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市滨水公园鳑皱亚科鱼类栖息地构建

合集下载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鸟岛建造方法论—以温州“鹭岛”为例

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鸟岛建造方法论—以温州“鹭岛”为例

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鸟岛建造方法论—以温州“鹭岛”为例摘要:城市中鸟类群落的衰减是城市化和生态安全之间不平衡现象。

基于保护和引导原则从鸟类习性和岛屿建造要素等方面进行系统解构,在城市新老绿地公园和河湖内建造鸟类栖息繁育的生态景观鸟岛。

关键词:鸟类;生态;城市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高品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鸟类与人类联系紧密,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抑制虫害的作用,保护林地植物的正常生长。

城市中自然的动态生物景观受城市居民喜爱,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城市更具有宜居价值。

1、生态景观鸟岛建造的意义当今城市区域迅速膨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鸟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急剧下降,面积逐渐缩小、退化,对于城市鸟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鸟类对生境的变化甚是敏感,城市中人类活动频繁,鸟类群落受到了严重的人为干扰,鸟类群落的衰减是城市化和生态安全之间不平衡现象。

基于保护和引导原则从鸟类的栖息、取食、繁殖营巢和避难等方面进行系统解构,在城市新老绿地公园和河湖内建造鸟类栖息繁育的生态景观鸟岛是直接的方式。

2、生态景观鸟岛建造要素2.1.区域影响和定位创造一个满足鸟类及相关生态需求的岛屿环境需考虑气候因素。

对区域集聚的鸟类和其相关植物进行收集。

以本地具备观赏价值的鸟类作为鸟岛设计方向。

根据选择鸟类品种习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各特征要素对生态景观鸟岛进行构建。

温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候鸟南迁北徒的必经之地,其中白鹭占总量第一。

除了白鹭外,还有苍鹭、夜鹭、池鹭、黑水鸡等鸟类品种,温州生态景观鸟岛(即鹭岛)应以白鹭、苍鹭等鹭群为主体、其它观赏鸟类为铺。

2.2选址和规模要求鸟类往往因人为活动受到惊吓而过度恐慌、四处乱飞,更有可能导致其受伤甚至死亡。

在城市公园湖和河道中设置鸟类的栖息生态鸟岛,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对鸟类的干扰。

根据鸟类的习性和人类观景要求,鸟岛距人类活动陆域最近距离宜35—50米为佳,这个距离是人看到景物细部的明确视野。

宁波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

宁波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

宁波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2009~2020年)宁波市林业局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二○○九年九月目录前言1 湿地资源及保护管理现状 (1)1.1湿地资源概况 (1)1.2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17)1.3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原因分析 (24)2 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32)2.1指导思想 (32)2.2基本原则 (32)2.3规划依据 (33)2.4规划期限 (34)2.5规划目标 (34)3 湿地保护总体布局 (37)3.1湿地保护类型区划 (37)3.2中北部滨海平原湿地区 (38)3.3东南部滨海丘陵湿地区 (42)3.4西部山地溪源湿地区 (46)4 湿地保护体系规划 (49)4.1湿地保护等级体系 (49)4.2湿地自然保护区体系 (52)4.3湿地公园建设体系 (55)4.4湿地污染整治体系 (57)4.5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61)4.6湿地生态利用示范工程 (64)4.7检疫防疫体系 (66)4.8其他工程建设 (68)5 湿地管理体系规划 (70)5.1湿地保护管理 (70)5.2湿地恢复管理 (72)5.3可持续利用示范 (73)5.4能力建设规划 (73)6 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78)6.1湿地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工程 (78)6.2湿地公园建设示范工程 (79)6.3湿地生态修复建设工程 (80)6.4湿地资源监测建设工程 (82)6.5湿地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86)7 效益评价 (88)7.1生态效益 (88)7.2社会效益 (88)7.3经济效益 (89)8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91)8.1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 (91)8.2完善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政策和法制体系 (91)8.3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92)8.4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广开募资渠道 (92)8.5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对外合作 (93)8.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93)8.7实施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94)附表:附表1 宁波市2公顷以上湿地按湿地类型分县(市、区)面积统计表附表2 宁波市主要水系湿地分县(市、区)面积统计表附表3 宁波市2公顷以上湿地按保护类型区分县(市、区)面积统计表附表4 宁波市续建与升格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一览表附表5 宁波市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一览表附表6 宁波市湿地公园规划一览表附表7 宁波市湿地自然保护小区规划一览表附表8 宁波市重要湿地规划一览表附图:附图1 宁波市湿地资源卫星影像图附图2 宁波市湿地资源分布图附图3 宁波湿地保护类型区划图附图4 宁波市重要湿地分布图附图5 宁波市湿地保护重点工程分布图附图6 宁波市湿地动植物监测点及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规划布局图1 湿地资源及保护管理现状宁波市地处全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段,长江三角洲的南翼,浙江省东北部的东海之滨,宁绍平原的东端,界于东经120°55’~122°16’,北纬28°55’~30°33’之间。

