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投加系统介绍及在自来水行业的应用
浅议次氯酸钠在水厂的应用

浅议次氯酸钠在水厂的应用作者:张强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5期消毒作为净水工艺的最后一道处理工序,在保障饮用水安全上是必不可少的。
而目前应用于水质消毒的主要方式有投加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及紫外线消毒等。
目前,液氯消毒仍然是大多数水厂常用的消毒方法。
但由于氯的生产和运输均属于危险危害品,近年来国家管控越来越严。
虽然各个水厂都会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但仍然不能完全杜绝氯气泄漏所带来的生产隐患。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公司在考察相关水厂的技术改造及市场后,毅然决定在全公司各个水厂陆续将液氯投加改为次氯酸钠投加,从源头上消除了液氯投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一、概况唐山市自来水公司净水厂是一座地表水厂,水源地为陡河水库。
分为一期、二期两套水处理工艺,分别于1989 年和1993 年建成供水,期间二期工艺在2007 年进行了工艺和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总设计供水能力20 万m3/d。
由于建设时期较早,水厂仍采用的是常规处理工艺,一直以来,都是以液氯消毒最为主要的消毒方式,主要应用于原水预处理和滤后水消毒。
在综合考虑制水的安全性、制水成本、运行操作等相关问题后,公司开始在各个水厂都进行了次氯酸钠投加的改造工程。
二、次氯酸钠的消毒机理及其优越性1. 次氯酸钠的消毒机理: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它的消毒作用主要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的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主要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分子小,不带电荷故可侵入细胞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致细胞死亡。
2. 次氯酸钠消毒的优越性高效:消毒效果与液氯相差不大,且具有持续消毒能力。
安全:对环境无毒无害,无泄漏或爆炸危险。
3. 次氯酸钠消毒的其它作用(1) 通过氧化作用去除铁和镁(2) 通过氧化作用与滤池配合去除锰(3) 将H2S 转化为H2SO4,有效去除水中硫化氢臭味( 尤其是地下水源)。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次氯酸钠广泛运用于给水、排水工程及其它领域之中,可以进行消毒、漂口、助凝、抑制丝状菌、洗膜等等。
一、次氯酸钠的性质次氯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为NaClO,在没有作为广泛的水类消毒剂之前,广泛用于漂口、消毒中,近几年来,随着氯气及二氧化氯的弊端渐露,采用次钠消毒大有取代了氯气及二氧化氯消毒趋势, 成为水处理消毒的主流消毒工艺。
次氯酸钠消毒液一般成微黄色液体,颜色和二氧化氯溶液差不多, 溶液随着次钠浓度的增加,黄色渐深,一般含量在13%的浓度达到极限,再高会有不少结晶析出,次钠属于强碱弱酸盐,见光、遇热均容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此外次钠属于危化品(5%以上溶液),但等级不高,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的危险货物编号是:83501;别名:漂口水;UN号:1791; CAS 号:7681-52-9。
二、次氯酸钠的作用1、消毒作用消毒作用是次钠的主要的作用之一,作为氯类消毒剂,其消毒机理和氯气基木相同,主流认为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成次氯酸:NaC10+H20=Na0H+HC10HC10 =HCl+{0}而后次氯酸分解生成新生态氧,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口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其二是认为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所以可以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破坏其磷酸脱氢酶, 使得其糖代谢失调死亡:R-NH-R+HC10二RNC+H20两种反应应该都有作用。
在作为给水消毒剂的时候,一般后加氯投加量可以在2mg/l有效氯左右,而前加氯视原水特点而定,前后加氯量最好进行小试实验,如果遇到水中有氨氮的时候,会发生折点加氯效应,更应该进行小试实验进行投加。
次钠的投加点可以有多个,一般设置在配水井、出水跌落井、消毒专用混合井等利于次钠混合的地方,接触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但一些厂将次钠投加点设置在滤池进水端,认为定量投加可以有利于滤砂的反洗,这种方法不推荐,因为次钠的投加将破坏滤砂的生物作用,削弱滤砂的过滤效果,且影响后续投加的计量计算。
次氯酸钠溶液自动加药系统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次氯酸钠溶液自动加药系统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动加药系统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为各种工业过程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药剂控制和管理方式。
