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篮球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摘要: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其目的是培养运动员克服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激发运动员从事训练和比赛的良好动机,改进运动队内部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比赛竞赛中运动员的表现是由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的综合因素所决定,即是受整体竞技能力全面均衡发展所制约。
在现代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依赖某一特定的竞技能力(如良好的形态条件,或突出的力量素质,或熟练的技巧)取得胜利或名列前茅的现象越来越少见了,如果竞技能力的某一决定因素水平偏低,则会限制其总体竞技能力的提高及发挥。
这就是日本根本勇所制作的“水桶模型”所要形象地表达的关系。
可见,心理因素是“水桶”桶面的重要一侧。
篮球是集体竞赛项目,只有篮球运动员个性特征达到最佳表现,才能实现整体结构的最佳组合,产生强大的战斗功能。
篮球运动中的主要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意志品质和情绪稳定。
一、意志品质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的意志强弱是不同的。
构成人的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就是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具有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等特点。
篮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和顽强性三方面。
主动性、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自信、好强和不服输;二是能独立思考,有主见,敢于承担责任,对在比赛中所担任的职责抱创造性态度。
顽强性则表现在:为实现动机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困难。
篮球比赛中所要求的各种心理能力都要通过意志行动来表现,意志坚强应是运动员精神的典型特征。
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对比赛胜负起着重要作用。
意志品质强者能在比赛落后时不气馁,失败时不泄气,在激烈紧张中勇敢顽强,全力拼搏,发挥出超常的技术。
然而意志品质薄弱的队员在比赛双方咬紧、体力消耗大的情况下,会变得信心不足,整体不协调,快速变慢速,勇敢变拘泥。
心理因素在篮球投篮中的影响及训练

影 响投 篮 命 中率 的 因索 又 是 多 方 面 的 , 投 篮 技 术 、 如 投
篮 时 机 、 体 素质 及 心理 状 态 等 。 身 而在 一 场 高 水 平 的 比
赛 中 , 动 员较 长 时 间 承 受 着各 种 不 同 的 心 理 刺激 , 运 运 动 员 必 须 善 于 涮 整 和 控 制 自己在 比赛 中 的 心 理 活 动 ,
W AN G Ta o
( hjag B sn s Tc nl y hsi t,Nn b 1 0 2 hn ) Z ein ui s eh oo z t e ig o3 5 1 ,C ia e g tu
Ab t a t S o t g p r e tg sr c : h o i e c n a e,wh c d p n s o x e ln k l n sa l s c o o y s w l , i c i c l t n ih e e d n e c l t s i s a d tb e p y h l g a e l s r i a o a e l t b s e b l g me a k t a l a .A a k t al p a e i g o h oi g k l as a o f c o g i s c o o i a h l n e b s eb l ly r w t o d s o t s i s lo h s t a e l n t h n l me p y h lg c l c al g s e
pa e x l i h s o e x m o e t l a d t e mp o e t e s o t g p r e t g . l y r e p o t i r h r ma i p t n i n h n i r v h h oi e c n a e a n
浅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状态与调节

