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一年级上册4.12《寒冷的冬天》教案

粤教粤科版(2017)一年级上册4.12《寒冷的冬天》教案
粤教粤科版(2017)一年级上册4.12《寒冷的冬天》教案

《寒冷的冬天》教案

一、课程题目

《寒冷的冬天》

二、课时

1课时。

三、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为通过观察发现冬季特有的现象,积极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初步体会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两点要求主要从基础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联系实际生活,提高观察能力,从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中第四单元第12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二节,承接上一课《凉爽的秋天》的内容,同时为第三课《温暖的春天》提供比较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冬天的景象”和“动物过冬”两大部分内容,这两部分内容为本节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学习“冬季特有的景象”这一内容时,以短视频展示冬天的景象让学生更容易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并为相关的学习内容作铺垫和推动。本节课学习冬季特有的现象,南北方冬季差异,冬季对植物、动物和人们活动的影响等,帮助学生探究和观察比较冬季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发现自然界季节变化的奇妙,从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的学生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存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认知特点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11课《凉爽的秋天》之后,对四季的天气变化,季节对植物、动物和人们的影响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大的好奇心,并且求知欲望强烈。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关键是平时他们看到的都是零散的,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带着任务去观察,才会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

(二)知识基础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语文课中已经初步了解过冬天,并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可让学生对冬季有更深的了解,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三)认知困难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知道冬天会变冷、下雪、动物冬眠等基础知识,但毕竟是生活在冬季特点不明显的南方,故对北方的冬季现象不太了解,从而也无法得知南北方冬季的差异,需要教师进一步介绍。另外学生对动物过冬方式也仅停留在冬眠和迁徙这两个方面,对于其他方式较为陌生,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课前做好资料收集,以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学习者的需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一些冬季的天气现象;

2、认识一些植物在冬季的变化;

3、认识一些动物过冬的方法;

4、了解冬季对人们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冬季特有的现象;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南方和北方的冬季差异;

3、知道动物过冬的方法有冬眠、迁徙、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储存食物、产卵、躲在安全的地方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发现自然界季节变化的奇妙,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用观察、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冬季的天气现象;

2、植物在冬季的变化;

3、动物过冬的方法;

4、冬季对人们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冬季的天气现象;

2、动物过冬的方法。

八、教学策略

本课时所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图片观察、观察比较、问题探究和小组交流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九、设计思想

《寒冷的冬天》这节课在教学时正处于初冬,尽管南方的冬季特点不如北方明显,但仍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并充分利用所处季节完成冬天的观察活动,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冬天的特点。课堂上的时间有限,通过课前让学生收集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动物过冬方式的具体情况有进一步的交流,再进一步通过小组交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十、教学用具

黑板,多媒体课件,短视频,小卡片等。

十一、教学设计

十二、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讲授了“冬天特有的现象”、“南北方冬季差异”和“动物过冬的方法”等内容,其中详细讲解了“冬天特有的现象”和“动物过冬的方法”。采用学生自主回答和小组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相互讨论等方式来共同学习。

