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诊断治疗
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小儿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小儿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小儿川崎病的典型表现包括持续性高热、结膜充血、唇、口腔和舌头黏膜充血、皮疹、手足红肿、淋巴结肿大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多器官受累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有些患儿可能并不具备典型表现,因此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儿的病史和体征,及时进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在诊断小儿川崎病时,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DNA抗体等免疫学检查。
这些检查项目有助于确认炎症反应程度、心脏受累情况以及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三、心脏超声检查。
小儿川崎病患儿在发病后2周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冠状动脉瘤、心肌炎等心脏并发症的情况。
心脏超声检查对于小儿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及时发现心脏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外,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
如血清免疫球蛋白、心肌酶谱、心电图、血清抗心肌抗体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小儿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全面评估患儿的病情,及时明确诊断,有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小儿川崎病的诊断,医生需要全面综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儿科川崎病ppt课件免费

早期筛查
对高风险儿童进行早期筛查,及 时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
控制措施
规范诊疗流程
建立和完善川崎病诊疗流程,提高疾病诊断准确 性和治疗水平。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监测与报告
建立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疾病爆发 流行。
研究展望
深入病因研究
01
进一步研究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预防感染
加强患儿的免疫力,避免接触感染 源。
注意药物副作用
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及时处理。
06
川崎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策略
疫苗接种
推广和普及川崎病疫苗,提高儿 童疫苗接种率,降低疾病发病率
。
健康宣教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家长和儿 童对川崎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升高。
肾功能异常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肾功 能异常,表现为血尿、
蛋白尿等。
其他并发症
如手足畸形、听力损害 等。
03
川崎病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诊断标准
发热
持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 无效。
皮肤表现
四肢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
口腔表现
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草莓舌 。
其他表现
球结合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 和掌跖红斑等。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预防感 染。
早期发现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 异常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
05
川崎病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监测生命体征
口腔护理
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川崎病健康教育

川崎病健康教育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疾病,首次在日本被发现并描述。
它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亚洲儿童。
川崎病的切当病因尚不清晰,但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和减少病情的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川崎病的症状包括持续高热、结膜炎、口腔黏膜炎、皮疹、手足红肿、淋巴结肿大等。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川崎病可能导致心脏病变,如冠状动脉炎、心肌炎和心包炎,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公众对川崎病的认识和了解,以下是一些川崎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1. 川崎病的症状和早期识别:川崎病的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的病毒感染,但持续高热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其他症状如结膜炎、口腔黏膜炎和皮疹也需要引起关注。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并及时就医。
