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个体安全行为分析及思考

2021版个体安全行为分析及思考
2021版个体安全行为分析及思考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个体安全行为分析及思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2021版个体安全行为分析及思考

〔摘要〕运用行为学的方法分析了个体安全行为的模型以及影响个体安全行为的因素,阐述了安全管理中有针对性地采用激励和控制手段,改善个体安全行为,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员工对工作的投入。

〔关键词〕安全管理;个体安全行为;个体决策;安全文化

导致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及自然的不可抗力,在电力行业现行管理体制下,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由生产管理解决,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个体不安全行为如何产生?又受什么影响?笔者认为不是单用“责任心不强”可以一概而论的。随着“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深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已提升了安全管理的内涵,因而很有必要分析个体安全行为,从中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有

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1个体安全行为模型

理性人的行为是由他(她)的决策决定的,无论决策是有意识的还是受外界影响无意识作出的,它直接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安全与不安全。

个体决策受到3个方面的影响:动机、个体自学成果、个体知觉和观念。当然这3个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新的知觉和体验可以改变以往的行为经验,以往的行为经验有时会否定个体的知觉和观念。下面让我们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讨论影响个体安全行为的因素。

2影响个体安全行为因素分析

2.1行为动机

产生个体决策的第一输入是行为动机,行为动机源于个体价值观,个体价值观是受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发展机会及岗位受尊重程度等影响的,即个人利益和社会认同。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双因素理

论指出:保健因素诸如规章制度、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对人的行为不起激励作用,但这些因素如果得不到保证,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从而降低工作效率、质量;激励因素诸如提升、提职、工作上的成就感、个人潜力的发挥等,能唤起人们的进取心,对人的行为起激励作用。这2个因素影响个体对所从事的专业或将要从事的专业的价值观,当保健因素起作用时,人减少牢骚和不满,激励因素起作用时,能调动起员工的不断进取和努力。从安全管理角度上说,供电企业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确定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很必要的,可以促进和引导个体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间差距的缩小。

2.2个体自学成果

对于供电企业内的个体学习而言,一方面是在个体价值观作用下,无需借助外在的人为的力量,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主动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别人的行为(效仿作用)进行学习,这样的自我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在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可以看出,从积极的价值观(与企业安全文化核心价值观相符

的)和正确安全行为经验得来的学习结果,也是安全的,反之则是个体不安全行为。

2.3个体知觉及观念

影响个体决策的第3个输入是个体知觉及观念,对供电企业岗位产生知觉的因素有:①岗位规范、制度;②岗位工作标准;③岗位培训;④个体所属团队的价值观;⑤家庭;⑥安全管理奖励制度及执行效果;⑦团队负责人对安全考评和沟通;⑧支持性团队。

从安全管理角度上讲,有科学的岗位规范、制度,有清晰的职责权限,有针对性的培训,确定了岗位的资格和要求,决定了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基础知识、技能、态度和工作方式方法,是个体安全行为的基础。

家庭的责任、家庭的氛围及家庭成员的督促,影响个体对安全的认知,而个体所属团队的价值观也同样影响着个体对安全的认知。如果个体价值观与距离个体最近的外部环境的价值观相近,那么很容易得到它的认同;否则可能会遭排斥,失去归属感,绝大多数个体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以求认同。

