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带状疱疹35例治疗分析
带状疱疹性眼炎31例分析

带状疱疹性眼炎31例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带状疱疹性眼炎的发生原因,结合案例探索治疗此疾病的最佳方案。
神经受累引起眼睑及眼球病变的疾病,儿童时期原发感染为水痘,极少引起眼部病变,病毒可在三叉神经节或其他神经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其他因素影响下,病毒复活,再次引起感染,称为带状疱疹,这与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
【关键词】带状疱疹性眼炎;疾病的引起原因;治疗方案前言:本文主要着重介绍带状疱疹性眼炎的引发原因,以及主要的治疗方案。
为病人最直接的解决生病的问题,为医生提供更加的方案,用于治疗此疾病,同时提倡人们关注日常生活,减少生病的频率,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生活水平。
1.带状疱疹性眼炎的简单介绍1.1带状疱疹性眼炎的定义带状疱疹眼炎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1.2带状疱疹性眼炎的临床表现常见损害为在红斑上出现成群丘疹及水疱。
损害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呈带状排列。
可有发热、患部附近淋巴结肿大。
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
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失后可遗留神经痛。
病程约2~4周。
愈后一般不复发。
三叉神经受累时可合并角膜炎、结膜炎,甚至全眼炎。
1.3带状疱疹性眼炎的危害带状疱疹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明显使人寝食难安,一般医疗机构无特效疗法,加上高额费用更使人难承受。
治疗当或体质虚弱诸多因素所致会转带状疱疹遗神经痛,少则年余,多则数年。
患者长期忍受痛苦,折磨人,发病全家受累,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还有其特殊类型:眼疱疹、耳疱疹、内脏疱疹、疱疹性脑膜炎、无疱疹型带状疱疹等些疱疹既有特殊性又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性有些致失明、耳聋甚至死亡。
带状疱疹性眼炎40例分析

2 结 果
经 治疗 , 带状 疱 疹 性 眼 炎 合并 结 膜 炎 、 合并 虹 膜睫 状体 炎 的 3 4例 , 部 治 愈 ; 发青 光 眼 5例 , 全 继 眼压 控制 良好 , 力 为 10~12 颅 内感 染 者 , 视 . .; 转
内科 治疗 , 踪其 视力 为 0 4 追 .。
眼球各方向活动 自如 , 结膜混合充血 , 角膜呈哈气 样 水肿 、 浊 ,p 混 k (+ +) 灰 白色 、 色 , 小 。房 呈 棕 细
闪(+)虹膜 纹 理 尚清 , , 瞳孔 4 m, a r 晶体无 混 浊 , 玻
璃 体无 混浊 , 眼底未 见 异 常 , 压 4 . 8 mH 。诊 眼 33 m g
额部带状疱疹合并结膜炎 8 , 例 合并虹膜睫状体炎 2 6例 , 发青 光 眼 5例 , 继 合并 颅 内感染 1 。 例
12 临床 表 现 . 一般 症 状 :0例 均 有 头 痛 , 有 4 并 同侧 眼 睑肿 胀 , 有 局 部 疱 疹 ;0例 对 侧 眼 睑 肿 均 1
胀 ;0例 同侧 额 部 簇 集 ;0例 同侧 外 眦部 皮 肤 水 4 4
下 或其他 因素 影 响 下 , 毒 复 活 , 次 引 起 感 染 , 病 再 称 为 带 状 疱 疹 , 与 患 者 的 免 疫 状 态 有 关 J 这 。
20 0 5年 5月 至 2 0 0 9年 5月 , 院收 治 带状 疱 疹 性 本 眼炎 患者 4 0例 , 现作 一 回顾性 分 析 , 告 如下 。 报
3 讨论
带 状疱 疹 眼炎 是 由于 病 毒感 染 累及 三 叉 神 经
者, 阿托 品 散瞳 , 病毒 唑 3 r 0 g+氟美松 2 结 膜 下 a mg
眼睑带状疱疹35例

眼睑带状疱疹35例*导读:眼睑带状疱疹(herpeszoster)典型的病变多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或第三主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发生群集性水疱样皮疹。
但不跨越睑及鼻部的中央界线,而仅局限于一侧。
……近3年来,沈汝才主任医师运用自拟泻脾清热汤治疗眼睑带状疱疹3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右眼20例,左眼15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67岁,平均年龄32岁;发病时间最短者3天,最长者12天,平均5天。
1.2 诊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全部病例病变部位局限于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域的皮肤,包括上眼睑及颜面部皮肤。
皮肤潮红水肿,簇生透明小水泡,或部分水泡破溃或溃烂浸淫,患处灼热剧痛。
全身伴纳差烦躁、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1.3 治疗方法泻脾清热汤内服。
药物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藿香、地肤子、连翘、木通、苦参各10g,青蒿、金银花、刺蒺藜、赤芍各15g,水煎服,1剂/d.加减法:便秘者加大黄10g;年老气虚者去龙胆草、苦参,加白术、太子参各10g;阴虚者去龙胆草、苦参,加生地、女贞子。
鱼腥草注射液外湿敷。
取较患处稍大的纱布一块,用鱼腥草注射液浸湿敷于患处,3次/d,每次15分钟。
2、结果2.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
治愈:局部皮肤红肿消退,水泡干燥、结痂,溃烂愈合,症状消失;好转:局部皮肤红肿消退,水泡干燥、结痂或溃烂逐渐收敛,症状减轻;无效: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加重,症状加剧或迂延不愈。
2.2 治疗结果本组35例眼睑带状疱疹,治愈32例(91.4%),好转3例(8*6%)。
治愈时间3~11天,平均5.5天。
3、典型病案某男,21岁。
右眼睑带状疱疹发病5天,曾在某医院用抗病毒药治疗3天,病情无缓解。
