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主流预碰撞安全系统解读

合集下载

底盘系统中的主动安全技术与预碰撞系统

底盘系统中的主动安全技术与预碰撞系统

底盘系统中的主动安全技术与预碰撞系统
底盘系统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

在现代汽车技术中,主动安全技术和预碰撞系统成为
越来越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底盘系统中的主动安全技术和预碰撞
系统进行深入探讨。

1. 主动安全技术
主动安全技术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

在底盘系统中,采用了许多
主动安全技术来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比如,电子稳定控
制系统(ESC)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主动安全技术,它可以在车辆失控时通过减少发动机动力或制动单个车轮来帮助恢复车辆的稳定性,有效
减少侧滑和翻滚的风险。

此外,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牵引力控
制系统(TCS)也是底盘系统中常见的主动安全技术,它们在制动和加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2. 预碰撞系统
预碰撞系统是一种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来监测车辆前方状况,并在可能发生碰撞之前采取措施来减少碰撞伤害的技术。

在底盘系统中,预碰撞系统通常与紧急制动系统(EBS)结合,当系统检测到可能的碰撞风险时,会自动启动紧急制动,以减少碰撞的影响。

预碰撞系
统能够极大地提高汽车乘坐者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底盘系统中的主动安全技术和预碰撞系统对提高汽车安
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底盘系统中的安全
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相信未来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大的保障。

愿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舒适!。

5项高科技汽车安全系统 你体验过么?

5项高科技汽车安全系统 你体验过么?

5 项高科技汽车安全系统你体验过么?
如今,人们在追求汽车性能和外观的同时,也更加注意汽车的安全系统。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厂商也开始转变思路,将汽车安全科技保护范围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汽车司机及乘客,还包括了如何避免汽车与行人,其他车辆,甚至动物相撞,如何让司机保持警惕,将注意力放在前方路面上。

下面,我们将向大家介绍5 项高科技汽车安全系统:
1)部分路虎车型配置了外部安全气囊,为路边行人提供安全保护
这项科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路虎Discovery 在前保险杠中配置了传感器管,用来监测路边行人是否被汽车所碰撞到。

如果监测到有此碰撞,汽车前挡风玻璃前就会迅速张开安全气囊,这样就可以缓冲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行人的伤害。

当然,类似的科技也应用在沃尔沃汽车中。

2)沃尔沃城市安全防撞系统(City Safety):可以帮助司机避免开车撞碰行人或者时速在30 英里以内的摩托车。

沃尔沃城市安全系统是由沃尔沃公司开发的一项高科技防撞技术,它能够帮助司机避免碰撞拐弯驶来的车辆或者进入汽车车道的行人,自行车或者摩托车。

3)汽车夜视系统
很多高端豪华级汽车配置了夜视显示屏,比如宝马BMW 7 系列,奔驰S- Class 和奥迪A8,这几款车型都配置了不同类型的夜视显示屏,可以用在夜晚识别路面前方上的物体。

尽管司机可能会在夜晚开前照灯,但有些物体还是不容易观察到。

另外,在两车相会的时候,耀眼的灯光反而阻挡了司机的视野。

因此,这项技术就非常有用。

4)丰田Easy Speak 功能:能够让司机轻松与后座上的乘客交流。

adas功能指标

adas功能指标

adas功能指标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是一种基于车载电子技术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旨在提高车辆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

ADAS功能指标是衡量这些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常见的ADAS功能指标。

一、碰撞预警和自动紧急制动(FCW/AEB)碰撞预警(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是ADAS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它通过车辆前方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感知前方的障碍物,并在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发出警告。

自动紧急制动(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则是在FCW的基础上,当系统判断碰撞不可避免时,自动启动制动系统,以减少碰撞的严重程度或避免碰撞发生。

二、车道保持辅助(LKA)车道保持辅助(Lane Keeping Assist)是一种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监测车辆行驶的车道线,并在车辆偏离车道时通过轻微的方向调整来保持车辆在车道内行驶的系统。