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_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_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景观设计 & 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 ( 滨水区设计的一 个最重要特征 & 在于它是复杂的综合问 题 & 涉及多个领域 ( 作为城市中人类活 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 带之 一 1(2& 河 流 和 滨 水 区 在 城 市 中 的 自 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 能 &如 水 利 %交 通 运 输 %游 憩 %城 市 形 象 以及生态功能等等 ( 因此滨水工程就涉 及航运 % 河道治理 % 水源储备与供应 % 调 洪排涝 % 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 % 水质 % 能源 %城市安全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
8,O4 +,*+4/’8 -*2 O4’",28 ,) O%&’()%*+’(,*-& /&-**(*:G -*2 /,(*’8 ,%’ ’"4 1-’40 )0,*’ /&-**(*: (* /0484*’ S"(*- (8 8’(&& ’,, /-0’(-&P <, &-*28+-/4 -0+"(’4+’%04G
*(+ 位 于 即 将 形 成 的 新 的 城 市 中
心 ( 慈溪市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东延北 拓 & 其中市政府将东迁至三灶江沿岸 & 所带动的一系列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 兴建均集结在三灶江的两岸 &从而使该 地区成为未来新的城市中心 &而三灶江 也因而成为重要的城市轴线 ( 这就要求 它必须与城市功能密切结合 &提供良好
多方面的内容 1!2( 这就决定了滨水区的 规划和景观设计 &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 多 方 面 需 求 的 %多 目 标 的 设 计 &要 求 设 计人员能够全面 % 综合地提出问题 & 解 决问题 ( 本文以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两 岸风貌景观设计为例 & 阐述进行多目标 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与方法 (

保护海洋生态资源 守护平湖绿水青山

保护海洋生态资源 守护平湖绿水青山

保护海洋生态资源守护平湖绿水青山作者:***来源:《浙江林业》2020年第11期平湖市王盤山省级海洋自然公园位于平湖市西南海域,涵盖了王盘山群岛,《嘉兴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B1—2—3王盘山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33—Xe01王盘山重要渔业海域;南侧以平湖和宁波行政区界为边界,西侧、北侧以B1—2—3王盘山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分别外扩2.6千米、1千米为边界,与金山航道相距1.6千米,东侧以王盘山群岛外2.4千米为边界,总面积118平方千米。

王盘山省级海洋自然公园位于杭州湾内,具有特殊的生态系统,包含13个杭州湾原生态无居民海岛(东叶子屿、抛舢板屿、石笋屿、小石笋岛、洋力士屿、上盘石柱岛、北角屿、上盘屿、西劈开屿、东劈开屿、下盘屿、北无草屿、堆草屿);该海域是水生生物的重要繁殖、育幼和栖息场所,是杭州湾鳗苗种质资源区、鳗苗重要洄游通道、海蜇产地;根据调查发现记录到保护区内鸟类36种,列入各种保护名录2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4种,为黄嘴白鹭、普通鵟、小鸦鹃和游隼;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2种,为小鸦鹃和黑尾鸥。

自然资源丰富渔业资源。

海洋自然公园海域共鉴定游泳动物24种。

其中,鱼类12种,占渔获种类总数的50%,隶属于7目10科12属;虾类6种,占渔获种类总数的25%,隶属于3科4属;蟹类6种,占渔获种类总数的25%,隶属于3科5属。

鱼类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棘头梅童鱼、凤鲚、栉孔虾虎鱼和鮸5种;虾类优势种为安氏白虾和巨指长臂虾2种;蟹类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2种。

植被。

王盘山群岛共记录维管植物25科46属54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23科44属52种(双子叶植物19科28属34种、单子叶植物4科16属18种)。

其中,东叶子屿和小石笋岛无植被分布;石笋屿、上盘石柱岛和北无草屿上零星植被分布,植被覆盖度低。

堆草屿植被11科13属14种,东、西劈开屿植被14科21属24种,抛舢板屿、洋力士屿、北角屿、上盘屿植被14科24属30种,下盘屿植被17科25属29种,北无草屿植被5科5属5种。