十三、板书设计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新教材)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 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走进大自然”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大自然”中的第1课。选择“走进大自然”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大自然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本课引导学生从观察大自然开始,关注身边神奇的自然现象。围绕大自然中常见的景象或事物展开,以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 本课由一个活动组成。活动“大自然中有什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大自然中丰富多样的自然景物。通过观察,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能对大自然的景物产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愿意分享、懂得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将对学生系统学习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经历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自然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大自然的景物,对某些自然景物会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区别、自然世界的组成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走进大自然”是本单元的开篇课,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教师应在学生对自然世界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是由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的科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初步培养科学学习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策略 1.从教的方面来说,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展开活动;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为保证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和方法指导等。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观察。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生活经验进行描述,并积极地与同学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2.知道大自然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和植物。 3.通过对身边环境的观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4.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自然事物所得到的信息,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5.对自然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有趣。 五、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粤教版《科学》三上期中测试卷 _________ 年_________班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青蛙身体分为()、()、()三部分;表面皮肤();幼体生活在(),长大后生活在()。 2.壁虎与猫都生活在(),都能用()行走。 3.我国是十分重视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完善(),()等多项措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进行保护。 4.溶解的特点是()、()、()。 5. 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和()分离。 $ 6.海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食盐大多数来自于()。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是壁虎就不常见。() 2.翠鸟身体表面覆盖着羽毛,但是它不属于鸟类。() 3.壁虎的皮肤上有许多小鳞片。() 4.松鼠、猕猴都生活在森林里。() 5.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会有一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6.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紫色的。() ( 7.如果把冰糖研磨得像白砂糖一样,溶解在水中的速度就慢了。() 8.太阳下暴晒能分离浓盐水中溶解的盐。() 9. 分离沙和盐的方法就是晒。() 10.加热不一定能使溶解的盐分离出来。( ) 三、选择(每题3分,共24分) 1.青蛙生活在()动物。 A.水中和陆地 B.树干 C.树枝 2.老鼠属于()动物。 ^ A.哺乳类 B.爬行类 3.蛇生活在()中。 A.草丛 B.泥土 C.树干 4.海豚是()动物。 A. 爬行 B. 哺乳 C.软甲 5.李辉口渴了要喝糖水,爸爸讲蔗糖放入开水中用筷子搅拌,这样做是()。 A.使开水凉的更快 B.使糖水更甜 C.使蔗糖溶解得更快 6.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粤教粤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 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科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 1、植物的需求 2、生命的延续 3、水循环 4、物质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

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六、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教学安排: 1、植物的需求(8课时) 2、生命的延续(8课时) 3、水循环(8课时) 4、物质的变化(8课时) 2017.9.4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主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 1、绿色开花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组成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3、茎是植物的主要部分。茎上有节、节上生叶。花和果实也生长在茎上。 4、大豆、酢浆草等植物都有一条粗而长的主根,它们组成直根系;葱、玉米等 植物没有明显的主根、生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细根,它们组成须根系。5、具有雌蕊、雄蕊、花冠和花萼四个部分的花是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等; 缺少了其中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花是不完全花,如百合花、南瓜花等。 6、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7、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色。 第二单元岩石 1、地球表层由一圈坚固的岩石构成,厚度60—120千米,被称为岩石圈。 2、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泥灰岩、砂岩、 页岩、泥岩。 3、常见的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水晶、方解石、石膏、石墨、硫磺、黄铁 矿、赤铁矿等。 4、由于各种原因,自然界中的岩石会出现破碎、疏松现象。最终使岩石变成碎 石、沙和土壤。这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岩石风化现象。 第三单元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 越弱。 3、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粤教版四上科学 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在拨动钢尺时,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因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5、声音能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6、有些声音比较嘈杂、刺耳,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这种声音就是噪音。 第四单元电与电路 1、电池都有正极和负极,正极用“+”,负极用“-”表示。 2、在电路中,电池、导线、用电器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3、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就形成了一个闭合 回路。 4、在电路中接入开关就可以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5、有些物体可以导电,属于导体;有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6、

粤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共2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甚至爱上自然。 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3、让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4、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坐姿规范,保证课堂高效进行。 2、学生点到,安全第一。 二、课堂进行时: 翻开书本,读标题:走进大自然。 问:什么是大自然?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点名回答。 师:水、空气、山脉、河流、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

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 问:我是不是大自然? 生争议中。。。 师:简单的叙说地球的产生,人类的演变,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 问: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那么我们作为人类,是否应该尊重大自然呢? 生翻开书本看第2、3页(3分钟左右) 问:河水是从哪里来? 问:花儿是不是都有香味的?(答:当然不是,地球上有2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但能散发出香味的只占有一小部分,有的花还很臭 呢,比如说鱼腥草等。) 问:书上还有什么?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师:瀑布,解释瀑布的形成以及世界著名的几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 茶花:别名叫做山茶花,颜色有红、百、紫、黄等颜色,

