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反思)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反思)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习一图写二式的基础上学习看一图写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这节课是一个支点,既是对前几节课一图二式的总结与归纳,把加法与减法两种算式的含义在一张图中表示出来,又是为下面学习得数是9、10与9减几、10减几作好准备,让学生在通过学习一图四式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出有关9与10的加减法,因此,这节课在这个章节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图中四个算式的真正含义是本堂课的难点。

我在第一个班教学这节课时,可谓是险象环生,一个个的预设遭到学生散乱发言的一次次阻截,让我真切感受到教学中,问题探究,“面面俱到”固然好,但学生的处处探究,使学生一度陷入无为探究的泥潭,助长了学生不求甚解,信口开河的风气。问题的探究焦点必须要向“突出重点”集中,这样的探究才是有效实用的,才是新课程的真正理念。新课开始,我就出示主题图,小朋友游泳图,提出问题,“谁能从图中找出藏着的数,并把找到的这些数用三句话来说明。”旨意是让学生说明图意,根据图意找出组合8的相关的数。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8个小朋友。”师:“哦,不错,那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可以计算呢?该怎么列算式呢?”生:“可以用加法计算,5+3=8”学生回答得很到位,达到了我的预设,看着学生有序完整的回答,对学生的认知我放宽了心。接下来是继续围绕学生的这组数5、3、8展开,进行问题探究,从而得出另外的三个算式。可症结出在了我的提问上,因为我提问的不严密性,设定的问题缺乏指向性,导致了学生众说纷纭,回答的问题琐碎与随意,面对课堂,让我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师:“你还能说出其他的意思吗?”话音未落,学生中已有好多人举起了手。生:“有2个学生拿了救出圈,6个小朋友没用,一共是8个小朋友。”生:“1个小朋友戴着一只游泳帽,7个小朋友没戴,一共有8个小朋友。”生:“一共有8个小朋友,下水了5个,还剩下3个。”…………听着学生的回答,我意料到,学生的思维在我无指向的问题下散开了,看着学生的跃跃欲试,我该扼信住势头,重新提问,还是继续学生的发言呢?如果停止学生的发言,把问题重新设定,势必好多举起的会悄悄放下,那些举手等待的学生也会降低热情,觉得扫兴。可要是继续这问题的探究话,本堂课的重点就偏离了轨道,难点的揭示显得有些涣散。那时的我,站在黑板前,心中的懊悔无以言表。如果当时我的问题指向性强一些,把探究的“火力”集中于“5、3、8”这组数上,根据学生得出的5+3=8这个加法,提问:“那么,这组数除了刚才表示把5和3合起来是8以外,还可以表示图中的其他的含义吗?”这样的提问,把学生引入到探究5、3、8这组数的内在联系上,对学生的思维形成实质性的挑战,那么本堂课的重点的解决也就驾轻就熟,水到渠成了。因此,课堂上,要组织问题探究活动时,要抓住核心概念、关键问题展开探究,不能把探究当成唯一的学习方式,更不能“面面俱到”,陷入表面繁荣的假象中,“突出重点”才是课堂问题探究的关键。

苏教版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4~5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2.让学生知道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四道算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及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小组“开火车”,集体答。 2.看图列式。(小黑板出示)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些加、减法的计算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师: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数一数池中有几人?池边又有几人?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引出加法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你会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汇报。(相机板书:5+3=8、3+5=8)你能说说这两道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吗?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总结: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师:刚才我们运用加法算出了一共有多少人,如果告诉你“一共有8人”、“池边有3人”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引出问题:池里有几人? 师:要求“池里有几人?”你会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汇报。(板书:8-3=5)你能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吗? 师:你还能根据图中的哪两个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提问。引出问题:一共有8人,池里有5人,池边有几人? 师:你会列式吗?(板书:8-5=3)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提问:观察这两道减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总结:两道算式都是用8来减的,其它两个数也交换了位置。 师:真棒!我们根据一幅图,列出了几道算式?仔细观察这四道算式,它们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师:这四道算式中都用到了3、5、8这三个数,其中3都表示什么意思?5呢?8呢? 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算式,包括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当我们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时,要用加法来计算;当我们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要用减法来计算。虽然计算的方法不同,但是这四道算式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师:其实这样有联系的算式还有很多,你能根据老师说的一道算式写出其它三道算式吗?(出示算式:1+7=8) 2.试一试。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教案