就诊时右上睑皮颜面皮肤潮红水肿,簇生多个透明小水疱,灼痛难忍,烦躁不能入眠,口苦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数。
眼带状疱疹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析

力下降或失 明。 严重者可发生全眼球炎 、 , 脑炎 甚至死亡。
从 本资料 可见 眼带状疱 疹最容易 累及的是 三叉神 经眼
6 出现耳带状疱疹 ( 例 表现为外耳道及耳廓皮肤疱疹引 起剧烈疼痛 )3 , 例出现味觉障碍 , 例 出现同侧闭 目不能 ( 2 患 者主诉眼干或刺激症状 )l , 例合并 R ma ut 合征 ( a s H n综 y 累 及 膝状神经节 , 面瘫 、 出现 耳痛 、 外耳道疱疹 ) 。
靠[。s 3 F组插管后 1m n ] i 血浆 A 、 A均显著低于 F组 , dN 提示
s 组可更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 的应激反应。 降低应激反应 F 其 的机制可能为 : 核和第 9 1 对脑神 经富含阿片受体 , 孤束 、 0 吗 啡类镇痛药与 阿片受体结合 可抑制来 自 咽喉部的刺激 。新型
尼起效快 、 苏醒快 、 半衰期短 , 于 T I 适用 C 给药 , 其镇痛作 用是
芬太尼 的 6 l 。本研究显示 , ~ O倍 与等效价的芬太尼相 比 ,F s
组除M P A 诱导后一过性下 降 , 其他各 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无 统计学意义 。 F 而 组气管插管后出现 了血压 、 心率显著上升 , 提示舒 芬太尼对 插管诱 发的应激 反应可能 有更好 的抑制作
所有患者无前驱症状或者出现前驱症状 l7d间 。受累 ~
三叉神经支配范围的皮肤 出现红斑 , 在红斑上簇集性分 布米
粒大小 红色丘疹 , 丘疹逐 渐变 成水 疱 、 血疱 , 或者直接在 红斑
院眼科和皮肤科就诊的眼带状疱疹 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上出现水疱 。面部及 眼周 等组 织较疏松部 位易肿胀 。5 例 6 (8 患 者累及三叉神经眼支 , 6%) 疱疹分布 于单侧上 睑 、 鼻背 、 前头部 、 部皮 肤 ;8 (2 累及 三叉神经上颌 支 , 额 1 例 2 %) 疱疹分 布于单侧 下睑 、 鼻翼 、 上唇和颊 部皮肤 ; 例 (1 同时累及 9 1%)
带状疱疹眼炎31例临床治疗分析

带状疱疹眼炎31例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带状疱疹治疗中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31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更昔洛韦静脉滴注,100mg/次,2次/d;对照组行阿昔洛韦静脉滴注,250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以1周作为1治疗疗程。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在临床治愈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相对于阿昔洛韦而言,更昔洛韦有着更加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安全性强,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带状疱疹,临床治疗Clinical analysis of 31 cases of herpes zoster ophthalmiti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ganciclovir and acyclovir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31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anciclovir intravenously, 100 mg/time, 2 times. /d; Acyclovir intravenous infusion,250mg / time, 3 times / 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1 week.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erms of clinical cure r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ganciclovir has a better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than acyclovir. It has strong clinical safety and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ganciclovir, acyclovir; herpes zoster, clinical treatment眼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症状严重,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水疱可迅速破溃而形成溃汤性角膜炎,以后可因瘢痕而失明,严重者可发生全眼球炎,甚至死亡。
眼部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一)

眼部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一)【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眼部疱疹的有效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1年以来收治的24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联合治疗。
结果24眼均治愈。
结论采用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联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有效。
【关键词】眼部带状疱疹;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我院眼科自2001年以来共收治24例眼部带状疱疹,均采用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患者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55~70岁,平均60岁;右眼8例,左眼16例。