次氯酸钠溶液自动加药系统是其中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系统。
自动加药系统可以实现对药剂的准确、精确的加入,避免了人工加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浪费。
次氯酸钠溶液自动加药系统适用于多种行业,如水处理、污水处理、医药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就次氯酸钠溶液自动加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次氯酸钠溶液的特性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我们将探讨自动加药系统如何通过准确测量和控制药剂的加入量,以及次氯酸钠溶液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此外,我们将分析自动加药系统的优势,探讨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次氯酸钠溶液自动加药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动加药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首先会对次氯酸钠溶液自动加药系统的背景进行概述,介绍其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接着,将说明文章的结构,并简要介绍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正文部分将涵盖自动加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次氯酸钠溶液的特性。
首先,将详细解释自动加药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关键技术。
然后,将介绍次氯酸钠溶液的特性,如化学性质、溶解度等,以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自动加药系统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具体而言,将探讨自动加药系统相较于传统手动加药方式的优点,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等。
此外,还将展望自动加药系统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本文将全面介绍次氯酸钠溶液自动加药系统的原理,并分析其在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次氯酸钠溶液自动加药系统的原理,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在大型水厂使用经验谈 邵文杰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在大型水厂使用经验谈邵文杰发表时间:2018-03-09T09:33:40.5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作者:邵文杰[导读] 摘要:随着消毒工艺的发展,现大多水水厂已实现由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工艺的改造,次氯酸钠在水厂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制水分公司杨树浦水厂上海 200082摘要:随着消毒工艺的发展,现大多水水厂已实现由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工艺的改造,次氯酸钠在水厂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虽然次氯酸钠的安全性高,但由于其强腐蚀性的特点,对存储设施和投加设备存在一定的技术要求。
本文简要介绍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及设备在特大型水厂的运行、使用。
关键词:次氯酸钠;系统;投加;流量调节阀;一.引言液氯作为一种较成熟的消毒剂,已有一百余年的应用历史。
但氯气消毒有许多缺点:氯气运输、储存的不安全;突发事件急救抢险难;在投加方面,气体同水体的溶解性较低,容易散失,水中留存余量难以达到标准;以及氯气极强的扩散性对环境存在毒害作用。
因此,液氯消毒在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引发的环境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次氯酸钠液作为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強力灭菌、杀病毒药剂,它不存在液氯、二氧化氯等药剂的安全隐患,且其消毒效果被公认为和氯气相当。
笔者所在的净水厂最大日供水能力达到100万m3/d以上,供水区域覆盖市内众多繁华商业区、工业区,供水区内居住人口密集,对供水水量、水质的要求敏感性强。
因此为适应消毒工艺的发展,进行了次氯酸钠替代氯气的升级改造,废除氯气加氯系统,新建了次氯酸钠投加系统。
由于供水量大,加氯点多,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工艺布置和大多数水厂的工艺布置有所区别。
二、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概况: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按最大日供水量140万m3/d设计,分为沉前加氯(前加氯)和滤后加氯(后加氯)两个工艺加氯点,前加氯点15个,后加氯点6个。
