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度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车辆动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与设计

车辆动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与设计

车辆动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与设计关键信息项:1、车辆动力系统优化与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性能提升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能减排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本控制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优化与设计的范围和内容发动机类型与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动系统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源管理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时间节点和交付成果初步方案提交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与验证阶段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优化设计成果交付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费用及支付方式总费用预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性付款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付条件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质量保证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售后服务内容和响应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引言本协议旨在明确双方在车辆动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与设计项目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成预期目标。

11 背景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车辆动力系统的优化与设计成为提高车辆性能、降低能耗和排放的关键。

为了满足市场竞争和法规要求,需要对车辆动力系统进行多目标的优化和创新设计。

2、项目目标和要求21 性能提升指标车辆的加速性能、最高车速、爬坡能力等方面应达到或超过特定的标准和要求。

211 具体的加速时间指标:从 0 到 100 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应不超过 X 秒。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控制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控制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控制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新能源车已成为汽车领域的热门话题。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便是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控制。

本文将着眼于此,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控制进行探讨。

一、动力学建模动力学建模是指将车辆的物理特性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便在模型中进行动力学仿真与预测。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常常采用传统的机械模型进行建模,而现在则更多地应用基于控制理论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学建模方面,电池模型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电池模型的精确程度会极大地影响到对新能源汽车性能参数的预测与优化控制。

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池模型包括电化学-热力学模型、累积电量模型以及RC网络模型等。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动力学建模中,还需要考虑车辆动力匹配和电机控制系统的问题。

有一些研究将IC与EM共同看作混合动力总体的动力源,建立了复杂的混合动力系统数学模型,并针对不同使用条件进行了优化设计。

二、优化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优化控制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整车性能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增加续航里程等多个目的。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优化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能量管理策略控制能量管理策略控制是指通过对车辆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预测,根据动力需求对车辆进行节能控制。

目前应用较多的策略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最大化续航里程的电池剩余能量控制和基于最大化效率的功率控制。

2. 智能化驾驶控制智能化驾驶控制旨在通过车辆与环境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实现自主化的驾驶。

该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泊车控制和车道保持控制等多种技术手段。

3. 车辆动力输出控制车辆动力输出控制是指通过对车辆的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优化,以实现对动力输出轻重适度控制,提高车辆的驾驶稳定性。

该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电机RMS电流控制、自适应前馈控制和预测控制等。

三、问题和挑战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学建模和优化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基于混合FE-SEA方法的汽车驾驶室声学包优化设计

基于混合FE-SEA方法的汽车驾驶室声学包优化设计

基于混合FE-SEA方法的汽车驾驶室声学包优化设计
王一鸣;卢剑伟
【期刊名称】《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年(卷),期】2024(62)3
【摘要】以某车型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方法建立了驾驶室的中频噪声预测模型,通过实车试验,获取待测工况下的激励信号,并验证构建的驾驶室混合FE-SEA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分析车内噪声贡献度,确定声学包优化的主要方向,采用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以此构建克里金近似模型。

基于遗传算法对声学包布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验证了优化方案效果。

结果表明,合理优化关键板件的声学包布置参数能够有效降低驾驶室噪声水平。

【总页数】5页(P61-65)
【作者】王一鸣;卢剑伟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1.4
【相关文献】
1.基于有限元——统计能量数值混响室法的声学包设计与优化
2.利用混合FE-SEA 方法的前围隔声性能优化设计
3.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声学包优化
4.某皮卡驾驶室声学包设计和结构优化
5.基于驾驶室悬置性能参数优化的载货汽车平顺性提升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能效改进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能效改进

360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替代能源解决方案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能效改进是实现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能效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搭载内燃机和电动机,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工作。

这种结合传统燃油动力和电动动力的方式,使得混合动力汽车具备了高效、低排放及节能的潜力[1]。

1 关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认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先进动力解决方案。

它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协调两种动力来源的使用,以实现高效能耗、低排放和节能的目标。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由发动机、电动机、电池和控制单元等关键组成部分构成。

首先,发动机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是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负责为车辆提供动力,并充当电池充电的能量来源。

