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破伤风

合集下载

救治羊破伤风

救治羊破伤风

救治羊破伤风1.早治外伤发现外伤,赶快用5%碘酊严密消毒。

如已长有痂皮,也是隐患,须揭掉痂皮,再按创伤常规清洗消毒治疗。

2.抓好卫生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防止出现伤口感染破伤风,发现伤口也可注射破伤风血清2000-5000单位,进行预防,免疫期一年,方法是在周围分点注射。

3.局部处理对新鲜伤口,治疗愈早,愈合愈好,可获得第一期愈合的好效果。

对污染的陈旧伤口,要消灭病原,防止破伤风再产生毒素侵害羊体。

应把痂皮和坏死组织去掉,先用3%双氧水、再用高锰酸钾水清洗伤口,干燥后再用高锰酸钾粉揉搓创腔和创底部,采用开放疗法,不必包扎,但要防止再污染。

也可在伤口周围用高锰酸钾热水温敷,每日2次,每次热敷半小时。

伤口周围最好再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封闭。

4.中和毒素是用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特殊疗法,应及早尽快应用,能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从而降低和减少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侵害。

但对已和神经结合的毒素没有明显作用,故应在早期用药,应用愈早愈好。

中和毒素可用破伤风血清5-8万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日1-2次,连用2-3日,病情重剧时可加大用量。

同时对破伤风杆菌感染的伤口周围,一定要用破伤风血清分点注射,这样做大有控制和预防毒素扩散的好作用。

配合针灸时也可在穴位深部肌肉注射5万单位破伤风血清。

5.控制惊厥病羊痉挛发作,兴奋不安时,可使用解除痉挛和镇静的药物。

也可几种药交替使用,使病羊保持嗜睡状态,刺激能醒,又不致产生严重的惊厥。

但使用剂量不宜过大,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也是治疗破伤风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惊厥时间一长,常有发生窒息憋死的危险。

控制惊厥,可用25%硫酸镁注射液10毫升和0.5%普鲁卡因5-10毫升、进行分点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4-5天。

必要时也可配合使用肌肉松弛剂安定等,使用时可先静脉注射,病情减轻后改为肌肉或口服,轻度抽搐者每次0.5-1.0毫克/千克,中度抽搐者每次1-1.5毫克/千克,重度抽搐者每次1.5-2毫克/千克,每4-8小时一次。

羊破伤风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羊破伤风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比老 龄 动物 多 发 , 特别是羔羊 , 产后 母 羊 也 易 发 病 。
破伤 风 梭 菌 能形 成 芽孢 , 在 外界 分 布极 广 , 普 遍 存 在 于 土壤 中 , 动 物 肠 道 中有 芽孢 存在 。因此 , 施 肥 的土
书 注 明的用 量 、 用法 ) , 免疫期 1 年; 第 二 年再 接 种 1 次, 免疫 期可 持续 4年 。妊 娠母 羊在 临产前 1 个 月 肌 肉注射 破 伤风 类毒 素 , 可 使机 体 产 生抗 体 , 羔 羊 可 通 过 吸吮初 乳 而获得被 动免 疫 。
体重 2 . 0 ~ 2 . 5毫克 , 或用 2 5 %硫酸镁注射液 1 0 ~ 2 0 毫 升 肌 肉或静 脉 注射 ( 注射 要缓 慢 慎重 , 防止 病 羊 呼 吸
中枢麻 痹 而死 亡 ) ,并 配合 5 %碳 酸氢 钠 注 射液 1 0 0 毫升, 4 0 %乌 洛托 品注 射液 l 0 ~ 2 0毫 升静脉 注射 。
症 。对 佩 戴 耳标 造 成 的感染 发 病 , 去 掉病 羊 耳标 , 彻 底 除去 感染 创 伤 内 的坏死 组 织 , 对 伤 口用 3 %双氧 水
临床 实 例 中 多 数 羊 只 在 加 戴 耳标 后 5 1 5天 发 病, 最短 的 5天 。加 戴 耳标 的部位肿 胀 、 化脓 , 病 羊初 期症状很不明显 , 表 现 打蔫 , 不 能 自主 卧下 或 起 立 , 采食 量 下 降 , 咀嚼 和吞 咽 困难 。逐 渐 病羊 耳 朵 竖立 , 四肢僵 硬 , 运动障碍 , 体 态 僵硬 , 运 步 时呈 高 烧 步态 , 很难 转弯 和 后退 。叩打病羊 下颌或 给 以声音 刺激 时 ,
死 组织 和异物 等 , 也 按 同样 方法 进行处 理 。大剂 量肌 肉注射 青霉 素 每 千 克体 重 2 . 5 ~ 5 . 0万单 位 , 链 霉 素 每

