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对早期颅内血管狭窄的诊断意义

合集下载

tccd大脑中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tccd大脑中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TCCD即经导管颅内动脉溶栓术,是一种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急性脑梗患者的技术。

关于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涉及到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患者存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证据,如头部CT或MRI等影像检查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证据。

2. 患者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构音障碍等神经系统定位的表现。

3. 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评分,判断是否存在急性脑梗的可能。

具体来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血管狭窄程度:一般来说,狭窄程度在50%以上的患者,有发生急性脑梗的风险。

因此,通过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CTA、MRA等,可以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

2. 临床表现:除了血管狭窄程度外,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患者通常会出现偏瘫、失语、构音障碍等神经系统定位的表现,这些表现可以作为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依据。

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

此外,对于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脑出血、脑栓塞等。

同时,对于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综上所述,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包括血管狭窄程度、临床表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多个方面。

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降低发生急性脑梗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断标准可能因医院、地区以及专家经验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您或他人疑似存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TCD的诊断分析及临床意义

TCD的诊断分析及临床意义
DSA 优点 清晰显示血管树和 管径 检查血管病变的金 指标 MRA 无创 多角度 能显示闭塞远端血 管 TCD
无创 可床旁操作 方便、灵活、可重复操作
缺点
有创(血管痉挛、 微栓子) 可能出现假阴性 不能显示闭塞远端 血管
对狭窄过度评价 假阳性
对操作者依赖性强
血管痉挛: 本质是特殊病理生理机制下的一种血 管狭窄,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支配脑血管 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性增强,a受体兴 奋增高,导致脑血管过度收缩而发生“痉 挛”现象 频谱形态正常 功能性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 血、脑血管的动静脉畸形、严重贫血等。 一般有应在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出现。
代偿性血流速度增快: 频谱形态相对正常 最常见于PCA、ACA、BA和VA,要警惕是 否有潜在的相邻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速血流长期冲击可使代 偿血管内膜受损狭窄,同样也可出现频谱紊乱 的高流速频谱。
当血流朝向探头时,接收频率>发射频率,血流频谱为基线上方的正向 值,称正向频移;当血流方向背离探头时,接收频率<发射频率,血流 频谱为基线下方的负向值,称负向频移。
血流速度(velocity)
红细胞在血管中流动的速度 公式:v=fdC/2f0COSθ
V :移动红细胞速度 fd :频移(fd=f2-f0) C :超声在组织中传播速度 f0 :发射超声频率 f2 :接收超声频率 COSθ:多普勒超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
血流速度与脑血流量之间的关 系
血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血管横截面的血流容量 TCD所能提供的只是血流速度而不是血流量,在 血管管径不变的情况下,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成 正比 在未知血管横截面的情况下,血流速度不能代表 通过该血管的血流量。
通过血管内的血流量 与脑血流量是两个不同概 念 脑动脉间可建立侧枝循环相互代偿,一条或数 条动脉内通过的血流量不能代表被供应区域的 脑血流量,因此,即使某动脉确实血流量下降 了,也未必代表其供血区域一定存在脑血流量 下降。

TCD中级班-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

TCD中级班-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

TCD中级班-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颅内动脉管径缩小,使通过该部位的阻力增加但未造成血流中断,血管造影时可看到动脉狭窄,但血流能通过狭窄部位,远端动脉不同程度显影。

颅内动脉狭窄在发生频率上以MCA最高,其次是SCA或TICA,然后为椎基底动脉、PCA和ACA。

造成颅内动脉狭窄的原因很多,最常见为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有烟雾病、放疗引起的动脉狭窄、免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动脉炎等。

除烟雾病患者可检测到某些特殊的TCD表现外,其他不同原因引起的动脉狭窄在TCD上不能鉴别。

颅内血管狭窄诊断原则或标准:①血流速度增快,尤其是局限性血流速度增快;②血流频谱紊乱(频窗消失、涡流伴杂音)。

1、血流速度增快血流速度增快是动脉狭窄部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改变,当管径狭窄程度小于50%通常不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只有当管径狭窄程度超过50%,TCD才可以检测到狭窄部位血流速度增快。

换句话说,TCD只能诊断管径减少超过50%的颅内血管狭窄。

血流速度增快是诊断血管狭窄最重要的指标,但究竟血流速度增快达到什么程度可以考虑有血管狭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因为即使在同一年龄组正常个体间血流速度变化也非常大,因此定一个统一的血流速度标准很难。