发动机的主要任务是在需要时为电池充电或提供额外的动力输出,以满足驾驶需求。

其次,电动机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动力来源,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电动机利用电能驱动车辆,并具有高效、响应迅速和零排放等优点。

根据应用需求,混合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能效改进摘要:本文探讨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能效改进的措施。

通过对传统发动机的优化,包括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摩擦能量损失,可以提高传统动力系统的效率。

另外,电动机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进一步增强混合动力系统的性能。

电池技术的改进,包括增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以及提升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为混合动力汽车提供更可靠的能源供应。

而引入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实现能量回收与再利用,实现能量管理的智能化,提高整体能效。

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出行的目标。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能效改进力汽车可以使用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以获得最佳的驱动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混动车辆节能降耗方案

混动车辆节能降耗方案

混动车辆节能降耗方案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石油资源的稀缺,节能减排成为了当代的热点话题。

混动汽车,即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充电的汽车,由于其能够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利用,使得其能源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减少了尾气的排放。

因此,混动汽车成为了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I. 控制能量的使用混动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控制能量的使用,避免能量的浪费,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1.合理利用制动能量传统汽车在制动的时候,会把动能转换成热能散发出去,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而混动汽车在制动的时候,可以通过回收制动能量,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从而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利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制动时造成的能量损失,实现节能的目的。

2.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发动机制动混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处于长时间的惯性行驶中,那么可以通过让发动机顺带制动来回收能量。

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混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

II. 优化动力系统和车身结构为了让混动汽车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需要进一步优化其动力系统和车身结构。

1.完善混合动力系统混动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

可以采用更先进的电动机、电池等技术,来提高混动汽车的动力效率。

2.降低空气阻力混动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会对其能源消耗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可以通过优化车身结构、改进车身外形等方式,降低其空气阻力,从而提高其能源利用率。

3.采用轻量化技术混动汽车采用轻量化技术,可以减轻车身重量,提高其加速性能,并且减少能源的消耗。

常见的轻量化技术包括使用更轻的材料来制造车身,精简汽车部件等,从而达到减轻汽车重量的目的。

III. 合理使用混动汽车除了优化混动汽车本身的结构和性能之外,合理使用混动汽车也是非常重要的。

1.选择合适的行驶模式混动汽车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方式,选择合适的行驶模式。

如在市区行驶的时候,可以选择纯电模式,而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时候,可以选择混合动力模式,根据不同的行驶条件自动切换行驶模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混合动力动车组的能效评估与优化设计

混合动力动车组的能效评估与优化设计

混合动力动车组的能效评估与优化设计混合动力动车组作为一种新型的动力系统,将传统的燃油动力与电力动力相结合,以实现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排放。

能效评估和优化设计是开发和推广混合动力动车组的重要任务,旨在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本文将对混合动力动车组的能效评估方法和优化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首先,能效评估是衡量混合动力动车组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要准确评估其能效,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能源利用率、能量损失、工作状态和实际使用条件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能量平衡法、能量流分析法和热力学性能分析法等。

能量平衡法是最常见的评估方法之一,通过对机械能、电能和热能的平衡计算,得出能源输入和输出的比例。

能量流分析法则从能量流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确定能量的流向和损失。

热力学性能分析法则基于热力学原理,对系统的能量变化进行研究,分析能量转化和损失的机理。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混合动力动车组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能效数据,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其次,优化设计是提高混合动力动车组能效的重要手段。

通过优化动力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策略,可以降低能量损失和提高动力系统的整体效能。

具体优化设计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力系统的整合和匹配:根据动力需求和工作条件,合理选择和配置燃油动力系统和电力动力系统。

燃油动力可以在高速运行和起步加速时提供高功率输出,而电力动力可以在低速行驶和制动过程中实现能量回收和再利用。

通过合理地调配两种动力系统的协同工作,可以提高整体能效。

2. 能量回收和再利用:利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供车辆再利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车辆启动和低速行驶时废气能量的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能效。

3. 高效能设备和材料的应用:采用高效能的发动机和驱动系统,减少系统能量损失。

同时,选用轻量化材料和减阻设计,降低动力需求,进一步提高能效。

4. 控制策略的优化:合理设计和调整控制策略,确保动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率。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分析