甚至有彩色的。属于“十大名花”中的第八,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品种多达2000种,中国有其中的300多种。 翠鸟:吃鱼和甲壳类等多种昆虫,世界上有15种,中国仅有3种,分别是:班头、蓝耳、普通三类。 珊瑚:是一种动物,可用作装饰品,也可以药用。 鱼:现在大约有32000多种,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适当给孩子带入脊椎动物的定义,但不要太深)。吃鱼可以健脑、补钙、养血、防畸变等。特殊的鱼有:世界上最快的是旗鱼;会飞的鱼是燕鳐鱼;会走路的鱼是龟壳攀鲈;会发声的鱼有康吉鲤、电鲶、箱鲀、海马等; 会发电的鱼有电鳝、电鲶、电鳗。电鳐等;会发光的鱼有:带鱼、龙头鱼、烛光鱼等。 世界十大天然石拱: 美国——虹桥(世界最大)、德里克特拱门 英国——杜德尔门 中国——仙人桥、阳朔月亮山、西普顿石拱门 法国——普安特石拱桥 澳大利亚——伦敦拱

粤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参考资料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 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大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认识大自然共四课:1、走进大自然;2、我有好奇心;3、我们来观察;4、学会运用工具;第二单认识水果和蔬菜共3课:1、常见的水果和蔬菜;2、美味的水果; 3、蔬菜长在哪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具共三课:1、各种各样的文具; 2、铅笔和彩笔; 3、常见的尺子;第四单元四季共四课:1、凉爽的秋天;2、寒冷的冬天;3、温暖的春天; 4、炎热的夏天。 四、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 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 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七、教学安排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 1 8.28-9.3 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2 9.4-9.10 第一单元:1.走进大自然 3 9.11-9.17 第一单元:2.我有好奇心 4 9.18-9.24 第一单元:3.我们来观察 5 9.25-10.1 第一单元:4.学会运用工具 6 10.2-10.8 国庆节放假 7 10.9-10.15 机动 8 10.16-10.22 第二单元:5.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9 10.23-10.29 第二单元:6.美味的水果 10 10.30-11.5 第二单元7.蔬菜长在哪里 11 11.6-11.12 机动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第一单元第1课时《白兰和银杏》练习 一.填空题 1.白兰和银杏都属于,植株。 2.植物的茎是植物体上的部分,有输送植物体内的作用,是植物的。 3.观察白兰的叶子是形的,银杏叶子的形状像是。 4.生活中还有很多乔木科的树,例如、、、等。 5. 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和有明显区分。 6.乔木的特点是,有且的主干。 二.判断题 1.所有属于乔木的树都是一样高大的树。() 2.我们看到的松树高度比较小,所以它不属于乔木。() 3.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通常高达六米至数十米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 4.梧桐树主干高大属于乔木,但是桃树和苹果树不是。() 5.所有乔木的叶子都是一样。() 6.白兰和银杏都是常见的绿化树种,校园、公园里都可以见到。() 三.选择题 1.关于白兰和银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兰的植株比银杏高大 B.白兰结果实,银杏只开花不结果实 C.白兰不结果实,开白色的花,银杏开花结果实 2.下列属于乔木的树种的是() A.枣树 B.月季 C.玉米 四.简答题 观察白兰和银杏植株,总结白兰和银杏的茎的共同特点。