2.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疾病。
血液检查和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对于确诊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早期治疗包括使用抗炎药物和免疫球蛋白,以减轻炎症反应和预防心脏并发症的发生。
3. 川崎病的并发症和预防:如果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川崎病可能导致心脏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炎。
冠状动脉炎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猝死等严重后果。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4. 家庭护理和康复:川崎病的康复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期。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定期随访和心脏超声检查对于评估病情的发展和监测心脏功能非常重要。
5. 川崎病的预防:目前还没有针对川崎病的特定疫苗。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和抗氧化剂可能对川崎病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接触感染源也是预防川崎病的重要措施。
总之,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通过川崎病健康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公众对川崎病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川崎病科普宣传课件

川崎病的预防措施
由于川崎病的具体病因不明, 目前还没有特定的预防措施。
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个人卫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 降低患病风险。
川崎病的预防措施
如果发现儿童出现高热和其他相关症状 ,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
川崎病的心理 支持
川崎病的心理支持
川崎病的发作会给孩子和家庭 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 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疾病和 治疗过程。
川崎病的病因
川崎病的病因
川崎病的具体病因目前还不清 楚,但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 关。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川崎 病的风险。
川崎病的病因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预防川崎病的方法。
川崎病的诊断 和治疗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
川崎病的诊断通常基于症状和 体征的综合评估。
必要时,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 检查、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
川崎病的治疗一般包括使用抗炎药物和 免疫球蛋白。
川崎病的并发 症
川崎病的并发症
川崎病在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 下一般预后良好。 然而,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 发生心脏瓣膜损害和冠状动脉 病变等并发症。
川崎病的并发症
长期随访和监测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 现和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川崎病的预防 措施
川崎病的总结
科研进展和宣传川崎病的重要 性有助于提高预防和诊治的效 果,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川崎病的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和参加相关支持团体也可以帮 助家庭应对川崎病带来的压力。
川崎病的科研 进展
川崎病的科研进展
目前,对川崎病的研究仍在进 行中,科学家们努力寻找其具 体病因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增加对川崎病的认识和宣传可 以帮助提高预防和诊治的效果 。
川崎病健康教育

川崎病健康教育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的小动脉和中型动脉。
它通常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生,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更为常见。
川崎病的早期症状包括高热、红眼、咽喉痛、皮疹和肿腺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川崎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瘤。
为了提高公众对川崎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份川崎病健康教育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川崎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及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和支持患有川崎病的儿童。
一、川崎病的症状川崎病的早期症状包括高热,通常持续超过5天,伴随着红眼、咽喉痛、皮疹和肿腺等。
皮疹通常呈现出红色,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躯干、四肢和口腔黏膜。
川崎病还可能导致手指和脚趾的红肿和脱皮。
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和关节痛等症状。
二、川崎病的诊断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
