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辅导答案】

北语2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项.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项.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项.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项.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正确答案>:C

2.以下对唐朝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项.突厥降唐之人居长安者是长安战俘中为数最多的

项.回纥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和从属的关系,曾帮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

项.唐不承认大食在中亚的扩张,双方长期军事对峙

项.吐蕃是古代藏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唐朝与吐蕃长期处于和战不定的局面<正确答案>:C

3.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项.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

项.明末1620年,汤若望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项.主持《崇祯历书》的修订工作

项.大胆排斥中国传统的旧历——大统、回回、东局三家历法

<正确答案>:C

4.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项.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

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

项.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项.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

<正确答案>:D

5.有关佛教能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项.中国文化有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项.佛教的适应性

项.佛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项.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本体论”论述

<正确答案>:D

6.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项.“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项.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项.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项.是否要尊长听君

<正确答案>:D

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234

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一、单选题 1. 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战争与掠夺 D. 宗教传播 正确答案:A 2.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A. 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 东临大海 C. 与印度、大夏相邻 D. 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正确答案:D 3.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A. 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 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 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 D. 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正确答案:B 4.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A. 人种矮小,不高 B. 长寿,寿逾200岁 C. 红头发、蓝眼睛 D. 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正确答案:A 5.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A. 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 羌的对音 C. “茶”的对音 D. “秦”的对音 正确答案:D 6.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A. 大秦有类中国 B. 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 “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 正确答案:D 7.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A. 武威 B. 酒泉 C. 张掖 D. 吐鲁番 正确答案:D 8. 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A. 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 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 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 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正确答案:C 9.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北语网院18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3

------------------------------------------------------------------------------------------------------------------------------ 单选题 1(4分) : 对楼兰古国认识有误的是()。 A: 官衙“三间房”是楼兰古城中最高的建筑 B: 民居由红柳、芦苇搭建而成 C: 有佛塔 D: 有古烽火台、粮仓等建筑遗址 2(4分) : 以下不属于弥生飞跃的表现的是() A: 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到农耕水稻 B: 体貌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 C: 工具由新石器、金石并用发展到铁器 D: 人身材变高 3(4分) : 从佛教的正规说法来说,寺庙应该叫()。 A: 僧伽蓝摩 B: 精舍 C: 支提 D: 浮图 4(4分) :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A: 武威 B: 酒泉 C: 张掖 D: 吐鲁番 5(4分) : 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并指出其当时准确位置的考古学家是()。 A: 普尔热瓦尔斯基 B: 李希霍芬 C: 斯文赫定 D: 斯坦因 6(4分) : 以下曾主持完成了《皇與全览图》的绘制工作的是()。 A: 汤若望 B: 南怀仁 C: 塔夏尔 D: 张诚 7(4分) : 有关佛教中国发展,认识有误的是() A: 佛教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看不出影响的迹象 B: 由于时代的局限,魏晋时代所理解的佛学只能是玄学化的佛学 C: 印度禅学在中国的变异并发展成禅宗的原因是时代浪潮的影响 D: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8(4分) : ()是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和尚。 A: 沙弥 B: 比丘 C: 沙门 D: 比丘尼 9(4分) : 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A: 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第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

北语2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辅导答案】

北语2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项.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项.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项.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项.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正确答案>:C 2.以下对唐朝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项.突厥降唐之人居长安者是长安战俘中为数最多的 项.回纥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和从属的关系,曾帮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 项.唐不承认大食在中亚的扩张,双方长期军事对峙 项.吐蕃是古代藏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唐朝与吐蕃长期处于和战不定的局面<正确答案>:C 3.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项.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 项.明末1620年,汤若望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项.主持《崇祯历书》的修订工作 项.大胆排斥中国传统的旧历——大统、回回、东局三家历法 <正确答案>:C 4.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项.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 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 项.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项.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 <正确答案>:D 5.有关佛教能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项.中国文化有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项.佛教的适应性 项.佛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项.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本体论”论述 <正确答案>:D 6.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项.“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项.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项.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项.是否要尊长听君 <正确答案>:D

中外文化交流史考试题目和答案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一.什么是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1.什么事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并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现在“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二.中国文化史如何分期?各阶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雏形期(炎黄-夏、商、周时代):中国文化在韵事社会(即新石器时代)开始萌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原始艺术和原始的哲学思维不断演进。在早期的神话传说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史影,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伏羲画八卦……这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先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和取得的业绩,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思考。 从黄帝逐鹿中原到夏、商、周三代,中国文化在自身的生命运动中迈出了巨大的步伐。在商代,脊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成熟阶段;殷末周初,哲学思想又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出现了阴阳、五行观念;《周易》古经大约也于此时期形成,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八卦学说,从而使中国文化逐渐具备了雏形。 2. 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使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期。本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政治上随着王权衰落,政权下移,由大国争霸演变为七雄并立,由分裂渐趋统一;社会制度则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制过渡。与政治经济相适应,本期思想界异常活跃。孔子

北语网院18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234

北语网院18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234 18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 1.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A. 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 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 C.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 答案:D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 2.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答案:A 3.明清耶苏会传教士东来传教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这是通过()这一途径进行的。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宗教传播 D. 战争与掠夺 答案:C 4.不是昭武九姓的是()。 A. 安 B. 米 C. 成 D. 火寻 答案:C

