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11例治疗体会
1959年资料3 治疗破伤风101例的经验总结

广东省中医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省人民医院破伤风治疗研究小组
1956年6月在党和省卫生厅的领导下,由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与省人民医院共同合作,成立破伤风治疗研究小组,采用崔景山老中医治疗破伤风的验方,经两年多来治疗101例的实地观察,深深体会到中医中药治疗破伤风的效果很高,冶愈率达91.2%,获得成绩超过现在世界水平,说明了党的领导正确,号召西医学习中医,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保障劳动人民健康的重大意义。
对这极重型危殆者,除按上开重症型已入里者的方法外,加用附子或干姜及重用参、芪与地黄,合镇痉、利络、解毒等药,固阳育阴,挽危脱为主要意义。
上开几个类型的主方用药,系对前期约3-7天所用的,雄黄一味用2-4天,可以不用,硃砂一味是用来镇痉的,惊抽减退,亦可以不用,以上用药分量,系照成人计算,八岁以上至十二岁者,改用十分之六;八岁以下可按情况酌减。
如见胸翳去桂枝、川芎,加藿香3-4钱,川厚朴3-4钱,如惊搐过甚,痰涎湧盛者,去桂枝、川芎,加钩藤4-6钱,珍珠末3-5分,如服用本方3-4剂,体温仍高在39度上下者,去桂枝、川芎、吴茱萸,加白菊花3-5钱,钩藤5-7钱,生甘草3-4钱,生白芍8钱两半,如作渴、汗多、夜睡不宁者,本方去菖蒲、桂枝、白芷、蜈蚣,加生党参4-5钱,炙北芪5-8钱,干地黄7钱-1两,生白芍8钱一两半,炙甘草2一4钱,如体骨疼痛者加乳香2-3钱,这是半表半里中重型症候的用药方法。这半表半里的症状表现显然,如诸病源候输所谓风寒搏于筋与风寒凝结于筋之象征,是由阳分传到神经系统的肝经,故本方与在表的用药区别在用菖蒲、川芎、蜈蚣、蝉衣、桂枝、僵蚕等,走十二经络引各药入达病所,以温经散寒,舒筋解毒为主要意义。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重症破伤风16例治疗体会

重症破伤风16例治疗体会目的:分析重症破伤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治疗体会。
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 年9月以来收治的16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探讨。
结果:患者中1例放弃治疗,1例老年性痴呆,其他患者均完全治愈且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重症破伤风需要气管切开维持气道通畅、镇静解痉、防止肺部感染、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病情顺利转危为安,恢复患者的健康。
标签:重症破伤风;治疗重症破伤风可由持续痉挛抽搐窒息、痰堵窒息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患者死亡,这类重症在一些基层医院中,其治疗难度比较大;因此,此类患者大都需要镇静解痉、气管切开等综合支持疗法。
本文分析了我院16例重症破伤风的治疗体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9月来收治的16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范围是5 ~61岁,大多为年轻的患者;且16例患者均在发病后1-3 d内转入我院,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四肢酸困无力,随之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呛咳、颈项强直,病情发展迅速,3d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痉挛,且伴随有心率增快、阵发性的抽搐、抽搐时大汗淋漓。
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因痰堵窒息而出现过心跳呼吸暂停的状况;有2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的症状。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全部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全面的、严密的观察治疗,且各种治疗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在给患者有效的镇静后,再集中完成;伤口处理、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方法:对入院伤口未愈合的患者给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清创、定期换药等;入院时伤口已愈合的患者对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2 ~4万U/d,连续4 ~5d。
16例患者全部做气管切开,并强化呼吸道的管理:定时对气道进行灌洗,经套管一次性吸痰管按需吸痰,并定时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按需吸痰[1]。
抗生素治疗:早期选用青霉素针对伤口的清除和预防气管切口处的感染;后期再选用头孢二、三类药物针对合并的肺部内感染,并同时行气管内痰液细菌培养加药敏。
11例酗酒后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临床观察

