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钢7号高炉频繁塌滑料的分析和处理

合集下载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模版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模版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模版紧急预案模板一、紧急情况概述1. 塌料概况: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紧急情况是指高炉内部材料堆积不到位,导致高炉炉缸温度异常升高,严重威胁炉体结构安全和生产运行。

2. 紧急情况描述:高炉连续塌料可能导致炉颈堵塞,炉喉堵塞,风口、排气管、鼓风机出现故障等问题,严重影响高炉正常运行。

3. 风险评估:高炉连续塌料将影响炼钢厂的生产计划和运行效率,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二、紧急预案目标1. 确保人员安全:保护炉工、操作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防止事故扩大: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高炉连续塌料引发其他安全事故。

3. 迅速恢复生产: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高炉的生产运行。

三、应急预案程序1. 紧急报警- 发现高炉连续塌料紧急情况后,立即向高炉值班人员报警,并告知具体情况。

- 高炉值班人员立即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联系其他相关部门协助应急处理。

- 值班人员同时启动紧急预案,并通知炉厂负责人。

2. 确定事故范围- 值班人员和炉厂负责人一同到达现场,对高炉连续塌料情况进行确认和评估,并确定事故范围。

- 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疏散人员和临时封锁区域等预防措施。

3. 现场救援- 调集相关人员和设备,进行高炉连续塌料的救援工作。

包括清理堵塞物、恢复高炉通风以及检查和维修可能损坏的设备等。

4. 事故调查和记录- 在紧急情况处理完成后,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高炉连续塌料紧急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

- 将事故调查结果和处理经验进行记录和总结,提出相应建议,以便今后类似事故的预防。

5. 安全检查和生产恢复- 在高炉连续塌料情况解除后,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高炉设备和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 根据生产恢复计划,逐步恢复高炉的生产运行,并进行监控和跟踪,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

四、应急预案人员和装备1. 应急预案人员:- 高炉值班人员:负责紧急报警和协调应急处理。

- 炉厂负责人:负责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定期汇报事故情况。

安钢7号高炉频繁塌滑料的分析和处理

安钢7号高炉频繁塌滑料的分析和处理

c a i s m adplei dca i etns t s eg eigm ngm n ndf dn e a oa oe tnp fe h ̄ n s t u r e lnc i e sg y e n v z o j o y m; t nt nn aae et e nigt t nl pri ri ; s r h o e h ri a o o l Sa zI ill Foe t nadajs et te as c r rs t hv enot n .T epoui h nm nnad tmir l ̄ B p r o dut n,h tf ty eus aebe b ie h rdcn p eo eo 】 ig ll" a i n m si a o l ad g n
风机等外围 因素影响 , 导致操作炉 型不合理形成的。针对问题 , 采取如下措施 : 冶强 、 降低 控制全压差 , 有效抑止塌 滑料 ; 出铁 和设备等炉外生产环境 ; 优化 寻求相匹配的装料 、 送风和喷煤制度 ; 强化维 护合 理操作炉 型的管理 ; 稳定
炉内操作和调整, 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对一些生现象和进一步优化指标进行了探讨。
n l i y n tes a d Si n An a g S e l p NU Wejn TA i igZ A G Xa-agLU F n- n I iu ,IN L— n ,H N ioln ,I egj - m i u
( nagI n&Sel ru o A yn o r t opC . eG . A yn 50 4 C ia , nag45 0 , hn )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6期 9 2O 0 7年 1 2月




Vo. 9 N . 12 o 6 D c 2O e ., O 7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范本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范本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范本炼钢厂高炉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连续塌料是指高炉炉料在冶炼过程中出现的持续性堵塞或丧失料流的情况。

连续塌料对高炉冶炼稳定性和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范本。

一、连续塌料应急预案宗旨与原则宗旨:为保障高炉连续塌料期间的生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设备、确保人员安全、保持正常运转流程,确保高炉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并迅速恢复生产。

原则:1. 安全第一,人员安全为上;2. 快速响应,迅速采取措施,确保预案执行的及时性;3. 高效组织,明确指责,快速调度,确保应急工作的协同性;4. 因应多变,适应变化,及时修订完善;5. 持续改进,总结经验,加强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和指挥1. 建立高炉连续塌料应急预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厂长担任指挥,配备副指挥、技术、生产、安全、设备、供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熟悉应急预案内容,了解各自职责和任务,在平时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应急能够有效执行。

