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发展其人力资源。在大学教育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出色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一、课程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的第一个部分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例如,课程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人力资源招聘和选拔的方法和技巧;

3. 理解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并学会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4. 学习薪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了解不同的薪酬制度;

5. 掌握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6. 了解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解决和调解员工之间的冲突。

二、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组织和安排,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学内容的例子:

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2. 人力资源招聘和选拔

- 招聘和选拔的基本原则

- 招聘和选拔的方法和技巧

- 面试技巧和评估方法

3. 绩效评估

- 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和目的

- 绩效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 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和反馈

4. 薪酬管理

- 薪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 薪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 薪酬福利的管理和调整

5. 员工培训和发展

- 培训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目的

- 培训和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 培训和发展的评估和反馈

6. 员工关系管理

- 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 员工关系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 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冲突解决和调解三、教学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方法:

1. 讲座和讨论:通过讲座和讨论,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2.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学习和分享经验。

3. 角色扮演和模拟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练习,学生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锻炼他们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地考察和实习:通过实地考察和实习,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评估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的最后一部分是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并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估方法:

1. 期中和期末考试: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和报告:通过作业和报告,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应用和分析能力。

3. 小组项目和演示:通过小组项目和演示,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习和实践评估:通过实习和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大纲,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出色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公选课)《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本课程适用于管理类本科各专业。 本课程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保留、发展、协调四大功能为主线而展开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管理学》。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6周,总课时数30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2 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授课学时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环境 人力资源获取前的准备 人力资源获取过程的甄选 人力资源获取后的录用 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与考核 人力资源的薪酬与激励 构造优秀的团队 员工培训与发展 4 2 2 6 4 2 4 2 2 2 合计 30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能全面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保留、发展、协调四大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及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并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讨论及角色模拟训练等环节,使学生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掌握人力资源定义、特点,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内容;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内容体系和任务及战略意义;3.掌握国内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4.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适合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相结合。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一、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的概念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3.人力资源的特点 二、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2.人力资源管理的功用 3.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4.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与意义 5.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体系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1. 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

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 3.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思想; 2.掌握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法则 3.掌握编制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方法 4.了解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因素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适合系统讲授、讨论和进行案例分析。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1.关于人性的认识 2.人本管理理论 3.激励理论 二、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2.政治环境分析 国家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政策 3.法律环境分析 国家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法规 4.经济环境分析

5.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三、人力资源成本与投资决策 1.人力资源成本概述 2.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 3.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程序 4.人力资源投资收益与决策分析 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述 2.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3.人力资源规划编制与决策实施 第三章工作分析与评价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工作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2.掌握工作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3.了解定员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适合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同学们讨论,到企业里进行调查实习,并做案例分析。 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一、工作分析概述 1.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 2.类型与流程(包含职位分类)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3、英文名称: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4、课程类别:专业课 5、学时:48 6、学分:3 7、适用对象:实验区工商管理专业 8、考核方式:考察 9、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 二、课程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政策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内容很多,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本专业的要求,本课程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做到诚实、信用、正派、守信,为今后工作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a specialized core course of management specialty, not only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theory and policy, but also has a strong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courses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fession. This course specifically includes an overview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 job analysis, staff recruitm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career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clearly grasp the basic theory, basic methods and basic skills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o 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work.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本课程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入手,以工作分析这一基础内容为出发点,阐述了招聘、规划、绩效、薪酬等内容,并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意义;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学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为企业决策提供方案。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人力资源管理(英文):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本科 学时:36 学分:2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 授课教师:常祖明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政策制度以及实用方法的学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热点和重要研究领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明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实务活动的内容及其具体操作方法;并能够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为基础开展后续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掌握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基本技巧。 二、课程内容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一般流程为主线,全面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系统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并就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前沿问题和最新思潮进行介绍。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招募、甄选与录用、入职引导与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及职业生涯规划。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按章节点明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 一、学习目标: 人力资源的含义