设计时按前加氯加氯平均投加量为4ppm,后加氯平均投加量为2ppm进行考虑。
唐官屯加压泵站次氯酸钠精确投加系统的应用

唐官屯加压泵站次氯酸钠精确投加系统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6T16:18:20.3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董鸿波刘涛朱凤标[导读] 摘要:自来水加压泵站中的消毒是供水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保证供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静海水务有限公司摘要:自来水加压泵站中的消毒是供水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保证供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随着工程中的自动化部分应用的逐渐增加,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文以天津静海水务有限公司唐官屯加压泵站中次氯酸钠消毒剂投加系统的自动控制为实际案例,为今后的设计和生产控制工作提供实际案例及经验。
关键词:加压泵站;次氯酸钠溶液;自动控制一、前言天津静海水务有限公司唐官屯加压泵站的自来水加氯系统采用投加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是现加压泵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次氯酸钠的投加方式分为清水库前投加和串联加压投加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投加方式:进清水库前投加的投加点位于进水调节阀与清水库进水管之间,其目的在于提高自来水的余氯含量,杀死来水中的微生物或氧化分解有机物,保证进清水库内水的含氯量,在清水库里存放一段时间后通过低放泵送至管网,保证出水的余氯含量符合设定标准。
第二种投加方式:串联加压消毒的投加点位于进水串联管线上,在此处投加次氯酸钠溶液,通过串联加压泵将自来水供至管网,保证出水的余氯值在1.0mg/L-1.2mg/L。
本文介绍次氯酸钠溶液自动控制投加系统的精确控制在唐官屯加压泵站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二、系统概述及功能介绍2.1 加氯工艺介绍天津静海水务有限公司唐官屯加压泵站日供水量为5万吨,次氯酸钠溶液自动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维护方便、扩展性强。
可实现中控室远程监视控制、现场无人值守;能实时获取系统各种运行参数,能自动进行设备切换和投加调整;能对设备故障、生产异常等进行报警和紧急处理,保证各环节余氯值符合指标控制要求。
图2-1水厂加氯系统工艺图2.2 次氯酸钠药液说明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广谱杀菌灭藻剂,它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便于贮存的优点,次氯酸钠消毒法是自来水厂目前使用最安全、最广泛并且操作最简便的消毒方法。
XXXX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技术方案

次氯酸钠自动加药装置技术要求:工业水泵2用1备:工业水量:800-2500m³/h次氯酸钠加药量:连续投加:10-15PPM冲击投加:25-50PPM主要配置要求:计量泵(米顿罗),设置机架,溶液箱(2000L),标定柱(2000ML),Y型过滤器,耐震压力表,余氯检测表(美国哈希或者瑞士swan),电控装置,变频器(ABB),自控系统(提供4-20MA输出接口)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概述杀菌工艺在整个工业水处理工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所有消毒剂中氯气最为经济,但是氯气在运输、管储方面存在不安全问题,且投加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氯气瓶气压不断变化,因此存在投加计量不够准确的问题。
此外,氯气等气体的极强扩散性对环境有毒害作用,游离氯的高活性与许多有机物容易形成诸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恶因等一类致癌的氯代有机化合物,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可以替代液氯的消毒方法。
在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后,对我厂工业水工艺进行改造,选取安全性较高、投加设备简单、持续消毒效果好的次氯酸钠消毒方法,该方法消毒效果好,而且能有效解决液氯消毒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次氯酸钠加药装置的设备主要含有贮药罐和投加计量泵,贮药罐中不设搅拌器,可直接投加液态的化学药剂。
设定好计量泵的投加量后,设备可连续自动运行。
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用户原先人工投加造成的投加量不准、操作麻烦的问题。
作为投加系统的核心设备,本方案中药剂投加泵选择机械隔膜计量泵。
为保证整套系统安全连续稳定,投加泵设置为一用一备。
该机械计量泵结构简单,从而便于维修和养护。