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这些先进的技术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提升了医院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医疗业务对行业信息和数据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网络系统安全问题,本文主要从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对应用系统中数据的保护,不受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等方面探讨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 医疗业务对行业信息和数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网络系统安全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网络安全建设内容 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网络安全体系是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柱,能否有效地保护信息资源,保护信息化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是关系到医院计算机网络建设成败的关键。 ①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要防止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和内部的恶意破坏。 ②运用网络的安全策略,实行统一的身份认证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③医院计算机网络提供统一的证书管理、证书查询验证服务及网络环境的安全。 ④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授权服务体系,实现灵活有效的授权管理,解决复杂的权限访问控制问题。 ⑤通过日志系统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 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应从多个层次完整地、全方位地对医院的信息网络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所制定的安全机制基本包括了对各种安全隐患的考虑,从而保护关键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控制内网用户接入,避免患者电子信息以及医院重要数据的泄密。如图1。 2.1 物理设备安全需求 即使应用了功能最强大的安全软件,如果没有注意物理安全,会大大地破坏系统安全的整体性,攻击者会通过物理接触系统来达到破坏的目的,因此,物理安全是安全策略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①设备和操作系统都提供了通过物理接触绕过现有密码的功能。 ②机房内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均放置在上锁的机柜中,钥匙专人负责保管,同时要在中心机房安装视频监视设备进行监控。 ③网络整体要部署防雷系统,机房要有防静电地板,配线间注意散热且定期进

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第一节人性假设 讲义_20200503105934

第一篇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知识框架 第一节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1.“经济人”的基本含义 “经济人”也叫”唯利人“或“实利人”。这种假设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1)“经济人”的观点 “经济人”的观点把人看做是“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经济报酬。 亚当?斯密是资本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于1776年发表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该著作的问世标志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构筑完成。 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即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其他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利益,进而形成总体社会利益。个人追求利益的动机和行为有利于发展生产、调动积极性,会自然形成社会共同利益。 这种“经济人”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 (2)X理论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他的著作《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X理论和Y理论。X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第二,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挥和领导; 第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第四,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第五,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 2.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 (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完成生产任务,也就是重视完成任务,较少考虑人的情感。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工 人的主要任务在于听从管理者的指挥。 (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也就是对工人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泰勒制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泰勒所提倡的“时间一动作”分析以及制定各种操作规程、工时定额、计件工资制、差额工资制等,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3.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多数人看成是天性懒惰且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根据这种假设决定的管理理论、原则及措施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式管理模式,通过权力严密控制员工。 “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都是缺少大志向和责任心的,只有少数人起到统治的作用;反对工人参与管理,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立起来,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无形中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合理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特点。 二、“社会人”假设 1.“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社会人“假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方面的利益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方面只是起到次要作用,人们最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的良好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1)人是“社会人” 人是”社会人“,是由于社会需要才引起的工作动机。 (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 (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 在传统管理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都在“正式群体”上,如结构、职权划分及规章制度等。霍桑试验揭示了正式组织中还存在着无形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组织有其自身的规章制度,并在无形中影响着群体成员的行为方式。 (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作为一个组织的管理者,要做的是学会善于倾听并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方面,要研究员工合乎逻辑的行为;另一方面,要了解员工不合乎逻辑的行为。管理者要努力使正式组织的经济目标与非正式群

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研究报告计划书

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状况地调查报告 最新消息,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地解释》.这个共有十一条地司法解释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我国面临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地严重威胁,是世界上黑客攻击地主要受害国之一. 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网络安全问题地集中治理力度,网络安全诚信问题有了明显地改善,但形势依旧严峻,问题仍不容忽视. 为此,笔者在珠海市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地部分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发出“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其中问卷地问题设置参考了《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了适当地修改.问卷涉及了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部分、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部分、移动终端安全调查部分三大部分,涵盖当前网民网络信息安全认知及相关应用情况,以期得到翔实可靠地参考数据,并通过宣传和推广调查活动成果,引导网民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5份,并顺利回收有效问卷397份.抽取访问样本包括了社区地居民个人,也有不同行业地企事业单位.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和其他工作人员根据情况与收受访地市民进行口头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到作为个人和企业职工对当今网络安全环境地看法和态度.本次调查数据经整理后,反应了以下问题: 一、网络安全诚信问题严峻手机终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互联网地发展,尤其是商务类应用地快速发展,许多不法分子纷纷将牟利黑手伸向互联网,导致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和诚信危机事件频发.据《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2009年我国被境外控制地计算机IP地址达100多万个;被黑客篡改地网站达4.2万个;被“飞客”蠕虫网络病毒感染地计算机每月达1,800万台,约占全球感染主机数量地30%.而据公安部提供地情况,近5年来,我国互联网上传播地病毒数量平均每年增长80%以上,互联网上平均每10台计算机中有8台受到黑客控制,公安机关受理地黑客攻击破坏活动相关案件平均每年增长110%.由此可见,网络安全环境

