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代用燃料
美国的代燃料公共汽车

表 1 O5 2 o 年代燃料在公共汽车上的使用情况
代 燃 料 压 缩天 然 气
液 化 天 然 气 电 力 丙烷
用。事实上, 从上世纪后期开始, 在公共交通领域
已经使用 了 多种代燃 料 。但是 代燃 料 的选择取 决
高 , B 0 则并不会 造成 运行方 面的问题 。 如 2,
汽车。经过逐步扩大规模 , 积累使用经验 , 目前在 运行方面已没有什么问题 。AM t 的代表指出, L eo r C G公共汽车的价格较贵 ,维修成本比较高 , N 基 础设施的投资在成本效益分析 中不容忽视。燃料
成本 则决 定于 C NG的价格 。 方面 的投资 可 以从 这
况 的研 究 报 告 , 0 B10与 超低 硫 柴 油 ( L D, U S 含硫 量 为 1p m) 比 , 产生 的废气 排 放量 , 粒 物 5p 相 所 颗 (M) P 减少 8%,O减少 4 %, N 0 C 0 但 O 增加 2 %。 5 使 用生 物柴油 不需 要对基 础设 施进 行改造 。在贮 存、 加注 等方面 与柴 油一样 。 要注 意温度 不能 过 但 低 。生 物 柴油 的浊 点在 2 1℃ , — 6 取决 于 生产 生 物
一
份名 为 “ 华盛顿 都市 公共交 通 局天然 气公共 汽
车和柴 油公 共汽 车 的废 气排放 测 试” 的报告 。 两 对 种燃 料 的应 用技术 进 行 比较 。这 份研究 报告 的 目
的效果 。而且不需要花大量的投资用于燃料基础
设施 的建设 .因此受 到公交 系统 的重 视 。严 格来
讲。 混合动力与代燃料是两种概念 , 混合动力系统
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建设方案(三)

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传统石油能源已经面临严重的供应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清洁替代燃料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的建设,可以为车辆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理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清洁替代燃料(如氢气)加注到车辆的燃料储存系统中,供车辆使用。
加氢站主要由氢气储存设备、加氢设备、安全控制系统等组成。
加氢设备将氢气从储存设备中抽取,并通过压缩、冷却等工艺将氢气加注到车辆的燃料储存系统中。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前期准备:确定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的建设地点,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制定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
2. 设备采购和安装:根据实施计划,采购加氢设备、储存设备等,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3. 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的基础设施,包括加氢站建筑、供电、供水、通风等设施。
4. 安全措施:建设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氢气泄漏监测、火灾报警、紧急停机等措施,确保加氢站的安全运行。
5. 运营管理:制定运营管理规范,包括加氢站的运营流程、维护保养、安全培训等,确保加氢站的正常运营。
四、适用范围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适用于城市和高速公路沿线的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公交车站等。
重点覆盖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以及私人汽车领域。
五、创新要点1. 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氢气加注设备和储存设备,提高加氢效率和安全性。
2. 服务创新:提供便捷的加氢服务,包括24小时自助加氢、在线支付等,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 管理创新: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数据监控、故障预警等,提高加氢站的运营效率和可靠性。
六、预期效果1.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传统石油能源向清洁替代燃料的转变,促进汽车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 减少环境污染:清洁替代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基于代用燃料的汽车节油措施

关键 词 : 节油 ; 用燃料 ; 代 行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 :4 3 U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6 6 20 )3—0 5 10 —5 9 (0 7 0 0 6—0 3
