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实现方法

合集下载

浅谈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分析

浅谈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分析

浅谈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分析摘要:电梯对于提高社会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它的安全程度也被广泛关注。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容易造成剪切、挤压等事故,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分析1曳引式电梯现有的保护装置为了保证安全,曳引式电梯在设计制造时就有多种安全保护装置,2016年前的新装电梯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包括限速器、安全钳、层门门锁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和缓冲器等。

曳引钢丝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与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箱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依靠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摩擦产生的曳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的目的。在电梯日常使用中为了防止其产生坠落、剪切、挤压、碰撞等事故,上述安全保护装置就会起到保护作用。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测设备,当电梯速度异常时与安全钳进行联动,使得轿厢制减速或者制停。限速器的下限和上限动作速度分别为:v下限=v额定×115%.v上限=1.25v额定+0.25/v额定.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不论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系统还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只有当轿厢速度大于等于限速器的动作速度时才能使其动作;但当轿厢速度小于限速器的动作速度时,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和限速器-安全钳并不会起作用,如果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就有可能造成轿厢的意外移动。2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分析通过轿厢意外移动引发的事故分析,并结合其工作原理可得到轿厢意外移动的主要原因有:①制动器故障导致制动力不足或制动器无法闭合;②曳引轮槽和钢丝绳润滑或磨损过度致使曳引能力发生变化;③轿门或层门门锁被人为短接,系统检测不到层门或轿门的闭合状态。2.1制动器故障分析制动器的故障包括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种。2.1.1制动器机械故障制动器是电梯不可缺少的安全部件。一般来讲,有齿轮的并含有减速箱的电梯制动器安装在减速器和电动机之间。当电梯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在连续通电的状态下保持打开,与制动轮没有任何接触以及摩擦。当电梯需要停靠在层站时,控制系统使制动器电磁线圈失电,线圈中的铁芯在制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制动闸瓦将制动轮抱紧,使电梯停止。如果在电梯制停时,制动器发生制动力不足、单边抱闸、机械卡阻等故障,则会致使制动器不能正常闭合以至于轿厢意外移动。2.1.2制动器电气故障《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切断制动器回路的电流,至少要有两个独立的电气安全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平层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能释放,则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对于奥的斯型号为TOEC-40的电梯,其制动器的线圈回路如图1所示。单从制动器线圈回路来看,其符合“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当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的要求。但若从UD的控制回路(见图2)来看,当上行接触器U或下行接触器D任何一个吸合,都将导致运行接触器UD吸合。在制停过程中,若上行接触器U或下行接触器D任何一个粘连,将导致无法释放运行接触器UD,从而使得制动器电流无法被切断,就有可能致使轿厢意外移动。图3电梯运行简易流程图 4改进后检测流程结束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而曳引驱动乘客电梯作为高楼大厦和公共建筑设施内垂直运送乘客和货物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性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极易造成乘梯人员和物品发生剪切和挤压等事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电梯轿厢的实时运行进行监控,能够十分可靠地检测到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并通过电梯保护装置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电梯轿厢和人员进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刘铁.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检测及保护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5.。

分享UCMP(轿厢意外移动)试验方法说明和抱闸力检测和试验方法说明

分享UCMP(轿厢意外移动)试验方法说明和抱闸力检测和试验方法说明

分享UCMP(轿厢意外移动)试验方法说明和抱闸力检测和试验方法说明一、UCMP(轿厢意外移动)试验方法说明:试验条件:检修开关有效,电梯停止在门区位置,保持门锁闭合。

试验方法:1.必须在检修开关有效的条件下,门锁闭合的情况下,且在门区。

2.主板键盘触发方式:小键盘设置F-8设置7,此时显示E88,开启UCMP测试功能,此时断开门锁回路。

(调试面板触发方式:F3-24设置为2,设置完毕后,此时断开门锁回路)。

3.手动按住检修上行或者下行按钮,封门接触器输出,门锁短接,此时电梯启动运行。

4.电梯在运行脱离门区后,硬件UCMP模块将会取消门锁短接,此时电梯报E65(UCMP故障),电梯停止运行。

其他设计说明:1.不在检修或者门区或者门锁无效,设置F-8设置7,F3-24设置2无效。

2.设置F-8设置7或F3-24为2以后,运行一次后自动清零,且断电后自动清零。

复位条件:1.E65故障不可自动复位,断电上电也不可以自动复位;2.在检修状态下,可手动复位;3.通过PRG、UP、SET键进入主板小键盘F2的数据菜单后,可以用UP键进行数据设定更改,1表示系统故障复位命令,此时按SET 键保存,清除当前系统故障,然后自动切换到F0的数据菜单显示。