教学内容: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课本第58~59页的例7、“试一试” 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初步认识一幅图一般可以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并能口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看图写出四道算式的过程,初步感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判断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图列出4个相应的算式并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媒体课件、0~8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在夏天里你们最喜欢干什么?(游泳)每次游泳时,你有没有发现或想到这里面的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再到游泳池边去看一看。(多媒 体展示游泳池图) 二、探究新知,落实目标 1.引导列示。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呢?他们一共多少人? 交流观察结果: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8个小朋友。 提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题意,直观地理解加法含义。 学生列式后,再板书:5+3=8、3+5=8。 (2)引导:刚才我们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现在老师提 一个问题: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有5个,池边有几个?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8-5=3,同时要求学生再次用手势表示题意,巩固减法 含义。 算式中的8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追问:你还列出不同的减法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

8加几的教学反思

8加几的教学反思 《8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基础上教学的,也就是孩子们已经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10加几的简便。而《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是对各种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探究和巩固。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充分建立起一个进位加法的数学思想。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培养问题意识:我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饮料图,问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质疑。特别是注意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数学信息进行解决问题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我是利用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算一算、说一说,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中使学生初步感知《8加几》的计算方法,体会“凑十法”优势。 3、复习题的计算题比较多,设计也很实用,但是让孩子回答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比如:开火车、抢答、卡片、小黑板等形式呈现,这样即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实用性。 4、应该提出问题后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的训练。 5、对于能耐心听取孩子回答问题这个好习惯应该坚持。 6、对于孩子们的激励语用的很好。比如:“学数学,学方法。”“上课多听一分钟,下课多玩十分钟。”“数学越学越简单。”……即灌输好的思想,也可以作为口号提醒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 不足之处: 1、复习题过多。虽然每一道复习题都是我精心设计的,也很实用,但是可以减少数量,以节省时间,给新知的探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回答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比如:开火车、抢答、卡片、小黑板等形式呈现,这样即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实用性。 2、在引导学生看图,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时,开始学生回答出主题图中所画出的物品:有几名学生、有几箱饮料、有几瓶水等等,而图中对话框中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建立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3、逐步增加数学的意识,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减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题:6的减法,7的减法; 2.揭示课题:我们学过了6、7的减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板书课题: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二、教学新知 (一)教学加法 1.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你能把他们分一分吗?你能说出一道加法算式吗?(5用绿色,3用黄色,8用蓝色,其他用白色) 2.讲解加法的意义并让学生上台指一指:5表示什么?3呢?5+3呢?等于几?为什么等于8?8表示什么? 3.你还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吗?为什么写成3+5呢?结果等于几?为什么等于8? 4.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 (二)教学减法 1.问:小朋友们一共有几人?池外有3人?池内有几人?你能列出一道减法算式吗? 2.讲解减法的意义并让学生上台指一指:8表示什么?3呢?8-3呢?等于几?为什么等于5?5表示什么? 3.问:如果小朋友的总人数还是8人,池内有5人,池外有几人?你还能列出一道减法算式吗?为什么写成8-5呢?结果等于几?为什么等于3?3表示什么? (三)比较:加法和减法的联系 1.竖向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加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互换,结果不变。 总数不变,减号后面的数和结果正好互换。也就是说,总数不变,去掉几(3)结果就是几(5),如果去掉几(5),结果就是几(3)。 2.横向比较:加法的结果是减法中减号前面的总数。5和3合成8,那么8可以分成3和5,或5和3,也就是8-3=5或8-5=3。 (四)小结:通过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两道加法和减法算式。同学们,你学会了吗?我们来试一试,做一道题。 三、练习巩固 1.试一试:6、2表示什么?6+2呢?8、2表示什么?8-2呢? 2.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3.第3题(游戏):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8? 4.第4题(比一比)。口算 5.拓展题:配对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一、复习 口算,开火车。(课件出示)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在炎热的夏天,你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泳馆,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投影出示游泳馆场景) 1、引导学生直观地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或男生、女生)两部分。随即提出数学问题: 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说明: 进入情境,从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题意,直观地理解加法含义。 学生列式后,再板书: 5+3= 8、3+5=8。 引导观察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交流)(交换加号两边的加数,得数不变) 2、引导: 刚才我们应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 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有5个,池边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8-5=3,同时要求学生再次用手势表示题意,巩固减法含义。 观察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从总数里减去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从总数里减去另一个数等于这个数)