羊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羊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羊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羊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具有传染性,通常通过受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

羊破伤风的流行病学特征是全球都有发生,但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多为温带和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和非洲等地。

在这些地区,羊破伤风很容易通过受污染的创口引起感染,这通常是因为人们生活在不卫生的环境中,没有足够的卫生措施来防止破伤风的传播。

羊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通常在感染后一周到两周内出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肌肉僵硬、疼痛和痉挛性瘫痪。

病人的喉咙和脸部肌肉受到影响,导致难以吞咽、张嘴和说话。

这些症状可以向其他部位传播,导致肌肉僵硬和痉挛。

在严重的情况下,羊破伤风可以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预防羊破伤风的最好方法是接种破伤风疫苗。

这种疫苗可以提供长期的保护,通常需要在儿童时期接种,并进行定期的加强接种。

在受伤后,清理和处理创口是预防破伤风的另一种方法。

创口应清洗干净,并使用消毒剂处理,以防止破伤风梭菌进入体内。

在治疗方面,羊破伤风的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来杀死破伤风梭菌,以及使用肌肉松弛剂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总之,羊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采取良好的清洁措施来预防。

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并采取适当的治疗。

羊破伤风病的防治探析

羊破伤风病的防治探析

畜牧兽医88NEW FARMERS新农民NO.35 2019羊破伤风病的防治探析刘立勇(黑龙江省建设农场畜牧科,黑龙江 黑河 164035)摘 要:羊破伤风病是一种会对羊神经造成严重损害的疾病,因破伤风梭菌感染导致,羊体表或者黏膜部位出现伤口,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感染该病。

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存在广泛,所以对羊破伤风病的预防应加强羊群保护,尽量避免羊体表受损,并定期免疫。

本文结合羊破伤风病的发病分析,详细讨论具体预防与治疗措施。

关键词:羊;破伤风病;防治探析羊破伤风病发病几率较高,各类伤口都可能在病菌诱发中导致该病发生,而且毒素一旦危害到羊中枢神经后,治疗效果很差,死亡率显著提高,即便是未死亡也会出现各种后遗症问题,所以在养殖管理中更要加强该病预防,一旦发现病症反应要及时治疗,为感染羊及时清理伤口、消毒并进行抗感染处理,以降低危害。

1 羊破伤风病发病分析1.1 破伤风梭菌羊破伤风病主要是因为破伤风梭菌感染导致,其是一种具备芽孢生殖能力的阳性菌,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土壤、空气、粪便等环境中,其芽孢体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具有数年的常态存活能力,而繁殖体相对容易消灭,常规类消毒药可清除。