M e s r s o u o o ie f e a i g b e n t e a tr t u l a u e fa t m b l u ls v n a d o h le na e f e s
是混合动力 的开拓 者 , 目前 , 日本 在混合 动力汽 车方 面 已经 成功地实现 了商业 化。美 国坚持研发燃 料电池车 , 他们认 为
燃料 电池不污染 , 效率高 , 是未来节约石油 的好方法 。
年 度 可 再 生 燃 料 产量 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亿加仑
不仅如此 , 多国家 提出了生 物燃料发 展 目标 。欧盟 提 许
LIDe c iW ANG n y ,YU n —a, Xi — u La
( r es F r t nvr t, in in , ri 10 4 ,C ia Not at oe r U i s y Heo ga g Habn 5 00 hn ) h sy ei l i
Ab ta t No d y ,e c o n r a sg e t a t n in t e eo u o b l le n t u l o r d c h u o sr c : wa a s a h c u t y p y r a te t o d v l p a t mo i at r a e f e e u e t e a t — o e t mo i u l o s mp in a d s v u l e o r e n o rc u t y b l f e c n u t n a e f e r s u c .I u o n r ,mo ta t mo i r h n sp y g e ta t n in e o s u o bl me c a t a r a te t e o t h u o b l t c n lg e eo me t u n r h u o b l l r a ef e d v lp n .Th sa t l t o t e a t mo i e h oo y d v l p n ,b ti o e t ea t mo i a t n t u l e eo me t e g e e i ri es — c a t t h u o b l l r a ef e ,s msu l r a e f e t p s t a a eb e e eo e o n b o d. rswi t ea t mo i at n t u l u p at n t u l y e h th v e n d v lp d h mea d a r a h e e e t e p p ra ay e t u e irt n f e s v n ,a d e u e a e h e eo i g c n i o f CNG n PG h a e n lzs i s p r i i u l a ig s o y n n m r td t e d v lp n o d t n o i adL
应用LPG作为小型汽油机代用燃料的试验研究

20 06年 5月
农 机 化 研 究
油 机 代 用 燃 料 的 试 验 研 究 G P
周 毅 ,杨 帅 ,应启 戛 ,张振东 ,李秀元 ,赛庆毅
(. 1 上海 理 工 大 学 动 力 工 程 学 院 ,上 海 2 0 9 ;2 同济 大 学 汽 车 工 程 中心 试 验 试 制 基 地 ,上 海 003 。 2 10 0 8 4)
定 功 率 / 速 8 2 W 3 0 r・ i ~,最 大扭 矩 / 速 转 .k/60 mn 转
2 L G 燃 料 供 给 系统 P
本 文设 计 的 L G发 动 机供 气 系 统 , 图 1 示 。 P 如 所
液 化 石 油 气 储 存 在 L G储 气 瓶 内 , 手 动 阀打 开 时 , P 当 L G 从 储 气 瓶 流 出 ,流 过 滤 清 器 滤 除 杂质 ,经 过 减 P 压 阀减 压 后 变 成 所 要 求 的 低 压 气 ,然 后 由 气 体 喷 射
汽 油 ; 是 L G 着 火 温 度 高 于 汽 油 的 着 火 温 度 ,因 三 P的
此 在 设 计 发 动 机 的 点 火 系 统 时 ,需 要 加 大混 合 气 的 点 火 能 量 ;四是 L G 全 燃烧 后 有 害 排 放 低 , 大 气 P完 对 污 染 少 ( P 在 常 温 下 为 气 态 ,以 气 态 进 入 缸 体 ,由 LG 于燃 料 与 空 气 同 相 ,混 合 均 匀 ,燃 烧 比较 完 全 ,可 以大 幅度 降 低 c 与H 的排 放 量 , 善 微 粒 污 染 ) O c 改 ;五 是 与 天 然 气 、 氢 气 等 其 它 气 体 燃 料 相 比 ,液 化 石 油 气 能量 密 度 高 、 续 驶 里 程 远 、易 于储 存 ,比较 容 易 液 化 ,能够 以 液 态 方 式 存 于 储 气 瓶 中 ,这 意 味着 燃 料 本 身 在 行 驶 相 同里 程 时所 占体 积小 ,在小 型气 体 发 动 机 的开 发 应 用 中更 具 有 优 良特性 ; 是 L G 汽 六 P与 油 相 比 ,价 格 低 廉 ,且 发 动 机 改 造 成 本 低 、工 期 短 , 是 目前 气 体 燃 料 中应 用 最 广 的 代 用 品之 一 n。L G P 与
发动机代用燃料的发展探索

20 7 年 6 月 0
太 原 大 学 学 报
J r I l iu nUnv ri o r8 Tay a iest d 1 Of y Vo. No 2 S mNo.0 18 . u 3
第 8卷 第 2期 总 第 3 0期
文章 编号 :6 1 97 20 )2~15—0 1 7 —5 7 (07 0 2 3
在必行 。 1 代用燃料 1 1 代用燃料 的定义 .