因而,近年来机械隔膜计量泵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的关注,在高精密计量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械隔膜计量泵性能特点:1.过压保护,无需安全阀2.便于外部自动控制,部分型号可直接响应外部4-20mA信号3.运动部件简单,无需润滑,无传动减速部件,高可靠性4.模块化结构,部件便于更换,无需焊接5.全密封外壳,IP65防护等级6.低功耗,可适应25-60Hz电源次氯酸钠投加泵的控制方式可分为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改造及效果分析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改造及效果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次氯酸钠溶液挥发性低、腐蚀性小,便于采购、运输和储存。
采用次氯酸钠消毒能够降低出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获得更好的出水水质,运行成本会有一定上升。
为保障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供水可靠性,使用更为安全的次氯酸钠作为自来水厂的消毒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次氯酸钠;自来水厂;消毒引言目前,自来水厂在消毒工艺环节常见的方案有液氯消毒与次氯酸钠消毒。
自来水厂生产用液氯是黄绿色的液体,储存于液化氯瓶中,常温常压下会气化成浓度含量大于98%的高纯氯气,高浓度氯气具有剧毒与很强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对人体危害极大。
次氯酸钠能与水相互溶解,生产用10%次氯酸钠水溶液是一种微黄色透明液体,具有似氯气的气味,但其对人体的危害远低于氯气。
1液氯消毒与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概况以乌鲁木齐水业集团甘泉堡水厂为例,该水厂取用该地区500平原水库为源水,供水量设计规模为20万立方米/天,其处理工艺流程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除常规处理工艺外。
生产制水主要涉及的系统有混凝剂投加系统、消毒剂投加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
该水厂规划建设时选用的是液氯消毒工艺,氯瓶中的液氯先通过蒸发器汽化成氯气,经由加氯机控制具体投加量,然后通过水射器投放到水体中。
自2018年初起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天源西城水厂将原有液氯消毒系统改造为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将厂家配送的次氯酸钠溶液储存于PE罐中,以液位计监测其库存量,计量泵控制投加量,直接将其投放到水体中。
投加点分为前投加、主投加、补投加。
次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因没有氯气泄漏的隐患,在安全性得到保证的同时可以撤除漏氯吸收装置、漏氯抢险小组、碱液池等配置,大大降低了维护的成本与难度。
2分析内容与方法介绍2.1分析内容对实际生产中的次氯酸钠进行周期取样分析测定其有效氯,分析有效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衰减速度,绘制衰减曲线。
选取该水厂生产中砂滤后水、炭滤后水混合水样,梯度投加次氯酸钠溶液,利用实验搅拌器模拟自来水厂实际生产中主投加过程,对比分析水样投加前后的余氯与pH值。
次氯酸钠自动投放方案

次氯酸钠自动投放方案概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卫生清洁等领域。
为了提高投放次氯酸钠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方案旨在设计一个自动投放系统。
系统组成该自动投放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1. 次氯酸钠供应装置:负责储存和供应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供应装置:负责储存和供应次氯酸钠。
2. 电子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用于监测和控制次氯酸钠的投放量和时间。
电子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用于监测和控制次氯酸钠的投放量和时间。
3. 投放管道:连接次氯酸钠供应装置和投放点,并保证次氯酸钠能够顺利投放到目标区域。
投放管道:连接次氯酸钠供应装置和投放点,并保证次氯酸钠能够顺利投放到目标区域。
工作原理自动投放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传感器检测:通过安装在水处理系统或其他需要投放次氯酸钠的设备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或其他指标。
传感器检测:通过安装在水处理系统或其他需要投放次氯酸钠的设备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或其他指标。
2. 控制器判断: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投放次氯酸钠。
控制器判断: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投放次氯酸钠。
3. 执行器投放:如果需要投放次氯酸钠,控制器将信号发送给执行器,执行器打开投放管道,将适量次氯酸钠投放到目标区域。
执行器投放:如果需要投放次氯酸钠,控制器将信号发送给执行器,执行器打开投放管道,将适量次氯酸钠投放到目标区域。
4. 监测反馈:系统还可以配备监测和反馈机制,记录投放次氯酸钠的量和时间,并提供实时数据和报告。
监测反馈:系统还可以配备监测和反馈机制,记录投放次氯酸钠的量和时间,并提供实时数据和报告。
优势与效益自动投放次氯酸钠的方案具有以下优势与效益:1. 提高效率:自动投放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自动判断投放次氯酸钠的时机和量,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投放效率。