3.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配备应急指挥专职人员,中心设置应急通讯设备,以确保及时沟通和联络,准确掌握应急情况和指挥调度。

三、高炉连续塌料应急预案执行过程1. 监控和预警阶段- 安装高炉各个工艺节点的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异常;- 设置塌料预警线,一旦监测到塌料预警信号,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规定相关岗位人员在连续塌料预警信号发生时立即采取停炉等应急操作。

2. 预案激活与应急工作启动阶段- 当高炉连续塌料信号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将情况上报给工作领导小组;- 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召开应急会议,制定具体应急措施;- 各部门按照职责迅速组织人员、机械和设备,配合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阻断料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高炉停炉和保护措施。

3. 塌料情况评估与处置阶段-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迅速组成评估小组,对连续塌料情况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指导后续的应急处置工作;- 确定塌料区域、堵料原因、堵料程度,对塌料区域进行加固、清理和保护;- 各相关部门根据情况进行维修、更换设备,确保塌料情况得到有效处理。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第一章:引言炼钢厂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高炉连续塌料是一种常见的事故情况。

要确保炼钢厂工作人员的安全和保证高炉的正常运行,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高炉连续塌料的原因高炉连续塌料是由于炉缸中的熔体和焦炭积聚过多,超过了高炉设计的承载能力,从而导致高炉底部或者炉缸壁发生塌陷。

高炉连续塌料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炉料质量不良、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

第三章:高炉连续塌料的危害和风险评估高炉连续塌料会导致以下危害:一是会造成工作人员的伤亡,二是会导致高炉设备的损坏,三是会影响炼钢厂的生产进度,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评估高炉连续塌料的风险,我们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第四章:高炉连续塌料的预警系统为了提前发现高炉连续塌料的迹象,可以建立一个高炉连续塌料的预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监测高炉内部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来实时监控高炉的运行状态。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五章: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响应措施当高炉连续塌料发生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来应对。

首先,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处置。

其次,需要对高炉进行紧急停炉,停止供料,并关闭相关设备和阀门。

另外,需要及时疏散高炉周围的人员,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总之,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六章:高炉连续塌料的事后处置高炉连续塌料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事后处置。

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损失情况。

然后,需要进行事故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最后,需要进行事故报告和统计,编制相关的报告和文件,并将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记录。

第七章:高炉连续塌料的防范措施为了预防高炉连续塌料的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炉料质量的检查和控制,确保炉料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是一种突发情况,需要制定应急预案来应对。

以下是一种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的建议:
1.紧急报警:一旦高炉连续塌料发生,立即向相关人员发出紧急报警信号,包括高炉操作人员、安全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2.安全撤离:高炉连续塌料时存在安全隐患,需要立即实施紧急撤离措施。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立即按照指定的撤离路线和安全区域进行撤离,确保他们的安全。

3.封闭高炉:同时,需要尽快关闭高炉炉门、煤气管道、氧气管道和其他相关管道。

停止高炉的操作和供料系统,防止进一步的事故发生。

4.通知应急救援机构:在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机构,并提供相关信息,如高炉的位置、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

请它们迅速派遣专业救援人员和装备到现场。

5.事故现场隔离:将现场划定为隔离区域,确保没有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以免进一步的伤害和事故发生。

6.事故调查和处理: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事故调查程序,追究责任,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和安全排查。

请注意,以上仅是一种应急预案的建议,具体的应急预案应根据炼钢厂高炉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此外,在制定应急预案之前,应对高炉连续塌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避免高炉连续塌料的发生。