它可以提醒驾驶员并协助驾驶员纠正方向,有效降低因驾驶员疲劳或分神而引发的事故风险。

三、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是一种能够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自动调整车辆速度的系统。

它通过激光雷达或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感知前方车辆,并自动调整车辆的速度以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

ACC可以有效减少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提高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四、盲点监测(BSD)盲点监测(Blind Spot Detection)是一种通过雷达或摄像头等传感器监测车辆周围盲点的系统。

它可以提醒驾驶员在变道时注意周围的盲区,并发出警告以避免发生侧面碰撞事故。

盲点监测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范围,减少变道事故的发生。

五、交通标志识别(TSR)交通标志识别(Traffic Sign Recognition)是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实时感知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并在驾驶员的仪表盘或车载显示屏上显示相关的交通标志信息。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一、系统概述汽车防撞预警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控制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如有风险,立即启动报警装置并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干预。

二、传感器选型与布局1. 传感器选型为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本系统选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三种传感器。

毫米波雷达具有穿透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雨雾等恶劣天气;摄像头可识别道路标志、行人和车辆等目标;超声波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近距离障碍物。

2. 传感器布局根据车辆结构和行驶需求,本系统将传感器均匀分布在车辆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确保无死角监测。

具体布局如下:(1)前方:安装两个毫米波雷达,分别位于车辆前保险杠两侧,覆盖前方120°的监测范围。

(2)后方:安装一个毫米波雷达,位于车辆后保险杠中央,覆盖后方60°的监测范围。

(3)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摄像头,分别位于车辆左右两侧,覆盖左右两侧60°的监测范围。

(4)四周:安装四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位于车辆前后保险杠和左右两侧,用于检测近距离障碍物。

三、控制器设计1. 算法设计(1)数据预处理: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噪、滤波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2)目标检测与识别:通过摄像头识别道路标志、行人和车辆等目标,结合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数据,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3)碰撞风险评估:根据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计算与本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碰撞情况。

(4)预警决策:根据碰撞风险评估结果,判断是否触发预警。

2. 硬件设计控制器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等。

处理器选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嵌入式芯片,满足系统实时性和稳定性的需求;存储器用于存储算法模型和运行数据;通信接口负责与传感器、报警装置和执行机构进行数据交互。

汽车主动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主动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主动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主动刹车系统,也被称为预碰撞主动刹车系统,是一种基于车辆感知和控制技术的智能安全系统。

它能够通过感知车辆前方的障碍物,并在必要时主动刹车,以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主动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感知系统汽车主动刹车系统的核心是感知系统,它利用各种传感器和摄像头来感知车辆前方的情况。

这些传感器包括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

它们通过不断扫描周围环境,获取与车辆距离、速度等相关的信息,并传输给控制系统。

二、车辆跟踪与监控感知系统获取到车辆前方的障碍物信息后,会进行车辆跟踪与监控。

通过分析感知到的障碍物的位置、速度和大小等特征,系统可以准确地确定与车辆最近的障碍物。

同时,系统会持续监控障碍物的运动状态,以预测潜在的碰撞风险。

三、碰撞风险评估在车辆跟踪与监控的基础上,系统会进行碰撞风险评估。

通过分析车辆与障碍物的相对运动状态和速度变化等因素,系统可以评估出潜在的碰撞风险。

如果评估结果超过了设定的阈值,即存在高风险的碰撞可能,系统将启动主动刹车准备。

四、预警提示一旦系统评估出存在碰撞风险,它将通过声音、光线或振动等方式向驾驶员发出预警提示。

这些预警提示旨在提醒驾驶员注意前方的危险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操作来避免碰撞。

五、主动刹车如果驾驶员未能及时采取避免碰撞的操作,主动刹车系统将自动介入并施加制动力来减速或停车,以减少碰撞的严重程度。

它会向制动系统发送信号,触发刹车,并根据激光雷达或摄像头的反馈信息对制动力进行实时调节。

六、系统复位与重启一旦系统触发了主动刹车,车辆将停止或减速,系统将进入复位状态。

当驾驶员重新加速,刹车系统接收到加速信号后,主动刹车系统将自动重置,并准备重新启动。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主动刹车系统并不能完全避免碰撞的发生,它只是通过减速或停车来减轻碰撞的冲击力。

