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肝癌药物研发进展
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

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治愈率较低。
目前,广泛应用于肝癌治疗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拓宽肝癌治疗领域、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的意义、已有的靶向药物、研发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的意义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逐渐了解到肝癌的形成和发展与一系列异常启动基因、抑制基因以及信号转导路径的异常活化有关。
传统的化疗药物虽然可以杀伤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但对正常细胞也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而靶向治疗药物则能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对于肝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延长患者的寿命。
其次,靶向治疗药物还可以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类型进行靶向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研发肝癌靶向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二、已有的靶向药物目前,已经有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在肝癌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多潘立酮。
多潘立酮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从而阻断肝癌的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
此外,索未匹克是一种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也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
此外,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药物也在肝癌治疗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三、研发进展针对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目前仍在不断进行中。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相继问世。
例如,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它可以通过靶向抑制血管生成途径和抑制细胞增殖途径来实现治疗效果。
此外,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靶向治疗药物,通过抑制多个靶点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同时,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研发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了解肝癌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可以根据其个体基因特征进行个体化治疗。
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与应用

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与应用肝癌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度的肿瘤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肝癌的治疗一直以来都不是很有效,但是近年来,肝癌的靶向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篇文章将会介绍一些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和应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肝癌靶向治疗的概念肝癌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肝癌细胞内某些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相比于传统化疗,肝癌靶向治疗不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二、肝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癌靶向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治疗肝癌的方法之一。
和传统的化疗药物不同,免疫治疗药物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肝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将人工制备的基因剪切后再重新组合成可以切入肝癌细胞的细胞中,从而促进肝癌的死亡。
由于基因治疗具有针对性,因此其治疗效果得到广泛的认可。
3.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癌的药物,这种药物能够在肝癌细胞内对某些分子进行定向攻击,从而促进肝癌的死亡。
靶向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还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三、肝癌靶向治疗的应用肝癌靶向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手术、放射性核素等多种方式进行应用。
其中,药物类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
1.索拉非尼索拉非尼是一种新型的肝癌靶向治疗药物,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索拉非尼具有很强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能够有效地控制肝癌的发展和转移。
2.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针对肝癌的免疫治疗药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贝伐珠单抗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治疗肝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3.阿帕替尼阿帕替尼是一种针对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能够对肝癌细胞内的某些分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击,并且不会对患者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023年肝癌药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肝癌药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肝癌药物是肝癌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肝癌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且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肝癌药物行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肝癌药物行业概述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临床上病情进展迅速且治疗难度大。
肝癌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缓解肝癌症状的药物。
肝癌药物市场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
二、肝癌药物行业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根据报告统计,全球肝癌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3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9%。
