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文化交流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在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使两种文化有了互相了解和融合的机会,也使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得以不断地延续。本文将从文化的交流史、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融合等方面,探讨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历程和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文化的交流史

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汉朝时期,中西方文化就已经开始交流和融合了。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从唐朝盛唐时期开始,贵族阶层就开始学习各种外国文化,多种语言也开始成为当时的学问界流行语。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始终以和平友好为基础,不是通过一些国家间的压力来限制或强制对方接受自己的文化,而是通过自己优秀的文化产品来吸引对方。

在近现代中,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模式开始呈现出来。西方列强以其军事和经济实力强迫弱小国家接受自己的文化,控制了对方的思想和观念。这种交流模式不再倡导和平、友好、相互理解,

而是充满了蛮横、傲慢和不可追求的利益。在这种文化冲突中,

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国家的文化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长期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问题之一。

二、文化的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信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传递到社会各

个群体的过程。文化传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外文化传播不仅涉及文艺、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还涉及思想、价值观、哲学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作为传播的重要

手段之一,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文化传播已经不再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专属领域。互联网媒体、社交媒体等新

兴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中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些新媒体,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同时也能

为各国人民提供更多的了解及参与的机会,为中外文化交流带来

了崭新的发展契机。

三、文化的融合

文化融合是指各个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相融合的过程。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化的融合逐渐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中心。文化融合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贡献、相互促进的过程,是一种和谐共生、多元共存的文化产物。

在文化融合中,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文化交流虽然逐渐使各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在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传承能够让传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继续传承下去,从而使文化的融合更具深度和广度。创新则能够让文化倍增发展的速度和广度,更快地融入时代的潮流。

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既需要尊重对方的历史和文化,更需要在对方文化的基础上,摒弃各种偏见和成见,尊重多元文化的共存与交流。只有这样,双方文化的交流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益。

结语:

中外文化交流史造就了古代和近现代的多方面文化交流成果,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中外文化交流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

重要推动力量,中外文化交流还是必须持续和深入发展。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手段和方式,人类可以实现最广泛最深刻的文化交流和知识传递,为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建立起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文化交流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在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使两种文化有了互相了解和融合的机会,也使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得以不断地延续。本文将从文化的交流史、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融合等方面,探讨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历程和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文化的交流史 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汉朝时期,中西方文化就已经开始交流和融合了。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从唐朝盛唐时期开始,贵族阶层就开始学习各种外国文化,多种语言也开始成为当时的学问界流行语。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始终以和平友好为基础,不是通过一些国家间的压力来限制或强制对方接受自己的文化,而是通过自己优秀的文化产品来吸引对方。 在近现代中,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模式开始呈现出来。西方列强以其军事和经济实力强迫弱小国家接受自己的文化,控制了对方的思想和观念。这种交流模式不再倡导和平、友好、相互理解,

而是充满了蛮横、傲慢和不可追求的利益。在这种文化冲突中, 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国家的文化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长期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问题之一。 二、文化的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信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传递到社会各 个群体的过程。文化传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外文化传播不仅涉及文艺、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还涉及思想、价值观、哲学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作为传播的重要 手段之一,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文化传播已经不再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专属领域。互联网媒体、社交媒体等新 兴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中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些新媒体,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同时也能 为各国人民提供更多的了解及参与的机会,为中外文化交流带来 了崭新的发展契机。 三、文化的融合

