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电路的暂态过程分析

合集下载

《新概念物理教程 电磁学》

《新概念物理教程 电磁学》
当高频电流通过导线时,在导线同一截面上的电流密 度随r 增大而增大,—— 趋肤效应。 I 定性解释参见图5.7。 定量描述
0
j = j0 e

d dS
0
d
式中: d —— 从导线表面向轴线方向的深度; j0 —— 导线表面(d=0)处的电流密度; js —— 趋肤深度,j 减小到j0 的e 分之一 (37%)的深度 2 503 = 理论计算可得: d S = ωμr μ0σ f μ rσ
(d) Φ < 0 ,dΦ > 0 ε < 0 , ε 与L 反向
图5.5 电动势方向的确定
【结论】: 1. 对任意选定的环路方向, ε 与 2.
dΦ d t 的符号恒相反; dΦ d t 决定;
Φ2
ε 的大小和方向与 Φ无关,只由
q=
dΦ dt
t2 t1
∫ Id t
1 dΦ I = R dt
1 q= R
d ΦB dt
的正负;
ε > 0 , ε 的方向与L 绕行方向相同; ε < 0 , ε 的方向与L 绕行方向相反。
n
L
B
L
n
B
ε
(a) Φ > 0 ,dΦ > 0 ε < 0 , ε 与L 反向
ε
(b) Φ > 0 ,dΦ < 0 ε > 0 , ε 与L 同向
n
L L
n
ε
B
ε
B
(c) Φ < 0 ,dΦ < 0 ε > 0 , ε 与L 同向
×
×
× × ×
l × B×
×
v
ε = Blυ
ε = (υ × B ) ⋅ l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要点总结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要点总结

第一章1。

短路的概念和类型概念: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之间发生通路或同一绕组之间的匝间非正常连通的情况。

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2。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会对系统本身造成什么危害?1)短路故障是短路点附近的支路中出现比正常值大许多倍的电流,由于短路电流的电动力效应,导体间将产生巨大的机械应力,可能破坏导体和它们的支架。

2)比设备额定电流大许多倍的短路电流通过设备,会使设备发热增加,可能烧毁设备。

3)短路电流在短路点可能产生电弧,引发火灾。

4)短路时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对用户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系统电压崩溃,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5)短路故障可能造成并列运行的发电机失去同步,破坏系统稳定,造成大面积停电。

这是短路故障的最严重后果。

6)发生不对称短路时,不平衡电流可能产生较大的磁通在邻近的电路内感应出很大的电动势,干扰附近的通信线路和信号系统,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

7)不对称短路产生的负序电流和电压会对发电机造成损坏,破坏发电机的安全,缩短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3.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时为什么进行派克变换?目的是将同步发电机的变系数微分方程式转化为常系数微分方程式,从而为研究同步发电机的运行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捷、准确的方法。

4。

同步发电机磁链方程的电感系数矩阵中为什么会有变数、常数或零?变数:因为定子绕组的自感系数、互感系数以及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与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相对位置θ角有关,变化周期前两者为π,后者为2π.根本原因是在静止的定子空间有旋转的转子.常数:转子绕组随转子旋转,对于其电流产生的磁通,其此路的磁阻总不便,因此转子各绕组自感系数为常数,同理转子各绕组间的互感系数也为常数,两个直轴绕组互感系数也为常数.零:因为无论转子的位置如何,转子的直轴绕组和交轴绕组永远互相垂直,因此它们之间的互感系数为零.5.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后,短路电流包含哪些分量?各按什么时间常数衰减?1)定子短路电流包含二倍频分量、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励磁绕组的包含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D轴阻尼绕组的包含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Q轴阻尼包含交流分量。

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2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本章主要分析RC 和RL 一阶线性电路的过渡过程,重点是分析电子技术中广泛应用的RC 一阶电路在阶跃电压作用下的过渡过程。

了解一阶电路在过渡过程中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初时值和稳态值三个要素,会用三要素法计算RC 、RL 一阶电路。