11 一 般资 料 .
注破 伤 风 抗 毒 素 150 后 3 i内出现 了皮 肤瘙 痒 、 疹 、 闷 、 0 U 0 rn a 皮 胸 心 慌 、 不 适 症状 , 即 给 予地 塞米 松 5 m 肌 注 , 那 根 2 g 等 立 g 非 5 m 肌 肉注 射 , 状逐 渐 缓解 , 留院 观察 2h 无 任何 异 常症 状 表现 , 后症 并 后 才 让 其 离 院 。例 患 者 皮 试 为 阳性 , 常规 脱 敏 肌 注 , 在 首 次 注 8 行 均 射 后 1 i内 出现 心慌 、 闷 、 短 、 吸 困难 等 过敏 性 反 应 的 表 0r n a 胸 气 呼 现 , 理 立 即遵 医 嘱建 立 静 脉 通路 静 脉 注射 地 塞 米松 1 i角 处 0m 肌皮 下注 射 盐 酸 肾上 腺素 1m , 续 吸氧 , 电监 护 、 止余 量 破 g持 心 停 伤 风抗 毒 素 的 注射 等 , 过 一 系 列对 症 支持 抗 过 敏处 理 后 患 者 转 经
者, 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均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 和方 法
1 临 床 资料 . 1 本 组 患者 共 8例 , 龄 1— 9 , 均 年龄 (0 6 ) , 6 9 年 8 6岁 平 3 ̄ . 岁 男性 2 2 例 , 性 2 例 。 酒 的 品种 有 白酒 、 女 7 饮 啤酒 、 萄酒 、 合 饮 酒 。 酒 葡 混 饮
当 代 护 d 2 1 年 6 下 旬 刊 202 月
-1- l9
1 例酗酒后外伤 患者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的临床观 察 1
王文 霞
摘要
秋 晓梅
屈小燕
董
瑜
总结了1 ̄ 酗酒后 外伤 患者注射破 伤风抗毒素 出现的过敏反 应表现 , 1, J 主要 包括 了心慌 、 闷、 胸 气短 、 呼吸 困难 、 皮肤瘙痒等临床
20例破伤风病人救治体会

20例破伤风病人救治体会发表时间:2012-11-26T11:36:18.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彭国领[导读] 除此以外,实验组病患无感染以及并发症产生,而对照组有一例存在感染以及并发症,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彭国领(河南省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感染科 467099)【摘要】目的探讨对破伤风病人救治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的体会。
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20例破伤风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20例病患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例,在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破伤风病人治疗方式,对实验组病患施予气管切开的抢救治疗,然后进行包括保持通畅呼吸、氧气湿化以及营养改善、心理方面的护理,探讨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为90%,病死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病死率为5%,两组之间总有效率、病死率指标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并且实验组要效果要远远比对照组效果好。
结论对破伤风病人救治采取气管切开的抢救治疗,然后进行包括保持通畅呼吸、氧气湿化以及营养改善、心理方面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破伤风病人救治体会气管切开的抢救【中图分类号】R6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320-02 破伤风主要病因是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入侵,导致病患的神经系统发生中毒迹象,主要以肌肉强直作为发病的主要特征,常常伴随着发作性加强加重,高热情况一般为病情加重的标志,临床表现包括不安、烦躁、痉挛、窒息,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死亡,目前这种病在国内的死亡率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比较严重。
而气管切开的抢救治疗破伤风病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目前也在临床治疗中使用,本文以20例破伤风病人作为对象,进行了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20例破伤风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病患15例,女病患5例,年龄在15-65岁之间,平均年龄37.2岁,住院天数在1-50天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15天,其中1例曾经有过外伤感染史,2例有开放性伤口,轻型为4例,中型为12例,重型为4例。
14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14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关键词】破伤风;护理破伤风是有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极高。
我科从2001~2006年共收治年龄18~55岁破伤风患者1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中,男12例,女2例,26~45岁11例,占78.58%,18~25岁1例,占7.15%,46~55岁2例,占14.29%。
气管切开2例,占14.29%,上呼吸机2例,占14.29%,肺部感染3例,占21.43%,伤口未愈合者1例,占7.15%,死亡1例,占7.15%。
病程平均10~12周。
1.2临床表现14例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在受伤24 h内伤口均未做特殊处理,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初期都有全身不适,5例有轻度发热,进而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随后颈、躯干及四肢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腹肌硬,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间断抽搐、发绀。
便秘4例,尿潴留5例。
所有病历病史明确,临床症状均符合破伤风诊断标准。
2护理2.1心理护理2.1.1认识干预在患者无抽搐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以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向患者介绍疾病发生原因、病情发展与预后、最新治疗手段、作为患者心理上应采取的对策,使患者消除紧张,相信医护人员的医术,积极配合治疗。
如此可以改善预后,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2.1.2情绪干预向患者介绍保持情绪稳定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负面情绪对疾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当患者焦虑、恐惧时,医护人员给予耐心的安慰,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
2.1.3行为干预在患者无抽搐时,医护人员可轻轻抚摩患者的额头、肢体,使患者解除恐惧、孤独的心理。
2.2抽搐的护理患者应独居清静暗室,避免各种刺激,如声响、吹风、强光及不必要的检查,各种治疗护理应简化集中,并安排在肌肉松弛剂和镇静剂应用后进行,记录并密切观察痉挛发作的次数、强度、时间间隔及规律,注意有无窒息发生,抽搐时保护好患者的舌唇,防止咬伤,防止坠床。
关于多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的调查报告