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1,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传播学等学科都对文化有定义,故多至200种以上说法。 历史学的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的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不平衡性、传播性等属性。 2,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本土主体文化对于外来客体文化的接受或排斥, ●1,本土文化的状态:开放活跃期,适应性;落后封闭时,排斥性。 ●2,外来文化的性格:效用和适应 3,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1,贸易要求。 (1)发展历程:兴起于封建社会早期(秦汉),发展于它的上升时期(主要在隋唐、两宋、元),繁荣于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前后(明中后期),衰落于封建社会崩溃前夕(明后期、清)。 (2)历史意义:促进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播,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和成长。 (3)中国古代对外贸的统制是中央集权意志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一般采取官营和私营两种经营方式,而官营贸易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即使私人经营的对外贸易,也被臵于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宋代提倡对外贸易,出口贸易一般由私人经营。元代,出口贸易有时由私人经营,有时由国家派船出海贸易。明代则禁止私人出海,一般由国家派官员出海贩运。对于进口贸易,宋元以前各代多持积极态度并取鼓励政策,甚至由国家派官招诱外商。但到明代则规定凡进贡的外商,才允许其携带商品入口,此即所谓贡舶制。然而不管采取何种管理方式,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总是被作为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方面。 (4)对外开放是主流: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闭关锁国不是一种传统政策,对外开放和相互交流才是历史的主流,它占绝对优势的主导地位。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开放政策,渊源于秦汉,推行于隋唐,发展于宋元。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虽然有过较长时期的海禁,但也曾实行过开放政策。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和封建国家政府的倡导、管理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交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例子: 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 ●2,宗教传播。 佛教于西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 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 ●3,战争与掠夺。 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经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例如,我国古代曾与日本发生过几次战争。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唐军与新罗军队联合打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队。元世祖曾两次派军队进攻日本,但遭到了失败。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被戚继光等率军击败。明神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一87358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家们认为在众多文化现象之上,还可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升华、抽象出一些普遍存在于民族生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中的共同的东西,这种抽象的特质指的是(抽象的文化)。 2、欧洲文化、中华文化、印度文化等就是以文化的(民族性)来指称的。 3、张骞根据第一次出使得来的见闻向汉武帝提议不妨和乌孙建立外交关系,原因是(乌孙马好,与乌孙交易马匹)。 4、西域都护府是在公元前60年,(汉成帝)时期设立的,一直到东汉时期都设有西域都护府。 5、“楼兰美女”是(高加索人种)人种。 6、(条支)是一个在我们的认识当中最西方的国度,对应的是现在的伊拉克,与它相临的是地中海。 7、古罗马,在西汉的时候我们称它为(黎轩),在东汉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大秦。 8、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写到的中国被叫作“支那”,来源于(“秦”的对音)。 9、欧洲文献里的“赛里斯”,就是(丝绸)的译音。 10、小乘佛教保持佛教原来的教义,以正统自居,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11、朱士行求法的经典虽只限于(《放光般若》)一种,译出仍不完全,但对于当时的义学影响却很大。 12、后世禅宗就是(魏晋玄学)与佛教禅学结合的产物。 13、留居唐朝的侨民以(突厥人)最多。 14、其先祖即为匈奴,北魏时称为高车部,或敕勒,有15个部落,散居漠北,以游牧为生。这指的是(回纥)。 15、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5、6百年当中日本从石器时代一下子跳到了铁器时代,这个时代是(弥生时代)。 16、720年出现了第一部史书(《日本书纪》),这部史书完全是用汉字写成的。 17、宋朝饮茶的方式又有所改变,煮茶所用的是粉茶,这种饮茶方式是(抹茶)。 18、犹太教是由(摩西)创立的。 19、来中国的真正以传教为目的的天主教传教士是(孟高维诺)。 20、对怎样到中国传教进行了一些探讨,总结了传教的经验教训的是(范礼安)。 二、【多项选择题】 21、以下(宗教、语言)是隐示文化。 22、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有(官方派遣使节、学生等,贸易要求,战争与掠夺)。 23、属于“河西四郡”的是(武威、酒泉、张掖)。 24、欧洲文献里的“赛里斯”形象记载是(赛里斯人与北印度人相传身材高大,达13肘尺、住在东方,与印度、大夏相邻,东面濒临大海、出产他们喜欢的丝绸)。 25、唐时突厥形象特点是(突厥原是古代阿尔泰地区的游牧民族、6世纪以后,突厥汗国成立,把中亚草原、西域诸城郭国家、蒙古草原统一了起来、公元583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二汗国、唐统一后,东突厥衰亡,沦为唐帝国的属国)。 26、秦汉人对日本民族的觉醒和自觉起到了(汉文字的传入和借用、促进日本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书籍传入日本)作用。 27、已经开始使用万叶假名写作的着作有(《万叶集》、《古事纪》)。 28、蒙古这样一个游牧的马背民族有如此强的战斗力,原因是(他们在吃的方面与农耕民族相比更有效率、马背民族向西开拓时,很会利用战马、蒙古人多势众,很团结)。 29、《明史?欧洲四国传》包括([A]《佛郎机传》[B]《和兰传》[C]《吕宋传》[D]《意大里亚传》)。 30、范礼安在澳门总结了几条到中国传教的方针包括([A]传教士不要称自己是到中国进行传教的,而要说是仰慕中国文化而来[B]传教士要穿佛教徒僧袍,称自己是印度来的西僧[C]传教士不要强迫加入天主教的中国人学葡萄牙语,过葡萄牙人的生活)。 三、【判断题】 31、《马可波罗游记》是马可波罗被关在热那亚的监狱里时,由马可波罗口述,由鲁思悌谦记录写成的,也叫《东方见闻录》。(T) 32、《明史?欧洲四国传》开启了中国史籍对于域外史地的记载,后世历代正史都留意对与中国有交往的周边国家的记载。(F) 33、《明史?吕宋传》记载了吕宋岛上西班牙占领军的形象。(T) 34、利玛窦把有关《天主实义》与士大夫争论的内容结成了一本书,叫做《利玛窦札记》。(F) 35、南怀仁于1698年带着一些仪器回到中国,开始了绘制地图的工作,整个地图基本上做了二十年,1719年完成,称为“皇舆全览图”。??(F) 四、【填空题】 36、日本一个很有名的艺术家(冈仓天心)写的《说茶》中写到道教为日本的茶道奠定了审美理想的基础。 37、柏朗嘉宾在蒙古呆了一段时间后写了一本(《蒙古简史》),写了他一路上对蒙古的一些了解,包括蒙古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战争的情况。

