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接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解一)

合集下载

旋转接头的介绍与应用

旋转接头的介绍与应用

此前可能出现的此类工具落井问题。

静态轴承拉力(最大):240 klbs;静态轴承压力(最大):200 klbs;旋转速度(连续):≤40 r/min;旋转速度(间歇):60 r/min;剪切销钉值(平均):±1.72 MPa;剪切销钉数量(最大):12 个;使用标准黄铜螺钉转换压力(最大):±20.68 MPa;工作压力(最大):75%剪切力。

1.4 基地实验旋转接头在试验基地的水平井进行,通过井口组合7″尾管和旋转接头,模拟海上平台下7″尾管工艺流程,旨在检验旋转接头能否有效减小下套管的难度,有效传递钻杆钻压,以及提高裸眼段水平井下套管的成功率,从而解决水平井下套管磨阻大,钻杆钻压传递不完全,致使套管不能完全下入到预定完井深度的情况;另外,通过解锁、锁定工具锁定装置开关,验证工具锁定装置是否稳定、可靠,在锁定后可实现尾管挂旋转脱手。

1.4.1 地面测试钻具组合:十字浮鞋+7″尾管(500 m) +变扣(BTC*410) +球座(411*410)+5″旋转接头+ 5″钻杆;接旋转接头后,做地面测试。

旋转接头下接头打备钳,旋转接头连短钻杆,接顶驱,开转速10 r/min,工具运行正常,无憋扭现象。

1.4.2 中途测试在1 200 m以后进入第二造斜段,实测井斜达70°,因此在1 200 m至井底,每隔100 m分别测试管柱在旋转和非旋转状态下的上提下放悬重,考察在大斜度井段,旋转接头在增加钻具悬重方面的效果,借以判定旋转接头对于在复杂井段下入尾管是否能起到帮助,试验流体介质为清水[1-2]。

通过测试数据得出如下结论:旋转状态下管柱下放悬重大于静止状态下管柱下放悬重,在工具允许范围内,转速越高旋转下放悬重增加较静止下放悬重增加更明显。

旋转接头能明显降低其上方管柱摩阻,更多钻柱有效重力传递使得尾管下放更容易。

1.4.3 井底测试(1)悬重对比测试。

工具下钻至井底,探底深度1 783.64 m,测试静止和不同转速下管柱上提下放悬重,可得出旋转状态下管柱下放悬重大于静止状态下管柱下放悬重,更多钻柱有效重力传递至管柱下方。

球体旋转接头的工作原理

球体旋转接头的工作原理

球体旋转接头的工作原理球体转动接头是应用于钢铁厂转炉及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随着国家对冶金行业进行节能减排,步进梁式加热炉得到了广泛普及及应用,球体转动接头在这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球体转动接头结构形式:1、球体转动接头采用双密封圈,在球体的上下部位各有一个密封圈,当介质从转动接头底部进入时,大部分杂质被第一道密封圈阻挡,保障了主密封圈和球体间的清洁,可见对水质的要求较低。

介质中的杂质不易进入第二道密封圈和球体钢制弧面之间,减少了二者的磨损,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和密封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2、球体底部增加了弹簧,对密封圈有一个预张力,使密封圈与球体表面间的接触更加紧密,改善了球体转动接头的整体密封性。

球体旋转接头主要依靠球体的角位移来吸收或补偿管道一个或多个方向上横向位移,该补偿器应成对使用,单台使用没有补偿能力,但它可作管道万向接头使用。

因此具有补偿能力大,流体阻力和变形应力小,无盲板力且对固定支座的作用力小等优点。

同时在此设备上增设了可注填料装置这一先进技术,使得该设备密封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即使长时间运行出现渗漏时,也可不需停气减压便可维护且十分方便快捷。

特别对远距离热能的输送,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力、轻工、纺织、建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中,1、用于热力管道中,补偿热膨胀,其补偿能力为“冂”补偿器的5-10倍。

2、用于高温排气设施上,补偿冲击膨胀。

3、用于冶金设备(如高炉、转炉、电炉、加热炉等)的汽化冷却系统中,作万向接头用。

4、用于建筑物的各种管道中,防止因地基产生不均匀下沉、或地震等意外原因对管道产生破坏。

二.主要技术指标1、规格型号:QB41/61SA-10/16/25/40C2、工作压力:(4.0)MPa3、工作温度:≤300℃4、公称通径:DN80-DN150mm5、全折屈角:≤30°(±15°)6、工作介质:蒸汽、热油、热水等。

水管旋转接头工作原理

水管旋转接头工作原理

水管旋转接头工作原理
水管旋转接头,也称为旋转快速接头或旋转接头,是一种可以实现水管或其他管道的旋转连接的装置。

它可以在管道传输介质的同时,实现管道的旋转,方便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上使用。