提高效率:自动投放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自动判断投放次氯酸钠的时机和量,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投放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投加系统介绍与常见问题探讨氯气消毒曾经是自来水厂普遍采用的消毒方式。
但是,液氯在运输、储存和操作过程中的潜在不安全性,使寻找和替代氯气消毒的新消毒方式逐渐得到推广。
次氯酸钠消毒就是新消毒方式之一。
在此,笔者就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与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次氯酸钠投入水中会迅速水解并发生分解,其中的次氯酸根会与水中氢离子结合形成次氯酸,钠离子与氢氧离子结合成为氢氧化钠。
NaClO + H2O = HClO + NaOH其中次氯酸也会进一步分解,从而形成盐酸和新鲜的氧原子。
HClO = HCl +【O】次氯酸本身具有一定的杀菌功效,会吸附在细菌或病毒的表面,通过渗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改变细菌或病毒内部的蛋白质,从而起到杀菌和消毒作用。
次氯酸钠的分解一般自来水厂使用的次氯酸钠溶液是出厂原液,溶液浓度为10%左右,其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次氯酸钠会发生分解。
在浓度、温度和压力不同的条件下,次氯酸钠发生分解的速度会不同。
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压力越低,次氯酸钠分解越快,反之越慢。
次氯酸钠化学性质不稳定,光照受热后会自身分解:2NaClO = 2NaCl + O2同时,次氯酸钠水解产生的次氯酸也会发生分解:2HClO = 2HCl +O2分解产生的盐酸还会和次氯酸发生反应,产生氯气HClO +HCl = H2O +Cl2次氯酸钠产生的气体会与液体混合在一起进入消毒投加系统。
当气体积聚到一定量以后,系统内的气体会直接对系统的工作性能、控制参数产生影响,改变整个系统的控制结果,甚至可能影响水厂的出厂水质。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流程通常,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由储存槽,计量泵投加系统和原水加注点组成。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排气在流程图中已红色标注的位置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的排气点。
次氯酸钠在储存过程中会受光照、受热的影响,以及自身化学性质的不稳定,在储罐中发生分解。
分解产生的气体与液体混合在一起进入投加系统的管线中,会直接影响计量泵投加精度,流量计的准确检测和其他附件的正常工作。
所以,必须在系统中增加排气点。
1. 进口管路的排气在投加系统的进口管路中,需要在计量泵的进口前增加排气点,目的是保证尽可能少的气体进入计量泵内部,保证计量泵的投加精度。
排放方式可以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排气方式是联通立管自动排气方式:效果最好,投入较小,后期人力消耗最少的方式。
但是有些水厂认为管线布置长,外观不够美观第二种排气方式是稳压筒手动排气方式:稳压筒进行气体和液体的置换,效果较好,投入最小,但是需要后期人力定期排气,并且在不同季节的排气周期会不同第三种排气方式是稳压筒自动排气方式:稳压筒进行气体和液体的置换,效果较好,但是投入较大。
需要采用液位开关与电磁阀结合,做到自动排气。
2. 出口管路流量计排气出口管线中所用的电磁流量计必须与投加流量适配。
通常次氯酸钠的日常投加量均较小,所以流量计的通流截面应适合小流量应用。
如果流量计口径过大,在小流量应用时产生的偏差也会较大,同时传感器腔室内也较容易积聚气体,影响检测结果。
流量计垂直安装的方式是最适合于次氯酸钠应用的,在液体通过流量计时,液体中混杂的气泡会向上移动,停留在流量计传感器腔室内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气泡对流量计测量的影响会很小。
对于流量计水平安装方式,除了在流量计下游需要增加“拱门”保证流量计充满以外,也需要在流量计的上游增加“拱门”,目的是将液体中混杂的气泡尽可能积聚到管路的高点,减少气泡对流量计检测的影响。
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气泡进入流量计,所以需要在流量计上游的高点处增加排气点,减少液体中气体的含量。
流量计的设置也需要加以注意。
流量计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介质和工况条件。
在设定时必须考虑到次氯酸钠的特殊化学形式,选择合适的工况条件进行设置。
3. 背压阀安装通常,自来水厂加药泵房与药剂投加点的距离均比较远,一般会在100米以上,甚至会有300米左右的距离,所以,背压阀的安装位置非常重要。
如果背压阀位置距离泵较近,背压阀下游的液体流速均依赖背压阀设定压力与投加点之间的压差。
如果压差较小,那么流速就会较慢;管线距离越长,末端流速越慢。
当管径较大,投加量较小时,液体就不能充满管道,带来的后果是在管道中积聚气体,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4. 管道的选择以会习惯采用较我们均知道次氯酸钠会在管道内结晶或结垢,导致管道堵塞,所大口径的管道,延缓结垢的影响。
管道内的结垢无法用清水冲洗,必须用酸进行冲洗。
事实上,结垢的形成是次氯酸钠与管道中水分或水蒸汽水解反应产生的NaOH。
如果采用较大管径的管道,次氯酸钠的投加量较小不能充满管道。