滨水植物的配置

滨水植物的配置

滨水植物的配置根据植物对水体的需求关系,我们经常把植物分为水生、湿生、中生、旱生等生态类型。

滨水绿地的植物配置指适宜滨水绿地种植,能绿化景观,柔化水岸、美化水体的水生、湿生及一部分中生植物。

滨水绿地具有不同的水体、水面,具有不同的堤岸形式、形状不同、功能各异,所以必须选择相应的植物来配置。

各种植物形态各异,有的还具有色彩丰富的季相变化,能使水的美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乔木、灌木、针叶、阔叶、常绿、落叶等不同类型植物均应加以适当的安排组合。

水岸石壁,悬葛垂萝可以形成令人神往的绿幕景观;山花野草、曲涧幽溪可增添人工园林的野趣与亲切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形象地说明了植物、水体、动感月色所构成的一幅幽雅、宁静的画面;在水中栽种荷花,亭亭玉立,其水中倒影的姿韵也颇具诗意;而在水中栽种荷花、水菱可产生恬淡、质朴的田园风光;池边的枫叶,深秋染红一池秋水;初春,垂柳的枝条象绿色的丝带挂落水面,池岸上鲜花怒放,落英缤纷,“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风”也能泛起雨打芭蕉式的滴水涟旖,乃至“池塘生青草”这种描述式的水景,处处都说明了植物配置与滨水绿地的交融关系。

一滨水绿地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式园林植物的配置千变万化,不同地区、不同地点出于不同的目的、要求,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与种植方式;同时,由于植物也是有机生命体,在不断地生长变化,所以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

首先,由于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它有自己的生长发育特征;同时又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间有着密切的生态关系,所以在进行配置时,应以其自身的特性及其生态关系作为基础来考虑。

其次,明确植物配置的功能。

在进行绿化建设时,需要明确种植的目的性。

公园内的滨水绿地是为了满足观赏目的,居住区的滨水绿地功能是为了改善生态和满足观赏,而河道的滨水绿地功能除满足防护外,部分也可满足游玩休闲。

第三,在重视植物习性的基础上,应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尽量采用与众不同但又能满足习性、功能的树种,创造独特、新颖的景观。

浙江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立足水乡特色彰显江南韵味

浙江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立足水乡特色彰显江南韵味

浙江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立足水乡特色彰显江南韵味作者:来源:《浙江林业》2020年第02期编者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已成为提高区域知名度、改善民生福祉、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各地对湿地保护修复的投入不断增加,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

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3处国家湿地公园,展示其自然风光、建设经验以及发展成果。

浙江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是2019年全国首批从省级湿地公园晋升设立的,之前为浙江秀洲莲泗荡省级湿地公,位于嘉兴市秀洲区北部,是杭嘉湖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富集、湿地资源集中分布、湿地生态维护良好的天然湿地之一。

区域内及其周边湖荡密布,水乡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太湖流域南部平原水网“古运河—湖荡群”湿地的典型代表。

以保育和恢复湖荡港汊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纵横交错的江南水网和丰富璀璨的水乡文化为特色,打造生态系统健康、生态功能突出、文化氛围浓厚、宣教体系完备、整体形象突出的江南水乡湖荡群湿地公园建设典范。

湿地公园严格遵循湿地保护的国际公约,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紧紧围绕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目标,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湿地公园保护和恢复工程。

对运河湾湿地公园北部生态较好、湿地特色明显的田北荡、菩提荡、大漾荡、毛漾荡和钉靴荡等湖荡区域实施相对封闭的保护,保护其自然状态,为涉禽类、游禽类、哺乳类、鱼类、两栖类、昆虫类等生物提供栖息场所,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近年来,秀洲区先后投入 6.33 亿元用于湿地公园建设,其中保护修复工程投入 5.83 亿元。

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了退渔还湖、生猪退养、喷水织机污染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湿地生物栖息地保护恢复、北部河湖清淤等一系列重点保护修复工程。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上虞滨江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是根据海绵城市理念开展的一项重要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滨水公园,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生态教育的场所。

以下是该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背景上虞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地处于钱塘江与东南湖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

滨江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是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目标与原则1. 建立生态系统: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水质,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生态条件。

2. 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中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公园的使用效益。

3. 注重人文情怀:通过创造良好的景观和环境,满足市民的需求,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

三、总体布局1. 水体系统:保护和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建立湿地、自然河道和人工湖等水景,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2. 绿地系统:适当布置绿地景观,包括草坪、花坛和树林等,增加植被覆盖率,提供防护功能。