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主要原因是肝癌发病率上升和新药研发进展。
2. 市场竞争肝癌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罗氏、百时美施贵宝、辉瑞等跨国药企,以及康哲药业、恒瑞医药等本土药企。
跨国药企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能力,但本土药企在定价和渠道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3.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肝癌病例不断增加,肝癌药物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靶向药物研发进展、免疫治疗药物的发展、个体化治疗的推广等。
三、肝癌药物行业市场机遇和挑战1. 机遇肝癌药物市场机遇主要体现在:肝癌病例增加带来的市场需求;新药研发进展促使市场创新和发展;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促进医疗服务的升级。
2. 挑战肝癌药物市场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研发成本高昂;药物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四、肝癌药物行业市场建议1. 注重创新研发加强新药研发,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效果。
鼓励药企加大投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人才。
2. 加强规范管理加强药品监管和市场准入,规范行业发展。
加大对药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3. 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治疗体验。
整合优质资源,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认知水平。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普及肝癌预防知识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肝癌的关注。
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新进展

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新进展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复发性。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化疗和手术切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肝癌的新选择。
本文将介绍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一、肝癌的靶向治疗方法肝癌靶向治疗是根据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内特定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以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靶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疗法、表面受体抑制剂和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
1. 抗血管生成疗法抗血管生成疗法是通过靶向抑制肝癌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索拉非尼”,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信号通路,阻断血管生成。
2. 表面受体抑制剂表面受体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通过靶向抑制特定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
常见的表面受体抑制剂包括“索拉非尼”和“阿法替尼”,它们能够抑制肝癌细胞表面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3.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主要是干扰肝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常见的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包括“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它们能够靶向抑制肝癌细胞内关键信号通路,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二、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肝癌靶向药物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不断提高了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1. 结合多靶点的综合治疗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通常与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有关,单一靶点的治疗效果有限。
因此,结合多个靶点进行综合治疗成为一种新的策略。
通过联合应用不同的靶向药物,可以同时抑制多个信号通路,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结合应用索拉非尼和埃克替尼的联合治疗在不同程度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肝癌的研究进展和新技术

肝癌的研究进展和新技术近年来,肝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肝癌的治疗进展和新技术,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肝癌研究进展和相关的新技术。
1.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肝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研究表明,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病毒感染、遗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
科学家们通过对肝癌病人和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以及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等都是肝癌发生的关键。
2.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和研究中。
其中,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普遍应用于肝癌治疗的新技术。
该技术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目前,已经有多种分子靶向药物被开发和应用于临床,如索拉非尼、利妥昔单抗等。
这些药物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此外,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成为了可能。
科学家们通过对肝癌病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发现病人体内的突变基因,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肝癌研究的挑战和未来展望虽然肝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一方面,肝癌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大部分病例都是在晚期才被发现。
另一方面,肝癌的治疗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不佳。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肝癌的研究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开发更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如血液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的结合应用。