驾驶员仍然需要保持注意力和主动性,及时采取避免碰撞的操作。

结论汽车主动刹车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技术,它通过感知车辆前方的障碍物、评估碰撞风险,并在必要时主动刹车,为驾驶员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

奔驰预碰撞系统工作原理

奔驰预碰撞系统工作原理

奔驰预碰撞系统工作原理
奔驰的预碰撞系统是一项先进的安全技术,旨在帮助减轻碰撞事故对车辆乘员的影响。

这一系统基于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通过检测周围环境和车辆行驶状态,提前发现潜在的碰撞危险,采取措施来减少碰撞的严重程度或避免碰撞。

奔驰预碰撞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传感器检测:预碰撞系统依赖于车载传感器(如雷达和摄像头),用于持续监测周围环境,包括前方车辆、行人、障碍物等。

2. 识别潜在危险:系统分析传感器数据,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来识别潜在的碰撞危险,比如与前方车辆的距离、速度差、前方行人等情况。

3. 发出警告:当系统认为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会通过车载显示屏、声音警示或振动等方式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提醒驾驶员做出反应。

4. 主动安全措施:如果驾驶员未能及时反应或无法避免碰撞,预碰撞系统会主动采取措施,例如紧急制动或调整车辆悬挂,以减少碰撞的严重程度或避免碰撞。

5. 减少碰撞影响:预碰撞系统旨在帮助减轻碰撞事故对车辆乘员的影响,通过主动安全措施来降低碰撞速度或避免碰撞,从而减少潜在的伤害。

这种系统依赖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算法,可以在驾驶员无法及时察觉到潜在危险情况时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提高车辆乘员的安全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离追尾 五大主流预碰撞安全系统解读 主动避免碰撞无疑是安全的最高形式,目前很多汽车厂商已经在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并且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预碰撞安全系统。下文中我们将一起了解目前汽车厂商推出的几款主流预碰撞安全系统,看看它们都有什么本事。

爱卡汽车网8月2日报道 七月的一起动车追尾事故让全国人民都为之悲痛。逝者已去,生者前行。在反思悲剧发生的同时,我们也要审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与动车相比,汽车与我们的关系似乎更加密切,是目前使用最为频繁的交通工具。这些高速穿梭的“大铁盒子”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隐患,碰撞和追尾事故时有发生。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汽车,但汽车越来越安全却是大势所趋,科技的发展让汽车的安全不仅体现在坚固的车身和气囊等传统安全配置上,更加智能化的电子设备让汽车变得更加”聪明“。主动避免碰撞无疑是安全的最高形式,目前很多汽车厂商已经在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并且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预碰撞安全系统。下文中我们将一起了解目前汽车厂商推出的几款主流预碰撞安全系统,看看它们都有什么本事。 ●大众 Front Assist 大众研发的预碰撞安全系统名为Front Assist,又称为City Emergency Brake——城市紧急刹车系统。顾名思义,这是可以在侦测到危险后把车刹停,从而避免碰撞的安全系统。 【大众Front Assist预碰撞安全系统】 一项分析报告显示,在严重事故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司机在危险即将来临之时都下意识地做出了紧急规避动作,说明很多安全事故是可以预知的。Front Assist正是利用了从预判到事故发生之间的几秒钟时间,产生了良好的防护效果。 Front Assist的工作范围在0-30km/h之间,利用车头的毫米波雷达监控方障碍物,而行车电脑根据车速和车距的信息自动判断前方是否有危险。如果有的话(例如前车突然急刹车),车内的蜂鸣器将会发出声音对CC的驾驶员发出提醒。而此时驾驶者如果依然没有及时作出反应,车辆会自动制动。 据调查研究,在所有已知的交通事故中追尾事故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Front Assist主要作用是避免车辆追尾,但是假如前方出现行人就需要驾驶员自行刹车或者紧急避让。 因为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比较高,基于这种探测设备的预碰撞系统价格都比较昂贵,之前一般都安装在豪华车型上,国产大众CC也只出现在顶配车型的配置单之中。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个部件,大众CC至尊版的前部LOGO被设计成平面封闭的,并非我们常见的镂空LOGO。