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摘要>:化工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行为科 学,作者针对人的行为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进行分析,旨在唤起人们的安全意识,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关键词>:化工生产;人;安全;行为 化工生产存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等危险因素,稍有不慎就可发生大的事故;因此化工生产安全十分重要,各级化工生产管理人员要把事故隐患管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事故通常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所造成的,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重视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行为科学,人的行为受环境、精神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根据多年来工作实践,运用系统

工程学的分析方法,对大量的人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诱发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可以概括以下几种: 1应知而根本不知 不懂规章制度,不懂操作规程,不知道自己所做所为是不安全行为,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不自觉地造成事故。如:1995年8月3日,我公司某钳工未经批准私自动用焊具,引起爆炸事故。 2对规程制度不重视 对规程制度不重视,把规章制度当作儿戏,自认为可有可无,岂不知规章制度都是血的教训,是大量经验的总结和警示。如:2005年11月2日我公司维修工在碳化塔维修水箱时,从2.5m高的脚手架上掉下,由于未戴安全帽,头部摔伤,造成脑震荡。 3应知而不完全知

行为人对规章略知一二,但不求甚解,似懂非懂,在实际操作中,明知 是危险条件,却不以为然,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冒险作业造成事故。如:1987年7月4日我公司压缩岗位某同志,因操作规程不熟悉,误操作将压缩机阀门打坏。 4理论与实践脱节 行为人在理论上虽然懂操作规程,甚至能倒背如流,但缺乏实际经验, 在操作中出现问题时,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甚至操作失误,酿成事故。如:1997年8月20日冰机我公司操作工某同志因缺乏实际经验,处理不及时,将铜液带入冰机,冰机被打坏。 5感情冲动 行为人想得到某种需要,或受某种干扰,产生烦恼、焦急情绪,情绪能 分散人的精力,造成行为失误。如:1986年10月脱硫一操作工上班精力不集中,将减量铃信号误认为停车铃信号,造成全厂停车,后经调查 了解因家庭问题,导致上班情绪波动较大,精力不集中导致事故。

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大型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 2」网络概况 (2) 2.2网络结构的特点 (3) 第三章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 3」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4) 3.2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5) 3.3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5) 第四章安全需求与安全目标 (6) 4」安全需求分析 (6) 4.2系统安全目标 (7) 第五章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7) 5」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8) 5.2安全服务、机制与技术 (9) 第六章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 6」网络结构 (10) 6.2网络系统安全 (10) 6.2.1网络安全检测 (10) 6.2.2网络防病毒 (11) 6.2.3网络备份系统 (11) 6.3系统安全 (12) 6.4应用安全 (12) 第一章引言

本方案为某大型局域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原有网络系统分析、 安全需求分析、安全LI标的确立、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等。本安全解 决方案的LI标是在不影响某大型企业局域网当前业务的前提下,实现 对他们局域网全面的安全管理。 1 ?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减少网络的安全风险。 2.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入侵检测等方式实现实时安全监控,提供快速响应故障的手段,同时具备很好的安全取证措施。 4.使网络管理者能够很快重新组织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使系统重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在工作站、服务器上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由中央控制台统一控制和管理,实现全网统一防病毒。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1网络概况 这个企业的局域网是一个信息点较为密集的千兆局域网络系统,它所联接的现有上千个信息点为在整个企业内办公的各部门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的信息交流平台。不仅如此,通过专线与Internet的连接,打通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户,各个部门可以直接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交流、查询资料等。通过公开服务器,企业可以直接对外发布信息或者发送电子邮件。高速交换技术的采用、灵活的网络互连方案设汁为用户提供快速、方便、灵活通信平台的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在原有网络上实施一套完整、可操