15秋《中外文化交流史》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A、人种矮小,不高 B、长寿,寿逾200岁 C、红头发、蓝眼睛 D、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4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A、大秦有类中国 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4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A、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羌的对音 C、“茶”的对音 D、“秦”的对音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4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4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A、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东临大海 C、与印度、大夏相邻 D、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A、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C、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D、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国同东亚地区的交往 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历史学学号1121190311 姓名吴凯关键字:中国,朝鲜,日本,政治,经济,文化 中外的文化叫流体现在很多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影响下的民族习俗等等,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从东面主要为同朝鲜和日本的交流而南边主要为东南亚诸国,西边为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地区。向西和向南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东南亚也可从云南广西直接交往)。在中国通各个方向的交往的同时以其恢弘的气势和广阔的度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创造出了绚丽的中华文明,并且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别且在中外的交流中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思想的传播业促进了其西方的发展,在古代的世界交流史上,中国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同朝鲜的交往: 中国和朝鲜的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纣时的箕子,传说他曾入朝鲜,传播了中国的教化。中国和朝鲜的交流最繁盛时期是唐朝。秦朝及秦以前,相传殷朝灭亡后箕子曾入朝鲜,传播了中国的教化。战国时燕人和朝鲜人贸易交往。汉代朝鲜北部受汉文化影响,奠定了以后与中国进一步交流的基础。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朝鲜的名马特产运到中国。魏晋南北朝佛教从中国向东传入高句丽、百济,由高句丽传入新罗,大批自称秦人、汉人后裔的中国人,经过朝鲜移入日本。隋唐时期,隋朝

文帝、炀帝都与朝鲜半岛的高丽发生过战争。唐初,朝鲜半岛上,高丽、百济、新罗鼎立,三国都同唐朝往来。唐太宗晚年亦攻打高丽。唐高宗660 年灭百济,668 年灭高丽。以后,唐退出朝鲜半岛,新罗于675 年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统一后,与唐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唐朝和朝鲜的交通:陆路是从长安向东→朝鲜,海路是从登州、扬州→朝鲜。新罗与唐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来唐商人很多,北起登州、莱州,南至楚州、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楚州有新罗会馆,山东半岛的赤山、登州、莱州有新罗坊、新罗所,专门接待新罗客商。当时来往于中朝日本的船只多达数十艘。新罗商人运至唐朝牛黄、人参、海豹皮、朝霞、金、银等物,占唐朝进口物产的首位,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他们贩回丝绸、瓷器、茶叶、书籍等。新罗派遣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以新罗最多。840 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共一百五人” 。不少新罗学生还参加唐朝进士科考试,从821 年至唐末,中举的新罗学生有58 人。中举后,有的留在唐朝做官。如崔致远13 岁到唐,19 岁中进士,30 岁归国,有汉文诗赋集《桂苑笔耕录》。他回国后,热情介绍唐文化。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广而巨大。 新罗相继设立了医学、天文,以研究唐朝医学、天文、历法。8 世纪中叶,新罗仿唐制改革了行政组织,中央设执事省,相当于唐之尚书省,地方设州、郡、县、乡,与唐相似。同时,新罗还开始采用唐朝历法,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吏,以《左传》《礼记》《孝经》为主考科目。在科学技术上面,唐朝时纺织技术造纸术和数学方面的应用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及所获奖项_名人故事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及所获奖项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及所获奖项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年又就7O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

