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7.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

㈠对区域气候及大气质量的影响

1.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土地表面性质发生变化时引起能量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增加反射率,使更多的能量返回到大气中,使对流层温度增加,大气的稳定性增强并减少对流雨。如西非的沙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还在于土地表面是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重要来源。

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植被,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即它有可能破坏全球大气中的氧循环。人们知道,在距今20亿年以前的原始大气中是缺乏游离氧的,只是在绿色植物出现后才产生了游离氧。而绿色植物愈发展,则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游离氧也愈益增多,并逐步达到占大气圈总容积的21%。由于绿色植物特别是森林在氧循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果没有森林大量造氧,则大气中氧的循环就可能遭到破坏。

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改变大气中气体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影响大气质量。

人类活动对化学元素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大加速了地表化学元素迁移规模。人类从地壳开采出许多矿物元素(最多的是碳,其次是钙、铁、铝、氯、硫、氮、磷等),制造许多新的物质(化肥、农药以及“三废”等),并把它们散布到地球表面,又通过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果木等从土壤中直接取走各种元素(碳、氮、钾、钙等等)。每年随生物物质一道从土壤取走的各种矿物质有几千万吨。每公顷收获物一年从土壤中取走的基本物质约为300一700kg,其中每公顷小麦平均从土壤中取走的氮为70kg;磷为30kg;钾为50kg;钙为30kg;每公顷玉米从土壤中取走氮为90kg;磷为30kg;钾为160kg;钙为76kg。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大约经过15—20年,矿物养分就会丧失殆尽。矿物质平衡最不稳定的是湿润气候和强烈风化条件下形成的灰化土和砖红壤。这类土壤在开垦之后养分丧失更快。此外,由于人类通过各种途径增强了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所以更扩大了化学元素的迁移量。二是增加了元素迁移中的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这些物质比自然状态下的循环速度加快。进入人为循坏系统中的元素的迁移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许多元素在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中逐渐消失,主要是逸散到大气中去了。气态环境的流动性大,人为的抛出物大多扩散到广大的空间因而逐渐改变着大气的组成。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正在逐年增加,有的地区每年增加竟高达7%。参与大气循环的某些化学元素,又随降水落到土壤里,渗入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中,进人食物链,特别是那

些对某些有害元素(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具有选择吸收能力的有机体,大量吸收有害元素。有许多人工排出物(包括各种酸、石油产品等废液)由各自的排水道排放出来,大部分肥料和有毒化合物也进入水中,最后向低洼地方集中。所以地表的积水洼地(包括湖泊、沼泽、水库等)往往成为这类物质的天然聚集地。

㈡对土壤的影响

1.对有关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

⑴能量交换。

⑵水交换。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改变水在地表的分配。

⑶侵蚀与堆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大大影响了其发生的速率和空间分布。

⑷生物循环和作物生产。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加速或延缓这种循环。

2.对土壤养分迁移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组合影响着土壤养分的迁移规律,不同的土地单元对营养成分的滞留和转化有不同的作用,N、P等重要营养成分在景观中的转化途径也不同。

土壤营养成分的在迁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

3.造成的土壤侵蚀和土壤沙化

人类在上述活动中,大量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因而使固体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比自然状态下要增大几十倍至上千倍。据美国东部地区某流域的实测资料,在农业发展之前,该河流泥沙含量仅为50mg/l,而在扩大耕地期间,上升为600mg/l,在进行工程建设期间,进一步上升至2000mg/l。特别是在一些松软岩组成的山地和半湿润森林草原地区,由于人类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和农业活动时,往往对维护这些地区地理系统脆弱平衡的主要因素——植被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因而导致地表冲刷,水蚀和风蚀作用急剧发展,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作用比自然状态下增大更多。

目前全世界已开垦的土地约占全球总面积的10%,即大约1500万km2,而遭受侵蚀的面积不低于600一700 km2。多年来因遭受强烈侵蚀而弃耕的面积超过了全部新垦的土地。特别是在一些耕作技术粗放的地区(如我国的黄土高原)每年每公顷土地损失的泥土竟达30一37吨之多。甚至象美国这样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从30年代就广泛采取各种措施同土地侵蚀作斗争,但到60年代未土地侵蚀的面积仍有7200万hm2,约占耕地的13%。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表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使地表形态发生改变。在采矿区形成采石场、沟道、废石场、锥形石堆、土堤等中、小型人工地貌,其伴生的后果是出现陷坑、滑坡以及引起地表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在农业活动区常形成地上河、落河田、冲沟、劣地、沙丘、吹蚀洼地等中小型人工地貌,并且常常伴随着发生植被遭毁灭,农田和道路遭掩埋,河道、湖泊和人工水域遭受掩埋,沙石渗入土壤和牧场,大量肥沃表土被冲走等不良后果。总之,在人类强烈影响的区域内,常形成一系列新的不稳定的低级的自然综合体,并使其结构和功能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㈢对水量和水质的影响

1.对水分循环的影响

⑴森林变化的影响。

地球上的植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第一性生产者,是动物的基本食物资源。据推测,原始陆地表面大约有近2/3为森林所覆盖。人类的长期活动,使40%以上森林被砍伐(10%开垦成耕地,30%以上为轮耕、畜牧、砍柴等所破坏)。其中20%的森林(约3100万km2)是最近300年以来被破坏的。森林和其它植被遭受大规模破坏,不仅使人类丧失了宝贵的资源,而且由于破坏了地理系统主要的稳定因素,削弱了地表保持水土和抗蚀的能力,因而引起许多地区生态严重失调。