10.16638/ki.1671-7988.2021.02.067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分析*杨仕清(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300)摘要:混合动力汽车综合了内燃机驱动式汽车及电动机驱动式汽车的二者优势,具有环保、节油的特点,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

文章主要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混合动力汽车应用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混合动力汽车性能的关键性技术。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必要性;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U461.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1)02-210-03Necessity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Yang Shiqing( Yunnan V 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Yunnan Kunming 650300 )Abstract: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driven vehicle and motor-driven vehicl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fuel-saving, and has been widely valued by various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s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Keyword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 necessity; Key technologiesCLC NO.: U461.99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1)02-210-031 引言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甚至已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活,世界各国对此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系统的优化设计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系统的优化设计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系统的优化设计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运用内燃机和电动发动机结合起来的汽车。

利用这样的技术将电能和燃料混合使用可以让汽车在发动机的效率和电机的便捷性之间获得最佳的平衡。

而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系统,其优化设计能够更好的发挥混合动力技术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性能表现。

1.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混合动力汽车主要由内燃发动机、电动机、电池和变速器组成。

工作原理是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结合起来,通过变速器来调节输出的扭矩和转速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状态。

变速器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根据车速、加速度和扭矩等参数,通过变换相应正比关系来调节汽车传动系的转矩和转速。

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系统主要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

2.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系统的优化设计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比较复杂,其优化设计也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才能达到更好的性能表现。

下面列举一些优化设计的方法:2.1 调节电池容量和荷电状态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过程中,电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汽车的性能表现。

因此,要想让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达到最优,必须对电池的容量和荷电状态做出适当的调节。

当电池的容量太小或者荷电状态过低时,混合动力汽车将不得不依靠燃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此举会导致能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设计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系统时,电池容量和荷电状态的调节是十分关键的。

2.2 提高变速器效率变速器是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表现。

目前,大多数混合动力汽车采用CVT变速器或者DCT变速器,这些变速器的效率都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现在的最新技术是基于电磁耦合器或者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系统,这样的变速系统能够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动力性能,达到更好的性能表现。

2.3 优化动力控制策略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和内燃机的控制策略对其性能表现有很大影响。

在传统的混合动力汽车中,电机和内燃机的控制是通过电子控制器实现的,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却制约了汽车的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度优化设计: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汽车由于“大马拉小车”而导致的油耗居高不下的问题,而这种技术优势能否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混合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车马匹配”。

混合度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设计参数及混合动力汽车特性参数设计的核心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各动力总成如发动机、电动机、电池的功率和容量等特性参数,而所有这些参数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发动机与电动机功率的确定,即混合度的设计。

本文提出了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混合度的最优确定原则,其主要的约束条件为动力性能与电池电量平衡。

因此,与混合度设计相关的研究问题主要为动力系统总功率的设计方法(由动力性约束条件确定)、电池电量平衡策略(由燃油经济性要求确定)及混合度边值条件的研究。

(一)混合度的基本概念所谓混合度,指的是电系统功率P elec 占总功率P total 的百分比,即:%100⨯=P P t o t a l e l e c R (12-1)对于不同的传动系构型,混合度的定义会略有不同。

对于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度定义为:%100⨯+=P P P e m m R (12-2)对于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所有动力均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功率也就是动力源总功率需求,它属于电电混合形式,即发动机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功率和电池输出的电功率混合一起向电动机提供驱动功率,所以混合度定义为电池系统功率与电动机功率的比值:%100⨯=P P m essR(12-3)式中,P e ,P m 为发动机、电动机功率;P ess 为电能存储系统(即电池)功率。

上述动力源功率是指额定功率,它反映动力源的持续最大输出能力。

混合动力按混合度的分类:从混合度定义可知,混合度越大.说明发动机占的比例越小,越接近纯电动汽车。

相反,混合度越小,相应发动机功率较大,越接近传统汽车。

可以认为传统汽车是混合度为0的混合动力汽车,而纯电动汽车是混合度为l 的混合动力汽车。

如图所示,不同的混合度代表不同类型的汽车,从传统型到助力型、双模式、续驶里程延伸型、最后到纯电动,混合度是逐渐增大的。

从混合动力汽车类型与混合度关系可以看出,对于续驶里程延伸型HEV的设计思想是在普通电动车辆上增加一附加的车载能源(或原动机)并及时为蓄电池补充充电(或承担部分车辆行驶功率),减小蓄电池的能量消耗,延长电动车辆的续行里程,通常续驶里程延长型混合动力车辆都装备有一个较大容量的电池组和一个小型的附加车载能源( 如发动机/ 发电机组) 或小功率的原动机( 如内燃发动机),使整车质量与成本增加,其混合比较大, 适用于对排放严格限制的市区车辆。