浅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状态与调节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影响。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了要具备高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外,还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争取比赛的主动权。
体育比赛是在特殊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比赛环境的特点使运动员处于高度的应激和紧急状态之中。
在比赛中,面对成败条件迅速转变,对抗环境的复杂性、剧烈性以及高难的技术要求,有的运动员惊慌失措,紧张、焦虑、技术变形;而有的运动员则沉着、冷静,充分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
实践证明,你可能有出色的技术,但除非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否则决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一、情绪的生理机制情绪是情感;是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是明显的或细微的行为,它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下。
每一种情绪,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情绪。
在体育运动中主要表现在:1.情绪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对立性质上。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活动能力,可以驱使他去积极行动,坚忍不拔地坚持下去,消极的情绪可以降低人的活动能力,使其行为力量削弱,做事半途而废。
2.表现在情绪的强度上,情绪的强度愈大,整个自我控制愈为减弱。
情绪的强度愈低,情绪对行为的支配倾向也愈小,与之相应的是,意识的自我控制愈为强烈。
在比赛场上,形势瞬息万变,积极性的情绪可以转变为消极,消极也可转为积极,情绪的强度也可随之变化。
人们通过人为的因素,使情绪向着最好地发挥技术水平和自身潜能的方向发展。
二、比赛中的情绪变化原因及表现目前,在体育竞赛心理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比赛中心理状态的变化以运动情绪最为突出和直观。
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在比赛中是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
没有充沛情绪的推动,是不能从内部动员机体力量,以完成复杂的运动任务;没有情绪的稳定性,就不能保证运动技术的持续进行。
1.在比赛中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
(1)运动员的主观原因:如缺乏比赛经验、技术不熟练或由于过去失利所造成的怯场,过度自信或对于对方评估过高等。
篮球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知 己知彼 ,摸 清对 方实 力 ,技术 特长 ,战术 手段 ,制订 克敌制 胜 的措 施 ,发扬 民主 , 群策群 力 ,调动每个队 员的积极性 。④教练 员要提 高临 场指挥艺术 ,熟悉每个 队员的特点 ,运用恰 当的语 言 ,态度 ,表情 ,神
态 ,促使队员坚定信心 ,增添力量。
2 研 究对 象 和方 法 21 对 象 .
某球队 l 名篮球运动 员 5
22 研 究 方 法 .
() 1 测试 内容分为 四大项 ,包括训练 ,赛前 ,赛 中,赛后 。 () 2 具体表格 如下 。
训 练
0 理 担 过 重 4
赛前
6
赛中
5
赛后
3
态度 并 不 是 很 积 极 信 _ 足 超 水 平 发 挥 心十
的探 讨
显 , 的越 战越猛 ,很少紧张 , 的一上场就谨小慎微 ,动作 失调 ,初 有 有 步分 析为和 每个运 动员的神经类型和 实践经验 有关。 ( ) 2 为什 么会 出现 “ 失常 ”现 象?通过 测试发现 :①失常 原因可 以概 括为主观因素 ,如缺乏 战斗经验 ,思想准备不足 ,自我感觉不 良 , 情绪 不稳定等。客观 因素是 由于不 了解对方情况 ,对新 异刺激不适应 , 场地 设备不习惯 ,亲朋I 场等 等。② 青年队员失常 的主要 原因是缺乏严 t ¥ 格 的实战训练 ,比赛经验 少 ,有时他们的心理状态 是相 互矛盾的 ,经验 少 是缺 点 , “ 出生 牛犊不 怕虎 ”的应猛 、顽 强精神 又是他 们的 独特之 处 ;急于求胜与怕输 ,鼓励 与内心忐忑不安相互交 叉。③ 由于 自认为是 替补队员 ,从思想上放松 了 自我要求 ,缺乏战斗准 备 ,一旦上场 ,对 战 斗 意图 ,职责理解 不深。不但 不能充 分发挥 ,反而易出现 “ 怯场”。