血流速度标准定得太高出现假阳性机会减少但假阴性机会增高,即不易将正常血管误诊为狭窄血管,但容易漏诊狭窄血管。

如果血流速度标准定得太低,假阴性机会减少但假阳性机会增加,即狭窄血管不易漏诊,但将正常血管误诊为狭窄血管的机会增加。

以下根据以往研究和经验结果得出的血流速度诊断标准列于下表,仅供大家参考。

表:颅内血管狭窄血流速度诊断标准(>40岁年龄组):如果年龄在60岁以上,则上述收缩期和平均血流速度标准要降低10-20cm/s。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要灵活分析所测得的血流速度值,以MCA为例,当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平均血流速度>120cm/s或收缩期峰流速>180cm/s,此时,血流速度值很重要,仅凭此单一指标即可诊断血管狭窄,误诊机会很小。

TCD的诊断分析及临床意义

TCD的诊断分析及临床意义

肥胖症
01
肥胖症与TCD
肥胖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可引起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
慢性疾病。TCD可以检测到肥胖症患者血流速度减慢的情况,这可能
与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有关。
02
肥胖症合并高血压
肥胖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中,TCD可以检测到血流速度加快,这可能与
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损伤有关。同时,这类患者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TCD的前景展望
01
技术不断发展
TCD技术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实现更 加快速、准确、无创的诊断,以及更 加精细化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02
拓展应用范围
TCD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未来可能 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等领域,成为多 种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
03
融合其他技术
TCD将不断融合其他技术,如医学影 像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临床提供更 加全面、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也较高。
03
肥胖症合并糖尿病
肥胖症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的患病率
较高。TCD可以检测到糖尿病患者血流速度异常的情况,这可能与糖
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有关。
肿瘤
肿瘤与TCD
肿瘤是一种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可引起颅内血管狭窄、脑供血不足等神经系统症状。TCD可以检测到肿瘤患者血流速度减 慢或血流方向异常的情况,这可能与肿瘤引起的血管病变有关。
TCD的临床意义
要点一
诊断血管病变
要点二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TCD可以检测到血管病变,如狭窄、 阻塞、畸形等,对于判断脑卒中、偏 头痛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TCD可以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 程度,以及判断脑卒中的类型和发病 原因。
要点三

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与头颈部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与头颈部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与头颈部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与头颈部CTA在颅内外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可疑动脉狭窄的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并同时行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头颈部CTA与颈超联合TCD检查对颅内外动脉狭窄敏感性及特异性。

结果颈超联合TCD检查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检查中的敏感性为:78.3%;准确性为74.6%。

头颈部CTA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检查中的敏感性为:88.3%;准确性为88.1%。

结论:颈超联合TCD适合可疑动脉狭窄患者的筛查,头颈部CTA则适合筛查结果阳性患者的进一步检查及介入前血管评估。

【关键词】头颈部CTA;颈部血管彩超;TCD;DSA;动脉狭窄【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109-02目前脑血管病以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愈加被人类所重视,而有文献报道,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80%存在颅内或颈部血管狭窄[1]。

因此在脑梗死发病前检出血管狭窄并对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脑血管病的致残、致死率。

本文将颈超和TCD检查相联合进行研究,以DSA为金标准,与头颈部CTA进行对比分析,探求对血管狭窄更经济、全面、有效的诊断手段,以为临床工作服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怀疑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70例,行颈部血管彩超、TCD、头颈部CTA及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最终确诊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者67例,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52至71岁,平均60岁。

1.2 研究方法颈超与TCD联合检查,颈超、TCD、头颈CTA检查均先于DSA完成。

1.3 仪器头颈部CTA:西门子双源CT;颈部血管彩超:美国VividE7彩超机;TCD检查:以色列RIMED公司Digi-Lite经颅多普勒;DSA检查:美国GE公司InnovaIGS540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经皮股动脉穿刺术,行双颈内、锁骨下及椎动脉造影。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应用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应用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9-07-18T16:19:55.4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作者:张卉新1 黄慧2 居克举2[导读]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检查结果可能受到颞窗透声不良的因素影响,在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超声科江苏淮安 223000【摘要】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110例疑似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主体,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

结果:脑动脉狭窄的患者为64例,闭塞的患者为34例,诊断符合率为87.27%。

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检查结果可能受到颞窗透声不良的因素影响,在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脑动脉狭窄;闭塞;准确性缺血性脑病与动脉狭窄、闭塞、斑块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早期对脑动脉的状态给予监测,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临床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金标准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但该种诊断方式具有一定创伤性,且成本较高,不能够作为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筛查的手段[1]。

临床中应选择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对脑动脉狭窄闭塞进行有效筛查,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可发挥出病灶定位准确,图像清晰的优势,为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筛查提供了便利。

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具体探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2018年2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2月,研究对象为110例疑似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男性患者为55例,女性患者为45例,患者的年龄控制在45-8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35±2.16)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运动障碍,偏盲失语等症。