此外,新的免疫治疗药物也被广泛研究,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总之,肝癌的研究进展和新技术带来了希望,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肝癌治疗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4年肝癌药物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肝癌药物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增加,肝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肝癌药物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
本文将对肝癌药物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肝癌药物市场现状目前,肝癌药物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据统计,全球肝癌药物市场规模在近年来稳步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速度。
这主要得益于肝癌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对肝癌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2024年肝癌药物市场前景分析1. 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肝癌患者数量将呈现增长趋势。
老年人是肝癌高危人群,他们对肝癌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将直接推动肝癌药物市场的增长。
2.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近年来,肝癌诊断和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包括肝癌早期筛查技术、手术技术、介入治疗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也增加了对肝癌药物的需求。
3. 政府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肝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研发和使用肝癌药物的政策。
政府的支持将刺激肝癌药物市场的发展,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4. 制药公司积极布局肝癌药物市场随着肝癌市场的潜力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纷纷加大对肝癌药物的研发和投入。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创新,推出更安全、有效的肝癌药物,积极布局肝癌药物市场,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肝癌药物市场尽管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 高研发成本肝癌药物的研发需要长时间和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成本高昂。
对于一些中小制药公司来说,难以承担这样的压力,这也限制了市场上肝癌药物的种类和数量。
2. 市场竞争激烈肝癌药物市场竞争激烈,已有的药物种类繁多,市场份额分散。
新进入市场的药物面临着竞争压力,需要具备创新研发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才能取得成功。
3. 市场准入门槛高肝癌药物的研发和生产需要遵守严格的监管要求和审批程序,市场准入门槛较高。
肝癌临床研究新进展

肝癌临床研究新进展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提高肝癌的发现和治疗水平,许多临床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从肝癌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三个方面来阐述肝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一、肝癌早期诊断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至关重要。
近年来,针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1. 血液标志物的应用血液标志物作为一种简便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临床研究发现,AFP、CEA、CA199等血液标志物的检测能够辅助早期肝癌的筛查,并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2. 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基因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检测某些与肝癌相关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异常,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肝癌。
临床研究表明,基因检测技术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二、肝癌治疗方法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肿瘤消融技术、肿瘤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
近年来,临床研究在肝癌治疗方法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1. 靶向药物的应用靶向药物是指通过对肿瘤特定的靶点进行干预,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临床研究发现,靶向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例如,索拉非尼、雷莫芦单抗等靶向药物已经成功应用于肝癌的治疗。
2. 免疫治疗的应用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临床研究发现,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三、肝癌预后因素肝癌的预后与众多因素相关,包括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分级、体内其他疾病的存在等。
近年来,临床研究对于肝癌预后因素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1. 微环境的影响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围的细胞、血管和基质组织等对肿瘤生长和扩散的影响。
临床研究发现,肝癌微环境的改变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深入研究肝癌微环境对于预测患者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肝癌的靶向治疗与药物研究进展

肝癌的靶向治疗与药物研究进展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
传统的治疗方式如切除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在某些情况下效果有限,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肝癌治疗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特定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在肝癌的靶向治疗中,多种靶点及相应的药物正在被研究和应用。
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靶向治疗VEGF是一种介导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关键因子,它是肝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因子之一。
阻断VEGF信号通路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索拉非尼(Sorafeni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VEGF受体激酶抑制剂,已经被批准用于肝细胞癌的治疗。
此外,贝伐单抗(Bevacizumab)和阿帕替尼(Apatinib)等药物也在临床研究中显示了一定的疗效。