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和天才资源含义 人力资源的性质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 1.1.1 人力资源的含义 1.1.2 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1.1.3 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和天才资源 人力资源性质和作用 1.2.1人力资源的性质 1.1.2人力资源对经济活动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 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的性质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标: ?管理的本质和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的异同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企业价值链和各项职能活动之间存在关系二、教学内容: 管理的本质及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48课时)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管理系课程代码I04BT468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英文名称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 2 总学时32学时先修课程管理学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财务管理、电子商务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面向管理系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围绕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内容,给学生全面地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使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极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人力资源管理由一个总体认识;紧密联系实际,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相关的企业管理案例,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自觉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为学生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4课时) 1、人力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同时能够熟悉并掌握团队建设、组织变革等实际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理论和实践,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目标和职能。 2、熟悉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领域,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3、理解并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包括群体动力学、领导理论、组织文化等,能够分析和解决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4、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正确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5、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教学: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 2、招聘和选拔 3、培训和发展 4、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 5、员工关系管理和团队建设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五、评估方式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小组作业等。 3、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将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 六、教学资源 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课本、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同时,教师也将根据需要制作和开发各种教学辅助材料,如课件、案例分析等。 七、教学计划 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将按照以下安排进行: 1、第一周:课程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 2、第二周:招聘和选拔。 3、第三周:培训和发展。 4、第四周: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 5、第五周:员工关系管理和团队建设。 6、第六周:复习和总结。 7、第七周:考试。 以上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2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32:0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商学院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知识,理解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与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掌握工作说明书制定、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员工培训的流程与途径,掌握劳动关系处理步骤,提高学生管理技能、管理水平,以及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树立服从战略的全局观念,服务企业经营的创新意识,培养客观公正的品德。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学时分配

(注:教学单元是指知识内容相对完整独立的教学部分,可对应选用教材的一个或若干个章节,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的章节。)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述 【主要内容】 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2.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3.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4.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 【实践项目】 1.实验名称:模拟公司组建 2.实验目的:熟悉模拟公司的组织要素构成 3.实验内容: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平台 【思考题】 1.中国如何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 2.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是什么? 3.人力资源为什么强调质量而非数量? 4.请指出相关概念关系图中存在的问题? 5.请结合中国社会(理论或现实)谈谈对人性假设理论的理解? 6.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7.不同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发生变化规律及其背景理由? 8.如何理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组织变革推动者”的角色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也是高等教育中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实践; 2、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方法; 3、掌握招聘、选拔和安置的流程和方法; 4、掌握员工培训和开发的原理和方法; 5、掌握绩效管理的概念、指标和评估方法; 6、掌握薪酬福利管理的概念、设计和实施方法;

7、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三、课程内容 1、人力资源概述(2学分) 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2、人力资源规划(2学分) 主要内容: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目的和流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和步骤;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和步骤;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方法和步骤。 3、招聘与选拔(2学分) 主要内容:招聘的概念和流程;招聘渠道的选择和运用;简历筛选和面试技巧;能力测试和背景调查。 4、员工培训与开发(2学分) 主要内容:员工培训的概念和流程;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培训计划制定的方法和步骤;培训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员工开发的策略

和方法。 5、绩效管理(2学分) 主要内容:绩效管理的概念和流程;绩效计划制定的方法和步骤;绩效跟踪的方法和步骤;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绩效反馈与改进的方法和步骤。 6、薪酬福利管理(2学分) 主要内容:薪酬福利的概念和设计原则;薪酬调查的方法和步骤;薪酬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福利策略的设计和实施;薪酬福利的调整与优化。 7、劳动法律法规(2学分) 主要内容:劳动法律法规的概述和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法律要素;劳动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3001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学时/学分:51/3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与行为或组织行为学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经济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掌握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招聘与流动、开发与人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业管理等理论和实务,从而适应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的任职需要。 在课堂讲授的同时,通过案例讨论以及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内容,同时加深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把握与运用。 具体目标为,掌握: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3、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 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2、职位分类与工作分析:职位分类、工作分析、工作设计方法。 3、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计划概述、人力资源管理供求预测、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编制、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协调、控制与评价。 4、人员招聘与流动:人员招聘与选拔、人员调配与流动。 5、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员培训:学习理论概述、人力资源开发概述、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人员培训、人员培训效果评价。 6、工作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概述、工作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工作绩效考核方法、工作绩效考核的控制与分析。 7、工作激励与奖酬管理:激励理论、奖酬决策、奖酬管理。 8、职业生涯与开发管理:职业生涯与职业管理概述、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组织职业管理。 9、人力资源保障与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劳动保险、劳动保护。 10、企业人力资源预警管理:企业人力资源预警管理的意义、人力资源危机的成因分析、人力资源的行为风险分析、人力资源危机的预警管理。 11、企业人力资源诊断:企业人力资源诊断概述、企业人力资源指数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1066,111143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A-B 英文名称: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B 开课学期:5 学时/学分:64/4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开课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选用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葛玉辉,王方华著, 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主要参考书: 《人力资源管理》陈维政等编, 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等编, 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一、课程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阐述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以及如何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理论、原则、方法的科学。它是为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本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含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等七个方面。其中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是各项职能的实施基础,绩效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he science which formulates that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how to reasonably use the theories, principles, methods of human resources. It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that intends for cultivating the basic theories,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of the student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eans that enterprises apply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technology and methods to all the relevant activities of planning ,organizing, leading and controlling to achieve their established goals for the sake of obtaining, developing, maintaining and making effective use of the essential human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job analysis, recruitment and employ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alary managem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employe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mong these the job analysis and job evalu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all the functions,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the whole system.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的核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阐述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以及如何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理论、原则、方法的科学。它是为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物流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优雅得体的气质与风度,有强烈的事业心,有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的精神,能够具备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学生毕业后成功地走势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是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程,前续课程为《管理学原理》,后续课程有《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第三方物流》、《项目管理》等,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熟悉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2)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3)掌握企业员工招聘与录用的程序与方法; (4)掌握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要求与方法; (5)掌握绩效与薪酬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6)了熟悉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二) 能力目标