再次引导观察。由同一幅图我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看这四道算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5、小结过渡: 刚才同学们思考问题很认真,明白了在求一共有多少时,是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在求其中一部分时,就用总人数去掉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引导学生直观地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或男生、女生)两部分。随即提出数学问题: 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题意,直观地理解加法含义。 学生列式后,再板书: 5+3= 8、还能写出怎样的一道加法算式3+5=8。 从这两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引导: 我们写出了得数是8的两道加法算式,知道了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看这幅图怎样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呢?杨老师教过大家,要写减法算式,先要在图中找出总数,谁来试一试 生: 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有5个,池边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8-5=3,同时要求学生再次用手势表示题意,巩固减法含义。还可以怎么说?8-3=5(板书)

得数是8的加法

得数是8的加法 ----8的加法和8减几丰城镇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于莎莎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第45-48页,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和8减几. 2.渗透看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为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做准备. 3.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8的加法和8减几. 【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填空: 3.口算: 4+2= 7-3= 7-5= 7-4= 2+5= 6-4= 1+6= 6-5= 3+3=7-6=3+4=7-1= 4.学生填完8的组成后,老师提问: 看到8的组成,你们想到了什么?先说第一组: (想到8可以分成3和5,3和5组成8)

还想到什么?(还想到3加5等于8,8减3等于5) 看到第二组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 同学们不但掌握了8的组成和分解,而且还能根据8的组成和分解想到有关的加法和减法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和8减几的题.(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1)出示加法图: 师说: 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 指名说: 有7块黄方块、1块绿方块,求一共有几块方块? 师问: 要求一共有几块方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7+1=8)师说: 还是这幅图,谁能再列一道加法算式?(板书:1+7=8 师问: 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 一共有8块方块,拿走1块,求还剩几块? 师问:

求还剩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8-1=7) 师问: 还是这幅图,你们还能列出一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说,板书:8-7=1 (2)观察两幅图: 师说: 这两幅图,第一幅是求把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第二幅是求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3)说计算方法: 师问: 我们不看图,怎样想7+1,1+7,8-1,8-7等于多少? 2.教学例2 (1)看图列加法算式: 指名一人在磁铁小黑板上摆,其他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摆小方块. 师说: 左边摆6个方块,右边摆2个方块.摆完后,看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列在自己的小黑板上. 集体订正,板书:6+2=8 2+6=8 师问: 你们能说一说这两个加法算式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吗? 两人一组互相说、指名说.

第8课时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第8课时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的例题、“试一试”,第58~59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会看图写四式,掌握8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由一图四式体会、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朋友们,谁愿意开动脑筋来答题,摘走这些智慧果? 8可以分成(5)和3,8还可以分成——3和5。 8可以分成6和(2),还能想到8可以分成——2和6。 1和7合成(8),()和()也合成8?7和1合成吧? 最后一题,8可以分成(4)和(4)。 2、过渡语:祝贺大家顺利摘得智慧果。刚才我们复习了8的分与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例题:出示例题图

瞧,小朋友们多开心,他们在——游泳。他们有的在泳池里,有的坐在泳池边。数一数泳池里有几人?——5个。泳池边上呢?——3个。 (1)图中一共有几人?可以怎样列式?(相机板书) 5+3=8 ,怎么想到5加3等于8的?(因为5和3合成8。) 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泳池里的5人和泳池边的3人合起来一共有8人。)还能再想一道加法算式吗? 3+5=8 ,你又是怎么算出来的?你能说说这道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吗?比较:看一看这两道加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5和3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都是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看了这幅图,谁会列减法算式?(相机板书) 8-3=?你是怎么算的?(因为8可以分成3和5,所以8-8=5。) 表示什么意思?还能列出不同的减法算式吗? 8-5=? 比较:仔细观察这两个减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用8来减。为什么?因为一共有8人,8人去掉泳池边的3人就是水里的5人。去掉泳池里的5人就是边上的3人。) (3).提问: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4道,我们来齐读一下。)再横着看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引导观察,小组交流讨论,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汇报交流:减号前面的数就是加法算式的得数(相机把8描红);都用到了数字3、5和8。 3和5相加,5和3相加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8。8减3、8减5都是从总数8中去掉一个数,得到另一个数。 2.“试一试”