论篮球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调节

(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 育科学学院 ,哈尔滨 1 5 0 0 2 5 )
摘 要 :运动员在 比赛 中动作技能的发挥 受心理 变化的制约。篮球运动员只有具备 比赛心理方面的优势 , 才能充分发挥实际水平,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建立科学有效的比赛心理训练体 系,采 用科学的心理训练方法 ,
王彦 成 .李 春生 :论篮 球运 动员 赛前 的心理 调节
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考验。比赛 中反败为胜的事例 息, 养精蓄锐 , 迎接比赛的到来。 3 . 临场心理调节。从运动员进人 比赛场地到比 并 不鲜见 ,这其 中就能反 映出不 同选手 的意志水 赛 开始 ,这 阶段 的心 理调 节虽然 时 间很短 ,一般 只 平 。训 练 安排 上 ,如运 动员 在 逆 境 下 首 次 出现 失 有十分左右,但却十分重要。在此关键时刻 ,教 利 ,要稳 一稳 ,调 整一下 自己的心态 ,并借 机 抑制 下对 手 的连胜 心理 ;再次失 利 ,则 要想 一想 ,寻 练 员必须 作好 如下 三个 方面 的引导 :第一 ,做好 调 节 活 动 。通 过 调 节 活动 使机 体尽 快 进 人竞 技 状态 , 找 自身失误原因 ;仍然失利 ,则要变一变 ,调整 并调整临场情绪 , 增强 比 赛信心。教练员应根据运 技、战术 。在 日常训练上不时安排一些让其从落后 动员的个性特点 、日常习惯 以及技 、战术计划等 , 比分开 始 ,与 队友进行 对抗 的意志 品质训 练 ,刻意 合 理安 排调节 活 动的 时间 、内容 、方 法 。第 二 ,鼓 磨练运 动员在 不利 的状 况下 如何冷 静思考 ,大 胆使 励 运动员 轻 装上 阵 。进 场 比赛 前 ,教 练员可 采用 亲 用技 、战术 ,逐 步接近 对手并 战胜对 手 ,使 运 动员 切 的语 言 鼓 励 运 动 员 ,使 其 树 立 斗 志 ,提 高 自信 养成 比赛 中不放松每一 个球 和每一分 的 比赛作 风 。 3 . 模拟训 练 。模 拟训练 实际 上是一种 适应 性训 心 ;运动 员本 身也 可通过 自我 鼓励 、 自我安 慰控 制 自己 的 情 绪 。做 几 次 深 呼 吸 ,用 “ 镇静 ” 、 “ 放 练 ,即使运动员在参加 比赛前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 松” 、 “ 动作协调 ”等语言 自我暗示 ,鼓励 自己。 度紧张和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 ,从而 第三 ,简要提示 比赛 的行动要点。运动员上场时, 提高 比赛 中的抗 干扰 能力 。教 练员 可 以让 运动 员训 教 练员 可 向运动 员提 醒一下针 对 主要 环节设 计好 的 练量和强度尽量与实际比赛相同,时间上按照竞赛 简单提示语或手语 ,一旦需要运作时,这些提示立 日 程规定的比 赛时间进行训练,在模拟对手的安排 请与对手相近技术风格的队友与其对练 ,教练 即可以唤起运动员对平时训练动作的记忆 。如对方 上 , 发球 较短且 球路较低 时 “ 搓一板 ” 、球路 较高时 讲解克敌的关键,或者教练员 自己模仿对手风格与 “ 挑起来”等 。但这种提示要在规则允许 的范围内 之对练,或者通过电视、录像等进行模拟训练。必 须全面了解 、掌握主要对手的技、战术的特点 ,以 且 完成得 从容 不迫 。 及某 些特别 的习惯 ,找 出其 弱点 ,用 自己 的特长击 二 、调 节篮 球运 动员心理 的干预措 施 败对 手 。同时 ,在模 拟训练 中必须使 自己 的兴奋性 1 . 心理 暗示 。教 练员在 训练 比赛 中除 了用 言行 始终保 持在适宜 的水平上 ,打出风格 ,打 出水平 。
试述篮球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的调控

是体力和技战术的较量, 也存 在着心理素质等方面 的原
因 。因此在 篮球 比赛 中 , 求运 动员不 仅要 具 备全 面 的身 要 体素 质 , 要具备 勇 敢顽 强 的拼 搏 精 神 , 还 良好 的对 抗技 术 和灵活 多变 的能力 及较 高的技 战术 水平 , 而且 还要 具备 最
佳的竞技心理状态 , 这样 , 在比赛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运动训练包含 的内容很多。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 练实践证明 , 现代运动训练和竞赛要求运动员在消耗巨大