第一节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 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 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 (二)员工的态度p99? 1.态度的分析: ●态度是人对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倾向。(考点) ●态度直接显示出个体的中心价值和自我意向。 ●态度会影响到行为。 2.工作满意度(考点) (1)工作满意度的定义: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报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满意导致生产率。 2.工作满意度(考点)p100 (2)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公平的报酬;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融洽的人际关系; ●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3.组织承诺(考点)p101?

(1)组织承诺的定义:员工表现为组织成员身份的强烈期望,愿意为组织做出较多的努力,对于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有明确信任和接受。 作为一种态度,组织承诺反映的是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组织承诺包括三种形式: ?感情承诺,即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 ?继续承诺,即为保有在组织已有的位置和福利, 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 ?规范承诺,即由于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员工为了尽自己的责任而留在组织中。 (2)组织承诺的结果 ●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考点) ●培养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对于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依赖感有实际意义。 (三)员工的知觉和归因p102 1.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信息选择、组织及解释的过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受他们的知觉支配的。 2.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即我们如何认识他人。(考点) 社会知觉常见的失真现象包括:(考点)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光环效应—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投射效应—推已及人 ?对比效应—人比人 ?刻板印象—固定看法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b6163859.html,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作者:郑兆鹏张祥福杨佳跃刘剑辉黄清禄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30期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政治、军事、商业等许多领域运用广泛,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就成为了 一个重要课题,网络的安全性也成为了人们重点研究的领域。该文探讨了网络安全存在的主 要威胁以及几种目前主要网络安全技术,并提出了实现网络安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 VPN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042-03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Analysis ZHENG zhao-peng;ZHANG Xiang-fu;YANG Jia-yue;LIU Jian-hui;HUANG Qing-lu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Military Reg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enjoye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politics, military, commerce and other fields, the security issues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how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talk. And also,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domain for people to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some main threats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some security technologies will be discussed. Besides, several solutions will be proposed as well. Key words:network security; firewall; intrusion detection; VPN 1 引言 网络设计最初只考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与便捷性,并未对信息的安全问题进行规划,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攻击手段两者在“攻防”过程中交替提升。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加剧,网络安全成为了网络中的一项棘手问题,连接到互联网中的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各种网络攻击,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问题[1]。 2 网络安全现状 2.1 网络安全的概念

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实用版

YF-ED-J524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 分析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实 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在我们日常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们的不 安全行为而引发的事故很多,给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带来很多灾难,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 中消除不安全行为,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不安全行为分析 1、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不安全行为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易 于肇发事故的行为,二是指在事故发生过程中 扩大事故损失的行为。

人的行为与他的行为所在的环境是相生的,同样的行为在一种环境中是安全行为,而在另一种环境中是不安全行为,因此说,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任何的生产作业都是由人员、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组成的人、机、环境系统。而作为系统三大元素中的人员、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的合理匹配,使机械设备、工作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使人员操作简便、准确、安全,工作效率才会高。 任何削弱或者破坏人、机、环境三者安全匹配的行为就是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从其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不安全行为。 2、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分析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网络现状 1.学校网络拓扑图 5栋宿舍4栋教工宿舍12栋宿舍 6栋宿舍2.功能应用需求

3.现有的安全措施 由于没有配置专业安全产品,目前网络的安全措施主要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自身的身份认证功能,实现访问限制。 可见,以上措施已难以满足现代网络安全需求。 2.网络安全目标与内容 1.网络安全目标 2.网络安全内容 1、物理安全 ?环境安全:场地、机房的温度、湿度、照明、供电系统、防盗系统、防静电、防辐射 ?设备安全:防盗、防毁、防辐射7 Y0 A) ~& q/ Q: O6 ~- s ?媒体安全:信息消除技术、介质的消毁技术 ?容灾:计算机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当灾难发生时,不会使整个系统失效。.