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O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8)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8O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O余种、8OO余册,预计15年完成;(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O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附注:季羡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奖项简介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由中国翻译协会2006年五届五次常务会长会议决定设立。这是中国翻译协会首次颁布的奖项,该荣誉奖并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了西域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支、大夏等国的相对位置及其生产生活方式,按生产生活方式,分成“行国”、“土著”两种。3分。同时记载了张骞通西域的原因和经过。2分。 2. 赛里斯:古代欧洲对产丝的东方古国中国的称呼。3分。赛里斯是丝织物的发音。2分。 3. 万叶假名:日本在创造自己的假名文字之前曾借用汉字。万叶假名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形态。2分。约在7-8世纪时期,日本人借用汉字的发音记录日本语的音节,写成古代和歌集《万叶集》。1分。这种舍弃汉字的意义,只借用汉字的发音来记录日本民族语言的借用文字,称为万叶假名。2分。 4.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提出的茶道精神:(2分),和为和合,敬为对人的情感,清为自我操守,寂为内心修炼的前提。(2分)反映了儒道禅思想对茶道的渗透。(1分) 5. 也里可温教:蒙古汗国及元朝时期(1分)对于基督教分支景教(2分)和天主教(2分)的称呼。 6. 一赐乐业教:中国古代对于以色列民族(2分)移民来中国的犹太教的称呼。3分。 7. 钦天监正:明代朝廷掌管天文历法的机构叫钦天监,2分。钦天监的首席主持官叫钦天监正。2分。清前中期由外国传教士担任。1分。 8. 佛郎机:明末中国史书中对欧洲沿着新航路而来的葡萄牙国家及其所产大炮的称呼。2分。见于《明史?佛郎机传》。1分。这一称呼源于中亚西亚的阿拉伯人称欧洲人为佛郎机。2分。 羊毛树传说:公元1-2世纪,古代希腊、罗马风行中国的丝绸。但他们对丝绸的生产工艺不甚了解1。在一些博物学家的著作中,记载说:丝织物是从赛里斯的森林中的羊毛树上产生的绒毛,纺线织成的2。后来又说:有一种赛儿的小动物,生长期5年,死后肚子里的丝是丝绸的原料。反映了遥远的古代欧洲对中国异文化的想象。2 邪马台:邪马台国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的倭女王国国名2。《魏志》记载,2世纪末乐浪海中倭人有三十多个小国分立,邪马台国是统治其中一些小国的较强大的国家之一1。女王卑弥呼统率周围的奴国和伊都国等许多小国,曾数次向魏朝贡,得“亲魏倭王”称号2。 《说茶》:1906年1,日本美术家冈仓天心在美国用英语写成2。向西方世界介绍日本茶道及其所包含的东方文化精神2。 1. 《汉书·西域传》,班固作,记载西汉时期西域地理历史及与中原朝廷的关系,3分。部分根据《史记·大宛列传》2分。 3. 大秦,两汉时期(2分)对于古代罗马的称呼。3分。 5. 利玛窦规矩,这是利玛窦中国传教的基本模式(2分):即中国入教的教徒可以祭祖、可以祭孔。(3分) 7. 汤若望,明清时期在中国传教的德国传教士,3分。清代第一任钦天监正。2分。 8. 《康熙帝传》,清代法国传教士白晋(3分)所作康熙的个人传记。2分。 《史记·大宛列传》:《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了西域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支、大夏等国的相对位置及其生产生活方式2,按生产生活方式,分成“行国”、“土著”两种2。同时记载了张骞通西域的原因和经过1。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日本上古历史上“弥生飞跃”之历史现象,并说明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2分。日本古代社会从旧石器时代迅速飞跃到新石器、铁器时代;3分。同时生产方式也从采集渔猎为主,飞跃到水稻农耕为主。3分。这是因为大批中国秦汉漂流民通过朝鲜来到日本,带去了中国的先进文化所造成的结果。2分。 2. 简述“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基本情况及其历史意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明末在陕西西安近郊发现的,当时黑色石灰石碑体完好,正面刻有近2000汉字,正面底部和两侧的底部分别有少量叙利亚文文字。3分。 经明末传教士和近代汉学家研究,此碑记载了唐太宗年间波斯人阿罗本来中国传播聂斯托里教,受到太宗支持,于长安义宁坊建波斯寺的情形;此后,波斯寺改为大秦寺,并在唐德宗781年建立景教碑,始见“景教”名称。景教徒伊斯捐资助教,刻碑歌颂景教在唐传播光大的150年历史。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下灭佛令,波及其他在唐代宗教。大秦寺被毁,碑扑地被掩埋。5分。 明末发现此碑,一直到清朝晚年,此碑被新旧传教士视为基督教传教史上的宝物。而今,它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珍贵文物,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记载了唐代兼收并蓄的开放型的文化政策。2分。 3. 简述遣唐使来华的规模、时间、人员组成、主要活动及其历史贡献。 次数:630-895年,共任命19次,成行16次,其中12次往返。1分 人数:初期约一、二百人,一、二艘船。中后期约五百余人,四艘船。 成员: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翻译、医师、画师、乐师、工匠、水手等各随员。留学生、学问僧。2分路线:北路、南岛路、大洋路。 2分。 活动:拜见唐皇帝,参观国子监等文化机构,与官僚、士大夫结交,学习各种文化科技。2分。 历史贡献:3分