第 1 页共 1 页。

高炉崩料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

高炉崩料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

炉料突然塌落的现象叫崩料,其深度超过会议500mm,或更深。

属于不正常下料连续不断或不止一次地突然塌料叫连续崩料。

炉料下降速度显著减慢而失去均衡叫难行。

难行是崩料的前兆。

炉料透气性恶化导致炉料下降速度减慢,物理反应减缓,要及时进行调整。

消除难行和合理处理崩料是防止高炉悬料的主要措施。

崩料和管道行程有互为因果关系。

崩料会使大量生料(未被加热,进行直接还原的炉料)进入炉缸,造成炉缸大凉。

炉料没预热会使热风能量损失,炉料不进行间接还原反应,炼铁能耗要升高。

炉料下降不畅,渐向难行;料尺下降不均,时快时慢时塌陷,时停滞。

风量,风压和炉料透气性波动加剧,呈锯齿状,且密,严重时呈大锯齿状。

炉顶煤气温度变化频繁,温度曲线紊乱,温度带变宽风口圆周工作不均,连续崩料时,风口前生降显多,严重时风口涌渣,甚至于灌渣。

炉温波动大,渣铁温度急剧下降,出现黑渣,铁硫高,渣铁流动性差。

炉顶压力波动大,炉顶温度也波动大,某点温度会突然升高。

如是边缘过重引起的崩料,风口不接受风量和喷煤。

管道行程引起的崩料,在管道方向风口不接受风量和高喷煤比。

主要原因是鼓风动能、煤气流分布、装料制度之间发生不平衡。

气流分布失衡,边缘或中心过分发展,管道行程没及时调整。

炉热,炉凉调剂不及时,炉温波动大。

严重偏料,长期低料线引起煤气流分布失衡。

炉墙结厚,结瘤,炉型被破坏。

原燃料质量变坏,高炉没及时调整。

特别是焦炭质量变坏,炉料粉末增多。

炉渣成分波动,形成短渣,软熔带透气性变差。

布料设备不正常,使煤气流分布失常。

崩料的处理要果断,严防连续崩料。

否则高炉会大凉,炉缸可能会造成冻结。

区别对待:偶尔1-2次滑尺,视炉温,料尺深度而轻焦负荷,疏松边缘,降煤比,可短时减风等。

炉热崩料,可降风温40-50℃,或减煤比,疏松边缘可制止。

在出渣铁前崩料,在降风温时,也要减风量;连续崩料时要多减风(减风30%-40%,高压改常压,风压和风量适称,下料正常后,再逐渐恢复正常。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样本(3篇)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样本(3篇)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样本在高炉冶炼过程中,连续塌料是一种紧急且危险的安全事故,其表现为炉内物料因原料料面不稳定、温度异常等因素而不断堆积,无法正常熔化和运行。

此类事故不仅威胁到炼钢厂的生产安全,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制定一份周密的应急预案,对于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确保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的正式描述:一、预案概述本预案旨在针对高炉连续塌料这一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流程,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并尽快恢复生产。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预案组织机构包括指挥部、应急救援队、后勤保障队及事后分析评估组。

2. 职责分配: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应急策略,决策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负责现场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后勤保障队:负责提供必要的物资、医疗救护等支援;事后分析评估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救援效果评估和事故预防措施的改进。

三、预案执行流程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提供详细事故信息;2. 预案启动:指挥部接报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3. 现场救援:应急救援队迅速到场,评估情况并制定救援方案,同时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4. 事故控制与隔离:采取必要措施,如设立紧急通道、警戒线等,防止事故扩大;5. 事后处理与善后:事故控制后,及时清理现场,进行设备维护等善后工作;6. 事后分析评估: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7. 文件报告:将事故经过、救援情况及分析评估报告等文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四、预案的组织与保障措施1. 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明确职责,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2. 通信联络:确保应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畅通,设立专责人员负责外部联络;3. 物资准备: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设备、抢修工具等;4. 设备检修与维护:定期对应急器材和装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

炼钢厂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高炉连续塌料是指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由于原料料面不稳定、温度异常等原因,导致炉内物料不断堆积且无法正常熔化、顺利运行的情况。

连续塌料对炼钢厂生产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针对高炉连续塌料的应急预案,旨在应对此类突发事件,以保障生产安全。

一、背景和目的高炉连续塌料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确保在高炉连续塌料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并最大限度地恢复高炉的正常生产。

二、应急预案组织和职责1.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该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分为指挥部、应急救援队、后勤保障队和事后分析评估组。

2. 各成员职责:- 指挥部:负责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各部门的行动,决策处理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队:负责现场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后勤保障队:负责提供物资供应、医疗救护以及其他支援工作;- 事后分析评估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救援效果评估以及事故防范措施的改进。

