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的毒力测定和.
09第二章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水溶性药剂、乳油稀释液或稳定的悬浮液(胶悬剂的稀释液)可用此
法,而WP由于是悬浮性差,不宜采用。 优点:操作简单迅速,无需特殊设备
缺点:药剂和孢子始终充分接触,与病害防治的实际相差很大,测得
的毒力往往偏高。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针刺法测定农药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的活体试验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对照(3d)
40%多菌灵WP1500×(3d)
一种植物精油1000×
针刺法测定农药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的活体试验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盆栽法测定农药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二、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方法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3、孢子悬浮液的准备
菌种
无菌水,搅匀
菌种悬浮液
二层纱布过滤 除去菌丝体及破碎培养基
离心 无菌水洗
洗净的孢子
调至浓度5000个/mL(10×10倍,35个孢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第二章 杀菌剂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方法
一、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一)孢子萌发法
3、孢子悬浮液的准备
菌种应是标准菌种,供试菌种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菌种纯粹,在一般培养基上易大量产生孢子; ②多代繁殖不易产生变异; ③孢子个体较大,易于在显微镜下观察萌发情况;
④在分类上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病原菌。
2、生长速率法
杀菌剂咯菌腈对根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效果

试验 大豆试验于 2020年 5月中旬至 7月底在江 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双沟镇陈王村进行。露天种植, 土壤为沙壤土,肥力水平中等。试验共设 6个处理, 其中 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设置 3个用量处理, 分别为 200、400、600g/100kg种子;350g/L精甲霜 灵种子处理乳剂和 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 按照 常 规 使 用 剂 量 各 设 1个 处 理,分 别 为 80、 500g/100kg种子。另设 1个空白对照。于 2020年 5月 18日大豆播种前拌种包衣,晾干后进行播种。 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 25m2,重复 4次, 共计 24个小区。按照 67.5kg/hm2 的播种量进行 人工点播,行距为 50cm,株距为 10cm。各小区大 豆长势较好且均匀一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按 常规进行,试验期间不再施用其他防治大豆根腐病 的药剂。
菌丝生长平均抑制率 =(对照菌落直径 -处理 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 -5mm)×100%。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转换成几率值,将药剂浓度 换算成对数值,以几率值为毒力回归方程应变量 y, 药剂浓度对数值为毒力回归方程自变量 x,计算毒 力回归方程和各药剂的 EC50。 1.2.3 咯菌腈对大豆根腐病和花生根腐病的防治
娄天成1,左 杨2,张心宁3,余文杰1,2,孙 凯2,刘永锋2,刘邮洲1,2
(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农业农村局,江苏睢宁 221200)
摘要:根腐病是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为明确药剂咯菌腈对根腐病的防效,给生产上提供合理有效 的用药方案。