氢气 、 沼气 醇类 : 甲醇 、 乙醇 等 煤粉及煤 、 油浆 等
液 化石 油气 植 物 油 : 树 油 、 桉 菜
油 、 生 油 花
液化天然气
油 蓖麻 油
代用 燃料 指的是传统发动机燃 料( 如汽油 和柴油 ) 的 替代 品。《 美国能 源政 策法规 》 将代 用燃 料 定义 为 甲醇 、
・
15 ・ 2
发 动 机 代 用 燃 料 的 发 展 探 索
王 欲 进 2 ,
(. 1太原理工 大学 摘 机械工程学院 , 山西 太原 0 0 2 ;. 3 0 4 2 太原大学 机 电工程 系 , 山西 太原 000) 3 0 9
要 : 用燃料是传 统发动 机燃料( 代 如汽 油和柴油) 的替代品 。在选择代 用燃料 时要 考虑可供 生产代 用
表 1 发动机代用燃料 一览 表 气态 液态 固态
的石油 生产将 于 2 1 和 2 5 0 0年 0 0年间达 到顶 峰。他们预 测 全球化石类燃料 资源 的可 开 采期分 别 为 : 石油 3 9年 , 天然 气 6 , 2 1 L 。随着石油 能源 的大量 开采 和 0年 煤 1 年 1 J 石油 资源 的 日益短 缺 , 世界 的化 石能 源结 构必 将 向 以煤 和天 然气 为主 的能 源结 构 发展 。因此 , 保证 未来 交通 为 运输 以及 国民经济 的持续 发展 , 研究 与开 发代用 燃 料势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项目三 其他新能源汽车相关学习任务学习任务9 燃料电池汽车学习任务10 气体代燃料汽车学习任务11 液体代燃料汽车学习任务12 其他清洁能源汽车项目三 其他新能源汽车学习任务9 燃料电池汽车【任务引入】燃料电池汽车(FCV)是一种用车载燃料电池装置产生的电力作为动力的汽车。
车载燃料电池装置所使用的燃料为高纯度氢气或含氢燃料经重整所得到的高含氢重整气。
与通常的电动汽车比较,其动力方面的不同在于FCV用的电力来自车载燃料电池装置,电动汽车所用的电力来自由电网充电的动力蓄电池。
因此,FCV的关键是燃料电池。
本学习任务主要学习燃料电池的结构原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和车载氢气系统安全措施。
【学习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历史。
2.能够正确描述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原理、特点及应用于汽车的燃料电池种类。
3.能够正确描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基本工作原理。
4.能够正确描述燃料电池组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5.能够正确描述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学习目标】6.能够正确描述燃料电池汽车采用的电源复合结构种类及各类型电源复合结构的特点。
7.能够正确描述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类型及各类型系统的特点。
8.能够正确描述车载氢气系统的安全装置种类及各类型安全装置的作用。
9.能够简单说明几款典型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
学习任务9 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知识学习一、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历史二、燃料电池三、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结构原理四、车载氢气系统安全措施五、典型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任务实施与考核学习效果检验一、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状况简介1.国外发展状况2.我国发展状况早在1994年,戴姆勒就开发出燃料电池汽车“NECARI”,随后又推出它的姊妹车“NECAR2”。
1997年秋在法兰克福汽车展上,戴姆勒展出了“NECAR3”。
1999年,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福特汽车公司联手研制成功的以液氢为动力的“NECAR4”2000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已经开发出以甲醇为燃料电池汽车“NECAR5”和“Jeep Commander 2”。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内燃机 XXXX

3、未燃烃 未燃烃中有些成分无毒,有些有毒,如甲醛、乙醛
等是有毒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环芳香烃中的3,4苯 并芘及若干硝基醛,它们已被确认为致癌物质。未燃烃 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起因物质之一.