。 答案: 一.1.乔木高大 2.生枝长叶开花养料中轴 3.椭圆扇子 4.槐树枣树杨树桃树 5.乔木主干树干树冠 6.植株高大明显坚硬 二.1.× 2.× 3.√ 4.× 5.× 6.√ 三.1.C 2.A 四.1.白兰和银杏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都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第一单元第2课时《月季和茉莉》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图中的植物名称分别是,。 2.从上图中我们发现这两种植物的枝条,植株比较,没有明显的。 3.下图是观察月季与茉莉茎时采取的植物标本,你能说出下图中第一幅展示的是,从图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测验卷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测验试题 一、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毎小题分,共30分 1、所有的植物在秋天都落叶( ) 2、种子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 3、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 ) 4、我们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 ) 5、仙人掌身上的刺就是它的叶( ) 6、岩石和矿物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 7、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 8、矿物外表的颜色和和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 9、矿物外表的颜色和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 10、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花岗岩。( ) 11、无花果是一种复果( ) 12、有物体就能产生声音,没有物体就不能产生声音。 ( ) 13、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不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 ) 14、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 ( ) 1 5、耳机里厚厚的垫子主要是为了防止耳机内的声音传出( ) 1 二、填空:(20分) 1、植物地下部分所根的总和称为( )。 2、植物的花分为( )和( )。 3、秋天叶子变黄是因为叶的(叶绿素 ),容易受低温伤害而被破。 4、人们吃的豆芽,食用部分主要是( )。 5、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 )。 6、硬度最小的是( )。 学校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7、声音是向()播的。 8、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分贝数值越大,噪音越() 9、通过实验可以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生的。 三、选择题(30分) 1、植物的()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 E、茎 2、我种下的种子最先长出的是( ) A、根 B、茎 C、叶 3、葱、玉米等植物没有明显( ) 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细根,它们组成须根系。 A、主根 B、、侧根 C、直根 D、粗根 4、以下植物具有贮藏养科功能变态叶是( ) A、马玲薯 B、水仙 C、茡芥 D、莲藕 5、经过地球运动,()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岩浆形成的。 A 、化石 B 、浮石 C 、页岩 6、下面岩石中遇盐酸会冒泡的是()。 A 、砂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7、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A、化石 B、青田石 C 、页岩 8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 、较软 B、较硬 C 、硬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1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1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1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 案) 一、填空。(每空 1分,共36分) 1.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开始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方式种植()、豌豆等植物。 2.当一朵花的花粉落在()上,雌蕊就有可能结出()。 3.一朵完全花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和()是花的主要部分。雌蕊由()、()和子房组成,()蕊由()和花丝组成。 4.植物的果实和()成熟后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生长。通常情况下,()传播到远离母体的空间里,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5.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经过几次蜕皮后逐渐成熟并吐丝()。经过()天,()在茧里发育成()。()破茧而出后,雌蛾与雄蛾交配、然后产下()。 6.卵生是一种普遍的动物繁殖方式。()、()、()、()、()等大多数种类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7.鸟的繁殖过程包括()、()、()、()、()、育雏等一系列行为。 8.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通过()的方式繁殖后代,且母体分泌()哺育幼崽。 二、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胎生繁殖后代的是()。 A.老牛 B.蚕 C.鸡 2.属于卵生动物是()。 A.丹顶鹤 B.猫 C. 猪

3.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 A.幼虫 B.卵 C.蛾 4.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的是()。 A.番茄 B.柳树 C.马铃薯 5.靠风来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A.椰子 B.蒲公英 C.樱桃 6.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种子的()。 A.车前草 B. 松子 C.睡莲 7.植物的花借助风力来传粉的是()。 A.玉米花 B.桃花 C.百合花 8.和猫的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A.牛 B.白鹭 C.孔雀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用杨树的枝是可以进行繁殖的。() 2.如果根(或茎、叶)生根发芽了,就说明这种器官可以繁殖后代。() 3.在使用小刀切割马铃薯时,要小心,防止伤手。() 4.刚孵出来的蚕宝宝很像蝴蝶。() 5.鸡不是通过产卵的方式来繁殖后代的。() 6.在东北著名的鹤乡—扎龙自然保护区,美丽的丹顶鹤常常在春季翩翩起舞。它们通过洪亮的叫声、优美的舞姿等方式来传递情感。() 7.羊通过卵生来繁殖后代。() 8.猫和鸡的繁殖方式是不同的。() 四、正确的写出蚕一生中的四个时期。(10分) ————————————————————————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 年级:一年级首备人:修改人: 教学进度表 时间内容课时第1周走进大自然 1 第2周我有好奇心1第3周我们来观察1第4周学会运用工具1第5周常见的水果和蔬菜1第6周国庆放假 第7周美味的水果1第8周蔬菜长在哪里1第9周各种各样的文具1第10周铅笔和彩笔1第11周常见的尺子1第12周凉爽的秋天1第13周寒冷的冬天1第14周温暖的春天1第15周炎热的夏天1第16周总复习1第17周总复习1