经颅多普勒(TCD)讲解

经颅多普勒(TCD)讲解
脑底动脉对机能负荷与药物试验反应正常。
1
2
异常经颅多普勒频谱图的
诊断标准
异常TCD表现主要有9种:
02
常用的有颞、枕和眶窗
01
中青年在前、中窗便可获得良好的多普勒超声信号,老年人往往移行到中、后窗。在颞窗可检测MCA(大脑中动脉)、ICA(颈内动脉末端)、ACA(大脑前动脉)和PCA(大脑后动脉)。
返回
眼窗:通过视神经孔使超声束进入颅内。可测:
01
颈内动脉虹吸段
02
颈内动脉床突段
03
大脑后动脉和后交通动脉
血流方向
血流方向 血流方向是指被检测到的血管血流相对于探头的方向。血流方向是识别正常颅内血管和病理性异常通道的重要参数。病理状态下,当一侧大血管出现严重狭窄和闭塞后,某些相邻血管血流方向会发生改变,根据血流方向改变可以识别病理通道的出现。
包括硬化、颈椎病、颈肩部肌肉的劳损及无菌性炎症。
BA、VA Vs↓
PI、RI、S/D可正常或↑
ICA、MCA、ACA可正常
脑动脉硬化频谱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
患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或患侧VA血流方向逆转。
如SCA完全阻塞时,则SCA完全探测不到信号。
ICA颅内段或锁骨上探测SCA时间有较高的血流速度,显示ICA颅内段或SCA存在狭窄。
锁骨下动脉盗血
血管痉挛;
动脉硬化性改变;
脑血管狭窄;
脑内小动脉瘤。
原因:
高血压
高血压
01
收缩期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为主,往往对称,单侧少见,以ACA、MCA、多见,VA、BA少见。
02
收缩期血流速度↓:脑供血不足为主,多支血管为主,MCA、ICA多见,ACA少见。

TCD对诊断脑血管病

TCD对诊断脑血管病

TCD对诊断脑血管病多普勒的探头主要是放在能穿越的颅骨较薄处和自然孔道,以了解颅内血管的血流情况。

由于探头所放的位臵不同,可探到不同的血管血流信号。

如将探头放在颞部太阳穴处(颞窗),可得到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血流信号;探头放于枕后叶中线位臵(枕窗) ,可得到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信号;探头放在闭合的眼睑上(眼窗),可得到眼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的血流信号。

1脑梗死患者的TCD患者仰卧位,用2MHZ探头经颞窗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枕窗探测左右椎基底动脉(VBA);经眼窗探测颈内动脉虹吸部、眼动脉及对侧大脑前、中动脉;用4MHZ探头探测颈部动脉,包括颈总、颈内、颈外动脉(CCA、ICA、ECA)。

分别测得收缩期血流速度(S),舒张期血流速度(D)和平均速度(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峰与舒张峰流速比值(S/D)。

TCD异常标准:脑动脉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值下限、信号消失及逆流为异常。

当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后,其供血区即可建立侧支循环,以改善缺血区供血。

梗死面积越大异常率越高,其主要表现以狭窄和血流减慢为主,闭塞主要见于大面积梗死,原因(1)脑梗死起病初期出现病灶血管血流减慢或信号消失,可为诊断脑梗死的可靠依据(2)脑梗死后局部脑水肿,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也能致使血流减慢(3)脑梗死的发病一般是在血管壁病变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和(或)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的病理基础就是引起脑血管狭窄及小血管闭塞,使供应脑实质的血流减少,造成神经细胞变性而产生一系列的神经与精神症状。

2脑底动脉型偏头痛的TCD分析特点:双测同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不对称,一侧接近于正常值的上限,另一侧同名动脉的Vm接近于正常值的下限。