5.范礼安在澳门总结了几条到中国传教的方针,不正确的是()。 A. 传教士要说是仰慕中国文化而来 B. 要穿佛教徒僧袍,称自己是印度西僧 C. 到中国大陆的传教士应该学习中文 D. 劝导加入天主教的中国人学葡萄牙语 答案:D 6.()是中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 A. 《西字奇迹》 B. 《两国记法》 C. 《二十五言》 D. 《畸人十篇》 7.利玛窦认为中国人也应该更多的建立一种平等、博爱的关系,因而写了()。 A. 《西国记法》 B. 《交友论》 C. 《畸人十篇》 D. 《天主实义》 8.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A. 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 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 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 D. 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9.第一个把范礼安的传教方略自觉认真实施的传教士是()。 A. 沙勿略 B. 汤若望 C. 罗明坚 D. 利玛窦 10.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A. 乌孙 B. 月氏

北语2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学习答案

北语2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利玛窦把他与中国士大夫关于《天主实义》的争论结成了一本书,叫做()。 [第一项A.]《利玛窦札记》 [第二项B.]《畸人十篇》 [第三项C.]《西国记法》 [第四项D.]《同文算旨》 [正确.选择]:B 2.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第一项A.]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 [第二项B.]明末1620年,汤若望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第三项C.]主持《崇祯历书》的修订工作 [第四项D.]大胆排斥中国传统的旧历——大统、回回、东局三家历法 [正确.选择]:C 3.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第一项A.]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第二项B.]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第三项C.]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第四项D.]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正确.选择]:A 4.白晋在其写的帝传中,这样描写一位皇帝:“思想敏捷,明智,记忆力强,有惊人的天才,他有经得起各种事变考验的坚强意志。”这位皇帝是 [第一项A.]顺治 [第二项B.]雍正 [第三项C.]康熙 [第四项D.]乾隆 [正确.选择]:C 5.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第一项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第二项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第三项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第四项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正确.选择]:B 6.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第一项A.]“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第二项B.]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第三项C.]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第四项D.]是否要尊长听君

北语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1

北语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1 交卷时间:2020-01-10 14:02:54 一、单选题 1. (4分)对日本茶道的相关认识有误的是() ∙ A. 茶道有个人服从环境和整体的儒家精神 ∙ B. 冈仓天心认为明清时的淹茶时期是茶的浪漫主义时期 ∙ C. 道教为日本茶道奠定了审美理想的基础 ∙ D. 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四规 2. (4分)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 ∙ B. 明末1620年,汤若望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 C. 主持《崇祯历书》的修订工作 ∙ D. 大胆排斥中国传统的旧历——大统、回回、东局三家历法3. (4分)对鉴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著有《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 ∙ B. 鉴真出生于扬州,俗姓淳于 ∙ C. 鉴真及其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 ∙ D. 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 4. (4分)不属于汉王朝管辖西域三十六国的表现的是()。 ∙ A. 皇帝会往每个小国派出中央军队,象征性地外驻在那里∙ B. 三十六国国王每年必须进贡

∙ C. 这些王国的国王有的时候要受西汉皇帝册封 ∙ D. 有时,在皇帝顾得着的时候还会派一些屯兵在那里屯田、开垦5. (4分)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 ∙ A. 于阗 ∙ B. 鄯善 ∙ C. 乌孙 ∙ D. 月氏 6. (4分)()是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和尚。 ∙ A. 沙弥 ∙ B. 比丘 ∙ C. 沙门 ∙ D. 比丘尼 7. (4分)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 ∙ 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 ∙ C.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 D.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 8. (4分)“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 A. 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 B. 羌的对音 ∙ C. “茶”的对音 ∙ D. “秦”的对音

北语《中外文化交流史》考前练兵-试题详解

《中外文化交流史》考前练兵-试题详解 一、单选题(40) (1)法显将自己西行求法所经历的情况编撰成书,取名()。 A《佛国记》 B《大唐西域记》 C《西域志》 D《外国传》 正确答案:A (2)用日文假名写成的散文集是()。 A《枕草子》 B《源氏物语》 C《万叶集》 D《古事纪》 正确答案:A (3)写了《康熙皇帝传》的外国传教士是()。A白晋 B南怀仁 C汤若望 D利玛窦 正确答案:A (4)丝绸之路长逾()公里。 A7000 B9000 C10000 D12000 正确答案:A (5)()《于阗国授记》记载了中国蚕公主将养蚕、缫丝的方法传于于阗的故事。 A藏文 B古印度语 C希腊文 D波斯语 正确答案:A (6)公元()世纪中叶后,佛教在中国内地得到传播。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A (7)公元7世纪到9世纪三个世纪,是中国的唐朝时期,其中,前()年是初唐和盛唐时期。 A150 B100C200 D250 正确答案:A (8)明人对()的记载和认识,主要以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宗教为主。 A意大利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正确答案:A (9)1542——1549年,()是印度的耶稣会会长。A方济各·沙勿略 B罗伯鲁 C范礼安 D罗明坚 正确答案:A (10)明清时期的《三国演义》在泰国走俏,使得商船往返时,文学艺术类书籍也成为大宗货物之一。这是通过文化交流途径是()。 A官方派遣使节 B贸易要求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正确答案:B (11)751年,唐朝将军高仙芝西征中亚怛罗斯被大食所败,俘虏中有杜环在巴格达住了11年,著有()。 A《通典》 B《经行记》 C《游行外国传》 D《行记》 正确答案:B (12)元朝的传教士中,写了一本在中世纪的欧洲被认为是四大游记之一的《奉使东方记》的是()。A孟高维诺 B河德里 C罗伯鲁 D马可波罗 正确答案:B (13)利玛窦晚年总结了自己一生在中国的传教经历,写成()。 A《天主实义》 B《利玛窦札记》 C《畸人十篇》 D《西国记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