《8加几》教学反思

《8加几》教学反思 “8加几”是在学习“9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也就是在学8加几之前,孩子们已经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而8加几只是对进位加法的巩固和对各种计算方法的探究。上课之前,对于课件的制作也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完“8加几”后,对这一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准确的说,这节课不是完整和漂亮的一节课。和我预想的效果相差太远,因此,自己反思后,在之后的教研活动中也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能够改正不足,使以后的教学能够更成熟。 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复习题过多,应该精简。虽然每一到复习题都是我精心设计的,但是可以减少数量。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是这节课更完整。 2、复习题中引出“8加几”的题型可以改为放在最后,这样就节约了复习的时间,为后面节约了时间。 3、复习题的计算题比较多,设计也很实用,但是让孩子回答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比如:开火车、抢答、卡片、小黑板等形式呈现,这样即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实用性。 4、对于教法应该优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样的问题使得孩子对教法的探究很有好处,但是应该在教学中优化一种或者是两种方法,有利用计算速度的提高。 5、应该提出问题后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的训练。 6、对于能耐心听取孩子回答问题这个好习惯应该坚持。 7、对于孩子们的激励语用的很好。比如:“学数学,学方法。”“上课多听一分钟,下课多玩十分钟。”“数学越学越简单。”……即灌输好的思想,也可以作为口号提醒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 还有很多收获就不一一列出来了,但是我应该多反思,多思考,坚持用的好的地方,改进不好的地方,使自己能尽快成熟起来。

一年级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的例题、试一试,第50~51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游泳活动的情景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土,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 怎么想5加3和3加5等于几? 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1)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3、提问: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些什么? 4、试一试 (1)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3)集体订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2)集体订正: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第二幅图只列出了两道算式? 2、游戏巩固 游戏一:帮帮小河马。 出示□+□=8,说明:小河马遇到难题了,看它多着急啊!你能帮帮小河马吗? 让同桌一起用数字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算式。 游戏二:旋转木马。 在旋转木马的音乐声中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同桌互相交流。 游戏三:放鞭炮。 用卡片逐题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口答。如回答对,其余学生发嘭、啪声;如答错,则发嗤声。 3、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6题。 小组合作探讨:根据图意你们能列出多少道算式?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得数是8的加法和减法