破伤风梭菌进入羊体内后会产生多样毒素,其中的痉挛毒素即是对感染羊机体造成神经性伤害的主要毒素,导致感染羊出现神经症状。

破伤风梭菌不仅能感染羊,其他猪、牛等动物,以及人感染之后也会诱发病症,属于人畜共患病。

该病不受季节性影响,且易发散,幼龄羊患病几率更高,多是因伤口感染导致,也存在肠胃黏膜破损的感染情况。

1.2 发病表现不同发病期间存在较明显差异,发病初期感染羊体温未明显升高,脉搏趋于正常,经常在墙面或栅栏的先进技术设备较少,不利于畜牧兽医专业技能的提高。

兽医人员在进行动物疫病的治疗时,需要运用到专业的医疗设备做出正确的结论,针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现在许多地方的兽医站医疗设备也非常的落后,所以当动物疫病发生时并不能准确的得到疫病的种类,也就没有办法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造成经济损失的进一步增加,另外还有一些兽医站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是却不能进行有效的使用,为了减少技术设备的损坏,就将技术设备当做一个摆设,使技术设备根本无法发挥出它的作用,动物疫病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3]。

羊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羊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羊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羊破伤风是由产生破伤风毒素的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动物的粪便中,人类可以通过受伤、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与破伤风梭菌接触而感染。

破伤风病例主要发生在未接种破伤风疫苗的人群中,尤其是农村和贫困地区。

它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普遍。

羊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创伤部位的症状:感染部位可能会有疼痛、肿胀、红斑和渗出物。

2. 肌肉僵硬:病患往往表现为颈部和下巴的肌肉僵硬,俗称“笑容”。

3. 口咬症:病患张口困难,出现咀嚼和吞咽困难。

5. 高热:病患有可能出现高热、出汗和心率增加。

6. 变态反应:病患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和肌肉疼痛。

1. 破伤风抗毒素:在确诊后,破伤风抗毒素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破伤风毒素,减轻中毒症状。

2. 抗生素治疗: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治疗病菌感染,但无法清除已产生的毒素。

3. 支持性治疗:包括疼痛缓解、呼吸辅助、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等。

4. 休息和适当的护理:患者需要适当休息和康复,以帮助身体恢复。

预防羊破伤风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疫苗包括单独的破伤风疫苗或联合疫苗(如百白破疫苗)。

破伤风疫苗的免疫程序包括多次接种和定期的加强免疫。

预防羊破伤风的措施还包括: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伤口清洁。

2. 切勿赤脚:避免赤脚行走,尤其是在草地、农田等可能存在破伤风梭菌的地方。

3. 尽早治疗伤口:如果受伤,特别是在土壤或动物粪便处受伤,应及时清洗伤口,及时就医。

4. 关注疫情:如果周围出现羊破伤风疫情,应立即报告卫生部门,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羊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感染疾病,主要通过接触与破伤风梭菌污染的伤口而感染。

预防措施主要是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及时处理伤口。

如果感染了羊破伤风,及时治疗并提供支持性治疗可以提高康复几率。

羔羊破伤风的防治技术要点

羔羊破伤风的防治技术要点

羔羊破伤风的防治技术要点1.预防(1)要特别重视接产时的消毒,对脐带断端认真涂抹碘酊。

(2)羊身上任何部分发生破伤时,均应用碘酊或2%红汞严密消毒,并应避免泥土及粪便侵入伤口。

(3)对一切手术伤口,包括剪毛伤、断尾伤及去角伤等,均应特别注意消毒。

在破伤风流行区域,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及时用破伤风抗毒素作预防注射,剂量为400国际单位。

(4)在经常发生破伤风的地区,为了获得较长时间的自动免疫,可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2.治疗(1)加强护理。

将病羊放于黑暗安静的地方,避免能够引起肌肉痉挛的一切刺激。

给予柔软易消化而容易咽下的饲料(如稀粥),经常在旁边放上清水。

多铺垫草,每日翻身5~6次,以防发生褥疮。

(2)为了消灭细菌,防止破伤风毒素继续进入体内,必须彻底清除伤口的脓液及坏死组织,并用1%高锰酸钾、1%硝酸银、3%双氧水或5%~10%碘酊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病的早期同时应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

