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口介绍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市为依托,东距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港383 n mile、1106 n mile;北至港342n mile、港107 n mile。
2.1.2 气象市位于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 14.2℃极端最高气温 38.5℃极端最低气温 -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 882.6mm年最多降水量 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连云港

连云港港概括:连云港港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通航关系,辟有至欧洲、美洲、中东、东北亚、东南亚等集装箱和货运班轮航线40多条,并开通了至韩国仁川、平泽两条大型客箱班轮航线。
物:连云港港拥有包括集装箱、散粮、焦炭、煤炭、矿石、氧化铝、液体化工、客滚、件杂货在内的各类码头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连云港港是“国家规划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和重要的煤炭装船港”,“是中国沿海集装箱运输的支线港,连云港港分为连云、赣榆、徐圩、前三岛、灌河五个港区。
其中,连云港区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区;赣榆、徐圩港区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并预留远期发展集装箱运输功能;前三岛港区以石油运输为主;灌河港区以散杂货、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修造船功能。
流:公路:有沈海高速、连徐高速、新扬高速、长深高速联通全国交通网,并有G327、G310、G204三条国道可通向南北与内地。
水路:内河可沿盐河驶向苏南,与长江水道和京杭大运河相同。
沿海北距大连,南距香港。
连云港口是我国东部沿海一个天然深水良港。
铁路:、火车站:连云港有连云港站、连云港港站、连云港东站、东海站4个客运站及规划中灌云站,青日铁路中的赣榆站和石桥站。
目前,紧紧依托陇海铁路线,连云港铁路客运和货运列车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武汉、西安、宝鸡、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并通过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等连接中国各地。
已经开工建设的铁路有宁淮连铁路(南京--安淮--连云港)连盐铁路(沿海铁路江苏段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青日连铁路(青岛--日照--连云港)等。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2.1.2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882.6mm年最多降水量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连云港港主力承担全省运输结构调整任务

连云港港主力承担全省运输结构调整任务
连云港港是江苏省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海运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港口。
作为沿海港口,连云港港一直在承担着全省运输结构调整任务的重要责任。
连云港港是江苏省出海口之一,具备便捷的水陆交通条件。
港口船舶通航能力强,能够满足大型船舶的进出港需求,同时也能够提供多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包括水路、铁路和公路运输,为全省的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
连云港港拥有现代化的码头设施和高效的物流系统。
港口的码头设施先进,能够轻松完成货物的装卸作业,同时配备了高效的物流系统,能够实现货物的快速分拨和运输,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
连云港港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港口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邻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距离中国内陆也较近。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连云港港成为亚洲和世界各大港口的重要贸易伙伴,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贸易和进出口业务。
连云港港积极推动港口建设和发展。
港口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港口规模,并不断完善港口设施和服务功能。
港口还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提升港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这些努力使得连云港港成为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港口,为全省货物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港口之一,连云港港承担着全省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通过现代化的码头设施、高效的物流系统以及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连云港港为全省货物运输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连云港港积极推动港口建设和发展,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连云港港用智慧之笔擘画壮美画卷

02
先进的自动化装卸设 备与系统
包括自动化集装箱堆垛机、自动引导 叉车、自动化岸桥等,能够大大提高 装卸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03
全面的数字化管理与 决策平台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港 口运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管理层 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能够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智能化码头建设
自动化操作流程
货物吞吐量和航运需求。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智慧港口建设,优化资源配 置,提高港口的整体运营效益和 管理水平。
推动产业升级
连云港港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 支撑,需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3
智慧港口建设内容与目标
建设内容概述
01
智能化的码头运营管 理系统
该系统涵盖了码头操作的全流程,包 括货物装卸、堆存、运输等,能够实 现自动化、高效化的管理。
自动化装卸设备与系统建设
自动化集装箱堆垛机
通过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自动化识别和操作,减少 人工操作失误,提高堆垛精度和效率。
自动引导叉车
采用激光雷达、惯性导航等技术实现叉车的自动化引导和操作, 提高货物搬运的速度和安全性。
自动பைடு நூலகம்岸桥
通过高精度定位、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岸桥的自动化装卸和运 输,提高岸桥作业效率。
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化与智能化将成为智慧港口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环境影响。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保的关注度提高,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智慧港 口的重要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
连云港港的未来发展策略与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连云港港应加大投入,提升港口基 础设施水平,包括码头、航道、仓 储等设施的升级改造。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全

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市为依托,东距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港383 n mile、1106 n mile;北至港342n mile、港107 n mile。
2.1.2 气象市位于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 14.2℃极端最高气温 38.5℃极端最低气温 -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 882.6mm年最多降水量 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连云港港:加快化肥转运 助力春耕生产