但是必须指出,人类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取代天然生态系统并不都是产生有害结果。例如人类在广大平原、河谷地区建立的农田生态系统,多数并没有使自然界的平衡遭受破坏;在草原地区建立的人工牧场生态系统大多数也是卓有成效的;在山地建立的以林业为主的生态系统也不乏成功的例子。而那些失败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地区,主要是由于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时,忽视了地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联系。例如,人类在山区大规模毁林开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森林草原地带大规模毁林开荒引起土地沙漠化:在半草原半荒漠地区过度放牧,引起沙漠入侵、草原退化等等,都属于这类性质的问题。

⑵草地变化的影响

⑶耕种的影响

⑷聚居地和其他非农业土地利用影响。

2.引起水资源短缺

3.对水质的影响

4.对湿地的影响

㈣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NPP是衡量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重要的指标。NPP的变化与气候、土壤、水分、植被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利用NPP评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工作依然是本世纪初期人类活动效应研究的

重要领域。

5.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取决于自然环境的丰富性,以及人类影响下的自然景观转变为文化景观的过程。土地利用使景观的结构和功能趋于单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大量丧失。

由于人类的作用,已导致地球上许多动物绝灭或趋于绝灭。其中有的是人类直接消灭的,如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有的是由于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促使某些动物的生态条件突变而就地绝灭,或者是由一个景观区向另一个景观区冒险迁徙中绝灭。本世纪以来,人类活动至少已导致120种哺乳动物和大约150种鸟类绝灭。另外还有一些动物濒于绝灭。动物的大量绝灭和数量上的剧减,也破坏了生物界的自然平衡和食物联系。如在我国由于大量捕杀黄鼠狼、野猫和蛇,使近年来鼠害相当严重,这就是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一个实例。

地球上的植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第一性生产者,是动物的基本食物资源。据推测,原始陆地表面大约有近2/3为森林所覆盖。人类的长期活动,使40%以上森林被砍伐(10%开垦成耕地,30%以上为轮耕、畜牧、砍柴等所破坏)。其中20%的森林(约3100万km2)是最近300年以来被破坏的。森林和其它植被遭受大规模破坏,不仅使人类丧失了宝贵的资源,而且由于破坏了地理系统主要的稳定因素,削弱了地表保持水土和抗蚀的能力,因而引起许多地区生态严重失调。

农业区城市化是在农业活动已经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又进一步产生影响。因此,保护和恢复农业区和城市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必不可少的步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亟待深入研究。

§7.4 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到土地变化科学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综合动向

1.论题的综合

土地利用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作用,土地覆被作为土地利用的结果在田块直至全球尺度上发生显著地变化,进而对诸如土地退化、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温室气体的排放]、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做出贡献,这些枚关人类命运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以及伦理等诸多问题会对人类的土地利用决策和行为产生制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长时效性及其存在于泛空间尺度上的普遍性、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球表层系统影响的多维度特征以及土地变化科学领域研究对于多学科综合的必然要求,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2.尺度的综合

应从LUCC研究计划制定开始,LUCC驱动机制(驱动力)的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LUCC的驱动力构成主要来自于生物自然、气候、经济、社会、人口5个方面。也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和细分,如1HDP将LUCC的驱动因子分为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并给出了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所包含的一些具体的驱动因子。另一方面,由于LUCC研究格外重视空间尺度,因此LUCC驱动力的研究或者在某一个具体空间尺度上讨论驱动力的构成及权重大小,或者在此基础上随着尺度的上推,探索驱动力的变化情况。然而,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正如Lambin所指出的“对于决定地方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来自于全球尺度上的驱动力要么对它们进行替换,要么使它们发生重组,从而在地方上产生新的、与全球上的某些原因相联系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格局”,而现有的一些工作“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时,往往基于一些过于简化的假设”,以至于得到的结果往往出现矛盾。他认为对于LUCC驱动机制(驱动力)的认识要“始自于简化,逐渐重视复杂性,最后达到普遍性

3.方法的综合

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Lambin等呼吁LUCC的综合建模方法,即在充分考虑LUCC复杂作用因素的基础上,综合不同模型具有的优势,构建LUCC的过程动态模型。致力于建立综合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LUCC系列报告的第6 辑专门讨论了基于智能体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Agent-based modelsof Land-use andland-cover, ABM/LUCC),ABM/LUCC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基于智能体的模型(ABM)和元胞自动机模型(CA)。智能体代表制定土地利用决策的土地管理者,而智能体模型根据输人的一系列规则来模拟土地管理者做出土地利用决策,元胞自动机模型用来实现将决策带来的后果反映到模拟的景观上。

目前LUCC建模方面的工作同样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由于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性,LUCC模型中通常要有所限定,如限定于单一过程、单一领域和有限面积上。大尺度的LUCC建模要同时整合数量庞大的作用因子,因此模型不得不过分简化土地利用系统。这些限定将导致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CLUE 模型着重探讨了尺度的重要性,其本质上属于统计模型,“统计上的显著联系无法确保存在因果关系”,另外模型不具有空间明确特征。ABM/LUCC的CA 模型具有空间明确和尺度特征,但是ABM模型是否能够正确模拟土地利用决策过程(包括根据反馈的结果调整土地利用决策)还有很大疑问。