●沃尔沃 CWAB 沃尔沃CWAB的英文全称是Collision Warning with Auto Brake。这种新系统可以最大可能地降低碰撞时的车速,减少对碰撞中双方乘员的伤害风险。

【沃尔沃CWAB系统】 沃尔沃CWAB系统以摄像头、雷达同时侦测,雷达负责侦测车辆前方150米内的范围,摄影镜头则负责前方55米内的车辆动态。当与前车距离过近或路中间有行人时,会通过类似于刹车灯的警示灯亮起,提醒驾驶者注意。如果发出警示后碰撞的风险仍然在增加,制动支持功能会被激活。刹车片能缩短响应时间,预充液压增强制动压力,确保司机在没用力踩刹车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有效制动。如果司机没有实施制动而系统预见碰撞即将发生,制动器将被激活,自动采取制动措施。 自动制动功能的作用是尽可能地降低碰撞速度,从而减少两车乘员的受伤机率。举例来说,如果把碰撞速度从60公里/小时降低到50公里/小时,撞击力就会减少大约30%,这足以决定乘员是受轻伤还是重伤。在有些情况下自动制动功能甚至可以协助完全避免碰撞的发生。 除了CWAB系统外,沃尔沃还研发了城市安全系统与之相配合,该系统在时速30km/h以下时启

动,自动侦测前方10米内是否有静止或移动中的车辆。如果前车突然刹车,而驾驶员系统发出的警示未采取任何行动,车辆就会自动刹车。如果两车的相对速度差低于15km/h,该系统启动后可以使车辆自动刹停,避免碰撞的发生。当两车的相对速度差在15-30km/h之间时,该系统可在碰撞发生前将速度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减少本车与前车乘员及车辆因碰撞而产生的损伤。 需要强调的是该系统并没有解除司机驾驶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的责任。自动制动系统仅在它认为即将发生碰撞时才会起作用,因此有助于减轻碰撞的后果,有时也可以避免碰撞的发生。

●奔驰 pre-Safe 奔驰推出的预碰撞安全系统被命名为PRE-SAFE,它能协调车辆主、被动安全系统和谐工作。基于主动安全系统传感器传来的提示危险信号,如车辆打滑或大力制动等,几毫秒之内,PRE-SAFE就能做出危险状况判断并激活执行机构,为即将到来的碰撞,做好乘员全方位的保护准备。 在紧急制动情况下,PRE-SAFE系统可以让前排座椅在高度和前后方向上迅速移动,使乘客在车内处于更为理想的位置,这样,一旦碰撞发生,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能更好地发挥保护作用。在选装的奔驰动态控制座椅上,通过膨胀气室的方法可以让乘员更好地固定在座椅上。 【奔驰PRE-SAFE系统主要作用在于防止碰撞】 另外,如果车辆发生某种程度的侧滑,侧窗和天窗会自动合上,这样事故发生时乘员就没有被抛出车外的危险了,同时在侧撞和翻滚时窗框部位有更好的支撑保护作用。当然,奔驰也考虑到一旦危险来临,安全气囊发挥作用时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因此侧窗和天窗会保留大约5公分左右的缝隙用于减缓安全气囊弹出时的所带来的压力。 【奔驰PRE-SAFE系统与车内的一系列防护措施相结合】