身体能 量的 同时 , 也要 付 出 巨大 的 心 理 能量 , 因为运 动 训 练和竞 赛在对 人 的机 体施 加生 理 负荷 的 同时 , 也施 加 了心
实力接近 , 情绪易于高涨 , 其实力悬殊较大 , 情绪就较 低落 。比赛都渴望胜利 , 但同样也希望能遇上势均力敌的 对手。如我校男子篮球队参加全省篮球运动会比赛 , 那是 高水平的比赛, 对手都是全省各地市 的高手, 全队上下必 须努力拼搏才能取得一场一场 的胜利。在比赛中为 了战 胜对手, 但更是为了战胜 自己, 向对手挑战的同时也是对 自 我的一种挑战。只有在强队面前获得胜利才是最后的 胜利 , 要想战胜对方 , 首先要战胜 自 。 我
锋 , 能力 强 者 胜 , 在 国 内 外 比赛 中早 已屡 见 不 鲜 。 心理 这 由此 可见 , 训 练在篮 球训 练 中的重要 作用 和地 位。 心理
1 影 响篮球运 动 员赛前 心理 变化 的 因素
体项 目, 队员之间有必然的联系。篮球运动员应具备勇敢 顽强的拼搏精神及团结协作、 独立作 战、 调节和控制心理
13 训练 水平 和 比赛 经验 .
理负荷。运动员没有 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就不能顺利地 完成运动训练任务 , 更难 以夺取优异的比赛成绩。
篮球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篮球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摘要本文就篮球教学训练中数据资料积累和经验总结,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篮球运动员心理的因素。
关键词心理素质影响因素一、前言篮球是一项非常普及的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
竞技篮球正向着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强烈对抗和稳定的心理素质的方向发展。
篮球比赛不只是身体素质,技战术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的比拼。
篮球的心理素质对于一个篮球队员甚至整个篮球队来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多么重要。
同样,也是我们高校篮球教学中学生的必备素质。
二、篮球心理素质的概述根据资料显示,篮球心理素质的定义有很多,根据权威专家的分析以及笔者的教学训练经验,篮球心理素质的定义就是:运动员在比赛时,通过对场上各种情况的观察,综合思维,最终实施动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准确特征及心理特征。
三、篮球运动员需要的心理素质(一)“球感”和“场地感”“球感”和“场地感”是篮球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手臂、手指及手腕肌肉的运动差别感受性发展起来的专门化运动知觉它必须通过长期的训练过程才能形成,逐步提高。
而这种高度发展的专项运动感知,是篮球运动员增强信心和力量,使行动灵活自如的内在基础之一。
它含有共同的心理核心成份,即本体和客体的运动空间距离、方位知觉运动时间节奏、速度知觉以及自身平衡、肌肉用力感知觉等,是篮球运动员专项技术动作必须具有的特定心理基础篮球运动员只有通过这种视—动觉准确地观测动作用力的空间方位、距离和时机,方能正确判断临场多变的局势,从而采取有效的传、运、切、投、抢断、封盖等技术动作,准确地控制场上的比赛节奏,掌握攻守主动权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专门化的感知觉素质又是整个篮球队实现整体技术发挥和多种战术运用的重要潜力所在。
(二)各种角色注意视点的分配与谋合因赛场上角色分配不同,篮球运动员在运动意识活动上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征。
其中对中锋运动角色要求注意范围较广,呈外口大内心小的喇叭口空间形状,使视觉注意在全场平视追踪流动,以便能及时观察场上双方的动态,洞悉对方战术动向,组织防范或采取进攻.这样,中锋就能将注意焦点分配在场上攻防的关键运动员技术动作上,有效地完成投、突、切、掩护、抢断以及制造堵位、协防、补篮、抢篮板球等技术动作,完成全队整体综合战术计划。
影响篮球罚篮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分析

21军 期 01 幕8
实践 ・ 思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影响篮球罚篮命中率 的心理 因素分析
王 显 忠
( 龙 江省 球 类 训 练 管 理 中心 , 龙 江 哈 尔滨 10 8 ) 黑 黑 5 0 0