三、预案流程1. 事故发生及报告当连续塌料事故发生后,负责发现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需要立即将情况报告给指挥部,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

2. 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收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

3. 现场救援和处置应急救援队迅速到达现场,评估现场情况并制定救援方案。

同时,确保救援队员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 事故控制与隔离为了控制局势,避免事故扩大,应急救援队需要建立紧急通道、设置警戒线等,阻止人员和交通进入事故区域。

5. 事故事后处理与善后待事故控制和隔离完成后,应急救援队及时清理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包括清理残留物、维护设备等。

6. 事后分析评估事发后,指挥部委派事后分析评估组对事故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事故原因、救援效果及救援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安钢7号高炉频繁塌滑料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是装料和送风制度不相适应,受出铁和热风炉、风机等外围因素影响,导致操作炉型不合理形成的。

针对问题,采取如下措施:降低冶强,控制全压差,有效抑止塌滑料;优化出铁和设备等炉外生产环境;寻求相匹配的装料、送风和喷煤制度;强化维护合理操作炉型的管理;稳定炉内操作和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

并对一些生产现象和进一步优化指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炉塌滑料炉型分析调整安钢7号高炉,有效容积380m3,14个风口,1个铁口,1个渣口,陶瓷杯综合水冷炉底,SS—400串罐无料钟炉顶,炉身采用大型模块技术,配置四座改进型霍戈文式热风炉,AV40—12轴流鼓风机。

2005年5月28日建成投产,取消了放上渣操作。

高炉生产以来,每到严寒季节都出现过炉况不顺[1]。

2005年4月底开始富氧喷煤强化冶炼,本年度高炉实现生铁突破50万t,经济技术指标有所改善。

但是在2006年,随着煤比进一步提高,高炉炉况开始不稳定,经常发生塌滑料,与同类型的安钢6号高炉相比,吨铁成本较高。

本文针对7号高炉频繁塌滑料进行分析,总结了炉况处理措施,并对一些生产现象和进一步优化指标进行了探讨。

1高炉状况高炉在2006年2月7日曾发生一起软熔带冻结事故,经过约一周的处理,炉况恢复较好。

进入3月份以后,随着煤比接近150kg/t,高炉顺行状况变差,不如以往,经常发生塌滑料,主要表现在:(1)风压风量不稳定,每班都时有塌滑料现象,炉温波动大;(2)高炉若减风控制塌滑料,风压减到150kPa以下,料线不动,极易发生悬料;(3)高炉不接受高氧量,当氧量大于2000m3/h以上时,塌滑料增多;(4)出铁均匀率和正点率很差;(5)高炉休风曾发生灌风口现象。

在5月份由于风口被喷吹煤粉磨损漏,休风更换,出了120t铁,40t渣,风压减到40kPa后开启高炉放风阀,造成了风口灌渣。

(6)吨铁综合燃料比较高。

2原因分析高炉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必须立足内部排查原因。

原燃料方面,与6号高炉基本上一样,而6号高炉生产指标较好。

设备方面,高炉是炼铁厂第一次使用轴流(3#)风机,在上半年曾经发生多次突然停机,致使高炉风口全部灌渣,是影响炉况的一个因素。

操作方面,开始认为边缘煤气流过于发展,料制从O731C929加到O743C941,效果不理想;同6号高炉比全风风压为230kPa,高出30kPa,认为矿批与6高炉差不多,都是13300kg 有点小,加到15000kg左右,高炉炉况反而更加恶化;布料上单环、多环,后来使用中心加焦技术,都尝试过,炉况仍旧没有根本好转,最后还是被迫退到单环布料,勉强维持生产。

2.1上部气流紊乱无钟炉顶布料,粉末易在落点附近停留,形成粒度偏析,为减少粒度偏析,无钟炉顶应采用多环布料[2]。

7号高炉从2005初到现在,大多时间采用单环布料。

全焦冶炼,料罐按满罐容拉料,大约每车为2100kg;喷煤后,矿批加到13300 kg后,开始固定矿批减焦批,随着煤比提高,减焦炭减到一定程度时,再单环布料,炉况明显不稳。