第18周总复习1第19周期末考试1年级:一年级首备人:吴敏婷修改人: 集体备课内容二次修改 1、认识大自然 一、教材分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活动是关于“儿童与 自然”的目标要求而设计的,即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亲近自 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自然,感 受大自然的美,“愉快地和积极地生活;”自觉爱护大自然的花 草树木和动物,“负责任的有爱心地生活;”主动探险究大自然 的秘密,想办法拯救大自然,留住大自然的美,“动脑筋,有创 意地生活。”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四、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五、教学准备:

设计校园中的几个秋天的景点供学生观赏。 六、教学过程: 1、体验大自然 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 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 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 2、进入课文 亲亲大自然 (1)照片欣赏 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 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 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2)看图走进大自然: 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 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 (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 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 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 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珍稀禽类 过程与方法:知道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课 活动1丹顶鹤的家在哪里 1、小组讨论 2、小组长汇报。 (分布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活动2 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 1、小组讨论 A丹顶鹤适应环境的身体有些特征? B“讨论”。 2、小组长汇报。 (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

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三、小结: 谈学生谈学习收获? 2.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②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③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新授课 活动1 环境提供了什么 1、小组讨论 2、小组长汇报。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大自然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甚至爱上自然。 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3、让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4、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坐姿规范,保证课堂高效进行。 2、学生点到,安全第一。 二、课堂进行时: 翻开书本,读标题:走进大自然。 问:什么是大自然?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点名回答。 师:水、空气、山脉、河流、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问:我是不是大自然? 生争议中。。。 师:简单的叙说地球的产生,人类的演变,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

问: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那么我们作为人类,是否应该尊重大自然呢? 生翻开书本看第2、3页(3分钟左右) 问:河水是从哪里来? 问:花儿是不是都有香味的?(答:当然不是,地球上有2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但能散发出香味的只占有一小部分,有的花还很臭 呢,比如说鱼腥草等。) 问:书上还有什么?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师:瀑布,解释瀑布的形成以及世界著名的几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 茶花:别名叫做山茶花,颜色有红、百、紫、黄等颜色,甚至有彩色的。属于“十大名花”中的第八,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品种多达2000种,中国有其中的300多种。21教育网 翠鸟:吃鱼和甲壳类等多种昆虫,世界上有15种,中国仅有3种,分别是:班头、蓝耳、普通三类。https://www.360docs.net/doc/9c2043439.html, 珊瑚:是一种动物,可用作装饰品,也可以药用。 鱼:现在大约有32000多种,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适当给孩子带入脊椎动物的定义,但不要太深)。吃鱼可以健脑、补钙、养血、防畸变等。特殊的鱼有:世界上最快的是旗鱼;会飞的鱼是燕鳐鱼;会走路的鱼是龟壳攀鲈;会发声的鱼有康吉鲤、电鲶、箱鲀、海马等; 会发电的鱼有电鳝、电鲶、电鳗。电鳐等;会发光的鱼有:带鱼、龙头鱼、烛光鱼等。21·cn·jy·com 世界十大天然石拱: 美国——虹桥(世界最大)、德里克特拱门 英国——杜德尔门 中国——仙人桥、阳朔月亮山、西普顿石拱门