1.2眼部情况此24例患者均有眼部胀痛较剧,眼睑及上额部皮肤水疱,但不超过鼻中线,视力下降6例6眼,结膜充血水肿24例,角膜炎4例,虹膜睫状体炎2例。
1.3治疗方法1.3.1镇痛复方曲马多片2片,3次/d,无疼痛,缓解后停用。
1.3.2抗病毒及免疫增强剂利巴韦林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西咪替丁1.0g,静脉滴注每日1次,聚肌胞4ml,肌注2日1次,板蓝根冲剂10g,开水冲服每日3次,无环鸟苷软膏外涂。
1.3.3抗炎头孢他啶4.0g,静脉滴注,每日1次,0.3%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1.3.4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B6片各20mg,每日3次,维生素C片200mg,每日3次,ATP 片40mg,每日3次,维生素B12针,500μg肌注,每日1次。
1.3.5对症治疗结膜充血水肿及角膜炎用0.1%阿昔洛韦眼药水、0.3%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每小时1次,若有角膜溃疡禁用激素类眼药水,虹膜睫状体炎再加用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双氯芬酸钠眼药水消炎。
2结果此24例患者经7~10天住院治疗,均得到有效治疗,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
3讨论眼部带状疱疹的病因比较明确,系病毒感染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结或某一支1]。
虽然此病病因比较明确,但其治疗还是比较棘手,关键是及早缓解病情,防止并发症。
眼部带状疱疹例临床分析

眼部带状疱疹例临床分析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它常常会影响到面部和眼睛,甚至可能引起失明,所以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一例眼部带状疱疹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且加强对它的预防控制。
第一部分:患者简介本文所分析的患者是一位60岁的女性。
她来到医院时,感到右眼疼痛、出现被带子勒住的感觉、深色皮疹和眼睑红肿。
此外,她还有轻微的发热、头痛和胃痛。
第二部分:临床分析根据上述症状以及病史,医生初步怀疑该患者患上了眼部带状疱疹。
据了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
在一个人感染水痘后,病毒会一直潜伏在体内,并在以后的某个时候复发,引起带状疱疹。
经过临床检查,这位女性的右眼结合部、角膜和睫状体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眼部疱疹的症状包括眼睑肿胀和疼痛、结膜充血、角膜炎、瞳孔不同大小、虹膜炎、眼睑下垂等。
同时,这位患者还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疼痛、瘙痒和麻木)。
根据这些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做出了眼部带状疱疹的诊断,并立即开始进行治疗。
第三部分:治疗及效果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止痛药、眼药。
这位女性在入院后,被口服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在眼部局部使用抗病毒药,以减轻和控制病毒的扩散。
同时,患者也服用了止痛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
眼部药物则是治疗角膜炎和缓解红眼病糜烂的症状。
治疗期间,医生定期检查患者的病情和效果。
经过五天的治疗,这位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她的面部和眼睛的皮疹和肿胀逐渐消退,眼部症状也有所改善。
患者在十天后治疗结束时,眼部结构和功能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结论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危险、易传染的疾病。
这种疾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所以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作为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眼部带状疱疹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经常保持手部和面部清洁、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免疫系统受损、及时接种水痘疫苗等。
因此,及时注意病情的变化和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将对此疾病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解毒疱疹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36例

解毒疱疹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36例
宋桂莲;刘怀栋;张彬;郝国华;庞荣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01(023)003
【摘要】@@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严重的眼睑疾病,其特征为三叉神经全部或某一支分布区域的皮肤发生伴有炎性的成簇疱疹.多以抗病毒、收敛、止痛、镇静等药物治疗.患者发病时疼痛难忍,全身症状明显.1996~2000年,我们采用解毒疱疹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36例,均为单眼及同侧面部发病.其中男21例,女15例;右眼15例,左眼21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4岁,平均42.5岁;并发角膜炎10例,虹膜睫状体炎2例;病程7~60日.【总页数】2页(P187-188)