《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

《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 《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发布。其中,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为3位数,二级学科名称代码为5位数,三级学科名称代码为7位数,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无分隔点,二、三级学科名称代码有分隔点。 630 管理学 630.10 管理思想史 630.15 管理理论 630.1510 管理哲学 630.1520 组织理论 630.1530 行为科学 630.1540 决策理论 630.1550 系统管理理论 630.1599 管理理论其他学科 630.20 管理心理学 630.25 管理计量学 630.30 部门经济管理 630.35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630.3510 科学社会学 630.3520 科技政策学 630.3530 科学心理学 630.3540 科学计量学 630.3550 科技管理学 630.3599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其他学科 630.40 企业管理 630.4010 生产管理 630.4015 经营管理 630.4020 财务管理 630.4025 成本管理 630.4030 劳动人事管理 630.4035 技术管理 630.4040 营销管理 630.4045 物资管理 630.4050 设备管理 630.4055 质量管理 630.4099 企业管理其他学科 630.45 行政管理 630.50 管理工程 630.5010 生产系统管理 630.5015 研究与开发管理 630.5020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 630.5025 物流系统管理

630.5030 战略管理 630.5035 决策分析 630.5040 决策支持系统 630.5045 管理信息系统 630.5050 管理系统仿真 630.5055 工效学 630.5060 部门管理工程 630.5099 管理工程其他学科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30.5510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630.5520 人才学 630.559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他学科 630.60 未来学 630.6010 理论预测学 630.6020 预测评价学 630.6030 技术评估学 630.6040 全球未来学 630.6099 未来学其他学科 630.99 管理学其他学科 710 马克思主义 710.10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710.20 毛泽东思想研究 710.30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710.40 科学社会主义 710.50 社会主义运动史(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710.60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710.99 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 720 哲学 720.10 马克思主义哲学 720.1010 辩证唯物主义 720.1020 历史唯物主义 720.10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720.1099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学科 720.15 自然辩证法(亦称科学技术哲学) 720.1510 自然观 720.1520 科学哲学 720.1530 技术哲学 720.1540 专门自然科学哲学(包括人工智能哲学,数学哲学,物理哲学等) 720.1599 自然辩证法其他学科 720.20 中国哲学史 720.2010 先秦哲学 720.2020 秦汉哲学