第八课时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4~5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2.让学生知道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四道算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及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小组“开火车”,集体答。 2.看图列式。(小黑板出示)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些加、减法的计算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师: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数一数池中有几人?池边又有几人?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引出加法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你会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汇报。(相机板书:5+3=8、3+5=8)你能说说这两道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吗?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总结: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师:刚才我们运用加法算出了一共有多少人,如果告诉你“一共有8人”、“池边有3人”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引出问题:池里有几人? 师:要求“池里有几人?”你会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汇报。(板书:8-3=5)你能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吗? 师:你还能根据图中的哪两个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提问。引出问题:一共有8人,池里有5人,池边有几人? 师:你会列式吗?(板书:8-5=3)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提问:观察这两道减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总结:两道算式都是用8来减的,其它两个数也交换了位置。 师:真棒!我们根据一幅图,列出了几道算式?仔细观察这四道算式,它们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师:这四道算式中都用到了3、5、8这三个数,其中3都表示什么意思?5呢?8呢? 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算式,包括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当我们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时,要用加法来计算;当我们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要用减法来计算。虽然计算的方法不同,但是这四道算式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师:其实这样有联系的算式还有很多,你能根据老师说的一道算式写出其它三道算式吗?(出示算式:1+7=8) 2.试一试。 (出示拔萝卜情境图)师:小兔子也来陪我们一起学知识了,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四道算式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交流。 师:谁能说说这四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样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的?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帮助你? 总结:计算时,我们可以根据分与合的知识来计算,也可以根据四道算式之间的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8.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_4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54~5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l~5。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3.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0~8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4= 7-2= 5+1= 6-2= 4+3= 7-5= 1+5= 6-4= 口算后,选择一组加法和一组减法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看图写算式: 厶厶厶厶厶厶 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 3.导人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方面的知识来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图中有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板书:5+3=口,3+5=口) 怎么想5加3和3加5等于几?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3)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8-3=口)怎样想8减3等于几? (4)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8-5=口)怎样想8减5等于几? (5)想一想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4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6)小结: 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相应的减法算式,这里的四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小白兔拔萝卜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数学教案-得数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数学教案-得数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 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和8减几.2.渗透看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为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做准备.3.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重点8的加法和8减几.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计算.教具学具磁铁小黑板、方块图、圆形图、小方块、小黑板、小方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板演:2.填空:3.口算:4+2= 7-3= 7-5= 7-4=2+5= 6-4= 1+6= 6-5=3+3= 7-6= 3+4= 7-1=4.学生填完8的组成后,老师提问:看到8的组成,你们想到了什么?先说第一组:(想到8可以分成3和5,3和5组成8)还想到什么?(还想到3加5等于8,8减3等于5)看到第二组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启发谈话:同学们不但掌握了8的组成和分解,而且还能根据8的组成和分解想到有关的加法和减法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和8减几的题.(板书课题)1.教学例1 (1)出示加法图:师说: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指名说:有7块黄方块、1块绿方块,求一共有几块方块?师问:要求一共有几块方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

7+1=8)师说:还是这幅图,谁能再列一道加法算式?(板书:1+7=8) 师问: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引导学生说:一共有8块方块,拿走1块,求还剩几块?师问:求还剩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8-1=7)师问:还是这幅图,你们还能列出一道减法算式吗?指名说,板书:8-7=1 (2)观察两幅图:师说:这两幅图,第一幅是求把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第二幅是求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3)说计算方法:师问:我们不看图,怎样想7+1,1+7,8-1,8-7等于多少?2.教学例2 (1)看图列加法算式:指名一人在磁铁小黑板上摆,其他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摆小方块.师说:左边摆6个方块,右边摆2个方块.摆完后,看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列在自己的小黑板上.集体订正,板书:6+2=8 2+6=8 师问:你们能说一说这两个加法算式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吗?两人一组互相说、指名说.(2)看图列减法算式:师说:刚才我们摆的是求和的题,如果现在从这8块中拿走2块,怎样摆?(指名一人上前摆一摆,其他人摆自己的小方块.)如果从这8块中拿走6块,怎样摆?(自己动手摆一摆)师说:你们都会摆了,能不能根据刚才摆的列出两个减法算式?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小黑板

《十几减5、4、3、2》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十几减5、4、3、2》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掌握破十法、连减法和相加法,同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交流,使学生能够将对算理的理解上升为掌握为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思考题”和“数学游戏”的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组织学生练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初步感受差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对所学的减法算式进行简单地整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计算,使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计算方法,独立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数学并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十几减5、4、3、2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正确计算。 2. 难点: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同学们学习了8加几,9加几,十几减9,十几减8、7、6的计算,老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来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你们愿

意接受挑战吗? 出示口算提卡,学生快速抢答。 9+4= 8+5= 9+3= 7+6= 6+8= 11-9= 16-8= 13-7= 10-4= 4+8= 11-7= 12-8= 15-6= 10-7= 2+9=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教师通过学生说的总结方法,相加法、破十法、连减法) 二、探究新知。 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老师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掌握了以前学过的知识,那么下面看一下17页例4中的几道题,你们会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坐得端正。看完要仔细检查每一道算式看看自己有没有马虎的地方,不能会做就大意。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学生汇报。(相加法、破十法、连减法) 破十法:把12分成10和2,10减去5等于5,5再加上2等于7,也就是12-5=7。 连减法:把5分成2和3,12减去2等于10,10再减去3等于7,也就是12-5=7。 想加法:因为5+7=12,所以12-5=7。 (注:有学生能计算出结果,但方法名称弄混了。这里重点又强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876加几_人教版新课标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876加几人教版新课标 8、7、6加几是在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我就让学生在游公园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口算。通过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迁移推理的能力,优化算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到想学、乐学、会学。 在紧张中上完了这节课,回忆一节课,我反思着。 一、创设生动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标中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把学生放在首位,每个教学环节都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我在设计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刚开始我设计了带领学生参观海洋公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本节课。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因此,学生在这节课的收获是不小的。 计算课往往让学生感到很枯燥,如何调动学生,让学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显得很重要。上课开始,我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通过“比反应”、“答对就出发”等让学生处于一种比比、试试的心态,引起学生好奇心,唤起学习兴趣,不但激发动机,更激发思维。 二、营造和谐课堂,让学生有效参与。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每位教师都注重课堂的和谐,通过创造和谐的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课堂的学习中,同时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愿意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操