二、报闸力手动检测功能说明:(默认开启自动检测,检测周期为24小时)1.功能码说明如下:小键盘F-8F-8设置8:开启报闸力检测功能 0F7-09 报闸检测结果范围:0~20:无意义1:抱闸力检测合格2:抱闸力检测不合格 0 显示结果不可以更改2.试验方法说明A、在检修条件下,设置F-8=8。

此时,电梯屏蔽内外招、屏蔽开门,保持门锁接通,未关门会自动进行关门。

B、门锁有效后,封星接触器输出、运行接触器输出、抱闸接触器不输出。

C、F7-09显示检测结果正常(F7-09=2时,立即报E66,故障不可以复位)。

D、外呼、门功能恢复正常。

故障复位:需要重新做抱闸力检测,且结果为1方可复位。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距离及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讨论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距离及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讨论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距离及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讨论关于轿厢意外移动距离及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讨论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轿厢的意外移动的问题,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此对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距离的测算进行简单分析,对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标签: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意外移动距离;讨论分析Abstract:During the operation of elevator,there exists the accidental movement of the car,which is a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and property. In this paper,the calculation of accidental moving distance of elevator car is simply analyzed,and the installation of accidental moving protective device is discussed.Keywords:elevator car;accidental moving device;unexpected moving distance;discussion and analysis1 電梯轿厢意外移动现象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极其危险的现象,可能会给乘客在进出电梯的过程中造成极其危险的后果,给乘客带来身体损伤或者生命威胁。

轿厢意外移动是指电梯轿厢处在开锁的区域内,在开门状况之下,在没有指令指导的情况下离开层站所出现的意外移动。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发生多起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现象,给乘客的身体健康与生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应当引起足够的警醒[1]。

为此国家在2016年7月颁布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一号修改单,为电梯轿厢意外保护装置设置了国家标准。

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施工技术240 2015年6期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刘海斌王铮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68摘要:当电梯进入平层状态,曳引机停止工作,轿厢不在移动,门处于将要打开到打开的过程中,或者乘客陆续走出轿厢时,轿厢突然出现向上或者向下的运行及溜车的过程业界归纳为轿厢意外移动。

关键词:电梯运行;意外移动;轿厢溜车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06-0240-01完整的电梯系统包括数以百计的各种机械结构和电气功能,确保了电梯的正常使用及对乘客的安全保护,但是由于一些长期使用的设备隐藏安全隐患及非正常的人为操作等原因,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无法按照系统设定的速度曲线进行移动时就会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1 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1.1 动力输出及制动控制方面的原因曳引机是电梯运行的动力输出,本身的部件优良直接决定电梯的正常运行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曳引机的本体部分通常都是独立于电梯外部件进行开发试验,早于电梯整机开发并提前取得制品承认,而相对于本体部分之外的曳引轮及钢丝绳部分则是根据电梯的整机适用部分进行的额外开发试验,可能产生部品不良工况的机率更大,曳引机拖动轿厢上下运行是靠曳引轮槽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的,如果设计初相关部品存在缺陷会造成摩擦力不足产生溜车情况的轿厢意外移动。

一般曳引轮设计的缺陷有两种,一种本体部分设计有误,造成轮本体变形,另一种是轮槽设计不合理,电梯长期使用产生磨损会造成钢丝绳啮合不足。

上述两种情况是从设计角度出发的,而从日常使用维护方面考虑常见为钢丝绳本身油污导致的摩擦力不足,原因是钢丝绳长期裸露并贯穿整个井道,电梯运行过程中带起的灰尘会吸附到带有油迹表面的钢丝绳上,所以需要对钢丝绳及轮槽经常性的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避免油污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制动器是电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品,是控制电梯停止运行的终端装置,因使用频率较高,是有可能导致轿厢意外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原因有三种,制动器调整不当,制动闸瓦质量不良,闸瓦表面有污迹,制动器调整需要根据调整工作指示书进行,避免制动器闸瓦与制动轮间隙调整不当。