同样因为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性,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目前的工作还是应该通过案例区的研究尽可能地发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机理,完善现有模型;另外一点有待尝试的就是将复杂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解成相对简单的子过程,利用现有模型对子过程分别建模,然后再实现模型的松散集成,如将CLUE模型与ABM/LUCC 模型集成等。

4.理论的综合

IGBPⅡ提出的土地变化科学将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置于整个地球系统这样一个框架内来考虑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土地变化科学的研究目标是在综合LUCC和GCTE两个研究领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类与环境系统之间各种反馈作用的综合理解,实现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土地变化科学包括3个研究焦点:(1)土地系统变化的原因和本质—强调对人类活动,尤其是对土地利用活动产生的影响;(2)土地系统变化的影响—强调不同程度的上地利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3)综合分析和建模—强调复杂系统的突变性质和非线性特征,构建适应系统复杂性的一组时空模型。

IGBPⅠLUCC计划的开展构建了一个能够更加透彻认识地球系统复杂性的平台,使人们认识到仅仅把研究对象限定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这一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上已经不再符合可持续性科学的要求。基于这一点,到2003年IGBPⅡ提出了土地变化科学,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也是对LUCC计划自身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就是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的彻底改变,研究对象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上升到“陆地人类与环境系统”;研究目标由“了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途径和规律”变为“减小人类与环境系统面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实现它们的可持续性”。其次在方法论上,土地变化科学的本质是综合和深化。综合体现在:视角的综合—在全球生态

系统的视角下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领域和学科间的综合—LUCC和GCTE的集成;方法的综合—LUCC研究方法、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生态系统研究方法等。深化则体现在:认识上的深化—对于人类活动改变地球系统以及这一过程中各种反馈的复杂作用的重视;方法的深化—重视机理研究、格局和过程藕合作用研究等。

因此有理由认为,土地变化科学正在走向范式研究,尽管这一过程还存在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的进展要求产生问题驱动的交叉学科研究”,IGBPⅡ的报告里提出了若干有待研究的问题,但也仅仅是“完成这个框架的最初几步”,具体的科学命题还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Rindfuss 等针对土地变化科学面临的挑战做了论述,讨论重点集中在与方法论有关的数据、研究方法等。

二、一体化地球系统科学与土地变化科学

㈠走向一体化的地球系统科学

1.全球环境变化与地球系统

2.地球系统科学的问题取向与一体化

㈡陆地人类-环境系统与土地变化科学

1.陆地人类-环境系统

2.土地变化科学

⑴土地系统变化的原因和性质

⑵土地系统变化的后果

⑶综合分析与模拟

国际上LUCC研究除了体现在LUCC监测技术、驱动力、生态环境效应和建模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外,在LUCC研究理论上也经历了非常大的突破,即IGBP Ⅱ于2003年提出的土地变化科学(LCS)一致力于减小人类与环境系统面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并实现它们的可持续性,土地变化利学正在走向范式研究。

课后习题

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综合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新土地研究计划的研究内容聚集与哪几个方面?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0701 学生杨慧荣 学号0710010111 指导教师竞霞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 摘要:文章概要介绍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的核心计划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科学计划。阐述了该计划的形成历史、科学目标以及主要研究内容。指出LUCC研究目的是改善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过程(或动力学)的认识,以着重提高规划土地覆盖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计划全球变化 1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形成历史 全球环境变化组织逐渐认识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这一课题跨学科研究的迫切性。全球环境变化组织对这一课题的重视目的在于提高我们对这种变化的模拟和研究的能力,这也吸引了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探索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合作的可能性,他们目的在于改变人们对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原始理解。这两大国际组织委托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核心项目计划委员会”和“研究项目计划委员会”(CPPC/RPPC LUCC)拟定一个关于共同发起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核心项目的科学计划。这项计划由“核心项目计划委员会”和“研究项目计划委员会”(CPPC/RPPC LUCC)联合一个大的研究组织通过多次的研习会和探讨会拟定并最终于1996年4月29-31在美国阿姆斯特丹展开讨论。 2就全球环境变化下的土地利用/覆被的目标 LUCC研究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人们对LUCC动态变化的理解,提高人们对LUCC动态变化的研究能力。由于人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引的变化起了全球行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变化,所以LUCC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变化导致了地圈和生物圈之间的交互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遗失,而且也是影响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对这种全球变化做出反应的主要因素。因此,洞悉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机制对模拟和评估环境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一个明确理解对于理解全球环境改变是不可或缺的。进一步说,洞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机制需要选择人类能够进行干预的可行路线,通过改变需要和数量来改变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转变。LUCC的研究能够提供与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相关的资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2007年度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国土资源局 二○○七年十一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国土资源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对土地实行跟踪监督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我局多年来一直将此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在收到省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后,迅速将部和省厅的精神传达下去,及时明确此次调查工作重点、总体要求和差不多程序及方法。并在深入学习《通知》精神和全面领会调查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盐都市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方案》,对我市变更调查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局必须做到“月清季累”,年末及时变更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做到数据、图形、实地“三一致”,建立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方法,全面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和实际耕地变化情况。同时,加大了质量检查力度,确保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做到图、数、实地三者一致。 并先后三次组织各县(市、区)的分管局长、地籍科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对土地变更调查的资料预备、外业调查、内业