与其他类型偏头痛的区别:本病的TCD特点是大脑中动脉或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两侧不对称,高流速侧的平均血流速度接近正常值的上限,低流速侧的平均血流速度接近正常值的下限,但两侧均在正常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Jun.2010,Vo1.33 No.3 ·61· 
TCD对早期颅内血管狭窄的诊断意义 
许晓燕,解云萍,刘俊英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关键词:颅内血管狭窄;经颅多普勒超声;核磁共振扫描仪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OO8—0104(2010)03--0061—01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研究进 表1 TCD与MRA对58例缺血性脑病颅内血管狭窄的评估 
展发现亚洲人以颅内血管狭窄多见[】 ],因此对我国患者颅 
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早期发现、治疗和定期随诊应作为预防 
脑卒中的重要内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无创性颅内 
血流动力学检查方法己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可以动态观 
察脑血管痉挛、阻塞、再通,并且可通过对微栓子信号的探 
测,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再发。本组对58例患者同时进行TCD 
和MRA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TCD诊断颅内血管狭 
窄的可靠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一O8~2OO8—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 
脑血管病患者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5O~72岁,平均58 
岁,临床诊断脑梗死3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6例,后 
循环缺血7例。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 
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行TCD、MRA及颅脑CT和 
(或)MRI检查。 
1.2仪器和方法 
1.2.1 TCD检查 
应用理邦仪器CBS一Ⅱ型双通道TCD机对患者行TCD 
检查,用2MHz探头,从颞窗分别检测左右大脑中动脉 
(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从枕窗分别检测基 
底动脉(BA)和左右椎动脉(VA)的各种血流参数。TCD颅内 
血管狭窄诊断标准 :(1)峰值流速(Vs)>140cm/s,平均流 
速(Vm)>80cm低频成分增加,伴涡流和血管杂音;(2)Vs> 
160cm/s,Vm>120cm/s,可无明显的涡流或杂音;(3)Vs:140 
160cm/s,Vm:8O~120cm/s,无明显的涡流或杂音,但Vm 
较对侧同名动脉流速快2o 以上。 
1.2.2 MRA检查 
应用西门子1.5T Magnetom,Symphony P核磁共振扫 
描仪,利用三维时间飞跃技术扫描,并以最大投射强度对原 
始图像进行重建(MPI)。根据MRA所示狭窄的信号丢失量 
和颅内管腔缩减程度对其狭窄进行评定 “。 
1.3统计学处理 
计算两种方法的 值,并计算出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 
(TCD与MRA检查结果均阳性的血管数和MRA阳性血管 
的总数之商)、特异性(TCD与MRA均阴性的血管和MRA 
阴性的血管总数之商)、假阳性(TCD阳性,但MRA阴性的 
血管数与MRA阴性的血管数之商)、假阴性(TCD阴性,但 
MRA阳性的血管数与MRA阳性的血管数之商)。分析TCD 
与MRA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2 结果 
58例患者颅内血管中,MRA阳性27例,阴性31例,TCD 
阳性26例,阴性32例,以MRA为标准,TCD阳性有22例与 
MRA相符,而阴性中28例与MRA相符,假阳性3例,假阴性 
5例。TCD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1. 
48 、90.32 、9.68 和18.52 。结果见表1。 

作者简介:许晓燕(196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主治医师。 

+代表阳性结果,一代表阴性结果, 一0.125,P>0.05。 
3讨论 ’ 

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高发病之一,而且动脉粥样硬 
化导致的颅内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病是临床常见病因。早期 
诊断脑动脉狭窄,是临床早期干预其发展为脑梗死的重要措 
施。TCD是通过测量颅内血管内的血流速度,观察频谱变化 
来反映血流动力学改变,间接地反映血管内壁情况,可以作 
为筛查颅内血管狭窄的方法之一。本文中,观察58例缺血性 
脑血管病患者,TCD诊断为狭窄的结果与MRA结果分别对 
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符合统计 
学指标。在本组病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48 、 
9O.32%,提示TCD在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与 
MRA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我院TCD的操作及诊断技术是成 
熟可信的,完全可以作为筛选检查方法之一,筛选出适合做 
DSA检查以求明确诊断或需要介入治疗患者,并可以作为大 
脑中动脉介入前评估及术后评价与长期监测指标。虽然 
TCD在诊断脑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高,但TCD 
也有其局限性。1)TCD检查受检查者技术的影响。2)而且还 
受颞窗的限制,有的患者无法获得完整的多谱勒信号。3) 
TCD检测不能直接观察血管状况,因而TCD有时会将高流 
速的代偿血管诊断为狭窄动脉,造成血管狭窄的误诊,而合 
并颅外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狭窄后血管内压力降低的血 
管,由于血流速度不增快,造成颅内动脉狭窄的漏诊。目前 
检查颅内血管狭窄有DSA、CTA、MRA、TCD等方法。TCD 
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MRA的不足,在 
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流流速增快。对 
仅有血管病变尚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且CT、MRI无阳性所 
见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TCD无疑是筛选和早期发现病变 
部位的有效检测手段。本组观察证明TCD诊断颅内血管狭 
窄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因而TCD可作为常规的筛选 
检查。相信随着影像医学的进步,TCD的诊断技术和水平的 
不断提高,应用TCD可以帮助临床医务人员获取更加详尽、 
直观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范常锋,黄一宁.2711例社区居民脑血管狭窄的流行病学调查 
[J].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1):36—38 
[2]suh DC,Lee SH,Kim KR,et a1.Pattern of atherosclerotie carotid 
stenosis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stroke;different involvement of in- 
traeranial versus extracranial vessels[J].Am J Neuroradiol,2003,24 
(2)l 239—244 
[3]黄一宁,高山,王莉鹃,等.闭塞性脑血管病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 
血管造影比较口].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2)t98—101 
[4]Rother J,Sehwartz A,Wntz KU,et a1.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e l assessment b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Tran- 
se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J].Cerebrovasc Dis,1994,4I273—279 
(收稿日期:20O9一l2一O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