医生通常会通过体格检查和详细的病史询问来确定诊断。
此外,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患儿的炎症指标和心脏功能。
心脏超声检查也是川崎病诊断的重要手段,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受损。
三、川崎病的治疗川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使用高剂量的静脉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
静脉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并缩短发热的持续时间。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降低炎症和预防血栓形成。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四、川崎病的预防措施目前尚无针对川崎病的特定疫苗或预防药物。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能有助于降低川崎病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口水和分泌物,也是预防川崎病的重要措施。
五、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应对和支持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患有川崎病,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孩子的症状和病史。
在诊断确认后,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确保孩子按时服药和复诊。
此外,家长还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川崎病健康教育PPT

患者康复与复 诊检查
患者康复与复诊检查
川崎病患者的康复过程:川崎病一般在 治疗后数周内逐渐康复,但仍需注意并 遵医嘱进行复诊检查。 复诊检查的重要性:复诊检查可以及时 评估儿童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心理支持与家 庭关怀
心理支持与家庭关怀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川崎病患者及 其家庭可通过获得心理支持来应对 疾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家庭关怀:家庭成员应积极参与患 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温暖、 支持和理解。
川崎病健康教育PPT
目录 引言 早期诊断与治疗 预防与日常护理 患者康复与复诊检查 心理支持与家庭关怀 结论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川崎病:川崎病是一种儿童 常见的全身性炎症性血管病,主要 影响小儿的动脉血管。 川崎病的症状:高热、皮疹、结膜 充血、咽峡炎、手足红、颈淋巴结 肿大等。
早期诊断与治 疗
早期诊断与治疗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通过观察儿童的症 状和进行相关血液检查。 川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炎药物 、免疫球蛋白治疗等。
预防与日常护 理
预防与日常护理
川崎病的预防:目前尚无特定 的预防方法,但家长可以注意 儿童的饮食、生活习惯和个人 卫生。
川崎病的日常护理:给予儿童 充足的休息、饮食上要注意摄 入充足的营养、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等。
结论
结论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血管病,正确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儿童的康复十分重 要。
家长应重视川崎病的预防和日常护理, 同时给予患儿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家庭关 怀。
结论
定期复诊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治 疗效果,避免潜在的并发症的 发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川崎病讲课ppt课件

保持卫生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 与他人共用餐具等,以降 低感染风险。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 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 孩子的免疫力,降低患病 风险。
护理方法
观察病情
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 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 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 就医。
遵医嘱治疗
一旦确诊为川崎病,应遵 医嘱治疗,按时服药、定 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 有效控制。
患者及家属应严格遵守医生的 诊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
查。
注意药物副作用
了解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及
时向医生反映。
关注心血管健康
长期关注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 况,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等相关检查。
03
川崎病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接种疫苗
接种针对川崎病的疫苗是 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家 长应按照免疫计划及时为 孩子接种。
调整生活方式
孩子在患病期间应保持充 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 绪。
家庭护理指导
心理支持
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支持,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