此外,装料制度不稳定,粗放式随意调整,尤其在炉况有小的波动时,经常性临时缩α角度,发展边缘煤气流。

分析认为,随着炉内焦炭料层变薄,粒度偏析作用变大,粗放式随意频繁改换装料制度,很容易造成上部气流发生紊乱,产生塌滑料。

这种情况在2006年4、5月份发生较多。

2.2炉前出铁影响7号高炉出铁正点率和铁量差指标不高。

6月份一白班,高炉5次铁出铁吨数分别为69、124、115、60、85。

还在本月发生了铁口浅、跑渣跑铁事故,从夜班接班休风近5个小时才送风。

类比文献[3]中的热平衡计算,高炉出铁带出总热量的22.65%,出渣带出总热量的18.15%,两项占高炉总热量支出的约30%,出铁出渣不均衡,很容易造成塌滑料。

这个白班连续出两次100多t铁后,高炉就发生了滑料,第三次铁后减风控制滑料,出铁少,炉温还没上行。

更重要的是,风口配置考虑铁口长期不好维护,为了保证出净渣铁、减少炉前事故,被迫在铁口上方1#、14#安装了Ø100mm小风口,其中一个还是260mm(其它多为230mm)长风口。

从高炉顶温、煤气曲线、料面和料线走势综合判断,这两个风口对合理操作炉型形成有较大副作用。

2.3换炉风压波动大高炉交叉并联送风,热风炉换炉要求风压、风温波动小。

但是7号高炉并非如此,2#热风炉风温偏低,换炉风压波动大,只要用它送风,热风风压比其它热风炉送风高约10 kPa,而且此时冷风压比热风压力还要高出近20 kPa。

后来停用2#热风炉,凉炉打开人孔观察,格子砖变形严重,孔道堵塞厉害,塌陷达1米多深。

周期性风压波动对高炉稳定顺行不利,也有可能造成塌滑料。

2.4高炉下部有粘结高炉进入7月份塌滑料频繁程度大为加剧,后来多次发生塌滑料,很快就伴随着炉温下行。

在7月初的一个中班,高炉接班后第一次铁,炉温[Si] 0.63%,[S]0.27%。

第二次铁前滑料,顺行差,随即提前出铁,高炉炉温在出铁过程中下行较多,取出铁后期铁样分析,[Si]0.23%,[S]0.67%。

在滑料时,从风口可以看到黑色的大块下达,表明高炉可能是下部塌滑料。

让看水工,测量有滑块的风口上部冷却壁水温差,炉腰、炉腹部位在塌滑料后上升较多。

这印证高炉下部高温区有粘结脱落。

从炉腹4~5层水温差判定,在2#~4#风口和对面9#风口上部炉腹水温差长期异常偏低,也能说明问题。

2.5设备休慢风率高7号高炉2006年1~8月份月休慢风率多数高于全厂平均水平。

以8月份为例,在处理炉况期间休风率还达到2.1%。

在8月4日3#风机故障停机高炉休风90分钟。

8月28日3#风机再次停机造成高炉休风345分钟,无计划休风使高炉恢复困难。

8月份高炉休风9次,除8月19日、30日休风55分钟更换烧漏风口外,其余为设备故障休风。

8月份,重力除尘器跑煤气造成3次休风,其中一次为重力除尘器人孔跑煤气,两次为处理重力除尘器本体跑煤气。

2.6操作炉型不合理7号高炉炉身大型模块在筑炉时在炉内预制,骨料分布不均,强度较差,炉料摩擦易侵蚀,开炉后不久降料面观察,炉内耐火材料破坏严重,大型模块无缝钢管全部露出,伸入炉内约100~150mm[4]。

开炉以来,在严寒季节常发生炉况不顺,多次进行炸瘤;进入7月份,11#风口上部6层炉腰冷却壁烧坏影响炉腰冷却,使该处渣皮不稳定。

在8#、9#风口上部炸瘤孔两侧模块水冷管损坏,5#风口上部一根模块水冷管损坏,影响炉身、炉腰冷却,形成的渣皮易脱落。

加上高炉长期频繁塌滑料,又进一步加剧了操作炉型不合理。

3炉况处理高炉长期频繁塌滑料,炉况不顺,排除设备方面休慢风外,从7号高炉2005年生产正常时判断,热制度和造渣制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应该从送风、装料、冷却、喷吹制度和操作炉型方面考虑。