浅析封星技术在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上的应用——以电梯轿箱意外移动为例

浅析封星技术在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上的应用——以电梯轿箱意外移动为例

TECHNOLOGY 技术应用一、前言电梯是现代社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最重要的运载设备,其安全性、可靠性与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紧密相连。

而电梯轿厢意外移动造成乘客被剪切、挤压导致伤亡的事故在近几年频发并被新闻报道。

资料显示,美国ASME电梯标准于2001年、欧盟EN 电梯标准于2009年、香港地区COP电梯标准于2012年6月都实施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条款,并强制执行。

本文将以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为例,浅析封星技术在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上的应用[1]。

二、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事故分析以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情况为例,当运行电梯正常停止,厅门开门上下乘客时,如果此时制动器失效,制动闸瓦无法抱紧电梯曳引轮,导致电梯在不平衡力的作用下,突然电梯溜车,由于速度过快、反应时间太短,并且层门由于自重会有自动闭合动作,会影响乘客避险动作完成,因此如果有乘客正好进出轿厢,极易发生剪切伤亡事故[2]。

三、封星技术应用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电梯上,封星技术已经被部分电梯企业使用,作为电梯因制动器失效导致电梯平层时轿厢在开门区域意外移动,即电梯在轿厢平层时溜车情况下的一种有效降低电梯速度的方式,不仅在电梯出现此类事故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也使得乘客一旦出现避险情况时增加反应时间,降低出现意外剪切伤亡事故的情况[3]。

(一)原理分析图1 封星接触器接线图如图1所示为封星接触器接线图,分析电梯运行过程可以知道,当电梯轿箱静止平层时,闭合状态下的封星接触器FX和断开状态下的运行接触器 SW使曳引机三相绕组外部接线形成闭合回路。

一旦电梯出现意外移动情况,即电梯突然溜车,由永磁体组成的曳引电机转子在不平衡重力作用下旋转,永磁体产生的旋转磁场与电机内静止的三相绕组发生相对运行,由此切割而形成感应电动势,曳引机由电动机变成发电机。

由永磁体转子旋转磁场产生于定子三相绕组中的感应电流,又在永磁体磁场作用下产生电磁力矩,该力矩反作用于转子旋转方向,引起反向制动[4]。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探讨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探讨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逐步崛起,电梯是高层建筑中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在为人们带来使用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电梯轿厢意外移动。

电梯轿厢在开门的前提下会产生意外移动,进出电梯门的乘客不做防备,会直接产生剪切性的惨案,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本文着重分析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相关问题,对其保护装置的设置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1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因素和特点通常出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主要是由于电梯安全运行所依赖的驱动主机、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其中的任何一个单元失效,都有可能引起轿厢离开层站而发生意外移动。

驱动主机:目前应用最多的通常是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曳引式驱动主机,电梯的正常运行就是通过曳引轮绳槽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

电梯长期运行后,可能出现曳引轮绳槽磨损、变形或者附着有油污,另外,还可能出现钢丝绳磨损绳径变小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

控制系统:电梯的起动、运行、制动、开关门等动作的执行都是依靠电气控制系统所发出的指令来完成的。

而电气控制系统有可编程的程序和一系列的电气元件组成,一旦控制程序出错致使控制电路失效或某一电气元件故障,都有可能造成系统发出错误指令,电梯误动作,造成开门溜车事故。

制动系统:制动器作为制动系统关键部件,其性能的好坏对整个电梯系统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已发生的轿厢意外移动事故分析,因制动器故障和缺陷引起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制动器故障和缺陷常见的有:制动器制动力、顶杆螺栓、制动间隙调整不当、制动轮失圆、闸瓦磨损严重、部件老化、动作卡阻滞后等缺陷。