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 思维活跃,训练有度。 本课设计以游乐园为主线,教师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使之产生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最后进行课外延伸,张扬个性,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这样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深度,方法上有灵活度,结果上有效度。如果单一是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练习,会很枯燥,因而设计趣味练习,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快乐转盘和找朋友,几乎全班参与了活动。 2. 机会充分,评价有方。 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学生能说出来的不讲,学生能做的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的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馈,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每位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这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将例2、3进行整合,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遇到困难同桌相互讨论,让学生在探索性的活动中,参与各个环节,逐步感受成功的喜悦。

8加几、7加几教学反思

8加几、7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采用活泼多样的复习形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所复习的内容 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7、加几的进位加法。接着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 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探索出8+9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然后鼓励学生摆脱学具,利用知识的迁移,完成8加几的其他式题和7加几的一些式题。在巩固练习阶段,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凑十”,再教他们唱“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凑十歌”的教唱,不仅把课堂活动气氛再次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愉快的学唱中掌握了“凑十法”。 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 决具体情境的问题中初步感知凑十法。然后借助动手操作,使学生在 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把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 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从而理解和掌握凑十法。最后是脱离实物,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分层地逐步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2.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精心设计练习,计算课是较单调无味的。特别是学生上了20多分钟后,已经觉得有点累了,特别是对一年级小朋友们来说,注意力很难集中,枯燥的计算已经对学生没有了吸引力,这时我把练习设计为“你只要做对一道,并且讲出你想的过程。老师就给你一个奖励,这一效果显著,学生们对这些奖励和鼓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促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课堂充满活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节课 教学充分运用合作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例题8+5时,我让学生四人合作,引导探究算法。计算7+6采用合作方式。这样不仅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3.注重学生初步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关键处、在学生有话想说的地方,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如,根据具 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后,让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在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计算8+5后,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不仅能相互启发,体验算法多样化,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让同桌互相 交流,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学生在相互交流将逐渐形成合 作意识。

《8加几》教学设计

8加几 第1课时:8加几(一) 教学内容P89-90 例1、2及相关课堂活动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前面的学习,牵引出口算8加几的方法,主要掌握凑十法。 2.会口算8加几,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讨8加几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口算8加几。 教学重难点1. 探索8加几的口算方法 2.会口算8加几,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复备 一、复习铺垫 8+()=10 8+2+3= 8+2+7= 8+2+9= 集体订正,生说得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探索8+5的算法) (1)出示例1图。 ①提数学问题并列式。 你能给这幅图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有8个人正

在玩飞镖,又来了5个小朋友,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8+5 你能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这道算式吗?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算法。 ②探讨算法: 方法一:把8看作10,10+5=15 15-2=13 方法二:8和2组成10,把5分成2和3;2和8组成10,10+3=13…… ③指导学生看书验证: 看一看你的算法和书中的哪一个小朋友的一样?其他小朋友的算法你知道吗? ④你最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2)巩固计算。 学生翻开书88页,算一算。 ①独立计算 ②汇报答案并说说之间所用到的方法 (3)小结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中都有8,是8加几的算式。(板书) 8+几的计算方法:见到8想2,因为8和2能凑成10。2.教学例2(学生独立探索4+8的算法)