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基础知识

2018年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认识大自然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 在大自然中,有河流、山脉、海洋,还有瀑布、花、草、天然石拱、枯叶蝶、猪笼草、鱼等。 大自然中有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流星、火山、彩虹等。 第二课我有好奇心 奇怪的“石头”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在自然界里,有很多事物会让我们感到好奇:蜻蜓有六只脚。鸟儿有翅膀能飞翔。下雨后会有彩虹。 第三课我们来观察 番茄成熟的颜色:红的、形状又大又圆。(用眼睛可以看出来) 用鼻子能闻到气味;舌头能品尝味道;(未知的物品不要随便闻或尝)耳朵能听声音; 眼、耳、鼻、舌和皮肤都是感觉器官。 用手摸鹅卵石是用什么感觉器官?(皮肤) 了解香瓜的特征用了什么感觉器官?(眼、鼻、舌、皮肤) 第四课学会运用工具 借助放大镜观察可以看清楚花朵细微结构。(禁止用放大镜看太阳,避免眼睛被灼伤。) 第二单元水果和蔬菜 第五课常见的水果好蔬菜 水果有:香瓜、西瓜、芒果、猕猴桃、樱桃、杨桃、草莓、梨、苹果、香蕉等

蔬菜有:番茄、花椰菜、芹菜、苦瓜、洋葱、白菜等。 第六课美味的水果 我们可以用感觉器官来观察水果:眼、耳、鼻、舌和皮肤 香蕉:海南产量最高;福建、广东次之。 芒果:主产区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广西。 荔枝:广东产量最高,海南、广西、福建、四川次之。 龙眼:主产区福建、广东、 杨梅:有两大产区:福建龙海、 枇杷:主产福建南部 石榴:产区有四川攀枝花 哈密瓜:主产区新疆哈密 我们家乡水果有:香蕉、荔枝、龙眼、杨梅、枇杷等(最著名是枇杷)第七课蔬菜长在哪里 池塘里的蔬菜有:莲藕 其他蔬菜生长在地里(菜园、大棚蔬菜园)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具 第八课各种各样的文具 文具有: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削笔刀等 第九课铅笔和彩笔 我的铅笔长长的。我的橡皮软软的、香香的。 2B、HB、H代表不同类型的铅笔。 彩笔有: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 (要求:黑色水笔书写,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每空 2分,共 30 分) 1、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为各项生命活动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用()可以测试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该物质遇到淀粉会变 成()。 3、食物在()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 ()、()等一系列消化器官。 4、()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5、()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 6、()是人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 肺活量(),肺功能()。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个 2 分, 20分) 1、人体通过()过程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空气。