采用室内离体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根腐病的室内毒力 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咯菌腈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和高粱镰孢菌(Fusarium andiyazi) 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尖孢镰孢菌(Fusariumoxyporum)菌丝生长的抑制 作用次之,对层出镰孢菌(Fusariumproliferatum)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在 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照使用剂量 200、 400、600g/100kg种子进行大豆根腐病的防治试验中,出苗后 10d,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为 7560% ~90.58%;出苗 后 30d,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为 69.61% ~84.43%;出苗后 60d,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为 5837% ~75.31%。随着用 量的增加防效显著提高,在 0.05水平上,3个剂量的处理防效具有显著差异。在 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花生 根腐病防治试验中,出苗后 10d,咯菌腈低、中、高 3个使用剂量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效为 61.26% ~83.79%;出苗后 30d, 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效为 56.18% ~79.30%;出苗后 60d,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效为 49.76% ~6978%,在 0.05水平上,3 个剂量的处理防效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对照药剂 350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的平均防效与咯菌腈低剂量防效 相当,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的防效与咯菌腈中剂量防效相当。结果表明,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能有效防 治大豆根腐病和花生根腐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防效呈逐渐下降趋势。 关键词:根腐病;咯菌腈;抑制作用;田间防效;悬浮种衣剂;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S4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11-0080-05
29种常用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和青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9种常用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和青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摘要:在实验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纸碟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
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值相对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1.2.2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测定方法菌液的制备:将番茄青枯病菌在LB斜面上活化,移入50mLLB培养液中,在28℃下振荡(150r/min)培养过夜。
用无菌水将番茄青枯病菌菌液稀释至浓度约为106cFU/mL,备用。
纸碟测定方法参照文献[12-15]:将29种杀菌剂分别制成浓度为1000、100、10、1mg/L,吸取20μL在LB平板中央,每处理重复3皿。
设清水对照。
用上述番茄青枯病菌稀释液(106cFU/mL)喷雾后,28℃培养过夜,调查抑菌圈直径,计算相对抑制率。
应用Excel软件处理系统求出各单剂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及相关系数。
2结果与分析2.1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
2.2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测定采用纸碟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
结果表明,有3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有较强的毒力,其Ec50值均小于10mg/L(表3、图2),其中3%中生菌素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3.3742mg/L。
其余26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不表现毒力。
