俗文化;2、学唱民歌;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XX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

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1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2

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经济文化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学生阅读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克拉玛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练习巩固1

根据课文中的思考题,指导学生完成。2

完成课本学习测评:教学后记:第13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掌

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顺时归纳整理知识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从课本中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认识意义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且在国际上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向往统一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自觉拥护党的领导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

义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台湾回归祖国涉及的诸多因素。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相关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学生准备:1、回顾历史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2、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寓意;教学方法教师教法:活动法;谈话法学生学法:探究性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中国建立以来,祖国大陆各民族大团结的情况怎样?(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一、“一国两制”构想1

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

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教师补充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并指导学生观看《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和《香港问题》介绍: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98年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依次割占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从未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并再三表示将在适当时候收回这些领土。“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1997年、1999年。)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相关插图和《七子之歌》,回顾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情景。教师指出:闻一多所说的“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到目前为止,它们都已回归祖国怀抱。其中,台湾和大陆虽然还没有统一起来,但是在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已经把它归还我国。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国际上公认的事实。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不。

组织学生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并

说出它们的含义。A.香港区旗含义: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红白两色,体现着“一国两制”的精神。三、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哪些方针?A.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B.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c.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A.1979年,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马祖。B.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逐步开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c.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E.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3 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一是利用台湾问题牵制我国的外国反华势力,二是蓄意制造分裂的台湾当局。教师过渡:面对着这种复杂的局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方面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另一方面经过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继续密切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4、

请你说说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重要表现。启发学生从课本或其他课程资源上寻找人员往来、商业贸易、通邮、通航等方面的事例进行讨论和回答。5、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都是炎黄子孙,有紧密相连的血脉关系,有共同的文字、语言和传统文化,还有党和政府坚持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等。6、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维护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练习巩固1

想一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2

建议学生整理出一期专题板报,内容可以包含:香港地区经济的现状、香港历史的由来、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政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香港的未来与展望等。3

练习册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