根据医生的建议,为孩子提供适宜 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均衡。
日常护避免交叉感染。
病变。
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 入,特别是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补充。
休息与护理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加 强口腔和皮肤护理,预
防继发感染。
随访观察
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特别是心血管系
统的检查。
治疗注意事项
川崎病的健康教育

川崎病的健康教育一、什么是川崎病?1.1 川崎病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3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二、川崎病的诊断和检查2.1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2.2 川崎病的常用检查方法2.3 川崎病的鉴别诊断三、川崎病的治疗和护理3.1 川崎病治疗的基本原则3.2 川崎病的药物治疗3.3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要点四、川崎病的预防和注意事项4.1 川崎病的预防措施4.2 注意宝宝的日常饮食和保健4.3 川崎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五、川崎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5.1 川崎病的主要并发症5.2 川崎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六、川崎病患者的康复护理6.1 川崎病患者康复的主要内容6.2 患者康复期的饮食保健6.3 康复期的运动与锻炼七、川崎病家庭的心理疏导7.1 川崎病家庭的心理反应及处理方法7.2 家庭成员的角色与协助八、对川崎病的科普宣传工作8.1 川崎病的宣传渠道和方式8.2 川崎病的宣传内容和重点九、附件:相关资料和材料附录1:川崎病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1. 川崎病防治相关法律及政策2. 相关专业术语解释----------------------------------------------------------附件:1、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南(最新版)2、川崎病的预防知识手册3、川崎病家庭心理疏导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传染病防治法》:我国传染病防治的基本法律,对川崎病的防治有明确规定。
2. 《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我国对儿童预防接种进行管理的法规,包括川崎病疫苗的接种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
• 定义:初次注射IVIG后仍持续发热36小时或以上,或者再度发热。发生率10%-20%。IVIG无反应者并发冠 状动脉病变分险较高。
• 诊疗建议:(1)应用第二剂IVIG(2g/kg) (2)大剂量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单次输注:5mg/kg(输注时间2h以上)
钙调磷酸酶-AFAT通 路抑制剂
重组IL-1受体拮抗 剂 烷化剂阻滞DNA复制 用白蛋白置换血浆
IV:3mg/kg.d q12h PO:4-8mg/kg.d q12h 维持血药浓度低谷50-150ng/ml;2h分峰浓度300600ng/ml 2-6mg/kg.d 皮下注射
持续发热
转氨酶升高, 低白蛋白血症, 发病初即严重的贫血, 早现冠状动脉瘤, 巨噬细胞活化
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那白滞素/卡那单抗)
分级 1 2 3 3.1 3.2 4 4.1 4.2 4.3 5 5.1 5.2 5.3 5.4
冠状动脉异常的危险分层
说明 任何时期均无冠状动脉扩张(Z值<2) 仅冠状动脉扩张(Z值2.0-<2.5) 小型冠状动脉瘤(Z值≥2.5-<5.0) 现有或持续存在的 冠状动脉瘤至仅为灌装动脉扩张或无冠状动脉扩张 中型冠状动脉瘤(Z值≥5-<10,且瘤体直径<8mm) 现有或持续存在的 减小至小型动脉瘤 减小至仅为冠状动脉扩张或无冠状动脉扩张 巨大冠状动脉瘤(Z值≥10,或瘤体直径≥8mm) 现有或持续存在的 减小至中型冠状动脉瘤 减小至仅为冠状动脉扩张或无冠状动脉扩张 减小至仅为冠状动脉扩张或无冠状动脉扩张
原田评分(Harada评分):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评分
年龄
<1岁
1分
性别
男性
1分
白细胞
≥12×109/L
1分
血浆白蛋白
<35g/L
1分
红细胞压积
≤0.35
1分
CRP
≥40mg/L
1分
血小板
<350×109/L
1分
发病7天内计分,每项为1分,计分4分以上者为高危人群。
小林评分(Kobayashi评分):IVIG无反应KD的早期评分系统
基于危险分层的远期评估
基于危险分层的长期血栓预防及药物治疗方法
病例1
• 患儿雷XX,男,10个月,因“发热2天,皮疹1 天”于门诊就诊。
• 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 39℃左右,今双侧足踝出现皮疹,食纳可,大 小便正常。
• 查体:精神稍烦躁,意识清晰,结膜无充血, 口唇无皲裂,咽部稍充血,颈部淋巴结数个, 大小0.5cm左右,卡疤无红肿,心肺阴性,腹 平软,无拒按,肛门阴性,双侧足底、足踝散 在斑丘疹,压之褪色,手足无硬肿。、
• Z积分计算公式=(实际测定的冠状动脉内径-标准冠状动脉内径)/SD
按体表面积校正的正常冠状动脉内径回归公式
左冠状动脉主干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右冠状动脉
Mean
SD
de Zorzi 1.688+0.995BSA 0.420
Mean
SD
1.186+0.820BSA 0.356
Mean
SD
1.503+0.499BSA 0.378
2mg/kg.d IV 无推荐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意大利2018)
低风险KD病人 IVIG(2g/kg)+ASA(30-50mg/kg)
持续发热 第二剂IVIG(2g/kg)
持续发热 甲基强的松龙(30mg/kg.d)×3d
持续发热 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那白滞素/卡那单抗)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意大利2018)