处理、统计汇总、县乡自查、市局检查和成果上报等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通过认真实施上述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市如期保质地完成了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其成果差不多反映了2007年度土地变化情况。现将我市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年内变化情况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全市农用地面积为16737972.2亩,建设用地面积为3455080.2亩,未利用地面积为5265579.6亩,合计总面积为25458632.0亩,折16972.42 KM2。土地利用结构见表1 表1 盐都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 单位:亩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_史培军

收稿日期:1999-05-20;修订日期:1999-10-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9899374);教育部跨世纪青年培养基金(1998);日本全球环境战略所 (IGES )项目[Foundation I tem :National Natur 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 ina,No.39899374;Trans -cen tu ry Foundation for Youth Development,M inistry of State Education of China (1998);Project of In 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 trategy,UE ,J apan.] 作者简介:史培军(1959-),男,陕西靖边人,教授,理学博士。E-mail:spj@https://www.360docs.net/doc/9915661286.html, 文章编号:0375-5444(2000)02-0151-10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史培军1 ,陈晋2 ,潘耀忠 1 (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教育部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100875; 2.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院环境系统研究所,九州,日本) 摘要:利用1980、1988、1994年的遥感影像,通过应用最大似然法和概率松弛法对深圳市土地利用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分类结果比较法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分析了深圳市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原有农田、果园用地显著减少,城镇用地沿海岸和主要公路干线迅速增加。这一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开放政策、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外资大量涌入和以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变化测量;驱动力;中国深圳中图分类号:F 301.24 文献标识码:A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重要组成部分[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 CC)作为IHDP 的核心科学计划经过90年代以来的努力,目前已见到一些研究成果陆续发表[2] 。其中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测量一直作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的重要基础,受到IHDP 组织者的高度重视[3]。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取决于经济、技术、社会以及政治的变化[2],因而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1]。区域土地利用积累性的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极为深刻,即通过影响地表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并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影响大气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而导致全球或区域性的气候变化[4]。因此,通过利用遥感对地观测技术,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分析引起变化的驱动力,建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的最新动向[5]。 随着我国沿海开放战略的逐步深入[6] ,沿海开放城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其中深圳市高速度的城市化进程,引起了快速的土地利用变化[7,8] 。 深圳市总面积2020.5km 2 。自1980年成为特区以来,15年间由一个人口33万、国内生产总值1.5亿元的沿海渔村小镇发展成为1994年拥有336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6.5亿元的大城市,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1980年增加10.18倍和297.67倍,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10%达到1994年的74%,增加7.4倍[7] 。深圳市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为 第55卷第2期2000年3月 地 理 学 报 ACT A G EOG RAPHICA SINICA V o l.55,N o.2M ar.,2000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1 前言 经过一学期对《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变化研究》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巩固所学内容,灵活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次研究特选取西安市临潼区2000、2009年的tm影像,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软件操作,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动态度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和马尔科夫预测等工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本次研究旨在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本流程,从而加深对遥感与土地利用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研究过程 2.1 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地域组成单元的过程。这种空间地域单元是土地利用的地域组合单位,表现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和用途(功能)。分类提供土地覆盖以及土地利用中涉及的人类活动类型等信息。它也可能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潜在的土地利用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临潼区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类,以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 2.1.1 影像分析及样本选取 根据已有的影像资料分析判别,可将研究区地物类别划分为四类:建设用地、耕地、水体和林地。在ENVI中利用ROI Tool来定义训练样本,也就是将感兴趣区当做训练样本。根据人工经验知识和影像波段组合,可确定影像中白色有尖锐颗粒的呈片状分布地区为建设用地,影响颜色呈浅绿、深绿,并且纹理清晰,分布在城市着农村周围的平缓区域的为耕地,水体的分布呈现出带状或颜色均一的片状,

