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症状分析

合集下载

17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17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维普资讯
T i Ju  ̄ o us g O t e 06 o.1 N .5 n on f ri . c br 0 ,V 1 4. o N n o 2
・29 ・ 5
电视 , 使用 电脑等 , 由于角膜知觉减退 , 眨眼次数减少 ,
长时 间看书等使 角 膜干躁 而 引起不 适感 。本组 3 2眼 病人有 3 由于 工作原 因 , 电脑时 间较 长 出现眼部 例 用 不适感 , 以人 工泪 液滴 眼治疗 及调整 工作方 法后症 予
状 消失。
丛分枝 , 呈放射状 向角膜 中央分布 , 主要位于 角膜 的前
1 3 质, — 基 上皮下和 上皮 内[ ] 2 。角膜知觉 及 角膜神 经 的生理 功能对保持 角膜 的正 常结构 及功能 有非常重
要 的作用 。疾病 或手术 可 引起 角膜 知觉 的明显 下降 , 引起 眼保护性瞬 目反射 的迟钝 , 减少角膜上皮 的湿润 ,
扩约肌 , 及睫状 体虹 膜 的感觉 。另一 组 向前 和虹膜 神 经 网联 系 , 成角巩 膜缘 神经丛 , 形 形成 7 0~8 0枝神 经
1 葡 萄球 菌 性 烫 伤 样 皮 肤综 合 征 的观 察 和 护 理 7例
徐武秀 吴蓓 茸
( 州 医学院 育英 儿童 医院 , 江 温 州 350 ) 温 浙 200
作 用。本组病人 除少数病人 出现角膜干燥症状外其余
均未出现其它不 良反应 , 利康 复。 顺
参考文献 : [ ] 胡勇平 . 1 张蕙成 , 王聪 , .糖尿病视 网膜 光凝术后角膜知觉 的 等 改变(] 临 床眼科杂志 ,O4 1() 33—35 J. 2 O ,2 4 :0 0 [ ] 倪卓 . 的解剖组织学 及其临 床应用 [ .上 海: 2 眼 M] 上海 医科 大 学出版社 ,93 28 9 19 .8 —2 3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3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3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的重 要环节 。
棉球每 日擦拭 3次 ( 有分泌物 时随 时擦去) , 7 例 患儿 眼 部 出现脓 性分 泌物 ,每 次滴 眼药 水前 先用生 理盐
水 冲洗 ,再用氧 氟沙 星眼 药水滴 眼 4 ~5次 /天 , 睡 前涂 1 % 金 霉素眼药 膏 , 2 天 后分泌物减 少 。 1 0例 患儿
2 . 6 饮食 护 理 : 本 病 皮 损渗 出较 多 , 患 儿 由于 疼痛 食欲下降, 易引 起水 和 电解 质紊 乱 。在 发病 初 期 因 发热 、 口周 糜烂 不 愿张 口进 食 , 可 用吸 管 吸入 牛 奶 、 营 养餐 等 流 质 饮食 , 鼓励患儿多饮水 , 待 病 情 好 转
葡 萄球 菌 皮 肤 烫 伤 样 综合 征 是 由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产 生 的表 皮 剥脱 毒素 引 起 的 , 应 用 抗 生素 控 制
感染 病 灶 , 可 以消 除或 减 少 细 菌产 生 外毒 素 , 早 期
使用 足 量有 效 的敏 感抗 生 素是 治疗 的关键 , 同 时加 强支 持治疗 , 保 持水 电解 质平衡 。本 组 1 3例 患儿常
化, 发现皮肤异常或发热等现象及时就诊 。
3 讨论
变化, 特 别 是对 皮 肤 的观 察 , 重 点观 察皮 损 的类 型 、 分布、 面积 、 颜 色 等 并做前 后 对 照 , 对 糜 烂面 分 泌物 有无减少、 范 围是 否 缩 小 及颜 色 的变 化 , 为 诊 断和
治疗提 供依 据 。
4 h测 量 1 次体 温 、 脉搏 、 呼 吸并 及 时记 录 报告 医生 , 防止 并 发症 发生 。每班 严格 记 录 出入 量 , 注 意 水 电 解 质平 衡 , 防 止酸 碱 平 衡 紊 乱 , 同 时 密切 观 察 病 情

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

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

12 1 诱发 因素 : 呼吸道感染 1 ( 5 , .. 上 5例 2 %) 化脓 性扁 功 能 异 常 , L 6U L, S 6U L C 7 I/ ,H . A T 4 I/ A T 7 I/ 。 K 25U L B 桃体 炎 1 ( 6 7 , 0例 1 . %) 化脓 性 中耳炎 7例 ( 17 ) 皮肤 脓 D 2 2 U L 1 肾 功 能 异 常 , 白细 胞 升 高 , 蛋 白 +~ 1. % , H 7 1/ ; 例 尿 尿 疱疮 7例 ( 1 7 ) 皮肤 外伤感 染 ( 1. % , 主要是 患儿 指 甲抓 伤皮 肤) (0 , 6例 1 %) 丘疹性荨麻疹 5例 ( . %) 疖肿 3例( % ) 83 , 5 ,
弛性烫伤样大疱及 大片表皮 剥脱为特 征 , 见 于成 人。皮损 2 偶 8例。发热 、 身 猩红 热样 红斑 , 肤触 痛 , 氏征 阳性 2 周 皮 尼 0
触痛明显 , 常伴有发 热等全身 症状 , 情变 化快 , 病 重症者 易并 例 。无松弛性大疱 , 未见杨 梅舌及腭部 粘膜疹 。哌拉 西林或