2.1 概述2.1.1过渡过程的概念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在特定条件下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一旦条件改变,就要过渡到另一种新的稳定状态。

在电阻和电容或电阻和电感构成的电路中,当电源电压或电流恒定或作周期性变化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都是恒定的或按周期性变化。

电路的这种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简称稳态。

然而这种具有储能元件(L 或C )的电路在电路接通、断开,或电路的参数、结构、电源等发生改变时,电路不能从原来的稳态立即达到新的稳态,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

这种电路从一个稳态经过一定时间过渡到另一新的稳态的物理过程称为电路的过渡过程。

和稳态相对应,电路的过渡状态称为暂态。

而研究电路的过渡过程中电压或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即在0≤ t <∞的时间领域内的v (t )、i (t )称之为暂态分析。

2.1.2过渡过程的产生电路中的过渡过程是由于电路的接通、断开、短路、电源或电路中的参数突然改变等原因引起的。

我们把电路状态的这些改变统称为换路。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电路在换路时都产生过渡过程,换路只是产生过渡过程的外在原因,其内因是电路中具有储能元件电容或电感。

我们知道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是不能突变的。

因为能量的突变意味着无穷大功率的存在,即p =dw/dt =∞,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

由于换路时电容和电感分别所储存的能量 221C Cv 和221L Li 不能突变,则电容电压Cv 和电感电流i L 只能连续变化,而不能突变。

由此可见,含有储能元件在换路时产生过渡过程的根本原因是能量不能突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电阻不是储能元件,因而纯电阻电路不存在过渡过程。

电路原理-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

电路原理-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




3. 求解电路中其他变量的初始值。 可在t=0+时刻利用替代定理,用电压等于 uC (0 )的电压源 替代电容元件,用电流等于 iL (0 ) 的电流源替代电感元 件,从而得到只含电阻元件、独立源和受控源的t=0+时 刻的等效电路,再计算电路其他变量的初始值。 4. 根据t>0时的电路方程计算输出变量的(n-1)阶导数 的初始值。
u/V 6
5
t /s
O
O
t /s
4-2 单位阶跃函数和 单位冲激函数
一、单位阶跃函数
单位阶跃函数的定义:
ε (t )
0 ε (t ) 1
t 0 t 0
1 t
O
移位的单位阶跃函数:
ε (t t 0 ) 1
0 ε(t t0 ) 1
t t 0 t t 0
例4-2-2 图示一个已充电且电压为 5 V 的电容元件在
t 0 时,通过开关S闭合使电容元件两极板被短接
放电的电路。求电容的放电电流 iC 。
S(t 0) i C
iC
uC / V
1μF
+ -
u C 5V
1μF
+ -
5 t /s
uC
O
uc 51 (t )
例4-2-3 图示电路,开关S在 t 0 时断开,求电感 电流 i L 和电感电压 uL
0 ε (t ) 1
δ(t ) 0
t 0 t 0
t0
ε (t )
1 t
δ (t ) 1 t
O
dε (t ) δ(t ) dt



δ(t )dt 1
O

第5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

第5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

第5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5-1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初始值5-1 题5-1图所示各电路在换路前都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电流i 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 (a )A i i L L 326)0()0(===-+,换路后瞬间 A i i L 5.1)0(21)0(==++ 稳态时,电感电压为0, A i 326==(b )V u u C C 6)0()0(==-+, 换路后瞬间 02)0(6)0(=-=++C u i 稳态时,电容电流为0, A i 5.1226=+=(c )A i i L L 6)0()0(11==-+,0)0()0(22==-+L L i i 换路后瞬间 A i i i L L 606)0()0()0(21=-=-=+++ 稳态时电感相当于短路,故 0=i (d )2(0)(0)6322C C u u V +-==⨯=+ 换路后瞬间 6(0)63(0)0.75224C u i A ++--===+稳态时电容相当于开路,故 A i 12226=++=(a)(b)(d)(c)CC2ΩL 2+-题5-1图i5-2 题5-2图所示电路中,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求u L 、i C 和i R 的初始值。