2、运行安全 ?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备份与恢复、应急响应、集群 3、信息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设备安全、病毒防护、访问控制、加密、认证、抗抵赖、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4、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指利用网络传播非法、不良的信息(如:淫秽暴力信息泛滥、敌对的意识形态信息)对民族文化的冲击,防范措施有设置因特网关,监测、控管. 近些年来,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用网络传播不良、淫秽信息越来越多,这严重影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立法、监测来保护网络文化的文明。' 3.网络安全需求 风险分析 ●物理安全风险分析 网络的物理安全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网络的物理安全主要是指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盗、被毁;电磁干扰;线路截获。 ●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1)公开服务器面临的威胁 这个企业局域网内公开服务器区(WWW、EMAIL等服务器)作

网络安全形势统计分析

网络安全形势统计分析 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系统漏洞、网络病毒、垃圾邮件,黑客攻击频频发生;有害信息普遍存在;信息系统瘫痪事件时有发生;由经济利益驱动的网络犯罪在全球日渐猖獗;个人信息及国家敏感信息事件频发。各类网络攻击及危害安全行为的活动日渐增多,严重威胁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网上形势异常严峻。为此,我们对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进入深入的分析。 近几年XX在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采取了很多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管理处在对现有信息安全资源进行整合、整改的同时,按照国家、集团公司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每年对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定期安全评估。 1、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状况检查 评估各种安全制度的建立情况,包括:对终端计算机访问互联网的相关制度;对终端计算机接入内网的相关制度;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制度;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等。 2、网络架构、网络安全设备 评估范围包括:统计业务内网、办公内网、外部单位联网等;分析网络拓扑结构是否清晰划分网络边界;评估网络的安全区域划分以及访问控制措施。 3、对资产自身存在的脆弱性进行收集和整理 交换机:检查安全漏洞和补丁的升级情况,各VLAN间的访问控制策略;口令设置和管理,口令文件的安全存储形式;配置文件的备份。 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网安全准入、防病毒、桌面安全管理、身份鉴别等。查看安全设备的部署情况。查看安全设备的配置策略;查看安全的日志记录;通过漏洞扫描系统对安全进行扫描。通过渗透性测试安全设置的有效性。 4、重要服务器的安全设置 服务器安全检测:登录安全检测;用户及口令安全检测;共享资源安全检测;系统服务安全检测;系统安全补丁检测;日志记录审计检测;木马检测。

常见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_最新版

绝密★启用前 常见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常见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一、填空题 1.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 2.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 是故意的违章行为)。 3.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无意识的、或非故意的不安全行为)。 4.组织的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 忽视安全投入;在技术和设计上没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安全生产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没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整改。 5.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是指与个人的基本素质有关的因素, 主要包括(人的性格)(责任心)(技能水平)(生理周期)等, 这些与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有关。外因主要指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 10.家用门铃、电推子禁止用220V电源电压, 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需求分析

安全审计系统需求分析 关键字:行为监控,内容审计 摘要:系统集内容审计与行为监控为一体,以旁路的方式部署在网络中,实时采集网络数据,并按照指定策略对数据进行过滤,然后将数据所体现的内容和行为特性一并存在到数据服务器上。向用户提供审计分析功能,以及后期取证功能。 需求背景 按等级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相关单位或部门,往往需要对流经部门与外界接点的数据实施内容审计与行为监控的,以防止非法信息恶意传播及国家机密、商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等信息泄露。并且单位的网管部门需要掌握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提高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效率。 所涉及的单位类型有政府、军队机关的网络管理部门,公安、保密、司法等国家授权的网络安全监察部门,金融、电信、电力、保险、海关、商检、学校、军工等各行业网络管理中心,大中型企业网络管理中心等。 一、实现的效果和目的 a. 对用户的网络行为监控、网络传输内容审计(如员工是否在工作时间上网冲浪、聊天,是否访问不健康网站,是否通过网络泄漏了公司的机密信息,是否通过网络传播了反动言论等)。 b. 掌握网络使用情况(用途、流量),提高工作效率。 c. 网络传输信息的实时采集、海量存储。 d. 网络传输信息的统计分析。 e. 网络行为后期取证。 f. 对网络潜在威胁者予以威慑。 二、典型的系统组成