摘 要: 罚篮是篮球 比赛中决定胜 负的重要 因素 , 比赛 中运动 员罚篮命 中率通 常低 于平 时的训练水平 , 篮球 查阅资料 得知与运动员高度 紧张有 关。影响比赛罚篮命 中率的重要 因素是运动 员自身的心理作 用, 尤其是 以罚球得分决定胜 负时, 运动 员所承受的心理 压力和消耗 的心理 能量更大 , 直接影响运动 员正常罚篮技 术水平 的发挥 。 关键词 : 心理 因素 ; 心理训 练; 篮球 ; 罚篮命 中率 2 - 罚篮命中 . 1 3 率与手指准确度关系的分析。 手指肌肉用力准确的是测定人 体手臂肌肉用力感知准确程度的指标 , 它既可以反映出 运动员手臂肌肉用力 精细分工程度, 以反映出皮肤对外界物体刺激的敏感程度 , 又可 两直结合起 来运用 , 在篮球运动员的传、 运、 接、 投等基本技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 罚篮命中率于空间判断关系的分析。空间判断反映运动员对时间、 . 1 4 空 间运动 的 准确判断能力 , 罚篮者要想球投的准, 必须能进行准确的判断。所 以, 空间判断是否准确会影响罚篮的准确性。 由于空间判断 影响罚篮命中 , 率 对感知觉目 较差的 ^ 就更 得重要了。 2 罚鲶 理训练和手段。 . 2 2 Z1 自 我意念法。此法是以意念本身动作 的能力为基础, 反复进行 自我思 维想象, 同时引起肌肉系统的相应反应 , 从而起到锻炼的作用。像 N A著名 B 球星卡尔・ 马龙在每场罚篮时总是口中念念有词 , 然后再将球投出。 马龙的秘 1 研 究方 法 诀就是“ 专心” 。 1 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法。广泛阅 国内、 . 1 读 外有关资料 , 解当前 国际、 2 2 模拟比赛关键时刻的罚篮训练。在训练课的教学 比赛中, 了 国内 2 当双方 比 分 有关罚篮命中 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率 相持 的 情况下 , 教练员突然宣布停止比赛 , 并指定双方各一名运动员进行罚 并由此决定双方 比赛的胜负。 耳 而 要对胜负有一定的奖惩。 如要求负方所 1 数据统计法。对各种罚篮的效果进行统计学样本率差异 的显著 陛 . 2 检验 篮, 于整理。 有队员进行依次拆返跑。这种训练会在运动员的心理 匕 产生—种压力 , 而且 1 逻辑分析。 - 3 以系统思想为基础理论依据, 综合科学原理, 采用分析、 、 具有竞赛的紧张气氛 。由于自己罚篮不中将导致比赛失利 , 归纳 并和同伴一起受 总结等逻辑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罚, 因此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训练更接近于 比 赛的实际, 特别是临近 比 2 分析与讨论 赛的心理稳定陛, 对决定性的罚篮从容自如的罚进, 提高在 比 中的罚篮命 赛 心理学家认为, 运动员的成绩是 由 身心状态 , 精神面貌及技术状态三个 中率。 因素构成三角锥顶点,运动员在竞争时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个因素减弱 , 顶 2 . 干扰罚篮训练。 . 2 3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 , 酷爱篮球的 ^ 越来越多 , 在篮球 点就会倾斜 或崩溃。 从而把取得理想成绩化为乌有。 因此 , 运动员在竞争 中 只 比赛中, 观众都希望 自己的球队取胜 , 运动员罚篮时 , 每 当 他们就会采用 喝彩或挥动彩带等形式影响运动员的隋绪。 根据这些 隋况 , 教练员应在 有建立起 理、 技术、 体力三者集合和谐均匀的三角锥顶点 , 才能取得最佳成 起哄、 绩。三角锥的高度是与心理 、 技术、 体力的质量和强度相对应的, 可以认为在 训练中指定相关的手段来 练。 I 具体方法教练员指定 r I 【 介运动员进行有规定 相同的体力条件下, 技术优越者可取胜, 如果技术相等 , 那么可用体力压倒对 次数的罚篮 练, I 其他队员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来影响队员, I 如开玩笑 、 做鬼 手, 但如果技术和体力都相等 , 那么, 最后冲破这个平 衡的就 I J 、 力量。 脸 、 、 理的 大喊大叫等。通过这种训练 , 可使运动员在训练有一定压力的罚篮时 , 思 脑子里只有篮圈 , 球和罚篮的技术, 其他什么都不想, 因为外界 不会 生理学家认为 , 任何运动技术的形成都是 6 l 机体产生感觉开始 , 以心理 想集中, 运动为调节, 通过运动器官的效应运动来实现的。但由于比 赛时外界条件的 的干扰而影响罚篮的成 , 幛 从而提高运动员在 比 赛中的罚篮信 。 刺激或内部思想方向的不断变化 , 自 不 觉地发生注意力不集中 , 情绪产生波 2 . 增强 自 . 2 4 信 训练。 