川崎病的治疗
急性期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2g/kg,需在10-12h内输注完毕(日本指南24小时内) 以及 阿司匹林30-50mg/kg.d,每6h1次口服,直至患者热退48h以上 恢复期 阿司匹林 3-5mg/kg.d,每天1次口服,直至起病后6-8周 冠状动脉异常患者的长期管理 阿司匹林3-5mg/kg.d,每天1次口服 氯吡格雷1mg/kg.d,最大剂量75mg/d 血栓风险高患者添加华法林及低分子量肝素
冠状动脉损害的演变过程
轻度一过性扩 张,4-6周内 缓解
正常冠状动 脉
亚急性/慢性血 管炎,管腔内 肌纤维组织增 生,
管腔内钙化
缺血性心脏 性疾病
闭塞性血栓形 成;心肌梗死
血栓机化, 再通
川崎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发热持续5天以上 存在下列临床特征中的至少4项
四肢改变:急性:手足红斑,水肿 亚急性:在第2和第3周,手指脚趾脱皮
血钠
≤133mmol/L
2分
丙球治疗时间
≤4天
2分
AST
≥100u/L
2分
中性粒细胞比例
≥80%
2分
CRP
≥100mg/L
1分
年龄
≤12个月
1分
血小板计数
<300×109/L
1分
Kobayashi 评分 0-3 分为 IVIG 无反应低危患者,≥ 4 分为高危患者,>7 分 为极高危患者,其敏感度为 86%,特异度为 67%。
川崎病的早期识别及治疗
常州一院 杨勇
川崎病定义
•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 综合征(MCLS),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是急 性自限性全身中小动脉系统血管炎,多侵犯冠状动脉, 未经静脉丙球治疗患儿形成冠状动脉损害20%-25%,静 脉丙球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5%,其中少部分 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多形性红斑
胃肠道:腹泻、呕吐、腹痛;肝衰竭、尿生殖系统:尿道炎
双侧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
唇及口腔改变:红斑、唇皲裂、草莓舌、口腔及咽 部粘膜弥漫性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 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
其他表现:卡疤红肿,硬结,前葡萄膜炎(轻度), 腹股沟脱皮性皮疹
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 可诊断为川崎病; (1)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跖端 膜状脱皮 (2)多形性红斑 (3)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4)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散充血,舌乳头凸起,充血呈草莓 舌 (5)颈部淋巴结肿大
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
川崎病病理
Ⅰ期:约1-9天,小动脉周围炎症,冠状动脉主 要分支血管壁上的小营养动脉和静脉受到侵犯, 心包、心肌间质及心内膜炎症浸润,包括中性粒 细胞及淋巴细胞。 Ⅱ期:约12-25天,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全层血管 炎,血管内皮水肿,血管壁平滑肌及外膜炎性细 胞浸润,弹力纤维和肌层断裂,可形成血栓和动 脉瘤。 Ⅲ约28-31天,动脉炎症消退,血栓和肉芽形成, 纤维组织增生,内膜明显增厚,导致冠状动脉部 分或完全阻塞。 Ⅳ期:数月至数年,病变逐渐愈合,阻塞的动脉 可能再通。 图示:心外膜静脉(左侧),心外膜动脉(右 侧),来自于19月幼儿,川崎病发病10个月后去 世。
急性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性粒细胞增多,ESR、 CRP升高,贫血,血浆脂质异常,低白蛋白血症,低 钠血症,发病一周后血小板增多,无菌性脓尿,血 清转氨酶升高,血清γ 谷酰基转酞酶升高,脑脊液 细胞增多,关节液白细胞增多
发热 草莓舌 结膜炎 指趾脱皮 多形性皮疹 手足硬肿 脓性尿 卡疤红肿 淋巴结肿大 腹泻 冠状动脉损害 关节炎
• 查体:精神稍烦躁,意识清晰,结膜无充血,颈部淋巴结可触及,口唇无皲裂,咽部稍红,卡疤无红肿, 肛周无充血,心肺阴性,腹部阴性。手足硬肿,无脱皮。
• 血常规:WBC14.2×109/L,N75%,PLT230×109/L,CRP32mg/L;ESR61mm/h
• 辅助检查: • 尿常规、粪常规阴性;肝肾功能正常;传染病标志物阴性;心肌标志物:CK、CK-mb、肌钙蛋白正常范围; • 心衰标志物:BNP175pg/ml(0-100pg/ml) • 颈部彩超: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大2.6cm×1.0cm
(3)较长时间(2-3周)泼尼松龙或泼尼松联合IVIG(2g/kg)及阿司匹林 (4)英夫利昔单抗,为TNF-α 单克隆抗体(可替代IVIG或激素) (5)环孢霉素(主要抑制钙神经素-NFAT通路),可用于第二剂IVIG、英夫利昔单抗、激素治
疗无效的难治性KD (6)免疫调节单克隆抗体、细胞毒性药物、血浆置换可用于第二剂IVIG、英夫利昔单抗、激素
川崎病的临床症状发病率
川崎病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
川崎病分类
• 典型川崎病: • 不完全川崎病: • 不典型川崎病:表现为发热及不同于典型川崎病的主要症状及
体征(无菌性脑膜炎、惊厥、面瘫、急性腹痛、急性胰腺炎、 单只梗阻性黄疸、关节炎、肾功能不全、肺炎),伴有或不伴 有冠状动脉损害.
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高风险病人
高风险病人定义
IVIG(2g/kg)+ASA(3-5mg/kg)+糖皮质激素(1剂甲基 年龄<12月,
强的松30mg/kg或者泼尼松2mg/kg逐渐减停)
CRP升高,
持续发热 第二剂IVIG+ASA(3-5mg/kg.d)+3剂甲强龙 (30mg/kg.d×3d)然后泼尼松2mg/kg逐渐减停,
治疗无效的难治性KD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治疗方案(Nelson儿科学21版)
药物 常规治疗方案 IVIG:第二次输注 IVIG+强的松
英夫利昔单抗 备选方案 环孢霉素
阿那白滞素
环磷酰胺 血浆置换
IVIG+糖皮质激素 TNF-α 单克隆抗体
2g/kg IV
IVIG:2g/kg+泼尼松2mg/kg.d(q8h)直至退热,然后 口服直至CRP正常,2-3周内减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