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装置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装置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作用
煤 矿 供 电项 目 六 : 继 电 保 护
机电工程系
第 一 节 继 电 保 护 的 基 本 知 识
任务描述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就必须用继电保护装置来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学握一些机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知识。
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来说明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结构、作用和要求。
A、变压器接线方式的影响通常采用相位补偿。即将变压器星形接线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成三角形;变压器三角形接线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成星形 来消除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的相位差。B、 电流互感器类型的影响采用提高保护装置的动作 电流,即在整定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时,引入同型 系数。C、电流互感器变化的影响,采用BCH型差动继电器, 通过调整差动继电器平衡线圈的匝数来补偿。D、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广泛采用速饱和变流器来消除对差动保护的影响。E、改变分接头的影响,采用提高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值以躲过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是反应变压器不正常运行状态的, 一般经延时后动作于信号。其接线图如下:
动作时限:为防止短路时和电动机启动时误发信号,过负荷保护的 动作延时,要大于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和电 动机的启动时间, 一般取10s。
动作电流:按躲过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整定,即式中:I — 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Kre—返回系数,取0.85; Kk—可靠系数,取1.05。
> 避雷针作用:防止建筑 物免遭直接雷击 的侵袭。组成:接闪器、 接地引下线、接 地极。>避雷线作用:防止架空线路免遭直接雷击。设置:位于架空导线的上方 材质:35mm2镀锌钢绞线。
2、 避 雷 针 和 避 雷 线 的 保 护 作 用(1)避雷针与避雷线

继电保护装置讲解

继电保护装置讲解

继电保护装置讲解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系统设备的重要装置。

它的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断开故障电路,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基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变化来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

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电流和电压等物理量会发生异常变化,继电保护装置会通过对这些异常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并通过控制开关来实现对故障电路的断开。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和保护功能,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分为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过压保护等多种类型。

其中,过电流保护是最常见的一种保护方式,它通过检测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过电流故障。

差动保护则是通过对电流差值进行监测,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线路接地或相间短路等故障。

距离保护则是根据电力系统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对关系,来判断故障的位置。

过压保护则是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过电压故障。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场景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输配电等环节,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发电环节,继电保护装置可用于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输电和配电环节,继电保护装置可用于保护线路、变电站等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铁路、矿山等领域,以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保护装置,它通过监测和分析电力系统中的物理量变化,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并通过控制开关来实现对故障电路的断开。

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和保护功能,继电保护装置可分为多种类型,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

它的作用在于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基本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基本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基本任务一、基本原理:1、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

2、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⑴、电流增大。

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或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⑵、电压降低。

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

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⑷、测量阻抗发生变化。

①、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

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②、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③、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④、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

⑤、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⑸、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如瓦斯保护。

二、基本要求:1、继电保护装置为了完成它的任务,必须在技术上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对于作用于继电器跳闸的继电保护,应同时满足四个基本要求,而对于作用于信号以及只反映不正常的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这四个基本要求中有些要求可以降低。

⑴、选择性。

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

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与配置

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与配置

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与配置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变得更加重要。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与配置。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电力设备因故障而受到损坏。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就会触发保护动作,切断电路或采取其他措施,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原则1. 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选型的首要原则。

保护装置要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到故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 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决定了它能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选型时应根据不同电力设备的需求,采用灵敏度较高的保护装置,以确保故障得以及时检测和保护。

3. 适应性: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适应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需求。

不同的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可能存在不同的故障模式,选型时应考虑到这些特点,选择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保护装置。

4. 兼容性:继电保护装置需要与其他电力设备和系统进行整合。

在选型时,应考虑到保护装置与电力设备之间的兼容性,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配合工作。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是根据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的。

一般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流保护:电流保护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功能之一。

它能够监测电流参数,一旦电流异常超过设定值,保护装置将触发保护动作,切断电路或采取其他措施。

2. 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是针对电力设备因过载或短路故障而引起的电流异常情况进行保护。

保护装置应根据电力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故障电流特性进行配置,确保能够及时检测并切断电路。

3. 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过压和欠压保护是保护电力设备免受过高或过低电压的影响。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和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和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和要求一、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供电系统的电气设备,由于各种原因当被保护的电气元件发生故障,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短路故障,三相电源不平衡,过负载等,保护装置必须迅速通过断路器切除故障部分,恢复其他无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

在高压系统中,只有采用继电保护装置,才能确保保护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继电保护的任务,一是在系统出现短路等故障时,作用于前方最近的断路器,使之迅速跳闸,切除故障部分,恢复系统其他部分的正常运行,同时发出信号提醒运行值班员即使处理事故。

