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
神经外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

医院下呼 吸道感 染在我 国医院 感染 发病率 占据首位 , 我院下 呼吸 道 医院感染 占医院 感染的 第二位 , 经外科 医院感 染 中下 呼吸道 医院 神
感 染 占第 一 位 。这 给 患 者 、 医院 、社 会都 带 来 了沉 重 负担 。 本 文
通过 回顾性 调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 , 分析下呼 吸道医院感 染的 因素 , 以便采取 有效措 施, 预防 和控 制 神经 外科 下呼 吸道 感染 的 发生 。
别 、侵 袭性 操作 、 易 感 因素 、意 识 状 态 、麻 醉 类 型 、 伤 口类 型 、
吸 氧等 , 置统 一的 表格 进 行调 查分 析 。 设
2结果
() 1医院感 染等相关性 因素的关 系 , 神经外科 下呼吸道 医院感 染与
患者 相 关因素 的 关系 , 表 1 见 。
Chia H e lh Car n a t eNu rto \ tii n
一 l
。 、
6 7r
神 经外科 下呼 吸道 医院感染 临床分 析 与对策
孙 玉 荣
【 中图 分类 号 】 R63 【 献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1 0 —7 8 ( 0 00 —0 9 2 4 4 4 2 ) 9 7 —0 0 1 0
() 2发病 率 神 经外科 下呼吸 道医院 感染发病率 见表 2
() 3医院 感染发生 的时 间 经统 计 8 .% 的下呼吸 道医院 感染发 75 生 在 2周 内 , 见表 3 。
表 1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患者相关因素关系( ) 例
重, 多用高档广 谱抗生素 , 使鼻 咽部正常菌群 减少 , 而耐 菌株易于繁 殖 , 引起 耐 药菌株 或真菌 吸入下 呼吸道 , 引起 下呼吸 道感染 。6神经外 科 () 重症 患者意 识障碍 时 间长 , 进食和 吞咽功能 不全 , 必须 鼻饲营 养 , 长期 的胃管 留置使 I腔咀嚼功 能缺失 , Z l 同时 由于气管切开后 , 体液丢 失增加
医院感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导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由于接触环境中的病原体而导致的感染。
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是指在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的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类型。
本文将探讨医院感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并介绍预防措施。
1. 医院感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医院感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首先,呼吸机是医院感染的常见来源之一,其使用过程中患者的上呼吸道和支气管内的正常防御机制受到损伤,为病原体进入肺部提供了条件。
其次,由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肺部通气不畅,黏液潴留,进而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因此,合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非常重要的。
2.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医院感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2.1 呼吸机使用与护理2.1.1. 呼吸机选择: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尽量减少患者呼吸机使用的时间和频率,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2.1.2. 呼吸机设置:合理设置呼吸机的参数,包括通气压力、氧流量和呼吸频率等,确保通气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1.3. 呼吸机管道护理: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清洗管道的同时,要保证管道的干燥和无细菌的污染。
2.1.4. 气道管理:定期检查患者气道的通畅性,保持患者呼吸道的湿润和清洁。
2.2 感染控制2.2.1. 消毒措施:严格遵守呼吸机和其他相关设备的消毒操作规程,保证设备的无菌状态。
2.2.2. 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呼吸机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适当的洗手液或消毒剂进行有效清洁。
2.2.3. 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隔离措施,以限制病原体的传播。
2.2.4. 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并遵守感染控制措施。
2.3 患者的个人防护2.3.1. 运动床位: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定期翻身,以便增加肺部通气,减少黏液潴留。
2.3.2. 密切监测: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及防控措施

管理措施和护理干预措施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采用 回顾性 调查 方 法 根据 呼吸科 医 院感染病 例 . 2 登记表 内容,在医院感染的患者 中,按不 同年龄 、疾病 、 感染部 位、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
R C 住 院患者 1 1 ,发 生医 IU 4例
1 一般 资料 . 1
对 R C 4 例患者进行调查 ,发现感 IU 11
院感染 3 例 ,感染率为 2 . %,例次感染 4 4 41 1 4例 ,例 次
◎ MMDD墩 EOTUF DD代AC IENl思 CRC程 厦 NEO I 现远O N IC ES ] 为A N
感染率为 3 . %,医院感染率 明显高于普通病房 ,是普 10 2
通 住 院 患 者 医 院感 染 的 59倍 ( 通 患 者 的 医 院感 染率 . 普
二 0上刊 第 年总期 。7第 8四半 %) I U 患者医 院感染 的发 生率在各年龄段不 . ,R C 9 同 ,主要集 中在 >6 岁 的 患者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0 ( 45 7 <00 )见表 1 . ,P . 4 5 。
( 文校 对 :庞春 渝 本 收 稿 E 期:2 1 . 22 ) t 0 00 . 8
j
篓l I 00l i | 金时 _l l 0 ' 一 l … l 一
j 薯 蠹 薯 : 薯 毫 一薯 ≥ 毫 | 誊 誊 Irl萋 t0 薯0i 蠹 : 一 i 蠹 。 一i 一 誊 i ii 誊 薯鼍 | | 。i z i §毫 薹—l i 蔓 : | : | 一 zz 一 | 鼍 l i | | — i薯| l ■一 |鼍 I I z l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于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55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呼吸内科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均是呼吸内科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1.2方法统计呼吸内科感染症状、感染部位的发生率,研究感染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以及采取抗菌药物治疗等与感染的关系。