解 换路后瞬间 A i L 6=,V u C 1863=⨯= 06=-=L R i i031863=-=-=C L C u i i0==+R C L Ri u u ,V u u C L 18-=-=5-3 求题5-3图所示电路换路后u L 和i C 的初始值。

设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解 换路后,0)0()0(==-+L L i i , 4mA 电流全部流过R 2,即 (0)4C i mA += 对右边一个网孔有: C C L u i R u R +⋅=+⋅210由于(0)(0)0C C u u +-==,故 2(0)(0)3412L C u R i V ++==⨯= §5-4 三要素法5-4 题5-4图所示电路中,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的i 、i L 和 u L 。

电路的暂态分析_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电路的暂态分析_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C uC(0+)电压源; L iL(0+)电流源 2.求稳态值f ()
在直流电源作用下, C 开路; L 短路。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3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求时间常数
RC电路: =RoC
RL电路:
L
Ro
等效电阻Ro的求解方法 :
换路后将电路除源,从储能元件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t
f () e
三要素法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3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3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一阶线性电路指只含有一个储能元件或者可以等效为一
个储能元件的电路。
一阶线性电路在恒定输入激励作用下,全响应的一般
表达式为:
f (t)
f () f (0 )
t
f () e
L uL 1H −
R1
R3
Is R2
iL(0-)
R1
R3
iL(0+)
+
Is
R2
−uL(0+)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3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2)求uL()
画t =时等效电路 ,uL() =0V
(3)求
3A Is
Ro R1 // R2 R3 2
L 1 0.5 s
Ro 2
Is
(4)求uL(t)
t
uL uL () [uL (0 ) uL ()] e
4e2t V (t 0)
R1 2
R2 2
R3
1 L
1H
+ −uL
R1
R3
+
R2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自己总结的)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自己总结的)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自己总结的)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过程(复习提纲)第一篇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1 第一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1.1故障概述1.2标幺制1.2.1标幺值1.2.2基准值的选取1.2.3基准值改变时标幺值的换算1.2.4变压器联系的不同电压等级电网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一、准确计算法二、近似计算法1.3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的三相短路电流分析1.3.1暂态过程分析1.3.2短路冲击电流和短路电流有效值一、短路冲击电流二、短路电流有效值习题2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2.1同步发电机在空载情况下定子突然三相短路后的电流波形及其分析2.2同步发电机空载下三相短路后内部物理过程以及短路电流分析2.2.1短路后各绕组的此联及电流分量一、定子绕组磁链和短路电流分量1、励磁主磁通交链定子三相绕组的磁链2、短路瞬间三相绕组磁链的瞬时值3、磁链守恒原理的作用4、三相短路电流产生的磁链5、对应的i 的三相短路电流二、励磁绕组磁链和电流分量1、强制励磁电流产生的磁链2、电子三相交流电流的电枢反应3、定子直流电流的磁场对励磁绕组产生的磁链4、按照磁链守恒原理励磁回路感生的电流和磁链三、等效阻尼绕组的电流四、定子和转子回路(励磁和阻尼回路的统称)电流分量的对应关系和衰减2.2.2短路电流极基频交流分量的初始和稳态有效值一、稳态值二、初始值1、不计阻尼回路时基频交流分量初始值2、计及阻尼回路作用的初始值2.2.3 短路电流的近似表达式一、基频交流分量的近似表达式二、全电流的近似表达式2.3 同步发电机负载下三相短路交流电流初始值2.3.1 正常稳态运行时的相量图和电压平衡关系2.3.2 不计阻尼回路时的初始值'I 和暂态电动势'q|0|E 、'|0|E一、交轴方向二、直轴方向2.3.3 计及阻尼回路的''I 和次暂态电动势''|0|E一、交轴方向二、直轴方向2.4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2.4.1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和坐标转换一、发电机回路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二、派克变换及d 、q 、0、坐标系统的发电机基本方程1、磁链方程的坐标变换2、电压平衡方程的坐标变换2.4.2 基本方程的拉氏运算形式和运算电抗一、不计阻尼绕组时基本方程的拉氏运算形式,运算电抗和暂态电抗二、计及阻尼绕组时基本方程的拉氏运算形式,运算电抗和暂态电抗2.5 应用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分析突然三相短路电流2.5.1 不计阻尼绕组时的短路电流一、忽略所有绕组的电阻以分析d i 、q i 各电流分量的初始值二、dq i 的稳态值三、计及电阻后的dq i 各分量的衰减1、d i 直流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2、dq i 中基频交流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3、计及各分量衰减的dq i四、定子三相短路电流五、交轴暂态电动势2.5.2 计及阻尼绕组时的短路电流一、dq i 各分量的初始值二、dq i 的稳态直流三、计及电阻后的dq i 各分量的衰减1、d i 直流分量的衰减2、q i 直流分量的衰减3、dq i 中基频交流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四、定子三相短路电流五、次暂态电动势1、交轴次暂态电动势''Eq 2、直轴次暂态电动势''Ed2.6自动调节励磁装置对短路电流的影响3 