一般为蓝色或浅蓝色,而在影像东南地区的山上则分布着大量的林地,颜色为墨绿,色泽均一或有浅绿色颗粒。根据上述的解译特征,在ENVI软件中的Region of Interest中选择土地类别的样本,并按照3、7的规则分为验证样本和训练样本。如图所示: 图1. 样本选取过程 对于选好的训练样本在Options下的Compute ROI Separability 中计算可分离度,一般可分离度大于1.8,则表示训练样本的可分离性较好。本研究所选的分类样本分离度均大于1.6,表明可分离性较好。 2.1.2 监督分类 根据分类的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本次研究选择最大似然法分类器。最大似然法分类器假设每一个波段的每一类统计都呈正态分布,计算给定像元属于某一训练样本的似然度,像元最终被归并到似然度最大的一类当中。 在ENVI软件菜单中选择Classification——Supervised——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功能,对2000年和2009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制作成专题地图如下: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地信息提取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利用TM/ETM3个时相卫星数据,应用ENVI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 2. 实验内容 金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的提取。采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它通过分析地物光谱特征和其他图像特征,充分利用高程、坡度等地理辅助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比较适合于江南丘陵地形破碎、地物分布复杂的地区。和传统的监督分类法相比,它可以消除园地和林地、建设用地和裸地光谱相似所带来的影响。 (1)TM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本文的遥感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并利用行政边界矢量图对影像进行裁剪。 (2)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首先对其中的一期影像(2003年)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决策分类树法进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对二者的提取精度进行比较,选择精度最高者作为最终的提取方法,进而提取1988~2003年金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 (3)利用空间叠加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面积转移矩阵,进而通过面积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数量变化、空间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 3. 实验方案 4. 数据预处理 4.1 数据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包括:两景金华市的Landsat TM和一景Landsat ETM陆地卫星影像,一景半SPOT 全色影像;该地区1:50 000地形图;该地区81m*81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1:100万中国行政边界矢量图等。具体的见表4-1和4-2所示。 表4-1 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 获取时间传感器类型数量(景)空间分辨率(m) 2003年3月9日SPOT-5全色 15 1/25 2003年3月26日LandsatETM+ 1-8波段 1 15m(全色) 30m(多光谱) 1996年9月6日LandsatTM1-7波段130 1988年12月5日LandsatTM1-7波段130 表4-2 研究区其他资料及应用说明 数据类型应用说明 大比例尺地形图最新时相的1:50000地形图,用于进行卫星遥感资料的几何校正 野外调查资料野外控制点的测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训练样本区的调查,建立判读标志,进行分类及信息提取精度检验等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图对比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及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参考 4.2 图像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几何纠正、以及对研究区进行边界裁剪和图像增强。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图4-2):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侯鹏程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1600) 摘要:土地利用是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反映,它的变化可以引起许多自然和生态过程的变化。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进展 一、土地利用变化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一)土地利用的概念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与地球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发生于任何时空尺度,它不仅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生产力。客观反映人类改变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而且还再现了陆地表面的时空变化过程[1]。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用地等都是土地利用的概念;而土地覆盖则是指地表自然形成的或者人为引起的覆盖状况,例如:与前面所述各种用地相关的物质现状包括各类作物、森林、草地、房屋、水泥及沥青路面等则为土地覆盖的概念。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事物的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是发生在地球表面的过程,另一个则是各种地表过程(包括土地利用)的产物[2]。无论是在全球的尺度还是国家或者区域的尺度上,土地利用的变化在不断地导致土地覆盖的加速变化。 总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重要概念。土地利用一般是指人类为获取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土地资源利用活动,是人类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状况,包含着人类利用土地的目的和意图。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定义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简称为:LUC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与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核心研究计划之一,是全球环境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3]。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响应之一。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由于影响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如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等,影响到地球生物化学圈层的结构、功能以及地球系统能量与物质循环等方面,与全球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环境演变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可持续性等密切相关[4]。而且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也是人类对全球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的一种方式。总而言之,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是所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核心,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开拓计划,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作用是全球变化的关键,是自然与人文科学领域的“桥梁工程”。 [收稿日期]2007-08-21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专题研究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专题研究 黄陵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专题研究 黄陵县国土资源局 2008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导论 (3) 1.1研究对象 (3) 1.2研究方法 (3) 1.3研究内容 (4) 1.4研究意义 (4)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 2.1黄陵县基本情况概述 (5) 2.2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 (11) 2.3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7) 2.4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32) 2.5土地利用特点 (33) 第三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5) 3.1农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36) 3.2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41) 3.3未利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45) 第四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预测 (47) 4.1农用地变化趋势预测 (47) 4.2建设用地变化趋势预测 (49) 4.3未利用地变化趋势预测 (63) 第五章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64) 5.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64) 5.2合理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途径及建议 (66)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对象 本专题的研究对象是自1996年至2005年黄陵县辖区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状况,尤其是要重点研究2005年黄陵县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利用情况,将耕地和基本农田变化情况作为本专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1.2研究方法 通常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动态变化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指标分析法、图上分析法等。 1.静态分析法:是分析对象在某一时期或时刻的状况与特点。 主要用于对基期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分析。 2.对比分析法:将不同地类的面积、构成与同类型地区或与有 关更大一级区域平均值进行比较。 3.动态分析法:(目前比较强调的部分)运用多年土地统计资 料,分析土地类型变化情况、特点规律和成因。 4.指标分析:即是用特定的指标,反映土类利用的特点和状况, 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程度、效益的分析。 5.图上分析法:既是用图表的形式直观的反映出土地利用的特 点及变化规律。