A. 呼吸 B. 排汗 C. 排气

2、()通过蠕动,使食物与胃分泌的消化液充分混合,初步 消化蛋白质。 A. 小肠 B. 大肠 C. 胃 3、下列()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A.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4、呼吸时, 外界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途径是 ( )。 A.鼻——>咽——>喉——>气 管—— >支气 管 ——>肺 B.鼻——>喉——>咽——>气 管—— >支气 管 ——>肺 C.鼻——>咽——>气管——> 支气管 ——> 喉 ——>肺 5、()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6、吸气 时, 胸廓会()。 A. 扩大 B. 缩小 C. 不变 7、()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场所。 A.肚子 B. 肺 C. 口腔 8、下列()含有抗性淀粉。 A.土豆 B. 胡萝卜 C. 白菜 9、()通过蠕动,促进大部分食物的消化,并吸收大部分营 养物质。 A. 口腔 B. 小肠 C. 大肠 10、联合国确定的每年“世界无烟日”是()。 A.1 月 1 日 B.4 月 1 日 C.5 月 31 日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情况分析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由四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认知与发现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认识大自然共四课:1、走进大自然;2、我有好奇心;3、我们来观察;4、学会运用工具;第二单认识水果和蔬菜共3课:1、常见的水果和蔬菜;2、美味的水果; 3、蔬菜长在哪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具共三课:1、各种各样的文具; 2、铅笔和彩笔; 3、常见的尺子;第四单元四季共四课:1、凉爽的秋天;2、寒冷的冬天;3、温暖的春天; 4、炎热的夏天。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科学】粤教粤科版新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粤教粤科版新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鲫鱼与青蛙 1、动物的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长大为成体。 2、青蛙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表面皮肤光滑,幼体生活在水里,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鲫鱼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表面覆盖着鱼鳞,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终身生活在水里。 3、像青蛙这样既能生活在水里,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属于两栖动物的有:蝾螈、蟾蜍、大鲵等。 4、像鲫鱼这样终身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鱼类。属于鱼类的有:金鱼、鲑鱼、鳜鱼等 第二课:蜻蜓与麻雀 1、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什么区别?答:蜻蜓有2对翅膀,翅膀较薄、无骨骼、无羽毛;麻雀有1对翅膀,翅膀较厚实,有骨骼、有羽毛。 2、蜻蜓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2对翅膀、3对足;麻雀的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有1对翅膀、1对足。 3、像蜻蜓一样,有三对足,两对翅膀的动物属于昆虫。属于昆虫的动物有:苍蝇、瓢虫、蜜蜂、蝴蝶、蝗虫等 4、像麻雀身体表面覆盖羽毛,有一对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属于鸟类的动物有:翠鸟、啄木鸟、太阳鸟、戴胜、鸡等。 5、到户外进行自然观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三课:壁虎与小猫 1、壁虎和猫都是在陆地上用四肢行走,壁虎的运动方式是爬,猫的运动方式是走、跑、跳。 2、壁虎和猫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不同点:猫的身体表面有细毛,壁虎身体表面有鳞片;猫的足底有肉垫和利爪,壁虎的足底有皱褶。 3、像壁虎一样,身体表面覆盖鳞或甲,有四肢、能在地上爬行的动物属于爬行类,属于爬行类的动物有:龟、鳄鱼、蛇、蜥蜴等。 4、像猫一样,身体表面长毛,能用四肢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或奔跑、跳跃的属于哺乳类,属于哺乳类的动物有:老鼠、长颈鹿、牛、猴、蝙蝠、海豚等。 第四课:草地里的小动物 1、草丛里的小动物有:瓢虫、蜘蛛、螳螂、蝗虫、蚂蚁等。草地里的很多小动物都有翅膀,它们都会爬或跳。 2、判断:不要随意触碰小动物。(√)户外活动要注意安全。 3、土壤里的小动物有蜗牛、蚯蚓、鼠妇、马陆等。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具有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水果和蔬菜第5课常见的水果和蔬菜教案新版粤教版

第一单元:水果和蔬菜 第五课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知,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蔬菜与水果。 2、过程与方法:有效开展科学游戏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蔬菜和水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我们的感官认识蔬菜和水果。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己感官对所示蔬菜和水果特点进行归纳整理描述介绍一种蔬菜和水果。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放在了纸箱里,你能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吗? (桔子)在刚才的这个游戏中,我们的那些感觉器官帮助了我们。(用时大约5分钟。)板书:眼耳鼻舌手。 设计理念:老师以用感官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猜测,除了追求导入的激趣,更是为调动学生用各种感官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融入学习,为后续学习打下认识基础。)衔接问题? (2)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苹草、草莓、西红柿、萝卜、白菜……,最后出示一组果蔬图。这些是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你来给它们起一个共同的名字------蔬菜和水果。 板书课题:认识蔬菜和水果。这一节课就利用我们的感官认识蔬菜和水果。(用时大约3分钟。) 2.学习新知: (1)教师指导学生初步按标准分类:

教师为学生准备(20-30)张蔬菜和水果的图片,这么多蔬菜和水果,你能试着把他们进行一下分类吗?让学生4-5人一组,对蔬菜和水果的图片进行分类。 教师巡视时,学生按生活常识和习惯、颜色、形状、味道等等方法进行分类。适时指导。尊重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还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用时大约5分钟。)设计理念: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如果让你来把图片分一分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敢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 (2)通过我们的感官认识蔬菜和水果。(用时大约20分钟。) ①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7-8种蔬菜和水果的实物,学生再次小组合作学习。要求选择1种你最感兴趣蔬菜或水果,每人至少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充分利用我们的感官。(用时大约7分钟。) 设计理念: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设计此活动方案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对喜欢的蔬菜或水果的认知。达到自我在集体中被肯定,又学会倾听学习氛围。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和能力都有限的,教师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的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 ②游戏:“我说你猜”。教师出示:7-8张蔬菜水果的图片。制定简单的游戏规则:(不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充分利用我们的感官。说出蔬菜或水果的特点)。学生通过自己感官对所示图片特点进行归纳整理描述。(用时大约7分钟。) 设计理念:科学游戏带有“玩”的色彩,又与所要学习的科学内容有关系,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要让学生“玩”得开心,又要诱导他们从中悟出科学道理,从学中玩。一旦开始游戏,就要尽量注意不去干扰学生的活动,尽可能使学生的游戏保持连续性。一年级科学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科学游戏能帮助儿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消化知识,提高探究周围世界的能力,形成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一环节是本次教学的难点,教师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活动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科学游戏教学效果,使科学游戏成为教学的“利器”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发展。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2单元 第6课 美味的水果 粤教版