安全审计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审计引擎、数据中心、管理中心。 图1 :典型的单点部署 审计引擎(硬件):审计引擎对流经HUB/Switch的信息进行采集、过滤、重组、预分析,并把分析后的数据流发送给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软件):对审计引擎传送过来的数据流进行存储;按照用户的指令对数据进行还原、解码、解压缩,并可进行关键字查询审计、统计分析。 管理中心(软件):提供WEB形式的管理界面,可以方便的对系统进行管理、对网络行为监控、内容审计。用户使用WEB浏览器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使用。 图2:适合多级管理的分布式部署

个性与消费者行为

个性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院(系)别管理系 专业市场营销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目录 一、有关个性的各种理论 (1) 1、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1) 2、荣格的个性类型说 (1) 3、新弗罗伊德个性理论 (2) 4、特质论 (2) 二、个性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3) 1、运用个性预测购买者行为 (3) 2、与采用创新产品相关的个性特征 (3) 3、品牌个性 (4) 4、个性与决策 (4) 三、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4) 四、总结 (5)

个性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在现代社会的营销过程中,似乎越来越多的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这样似乎才是营销过程的制胜之道。而构成消费者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购买行为的心理基础是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中把个体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复杂的,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指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指气质、性格、能力)。人的性格特征是由人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是通过不同的购买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不仅可以解释他目前的购买行为,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未来的消费趋向。 一、有关个性的各种理论 1、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既是一种动机理论又是一种人格或个性理论。除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系统以外,弗罗伊德还提出了个性发展的阶段理论。他认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在不同的性心理期如何应付和处理相应的各种危机。弗罗伊德将性心理期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在每一时期的结束阶段,个体都将面临某种危机。比如,在口腔期即0-1岁阶段,婴儿的欲望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当婴儿即将断奶或不再用瓶子吮吸, 危机就发生了。如果婴儿的口腔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个体在成人后就会“固化”(Fixated),在这一阶段,会展现出诸如依赖和过度的口腔活动等行为倾向。弗罗伊德的个性理论是以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为基础的理论。 2、荣格的个性类型说 荣格(Jung)曾是弗罗伊德精神分析论的支持者,后因观点不同而自创分析心理学。荣格心理学涉及内容极为广泛,与消费者行为分析尤为密切的首推其个性类型说。根据这一学说,人格结构由很多两极相对的内动力所形成,如感觉对直觉;思维对情感;外倾对内倾等等。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这些彼此相对的个性倾向常常是失衡的或有所偏向。例如,有的人更多地凭直觉、凭情感最决策,另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信息科学学院

我国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摘要: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与其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近年来,网络银行的出现更是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欣喜,它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级别高、交互性强和创新速度快等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很快得到广大网民的接受和喜爱,但其安全性也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主要对策,确保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网络银行、安全、对策。 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银行业电子化的进程,一种新型的银行业形态——网络银行应运而生。网络银行(E- Bank)是基于因特网或其它电子通讯手段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资金流的运转,通过网络银行,资金的支付、清算能够得以更快地实现。网上银行交易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便捷的同时其虚拟的特质也给网银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一、网络银行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于1996年2月建立主页,首先在互联网络发布信息。之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相继开办了网络银行业务。根据调查,2010 年底网络银行用户规模将