表33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药剂名称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Ec50(mg/L)3%中生菌素y=7.10x+1.250.96823.374280%代森锰锌y=5.58x+0.830.97565.58872%春雷霉素y=4.11x+1.210.94198.35873结论与讨论番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十种杀菌剂对李细菌性穿孔病的毒力测定与药效试验

危害引起人 们 的重视 , 过几年 控制 , 病 在辽 宁逐 渐 经 该
趋于平缓 。进 入 2 纪 , 随 以布朗李 为 代表 的 国外 O世 伴
李品种在 国内的引种热潮 , 李细 菌性穿孔病 在国 内李树 栽培 区又卷土重来 。严重影 响李 树栽培 的经济效益 , 成 为生产上迫 切需要 解决 的病 害 。化学 防治 是控 制李 细 菌性穿孔病流行的主要措施之 一 , 对生产 上控制植物 针 细菌性病害的化学药剂相 对较少 的情况 , 对近 年来 各地 报道的对细菌性病 害有效 的 1 O种药剂 进行 了毒力 测定
间药效试验结果基本 一致 , 治效果依 次为 5 福 美双 可 湿性粉 剂 、2 防 O 7 %农 用链 霉 素可溶性 粉
剂 、 酸阿米卡 星注射液 、 酸庆大霉素注射 液和 8 宁南霉素水剂 。不 同厂 家生产 的 7 农 用 硫 硫 2
链 霉素可溶性粉 剂的抑 菌和 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分别为 0 1 56 0 1~1 、 1 个 。 、- 、~1 、1 5> 6
及 田间药效试验 , 以期筛选 出对李细 菌性 穿孑 病 防治效 L
果较好的药剂 。
2 结 果与分 析
2 1 室 内毒 力 测 定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供试 药剂Biblioteka .参试的 1 O种药剂对李 细菌性穿孔病的室 内毒力测 定结果见表 1 O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1 0 倍液 、2 。5 0 0 7
进行 喷雾处理 , 以喷清水为对照 , 4 每 株李树为 l 区, 小 4 次重复 , 随机排列 , 验地 边留 2 试 行树为保护行 。8月 1 5 日每株树按不 同方位根据结果量 随机调查果实 5  ̄10 0 0 个, 叶片 20片 , 0 统计病果 率和 叶片 病情指 数 , 用方差分 析进行 比较 。叶片病情分为 :、 、、 、 级 , 叶病斑数 0 l 23 4 单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和

但近代随着新型内吸杀菌剂的发展,对杀菌剂的生物筛选
逐渐由经典的离体筛选趋向活体筛选。 因为它不仅模拟田间实际,同时可以防止那些在离体平板 上无效,而必须在植物活体上方显示活性的化合物漏筛。 但活体筛选涉及的因素较多,对寄主植物、试验条件要求
较高,如光照、湿度、温度,为控制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
条件,必须有适合的温室,费工耗资都较大。 离体测定能反映化合物毒力的本质和程度,方法简便,为 研制新农药不可缺少,但它存在有一点缺点,应该和温室活体 的盆栽试验结合起来。
过试验确定其药效的好坏,经济效益的高低,
也就是说,田间试验是确定一种药剂在生产 上有无实用价值的主要方法。 田间实验的具体方法可参考《农药药效 试验的设计与分析》一书,防治效果可用以 下公式计算。
一,活性效应显现较快,缺点是有时与活体测
定结果不一致,有时会漏筛或误筛,如用粉锈
宁处理大麦白粉病菌,离体测定不仅分生孢子
能萌发且能形成吸器,但此药在活体上却表现
高效。所以初筛手段不采用平板法,采用盆栽
法,即病原---寄主植物组合法。
2.盆栽方法
在温室内进行的,具体方法随各种不同病害
而异,例:小麦赤霉病采用分生孢子 --- 幼苗
抑制百分率=50%,机率值=5
将 5 代入回归方程,然后求其反对数,即
LD-P-Line(剂量对数---机率值直线)。
ED50 可以作为多种药剂对同一病菌等效剂 量的毒力比较,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用它来 衡量一种药剂对病原菌毒力的大小,但不能 做为田间防治的实际指标。
三、田间试验
室内筛选的药剂必须进行田间试验,通
(3)生长速率测定法
即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药液,冷凝后接
菌的方法,用木塞钻孔器切取正常培养基上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生长速率测定法注意事项:
1)带毒培养基的制作
应先加药液再加培养基(1:9); 对一些受热易分解的药剂则要待培养基 冷却到50度左右时再加入。
2)接种病原菌
如果是菌丝接种,打孔制作菌饼时 取材要从种菌皿的外缘开始,避免使用 中心区的菌丝。
如果是孢子液接种,用接种针蘸取 孢子液后,在带药培养基上划一直线。
6 扩散法
原理:在已接种的培养基上加少量的 抗菌物质,使其接触培养基和病原菌,经 一定时间培养后,接触部分的周围由于抗 菌物质的扩散,而产生抑菌圈(或抑菌 带),其大小与药剂浓度有关系,以此来 比较杀菌剂的毒力大小。
此法主要用于抗生素的效价测定。
农用抗生素的效价
效价是衡量抗生素有效成份和质量好坏的 一个指标。
药剂抗菌力也即药剂毒力。
5 气体效力测定
原理:有些杀菌剂具有挥发性,且有杀 菌特性,在测定这类杀菌剂毒力时,可将麦 芽汁-琼脂培养基置于皿底内,冷凝后接种病 原菌孢子,然后盖上皿盖并倒过来使底成 “盖”,使盖成“底”,并将杀剂菌剂置于 “底”内,放到适于病菌孢子发芽生长的环 境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