4、颗粒物(微粒) 碳烟颗粒物主要由碳元素构成,并在其表面
凝结或吸附含氢成分―未燃烃。由于含氢成分绝大 多数可用有机溶剂苯取出来,故称为可溶有机成分 ,尤其是多环芳香烃等致癌物质,是颗粒物中威胁 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2、柴油机排气净化措施
• 采取改进燃料,加入消烟添加剂,掺水乳化,排 气再循环,进气管喷水、增压等措施,进行前处 理
• 采取推迟喷油、提高喷油速率,加强进气涡流和 分隔式燃烧室等措施,控制燃烧过程,进行机内 净化
• 采用催化反应装置,对排气进行后处理
第六节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
一、内燃机排气中有毒成分的危害 任何一种成分的危害严重程度又与其在大气中的浓
度密切相关。对气态排放物,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通常 用体积百分数表示,如%或ppm。对于颗粒物质,则常 用质量浓度表示,如mg/m3。 1、一氧化碳(CO
CO是一种无色、无刺激味的气体。它被吸入人体 后使人发生恶心、头晕等症状,严重时会窒息死亡。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 —内燃机 XXXX
2021年7月20日星期二
第一节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一、内燃机工作过程 1、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 第一冲程——进气冲程 • 第二冲程——压缩冲程 • 第三冲程——工作冲程(燃烧与膨胀) • 第四冲程——排气冲程
2、 二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二冲程内燃机同样具有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过程,与 四冲程相比,不同的是这些过程只用两个活塞行程来完成。差别较 大的是换气过程。 • 第一冲程—— 扫气及压缩 • 第二冲程—— 燃烧、膨胀、排气
车用发动机代用燃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Th re t t t s& Tr d f t n t e F e sf h ce En i e e Cu r n a u S en s o AI er a i u l Ve il g n s v or
SHEN Zh g n YANG n an qi. Qig
( c o l f c a ia & V hc n ie r g B i n s t t o T c n lg , e ig 1 0 8 ) S h o o Me h nc l e il E gn ei , e igI t ue f e h oo y B i n 0 0 1 e n J 研究 的重 点之 一 。
2 代 用 燃 料 的研 究现 状
21 天 然气 .
天然 气 是一 种 高效 、清 洁 、价廉 的工业 和 民用 燃 料 及 重 要 的化 工 原料 。 由 于 它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甲 烷 ,用作 发 动机燃 料 时 ,发动机 尾 气 中 的非 甲烷 碳 氢 化 合 物 比汽 油机 的低 , 甲烷 的 排 放 量 则 相 对 要
1 概 述
目前 ,汽油 机和 柴 油机 依然 是 车用 发动 机 的主 要机 种 。而汽 油和 柴 油都 是不 可再 生 资源 。随着 汽 车工 业 的迅猛 发 展 ,对 石 油 的需求 量越 来越 大 。我 国从 1 9 9 3年起 , 已由石 油 输 出国成 为石 油进 口 国, 到 20 0 0年 ,进 口石 油 已达 6 0 3 0万 t ,可 以预 计 , 随着 国 家经 济 的发展 ,石 油进 口量 还会 增 加 。据 美 国能 源 部和世 界 能源 理事 会 预测 ,全球 的石 油 产量 在21 0 0至 2 2 0 5年 间将达 到 最大 值 。全 球矿 物燃 料 资源 的 预测 生命 期 , 油为 4 石 0年 , 天然气 为 6 0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代用燃料气体作为燃料就必须使用气体发动机,当前使用单气体燃料作为能力源的发动机,主要有LNG(液化天然气)发动机、CNG(压缩天然气)发动机和LPG(液化石油气)发动机三种。
气体发动机与同排量的柴油机相比,动力性相当,环保优势明显,更容易达到国IV、国V排放。
且当前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生产工艺设备与柴油机可通用。
在油气价差保持的前提下,燃料经济性显著。
不过气体发动机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续驶里程短、燃料加注时间长、加气站的建设投资太大等。
气体代用燃料的组成目前常见汽车代用燃料的类型主要有天然气、石油气、氢气、液化石油气、液化气以及二甲醚等。
气体燃料的性能特点气体作为汽车代用燃料有别于普通燃料,它们共同点在存储、加注不同于以往的液体燃料,下面为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气体燃料的性能特点,让我们来分析以下它们各自存在的优缺点。
天然气的优势:成本低廉、运行平稳。
安全可靠使CNG汽车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CNG作为车用燃料,在环保和能源安全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汽车替代燃料。
天然气的缺点:资源有限(主要工业及民用)、汽车续驶里程短、储运加注等基础设施要求高、投资大、只适用于在富产天然气的地区和大中城市推广。
随着CNG运输管网分布范围的扩大以及加气站的增多,CNG汽车的应用范围可以扩大到城市之间。