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治疗EGFR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其过度活化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强相关。
因此,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也备受关注。
目前,靶向EGFR的药物主要包括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吉非替尼(Gefitinib),这些药物通过抑制EGFR激酶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三、丝裂霉素调控激酶(mTOR)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mTOR信号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
雷帕替尼(Rapamycin)及其类似物(雷帕霉素类)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mTOR抑制剂,它们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此外,阿伦替尼(Everolimus)等药物也在临床试验中显示了一定的疗效。
四、多靶点联合治疗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因此,单一的靶向治疗效果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92 4601 4519
派安普利单抗 + 安罗替尼
-
MTL-CEBPA和索 服用MTL-CEBPA
拉非尼同时服用 后服用索拉非尼
仑伐替尼+ 帕博利珠单抗
-
一线治疗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一线治疗
一线治疗
研发公司
结论
阿帕替尼能够显著增加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
恒瑞医药 展生存时间(PFS)水平,并且能够被病人接受,安全性较
Tremelimumab 300mg + 度伐鲁单抗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阿斯利康 疗效最好,正在进行将该方案作为肝癌患者一线治疗方
案的测试。
相比单独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
卫材株式会社 塞术与仑伐替尼的联合治疗能增加患者无病生存期时间,
该药物安全有效。
赛诺菲 对肝癌患者使用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雷替曲塞有一定 阿斯利康 的疗效且副作用在安全范围内可接受。
8% 50%
42%
化药 抗体药 核酸药
30% 20%
50%
化药 化药+免疫疗法联用 免疫疗法
肝癌治疗主要靶点:PD-1/PD-L1(抗 体研究)和VEGFR(化药研究)
6% 12%
24%
23%
35%
CTLA-4 PD-1/PD-L1 VEGFR BRAF CEBPA
临床I期和II期的肝癌药物研究较多
3
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有望成为肝癌一线新选择。多纳非尼和阿帕替尼有望成为国 内肝癌一、二线治疗新药。
一线治疗药物研发
临床阶段
临床 ASCO 研究编号 编号
试验组
研究可比关键数据
对照组
治疗阶段 研发公司
OS
试验 vs 对照
PFS 试验 vs 对照
OS HR
ORR 3级以上不良 试验 vs 对照 反应率
4580
经动脉化疗栓塞+ 仑伐替尼
经动脉化疗栓塞
ChiCTR-OOCII期单臂研究 17014182
4574
肝动脉灌注奥沙利 铂+雷替曲塞
-
NCT03033446 II期单臂研究
4590
Y90-放射性栓塞+ 纳武单抗联合治疗
-
I期单臂研究 I期对照研究 I期单臂研究
NCT04172571 NCT02716012 NCT03006926
III期 对照研究
NCT03434379
4596
阿替利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
索拉非尼
一线治疗
罗氏
NE vs 13.2m (数据来源 ESMO2019)
6.8 vs 4.3 (数据来源
0.58
ESMO2019) (p=0.0006)
27% vs 12% (p<0.0001)
61.1% vs 60.9% (数据来 源ESMO2019)
25%
38%
III期
II期
I期
3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恒瑞医药(阿帕替尼)、泽璟制药(多纳非尼)肝癌已申报上市
临床阶段
临床 ASCO
I II III IV 研究编号 编号
试验组药物
对照组药物
治疗阶段
III期对照研究 NCT02329860 4507 III期对照研究 NCT03434379 4596
阿帕替尼
阿替利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
II/III期 对照研究
NCT02645981
4506
多纳非尼
索拉非尼
一线治疗 泽璟制药 12.1m vs 10.3m
3.7m vs 3.6m
0.831 4.6% vs 2.7% (p=0.0363) (p=0.248)
57.4% vs 67.5%
II期 对照研究
NCT02519348
4508
Tremelimumab 度伐鲁单抗 一线治疗 阿斯利康 18.7m vs 11.7m
肝癌治疗中首次迎来核酸类药物。目前研究显示核酸药MTL-CEBPA安全性较好,其疗后续效值得期 待。
投资建议: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阿帕替尼)、泽璟制药(多纳非尼) 、中国生物制药和康方生 物(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等;其中阿帕替尼二线治疗肝癌适应症于 2月19日申报上市,多纳非 尼已于3月20日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好。
罗氏
对于不可切除型肝癌患者,使用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 单抗联用比索拉非尼单药疗效更好。
相比索拉非尼,多纳非尼显著改善了总生存期(OS),并
泽璟制药 且毒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度较高。多纳非尼是一个潜
在的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药。
百时美施贵宝
研究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指标,说明给肝癌患者以纳武 单抗+伊匹单抗联用的方案是可行的。
风险提示:临床研究进展不达预期。
1. PD-1/ 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 3. V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
2. CTLA-4: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4. B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肝癌治疗药物研发分布
肝癌治疗的药物研发以抗体药为主
肝癌的临床治疗方式以化药为主
-
-
22.7% vs 9.6%
35.1% vs 17.8%
Ib/II期 单臂研究
NCT04172571
4592
派安普利单抗 + 安罗替尼
安慰剂 索拉非尼
二线治疗 一线治疗
II/III对照研究 NCT02645981 4506 II期对照研究 NCT03222076 4599
多纳非尼
纳武单抗+ 伊匹单抗
索拉非尼 纳武单抗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NCT02519348 4508 Tremelimumab II期对照研究
度伐鲁单抗
NCT03838796 II期对照研究
百时美施贵宝
纳武单抗联合Y90-放射性栓塞治疗对亚洲晚期肝癌患者 安全有效。
康方生物 派安普利单抗和安罗替尼联合使用安全有效,它俩联用 正大天晴 有希望作为肝癌一线治疗。
MiNA 新药MTL-CEBPA的安全性较好,能与索拉非尼联用用
Therapeutics 于肝癌患者治疗。
卫材株式会社
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 可靠。
ASCO肝癌研发总结
肝癌的药物研发以抗体类药物为主,其中PD-1/PD-L11和CTLA-42是抗体研发的主要靶点。化药研发 则以VEGFR3和BRAF4蛋白为主要研究靶点。
在一线治疗研发药物中,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用,最有希望成为海外肝癌一线治疗 方案,泽璟制药(多纳非尼)有望成为国内一线。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派安普利单抗 (康方生物)和安罗替尼(正大天晴)联合用药方案已经步入Ib/II期研究阶段,其安全性较好,对 肝癌患者也有不错疗效;在二线治疗研发药物中,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能显著提升肝癌患者总生存 期(OS),有望成为新的肝癌二线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