如:嘧啶胺类化合物在室内,以 100ug/ml对灰霉病菌孢子没有抑制作用; 300ug/ml对菌丝生长也不能抑制; 1ug/ml的浓度在田间使用时,却能很好 的防治灰霉病。
药剂与病菌的作用关系
传统的:以其“毒力”抑制或杀死病菌。一 般是一致的。
病菌
药剂
环境
新类型的杀菌剂:
影响病菌的致病过程; 影响寄主的抗病性;
即在各处理组的调查孢子总数中增加调查 孢子数量,增加的数量根据对照组孢子萌发 率换算出来。
如:CK孢子萌发率达98%时,在调查处理 组时,拟定调查数量为100时,此时就要调查 102个,并对其不萌发孢子数减去2,然后计 算孢子萌发率。
农药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波尔多液的配制及质量检验(3学时)一.实验原理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生石灰配制的天蓝色胶悬状悬浮液,呈碱性,质量好的波尔多液沉降慢,粘附性强。
其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CuSO4·XCu(OH)2·YCa(OH)2·ZH2O。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了解原料质量和不同配制方法与波尔多液质量的关系,波尔多液的性质及其防病特点。
三.实验材料1.仪器:250ml烧杯6个,100ml烧杯30个,50ml烧杯3个,50ml、100ml量筒各6个,玻璃棒,温度计,电炉(或水浴锅),电子天平,pH试纸。
2.药品:CuSO4·5H2O,CaO(生石灰)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10%石灰乳的配制称取生石灰10g,放入烧杯中,滴入少量水,使石灰化成粉状,再加入定量的水,配成10%石灰乳100ml。
(二)10%CuSO4溶液的配制称取CuSO4·5H2O13.7g,加少量水使其溶解,然后加定量水配制成10%的硫酸铜溶液100ml。
(三)不同比例波尔多液的配制分别取一定量10%的硫酸铜溶液和10%石灰乳,加水稀释成下表所指定的溶积和浓度,并按表中规定的方法配成波尔多液。
100-1-⨯对照死亡率对照死亡率处理死亡率100⨯每一浓度处理试虫总数死亡虫数五.波尔多液质量检查1.沉降速度观察:将用不同配制方法配成的波尔多液,分别倒入100ml 量筒中,分别静置15min 、30min 、60min 后观察各量筒中波尔多液药粒沉降体积,用量同上的刻度表示。
2.pH 值测定:用1-14的pH 试纸测定波尔多液的pH 值,确定其酸碱性。
六.实验报告将上述实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对不同方法配制的波尔多液质量进行比较。
实验二 杀虫剂熏蒸作用测定(3学时)一.实验原理杀虫剂熏蒸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某些杀虫剂具有明显的挥发成有毒气体的性能,让有毒气体经昆虫的气门进入气管、呼吸系统而起毒杀作用。
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姜彩鸽;杨小伟;张怡;王国珍;王广录;方治永【摘要】为筛选出对葡萄灰霉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1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生物制剂在离体叶片法预防作用试验中的毒力效果远好于治疗作用,可见该种制剂的保护作用更优,适于病前预防.化学药剂在试验中均表现出了较稳定且较强的毒力,尤其是咯菌腈、啶酰菌胺、啶菌恶唑、腐霉利及氟啶胺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药剂,可在生产中协调施用.【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7(058)008【总页数】4页(P33-35,封2)【关键词】杀菌剂;葡萄;灰霉病菌;毒力;EG50值【作者】姜彩鸽;杨小伟;张怡;王国珍;王广录;方治永【作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御马国际葡萄酒业(宁夏)有限公司,宁夏青铜峡751600;御马国际葡萄酒业(宁夏)有限公司,宁夏青铜峡75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31.1葡萄是我国果树中的大树种之一,其产量和栽培面积居世界前列[1],但葡萄灰霉病已成为葡萄生产中常见、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温室葡萄生产中发生尤为严重[2],是制约我国葡萄生产的一大障碍。
灰霉病菌的腐生性强,它可以通过侵染果实、幼苗及贮藏器官等途径导致病害发生,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虽然有高效杀菌剂和先进的贮藏技术,但每年因灰霉病造成的葡萄产后损失依然高达50%,一般损失在20%~30%[3-4]。
另外,它还给葡萄酒带来不良味感,同时使葡萄酒不耐陈酿,降低葡萄酒的质量[5]。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区,随着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单一的生态环境的持续,有害生物的生态适应性也不断提高,葡萄灰霉病已成为宁夏葡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制百分率=50%,机率值=5
将 5 代入回归方程,然后求其反对数,即