此时,次氯酸钠的流速较慢,在管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有充分的时间与水分反应产生NaOH,NaOH比重较重且有一定粘度,较容易附着在管道表面,液体较慢的流速也不能对附着的NaOH形成冲刷作用,随着时间积累,该附着物就形成了结垢。
环境温度越低,结垢越容易形成。
原因是NaOH在低温下容易形成过饱和,导致晶体析出。
观点是建议将背压阀的安装点应放到远端,接近投加点位置。
同时,计量泵出口管路的管径不可过大,依据实际投加量确定合适的管径。
如此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保证管道充满并保持一定压力,可以减少次氯酸钠的分解量,减少管道内积气2)合适的管径可以提高液体在管道内的流速,也可以将液体中混杂的气泡及时带走,不要停留在管道内形成气阻3)合适的管径可以提高液体在管道内的流速,形成较高流速,对管道内的结垢产生冲刷,延缓结垢的增加4)合适的管径便于增加保温层,可以降低NaOH的晶体析出和结垢增加5.加注点形式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加注点是直接与过程原水接触的,在次氯酸钠与原水接触的过程中会发生水解,水解反应式如下:NaClO + H2O = HClO + NaOH其中反应产生的NaOH会在加注口发生结垢。
如何减少结垢的发生,与加注口的位置以及加注口的形式有直接关系。
1)如果次氯酸钠是直接加入原水管道中,加注口的位置必须在原水管道的中心位置。
原水在管道流动过程中,管道中心的流阻最小,流速最快,所以次氯酸钠在管道中心进入后,会以最快速度进入系统,在加注口停留时间最短。
2)加注口的形状是小于450的切口。
该切口形状不利于结垢形成和结垢堵塞加注口。
3)加注口切口方向应该背向原水流动方向。
该方向有利于在切口位置形成负压,原水在经过加注口时由于负压作用将次氯酸钠带走,不利于在加注口形成结垢。
该原理类似于汽车天窗的作用,利用负压对车厢内进行换气。
6.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密封件选用次氯酸钠是碱性的强氧化剂,所以在选用管件密封材料是必须兼顾碱性和氧化性两方面的要求。
部分用户会按照习惯选用VITON(氟橡胶)密封件。
氟橡胶的耐腐能力确实是强于大部分的材质,但是对于次氯酸钠溶液,氟橡胶不是最佳选择。
长期与次氯酸钠接触后,氟橡胶会出现腐蚀,导致渗漏或泄漏。
也有一些厂商或用户采用纯四氟包覆的密封圈。
四氟包覆密封圈的耐腐能力要好于氟橡胶,但是四氟包覆密封圈缺乏弹性,并且四氟材料在长期受压以后会出现退让,内部的橡胶密封圈不能有效补偿四氟材料的退让,那么该类密封圈也会产生渗漏或泄漏。
根据相关化工手册和长期使用验证,EPDM(乙丙橡胶)是可以对次氯酸钠产生有效的耐腐作用。
针对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建议:1.在次氯酸钠投加系统设计阶段,需要预先考虑系统整体排气点的设置与布置。
只有合理布置排气点,才能保证投加量的准确。
2.为了配合自控的要求,电磁流量计的选用已经成为必然。
流量计的选用必须考虑小流量使用的要求。
同时流量计的安装方式对后续使用会产生直接影响。
综合使用效果来看,垂直安装方式是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
3.管径的确定:由于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管线距离都较长,考虑到次氯酸钠在管线中的结垢问题,一般会习惯采用较大管径,但是较大管径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建议是采用较小管径保证液体的流速。
小管径管道可以保证管道充满,减少管内气体产生,流速增加可以提高液体对结垢物的冲刷。
由于PVC管线成本在整体系统建设中占有的比例较低,可以适当考虑备用管线的设置,用于在系统冲洗阶段的切换。
4.管线冲洗:次氯酸钠在投加过程中会在管线中产生结垢,此结垢物为NaOH。
结构物累积后会对投加系统产生影响,所以需要考虑管线冲洗。
冲洗介质应为酸性溶液,一般会选用盐酸或醋酸。
从冲洗效果看,盐酸的效果要好于醋酸。
次氯酸钠投加消毒是有效替换液氯消毒的消毒方法。
建设初期的综合考虑,细致设计和合理施工才能保证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长期稳定使用的保证。
次氯酸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在自来水厂的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次氯酸钠投加消毒系统在自来水行业的应用自来水行业传统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液氯因其本身的剧毒等危险特点,国家对其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和使用等方面均作了严格的规定,在大中城市因为人口密集高、液氯使用量大,自来水厂随着城市化发展已经越来越接近居民区等因素,如果出现液氯泄露事故势必会对人民生命安全及环境造成重大的危害和损失。
巨大的安全风险促使北京在08年奥运会期间,上海在10年世博会期间已经逐步淘汰液氯,进而使用更为安全的次氯酸钠消毒剂。
次氯酸钠溶液,作为含氯消毒剂,因其使用安全、工艺简单、消毒效果好、价格合理等优点成为液氯很好的替代品。
自北京上海自来水行业采用次氯酸钠取代液氯工艺后,近几年其他城市也逐步开始采用此工艺,并有沿海地区向内地城市推广扩大的趋势。
10%次氯酸钠溶液具有腐蚀性强,渗透能力强,高浓度易衰减,容易气化及挥发以及易结晶等特性,在采用计量泵作为投加系统的关键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果选型设计不当,会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很多问题。
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