(1)出示例2图,看图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根据8+几的口算方法,你能算出4+8得多少吗? (2)汇报算法。 ①8加4和4加8的答案是一样的,我想8+4等于几就可以了 ②把4分成2和2,8+2等于10,10+2=12 (3)指导学生看书验证:看一看你的算法和书中的哪一个小动物的一样?其它动物的算法你知道吗? (4)巩固练习 书88页算一算。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填一填。 这道题你准备怎样解决?为什么? 2.摆一摆,写算式 3.按规律写出8加几的算式。 最快的孩子来,说说你是按照什么规律写的?你们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板书 8加几 8+5=13

一年级数学: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一年级数学: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游泳活动的情景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土,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 怎么想5加3和3加5等于几? 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1)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3、提问: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些什么? 4、试一试 (1)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3)集体订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2)集体订正: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第二幅图只列出了两道算式? 2、游戏巩固 游戏一:帮帮小河马。 出示□+□=8,说明:小河马遇到难题了,看它多着急啊!你能帮帮小河马吗? 让同桌一起用数字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算式。 游戏二:旋转木马。 在旋转木马的音乐声中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同桌互相交流。 游戏三:放鞭炮。 用卡片逐题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口答。如回答对,其余学生发嘭、啪声;如答错,则发嗤声。 3、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6题。 小组合作探讨:根据图意你们能列出多少道算式?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四、教学后记

有几棵树教学反思

篇一:有几棵树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有几棵树》这节课通过学会“8加几”的进位加法,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突出“凑十法”的优化计算方法。我以“3月12日是植树节”的情境引入,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入,培养孩子绿化环境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展示“有几棵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学习如何计算8+6时,让学生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并在小组说一说;在巩固练习,引导学生编数学故事,培养孩子完整表达数学语言。在这节课上,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课堂很活泼。学生们很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足之处: 1)在规范算法之后,应该全班同学齐读算法,以帮助学困生在头脑中建立计算模型。 2)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孩子学习算法多样化。而我在课堂中较期望学生更倾向“凑十法”,有点扼杀孩子们开放的数学思维。但这也是我思考的一个方向,如何能更好将两者融在一起呢? 篇二:《有几棵树》教学反思 《有几棵树》教学反思 辛梅 我教学的是数学《有几棵树》,即“8+几”的加法。教学结束后,感觉有得有失,现反思如下。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8加几”的进位加法,突出“凑十法”,让孩子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法,我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先展示“有几棵树”,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再学习如何计算8+6,让学生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并与同桌说一说,从而学会“8+6”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这节课上,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课堂很活泼。 但这节课也有缺憾之处:我的初衷是鼓励孩子学习算法多样化。而我仍没让孩子完全放开手脚,还是期望学生更倾向“凑十法”,有点扼杀孩子们开放的数学思维。但这也是我思考的课前就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更好将两者融在一起呢?再有就是关注学生不够,我感觉还是在按自己的思路教学,忽略了最重要的学情。其实孩子们一开始就把我期望的2种方法一下就说出来了,可我没利用,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一种一种解决的。感觉灵活性不够。 篇三: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棵树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篇四:《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浦口外国语学校范从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体验成功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8的分与合 2、一图两式练习 二、探究新知 你们喜欢游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1、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看到什么? 生:池里有5人,池外有3人,一共有8人。 师:那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3=8 8-3=5 3+5=8 8-5=3 师:5+3=8表示什么意思呢?规范说出: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外有3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8个。8-3=5就表示一共有8个小朋友,去掉池边的3个还剩下池里的5个。 生:同桌间互相说说其余2个式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这4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现在我一起来看看左边的这两道算式,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比较:(1)5+3=8 3+5=8 (2)再看看右边的两道减法算式,这两道减法算式都是用什么去减?(手捂住第二道算式)当我们看到8-3=5时就要想到8-5=3。8-3=5 8-5=3 (3)观察这4道算式,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都是想到了......(8的分与合),也就是说5+3=8是因为5和3合成8,8-3=5是因为8可以分成3和5. 小结:根据图中的(池边有3个小朋友、池里有5个小朋友、一共有8个小朋友)(教师用体态语言表示出来)这3个信息,我们可以写出4道算式。 2、教学“试一试” 小兔子看到小朋友们在做运动,她也想去运动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那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