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

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对许多领域都有卓越建树。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

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方法

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方法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主题,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丝绸之路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发展。对中外文化交流历史的研究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与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 息息相关。如何科学系统地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探 讨中外文化交流历史研究的方法。 一、历史文献研究 历史文献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历史的重要基础。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代文献和历史文献,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情况、交流方式以及文化对彼此的影响。历史文献还可以 帮助研究者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二、考古学方法 考古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可以了 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如商品、技术、艺术品等。这些物质文化遗存可以帮 助研究者还原历史文化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解析文化交流的深层意义。 三、语言学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学方法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历史可以揭示不同文化之 间的语言交流、语言借鉴和语言影响。汉字的传入日本和韩国、拉丁文化对欧洲各国语言 的影响等。 四、比较研究方法 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可以揭示文化交流的规律和特点。中 西文化之间的宗教、哲学、艺术等领域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外文化交流 的历史发展和影响。 五、田野调查方法 通过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可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有助于理解文化交 流对于当地社会的影响以及当地文化对外文化的吸收与转化。 六、数字化研究方法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数字化研究方法在中外文化交流历史的研究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历史文献、考古资料、语言资料等进行系统整 理和分析,加深对中外文化交流历史的理解。

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的观点

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的观点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是在相互的交流与交融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几千年来,中外文化相激相荡,既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使整个世界的文化气象万千、多姿多彩。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是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其课程教学目的是,旨在通过对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系统讲述,使本专业和邻近专业的学生了解古代中外诸文明之间在互动交流中演进的历史轨迹,揭示其绚丽多彩的丰富内涵,在拓展学术视野之同时,增进对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在政治、经贸、宗教、艺术、文学、语言、科技诸领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认识。在看似杂乱无章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表象中,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创新活动服务,为我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服务。也是要使学生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进而认识文化交流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学科。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是为适应新世纪对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而编写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内容全面,按时代顺序,尽可能分地域和类别介绍相关内容,要言不烦; 二是资料新,尽量用新的考古文物资料来说明问题,既摆脱了排比罗列文献资料的窠臼,又增强了说服力,使叙述更加生动; 三是观点新,本书尽可能吸收采用学术界的较新研究成果,尤其注意反映近年的学术发展; 四是有别于同类专著,纲目清楚,各章附列重点难点、复习思考题和主要参考文献,既适合课堂讲授,亦便于个人自学。 课程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与域外文化进行交流的历史状况,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总结中外文化交流的经验和教训,为促进中国文化的创新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汇提供历史借鉴。 本课程的讲解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校内外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注重利用一些原始文献、考古资料和出土文物,来阐述中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接触、冲撞、渗透、交融与再创新的史迹。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和各学科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大学课堂系统地讲授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知识也显得更为重要。让青年学生广泛了解我国古代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历史进程,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本国文化的性质和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对外交往中的健康精神和良好心态。 期望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能初步达到以下目的:

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招收攻读博土学位研究生,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求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热爱祖国,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培养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坚守学术操守,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的状况,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力、从事科研、教育、理论、宣传、出版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专业与方向 1、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2、研究方向:近代中国社会思潮 3、研究方向:晚清至民国的社会与文化 4、研究方向:晚清至民国的政治与人物 5、研究方向: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三、招生对象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

六、培养方式 在导师指导下,以个人自学、独立研究为主。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学术兴趣与资质,实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授课、面谈、报告研究、心得、参加学术讲座和各类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读书、思考、辨疑、考据和综合表达能力。其它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核方式 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课程考试外,导师经常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要求学生经常报告研究成果。同时也考察学生在各种学术活动中的表现,并通过学生撰写的论文情况来考核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及水准。要求每一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提出选题及开题报告,在第二学年结束前就学位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基本构想和论文结构等提出中期报告,经过由导师召集的考核小组考核其是否具备继续完成学位论文的能力后,确认其继续学业的资格。如经考核认为不具备继续撰写论文资格者,可要求其在一个学期内提出新的论文报告,仍不能通过考核者,中止其研究生资格。其它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每个学生自己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保证有2/3以上的时间,围绕着学位论文的选题开展研究。论文选题要求具有学理上的价值,能够用新材料,发现新问题,研究必须严谨平实,遵守学术规范,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有所发明。其它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外文化交流史题型及答案