小于等于 1岁 1 2例 (0 ) 大 于 1岁 一小于等 于 3岁 2 均为阴性 。血培养 2 2% , 5 0例 , 2例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 1例为肠球
例 ( 17 ) 大于 3岁 一 于等于 5岁 1 ( 17 , 4.% , 小 3例 2 . %) 大于 5 菌 。咽分泌物培养 1 , ( 6 8 为金黄 色葡萄球菌 , 9例 7例 3 . %) l
病前有疫 苗接种史 。发病 1—3天来 院就诊 3 8例 , 发病 4天 拉西林 、 阿奇霉素敏感 , 部分对利 福乎、 丁胺卡那霉素 、 万古霉
后来 院就诊 2 2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护理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护理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护理进展【摘要】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感染性皮肤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本文从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

目前,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工作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也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和评估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强调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提升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护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估、问题及对策、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 TS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分泌的毒素引起。

TSS最初被描述为一种与妊娠和高温环境相关的疾病,但后来发现TSS也可以由创伤、手术、堕胎、感染、手术后感染和分娩等原因引起。

TSS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患者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因此TSS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TSS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护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针对TSS的临床护理,更加注重全面的病情评估、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实施以及科学的护理效果评估。

本文旨在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护理的进展,为临床护士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26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患儿,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两组患儿皆使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无感染案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无感染案例,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6.8±1.1d;对照组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在10.6±1.2d,两组患者的皮疹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①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红斑最初在眼周、口周、面部起发皮疹,然后迅速蔓延到背、胸、颈、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②体征:发病后3d内可见患者的全身皮肤明显发红,可在红斑基底上见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同时能够互相融合生成更大的水疱;③体检可见有明显触痛,疱壁薄和松弛易破,尼克征呈为阳性,导致表皮细胞极易剥脱,促使患者露出鲜红色的湿润面,与烫伤样类似。

1.3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也略有升高,经血培养见有细菌生长有18例,无细菌生长8例。

1.4治疗方法1.4.1观察组: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有9例;第二代头孢菌素治疗有3例;青霉素治疗有1例;均采取50~100mg/kg/d静滴,另外,其创面采取暴露疗法,参考ii度烧伤创面处理方法,使创面保持清洁和干燥,然后依据皮损性质合理选择0.02%呋喃西林溶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诊断发生感染的部位外用2%的莫匹罗星软膏涂抹,每天对眼结膜进行清洗,然后使用氯霉素眼药水进行滴眼,并在睡前取少量红霉素眼膏进行涂眼,预防感染。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9 例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9 例
性别:
临床资料
患者来源:20例农村,9例城市;
季节:
1~32例,
10~12月份9例;
而7~10月份16例(55.2%)。
诱因:
3例由脓疱疮发展而来,
3例曾有其他皮肤病(湿疹、丘疹
性荨麻疹等), 4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 合征29 例临床分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郭淑兰 李春阳 孙青 王玉坤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葡萄球菌 全身皮肤红肿、大片剥脱、像烫伤样皮肤 暴露无皮区域 严重感染性皮肤病

治疗和预后
抗生素:
29例患者均给予足量抗生素治疗, 18例——头孢类抗生素(50~100mg/kg.d); 11例——阿奇霉素(8~10mg/kg.d);, 其中有3例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更换抗生 素。
治疗与预后
糖皮质激素: 21例同时联合小剂量氟美松 (0.20~0.30mg/kg.d), 剂量:为2~5mg/d, 时间:3天16例,4天8例,5天3例,7天1例, 最长时间为9天1例。 2例患儿因病情较重辅以丙种球蛋白3天。 加强支持疗法,增加营养,注意水电解质 平衡维 持




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ET) ; 好发于婴幼儿;
病情严重,发展快,延误诊断治疗会导致 死亡;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9例SSSS患者 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29例,男13例,女16例; 年龄:5个月~7岁,平均年龄2.8岁; <1岁3例, 1~3岁16例, >3岁10例, 3岁以下占65.5%。 病程:2~10天,平均5.2 天。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