石油气的优势:燃烧清洁、排放污染物少,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等特点石油气的缺点:LPG主要来源于石油,其供应性受到石油供应的限制,价格也会随着石油价格变化而波动;LPG对加气站、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也很高。
氢气的优势:良好的行进加速性;良好的燃料适应性;低温起动性好;超低排放全工况高效率等优点;氢具有巨大的价格优势;强大的工业基础。
氢气的不足: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氢气能量密度最小、储运条件十分苛刻、续驶里程短、加注不方便;目前氢气的制取、储运、加注、氢能汽车成本等存在很多问题,短期内氢气作为汽车能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但氢来源的广泛性、可再生性和燃烧清洁性使氢成为世界各国汽车代用燃料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二甲醚的优势:二甲醚十六烷值高,自燃点低,在发动机气缸内蒸发速度快,有利于混合气的形成,燃烧速度快,滞燃期短;汽化潜热高于柴油,蒸发过程吸收热量较柴油多,可有效地降低气缸内最高燃烧温度,有利于降低NOX排放和噪声;作为含氧化合物,可提高燃烧效率,在燃烧过程中几乎无碳烟生成,CO、PM 的排放都比较小;以DME为燃料的发动机,其动力性和起动性与柴油机相当。
二甲醚的不足:需要开发新的燃料供应系统及新的发动机技术和整车技术;发动机技术不成熟、储运不便、能量密度低;续驶里程短,液态密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容易使燃料供给系统运动件发生磨损;并且同CNG、LPG一样,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受便利性、燃料加注基础设施等因素限制,发展空间有限,适合于在区域间运行的大型客车上应用。
气体燃料汽车的应用及前景气体发动机发展现状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低压天然气汽车,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之后,气体燃料汽车开发应用的步伐加快。
国内大型发动机厂和汽车厂如玉柴、上柴、潍柴、东风和解放等厂家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气体发动机产品在市场上推广应用。
1988年我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引进CNG加气站的全套设施、改装汽车部件及高压气瓶,分别建站于南充、大庆等地,开启了CNG汽车发展的新时代。
相对于LNG发动机,CNG发动机和LPG发动机的技术成熟程度、经济成本等都更现实,目前CNG发动机已经广泛应用其第三代电控喷射CNG的技术,采用高压喷射,通过节气门传感器,气体流量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氧传感器等经过中央处理单元来控制点火、空燃比等。
更先进的LNG缸内直喷技术目前已得到小批试用,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俱佳,但开发难度较大,费用昂贵,成本也高,国内尚未开始研制。
与传统柴油机相比,气体发动机取消了原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相关的零部件,增加了蒸发调压器(LPG发动机)、减压器(CNG发动机)等供给气体燃料的相关零部件。
传统柴油机是压燃式发动机,而气体发动机由于受燃料特性限制(抗爆振性能),采用的是与汽油机一样的点燃方式。
在取消了喷油器后,将原缸盖上的喷油器孔改为了火花塞孔。
在取消了油泵后,在原油泵安装位置装上了一个点火传动装置,通过点火正时传感器获得发动机的点火正时信号。
增加了以点火模块、点火线圈及火花塞等零件组成的点火系统。
气体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多采用电控,与机械式柴油机相比,各工况点的空燃比、点火提前角、增压压力都实现了更精确更科学的控制。
为满足这些控制要求,增加了相应的MAP、MAT、ECT、点火正时以及氧浓度等传感器。
由于我国能源战略结构的调整,未来将有更多的气体燃料资源通过进口为国内使用。
目前在国内正在实施LNG加气系统的城市有北京、乌鲁木齐、长沙等,约有近百辆LNG单一燃料公交示范车辆正在运营。
CNG车则已在四川、重庆、北京、西安、内蒙、等地推广。
LPG环保节能型气体城市客车也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重庆、海南、甘肃等许多城市的公交系统已经试行。
在国外,LPG被用作轻型车辆燃料已有许多年。
气体发动机发展前景气体发动机的电控系统和传统柴油机电控系统有所不同,其增压、后处理均有特殊要求,且将先进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技术应用于气体发动机,以便根据发动机的温度、负荷、转速等关键参数对气体燃料的供给、混合气浓度、点火正时等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降低排气污染。
空燃比控制在电子控制燃料喷射发动机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它通过监控发动机排放状态实时调节空燃比,并通过高能、精确点火等自动协调优化方式实现最佳的经济性和排放性。
而从成本来看,气体发动机电控系统成本竟还稍低于柴油机电控系统。
因此深入开发电控系统的潜力十分巨大,未来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由于欧IV排放法规,不仅要求限制天然气发动机非甲烷碳氢(NMHC)的排放,而且还要求控制总碳氢排放(THC)。
但先进的氧化型后处理技术如何成功地运用于气体发动机也是关键的技术之一,具有很大研究价值。
广州市LPG公交车污染一事有关专家也指出与其尾气后处理系统有关。