水管旋转接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部的密封圈实现密封和转动。

通常,水管旋转接头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连接在管道的端部的外部部分和一个连接在另一根管道的内部部分。

当两根管道需要旋转连接时,将这两个部分插入并通过绞合或压入的方式紧密连接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内外两个部分之间形成了一个密封的旋转接口,并通过内部的密封圈确保介质不会泄漏。

当介质通过旋转接头流动时,接头内部的密封圈可以根据管道的旋转角度和方向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管道仍然保持密封。

同时,由于接头的旋转性能,可以灵活地改变管道的角度和方向,方便使用。

水管旋转接头一般用于需要灵活连接、旋转和传输介质的场合,例如工业设备中的输送管道、喷淋系统、消防系统等。

它的主要优点是方便安装、拆卸和维护,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旋转接头的原理和构造

旋转接头的原理和构造

旋转接头的原理和构造
一、旋转接头的工作原理旋转接头是一种用于传递旋转运动的机械传动装置。

它通过转动outer 和inner两个独立的同心圆环体来实现两个不在同一轴线上旋转轴的连接。

outer环与一个旋转轴相连,inner环与另一个旋转轴相连,两个环之间利用滚子、滚针等实现传动,从而使两个不共轴的旋转轴能够传递旋转运动。

二、旋转接头的主要构造1. 外环:与输入轴或输出轴相连,具有内环与之啮合的内齿。

2. 内环:与另一输入轴或输出轴相连,外周带有与外环啮合的外齿。

3. 滚子或滚针:设置在外环与内环之间,用来传递两环间的运动和载荷。

4. 盖板:设置在两侧将内外环覆盖,防止滚子脱落。

5. 密封件:设置在转动接触面的两端,防止润滑脂漏失。

6. 轴承:支撑接头的转动部件,保证其顺畅旋转。

7. 外壳:包覆住整个内外环和运动件,对接头提供保护。

三、旋转接头的种类根据用途不同,有电工滚环式、十字轮式、老虎接头、万向接头等不同结构形式的旋转接头。

四、旋转接头的工作特点1. 允许输入输出轴呈一定角度交叉。

2. 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

3. 运动灵活,允许一定的轴向、径向位移。

4. 使用寿命长,安装和拆卸方便。

5. 结构紧凑,使用可靠。

综上所述,旋转接头通过外、内环齿轮啮合的方式传递两根交叉轴的扭矩,实现非共轴旋转运动的转接,是各种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件。

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非常重要。

杜博林旋转接头原理

杜博林旋转接头原理

杜博林旋转接头原理
杜博林旋转接头是一种通过其特殊的结构来实现柔性传动的装置。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两个相互嵌套的球体,使得旋转轴可在任意方向上进行转动。

杜博林旋转接头的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两球嵌套结构:杜博林旋转接头的核心部分是由两个球体组成,一个内球和一个外球。

这两个球体之间的接触面是球面形状,使得内球可以在外球内部自由旋转。

2. 接触点滚动:由于两球之间的接触面是球面形状,当旋转接头转动时,内球和外球之间的接触点会随着转动的不同位置发生变化。

接触点在两球之间滚动,而不是滑动,从而减小了摩擦和磨损。

3. 多个传动轴:杜博林旋转接头通常具有多个传动轴,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方向上的传动。

每个传动轴都由一个内球和一个外球组成,它们可以独立地在不同的方向上旋转。

4. 柔性传动:由于杜博林旋转接头的特殊结构,它可以在多个方向上实现柔性传动。

这意味着它可以适应不同方向上的偏差,使得传动装置能够在不同姿态下工作。

总的来说,杜博林旋转接头通过其嵌套球体的结构和滚动接触点的特性,实现了在多个方向上的柔性传动,使得传动装置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和运动要求。

旋转接头的工作原理

旋转接头的工作原理

旋转接头的工作原理
旋转接头是一种能够在两个部件之间提供旋转连接的装置。

它通常由内部和外部零件组成,包括轴承、密封、润滑和传动装置。

工作原理如下:
1. 内部零件:通常由轴承组成,用于支撑和承受旋转运动。

轴承可以采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或者其他类型的轴承。

2. 外部零件:外部零件包括外壳和连接部件,用于和其他部件进行连接。

外壳通常具有与要连接部件相匹配的连接形状。

3. 密封:为了防止润滑剂的泄漏以及外部杂质的进入,旋转接头通常配备了密封装置。

这可以是轴封、密封圈或者其他形式的密封装置。

4. 润滑:润滑是确保旋转接头正常工作的关键。

润滑剂通常在轴承部分添加,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并提供平滑的旋转运动。

5. 传动装置:某些旋转接头还配备有传动装置,用于将旋转力或扭矩传递给连接的部件。

传动装置可以是齿轮、链条、皮带或其他类型的机械装置。

当两个部件需要进行旋转连接时,旋转接头可以提供灵活的转动。

它能够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并允许两个部件在不受限制
地旋转。

这使得旋转接头在许多工业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

旋转接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解一)