然后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实验组,讨论在医院内感染的原因。
1.3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均在spss13.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计数资料采用t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年龄、住院时间、经历气管插管、尿管等侵入性操作过程以及是否采用预防性抗生素或激素治疗都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体质衰弱,并且多种疾病并存,导致人体的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最终使得老年人成为易感人群[4]。
而经历导管及气管插管等这些侵入性操作使得细菌滋生繁殖,易导致血液感染等情况[5]。
抗菌药物及激素的大量使用,使得人体对敏感菌产生抑制作用,不敏感菌趁机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6]。
针对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的处理如下:3.1合理选用药物应尽量避免激素及抗菌药物的滥用,若确实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基础疾病,可参照感染相关细菌谱、耐药情况等,在药敏实验结果上合理选用药物,同时密切监视体内菌群的情况[7]。
3.2加强医院的管理由于住院患者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也差,且不少患者存在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把未感染的患者与感染患者要隔离,定时开关窗,保持空气的流通,这项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3.3减少侵入性操作临床应准确把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症,使用一次性医疗产品,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次数。
医院感染知识及预防措施

选择对设备和人体都安全的消毒剂,如75%酒精、含氯 消毒剂等。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种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避免长时间使用和滥用。
耐药性监测
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 方案。
健康教育及培训
抗生素使用
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菌群 失调,产生耐药菌株。
医院环境
医院内人员流动大,病原体容易传 播,同时清洁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导 致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危害
1 2
加重病情
医院感染可能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影响康复进 程。
增加医疗费用
医院感染需要额外的医疗资源来治疗,增加了 患者的医疗费用。
3
死亡风险
消毒剂选择
使用高效、广谱、低毒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 毒剂等。
清洁与消毒流程
制定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流程,包括清洁工具的使用、消毒剂的 配制和消毒时间的设定等。
医疗设备消毒灭菌
接触性医疗设备
对于直接接触患者的医疗设备,如听诊器、血压计、输 液器等,应进行定期消毒和灭菌。
高风险医疗设备
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液透析机等高风险设备,应 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程序。
医护人员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防控 意识和技能。
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提高他们的配合度。
访客教育
对访客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了解在医院内的注 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THANK YOU.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浅谈呼吸内科感染因素的预防控制

浅谈呼吸内科感染因素的预防控制作者:倪灵凡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分析呼吸内科病房潜在感染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强调应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学习、规范病人收治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消毒措施、规范医疗性废物的处置等。
关键词: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防护对策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原菌的传播多以空气为媒介。
因此,呼吸内科病房就存很多的感染危险因素。
为了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制度执行,以利于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分析呼吸内科病房潜在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住院期间病人受感染部位一般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等,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在所有的感染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大,感染者又多数为老年人。
呼吸系统帮助人体完成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功能,对人体有很重要的作用。
呼吸系统受感染将严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机能。
在医院的呼吸内科中,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病人住院时间较长,且病情易反复发作,病人在住院期间还服用广谱抗生素,这些情况都易造成呼吸感染。
医院呼吸内科如何完善制度,加强病房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最终降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将是在以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挑战。
1、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呼吸系统可以对吸进来的气体进行转换,能使气体顺利地通过,对人体新陈代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医院要降低呼吸内科感染的发病率,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必须知道引起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