第三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3.1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初始值计算3.1.1计算的条件和近似3.1.2简单系统''I计算3.1.3复杂系统计算3.2计算机计算复杂系统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初始值的原理3.2.1等值网络3.2.2用节点阻抗矩阵的计算方法3.2.3用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方法一、应用节点导纳矩阵计算短路电流的原理二、三角分解法求导纳型节点方程3.2.4短路点在线路上任意处的计算公式3.3其他时刻短路电流交流分量有效值的计算3.3.1运算曲线法一、方法的基本原理二、运算曲线的制定三、应用运算曲线计算的步骤四、合并电源简化计算五、转移阻抗3.3.2应用计算系数计算一、无限大功率电源二、发电机和异步电动机4 第四章对称分量法及电力系统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4.1对称分量法4.2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故障分析中的应用4.3同步发电机的负序和零序电抗4.3.1同步电机不对称短路时的高次谐波电流4.3.2同步发电机的负序电抗4.3.3同步发电机的零序电抗4.4异步电动机的负序和零序电抗4.5变压器的零序电抗和等值电路4.5.1双绕组变压器一、YNd接线变压器二、YNy接线变压器三、YNyn接线变压器4.5.2三绕组变压器4.5.3自耦变压器4.6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和电纳4.6.1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一、单根导线——大地回路的自阻抗二、双回路架空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三、架空地线的影响四、电缆线路的零序阻抗4.6.2架空线路的零序电容(电纳)一、分析导线电容的基本公式二、单回线路的零序电容三、同杆双回路的零序电容4.7零序网络的构成5 第五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5.1各种不对称短路时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5.1.1单相接地短路[(1)f]5.1.2两相短路[(2)f]5.1.3两相接地短路[(11)f,]5.1.4正序增广网络的应用一、正序增广网络二、应用运算曲线求故障处正序短路电流5.2非故障处电流、电压的计算5.2.1计算各序网中任意处各序电流、电压5.2.2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化5.3非全相运行的分析计算5.3.1三序网络及其电压方程5.3.2一相断线5.3.3两相断线5.4计算机计算程序原理框图第二篇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过程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6 第六章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概述和各元件机电特征6.1概述6.2同步发电机组的机电特性6.2.1同步发电机组转子运动方程6.2.2发电机的电磁转矩和功率一、简单系统中发电机的功率二、隐极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特性三、凸极式发电机的功-角特性四、发电机功率的一般近似表达式6.2.3电动势变化过程的方程式6.3自动调节励磁系统的作用原理和数学模型6.3.1主励磁系统一、直流励磁机励磁二、交流励磁机励磁三、他励直流励磁机的方程和框图6.3.2自动调节励磁装置及其框图6.3.3自动调节励磁系统的简化模型6.4负荷特性6.4.1恒定阻抗(导纳)6.4.2异步电动机的机电特性——变化阻抗一、异步电动机转子运动方程二、异步电动机转差率的变化——等值阻抗的变化6.5柔性输电装置特性6.5.1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一、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二、晶闸管投切的电容器三、SVC的静态特性和动态模型6.5.2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器(TCSC)一、基本原理二、导通阶段三、关断阶段7 第七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7.1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7.2小干扰法分析简单系统表态稳定7.2.1小干扰法分析简单系统的静态稳定一、列出系统状态变量偏移量的线性状态方程二、根据特征值判断系统的稳定性7.2.2阻尼作用对静态稳定的影响7.3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对静态稳定的影响7.3.1按电压偏差比例调节励磁一、列出系统状态方程二、稳态判据的分析三、计及T时系统的状态方程和稳定判据e7.3.2励磁调节器的改进一、电力系统稳定器及强力式调节器二、调节励磁对静态稳定影响的综述7.4多机系统的静态稳定近似分析7.5提高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措施7.5.1采用自动调节励磁装置7.5.2减小元件的电抗一、采用分裂导线二、提高线路额定电压等级三、采用串联电容补偿7.5.3改善系统的结构和采用中间补偿设备一、改善系统的结构二、采用中间补偿设备8 第八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8.1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概述8.2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8.2.1物理过程分析一、功率特性的变化二、系统在扰动前的运行方式和扰动后发电机转子的运动情况8.2.2等面积定则8.2.3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的求解一、一般过程二、改进欧拉法8.3发电机组自动调节系统对暂态稳定的影响8.3.1自动调节系统对暂态稳定的影响一、自动调节励磁系统的作用二、自动调节系统的作用8.3.2计及自动调节励磁系统作用时的暂态稳定分析8.4复杂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计算8.4.1假设发电机暂态电动势和机械功率均为常数,负荷为恒定阻抗的近似计算法一、发电机作为电压源时的计算步骤二、发电机作为电流源时的计算步骤8.4.2假设发电机交轴暂态电动势和机械功率为常数一、坐标变换二、发电机电流源与网络方程求解8.4.3等值发电机8.5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措施8.5.1故障的快速切除和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应用8.5.2提高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一、对发电机实行强行励磁二、电气制动三、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8.5.3减少原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8.5.4系统失去稳定后的措施一、设置解析点二、短期异步运行和再同步的可能性。