(1)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能力; (2)企业员工招聘与录用的能力; (3)策划与组织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能力; (4)企业绩效管理与考核的能力; (5)企业薪酬管理的能力。 (三)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解决管理中涉及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贡献作用。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理论学时6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力资源定义、特点,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内容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内容体系和任务及战略意义 3.掌握国内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4.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 难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本章适合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1.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的概念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3)人力资源的特点 2. 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2)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3)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4)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与意义 (5)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体系

3.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1)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 (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 (3)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五)作业及要求(可选项,宋体五号,加粗) 1.人力资源的含义和人力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2.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演进历程是怎样的? (六)课外学习要求(可选项,宋体五号,加粗) 你认为要达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部有哪些事是现在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今后若干年必须做的? 第二章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学时6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内容。 2.理解人力资源规划对组织管理的重大作用。 3.明确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的程序。 4.掌握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的方法。 5.熟悉根据已有数据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分析工作。 6.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人力资源战略概念、人力资源规划程序、人力资源供求预测方法。 难点: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预测方法以及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内容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1)关于人性的认识 (2)人本管理理论 (3)激励理论 2.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2)政治环境分析 (3)法律环境分析 (4)经济环境分析 (5)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 人力资源成本与投资决策 (1)人力资源成本概述 (2)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 (3)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程序 (4)人力资源投资收益与决策分析 4. 人力资源投资收益与决策分析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述 (2)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3)人力资源规划编制与决策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流程,提高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领域,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等。 3、理解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如人力资源规划、职业发展等。 4、提高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原理: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基本原理,包括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等。 2、招聘与选拔:介绍招聘的策略和流程,包括职位分析、招聘渠道、

简历筛选、面试技巧等。 3、培训与发展:介绍员工培训和发展的策略和流程,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与评估等。 4、绩效管理:介绍绩效管理的概念、流程和方法,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等。 5、薪酬福利:介绍薪酬福利的基本原理、设计和管理,包括工资制度、奖励制度、社会保险等。 6、员工关系管理:介绍员工关系的概念、内容和处理方法,包括劳动法规、员工沟通、员工关怀等。 7、人力资源规划与职业发展:介绍人力资源规划的策略和流程,包括职业发展、员工培训等。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企业案例,让学生理解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让学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2.课程英文名称: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3.课程类别:必修 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总学时:36学时 6.总学分:2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必须要的基本功。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和各章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1.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的基本含义、特征及相关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特征、作用和在管理实际中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认识人力资源的特点和作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内容和作用,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的区别。 教学重点: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2.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2学时) 教学内容: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国外典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美日人力资源模式比较)。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国外典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教学重点: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 教学难点:美日人力资源模式比较 3.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3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作用和原则。人力资源规划制定、预测和平衡。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作用和原则,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预测和平衡。 教学重点: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平衡。 教学难点:人力资源规划的预测。 4.第四章职务管理(3学时) 教学内容:职务分析的含义、作用和方法。职务设计含义、作用和方法。职位分类管理。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职务分析的含义、作用和方法。理解职务设计含义、作用和方法。了解职务分类管理。 教学重点:职务分析的作用和方法,职务设计方法,职位分类。 教学难点:职务设计方法,职位分类。 5.第五章劳动管理(3学时) 教学内容:劳动定员的含义、作用和方法。劳动定额的类型、作用和方法。劳动组织。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劳动定员的含义、作用和方法。理解劳动定额的类型、作用和方法。 教学重点:劳动定员的作用和方法,劳动定额的类型和方法,劳动组织。 教学难点:劳动定员的方法。 6.第六章人员招聘(3学时) 教学内容:招聘的含义、作用。人员招聘程序、渠道和方式。招聘测试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招聘的含义、作用。理解人员招聘程序、渠道和方式。了解照片测试方法。 教学重点:人员招聘程序、渠道和方式。 教学难点:招聘测试方法。 7.第七章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管理(4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开发含义、作用和方法。人力资源培训特点、作用和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开发含义、作用和方法。理解人力资源培训特点、作用和方法。 教学重点:人力资源培训特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人力资源培训方法和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Ⅱ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Ⅱ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其中讲课:32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性质:选修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相关专业 教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董克用编,2013年版。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 二、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培养学生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基本上是进行案例式教学,内容连贯性强,连续式选用书中章节,未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作为课外阅读材料,以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方法和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内容,须依据师生之间共同配合与努力情况来决定。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概述(2学时) (1)了解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2)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3)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任职要求。 重点:人力资源的内涵、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理论学说及观点。 难点: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理论学说及观点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2学时) (1了解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 (2)理解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 (3)掌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的形成。 重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如何形成。 难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选择与实施