而助力型HEV,发动机为主动力源,电动机作为辅助动力源以优化发动机的工作特性,提高车辆的经济性和降低排放,具有良好的节能潜力,同时整车布置、质量与成本也非常有利,因此,这种助力型是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应用最多的一种类型,其混合度小于50%。

双模式型混合动力车辆综合了上述两种类型车辆的特点, 且电功率与发动机功率基本相同,混合度约为50%。

这种类型汽车的主要特点为:既可以充当传统汽车在郊外行驶,也可充当纯电动汽车以零排放模式行驶相当长距离。

因此,这种系统的发动机、电动机与电池选择都较大.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从混合度概念可知,混合度可直接表明两动力源的功率组合,是混合动力汽车重要特性参数,混合动力汽车特性参数设计问题的核心就是混合度设计。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度R现状分析: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开始进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和开发,但由于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实现较为困难,直到90年代,各国才相继推出混合动力概念车或样车,并有小批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上市。

今天,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更是各国汽车厂商欲以争夺的目标。

图3——2所示为当前一部分混合动力汽车样车的混合度R变化曲线。

这些混合动力汽车有如下不同:1)代表不同的汽车类型。

包括紧凑型轿车、双座跑车和中型轿车,从而导致不同的汽车重量、内部空间及整车性能;2)代表HEV不同发展阶段。

有已市场化的产品,也有美国PNGV计划混合动力概念样车;3)装载不同的传统内燃机。

包括先进的汽油发动机和直喷柴油发动机;4)动力系统混合度R变化很大。

两款已市场化的混合动力汽车本田Insight 和丰田Prius的动力系统混合度分别为0.17和0.47。

由图3——2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市场上出现的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度R变化范围较广(0.1~0.5);可以认为,高混合度(R>0.5)的混合动力汽车并不被汽车厂商所考虑(由于电机、电池增加了整车成本)。

图3——2几款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度H的变化曲线图3---3三款本田混合动力轿车(红圈)、三款丰田Prius及福特Eascape(绿圈)、和几款与HEV分别同类型传统轿车(蓝圈)的动力系统混合度与汽车牵引负荷效率图。

图中可以出:1)传统中型轿车的负荷效率比较低,研究表明平均约为17%;2)三款本田轻度混合汽车(MHV)对负荷效率的改善没有丰田Prius及福特Eascape完全混合汽车(FHV)好。

3)三款丰田Prius混合度R变化为0.41、0.39、0.47,整车负荷效率相对对应逐渐提高;4)特别地,丰田04版Prius的负荷效率(34%)比其同级别轿车的负荷效率(19%)提高了15%,接近达到传统汽车发动机热机限值效率(38%)。

从而,相对于传统汽车,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混合动力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汽车负荷效率,从而改善整车的燃油经济性;•整车燃油经济性的提高,动力系统的完全混合要比轻度混合好。

•混合度R变化可以对整车的燃油经济性产生很大影响。

图3——3混合度R与汽车牵引负荷效率图基于上述,混合动力技术仍是各国汽车厂商关注的焦点,混合动力汽车仍在不断推出当中,同时现有的HEV动力系统混合度R变化范围很大,而混合度R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取又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整车成本紧密相关,因此深入开展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混合度对整车的影响:为了对混合度的合理选择提供定性指导,下面先就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度对整车的影啊作一综合分析。

总体上,混合度影响混合动力汽车类型、整车质量、成本、用途、燃油经济性等。

对于某一具体混合动力汽车、成本和燃油经济性是混合度最主要的影响方面,也是混合度设计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1)混合动力汽车类型混合动力汽车可根据混合度大小划分,当混合度H大于50%为续驶里程延伸型,小于50%为助力型,接近50%为双模式型。