以土地利用_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1-10;修订日期:2001-1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 ZCX 2-310-01,CX IO G-A00-03-02) 作者简介:张明(1970-),男,河南安阳人,博士。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E-mail :zha ng m @ig https://www.360docs.net/doc/9915661286.html, 文章编号:1007-6301(2001)04-0297-08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 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 张 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成为土地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 发展研究中的核心领域。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这 不仅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立足点,也是经济增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的重要 前提。针对国际土地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几个前沿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 地资源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效应及持续土地利用,结合近年来 国内外有关的主要研究计划和项目,本文对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 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 键 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效应;持续土地利 用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日益活跃。首先是二战以后,各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对土地资源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调查,推动了有关土地生产潜力、土地资源评价及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研究,使这些领域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过去服务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土地科学研究的主题逐渐趋向于更加实用的方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随着人们对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环境变化问题的日益瞩目,国际土地科学研究对土地系统本身的演变、土地利用活动造成的资源环境影响以及区域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1,2]。新世纪伊始,土地科学呈现出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为中心,结合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土地资源系统评价以及持续土地利用研究的系统和综合发展趋势,这些方向也都因此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非常丰富的创新生命点的前沿研究领域。本文以上述几个方面为中心,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围绕这些中心所开展的主要研究计划与项目,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在具有全球影响的两大组织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的人文因素第20卷第4期 2001年12月 地 理 科 学 进 展PRO GRESS IN G EO GR APHY V ol.20,N o.4Dec.,2001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1 前言 经过一学期对《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变化研究》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巩固所学内容,灵活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次研究特选取西安市临潼区2000、2009年的tm影像,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软件操作,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动态度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和马尔科夫预测等工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本次研究旨在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本流程,从而加深对遥感与土地利用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研究过程 2.1 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地域组成单元的过程。这种空间地域单元是土地利用的地域组合单位,表现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和用途(功能)。分类提供土地覆盖以及土地利用中涉及的人类活动类型等信息。它也可能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潜在的土地利用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临潼区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类,以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 2.1.1 影像分析及样本选取 根据已有的影像资料分析判别,可将研究区地物类别划分为四类:建设用地、耕地、水体和林地。在ENVI中利用ROI Tool来定义训练样本,也就是将感兴趣区当做训练样本。根据人工经验知识和影像波段组合,可确定影像中白色有尖锐颗粒的呈片状分布地区为建设用地,影响颜色呈浅绿、深绿,并且纹理清晰,分布在城市着农村周围的平缓区域的为耕地,水体的分布呈现出带状或颜色均一的片状,

一般为蓝色或浅蓝色,而在影像东南地区的山上则分布着大量的林地,颜色为墨绿,色泽均一或有浅绿色颗粒。根据上述的解译特征,在ENVI软件中的Region of Interest中选择土地类别的样本,并按照3、7的规则分为验证样本和训练样本。如图所示: 图1. 样本选取过程 对于选好的训练样本在Options下的Compute ROI Separability 中计算可分离度,一般可分离度大于1.8,则表示训练样本的可分离性较好。本研究所选的分类样本分离度均大于1.6,表明可分离性较好。 2.1.2 监督分类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全球环境影响研究 摘要: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问题一向都是研究的重点。结合近几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在环境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总述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读全球气候,大气质量,以及土壤和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关键字: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环境变化;全球变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GBP)与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核心研究计划之一,是全球环境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近年来,国际上许多有影响的机构和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如IGBP ,IHDP, WCRP等,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共同发起(LUCC)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响应之一。IGBPII的土地研究指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着能量交换、水分循环、土壤侵蚀和堆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作物生产等陆地主要生态过程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土地利用对土地覆被格局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土地格局的改变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动态、初级生产力等,影响了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改变了区域大气化学性质及过程,对局地、区域及全球气候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成为了(LUCC)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全球环境变化 全球环境变化又叫全球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全球气候变化( 包括 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频发) ;

(完整版)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7.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 ㈠对区域气候及大气质量的影响 1.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土地表面性质发生变化时引起能量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增加反射率,使更多的能量返回到大气中,使对流层温度增加,大气的稳定性增强并减少对流雨。如西非的沙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还在于土地表面是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重要来源。 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植被,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即它有可能破坏全球大气中的氧循环。人们知道,在距今20亿年以前的原始大气中是缺乏游离氧的,只是在绿色植物出现后才产生了游离氧。而绿色植物愈发展,则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游离氧也愈益增多,并逐步达到占大气圈总容积的21%。由于绿色植物特别是森林在氧循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果没有森林大量造氧,则大气中氧的循环就可能遭到破坏。 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改变大气中气体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影响大气质量。 人类活动对化学元素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大加速了地表化学元素迁移规模。人类从地壳开采出许多矿物元素(最多的是碳,其次是钙、铁、铝、氯、硫、氮、磷等),制造许多新的物质(化肥、农药以及“三废”等),并把它们散布到地球表面,又通过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果木等从土壤中直接取走各种元素(碳、氮、钾、钙等等)。每年随生物物质一道从土壤取走的各种矿物质有几千万吨。每公顷收获物一年从土壤中取走的基本物质约为300一700kg,其中每公顷小麦平均从土壤中取走的氮为70kg;磷为30kg;钾为50kg;钙为30kg;每公顷玉米从土壤中取走氮为90kg;磷为30kg;钾为160kg;钙为76kg。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大约经过15—20年,矿物养分就会丧失殆尽。矿物质平衡最不稳定的是湿润气候和强烈风化条件下形成的灰化土和砖红壤。这类土壤在开垦之后养分丧失更快。此外,由于人类通过各种途径增强了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所以更扩大了化学元素的迁移量。二是增加了元素迁移中的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这些物质比自然状态下的循环速度加快。进入人为循坏系统中的元素的迁移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许多元素在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中逐渐消失,主要是逸散到大气中去了。气态环境的流动性大,人为的抛出物大多扩散到广大的空间因而逐渐改变着大气的组成。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正在逐年增加,有的地区每年增加竟高达7%。参与大气循环的某些化学元素,又随降水落到土壤里,渗入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中,进人食物链,特别是那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2T11:28:08.36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作者:陆雯钰 [导读] 苏州作为江苏省的新一线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列全省第一,人口也快速增长,人地问题突出,土地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查找分析2005、2010和2015三期的相关统计资料,对苏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苏州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面积 (江苏师范大学) 摘要:苏州作为江苏省的新一线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列全省第一,人口也快速增长,人地问题突出,土地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查找分析2005、2010和2015三期的相关统计资料,对苏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苏州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面积,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园地相对减少,未利用地持续减少。最后,本文提出要改善城市发展模式和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苏州市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快速发展的城市地区已成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关注土地利用的状态、城市扩张所产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驱动力,并进行情景模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数据源获取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该领域的研究。以苏州为例,苏州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其作为我国经济最强的地级市,江苏省人口和经济第一大市,在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李一琼[1]、周钧[2]、周伟苠[2]等都对苏州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苏州土地进行总体评价,运用层次法分析求得权重构建模型,定量化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潜力。[2] 1.2 研究意义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作为江苏省的新一线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列全省第一,人口快速增长,人地问题突出,土地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依照数据分析展示了近些年来苏州市土地利用现状,通过更近一步的分析,对产生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以及建议。 2 处理方法与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7苏州统计年鉴》[3]、《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及苏州国土资源网。根据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期数据,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切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将苏州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6大类。搜集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在EXCEL中进行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分析。 3 土地利用结果分析 表1 各土地所占面积 从表格中的数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面积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3.1 耕地面积变化 在2005-2015年中,耕地面积变化不大,相比2005年,2010年的耕地面积增加了285.55公顷,2015年减少472.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35%。粮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按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战略,确保省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科学制定基本农田的保护空间,提高质量、稳定布局。[4] 3.2 林地面积变化 15年间林地面积在持续增加,从2005年的11248.10公顷到2010年的14488.28公顷再到2015年的16413.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近20%。森林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林地面积的增加对保障生态用地,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有很大帮助。[5] 3.3 园地面积变化 2005年,园地面积为24773.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2%;2010年,园地面积为26672.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4%,增加了1899.07公顷;2015年园地减少了2346.28公顷,减少为24326.09公顷,这一期间园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大。 3.4 水域面积变化 2005年水域面积为307867.30公顷,2010年减少为305037.90公顷,仅仅变化了0.33%,但在2010-2015期间面积增加迅速,增加到385295.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5.39%。 3.4 建设用地面积变化 2005年建设用地的面积166990.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67%;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了10088.21公顷,增加了1.19 %;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193289.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77%,相较上一阶段增加较快;总体来说,2005年~2015年间苏州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在