中外文化交流史题型及答案 【题型】简答题 【题干】 古楼兰国消亡原因的假设有哪些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①消失于战争一场大的战争把这个小王国给灭亡了;②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楼兰文明的发达使得其赖以生存的地方变成了盐碱泛滥流沙纵横的地方;③毁灭于瘟疫。当时沙漠里流传一种叫“热窝子”的急性传染病也许在三四世纪的时候楼兰国一带也染上了这种可怕的传染病;④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政治、经济中心转移沙漠丝路古道故国废弃;⑤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楼兰古国缺水干旱难以生存。 【题型】简答题 【题干】 请简述利玛窦在整个传教过程当中的文化贡献。 【答案】 首先利玛窦确实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奠基者。他是第一个来到北京的传教士建立了中国内地的第一所教堂死后还获得了一块以后传教士都可以埋葬的墓地。他还用中文尝试性的写了一些像《天主实义》的宣传著作;其次在传教理论上他走了一条“适应主义”的传教路线。所谓“适应主义”就是指主动接近中国传统

文化学习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中国的官僚士大夫交往从穿和尚袍改为穿儒服这些都是他在努力走一条“适应主义”路线的表现;再次利玛窦为了传播宗教带来了西方的世俗文化有科学的、心理学的、人伦方面的知识也有地图、钟表、西洋琴等西方器物;最后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开启了传教士汉学。这一点是和前面一点相对应的一个是向中国介绍西方一个是向西方介绍中国。 【题型】简答题 【题干】 请简述遣唐使在华的主要活动。 【答案】 (一)有关地方州府安排馆舍、食宿并派专员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前往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中国政府负担;(二)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兵出迎奉酒肉慰劳。随后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三)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授爵赐宴;(四)遣唐使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参观访问国子监拜识经师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风土人情。 【题型】简答题 【题干】 请简述明季对欧洲认识的特点与意义。 【答案】

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大纲

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01012 课程名称:中外文化交流史/The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学分:1 学时:24 (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 适用专业:各专业 建议修读学期:无特殊要求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中文系 先修课程:中国历史、世界通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程,目的是提高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历史知识。本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宽阔的历史视野,明白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已经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局,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脱离它民族而独立发展的道理。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过程,并将这一优良品质运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研究当中。 二、支撑的毕业要求 全校各学院制订的人才培养精细化要求: 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掌握人文社会相关的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2、毕业生必须满足通识教育课学分6分。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2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24 学时,实验教学为0 学时;课程教学共有8 章,具体内容及学时安排等如下表所示:

四、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主要为讲授课程,必要时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讲授学习心得并集体讨论。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进行课堂讨论。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该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大作业。成绩最终评定标准为(主+辅):以大作业为主,考勤及一次随堂小作业为辅。成绩评定采用等级评定方式(五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中外文化交流史》,周一良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 参考书: 《中西文化比较》,徐行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中西文化关系史》,张国刚、吴莉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 Culture,People,Nature.Marvin Harris.Harper Collins College

《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大纲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本科三年级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总学时、学分: 34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中外文化交流史》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中外文化交流史》讲课方式以教师精讲与适当讨论相结合。讲授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前八周由老师主讲,讲解英文的电子视频,利用图书馆与网上文献资源,学生学会运用原始文献进行研究。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进行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学生至少阅读八部经典著作,尝试运用理论解释文化历史的演变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讲,集体讨论为主,结合实际解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问题,并结合专业外语学习适当地进行一些汉英语言比较。本课程结合课程思政,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多本经典著作为读本,要求学生精读一部本。 三、先修课程 世界文化概论 四、课程教学重点、难点 课程教学重点:学生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形成开阔视野,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实施课程思政,培养复合型的跨文化传播人才。 课程教学难点:学生至少理解与掌握四本经典著作的内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课堂讲授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3学时) 1.教学内容 介绍课程的整体状况,解释文化的概念,概述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与整体概况。 2.重、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在于讲授中外文化交流的总体概况,本章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文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中美文化交流史(7学时) 1.教学内容 20世纪30年代前的中美文化交流;20世纪30年代到解放前的中美文化交流;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关系及启示;中西文字差异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 2.重、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在于如何正确理解与分析20世纪中美关系。 第三章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10学时) 1.教学内容 整体描述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比较全面地把握中外文化交流的整体风貌,深入了解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多种文化的交融,正确认识文化交流对当今中国文化的影响。 2.重、难点提示 重点讲述和导读多本经典著作,讲授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具体介绍中国与美洲、非洲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以及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