3. 交通系统: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和观光小火车等,方便市民出行。

4. 活动场所: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如运动场、游乐场和露天剧场等,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四、功能区划1. 湿地保护区: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2. 游憩活动区:设置游乐场、健身场所和露天剧场,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3. 生态教育区:建立生态教育中心和生态示范区,提供生态教育和科普知识。

4. 水上活动区:规划水上运动设施,如划船和钓鱼等,丰富公园活动内容。

五、设施设备1. 景观设施:设置休闲长廊、观景台、喷泉和水景等,提供美丽的景观和观赏点。

2. 环境设施:设置垃圾桶、公共厕所和休息座椅等,为市民提供便利。

3. 照明设施:布置合理的照明系统,提供安全、舒适的夜间环境。

4. 交通设施:规划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业学报 A c t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e Z h e j i a n g e n s i s , 2 0 1 3 , 2 5 ( 5 ) : 1 0 1 3 — 1 0 1 8
h t t p : / / w w w. z j n y x b . e n
中具 有滨 水 空 间特 征 的 一 种公 园类 型 , 它 是 城 市 的公 共绿 地 , 由水 域 、 水 际线 、 陆域 构 成 ¨ j 。我 国 白1 9 9 0年 开 始 重 视 滨 水 地 区 的开 发 以 来 , 城 市 滨水 公 园 的建 设 与 开 发 一 直 是 各 大城 市 的热 点 问题 , 浙 江省 也不 例外 , 如 慈溪 市 母 子 河 、 黄 岩永
h a b i t s o f A c h e i l o g n a t h i n a e i f s h i n Z h e j i a n g ,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h a b i t a t b u i l d i n g m e t h o d f r o m f o u r a s p e c t s i n c l u d i n g l a n d —
P AN C h e n g - c h e n g,CHE N C h u — we n ,DONG Y u a n — l i a n g ,S HI S h u a n g — h o n g
( S c h o o l o fL a n d s c a p e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Z h e j i a n g A&F U n i v e r s i t y , L i n ' a n 3 1 1 3 0 0 , C h i n a )
中 图分 类 号 : S 6 8 8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1 5 2 4 ( 2 0 1 3 ) 0 5 — 1 0 1 3 - 0 6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h a b i t a t f o r Ac h e i l o g n a t h i n a e i f s h i n wa t e r f r o n t p a r k i n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A 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t e c t a n d r e c o v e r A c h e i l o g n a t h i n a e i f s h ’ S h a b i t a t i n c i t y w a t e f r r o n t p a r k i n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a n d me e t t h e p e o p l e ’ S e n t e r t a i n me n t a n d s i g h t s e e i n g f u n c t i o n r e q u i r e me n t s ,w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l i f e ,f e e d i n g ,b r e e d i n g
浙 江 省 城 市 滨 水 公 园鲭 皱 亚 科 鱼 类栖 息地 构 建
潘垮垮 , 陈楚文 , 董元 亮 , 史双 红
( 浙江农林 大学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 浙江 临安 3 1 1 3 0 0 )
摘 要 : 以保 护与恢复浙江省城市滨水公 园鲭皱 鱼类栖 息地 , 满足人 们娱 乐和游 赏等功能 需求 为 目的 , 分析 研究 了浙江省鲚皱 亚科 鱼类 生活 、 摄食及 繁殖的特点 , 选 择景观格局 、 植 物群落 、 驳 岸设计及 水体底 质选择 4 个方面讨论鲭鲅鱼类栖 息地的构建方法 , 提 出了滨水建筑 、 滨水道路 以及亲水设 施等的设 计建议。 关键词 : 城市滨水公园 ; 鲭皱 鱼 ; 栖息地
Ke y wo r ds:c i t y wa t e fr r o nt p a r k;Ac h e i l o g n a t hi na e is f h;h a bi t a t
城市滨水公 园 ( c i t y w a t e r f r o n t p a r k ) 是城 市
s c a p e p a t t e r n,p l a n t g r o u p s ,r e v e t me n t d e s i g n a n d b o t t o m ma t e r i a l c h o i c e ,a n d p r o p o s e d s o me s u g g e s t i o n s t o t h e d e — s i g n o f w a t e fr r o n t b u i l d i n g s ,wa t e f r r o n t r o a d s a n d h y d r o p h i l i c f a c i l i t i e s .
潘垮垮 , 陈楚文 , 董元亮 , 等 .浙 江省 城 市滨 水公 园鲭 皱 亚科 鱼类 栖 息地 构 建 [ J ] . 浙江 农业 学 报 , 2 0 1 3 , 2 5( 5 ) : 1 0 1 3 .
1.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1 5 2 4 . 2 0 1 3 . 0 5 . 1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