土地利用_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模拟

水文 泥沙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模拟 王韶伟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摘!要:通过S W AT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参数敏感性分析、率定、验证,模拟了泾河流域1992?2001年的月流量过程,并将构建的5种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分别输入S WAT 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草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年均流量减小;地表裸露无植被时,年均流量比模拟期增大20.36%;地表全部为林地草地时,年均流量比模拟期减小7.68%;退耕还林和土地进一步退化时,年均流量均有所增大,但增幅不大。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水文效应; S WAT 模型;泾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X 143!!!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 i ssn .1000 1379.2010.05.011!!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1-3],其对区域水资源、水文过程、干旱、洪涝灾害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适应对策,已成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流域尺度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研究也日益活跃 [4-7]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G IS 技术、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为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然而,用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只是刚刚起步,研究工作还比较薄弱[8]。 近年来,泾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笔者借助S WAT (So il and W a ter A ssess m ent T ool)模型[9-10]模拟了各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下泾河流域径流量变化。 1!模型概述 S WAT 模型是美国农业部(U SDA )农业研究局(AR S)在S WR BB 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长时段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具有很强的物理基础。作为流域尺度的模型,S W AT 可以用于模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预测土地管理措施对大尺度流域水文、泥沙和农业化学物质的影响。 1.1!S WAT 模型的特点 从模型结构看,S W AT 属于第二类分布式水文模型[11],即在每一个网格单元(或子流域)上应用传统的概念性模型来推求净雨,再进行汇流演算,最后求得出口断面流量。从建模技术看,S W AT 采用先进的模块化设计思路,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对应一个子模块,十分方便模型的扩展和应用。从运行方式看,S W AT 采用独特的命令代码控制水流在子流域间和河网中的演进过程,使添加水库调蓄作用变得异常简单。S WAT 模型功能强大,能够用来模拟和分析水土流失、非点源污染、农业管理等,并能在资料缺乏地区建模,在加拿大和北美寒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2-16]。 S WAT 模型的主要版本有S WAT94.2、S W AT 96.2、S WAT98.1、S W AT 99.2、S W AT2000、S WAT 2003以及S W AT2005[9-10]。目前较为成熟的版本是S W AT 2005,其主要技术优势是在基于A rc M ap 平台的A rcS W AT 模块上加入了参数自动敏感性分析和参数自动优化模块,模型运行效率较高。 1.2!S WAT 模型的水文过程 模型中采用的水量平衡方程为SW t =S W 0+ # t i=1 (R day -Q surf -E a -W se ep -Q gw ) (1) 式中:SW t 为土壤最终含水量,mm ;S W 0为土壤前期含水量,mm ;t 为计算时段,d ;R day 为第i 天降雨量,mm ;Q surf 为第i 天的地表径流深,mm ;E a 为第i 天的蒸发量,mm ;W seep 为第i 天土壤侧向流量,mm ;Q g w 为第i 天地下径流量,mm 。 S WAT 模型提供了两种计算地表径流量的方法:SCS 曲线法和G reen&Ampt 入渗法。因研究中采用日平均降雨数据,故选用SCS 曲线方法。SCS 曲线法是以美国一些小流域降雨径流关系为基础的,可以用于不同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区。 S WAT 模型提供了P en m an-M onteith 、P r i estl ey -T ay l o r 和H arg reaves 等计算潜在蒸散发能力的方法,笔者选用Pen m an -M onte it h 法。 S WAT 模型采用动力贮水方法计算壤中流,下渗到土壤中的水以不同的方式运动,可以被植物吸收或蒸腾而损耗,可以渗漏到土壤底层最终补给地下水,也可以形成壤中流。 2!S WAT 模型在泾河流域的应用 2.1!泾河流域概况 泾河发源于泾源县,流经宁夏、甘肃、陕西3省(区),注入 !收稿日期:2009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9003);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40027005)。 !作者简介:王韶伟(1983?),男,河南陕县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文与水资源。!E m ai:l wang sha owe@i m ai.l bnu .edu .c n 24 第32卷第5期!!!!!!!!!!!!!!!!!!人!民!黄!河!!!!!!!!!!!!!!!!!!V ol .32,No.5!!2010年5月!!!!!!!!!!!!!!!!!!!YELLO W !R I VER !!!!!!!!!!!!!!!!!!!M ay ,2010!!