第一单元:水果和蔬菜 第六课美味的水果 【教学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不同的感受。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各种水果(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谜语,看看哪位聪明的孩子能猜出来? 师:真不错,这两个谜语都是有关水果的,你还能说说其它关于水果的谜语吗?学生四人小组自由猜、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发问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与学生同游戏、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猜迹的过程中强化对水果外形特点的认识与回忆。) 二、新授。 1、观察和比较水果的外形和色彩。 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水果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些水果你认识吗?你能说说它的外形和颜色吗? 生1:这是梨子,它是黄色的,像葫芦一样。

生2:这是西瓜,它是绿色的,是圆圆的。 生3:它是葡萄,像珠珠一样,是紫色的。 (点拨学生观察物体的途径) 2、观察和比较水果的内部。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水果的外部形状和颜色,现在我们一起去瞧瞧水果的“肚子”吧!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切开水果的横断面。 ②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果实、果米子的状态。 (拓展学生的观察空间) 3、体会水果滋味,观察表情。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水果的里里外外,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现在我们就来品尝水果。不过在品尝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体会品尝水果时眼睛、眉毛等表情状态,可以同桌间相互观察,也可以用上小镜子;②观察嘴巴吃水果的动态。 ①生自由品尝水果,同桌之间交流感受。 ②全班交流反馈。 生1:老师,我吃的橙子好酸,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生2:老师,××吃苹果吃笑了。 生3:老师,我的嘴巴张好大,一口就咬了一大截香蕉下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完成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既观察了水果,又品尝了水果,现在老师要求大家来完成今天的作业——美味的水果。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卷含答案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卷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食物含有蛋白质较多的是()。 A.B.C.D. 2.影响天气变化的三个要素是()。 A.空气、水和温度B.风、水和来自太阳的热C.紫外线、水和土壤3.下列关于转基因食品陈述的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食品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转基因食品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C.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问题。 4.下列关于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说法错误的是( )。 A.保质期越长的食品,营养价值越高 B.过多食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 C.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同时,还应观察包装袋是否完好 5.下面不属于鸟类的是()。 A.燕子B.麻雀C.寒号鸟 6.下列不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是()。 A.大熊猫B.白鳍豚C.扬子鳄D.山羊 7.人耳中能够产生振动的是()。 A.听小骨B.鼓膜C.耳蜗 8.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

A.十分之一毫米B.五分之一厘米C.五分之一分米 9.如果长期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身体内就会缺乏()。 A.蛋白质B.水C.维生素 10.我们看到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且不遮盖,这是植物的()。 A.向光性B.向水性C.向地性D.向上性 11.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时,不正确的是()。 A.选用基本一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基本一样的容器里。 B.一个容器里不加水,另一个容器里保持充足的水分。 C.一个容器放在阳光下,另一个容器放在冰箱里。 D.两个容器放在同个地方。 1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身体的5种感觉器官。“一座山,两个洞,会吹气,会辨味”,描述的是()。 A.眼睛B.鼻子C.嘴巴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实施纪念日是()。 A.6月1日B.6月3日C.6月26日 14.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 A.耳朵B.眼睛C.皮肤 15.果实的形成与()无关。 A.花瓣B.子房C.雄蕊D.雌蕊 二、判断题 16.连接晶状体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楚远处的物体。(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