连云港港:加快化肥转运助力春耕生产连云港港是中国沿海重要的港口之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云港港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港口设施,是我国重要的化肥进口港,可以加快化肥的转运,助力春耕生产。
连云港港拥有深水良港和大型的航道。
连云港市地势较低,以海拔为零,这给连云港港的航运提供了重要的便利。
港口外深水航道6000米宽,设计航道水深16.5米,满潮航道水深达到20米,能够容纳大型化肥船舶的停靠和转运。
而且,连云港港还有三个专用化肥泊位,可以同时停靠多艘化肥船舶,增加了转运效率。
这些优越的港口设施和航道条件,为化肥转运提供了有力支撑。
连云港港还开通了多条国际航线和内贸线路。
连云港港与国内外多个港口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航运联系,形成了广泛的航运网络。
从连云港港出发,化肥可以通过海运迅速到达中国各地和其他国家,满足春耕生产的需求。
连云港港还拥有铁路和公路等陆路交通网络的连接,可以实现化肥的多式联运,进一步提高转运效率。
连云港港还重视化肥转运的信息化建设。
连云港港通过建设港口信息平台,实现了化肥转运过程的全程监管和管理。
港口信息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化肥船舶的货物装卸情况,提前做好船舶的靠泊和装卸准备,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效率。
港口信息平台还能提供化肥的运输轨迹和货物到达时间等相关信息,方便化肥生产企业和农民了解货物的状态,提前做好准备。
连云港港通过拥有深水良港和大型的航道、开通多条国际航线和内贸线路以及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快了化肥的转运,助力春耕生产。
连云港港将继续发挥其优势,积极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化肥供应,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与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连云港港口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
集装箱运输因其运速快、安全性强、运量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已成为全球港口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
连云港经济腹地广阔,具备发展集装箱运输的重要优势。
一、连云港港口发展概况(一)地理位置连云港港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黄海之滨,北部是长达6公里的东西连岛,南部则江苏省诸山的最高峰——云台山,现为江苏省最大的海港,也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能源外运的重要口岸之一。
(二)发展进程连云港港口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开始对外开放的大浦港。
当前的港口地址是1933年以后逐渐建设起来的。
建国后,国家对连云港原有的港区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改造,兴建大型码头和泊位,扩大主要作业港区的建设规模。
目前,连云港港已成为集旅客集散、货运管理、中转运输、装卸搬运、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交流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三)发展现状1.港区发展现状。
连云港港口由连云、赣榆、徐圩、前三岛、灌河港区五个港区构成。
其中,连云港区是连云港的主港区,赣榆和前三岛港区位于北部,徐圩和灌河港区位于南部。
2021年年底,徐圩港正式通航,初步形成“一體两翼”组合大港的局面。
2.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和江苏省政府都很重视连云港港口的发展,不断推进港口航道建设,兴建大型深水码头,以满足大型集装箱船舶对港口航道和码头的要求,并不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目前港口已建成30多个码头泊位,开辟有40多条班轮运输航线,可到达欧美、中东、东北亚等国家和地区。
3.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情况。
连云港港口的经济腹地覆盖了我国中部与西部的广大地区。
其中,苏北地区作为连云港港重要的经济腹地,受到国家和江苏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江苏省政府大力促进苏北地区经济、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推动港口腹地的城市化进程。
4.连云港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连云港港集装箱量运量逐年增加,2021年达到546万TEU,排名全国第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概况
• 连云港港具有悠久的航运发展史,其前身 大浦港于1905年正式对外开放,现港址始 建于1933年,1936年建成一期工程,建国 后进行了多次改扩建,特别是1973年以来 得以大规模的建设。
经过多年的建设,连云港港口集团已建成泊位52 个,岸线长11.15公里,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性 泊位44个,最大散货泊位30万吨级,最大集装箱 泊位10万吨级。现已建成25万吨级航道,可通航 世界最大集装箱船。
连云港是新欧亚大陆桥的起点,通往阿拉山口,进入 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 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1990年开通,方便开展 海陆联运,缩短运输里程。
不仅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还是我国 25个沿海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长 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之一,连云港港是中西 部地区乃至中亚最便捷经济的进出海口岸,江 苏沿海港口群的核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 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和服务中西 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连云港港拥有包括集 装箱、散粮、焦炭、煤 炭、矿石、氧化铝、液 体化工、客滚、件杂货 在内的各类码头泊位35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 位30个;与160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通 航关系,辟有至欧洲、 美洲、中东、东北亚、 东南亚等集装箱和货运 班轮航线40多条,并开 通了至韩国仁川、平泽 两条大型客箱班轮航线。
连云港港口介绍
结构
•
• • • •
连云港港简介 重要性 历史概况 发展现状 发展目标
连云港港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海洲湾西南岸、 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 (主要港区)。 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 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 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 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 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近年来,连云港港的战略区位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 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2009年国务院把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提升到 国家战略,2010年又把连云港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范畴, 2011年正式批准在连云港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 区,并把连云港确立为最新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 家战略四重叠加的政策机遇,为连云港港插上了崛起腾飞 的翅膀 。
连云港港是“国家规划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 岸和重要的煤炭装船港”,连云港区以集装箱和大宗散 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区 。
发展目标
• 一是吞吐量,2005年达到5000万吨,力争 2010年进入亿吨大港行列; • 二是集装箱,力争每两年上一个百万标箱 台阶,到2010年争取达到300万标箱; • 三是现代物流,加快构筑以港口为中心的 现代物 流体系,力争2010年建成苏北鲁南 地区乃至沿陇海线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 的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