另外,限速器和安全钳制动系统,当限速器和安全钳协调不当,也会产生轿厢滑行,且此时滑行过程中虽能报警但并不能阻止消除对乘客的损伤,若此时轿厢没有撞到缓冲器,则乘客有可能发生意外。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距离及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分析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距离及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分析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距离及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分析发布时间:2021-05-07T16:14:32.21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月第3期作者:沈海峰[导读] 电梯轿厢在没有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出现意外的移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沈海峰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昆山分院)江苏昆山 215300摘要:电梯轿厢在没有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出现意外的移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梯制动系统故障、门锁开关短路、电气控制回路故障、曳引力不足等等。

为了防止电梯轿厢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出现意外的移动,在整个系统中设置针对这种情况的保护装置就变得非常必要。

本文从技术层面对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距离以及相应的保护装置设计要求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距离;保护装置Analysis on the accidental movement distance of the car and the protection device for the accidental movement of the elevator carShen HaifengJiangsu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 (Kunshan Branch) Kunshan 215300, JiangsuAbstract: Unexpected movement of the elevator car without any instructions is a very dangerous situa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is the failure of the elevator brake system, the short circuit of the door lock switch, the failure of the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drag Insufficient gravity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event accidental movement of the elevator car under various fault conditions, it becomes very necessary to provide protection devices for this situation in the entire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tance of accidental movement of the elevator car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device design requirements from the technical level.Keywords: elevator car; accidental moving distance; protection device引言:电梯轿厢受到制动系统故障、曳引力不足、门锁开关短路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意外移动,这种情况对乘坐电梯的成员具有很大的安全威胁。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的实现和检验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的实现和检验
电梯轿厢在开锁区域内轿门可以驱动层门打开,此时乘 客可以自由出入。当电梯在平层状态开门时,造成轿厢无指 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控制系统的意外故障。电梯的运行根据控制系统 发出的指令作业,电气控制系统对温度、湿度、工作电压比 较敏感。受到使用环境、电磁干扰、电气元件老化、系统故 障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主板芯片发生错误指令,出现开 门走梯现象。
关键词:电梯;电梯检验;意外移动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03(上)-0105-02
1 问题产生的背景 电梯作为一种通用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在今天的城市发
展中已经普及。乘坐电梯过程中最常见的危险是剪切和坠落, 为了减少电梯轿厢在开门状态下的剪切风险,有必要对轿厢 在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控移动进行监测并采取保护措施。 2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概述
制停子系统 驱动主机制动器 驱动主机制动器
夹轨器 夹绳器 双向安全钳
5 UCMP 的检验方法 5.1 UCMP 的检规要求
TSG T7001-2009 的第 2 号修改单对于 UCMP 的检验内容 和方法做了明确规定。项目 2.13 检查 UCMP 型式试验证书和 铭牌的一致性、动作试验方法的标注情况,项目 8.3 注明应 该在井道上部空载,由施工或维保单位按整机制造单位规定 的方法(与型式试验证书的标注一致)进行试验,检验人员 现场观察、确认制停和轿厢的移动距离。 5.2 UCMP 的验证方法 5.2.1 UCMP 的验证方法
China 中国 Plant 设备
Engineering 工程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的实现和检验
王玮,顾雯雯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实现方法
发表时间:2019-07-10T15:13:24.0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作者:俞云华[导读] 轿厢意外移动的英文含义unintended car movement,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305
摘要:轿厢意外移动的主要作用是电梯在开门以后,防止轿厢意外的上行或下行,因为此时若有人进出轿厢,就会发生剪切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此情况的发生,针对同步电机,就需定期对制动器的制动力实行自检测,针对异步机,就需通过夹绳器实现此功能。

关键词:电梯;意外移动;制动器;不平衡力矩;夹绳器
轿厢意外移动的英文含义unintended car movement,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分析下2则事故案例:
案例1:2013年5月17日深圳女护士被电梯夹住致死的事情,此事件最后鉴定的结果是服务人员给电梯维保时油滴在制动器上,制动力不足,导致电梯在开门以后轿厢意外移动;
案例2:2015年7月31日杭州市新华坊小区电梯夹死人事故,此事件最后鉴定的结果是维保人员更换制动器刹车片以后,调整不到位,刹车片磨损严重,制动力不足,导致电梯在开门以后轿厢意外移动。