二是在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如过负荷或故障接头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处理,以免发展为故障。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1.选择性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只离故障点近的继电器保护动作,切除故障,而供电系统中的其他非故障部分仍能正常运行,满足这一要求的动作称为选择性动作。

2.速动性为了防止故障扩大,减轻其危害程度,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应在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尽快动作,切除故障。

3.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在应该动作时,就应该动作,而在不应该动作时,就不应该误动作。

4.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对保护区内的所有故障都应该能够反应动作。

三、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1.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根据保护装置的作用,一般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在供电系统中每一个被保护的元件应该具有两种保护: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1)主保护就是指对被保护元件范围内的故障,能以最短的时限有选择的切除,以保证系统无故障部分的继续运行的保护元件。

(2)后备保护当某一元件的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长时限(相对于主保护)切除故障元件的保护元件。

远后备保护当本元件的保护装置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实现后备保护。

近后备保护就是在每一元件上装设两套保护,当其中一套保护拒绝动作时,另一套保护动作。

(3)辅助保护为了加速切除部分故障,或为了补充主保护的不足而装设的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概述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答: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4.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

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问答题1、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什么?答:当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从电力系统切除,以保证其余部分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受损害。

当被保护元件发生异常运行状态时,经一定延时动作于信号,以使值班人员采取措施。

2、继电保护按反应故障和按其功用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类型?答:(1)按反应故障可分为:相间短路保护,接地短路保护,匝间短路保护,失磁保护等。

(2)按其功用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

3、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答:(1)能反应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以最短延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主保护。

(2)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于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3)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设的比较简单的保护称为辅助保护。

4、继电保护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答: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5、何谓电流互感器10%误差特性曲线?答:10%误差曲线是指电流误差10%,角度误差不超过7°时,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倍数和允许负荷阻抗之间的关系曲线。

6、怎样用10%误差曲线校验电流互感器?答:(1)根据接线方式,确定负荷阻抗计算;(2)根据保护装置类型和相应的一次电流最大值,计算电流倍数;(3)由已知的10%曲线,查出允许负荷阻抗;(4)按允许负荷阻抗与计算阻抗比较,计算值应小于允许值,否则应采用措施,使之满足要求。

7、保护装置常用的变换器有什么作用?答:(1)按保护的要求进行电气量的变换与综合;(2)将保护设备的强电二次回路与保护的弱电回路隔离;(3)在变换器中设立屏蔽层,提高保护抗干扰能力;(4)用于定值调整。

8、用哪些方法可以调整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定值?答:调整动作电流可采用:(1)改变线圈连接方式;(2)改变弹簧反作用力;(3)改变舌片起始位置。

9、信号继电器有何作用?答:装置动作的信号指示并接通声光信号回路。

10、电流变换器和电抗变换器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答:(1)电流变换器二次侧接近短路状态,可看成电流源。