达到2.17亿。目前,虽然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具备了网络支付、账户信息查询、转账等基本网络银行功能。然而,国内网络银行发展起步较晚,防范风险从而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运营意义深远。 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网络银行的安全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金融监管,包括网络银行的市场准人、电子货币的监管、银行业务发展和操作的监管等;二是用户身份确认,包括用户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的认证和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调用等;三是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这部分是网络银行安全中的重要部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分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部分:物理安全包括网络硬件及环境的安全;逻辑安全包括网络系统的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的管理安全等。网络银行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一是信息的保密性,即只有信息的特定接收人和发出人才能读懂信息;二是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即信息在网上传播时不会被篡改;三是信息的确定性,即信息的发出和接收者均不可抵赖已收到的信息。 由于网络银行的服务完全在网络上实现,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一个可以连接到因特网的地方享受网络银行的服务。这样的银行业务是开放式的,对于客户而言极其方便,但也易诱发网络犯罪,如外部黑客人侵、资料被截取和删改、非授权访问、病毒干扰等,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带给网络银行的损失难以估量,它不仅仅影响到整个网络银行,而且可能会涉及到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从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也正是由于网络的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现如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对网络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整个社会现在已经广泛关注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促使网络系统的安全,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有较好的网络体验。本篇*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促使网络安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

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报告

大量的安全生产事故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美国杜邦公司的研究表明:每30000起不安全行为方式,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每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孕育着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每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孕育着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行为;每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行为,孕育着一起安全重大事故。在杜邦公司看来,安全事故的发生,4%源于人力所不及的不安全状况,96%则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在当时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思想认识决定于人的心理活动。人们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觉、知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思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形成思想,指挥行动,产生行为。人的行为包括人的具体操作行为和管理行为。因此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以人为本,培养职工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企业久安就成为每一个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研究课题。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 由于人的文化素养、工作阅历、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情况的不同,在遭遇同样的环境和条件时,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认识就有所不同。通过分析,造成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麻痹心理。对周围或岗位危险失去警惕或疏忽大意,对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不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措施。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情况熟悉,有一定经验的人群或者安全周期较长的单位。

习惯心理。属于长期养成的不良的思维定式及行为方式。不论现场条件如何变化,安全情况如何恶劣,都沿用以前的方式进行作业,对存在的各种风险不以为然。 好胜心理。实际上就是一种爱逞能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表现就是在思想上藐视现实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行动上忽视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冒险作业为荣,以自表自榜为乐。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心理。 侥幸心理。有些职工几次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没有出现事故,就盲目地认为自己的控制能力强,在工作中逐步淡化了对各种安全风险的警惕,工作怕麻烦,图省事,不按规程规定作业,投机取巧,心存侥幸。 消极心理。人长期在一种安全管理模式下工作,或者长期在某一个环境中工作,或者由于生产被动等,就容易产生消极心理。煤矿虽然是一个高危行业,发生事故的频率也比较高,但对每一个职工来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总是有限的,因而对于安全事故的认识往往是听说的多,见过的少,或者由于安全受挫折,产生得过且过,反正就这样了的思想,使工作不主动、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下降、对发现的隐患不愿意主动进行处理等消极思想甚至逆反心理。 急躁心理。人在受到较大压力,或者受到较恶劣环境制约,以及心中有其他事情不能专心工作时,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出现这种情绪后主要表现为理智不清,感情冲动,行为鲁莽,一意孤行,不听劝