【作者】宋桂莲;刘怀栋;张彬;郝国华;庞荣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2;R751
【相关文献】
1.疱疹解毒方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宋桂莲;刘怀栋;刘平英;罗秀梅;董占军;高辉;庞荣;龙涛
2.自拟清热解毒方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J], 李坤鹏;余日成
3.自拟清泻解毒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64例疗效观察 [J], 宋一惠;敖学艳;左婷飞
4.疱疹解毒方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J], 宋桂莲;刘怀栋;刘平英;罗秀梅;董占军;高辉;庞荣;龙涛
5.疱疹解毒方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J], 赵建新;田元祥;曹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部带状疱疹35例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综合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5例因眼部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35例患者经过治疗7~12 d治疗,34例病情基本痊愈,1例因病发脑炎转神经内科治疗后痊愈。
7例患者遗留眼睑前额部皮肤瘢痕,占20%,18例患者遗留神经痛,占51.4%(持续3~6个月),12例患者局部眼睑及结膜发痒及皮肤知觉减退,占34.3%,角膜炎角膜溃疡痊愈遗留角膜云翳5例,占14.3%,虹膜炎症反应静止。
青光眼及一过性高眼压得到控制眼压恢复正常,2例遗留视神经萎缩。
结论眼部带状疱疹发疱以前疼痒为主,眼部并发症多,有疼痛、瘢痕、骚痒及视功能损害等后遗症,该病容易误诊,应尽早确诊,综合治疗,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
关键词带状疱疹;眼部;并发症
近年来病毒感染性疾病逐渐增多,眼部带状疱疹也有增多的趋势,因其发病后症状痛苦,眼部并发症多,留下后遗症几率高,其治疗也逐渐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选取2011年1月~2014年8月本科共收治眼部带状疱疹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4年8月本科收治的眼部带状疱疹患者35例病例中,男15例,女20例,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19例,左眼16例,发病年龄18~91岁,平均年龄(56.2±8.8)岁。
1. 2 发病诱因感冒后出现4例,近期熬夜劳累6例,患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后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1例,原因不明者22例。
1. 3 前驱症状(出疹前表现)全身情况:全身畏寒发热8例,占2
2.9%,乏力不适食欲不振11例,占31.4%;眼部出现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刺激症状13例,占37.1%;眼睑及前额部皮肤瘙痒者9例,占25.7%;全部患者病侧眼部前额及鼻根部头部疼痛,病变区域及头部疼痛35例,占100.0%,其中疼痛不能忍受者11例,占31.4%,神经痛出现2~5 d后病变部位出现疱疹。
1. 4 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出疹部位):35病变累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出疹区域:眉弓上睑同侧鼻根部者35例,波及睑缘及球结膜者8例,波及同侧头皮发迹区10例。
1例同时侵犯第二支,病变波及下睑上唇及同侧上腭。
病变区出现疼痛,皮肤红肿,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疱疹呈簇状早期透明,大小不一,随病程进展,疱疹破溃融合,结痂。
18例患者有畏光流泪症状,眼球混合充血,占51.4%;30例患者皮肤局部有瘙痒,占85.7%;16例患者测眼压高在21~60 mm Hg
(1 mm Hg=0.133 kPa)之间,其中持续3~7 d出现一过性高眼压者13
例,占37.1%,并发青光患者3例,瞳孔散大,角膜雾状水肿,虹膜萎缩,眼压不易控制,视力受损者达8.6%;11例出现前方闪辉(+),角膜后(KP+),并发虹膜炎达31.4%,10例出现角膜炎角膜溃疡达28.6%,1例出现头疼,精神差,后转神经内科腰穿证实并发病毒性脑炎,达2.9%。
1. 5 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免疫四项等实验室检查。
60岁以上患者行心電图、心脏彩超、胸片等必要检查。
根据病情给予抗炎、止疼、镇静:口服吲哚美辛片,或布洛芬片同时加用西咪替丁,西咪替丁除保护胃黏膜外,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安定片
2.5 mg,2次/d口服。
抗病毒:阿昔洛韦膏涂抹眼睑、前额及鼻根部疱疹区皮肤,静脉滴注阿昔洛韦针,阿昔洛韦5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8 h/次。
营养神经:甲钴胺针500 ng,1次/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提高免疫力:干扰素100 mg隔日1次肌内注射,共3次。
如果合并角膜炎、角膜溃疡给予按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性质治疗,促进愈合,给予贝复舒眼药水,左氧氟沙星凝胶、1%阿托品凝胶点眼。
合并青光眼者给予噻吗心胺眼药水点眼,20%甘露醇静滴以降眼压药物应用。
合并虹膜炎者如角膜无溃疡给含激素眼药复方妥布霉素眼药水点眼及普拉洛芬眼药水点眼。
2 结果
35例患者经过治疗7~12 d治疗,34例病情基本痊愈,1例因病发脑炎转神经内科治疗后痊愈。
7例患者遗留眼睑前额部皮肤瘢痕,占20%,18例患者遗留神经痛,占51.4%(持续3~6个月),12例患者局部眼睑及结膜发痒及皮肤知觉减退,占34.3%,角膜炎角膜溃疡痊愈遗留角膜云翳5例,占14.3%,虹膜炎症反应静止。
青光眼及一过性高眼压得到控制眼压恢复正常,2例遗留视神经萎缩。
3 讨论