旋转接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解一)

旋转接头的结构和⼯作原理(图解⼀)旋转接头的结构和⼯作原理(图解⼀)机械密封结构旋转接头(简称旋转接头)的⼯作原理,是通过轴向⼒将动环压在补偿静环或游动环上,或者反过来将补偿静环或浮动环(中间环)压在⾮补偿的动环上,使其保持密封。

动环(空⼼轴)和壳体、端盖、底盖之间的轴向不密封通路靠O形圈和各种断⾯的弹性密封圈等加以密封,其结构见图2-4、2-5和2-6。

在⼀般情况下,每种旋转接头都是由固定、浮动或游动的径向密封元件和旋转的动环(空⼼轴,球⾯弹簧座等)以及轴向密封元件⼀起构成的。

它具有密封⾯加⼯精确、费⽤少和消除空⼼轴磨损的优点。

为了调整和补偿摩擦副本⾝的轴向热膨胀以及摩擦剐端⾯,球⾯的磨损⽽造成的不良状态,旋转接头内⾄少要包含⼀个弹性元件,例如,弹簧、波纹管。

图2-1为球⾯或球⾯和端⾯组合型密封结构,双向内管旋转式旋转接头。

为什么把密封⾯做成球⾯?这是因为球⾯摩擦运动副结构在间隙允许的范围内⾃由度较多,能适应配⽤设备的强烈振动和摇摆。

从图2-1中看出,动环是固定于外管2上的球⾯体4和由它带动⼀起旋转并能轴向移动的球⾯弹簧座17;补偿环是两个静⽌或游动的凹形环3、5是⽆油滑动轴承。

这⼀结构有六个密封点(⾯),即a、b、c、d、e、f。

a、b点(⾯)相对转动密封,,是靠弹簧18和被密封的流体压⼒在相对运动的球⾯体(动环)4和17(球⾯弹簧座)与补偿环(静环或游动环)3接触⾯(球⾯)上产⽣⼀合适的压紧⼒,使这两个光洁的球⾯紧密贴合⽽达到密封的⽬的。

两球⾯之所以必须光洁,零件的同⼼度,球⾯度要求较⾼,是为了给球⾯创造完全或接近完全贴合和压紧⼒均匀的条件。

c、d点(⾯),是两个端⾯密封。

当配⽤设备振动和摇摆不⼤,压紧⼒合适时,两个补偿环3⼀般处于静⽌状态,属于静密封情况。

当配⽤设备振动和摇摆强烈,压紧⼒较⼤时,由于补偿环3的外径与壳体6的内径之间因留有较⼤的间隙,它将随球⾯体(动环)4和17不·同步地在相应的端⾯上作相对游动,但相匹配的接触端⾯必须光洁、平直。

气动旋转接头工作原理

气动旋转接头工作原理

气动旋转接头工作原理
气动旋转接头通过气动力学原理实现旋转功能。

它主要由内部螺旋机构、轴承、密封装置和气动元件组成。

当气源的气压加到气动旋转接头的气动元件上时,气动元件会产生推力,并将推力传递给内部螺旋机构。

螺旋机构通过螺旋线的设计,将推力变成转动力矩,从而实现旋转功能。

轴承的作用是支撑转动的部件,减小摩擦阻力,使旋转更加平稳。

同时,轴承还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保证气动旋转接头的可靠性。

密封装置则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气体泄漏。

在旋转过程中,由于气动旋转接头内部有高速气体流动,如果没有合理的密封装置,气体会泄漏,影响工作效果。

当气源停止供气时,气动旋转接头停止旋转。

此时,可以通过控制气源供气和切断气源的方式,实现旋转接头的开关控制。

总之,气动旋转接头通过气动元件产生的推力和内部螺旋机构的转动设计,实现了气动旋转接头的旋转功能。

通过轴承的支撑和密封装置的作用,保证了旋转的平稳和气体的密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转接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解一)
机械密封结构旋转接头(简称旋转接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轴向力将动环压在补偿静环或游动环上,或者反过来将补偿静环或浮动环(中间环)压在非补偿的动环上,使其保持密封。