3、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4学时) (1)了解工作分析的作用和层次; (2)理解工作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3)掌握工作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基本方法; 重点:工作分析的层次,工作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进行工作设计。 4、人力资源规划(2学时) (1)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必要性; (2)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3)掌握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预测的基本方法; 重点:人力资规划的具体步骤,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的基本思路、原则和平衡办法。难点: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 5、招聘与录用(4学时) (1)了解人员招聘的原则和目的; (2)理解人员招聘的主要程序; (3)掌握招募的主要渠道和方法的优缺点、测试的主要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重点:招聘的原则、程序,招募的主要方法、渠道,选拔的主要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难点:招募渠道和方法的选择,选拔的主要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6、培训与开发(4学时) (1)了解培训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2)理解培训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内容; (3)掌握培训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方法; 重点:培训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内容,培训的过程管理。 难点:如何有效管理培训的过程。 7、绩效评估与管理(4学时) (1)了解绩效的概念; (2)理解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和内涵; (3)掌握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 重点:绩效的内涵,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绩效管理系统的标准。 难点: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何对作为现代企业(组织)中最重要资源之一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经营思想,做好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无疑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重要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今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动态,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实务,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管理实践,同时提供大量教学案例消化理解职能理论。由于学生缺乏管理实践,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将有一定难度。 教学对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教学方式: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教学时数: 48学时 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每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具体的教学方式、学时分配、复习思考题、考试考核点等,详见下例)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 6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人力资源定义、特点;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内容体系和任务及战略意义; 3.了解国内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实践; 4.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教学方式:(课堂讲授5学时、讨论和习题课1学时) 第一节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 ( 2学时 )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三、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四、人力资源管理战术 第二节人力资源的环境变化( 2学时 ) 一、社会形态的变化 二、现代人力资源像 三、现代社会的经营课题 第三节美日人力资源管理简介( 2学时 )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简介 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简介 复习与思考题: 1.谈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2.试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3.结合实际谈谈社会环境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 4.谈谈美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人力资源规划与选聘 ( 6学时 )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方法; 2.重点掌握工作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专业素质课程之一,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并能结合案例和组织运行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运用,使学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程序、方法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过程为主线,对招聘、发展、报酬、协调、维护、退休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而形成的一门课程。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得以实施。 本课程系统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先进的人力资源理论基础;突出人力资源管理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强化实践技能,让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案例,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管理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 ·人力资源的定义和和包含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硬功能和软功能 ·人力资源软管理的黄金法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定义和内容 一、人力资源的定义 二、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天才资源的定义

三、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天才资源五者关系 四、人力资源包含的内容 第二节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一、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硬功能和软功能 四、人力资源软管理依据的若干黄金准则 五、传统的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运作 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演进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 思考与练习: 1.请你分析一下从人口资源到劳动力资源,从劳动力资源到人力资源,从人力资源到人才资源每次被减去的是哪一些人群,这些人群具有什么特点? 2.请你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中挑出一个给你印象最深的原理,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3.请你给人力资源管理软功能的“菜单”中再加几道“菜”。 4.你认为要达成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部有哪些事是现在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今后若干年必须做的? 5.谈谈你对篇首案例“西南航空公司Herb·kellocher”管理秘决的看法。 第二章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特点 ·三叶草组织各子系统的特征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完整版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 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教学目的和任务 1.1任务和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职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根据现代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开设一学期,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课堂实验教学20学时。 《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事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理论和技能要求中的核心部分之一。本专业学生应在对人的行政管理方面,学习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技术,在招聘、录用、培训、激励、考核、薪酬、企业文化等环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能进行基本的操作和监管,并具备接人待物,激励自我和他人的基本素质。 1.2知识要求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事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1.3能力要求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 2.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2.1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全面介绍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岗位分析、招聘与流动、培训、绩效考评、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管理等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树立现代人力资源观念;制定与实施招聘计划的程序和方法;设计有效培训、激励员工的原理和方法;薪酬体系设计与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1.1竞争优势与人力资源管理(2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