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

目录1 前言 - 5 -2 发变组保护 - 6 -2.1 概述 - 6 -2.2 发变组保护功能配置 - 6 -2.3 发变组保护组屏方案 - 6 -2.4RCS-985A装置说明 - 7 -2.4.1 差动保护配置说明 - 7 -2.4.2 电流互感器配置说明 - 7 -2.4.3 电压互感器配置说明 - 7 -2.4.4RCS-985A装置配置简介 - 8 -2.4.5 RCS-985A装置起动元件 - 9 -2.4.6 发电机电量保护概述 - 11 -2.4.7 主变压器电量保护概述 - 16 -2.4.8 高压厂用变压器电量保护概述 - 17 -2.4.9 励磁变压器电量保护概述 - 19 -2.4.10 CT断线报警功能 - 19 -2.4.11 TV断线报警功能 - 20 -2.4.12 RCS-985A装置的DI含义 - 20 -2.4.13 RCS-985A装置的DO含义 - 21 -2.4.14 RCS-985A装置闭锁与报警 - 22 -2.4.15 RCS-985A装置液晶显示说明 - 22 -2.4.15.4 保护开关量变位时液晶显示说明 - 23 -2.4.16 RCS-985A装置面板指示灯说明 - 23 -2.5RCS-974FG装置说明 - 23 -2.5.1RCS-974FG装置性能特征 - 23 -2.5.2RCS-974FG装置基本原理 - 24 -2.5.3 RCS-974FG装置的DI含义 - 25 -2.5.4 RCS-974FG装置的DO含义 - 25 -2.5.5 RCS-974FG装置液晶显示说明 - 26 -2.5.6 RCS-974FG装置面板指示灯说明 - 26 -2.5.7 RCS-974FG 装置闭锁与报警 - 27 -3 线路及断路器保护 - 27 -3.1 线路保护功能配置 - 27 -3.2 7SD522线路保护装置说明 - 27 -3.2.1 7SD522装置性能特征 - 28 -3.2.2 7SD522装置保护功能概述 - 29 -3.2.3 7SD522装置的DI含义 - 30 -3.2.4 7SD522装置的DO含义 - 30 -3.2.5 7SD522装置液晶显示说明 - 31 -3.2.6 7SD522装置面板指示灯说明 - 32 -3.3 RCS-931AM线路保护装置说明 - 32 -3.3.1 RCS-931AM装置性能特征 - 33 -3.3.2 RCS-931AM装置起动元件 - 33 -3.3.3 RCS-931AM线路保护原理概述 - 34 -3.3.4 RCS-931AM装置选相元件 - 36 -3.3.5 RCS-931AM装置非全相运行状态 - 36 -3.3.6 RCS-931AM装置的振荡闭锁 - 37 -3.3.7 RCS-931AM装置正常运行程序 - 37 -3.3.8 RCS-931AM装置保护跳闸逻辑 - 38 -3.3.9 RCS-931AM装置的远传 - 38 -3.3.10 RCS-931AM装置的DI含义 - 38 -3.3.11 RCS-931AM装置的DO含义 - 39 -3.3.12 RCS-931AM装置液晶显示说明 - 40 -3.3.13 RCS-931AM装置面板指示灯说明 - 40 -3.4 RCS-902A线路后备保护装置说明 - 41 -3.4.1 RCS-902A装置性能特征 - 41 -3.4.2 RCS-902A装置起动元件 - 42 -3.4.3 RCS-902A线路后备保护原理概述 - 42 -3.4.4 RCS-902A装置选相元件 - 43 -3.4.5 RCS-902A装置非全相运行状态 - 44 -3.4.6 RCS-902A装置振荡闭锁 - 44 -3.4.7 RCS-902A装置正常运行程序 - 45 -3.4.8 RCS-902A装置保护跳闸逻辑 - 45 -3.4.9 RCS-902A装置的DI含义 - 45 -3.4.10 RCS-902A装置的DO含义 - 46 -3.4.11 RCS-902A装置液晶显示说明 - 47 -3.4.11 RCS-902A装置面板指示灯说明 - 48 -3.5 RCS-925A过电压保护及故障起动装置说明 - 48 -3.5.1 RCS-925A装置性能特征 - 49 -3.5.2 RCS-925A装置保护原理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敏性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系 统等效阻抗最小,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运 行方式; 系统最小运行方式:在同样短路故障情况下,系统等 效阻抗为最大,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 行方式。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是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可靠性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 护最根本的要求。 安全性: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 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 信赖性: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 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可靠动作,即不拒动。 继电保护的误动作和拒动作都会给电力系统带 来严重危害。
发展趋势
微机保护经过近20年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已 经在电力系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积累了丰富 的运行经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 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 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 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继电保护技 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 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应的励磁电流)、失磁
发电机主要的不正常工作状态
• 过负荷 • 定子绕组过电流 • 定子绕组过电压 • 三相电流不对称 • 过励磁 • 逆功率 • 失步、非全相、断路器出口闪络、误上电