3.1有效抑止塌滑料高炉从7月15日开始,转入炉况处理阶段。

首先由230kPa减风到180kPa,暂时规定该风压为全风,降低冶强,控制全压差在100kPa(原来在125kPa),此时塌滑料明显减少。

为了防止连续塌滑料致使炉温急剧下行,炉温由原来的[Si]0.40%~~0.55%改为0.60%~0.75%,适当稍微增加[S]由0.030%±0.010%为0.040%±0.010%。

其次,抽机会缩小了风口面积,尽量打开中心气流,稳定有一周时间,频繁塌滑料基本消除,期间一直维持了矿批13000kg不动,只是过了有4、5天,才提高顶压,稳定全压差小幅度加风至190 kPa,后仍维持全压差不变,风压加至200kPa。

3.2优化出铁和设备等炉外生产环境炉外生产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炉内操作的稳定。

对于炉前出铁,首先把有水炮泥改为了无水炮泥,冲钻式开口机改为了液压开口机,但是铁口深度还是得不到保证,后来经过排查,发现液压泥炮有问题,可能局部油管路不畅通,在8月8日休风进行计划检修,彻底处理炉前液压系统故障后,铁口合格率逐步提高。

在设备维护方面,重新修订了“岗位职工、班组长、维修工”点检制度,规定平时各个工种点检设备后必须到值班室由工长确认,收集易损坏设备档案,统筹安排,利用定期计划检修处理。

认真分析轴流风机停机事故,避免发生类似情况。

从2#热风炉开始先后更换了3座热风路格子砖,提高了风温,减小了风压波动。

3.3寻求相匹配的装料、送风和喷煤制度炉况长期不顺,分析认为主要是送风、装料这两大基本操作制度不能相辅相成所致。

在7月下旬,先缩小了6#、10#风口(见表1)。

在喷吹制度方面,开始减风时,煤量由9.5t/h减为7.5t/h。

随着风压加至200 kPa,在装料制度方面,由单环尝试走双环,高炉不适应。

开始在0°~120°之间(从4#到6#、8#)变速布料,调整上部煤气流分布,后扩大3#风口,5#和12#风口对调,改变原始煤气流分布,上部再次把单环改为双环,炉况趋于稳定,逐步加风到210 kPa,此时扩大矿批为15500kg,改双环为O332O331O330C331C330C329C221不成功。

最后调整3#、11#、14#风口,稳定走双环O332O431 C531C430,炉况一直顺行可以,频繁塌滑料现象消除。

在恢复全风230 kPa的同时,稳定矿批13300 kg,逐步加焦炭负荷,以增加0.5t/h 煤量为单位,煤量最后加至10.5t/h,炉况仍旧顺行良好。

表1 7号高炉风口调整情况高炉控制风压后,随即降低了水压,由0.30MPa变为0.22MPa,减少冷却强度,对水温差较低的炉腰、炉腹部位控制冷却水量,提高水温差。

随着塌滑料的减少,从风口有时能看到滑块,炉墙温度有所上升。

炉况好转后,重新规范高炉各个部位炉墙温度范围和冷却水温差,保证合适的冷却强度。

另外,结合炉顶煤气曲线,控制双峰型煤气流分布,稳定中心和边缘CO2比值,以保证合适的边缘煤气流。

为了减少软熔带根部上下位移过大,要求工长尽量全风作业,稳定炉料结构,稳定风温、氧量和料速,稳定炉温,尽量避免亏尺。

高炉如果出现亏尺,在赶料的时候,可以临时减风,但是慎重收α角度,禁止随意改变装料制度。

3.5稳定炉内操作和调整炉内以稳定顺行为中心,统一四班操作,要求工长必须认真察看原燃料变化、风口状况和渣铁热度变化,严格控制料速和煤焦综合负荷。

在检修热风炉时,定风温970℃左右,氧量1500~2500m3/h,调整煤量控制炉温[Si]在0.40%~0.55%。

运用计算机无熔剂配料入炉,对炉渣碱度调整,以炉温正常时[S]在0.025%~0.035%为准,定量调剂酸矿(海南矿)配比。

高炉减风时,要考虑矿批和风量相适应,缩小矿批;在渣中Al2O3偏高超过15%时,要适当降低渣碱度提炉温,减少煤比,积极稳定炉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