两则事故案例的共同点都是在开锁区域且开门状态下,此时有人进出轿厢时,轿厢意外移动,导致惨剧发生。

上面两起事故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01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增加了轿厢意外移动的要求,标准如下:
9.11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9.11.1 在层门未被锁住且轿门未关闭的情况下,由于轿厢安全运行所依赖的驱动主机或驱动控制系统的任何单一元件失效引起轿厢离开层站的意外移动,电梯应具有防止该移动或使移动停止的装置。

悬挂绳、链条和曳引轮、滚筒、链轮的失效除外,曳引轮的失效包含曳引能力的突然丧失。

不具有符合14.2.1.2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的电梯,并且其制停部件是符合9.11.3和9.11.4的驱动主机制动器,不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

轿厢意外移动制停时由于曳引条件造成的任何滑动,均应在计算和/或验证制停距离时予以考虑。

9.11.2 该装置应能够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并应制停轿厢且使其保持停止状态。

9.11.3 在没有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或减速、制停轿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部件参与的情况下,该装置应能达到规定的要求,除非这些部件存在内部的冗余且自监测正常工作。

注:符合12.4.2要求的制动器认为是存在内部冗余。

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自监测包括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的验证和(或)对制动力的验证。

对于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和对制动力验证的,制动力自监测的周期不应大于15天;对于仅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的,则在定期维护保养时应检测制动力;对于仅采用对制动力验证的,则制动力自监测周期不应大于24小时。

如果检测到失效,应关闭轿门和层门,并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对于自监测,应进行型式试验。

针对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增加的轿厢意外移动的要求如何实现,需要多大的自检测力矩: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2.4.2.1规定如下:
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载定速度向下运行时,操作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

如果一组部件不超作用,应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停止。

125%额定载荷是在双臂制动器的状况下,如果一组部件不超作用变成在单臂制动器的状况下。

根据此规定的要求,制动器的制动力必须符合此规定,才能算合格。

如何检测制动器的制动力,下面关于同步机制动力等效的计算方法:标准规定,电梯的平衡系数在40-50%之间,若电梯平衡系数是40%,当载厢载有125%的额定载荷时,制动器需有125%的制动力矩,加上10%电梯平衡系数偏差,需有135%的制动力矩;若一边制动器不起作用时,当载厢载有100%的额定载荷时,单边制动器需有100%的制动力矩,双边制动器加起来就需有160%的制动力矩,加上10%电梯平衡系数偏差,需有170%的制动力矩。

通过以上分析,制动器需在135%载重和170%载重的情况下,产生不平衡力矩,曳引机保证不会发生转动。

这就需要等效成变频器输出相应的电流,制动器不打开工的情况下,曳引机保证不会发生转动。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进行进一步说明,输出自检测等效电流的计算方法:额定载重P:1000Kg
额定转矩T:669Nm
额定电流I:26A
曳引轮直径D:0.4m
平衡系数¢:0.4
曳引比i:2:1
重力单位g:9.8N/Kg
135%载重下的不平衡力矩:
T1=P×(1.35-¢)×g×D/2÷i
T1=1000×(1.35-0.4)×9.8×0.4/2÷2
T1=931Nm
空载不平衡力矩:
T1=1000×0.4×9.8×0.4/2÷2
T1=392Nm
135%载重下需输出电流I135%=(931-392)/669×26=20.95A 170%载重下的不平衡力矩:
T1=P×(1.35-¢)×g×D/2÷i
T1=1000×(1.7-0.4)×9.8×0.4/2÷2
T1=1274Nm
170%载重下需输出电流I170%=(1274-392)/669×26=34.29A 异步主机,在门区,门打开的情况下,通过平层感应器的信号或限速器信号判断轿厢是否移外异动,从而触发夹绳器动作,实现制停轿厢的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同步主机实现防止轿厢意外移动是通过制动器来实现,异步主机实现防止轿厢意外移动是通过夹绳器来实现。

若前边案例1和案例2中的惨剧的电梯若有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功能,定期对制动器的制动力进行验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就可以避免惨剧的发生。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增加了轿厢意外移动的要求对电梯安全性能有了进一步保障。

当然,每个厂家对轿厢意外移动实现的方法不同,以上只是我个人一些见解。

参考文献
[1]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号修改单
[3]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号修改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