个体行为测试与分析

个体行为测试与分析 张思佳 一、外向情感作用的量度:7 T 二、消极情感作用的量度:2 T 三、责任意识、开朗度、随和独的量度:责任度:29 随和度:38 四、自我监控的量度:较弱 五、情商的量度:1)自我情绪:27 2)知晓别人情绪能力:23 3)情商开发能力:23 4)情绪自控能力:16 自我监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高自我监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低自我监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态度与感受。不同自我监控的个体在生活中采取的适应方式不同,比如森德就发现:在工作选择方面,高自我监控的人喜欢工作角色明确的工作,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人格特征相吻合的工作。在工作中,高自我监控的人常常刻意地使自己适合工作的要求,他们适合做的工作包括法律、警察和公共关系;低自我监控的人则常常按自己的兴趣和动机去工作,他们适合做的工作包括研究、艺术等。 我做完测试发现我的自我检控能力较弱,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还有待加强。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印象管理也反映了人们的自利偏差。 “情商”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测量人的“情感智力”的量度概念,用以表示人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水平以及个人在一个单位、企业、团队中的心理平衡和情绪调整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就是情绪商数,它是反映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来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情商开发主要包括直觉自知能力、理解平衡能力、自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自信心等六个方面内容。 高的情商便是对待人生要自信积极、微笑乐观。这就是指充分相信自己,以

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认知现状分析

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认知现状分析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定义来源于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是现代社会成员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各项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不同因素和信息素养能力的各维度存在着差异。 首先,能否保护个人电脑安全是大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知识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来看,多数大学生会为自己的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定时清理上网痕迹。说明大学生能意识到木马病毒的威胁并作出行动,有基本的网络安全危机意识。在存放个人信息的选择上,选择U盘和个人电脑作为隐私信息的存放点的人占了大多数,而在移动端的网盘和手机也占了一部分。个人电脑和U盘作为硬盘,安全系数较高。而网盘则是较为便捷。这正与大多数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时选择快捷支付的现象和心理相似,大学生们会有考虑信息安全的想法,但是相比较于方便,还是会选择后者。这说明大学生有基本的信息安全判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但是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还不够。 其次,在个人信息的隐私保密方面的习惯,也能映射出大学生的信息安全素养。在问卷数据中我们发现,当大学生的账号信息被泄露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修改密码,更换个人信息等,这是他们面对信息被泄露的威胁时做出的较为有效的措施,

说明大学生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对上网痕迹的清理也能证明大学生对个人隐私的重视程度较高,在面对陌生邮件时删除或阅后删除的做法也表明大学生对垃圾邮件的警惕也有所提高。 再次,当人们迎来这一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数据的传输速度更快更便捷,信息数据传输量也与日俱增,传输过程便易出现安全隐患。保障人们在网络活动中对自己的信息和一些相关资料的保密的要求,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就显得越来越急切了。由问卷中第8和第9题的统计回答来看,当今大学生会网络信息的传输方式方面的知识过于匮乏,他们不知道信息流通中的信息加密手段,就无法知道他们的信息是否安全,同时也让商业黑客有机可乘。尤其是在校园网,明文传输的加密方式几乎很少有大学生知道。由此可知,大学生缺乏对网络信息传输方式的了解,并较少在平时接触到这类知识,因此,在这方面的信息安全素养,还更需普及与提高。 最后,我们通过各方面的回答统计及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认知现状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并且重视个人信息的安全,并能在发现问题后采取一定措施,但是不少大学生处于被动保护个人信息的状态,对网络技术知识的缺乏也使他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个人信息被泄露,隐私被窃取等非法行为时防不胜防。能在平时保持良好的信息管理习惯的人不多,大学生整体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有一定的基础,但

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大型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 2. 2.1网络概况.................................................... 2. 2.2网络结构的特点 (3) 第三章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 3.1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4) 3.2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5. 3.3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5.第四章安全需求与安全目标 .. (6) 4.1 安全需求分析............................................... 6. 4.2系统安全目标............................................ 7.第五章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 7. 5.1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8. 5.2安全服务、机制与技术 (9) 第六章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 6.1网络结构................................................... 1.0 6.2网络系统安全 (10) 6.2.1网络安全检测 (10) 6.2.2网络防病毒........................................... 1.1 6.2.3网络备份系统......................................... 1.1 6.3系统安全................................................... 1.2 6.4应用安全...................................................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