(3)为了中和毒素,可先注射40%乌洛托品5~10毫升,再肌肉或静脉注射大量破伤风抗毒素,每次5万~10万国际单位,每日1次,连用2~4次。

亦可将抗毒素混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

(4)为了缓解痉挛,可皮下注射25%或肌肉注射40%的硫酸镁溶液,每天1次,每次5~10毫升,分点注射。

也可用水合氯醛(混入黏浆剂或温水中)施行直肠灌注,每次2~5克,做成100毫升溶液。

(5)对于牙关紧闭的羊,可将3%普鲁卡因5毫升和0.1%肾上腺素0.2~0.5毫升混合,注入咬肌。

(6)中药治疗。

可采用散风活血解表剂,如千金散、防风散或乌蛇散,根据病情加减。

乌蛇散:乌蛇、全蝎、天麻、天南星、川芎、羌活、独活、荆芥、薄荷、蝉蜕、僵蚕各9克,防风12克,当归15克。

将以上各药共煎为水,分3次灌服,8小时1次,直到痉挛消失为止。

还可以试用蝉蜕60克煎水,加黄酒60毫升,每天1次灌服,连用3~5天。

1.预防(1)要特别重视接产时的消毒,对脐带断端认真涂抹碘酊。

羊破伤风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羊破伤风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羊破伤风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摘要:厌氧菌中的破伤风梭菌会导致羊发生破伤风疾病,其细菌会通过羊受伤的伤口进入,并开始大量的繁殖,形成一定的毒素,使羊出现神经系统刺激以及中毒反应。

羊破伤风还被叫做耳直风、强直症以及锁口风等。

在母羊分娩阶段以及同羔羊之间进行断脐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感染问题。

羊在受到破伤风梭菌感染以后,通常会在7—20天内发病,主要有肌肉痉挛的症状表现,且呈现出强直的身体躯干,有较高的刺激反射性。

患有破伤风的羊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同时还会使羊群出现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生产性能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羊破伤风;临床症状;防治策略在市场中除了羊肉备受消费者喜爱以外,其羊毛和羊奶等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虽然养羊工作不具备较高的难度,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也会因为一些疾病的影响,导致羊群养殖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中一个主要的病症就是羊破伤风疾病。

为了能够使养殖人员的养殖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使羊的死亡率得到降低,江苏省现代农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涟水推广示范基地的相关专家队伍,下到基层针对羊生产以及养殖中可能发生的疾病问题,展开了现场指导,以此来帮助养殖人员提高收入水平。

1 流行病学1.1 病原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其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粪便当中,羊被破伤杆菌感染以后,其细菌会在伤口深处繁殖并释放毒素。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破伤风梭菌缺乏较强的抵抗能力,通常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被消毒液消灭,但是当破伤风梭菌开始出现芽孢以后,会显著地提升抵抗能力,需要放入沸水中1个小时才能够消灭。

在对其进行杀灭时,通常会使用碘酊、福尔马林、双氧水、氢氧化钠溶液、石炭酸液等消毒药物[1],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消毒作用。

1.2 发病特点羊出现破伤风疾病,通常需要在深度伤口被破伤风梭菌所感染以后才会发病,为此,其缺乏一定的流行性,在实际中只有少数发病情况出现。

此外,因为破伤风疾病有着较长的潜伏期,且无法发现长期存留在土壤深处的细菌,在养殖过程中,通常进行消毒工作时,仅仅只是杀灭了养殖场地表层存活的病原微生物,无法有效消灭掉土壤深处的破伤风梭菌,所以,若是羊被细菌感染以后,无法得到有效根治。

养羊一般只打四个疫苗,接种间隔时间是多久

养羊一般只打四个疫苗,接种间隔时间是多久

养羊一般只打四个疫苗,接种间隔时间是多久羔羊痢疾菌苗:母羊分娩前20-30天皮下注射2ml,后续隔10天左右皮下注射3ml。

羊三联菌苗:每年2月底到3月初,成年羊和羔羊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5ml。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活苗:每年3月下旬,肌肉注射3ml(6月龄以下的羊)或者5ml疫苗(6月龄以上的羊)。