关于多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的调查报告发布时间:2022-12-05T06:32:01.58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5期作者:关于多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的调查报告吴宗师许晓菲*通讯作者[导读]关于多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的调查报告吴宗师许晓菲*通讯作者(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钦州535099)【摘要】调查多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结果,对导致阳性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得出现阶段无证据证实破伤风该批次有质量问题,可以在加强监测和观察的基础上继续合理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关键词】破伤风;皮试阳性;破伤风抗毒素;药品质量Investigation report on positive skin test for tetanus antitoxin in many peopleWu Zongshi , Xu Xiaofei * Corresponding authorQin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535099【 Abstract 】 The positive skin test results of tetanus antitoxin in many peopl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positive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evidence to confirm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etanus in this batch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tetanus antitoxin can be continued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monitoring and observation.【 Key words 】 Tetanus; The skin test was positive; Tetanus antitoxin; Drug quality在受到创伤后,除开展抗炎清创操作外,还需常规应用破伤风抗毒素,该药物是预防和治疗最为有效且经济的药物之一[1]。
16例破伤风患者抢救的护理体会

噪 音 、震动 、强光 等 刺 激 ,实 行 传 染 隔 离 制 度 ,医护 人 员 出入 均 经 更衣 、洗 手 ,所用器 械 、用 具 、敷 料等 均经 高 压灭 菌处 理 。
2.2 专 人 护 理 ,密切 观 察病 情 变 化 :入 院 后我 们 安 排专
人 护理 ,破 伤 风患 者 不 能 自理 ,生 活 、饮食 、清 洁 、大小 便 、咳痰 、 翻身等 完全 需 要他 人 帮 助 ,发病 后病 情 变 化 迅 速 ,特 别 在 抽 搐 发 作时 突 然窒 息而 死 亡 ,从 而使 突发 症 状 得 到 及 时 处 理 ,有 效
临床鎏护 理
2olo ̄ 2B 第23卷 第2期
垦.量,焦垒…
.
..
…
..
..
…
…
…
…
.
!
l6例 破 伤 风 患 者 抢 救 的 护 理体 会
马 丽娟
【中图分类号】Rl473.5
综合治疗破伤风40例临床体会