根据对医院多年住院患者呼吸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其中引起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引起感染的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环境因素很多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伤寒、肺结核等疾病,首发症状多以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等疑似呼吸系统疾病而收治,在未确诊前在我科进行治疗。
而这个阶段处于疾病的前驱期,传染性最强,最不容易防范。
1.2流行病学趋势据资料显示,近 10 年新增加了10多种传染病,多以呼吸系统症状为表现,特别是变异性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型禽流感病毒等。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感染。
医院感染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治疗成本。
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常见的感染途径、预防控制措施、医护人员的角色和患者的自我防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1.1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治疗的难度,降低治疗效果,严重的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1.2 降低医疗费用医院感染会增加医院的治疗成本,包括药物费用、床位费用等,预防医院感染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1.3 保障医护人员健康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容易感染病原体,预防医院感染可以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
二、常见的感染途径2.1 空气传播空气中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2.2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口腔和呼吸道中的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到周围环境,易造成交叉感染。
2.3 接触传播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体液、分泌物等,未及时洗手或消毒会导致病原体传播。
三、预防控制措施3.1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程序,对医疗器械、床单、手术室等进行定期消毒。
3.2 提倡洗手卫生医护人员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接触患者后应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3.3 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
四、医护人员的角色4.1 提高职业素养医护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严格执行医院的感染控制规定,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4.2 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最新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术,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
4.3 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医护人员应积极参与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监督和检查医院的消毒制度和防护措施是否得当。
五、患者的自我防护5.1 遵医嘱治疗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避免自行增减药物或更改治疗方案。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与预防

1 临床 资料 1 1 一 般资 料 : 0 9 7月 ~ 1 . 20 年 2月 收 入 我 科 的 4 1 手 外 科 、 4例 需
1 医 院感 染的 途径 及 主要 疾病
11 血液 、 . 体液 传播 : 医护人 员 在 医疗 活动 中常 与 带病 毒 血 液 和体 液的 组织 , 品 接 触 , 毒进 入 血 液或 组 织 或 直 接与 破 损皮 肤 黏 膜接 触 物 病 而传播 , 主要 疾病 有 乙肝 , 丙肝 , 丁肝 和艾 滋病 等 。 1 2 呼吸 道传 播 : . 空气 受 到病 源微 生 物污 染 时 , 务人 员 吸 人散 布 医 在 空气 中含 有 病毒 或 细 菌 的 微 粒 而 受 到 感 染. 要 疾 病 是 呼 吸 道 传 染 主 病, 如非 典 , 感 , 结核 等 。 流 肺 13 消化道 传 播 ; . 传播 途 径 是 经 粪 口途 径 或 食 入 病 毒或 病 菌 后 患 病, 主要疾 病 有 甲肝 , 疾 , 泻等 。 痢 腹 1 4 接 触传 播 : 毒或 致病 菌 直接 接触 皮肤 和 黏膜 破 损 处 而感 染 , . 病 主要 疾 病有 流行 性结 膜 炎 , 纯疱疹 等 。 单 2 医院感 染 的危 险 因素 2 1 皮 肤黏 膜破 损暴 露 : 护人 员 在 医 疗 活 动 中 面对 的 是 各 种 不 . 医 同 的患 者 , 触各 种病 原体 的 概率远 远 高于 普通 人 群 , 肤 黏 膜 的破 损 , 接 皮 就暴 露在 患 者 的血液 或体 液 当 中 , 有 病毒 的物 质 就有 与 破损 皮 肤 黏膜 带 直接 接触 的 可能 , 医 务人 员来 说是 一个 极 其危 险 的因 素 。 对 2 2 针刺 伤或 锐 利器 损 伤 : 刺 伤 是 一种 皮肤 深 部 的 足 以 使受 伤 . 针 者 出血 的意 外 伤 害 , 病 原 体污 染 的 血液 或 体 液接 种 到 受伤 者 体 内 , 被 从 而发 生感 染 。手 术或 其 他 操 作 中使 用 各 种 锐 利 器 , 伤 医护 人 员 的皮 损 肤 , 时接 触 到 血 源性 病 毒 患者 的 血 液或 体 液 , 同 同样 可 导 致经 血 液传 播 疾病 的发 生 。 2 3 手 的污染 : . 医务 人员 在繁 忙 的医疗 活 动 中 , 大 多数 工 作是 通 绝 过手 完成 的 , 的微 生 物 污染 相 当严 重 , 种 细 菌数 量 往往 比其 他人 群 手 各 多 。如 各 项操 作 前后 不 洗 手 或 洗 手 不 规 范 感 染 疾 病 的 机 率 就 会 大 大 增加。 2 4 空 气 污染 : 者 呼吸 道分 泌物 , . 患 排泄 物 等 , 燥后 形 成 菌尘 , 干 通 过 讲话 、 喷嚏 、 咳嗽 、 病房人 员 的走 动 而污 染空 气 病 原 体经 空 气传 播 疾 病 也是 医 院感染 的重要 途径 之 一 。 3 医院 感染 的控 制 措施 3 1 加 强管 理 , 格遵 守各 项操 作 规程 及法 规 文 件 : 善 医 院感 染 . 严 完 管理 机 制 , 立 院内 医院感 染 管理 小 组 , 建 由业 务 院长 、 室 主任 、 士 长 科 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
摘要: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医院感染的高危病房进行空气、器械以及工作人员手、患者生活用品等进行细菌学检查。
并从两个病房各随机抽出30例患有COPD、肺癌、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观察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结果发现两病房带菌污染、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及致病菌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
结论以往研究多偏向已经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应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的研究,使之发病率下降。