一、养羊一般只打四个疫苗1、破伤风:在怀孕母羊产前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在颈部中央三分之一处,皮下注射0.5ml破伤风,一般在注射后30天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12个月左右。

2、羔羊痢疾:在母羊分娩前20-30天,皮下注射2ml羔羊痢疾菌苗,后续隔10天左右接着皮下注射3ml,过10天左右产生免疫力。

3、羊快疫、羊肠毒血、羊猝狙:在每年的2月底到3月初的这段时间,成年羊和羔羊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5ml羊三联菌苗,接种后14天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6个月左右。

4、山羊痘、绵羊痘:在每年的3月中旬,将0.5ml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按照说明书,用生理盐水稀释25倍后皮下注射,接种后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12个月左右。

5、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每年的3月下旬,如果是6月龄以下,则肌肉注射3ml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活苗;如果是6月龄以上,则肌肉注射5ml疫苗,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12个月左右。

6、山羊口疮病:在每年的3-4月份期间,口腔黏膜内注射0.2ml 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免疫期持续6个月左右。

7、羊链球菌病:每年的3-4月份,如果是6月龄以下,则背部皮下注射3ml羊链球菌氢氧化铝活苗;如果是6月龄以上,每只注射5ml疫苗,免疫期持续6个月左右。

8、布鲁式菌病:每年内的4-5月份,在羊的臀部肌肉注射1ml 的布鲁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疫苗,免疫期持续12个月左右,需注意阳性羊,三月龄以下的羊,怀孕羊均不能注射。

9、羊口蹄疫:肌肉注射1ml的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期持续6个月左右,需注意2月龄以下的羔羊谨慎注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破伤风
是一种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特征是患病运动全身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强。

病原: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10%碘酊,10%漂白粉及3%双氧水约10分钟可将其杀死。

本菌对青霉素敏感,磺胺药次之,链霉素无效。

流行特点:羊常因断角、去势、断脐和其他创伤或擦伤而感染,特别是狭小而深的创伤(如钉伤、刺伤),伤口内发生坏死,或伤口被泥土、粪、痂皮封盖而造成厌氧环境时,最适合病原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

但在临床上有许多病例往往找不到伤口,这可能在潜伏期中创伤表面已愈合。

可经过胃肠黏膜的损伤而感染。

症状:该病症状表现为不能自由卧下或立起,四肢逐渐强直,运步困难,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流涎,尾直,常发生轻度肠臌胀。

突然的声响,可使骨骼肌发生痉挛,致使病羊倒地。

发病后期,常因急性胃肠炎而引起腹泻,病死率很高。

诊断:根据破伤风的特征性反射兴奋性增高和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等特征,在排除类似症状外,即可确诊。

治疗:
①病羊放入清洁、干燥、僻静、较黑暗的房舍,给予易消化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对便秘、臌气的病羊,须用镇静药物及时处理,可用温水灌肠或投服盐类泻剂;
②对伤口要及时扩创,彻底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可用3%过氧化氢、1%高锰酸钾或5-10%碘酊进行消毒处理;
③对病羊发病初期可先静脉注射4%乌洛托品5-10毫升,再用破伤风抗毒素5-10万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以中和毒素;
④缓解肌肉痉挛,可用氯丙嗪,剂量按每千克体重0.002毫克,或用25%硫酸镁注射液10-20毫升,肌肉注射,并配合5%碳酸氢钠100毫升,静脉注射;
⑤牙关紧闭时,用2%普鲁卡因5毫升和0.1%肾上腺素0.2-0.5毫升混合后,注入两侧咬肌,如不能采食,可进行补糖、补液;
⑥用青霉素40-80万单位,链霉素40-8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1周。

注射抗破伤风血清。

早期应用抗破伤风血清(破伤风抗毒素)。

可一次用足量(20万~80万单位),也可将总用量分2~3次注射,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均可;也可一半静脉注射,一半肌肉注射。

抗破伤风血清在体内可保留2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