及 另一 侧切 口。若 主要 动 脉 不 在设 计 范 围 内, 应 则 校 正皮 瓣切 取范 围 。游离 血 管 时 , 带 1 m 宽 应 ~2a 筋 膜蒂 , 以免损伤 血管 。受 区创面 应彻底 清 创 , 瓣 皮
转移 前行 骨折 内固定 。
3 3 手 术时机 .
[ ] 侯春林, z 顾玉东 . 皮瓣外科学[ .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月期 间住 院治疗 的 z 3例 S S S S患儿的临床资料报
道如下 。
1 2 诊 断标 准 .
全身 弥漫性 潮红 、 以皱褶部 为重 、 表皮 剥脱似 烫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
伤, 口周放射 状皲 裂这 两个 特征 , 再结 合触痛 明显 的 自觉症 状 即 可 作 出诊 断【 。仅 表 现 为 口周 、 1 ] 眼周 、 颈部、 腋下等 处大 片状 红斑 , 呈猩 红热样 皮疹 的为轻 型 ; 现为金 葡 菌型 中毒 性 表皮 松 解 症为 本 综 合 征 表 的全 身型 J 。
创 面, 3 0d完全愈 合 出院 。结论 : S S好 发 于婴 幼 儿。早 期诊 断, 时应 用 B 在 ~1 SS 及 一内酰 胺酶 抗 生 素及 适 当的局 部 处理是 治疗 的 关键 。 [ 关键 词 ]葡萄球 菌性 烫伤 样 皮肤 综 合征 ; 金黄 色葡萄球 菌 ; 临床 观察
点及 治疗 措施 。方 法 : 回顾 性分析 2 3例 小儿 S S S S的临床表现 、 治疗措 施 及 其疗 效 。结 果 : 部 患 儿均 有泛 全
红性 红斑 及 皮肤 触 痛, 4例外 均有 表皮 剥脱及 尼 氏征 阳性。经 及时使 用抗 生 素( 除 头孢 类) 适 当的局部 处理 ,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需定时观察病人皮肤状况,记录红 肿、脱皮及水疱形成情况。
每日至少观察两次,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何时进行护理? 体温监测
定期测量体温,监测是否有发热情况,必要 时给予退烧药物。
体温变化可能预示着感染加重。
何时进行护理? 液体摄入
家属应积极参与病人日常护理,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协助。
家属的积极配合对病人康复有重要作用。
谁负责护理? 医务人员培训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 对该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病因、症状、护理要点等。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定期复查
定期带病人复查,以评估病情恢复情况和调整护 理方案。
根据医生的建议,适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避免病人接触感染源,定期清洁 和消毒居住环境。
提高儿童免疫力,注意健康饮食。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家长教育
向家长普及该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病情的 认识和管理能力。
教育内容包括疾病预防、护理要点等。
谢谢观看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什么是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2. 何时进行护理? 3. 如何进行护理? 4. 谁负责护理? 5. 护理后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 肤综合征?
什么是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定义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由金黄色 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表现为大面积的 红斑和水疱,类似于烫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症状分析
*导读:由于细菌毒力和机体抵抗力的不同,临床表现有不
同类型,共分三型:全身型、顿挫型和局限型。

以全身型表现者最多见。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大多数发生于婴幼儿,偶见于
成人。

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II 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

此种菌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2表皮松解毒素(ep i2dermo lyt ic toxin) ,即表皮剥脱毒素(exfo liat ive toxin) ,造成皮肤损伤。

其由肾脏排出,因婴儿对该毒素排泄缓慢,引起血清中该毒素升高而发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出现其特异性
阻止物质,表皮细胞对该毒素敏感性降低。

免疫因素,特别是细胞免疫因素以及表皮内蛋白酶激活与抑制的精密调节与发病
年龄具有一定关系。

由于细菌毒力和机体抵抗力的不同,临床表现有不同类型,共分三型:全身型、顿挫型和局限型。

以全身型表现者最多见。

(1) 全身型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发热,烦躁,纳差,皮肤
触痛,红斑。

鲜红斑多始于面部,特别是口周,迅速漫延至
眼周、躯干及四肢。

发疹1~ 2 d 内口周及眼睑四周渗出结痂,可有大片痂片脱落,在口周留有放射状皲裂,此种现象具有特殊性诊断意义。

发疹后0~ 3 d 后,皮疹表皮浅层起皱,迅
速发展为水疱、松弛性大疱及糜烂,尼氏征阳性,状似烫伤。

多初始于曲侧,随后波及全身表皮。

2~ 7 d 后表皮开始脱落,出现潮湿,发红的裸露面。

除皮疹外,另有学者注意到此型有眼结膜充血,无分泌物; 无明显内脏损害。

(2) 顿挫型表现为发热,猩红热样皮损,皮肤触痛。

皮损停止在红斑阶段,不再发展到表皮剥脱。

本组仅有2 例为此型。

(3) 局限型表现为大疱性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上损处,原发损害是小水疱,迅速成为大疱,直径可达2~ 5 cm ,大疱能很快破裂,留下鲜红色基底。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数患者除有唇炎,口腔炎及结膜炎外,无其他明显黏膜损害,一般有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但其合并症可有败血病、蜂窝组织炎、肺炎等。

故有潜在的生命危险,因此目前主张尽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文献强调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或双氯西林等,也可选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近年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故早期、足量使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的可能。

有条件者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另外,本疾表皮皲裂,故为避免再感染,皮肤护理尤其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