怎样研究城市史

怎样研究城市史:以个人的学术实践为例 ——李孝聪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讲演今天我并不是给大家讲一遍城市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而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来谈怎样研究城市史。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我从事城市方面的研究从上个世纪80 年代开始,大学毕业后主要是从事水利方面的相关研究,之后做交通研究,现在的领域是古地图研究和城市研究。 研究城市史有很多视角,我今天讲其中三个视角。一是城市的选址。我今天讲城市选址是考虑到,历史地理学这个领域和古典学或简牍不同,在学术性之外,如果和现实一点都不联系,对这个学科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后面也会谈谈关于城市减灾防灾的启示。第二个视角是城址转移。一个城市的位置是会有移动的,可能是受到自然灾害如河流的影响,或是因为城市发展受到周围环境限制,亦或是城市的功能发生改变。第三个视角是城市形态,即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比如唐代长安城反映出怎样的城市结构和城市管理,到了元大都的北京,又变成了其他形式。 核心观点 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实际上城市有一些附属的建筑物是当时古人总结的减灾和防灾经验。今天我们虽然已经有了地图,但是地图上往往没有注明建筑用途,而如果你研究历史,就能通过文献上的记载发现这些附属建筑的功能,由此为城市发展或者城市化提出建议。 李孝聪1947 年生于四川成都。1949-1968 年,随父母在北京读书。1978 年从西藏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2007 年,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4 年迄今,任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主任。 专长于区域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古代舆图研究、中外比较城市史研究、中国水利史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中国古代地理文献与地图学史、中国地方志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城市史研究要依靠文献、地图和实地考察 首先我来谈一谈研究城市史的方法。 一是文献。古代的地理总志和地方志是一个线索,可以以这两者为线索去查考当时人和事的记载。例如你去查明代的志书上记载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而修这座城,然后再去追寻最原始的史料。近代史料则应该查档案,如工务局、社会局档案。譬如,1990 年代我同荷兰人合作了一个项目:北京庙宇的空间分布。北京的庙宇主要包括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道庵,还有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以及满族萨满教的堂子。要研究这些庙宇在一个城市里如何分布,有何特征,在城市的运转中起何作用,就得首先搞清楚它们在哪儿。而社会局曾经在城市里做过庙宇和庙产的调查,对于每座庙宇在哪条街、哪条胡同里面,何时兴造,有几间房,多大面积,住持是谁,里面的庙产有什么,哪些信众来这里烧香等等都登记在册,所以社会局的材料可以用。另外,研究会馆、商会、商铺也都可以运用社会局档案。我曾经在日本东洋文库找到一些关于北京银号的材料。大家都知道以前做生意用银票,由票号掌管,然后出现银号,之后才出现银行。日本这批资料就记载了银号在北京的分布。做上海城市研究,可以从地契、海关档案中寻找到资料。另外,笔记、日记、游记也都是很重要的,如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笔下所记录的中国城市是第一手史料。我曾经利用过一些沿运河航行的笔记,看几时几刻水门开,人们应该在哪儿候潮,等潮水涨了,运河的船只才能开过去。如果你一时没有这么多时间阅读这些文献,可以先把书目找出来,然后结合你研究的哪个问题,寻找对应的资料,这就是文献的利用。 其次是地图,研究城市史不可能离开地图。但是要想利用地图,必须先了解到,在中国,实测城市地图的出现,基本上要到我们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时期。因为古代的城市除了京师、首都需要画得很详细之外,其他地方的府城、州城或县城地图都不需要画得太详细,而改变是在土地权发生变化后,也就是洋人来了,要开埠租界,他们必须很精确地量算哪块地是给他的,因此需要一个大比例尺经过测量的地图。在这种情况下,才推动了中国城市地图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