另外,根据行驶前后蓄电池荷电状态SOC变化情况,混合动力汽车也可划分为电量维持型(Charge Sustaining)和电量可消耗型(Charge Depleting)两种。

一般情况,对于电量维持型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它的电池电量在实际行车过程中可自动补充,无需车外充电器补充电量,一般电池容量较小,其混合度H相对较小;而电量消耗型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电量在行车过程中无法得到平衡,更接近纯电动汽车,电池选择较大,需要车外充电器补充电量,因此,混合度H相对较大。

2)整车质量3---4混合度与整备质量关系混合度对整车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一般地,混合度越大,整车质量会增加。

如图(3—4)可知,整车总质量随着混合度值的增大而增加,基本成线性关系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发动机—发电机组与电池组的功率密度不同所引起的,由于动力源的总功率确定,增大混合度的值会增大电池组的功率而减小发动机—发电机组的功率,由于电池组的功率密度要小于发动机—发电机组的功率密度,因此,增大混合度的值会引起电池组和发动机—发电机组总的功率密度的降低,但总功率不变,所以其总质量会增加,并且引起整车总质量的增加。

但混合度对整车质量影响其实并不大,混合度增加很大幅度,而整车质量变化约5%。

3)整车成本研究表明,混合度对整车成本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电系统的成本和电动机功率基本成线性关系正比例增长。

随着混合度增大,电动机功率越大,相应的电动机控制器和大功率控制元件成本也就大大提高时电池成本也随之升高。

在发动机技术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整车成本随发动机功率的增加不比其随电动机功率变化的快,因此,选择混合度较小的方案是比较明智的。

但是,混合度与整车成本的关系很难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主要原因是混合动力元件成本很大程度依赖于技术成熟度、产量大小,混合动力元件生产商向整车商供货的涨价额度以及其他随市场变化不确定因素等。

尤其在国内,混合动力总成还不完全成熟和产业化,其精确的成本模型更难建立,因此,在混合度设计方法研究中,仅能定性考虑混合度对成本的影响。

4)用途相对于传统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由于混合度的灵活选择,使其用途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混合度的选择同时还要考虑整车的实际使用情况。

例如,对于小型汽车如轿车,混合度不宜选择过高,因为混合度过高,增加了电池,电动机系统在空间布置实现上的难度。

另外,车常在郊外行驶,如果混合度较大,相应发动机功率较小,整车大部分时间为电系统工作能量经二次转换导致整车效率过低.所以,更适合采用轻度混合系统,让电动机作为调节装置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域内,直接通过机械联接方式驱动车轮,使整个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

5)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混合度对整车排放、燃油经济性影响比较显著,一般地,混合度越大,其节能效果越好,整车排放、燃油经济性也越好。

丰田公司根据轻型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度大小定义了三种类型,其中类型I为微度或轻度混合型(minimal),其混合度在10%以下,主要是用来取消发动机怠速以节省燃油消耗,电动机仅为了起动发动机,而基本不能回收再生制动能量,因此,其节能效果有限,该类型的代表车型为CM Silverado,其节能效果只有10%左右。

类型Ⅱ为中度或中等混合型(mild),其电压与电动机功率都比类型I的要大,即混合度更大,大致在10%~40%之间,典型代表为本田公司的Insight,其节能效果在30%~50%左右。

类型Ⅲ为全混合(full),典型代表是丰田公司的Prius,其混合度更大,为40%左右,整车节能更明显,其城市燃油经济性可提高80%。

上述分析表明,对于某一具体构型的混合动力汽车而言,随着混合度提高,发动机逐渐减小和电动机逐渐增大,原则上能更充分发挥整车的节能效果。

但受技术条件限制和市场成本的导向.当前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度大多还以轻度混合或中等混合为主。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统计表明,对于轻型汽车,混合度大多数比较小,都不超过45%。

(三)混合度优化设计方法上述混合度对整车影响的研究只能定性指出混合动力汽车应以轻度混合为主,即混合度应小于0.5,但在O~0.5范围内混合度具体如何设计,其合理选择范围应取多大?这些都需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混合度优化设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