信 是发挥运动 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罚篮时街 动, 如罚篮瞬间突然出现新刺激( 场外观众的呐喊等或执行的罚篮是决定胜 足 , 往往在罚篮出手前 卣 此球必进 ” “ 的信念 , 信心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训 负的罚篮等) 刺激就会通过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 , , 产生一系列的胜利变化 练程度, 只有勤刊 『 动作正确 , l 练, 手法纯熟的运动员才能具有信 。 ( 心跳船陕, 注意力不集 中 ) 等 从而导致动作变形, , 僵硬 最后罚篮失误。 2 5 消除预期不安的心理训练。 . Z 这种心理是队员们在 比赛前几天有紧张的 因此 , 比赛中心理因素的好坏始终影响着 比赛, 如—个战术的组成 , 整个 预感, 表现不安。 他们意识到身体不协调 , 发挥不出原来的水平 , 要失败时, 就 比赛的节奏, 运动员技术运用 , 罚篮命中 , 率 投篮命中率, 都能体现—个队员, 会产生过度紧张。 所以比赛前要i 队员的心理变化, 獬 让他 充分放松 , ] 鼓励 个球队的心理素质。 而在 比 赛中对运动员心理最大的考验应是罚篮。 因为 他们坚定售 , 消除这种预期不安的心理, 以免在比赛时表现出来。 应在平时 罚篮队员 是代表全队而独 自 接受考验的关键时刻 , 每一次罚篮是否命 中都会 进行必 要的心理 练, I 加强良好的心理平静培养。如专门的自 I 我调节与 自 我 影响着 比赛的胜负 , 因此 理压力很大 , 多数队员都调整不好 自己的心理状 控制的训练 , 自 学会 我暗示与放松的方法 , 按着特定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使心 态, 以至罚篮命中率低 。 理发挥最大功能。加强动机的73 与确定行动目  ̄F . 标的 自 I 使内在力量 我 练, I 真正成为行为的 推动力量。 这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 提高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1 比赛时影响罚篮命中 率的心理因素。 2 . 罚篮命中率于触觉关系的分析。 .1 1 触觉引起的感觉是非常准确的评价指 把 自己的行为于整个集体联系起来。 标, 它能辨别物体的大小, 形状, 硬度, 表面性质等特 陛, 它与本体感觉是紧密 2 临场比赛中 3 罚过程 良 好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 联系的。 在运动实践中, 运动员需要有 良 好的触觉机能。 好的球感离不开准确 2 . 注意力放松。运动员站到罚球线后 , .1 3 要注视篮圈 , 集中注意力 , 尽量使 然后做几次深呼吸 , 放松肌肉。运动员应在内心对 自己说诸 的触觉能力 , 篮球运动员通过手指触球来感觉球的重量 , , 弹性 形状等特 陛。 自己心情平静, 这种感觉越精确, 球感也就越好, 动作技能的熟练度也越高, 然罚篮命中率 如 : 自 “ 我现在很放松, 呼吸平稳 , 神志清晰。“ ”我有信 把球投中。等自我暗示 ” 语言, 这些心理活动应在 3 秒内完成 , 这是罚篮成功的第一步。 也越高。 2 2 罚篮命中率与手臂稳定 l . 1 生 关系的分析 。实践研究证明, 无论是高水平 z _ 表象回忆。 3 2 作完放松练习后 , 眼睛注视篮圈, 心里想象着即将进行的投 篮球运动员还是一般水平爱好者 , 投篮命中 率与手臂稳定 l呈显著相关关 篮动作 , 生 从持球 , , , 伸臂 压腕 出手力量 , , , 高度 角度 球飞行 的弧度 , 直到球人 系, 因此可 以 认为 , 手臂肌肉控制稳定程度好坏是决定罚篮准确性 的重要感 篮圈等一系列投篮过程都象放映电 影—样在脑子里映过 , 力争使表象清晰 、 想象中的形象对有机体起着支配作用, 想象越鲜 知觉的因素之一。手臂稳定性是反映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肌肉 调节 , 控制手 稳定。心理学的观点认为, 作用就越强烈 。因为正确的形象和感觉的刺激开辟了从中枢到肌肉的神 臂 自身动作稳定状态的控制能力。 篮球是以得分多少来决定比赛胜负的项 明, 目, 手臂肌 肉 控制稳定程度如何 , 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投篮用力 的质量和效果。 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篮球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朱 凯
篮球运动是一项客观依存性强,直接对抗的集体项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激烈性,连续作战,胜负之间经常转换的特点。在紧张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运动
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战术运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身