水痘及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疾病,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VZV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90% 病例为50岁以上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及免疫缺陷者。
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1]。
据报道有20%~72%的带状疱疹患者眼部受累,即发生眼带状疱疹(HZO)[2]。
HZO是VZV侵及三叉神经第Ⅰ支(眼神经)分布区的皮肤区域出现集簇状皮疹,多为单侧性,很少超过中线[3]。
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涉及多临床学科,皮肤病、传染病、神经内科、眼科、颌面外科、耳鼻喉科诸多学科,所以在诊断和治疗上容易造成漏诊、误诊[4,5],治疗不能综合考虑,合理治疗。
由于带状疱疹在出疹前仅有以疼痛为主的表现,所以眼部带状疱疹在早期诊断上需与脑血管疾病鉴别,需行颅脑MRI检查及请神经内科会诊,还需与急性鼻窦炎、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鉴别。
出现疱疹以后需与隐翅虫性睑皮炎结膜角膜炎相鉴别:隐翅虫是一种甲虫,其有趋光性,体液毒性沾染人体皮肤致皮肤损害多在夜间使人染病,患者擦拭揉眼毒汁带入眼结膜囊致结膜及角膜发炎[6]。
它的皮损主要表现为条状、点状、点片状皮肤损害,最
有诊断价值的表现是灼痛和瘙痒。
隐翅虫皮炎的病程发展过程为烧灼感、灼痛、皮肤发红,渐成紫红色,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水疱、灰白色脓疱、疱壁破裂后出现渗出性溃面,结痂,痂皮脱落留下难以消退的褐色沉着斑,其皮损以红斑、小脓疱为主。
而眼带状疱疹多于老年人,疼痛剧烈,疱疹都为清凉,透明不相融合的水疱。
通过对患者治疗过程的观察,眼部带状疱疹的眼部并发高眼压、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等并发症较高这与文献报道在全部带状疱疹病例中,有50%以上可引起严重的眼部病变相一致[7],近年来也有眼带状疱疹合并多发颅神经损伤的报道[8],本组病例中也有1例并发脑炎。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一要注意患者眼部并发症及颅脑神经并发症治疗,防止视功能损害,并告知患者预后情况让患者有明确的认识。
对于患者的用药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果患者无肝肾功损害,主张应用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因为目前阿昔洛韦是世界上公认的抗疱疹病毒首选药物,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平均仅为10%~20%[9]。
干扰素的应用是必要的,因为带状疱疹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发生的,干扰素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缩短病程。
但应用时应注意告知患者药物引起乏力、发热等副作用。
马栋等[8] 认为激素应用效果明显,作者主张因该病引起一过性高眼压、角膜炎并发症几率高,因此应在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慎重短时间应用。
对于患者患病过程中疼痛的治疗,认为非甾体类抗炎止疼药物加上镇静药物是必要的,因为镇静药物能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利于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9]。
综上所述,眼部带状疱疹发疱前以疼痒为主,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多,尤其有角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炎、一过性高眼压、青光眼等诸多眼部并发症以及脑炎、颅神经炎等颅内并发症,有疼痛、瘢痕、瘙痒及视功能损害等后遗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该病容易误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请相关科室会诊以及预后情况向患者有效的告知是必要的。
应尽早确诊,综合有效治疗,注意眼部并发症的防治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彭文偉.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52.
[2] Liesegang TJ. 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 natural history,risk factors,clinical presentation,and morbidity.Ophthalmology,2008,115(2 Suppl):S3-S12.
[3]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8-269.
[4] 戴春燕.首诊眼科带状疱疹误诊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9):1132.
[5] 翟庆.带状疱疹128例误诊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52-53.
[6] 廖云星,朱芳梅.我国隐翅虫皮炎及其防治.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11):25-27.
[7] 王立娇,谷树严.眼睑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和继发青光眼一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5):668.
[8] 马栋,郭承伟,刘玲.眼带状疱疹合并多发颅神经损害一例.眼科,2012,21(6):424.
[9] 李海东,王达良,罗曼,等.儿童眼带状疱疹一例.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10):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