PRE-SAFE制动系统对预防护体系做了进一步的提升。该系统能在碰撞发生前一刹那对车辆自动制动,并能与奔驰的制动辅助系统协同工作。制动辅助系统能用图像和声音信号提醒驾驶员发生追尾的风险,并能及时计算出所需制动力大小,一旦刹车踏板被踩下,相应的制动力立刻产生。 【PRE-SAFE系统工作过程】 具体工作过程是:车辆通过车前雷达探知前方物体和车辆距离,并将潜在事故距离分为三档进行判断。在距离碰撞前2.6秒时,车辆发出蜂鸣警报,在撞前1.6秒时,警报器再次响起并施加50%制动力,安全带提前收紧,座椅下半部升高,并将乘客调整至安全坐姿。在碰撞前0.6秒时,车辆将强制施加100%制动力,在时速55km以上,最后0.6秒的100%刹车也许未必能把车辆刹停,但已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碰撞带来的伤害。

国内搭载车型:奔驰C级、E级、S级、R级、 CLS 、CL、GL、 GLK 、ML 侦测设备:毫米波雷达 作用范围:30km/h以下避免碰撞,30km/h以上减轻碰撞 侦测对象:车辆、行人 ● 丰田 Pre-Collision System 丰田的预碰撞安全系统被称之为Pre-Collision System,简称PCS。丰田的预碰撞安全系统最早出现在2003年,2003年雷克萨斯的LX和RX车型装备了丰田的PCS预碰撞安全系统。

【丰田Pre-Collision System】 这套系统的传感器同样是装在车头的一个毫米波雷达,该雷达能自动探测前方障碍物,测算出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毫米波雷达被设计在车标内】 若系统判断碰撞的可能性很大,警报器将发出鸣叫提醒,提示驾驶员规避。刹车辅助(BA)系统会立刻进入准备状态,辅助驾驶员刹车,从而给车辆更大的制动力;当系统判断出碰撞即将发生时,则会预先收紧正/副驾驶员安全带,刹车系统也会同时制动,自动降低车速。

【搭载此项配置的雷克萨斯LS系列】 【搭载此项配置的雷克萨斯RX系列】 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丰田的PCS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一部分车型在微波雷达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摄像机,使得系统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如今该系统主要由4个系统组成:预碰撞座椅安全带、预碰撞制动、预碰撞辅助制动和悬架控制。制动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即使驾驶员还没踩刹车踏板,刹车系统便可以施加一部分制动力。而悬架控制系统可以抑制车辆在全力刹车时的点头现象。

国内搭载车型:皇冠、雷克萨斯GS460,LS460L、LS600hL和RX350等 侦测设备:毫米波雷达、摄像头 侦测范围:速度未知、但不能刹车至完全停止 侦测对象:车辆、行人 ● 斯巴鲁Eyesight 斯巴鲁Eyesight功能自08年5月率先在日本发布,此后斯巴鲁又推出了其升级版。升级后的Eyesight不仅可在必要时启动自动刹车避免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发生碰撞,还能在使用追踪前方车辆功能时使车辆保持相对停止状态。 【斯巴鲁Eyesight系统】 当前后车行速度差低于30km/h、碰撞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驾车者该踩刹车而未踩),斯巴鲁EyeSight系统通过前挡风玻璃的传感侦测器探测到这种情况,系统就会马上介入并主动采取刹车动作以避免发生碰撞。而在车速差超过30km/h的情况下,自动刹车系统仍会启动,不是以刹停的方式而是适当减速。这与沃尔沃的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比较相似。 实际行驶时,斯巴鲁Eyesight系统监控到前方道路障碍物状况异常时,会在仪表盘内呈现

“BRAKE!”字样,闪亮警告灯并给以警告音提醒,随后自动刹车系统给予轻微的刹车力,之后若驾驶者还没有自觉的刹车动作,程序会相应做出判断给以强烈的制动力,瞬间刹停。 【斯巴鲁EyeSight所采用的立体摄像机】 【立体摄像机可对行人和车辆进行甄别】 另外,斯巴鲁自适应巡航系统中带有“全速追踪功能”,在堵车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即使前方车辆停车时间长,后方追踪巡航车辆的ESC介入作用结束后电子驻车制动器(EPB)将启动,车辆可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若要将此时已停下来的车辆重新驱动,只要重踩油门或按下方向盘上的相应开关,车辆便可重新进入追踪巡航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