关键词:医院感染;发病率;下呼吸道
中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529(2000)04-0260-0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两个医院感染的高危监护病房,分别进行空气、器械(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器管道等)、工作人员手、患者生活用品的微生物学监测。
同时对患有COPD、肺癌、糖尿病等基础病,观察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以及致病菌。
1.2 方法对两组资料分别进行对照分析,并对其不同的结果、差异,进行一定的探讨,从中找出一些内在的因素,进而提出一些预防性意见。
2 结果
2.1 病房甲、乙分别代表两个监护病房细菌培养的结果见表1。
表1 病房细菌培养结果
2.2 两组医院感染率及病原菌甲组医院感染率1
3.3%,乙组6.7%。
两组感染患者病原菌见表2。
3 讨论
院内感染与院外感染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宿主的状况和致病菌不同。
医院感染常发生在有危险的患者[1,2]。
这些患者常患有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如:COPD、恶性肿癌(肺癌、白血病等)、胶原病(均长期使用大剂量的皮质激素)、糖尿病等。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治疗困难,预后凶险[3,4]。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已由G+细菌为主变为以G-细菌为主。
复合疾病(指患有两种以上疾病)的病例增多、不恰当的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保护意识差等多种因素,使得医院感染发病率上升,成为威胁住院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多)的一类严重疾患,并已引起重视。
但众多研究多偏向于已经发生感染的病例资料,而对如何预防医院感染,研究不如前者。
本文就两个医院感染的高危病房,在不同的条件之下,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高低不同,进行比较研究。
从中发现一些影响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因素,并就其预防提出一些处理意见。
表2 两组患者感染病原菌
本文所选取的两个病房,其细菌污染、医院感染发病率均有明显的差别,且两种差别呈正相关。
经观察,两病房存在以下差别:尽管两病房都设有紫外线消毒仪,但乙病房坚持按正规要求进行照射,甲病房则不然。
且乙病房还坚持了过氧乙酸熏蒸与紫外线照射联合进行空气消毒,大大降低了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也减少了细菌沉落污染及感染;乙病房对器械均用0.2%过氧乙酸液浸泡或75%乙醇溶液擦拭。
因此,空气及器械的细菌污染情况较甲病房要轻得多。
但是,对工作人员手指等进行的细菌培养,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说明两个病房的工作人员对自身污染均未引起重视:工作人员自身的污染,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在影响医院感染发病率的诸多因素中,有些无法消除(严重的基础病、院外不恰当的用药等)。
但有些因素,经过努力,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
因此,在以下方面,应作出努力,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3.1 坚持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喷洒或熏蒸(无患者时),最好是
多种方法交替联合使用。
3.2 监护、抢救器材的清洁消毒除对那些明显需要消毒的器械进行处理外,对易被忽视的器械也应进行认真的洗消。
如:呼吸器面罩、管道、氧气湿化瓶、监护仪导线等。
应根据器械不同的质地,选用不同的方法。
如果疑有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使用之后,更应进行彻底的消毒,必要时应取样培养。
3.3 注意隔离做好终末消毒对非感染患者和有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应做分房管理,如为传染患者,则应做好隔离,并做好终末消毒。
3.4 消除工作人员的自身污染应对“工作人员的自身污染加重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有足够的认识,严格无菌制度。
在检查严重感染或疑有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后,应做认真的清洁洗手,尔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患者的操作。
对在这些病房工作的人员,至少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防止暴发性医院感染。
3.5 推广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对严重感染患者的物品,应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并对病房进行定期清洗、消毒。
固定用品,如桌、柜等,应定期用0.1%优氯净擦拭。
3.6 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其它一旦发现医院感染,应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对耐药菌株的感染,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
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也是治疗医院感染的必须手段之一。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且主要对象是老年患者和合并严重心、肺疾患病者,死亡率可高达10%~55%。
因此,对医院感染可能发生的危险人群,应尽力改善病房污染、减少污染源危害、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力改善呼吸道防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医院感染进行综合、立体的预防、治疗,尽可能降低其发病率,减少死亡率。
沈毅(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刘翱(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沈瑛(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云南建水654300)
参考文献:
[1]Cells R.Nosocomial pneumonia: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risk and prognosis[J].Chest,1988,93:318.
[2]蔡定明.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82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1):24.
[3]Stratton CW.Bacterial pneumonias-an overview with emphasis on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J].Heart Lung,1988,15:226. [4]郑培奋,黄栋,严静,等.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回顾[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90.
收稿日期:1999-02-28
修订日期:199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