体素质是基础,技术全面是保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发挥技术与运用战术的
先决条件。心理状态好,可以充分利用身体素质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收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心理状态不佳,思维、判断能力就会出现误差,造成动作失
常,应变能力降低,影响比赛结果。因此,在篮球比赛中,了解运动员心理状态
变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的心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
持较长时间的良好心理状态,是提高篮球比赛效果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影响篮球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分析
1.比赛中情绪的影响
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中枢活动的结果。当
产生某种情绪状态时,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运动系统都会
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在篮球比赛中,往往由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造成运动员情绪的变化较大,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比赛的积极性和比
赛的最终结果。根据文献资料,对2004年6月16日NBA总决赛第三场湖人87比100
活塞比赛结果的技术统计,进行球员的心理因素分析。通过技术统计,对运动员
的心理因素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比分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在比赛中,比分往往是影响运动员情绪的主要
原因。运动员的情绪随着场上分数的变化而不断地上下起伏——一会儿兴奋、高
涨,一会儿压抑、低落。当两队分数相差比较大时,这种影响便表现的更为明显。
分数领先一方,往往信心十足,士气高涨,表现在战术发挥更加得心应手;而分
数落后一方,往往士气低落,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表现在进攻单一,成功率不高
等。
(2)战术的制定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篮球比赛中,进攻与防守交替进行,战
术的制定也是影响运动员情绪的一个方面。合理的战术运用往往会调动运动员的
比赛积极性。
(3)队友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如果队友间感情不合,不愿与其他队友配合等
也会影响运动员的情绪。
(4)对手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如果对手实力过强,在进攻和防守屡次失利后,
运动员会产生畏惧心理,表现为放不开手脚。另外,对手的小动作和恶意犯规也
往往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情绪。
(5)运动产生的疲劳对运动员情绪变化的影响。篮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必须多移
动、穿插,多传球,多配合,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从战术上讲要加强变化,
加强快攻,这样,比赛的来回次数就会增多,节奏会加快.这样长时间的运动,
使肌肉中的ATP、CP浓度下降,肌糖原耗尽大脑r —氨基丁酸减少,这样使运动
员的运动能力及大脑兴奋性降低,中枢产生疲劳,使情绪下降。
(6)比赛压力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在比赛的关键阶段,比赛压力往往会比较
大地影响运动员的心理。这一点在决定比赛胜负的罚球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7)其他因素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主客场对运动员情绪变化往往起到最直接
的影响。观众的喧哗,对运动员的语言攻击,甚至观众与运动员之间的斗殴在CBA
中时有发生。另外,裁判的公正与否、场地设备等也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情绪。
2.运动员内在因素引起的情绪变化