土地利用规划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规划名词解释 一土地利用: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二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的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其重要特性是未来导向性。 三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四契约地租:主佃双方通过契约形式规定佃户按期交给物主的租金 五经济地租:又称纯地租,指利用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或因素所得报酬扣除所费成本的余额即超过成本的纯收入。 六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实体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核心是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具有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和控制性 八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是对一定区域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安排,土地利用规划应根据这种计划来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土地资源的开发整治,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等,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并与土地的供给协调一致。 九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最基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它作为一个规划层次,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单独进行编制,但最好能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任务是落实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十预测:是指预先或事先的推测或估计。是人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手段、预先推知和判断事物未知状况。 十一城市化:最通俗的概念是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的现象。 十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指在一个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从总体上对全区域的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程度和效益等方面所作的分析。 十三土地质量:土地相对某种特定用途表现出效果的优良程度。 十四土地质量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用途,对土地的适宜性能或价值作出评估或判断,包括适应性评价,经济评价,生产潜力评价和人口承载力评价。 十五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十六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投入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综合分析法,土地评价法,高产地块推算法,农业生态区域法)

国内几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述评

国内几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述评1 黄秋昊1,蔡运龙2, (1, 2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土地科学中心,100871) qhhuang@https://www.360docs.net/doc/9915661286.html,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受自然、人文要素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多元统计模型、类似杜能模型、系统动力模型、CLUE模型和CA模型)的回顾分析,指出还存在土地利用驱动力的模型化、土地利用数据的融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反馈机制模型化等四方面问题,并展望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模型 问题 解决途径 1. 前言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1],受自然、人文因素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2] 。而综合研究模型是深人了解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机理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3]。作为IGBP和IHDP联合拟定的研究项目,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旨在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原因、效应等科学问题[4]。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研究能增进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原因的理解;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并支持政府制度相关政策。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5],[6],总结了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模型,指出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2. 几种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 Lambin认为: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一般以回答以下问题为目的[7]: 1)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因子——为什么(why)? 2)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地点——何地(where)? 3)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何时(when)?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目前国内有下面的几个模型运用较为广泛(表一)。 2.1 马尔可夫链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能利用线性、随机方法来进行模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复杂,所以有时能将变化过程视为随机过程进行模拟。马尔柯夫分析是利用某一系统的现在状况及其发展动向预测该系统未来状况的一种概率预测分析方法与技术。在马尔柯夫过程中,较简单和常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504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20040001038)资助。 - 1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利用TM/ETM3个时相卫星数据,应用ENVI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 2.实验容 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的提取。采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它通过分析地物光谱特征和其他图像特征,充分利用高程、坡度等地理辅助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比较适合于江南丘陵地形破碎、地物分布复杂的地区。和传统的监督分类法相比,它可以消除园地和林地、建设用地和裸地光谱相似所带来的影响。 (1)TM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本文的遥感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并利用行政边界矢量图对影像进行裁剪。 (2)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首先对其中的一期影像(2003年)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决策分类树法进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对二者的提取精度进行比较,选择精度最高者作为最终的提取方法,进而提取1988~2003年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 (3)利用空间叠加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面积转移矩阵,进而通过面积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数量变化、空间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 3.实验方案 4.数据预处理 4.1数据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包括:两景市的Landsat TM和一景Landsat ETM陆地卫星影像,一景半SPOT全色影像;该地区1:50 000地形图;该地区81m*81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1:100万中国行政边界矢量图等。具体的见表4-1和4-2所示。 表4-1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 获取时间传感器类型数量(景)空间分辨率(m) 2003年3月9日SPOT-5全色 15 1/25 2003年3月26日LandsatETM+ 1-8波段 1 15m(全色) 30m(多光谱) 1996年9月6日LandsatTM1-7波段130 1988年12月5日LandsatTM1-7波段130 表4-2研究区其他资料及应用说明 数据类型应用说明 大比例尺地形图最新时相的1:50000地形图,用于进行卫星遥感资料的几何校正 野外调查资料野外控制点的测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训练样本区的调查,建立判读标志,进行分类及信息提取精度检验等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图对比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及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参考 4.2图像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几何纠正、以及对研究区进行边界裁剪和图像增强。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图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