动环(空心轴)和壳体、端盖、底盖之间的轴向不密封通路靠O形圈和各种断面的弹性密封圈等加以密封,其结构见图2-4、2-5和2-6。

在一般情况下,每种旋转接头都是由固定、浮动或游动的径向密封元件和旋转的动环(空心轴,球面弹簧座等)以及轴向密封元件一起构成的。

它具有密封面加工精确、费用少和消除空心轴磨损的优点。

为了调整和补偿摩擦副本身的轴向热膨胀以及摩擦剐端面,球面的磨损而造成的不良状态,旋转接头内至少要包含一个弹性元件,例如,弹簧、波纹管。

图2-1为球面或球面和端面组合型密封结构,双向内管旋转式旋转接头。

为什么把密封面做成球面?这是因为球面摩擦运动副结构在间隙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度较多,能适应配用设备的强烈振动和摇摆。

从图2-1中看出,动环是固定于外管2上的球面体4和由它带动一起旋转并能轴向移动的球面弹簧座17;补偿环是两个静止或游动的凹形环3、5是无油滑动轴承。

这一结构有六个密封点(面),即a、b、c、d、e、f。

a、b点(面)相对转动密封,,是靠弹簧18和被密封的流体压力在相对运动的球面体(动环)4和17(球面弹簧座)与补偿环(静环或游动环)3接触面(球面)上产生一合适的压紧力,使这两个光洁的球面紧密贴合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两球面之所以必须光洁,零件的同心度,球面度要求较高,是为了给球面创造完全或接近完全贴合和压紧力均匀的条件。

c、d点(面),是两个端面密封。

当配用设备振动和摇摆不大,压紧力合适时,两个补偿环3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属于静密封情况。

当配用设备振动和摇摆强烈,压紧力较大时,由于补偿环3的外径与壳体6的内径之间因留有较大
的间隙,它将随球面体(动环)4和17不·同步地在相应的端面上作相对游动,
但相匹配的接触端面必须光洁、平直。

由于轴向力的作用,使补偿环3的端面
与壳体6的内端面以及中盖9端面紧密贴紧,使c、d两端面不容易泄漏。

e、f点(面),是密封垫圈15与壳体6、中盖9和端盖12端面之间四个静密
封点(面),这种静密封比较容易处理,一般不发生泄漏或很少发生泄漏。

配置的无油石墨轴承5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支承。

考虑热态使用膨胀情况和
能轴向移动以补偿补偿环3轴向磨损减薄量,使球面a、端面b、h始终保持贴
紧状态,它与空心轴(外管)2、壳体6之间留有适当间隙(间隙配合范围)。

由于
缝隙i、g很小,进入空腔k的流体是微不足遗的。

只有当旋转接头空心轴与配
用设备安装同心度较差,或经运转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安装的偏斜,无油轴
承5的内、外径被磨偏与相配零件间隙较大寸;空腔k将进入流体,但此流体
通过a、b两密封面进行密封也不易泄漏。

内,外管随配机同角速度转动(壳体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内管1、外管2和
球巧弹簧座17之间保持着相对静止状态。

为防止进入和引出流体之间通过零件14与内管l之间的间隙互相串通,在球面弹簧座17与内管1之间设计配置了一
小段填料密封,用压盖14压紧后再用锁紧螺母10锁紧。

此段填料密封处于相
对静上的运动零件14和1之间,属于静密封情况,这样就不易泄漏,也不耗费
摩擦功。

当摩擦副补偿环在运转使用过程中磨损时,其磨损减薄量,由弹性元件和
被密封的流体介质所产生的袖向压力将随时推动球面弹簧座17轴向移动(外管2与球面弹簧座17之间,配有既能传递扭矩,又能沿轴向滑动的导向键7),使密封面b、c始终保持紧贴。

固定于外管2上的球面体4,在弹性元件和被密封介
质所产生的轴向力的作用下,将推动无油轴承5向左(壳体底端方向)移动,而
球面体4刚性连接在外管2上,外管2又与配用设备固定(刚性)连接,无法轴向向左移动以补偿左边.(壳体底端)摩擦运动副(如补偿环3)的磨损减薄量。

在壳
体6内端面与补偿环3接触端面d上,由于补偿环3给壳体6内底蛾面一个轴
向向左的力,壳体6内底端面d给补偿环3端面d’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一个向右的轴向力,在轴向力的作用下,由于外管2和球面体4无法轴中向左
移动,壳体将自动向右移动以补偿这一磨损减薄量。

这是旋转接头安装使用时,流体进入和引出管道连接应配置一段挠性软管的原因。

也是它的支承、吊挂和
止转结构轴向不能刚性固定的原因所在。

对于球面摩擦运动副结构,双向内管固定式和单向旋转接头,其结构和密
封工作原理与这种结构双向内管旋转式相同(见图2—2和图2—3),其不同点:
双向内管固定式,内管10与端盖2固定连接,不随机转动,而是静止状态,仪
外管转动,因此,内、外管之间不存在密封问题。

单向旋转接头,仪有一个随
配饥转动n勺空心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