个性特征对运动员情绪体验的程度及表现不一样。如:胆汁型,易兴奋,情
绪易激动。抑郁型,含蓄,情绪变化比较平稳沉闷等等。运动员心理素质、意志
品质的高低对情绪的影响。高素质的运动员会在不良情绪将要爆发时,用自己的
意志自觉地把不良情绪转化到另一种活动上,以防止不良情绪的爆发。如:在一
场篮球比赛中一方队员故意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使另一方队员激怒。在这种情况
下,如另一方队员能够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就不会上当受骗,而且,可
以把它转化为提高自己的动力,变不利为有利。以上初步分析了造成运动员心理
变化的一些主要原因。心理的变化不是单一的出现,而是综合的、交替的出现,
所以在对运动员心理调节时必须是有针对性的,有所侧重和要求。
二、训练控制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作用和方法
1.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
(1)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例如学会心理放松技术,就可以
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大脑对内脏调节支配的能力,从而保持其情绪的稳定。
(2)有助于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心理训练能使运动员稳定
可靠地参加比赛,并且能顽强地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
(3)有助于消除疲劳,尤其是精神疲劳所带来的各种疲劳现象,通过心里放松
训练能得到最好的克服。
(4)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集中注意力和防干扰的能力。心理训练之所以能起到
上述的精神作用,是因为它充分发挥了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更
好地发挥在比赛场上的水平。
2.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1)自信心训练:投篮、防守、基本配合等,都具有增强实力的作用,经多次
磨练,得到提高,同时建立自信心,也培养了运动员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每球必
争,每球必中”的坚强信念。美国普通市民泰德.圣.马丁一直保持着2036个罚球
连中的世界纪录,这让历史上所有的NBA球员汗颜。
(2)注意力集中训练:用符合篮球运动的手段进行。如通过想象、篮网、篮板
瞄准区,对所选择的物体仔细观察几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努力准确地回想物体
的具体形象。或由教师协助进行加强注意力和集中听觉能力的练习:由教师以极
其轻微的声音发出命令,这种微弱的声音强度可迫使运动员集中注意力。还可以
用倒计数的方法,如从200开始隔三个数一数200、197、194、191⋯⋯
(3)运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为了调整和控制运动员的心理活动,使
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最适宜的兴奋度,就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这里主要
是利用语言,通过第二信号系统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以一定的“套语”
进行自我暗示。进而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如: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借助自
我暗示:“我手脚热了;血液流动加快;心跳、呼吸加快:想活动;想比赛⋯⋯”
等。在兴奋性太高时,又可以自我暗示:“我的呼吸正常了,安静了⋯⋯放松了⋯
⋯”等。它能够挖掘自身的潜力,形成习惯后,就能在比赛的时候用以有效地调
控自己的心态。
三、结论和建议
当前,许多篮球队都极为重视心理训练,其目的在于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
素,从而保证身体、技术、战术能力的充分发挥。在双方实力相当或稍有差距的
情况下,往往心理能力强者胜。建议科研部门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参照世
界先进的心理训练理论,建立我国各级篮球队心理训练的具体内容,制定一个积
极主动、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