LD-P-Line(剂量对数---机率值直线)。
ED50 可以作为多种药剂对同一病菌等效剂 量的毒力比较,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用它来 衡量一种药剂对病原菌毒力的大小,但不能 做为田间防治的实际指标。
三、田间试验
室内筛选的药剂必须进行田间试验,通
少氧而受影响。
(2)抑菌圈法
广泛地应用于真菌细菌的杀菌剂筛选,基本原理
是将病原菌孢子或菌丝的悬浮液与琼脂培养基混匀
冷凝后,在培养基平面放上消毒的并蘸有不同浓度 药剂的圆形滤纸片(直径6mm)左右,或放特制的直 径 8mm 高 10mm 的不锈钢环,将配好的药液定量加 在 钢环内,经定温培养一定时间后,由于药剂的扩 散 作用,使病菌生长受到抑制,即形成“抑菌圈”。 测量抑菌圈的大小,以比较杀菌剂的毒力。
丝生长、变色、变形等指标作为毒力衡量的标准。
但近代随着新型内吸杀菌剂的发展,对杀菌剂的生物筛选
逐渐由经典的离体筛选趋向活体筛选。 因为它不仅模拟田间实际,同时可以防止那些在离体平板 上无效,而必须在植物活体上方显示活性的化合物漏筛。 但活体筛选涉及的因素较多,对寄主植物、试验条件要求
较高,如光照、湿度、温度,为控制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
条件,必须有适合的温室,费工耗资都较大。 离体测定能反映化合物毒力的本质和程度,方法简便,为 研制新农药不可缺少,但它存在有一点缺点,应该和温室活体 的盆栽试验结合起来。
1.毒力测定的方法
室内离体平板法:
(1)孢子萌发测定法 (2)抑菌圈法
(3)生长速率测定法
(1)孢子萌发测定法
有载玻片萌发法及平板培养基培养法。 即将不同的药液喷布于玻片表面或平板上,定量
持效期的试验:
以上各种方法,用先喷药后接菌或先接菌后喷药,间隔不
同日期进行处理,可以测定杀菌剂残效。
剪叶法分级标准:
0 级(不发病); 1 级(<剩余叶面 1/4 ); 2 级(剩余叶面
1/4-1/2);3级(>剩余叶面1/2);4级(全部发病)。
二、有效中量的测定
采用一系列的药剂剂量或浓度,每一剂 量或浓度可以得出一个相应的孢子抑制百分 率,得到两组数据,然后把各剂量换算成对 数值,将抑制百分率换算成几率值,将换算 后的 5 对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在直坐标系 中画出回归直线,此直线称为剂量对数--抑制百分率几率值直线(ED-P-line直线)。
过试验确定其药效的好坏,经济效益的高低,
也就是说,田间试验是确定一种药剂在生产 上有无实用价值的主要方法。 田间实验的具体方法可参考《农药药效 试验的设计与分析》一书,防治效果可用以 下公式计算。
(2)治疗作用:
测定方法是先在植株上接菌,保温,保 湿一定时间,待病菌菌丝侵入或始见发病, 再进行喷药处理,其他调查统计方法同上。
(3)内吸作用:
测定根的内吸输导试验,可以采用水培的稻株或棉株,在营 养液中加定量的药剂,待 24h 或 48h 后进行接菌,发病后调查,
若以土培盆栽方法,则药液定量灌入土中,程序与上相同。
组合法,根据杀菌剂物不同作用机理,有测定 以下作用的方法。 (1)保护作用;(2)治疗作用; (3)内吸作用。
(1)保护作用:
一般经定量喷雾法处理供试植物,喷药后间隔 一定的时间再接种(方法很多,如多针接种,剪叶
法或将菌丝块贴在叶片上等),保持发病所需的温、
湿度条件,发病后再按病情分级标准进行统计,以 病叶率,病情指数增长等指标判断药效。
滴加孢子悬浮液,药液与悬浮液接触后,经一定培育
时间,镜检孢子萌发的百分率,载玻片法适合于水溶 性较好的保护剂,能计算单位面积药液的沉积量及药 液浓度,接近实际条件,但对萌发时需氧较多的病原 菌不适用。
平板萌发适用于不易分解的保护剂,根据测定对
象生长需要的配方来制备合适的培养基,由于孢子在 培养基的表面能得到较充足的空气,萌发时不致因缺
第三节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和
田间药效试验
一、毒力测定
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病原菌直
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它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测定
的,常用有效中量(ED50)表示,是指抑制50%病菌
孢子萌发所需的剂量或有效中浓度(EC50)。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很多,长期采用经典的
离体平板法,即以孢子萌发,抑制孢子发芽率或菌
一,活性效应显现较快,缺点是有时与活体测
定结果不一致,有时会漏筛或误筛,如用粉锈
宁处理大麦白粉病菌,离体测定不仅分生孢子
能萌发且能形成吸器,但此药在活体上却表现
高效。所以初筛手段不采用平板法,采用盆栽
法,即病原---寄主植物组合法。
2.盆栽方法
在温室内进行的,具体方法随各种不同病害
而异,例:小麦赤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采用分生孢子 --- 幼苗
(3)生长速率测定法
即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药液,冷凝后接
菌的方法,用木塞钻孔器切取正常培养基上
的供试菌丝体,放在平板上(也称菌碟),
经一定时间后观察测量菌落生长速率,一定
时间菌落直径的长度与对照组比较,求出抑
制百分率,绘浓度对数 --- 抑制百分率毒力
曲线图,以ED50来比较毒力程度。
平板测定是室内杀菌剂活性测定最常用的 方法,优点是条件比较一致,影响因子比较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