发电机的主要保护和作用 纵差保护
• 作用:发电机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保护 • 规程:1MW以上发电机,应装设纵差保护。对于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定义: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 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 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 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 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实现这种自 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 护装置。
基本要求
2.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 支柱,它深刻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 有力的通信手段。到目前为止,除了差动保护和纵联保护外,所 有继电保护装置都只能反应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继电保护的作 用主要是切除故障元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因继电保护的作用 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要保证全系统的 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 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 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显然,实现 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 算机网络联接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
发电机变压器组:当发电机与变压器间有断路器 时,发电机装设单独的纵差保护;当发电机与变 压器间没有断路器时,100MW及以下发电机可只 装设发电机变压器组公用纵差保护;100MW及以 上发电机,除发电机变压器组公用纵差保护还应 装设独立纵差保护,对于200MW及以上发电机变 压器组亦可装设独立变压器纵差保护。 • 与发变组差动区别:发变组差动需要考虑厂用分 支,要考虑涌流制动、各侧平衡调节。
发电机保护组成及动作后果
发电结构示意
• 转子:励磁后产生磁场,在水轮机的带动 下旋转,产生旋转磁场。
• 定子:感受交变磁场,线圈切割磁力线发 出电能。
发电机可能发生的故障
• 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 定子绕组一相绝缘破坏引起的单相接地 • 励磁回路(转子绕组)接地 • 励磁回路低励(励磁电流低于静稳极限对
•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模、 模糊逻辑等相继在继电保护领域的研究应用,继电保 护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 展。
继电保护的发展历程
19世纪的最后25年里,作为最早的继电保护装置熔断器已 开始应用。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短路容量不断 增大,到20世纪初期产生了作用于断路器的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 虽然在1928年电子器件已开始被应用于保护装置,但电子型静态 继电器的大量推广和生产,只是在50年代晶体管和其他固态元器 件迅速发展之后才得以实现。静态继电器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动作 速度、维护简单、寿命长、体积小、消耗功率小等优点,但较易 受环境温度和外界干扰的影响。1965年出现了应用计算机的数字 式继电保护。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机和微型计 算机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式继电保护技术的开发,目前 微机数字保护正处于日新月异的研究试验阶段,并大量正式运行。
研究现状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日益增大,范围越来越广,仅设置系统各元 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远不能防止发生全电力系统长期大面积停电的严 重事故。为此必须从电力系统全局出发,研究故障元件被相应继电保 护装置的动作切除后,系统将呈现何种工况,系统失去稳定时将出现 何种特征,如何尽快恢复其正常运行等。系统保护的任务就是当大电 力系统正常运行被破坏时,尽可能将其影响范围限制到最小,负荷停 电时间减到最短。此外,机、炉、电任一部分的故障均影响电能的安 全生产,特别是大机组和大电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协调正成为电能安 全生产的重大课题。因此,系统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方 案应考虑机、炉等设备的承变能力,机、炉设备的设计制造也应充分 考虑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为了巨型发电机组的安全, 不仅应有完善的继电保护,还应研究、推广故障预测技术。
速动性
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 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
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一般必须快速切除的故障有:
(1)使发电厂或重要用户的母线电压低于有效值(一般 为0.7倍额定电压)。
(2)大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内部故障。 (3) 中、低压线路导线截面过小,为避免过热不允许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用途是:
①、当电网发生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 运行的故障时,使被保护设备快速脱离电网;
②、对电网的非正常运行及某些设备的非正常 状态能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迅速处理,使 之恢复正常;
③、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远动化,以及工业 生产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代替继电器技术 : 利用集成电路芯片组成体积小小的保护单元箱,
可靠性
即使对于相同的电力元件,随着电网的发 展,保护不误动和不拒动对系统的影响也会发 生变化。 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设计、配置和维护继电保 护的依据,又是分析评价继电保护的基础。这 四个基本要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往往又存 在着矛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电网 的结构和用户的性质,辩证地进行统一。
3.智能化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在实 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 护装置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 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 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 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 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 一终端。因此,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 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隋况下 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 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体化。
信号。
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 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 能满足灵敏性要求的继电保护,在规定的范围内故障 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和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 点是否有过渡电阻,都能正确反应动作,即要求不但 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能可靠动作,而且 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经过较大的过渡电阻两相或单 相短路故障时也能可靠动作。
延时切除的故障。
速动性
(4) 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对通信系统造成强烈干扰的 故障。
故障切除时间包括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一般 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为0.04s~0.08s,最快的可达 0.01s~0.04s,一般断路器的跳闸时间为0.06s~
0.15s,最快的可达0.02s~0.06s。 对于反应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一般不要 求快速动作,而应按照选择性的条件,带延时地发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 (1)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 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 运行。 (2)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 (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信号,以便值班员及时处理,或 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就会引起损坏或发展成 为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 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 短地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而引起的误动。[1] (3) 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 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 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代替原来庞大的继电保护柜;
• 2、利用计算机软件代替继电器硬件 : 如果想增加保护功能,只要增加相关软件即可达
到。比如 :一条线路保护,原来只有速断和过流保护, 想增加方向保护、复合电压闭锁的过流保护、负序电 流保护、低周低压减载、过负荷等等,我们只是增加 相关软件,不增加任何硬件。只有在需要一些特殊功 能时,才增加一些硬件。
1.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 也在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 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 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 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控制装 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 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这就要求微机保护 装置具有相当于一台pc机的功能。继电保护装置 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 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如何进一步提 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尚需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继电保护装置
一、继电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定义及要求 三、微机继电保护的构成 四、发电机保护组成及动作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