综合治疗破伤风40例临床体会
张旭华
【期刊名称】《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卷),期】2006(027)02M
【摘要】目的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破伤风。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40例破伤风病人,采用彻底清创以消除毒素来源,同时给予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安定,气管切开、鼻饲等综合治疗。
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破伤风疗效满意,无并发症,住院费用低。
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张旭华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附属医院,江西吉安3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33.1
【相关文献】
1.综合治疗破伤风40例临床体会 [J], 张旭华;
2.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40例临床体会 [J], 谢庆先;李国境
3.破伤风72例综合治疗分析 [J], 刘爱军;李强
4.成人重症破伤风综合治疗59例 [J], 张书喜;张勇;李兴海;张铁针;周立民
5.成人重症破伤风综合治疗59例 [J], 张书喜; 张勇; 李兴海; 张铁针; 周立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伤风11例治疗体会
资料与方法
1995~2006年收治破伤风病人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69岁。
有明显感染史的9例,无明显外伤史的2例。
城市2例,农村9例。
所有病例在儿童期均未接种过自动免疫注射。
平均住院天数为19d。
按传染病标准分型,轻型8例,中型2例,重型1例。
潜伏期2~7天7例,8~14天3例,15~20天
1例。
临床表现:均有下颌紧张,牙关禁闭、张口、吞咽困难、苦笑面容、颈项强
直、腰背疼痛、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入院后安置在避光、声隔离的病室,采取小剂量TAT中和游离的毒素,早期、大剂量、间歇使用安定解痉镇静,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
结果
本组治愈10例,治愈率91.92%,死亡1例,死亡率8.08%,死因为呼吸衰竭。
讨论
原发伤口处理:对伤口已经愈合表面无红肿的病例可以不行处理;对伤口未愈合或局部红肿、化脓、有异物存留者在静滴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后进行伤口彻底清创,充分引流,不包扎,无菌罩盖住伤口,同时在伤口周围用TAT1500~3000U
浸润注射能使破伤风毒素释放后即被中和,并用3%双氧水湿敷,定期换药。
中和游离的毒素治疗:入院后若TAT试敏阴性即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治疗。
资料表明TAT应用原则是小剂量的。
动物试验表明大剂量和多次数应用TAT均不能明显降低病死率[1~2]。
抗毒素用量与病人存亡无肯定关系这一事实已被普遍接受,TAT肌注后6小时血中浓度才逐渐上升,而静脉注射时可使血中浓度立即上升。
因此我院采用TAT6万U静滴,症状明显缓解后,逐渐减量,症状完全缓解后,再用小剂量每日6000U维持2~3天。
部分患者于用药过程中
出现血清反应,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水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
一般延缓型在注射后7~14天发病,加速型在注射后2~4天发病,对血清病应对症治疗,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
入院后若TAT试敏阳性可于皮下分散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000~5000U。
个别病情严重的病例可在鞘内注射小剂量的TAT1万U同时内加适量激素。
虽然静脉为主要用药途径,但静脉不能有效地透过血脑屏障和神经纤维膜,只有通过鞘内注射才能直接进入和作用脑组织,达到有效中和神经组织间隙的游离毒素,而其疗效优于肌肉和静脉内用药[2]。
TAT鞘内注射方法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已用于临床。
但因用药后患者出现脑膜刺激征等不良反应曾一度停用,经多年后的临床实践认识与改进而再度应用。
我们体会到在镇静剂控制下,以腰3~4或2~3间隙常规行腰穿,用脑脊液稀释后行一次性蛛网膜下腔(鞘内)缓慢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1万U加强的松龙12.5mg以防注射后产生炎症和水肿的不良反应,同时控制抽搐症状快,疗
程短,用药量少。
抗感染治疗:抗菌药物选择要抑制需氧菌生长、繁殖,从而减轻伤口的无氧环境程度。
我院以青霉素、甲硝唑联合使用为首选,有并发症时选用广谱抗生素
可根据细菌培養结果来选择,尤其注意防治肺部感染。
解痉镇静治疗:本组病例采用早期、大剂量、间歇使用镇静药方法,使患者用药后即能深睡,达到肌肉放松,减少抽搐,而患者用药间歇期有一段短时间清醒,能自己咳痰。
证明此种程度解痉、镇静程度对预防窒息及肺部感染效果佳。
安定、鲁米那、氯丙嗪、冬眠合剂为我们经常使用的药物。
如氯丙嗪、异丙嗪、水合氯醛等,这些药不良反应大,易致体位性低血压及呼吸心跳骤停,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控制和解除痉挛首选安定,它作为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可减轻肌肉痉挛,迅速镇静而不引起意识尚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阻断外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能控制横纹肌的持续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另外,还能明显降低机体耗氧量,而且对呼吸循环影响不大,可反复应用,且价格便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用药时,应以静推、静滴为主,尽量少用或不用肌肉注射给药,以免人为刺激患者,引起抽搐。
本组病例采用以下方案:①安定解痉:首次静脉注射30~40mg/(kg·日)以后按5.5~7mg/(kg·日)分8次静脉注射[3]。
②安定与10%水合氯醛解痉,安定15~20mg 静脉注射,6~8小时/次,10%水合氯醛20~25ml保留灌肠,6~8小时/次,与安定交替使用。
联合用药解痉镇静效果好,并能减轻因大剂量单一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此外合理应用镇静药物可以降低患者
气管切开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营养支持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
营养支持治疗不能忽视。
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病情严重者可给软食或流质饮食。
进食应在用麻醉药后,取侧卧位,缓慢进食。
气管切开者要严防食物进入气管。
不能进食者,给予插鼻管鼻饲及静脉补充液体和热量等,每日供给热量在2000Cal
以上,必须时输鲜血或血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适时行气管切开术时机:①抽搐频繁,持续时间长。
使用一般的镇静解痉剂无明显疗效。
②有喉痉挛发作者。
③持续呼吸肌痉挛呼吸表浅、紫绀较重者。
④
肺部感染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老年病人。
其他:频繁剧烈抽搐者应保持各部位的生理位置,防止肌肉拉伤、脱位或骨折及舌咬破或褥疮形成,尿潴留及便秘最好使用缓泻剂(灌肠易引起痉挛),清除肠内积气、积便,减少毒素吸收。
加强口腔护理,每日3次,预防口腔炎及化脓性腮腺炎。
此外,破伤风毒素有溶血成分,对机体有损害作用。
特别是对心肌的损害,使机体使机体对缺氧耐受程度差,窒息缺氧后容易引起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重症破伤风均行心电图、SaO2及呼吸监测,注意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失调。
参考文献
1 林建山.国内破伤风4352例综合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89,9(3):159.
2 叶舜宾,吴长江,李仁书.破伤风治疗的若干问题.实用外科杂志,1985,5(2):89.
3 程璇,王玉同.超大剂量安定为主治疗极重型破伤风的体会.中华创伤杂志,1995,(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