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 ①时钟方程:
CP0=CP
n Z Q1n Q0
CP1=Q0
②输出方程:
③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
n D0 Q0
D1 Q1n
(2)将各驱动方程代入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得各触发器的次态 方程:
Q0
Q1
现 0 1 1 0 态 0 1 0 1
n 1
n D0 Q0
(CP由0→1时此式有效) (Q0由0→1时此式有效)
/0
001
/0 010 /0
011 /0
/Y
6) 时序图
CP Q1 Q2 Q3 1 2
/1 110 /0 101 /0 100
7、分析电路的功能 t
0 0
t
1 0
1 0
t
t t
随CP的输入,电路循 环输出七个稳定状态, 所以是七进制计数器。 Y端的输出是此七进制 计数器的进位脉冲。
8、检查自启动 由状态转换表知,此 电路能自启动。
的输入端。
Q0 串行 输出 D0 FF0 1D


行 Q1
输 Q2
出 Q3 DI 串行 输入 Q
FF1 Q D1 1D

FF2 Q D2 1D

FF3 Q D3 1D

C1
C1
C1
C1
R CP CR
R
R
R
2 .双向移位寄存器 将右移寄存器和左移寄存器组合起来,并引入一控制 端S便构成既可左移又可右移的双向移位寄存器。
Vcc Q0 Q1 Q2 Q3 CP
16 15 14 13 12 11
S1 S0
10 9
CP
Q 0Q 1 Q 2Q 3 74194 D 0 D 1 D2 D 3 S0 S1 DS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