当前国内气体燃料客车的基础设施和相关零部件产业尚不完善,用户对气体发动机电控技术也还感觉到神秘,并对国产电控气体发动机持怀疑的态度。
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发达城市,主要还是采用进口的气体发动机。
近年来,国产气体发动机不仅在配套的功率范围上实现了拓宽,而且在配套领域也有突破,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报修率也大大降低。
以上柴、玉柴、潍柴等为代表的国内发动机厂不断研制出新技术和新机型,代表了中国内燃机行业的技术实力,也代表了中国未来动力的发展方向。
此外,气体燃料大客车的发展对于降低排气污染、节约石油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较为丰富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资源也为气体燃料大客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且气体燃料的使用成本相对于日渐上扬的油价明显具有竞争力,应该为更多客车用户所接受。
气体发动机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绿色动力,未来城市必将由于它的出现而面貌焕然。
高效率、低污染的气体发动机的开发与生产,将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客车行业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向。
醇类代用燃料由于醇类燃料属于液体燃料,所以它对发动机的改造不大,由于其热值比汽油的要低,所以其作为燃料主要与汽油或别的燃料混合使用。
当乙醇掺入量小于10%时,对汽车发动机的供油系统、点系统及压缩比不必做任何调整,应适当提高发动机压缩比,加大化油器主量孔尺寸及点火提前角,使燃用乙醇的汽油机的功率接近原机水平。
乙醇乙醇(CH 3 CH 2 OH),俗称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液体,它的热值较低;蒸发潜热较高;乙醇的抗爆性能好,含氧量高,它以玉米、小麦、薯类,甘庶等农作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也可以由乙烯水制成。
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作溶剂,也用于制染料、涂料、合成橡胶、医药、洗涤剂、化妆品等。
所谓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这项技术在国外已十分成熟。
目前,国外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巴西,其中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及应用国。
乙醇燃料的性能特点乙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的主要优点:(1)辛烷值高、抗暴性能好,乙醇的研究法辛烷值达到111,马达法辛烷值为91。
添加乙醇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汽油的抗爆性,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典型催化裂化汽油(RON 为90.6)中添加 10%(体积)乙醇后,其RON 提高3.4 个单位,MON 增加1.4 个单位。
乙醇对烷类汽油组分(烷基化油、轻石脑油)辛烷值调合效应好于烯烃汽油组分(催化裂分汽油)和芳烃类汽油组分(催化重整汽油)。
(2)乙醇含氧高达34.7%,乙醇可以较MTBE 更少的添加量加入汽油中(美国含氧化汽油中通常需添加7.7%乙醇,新配方汽油通常乙醇添加量为5.7%。
汽油中添加7.7%乙醇氧含量达到2.7%,如添加10%乙醇,氧含量可以达到3.5%。
(3)通过添加乙醇或其它含氧化物,并改变汽油组成,美国新配方汽油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美国汽车/油料(AQIRP)的研究报表明:使用含6%乙醇的加州新配方汽油,与常规汽油相比, HC 排放降低10-27%,CO 排放减少21-28%,NOx 排放减少7-16%,有毒气体排放降低9-32%;AQIRP 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使用E85(85% 乙醇+15%汽油的混合燃料),而不改变其他条件,与常规汽油相比, HC 排放可以降低5%,NOX 排放减少40%,CO 增加约7%。
国内研究结果表明,燃用E15 和E25 时,HC 含量比燃用汽油分别下降16.2% 和30%,CO 排放分别减少30%和47%。
(4)乙醇的资源丰富,生产技术成熟,以一定的比例掺混到车用燃料中,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燃料储运、分配和销售系统;当乙醇掺混比例小于10%时,无须对汽车无需作大的改动。
乙醇作为车用燃料的缺点:(1)乙醇的热值为26.77MJ/kg 比常规汽油热值(43.50MJ/kg)要低,因此,使用乙醇汽油后,发动机的油耗随着乙醇掺入量增加而增加,有资料报道,使用含10%乙醇的混合汽油时,发动机的油耗约增加5%。
在相同辛烷值的前提下,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乙醇的汽化潜热大,理论空燃比下的蒸发温度下降大于常规汽油,汽化潜热大会导致汽车动力性及经济性下降,在低温条件下,乙醇汽油不易起动,另气化潜热大使化油器中形成的燃气混合比低(乙醇空燃比仅为9),比汽油正常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燃比 15 低的多,影响混合气的形成及燃烧速度,使汽车驱动性能下降,影响最大的功率的发挥,不利于汽车的加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