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初步分析
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研究

(下转第60页)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研究李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摘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对有色金属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有色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处于短缺状态,为了在开采时提高有色金属矿产的开产率,我们对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进行了简单的论述研究。
关键词:地质环境;有色金属;成矿特征;不可再生资源作者简介:李佳(1992-),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方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1有色金属定义及开采背景1.1有色金属定义从广义上来讲,有色金属定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除金、银等常见金属矿产之外,还包括稀土金属矿产、稀有金属等不常见的金属矿产,以及铝、镁、铜、铅、锌等在日常生活用品或是其他地方经常会用到的一些轻金属和重金属矿产资源。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除去黑色金属矿产以外的其他金属矿产资源都属于有色金属。
1.2找矿需求及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类生产制造的各个领域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有色金属属于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这就意味着这种资源会越来越稀缺。
所以,我们在探勘开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先进手段,坚持一种科学的原则,降低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浪费,提高有色金属的合理使用率以及开产率。
地球浅部易于识别的矿床越来越少,且鲜有大型、超大型矿床;地球深部的隐伏矿床虽有巨大前景与潜力,但开采难度较大。
因此现阶段寻找新矿床就需要有效的找矿方法和先进的成矿模式理论,并与我国现有的科技开采技术相结合。
根据一定的成矿地质理论、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等理论手段,推断出新矿床所在地,并利用先进的物理理论和科学方法作为指导,从而找到新的有色金属矿床。
1.3成矿模式介绍一般说来,这种成矿模式是一种在四维空间里对成矿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并用不同深度以及不同形式和内容来对形成矿床的成矿作用进行表达。
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摘要】本文结合某铜金属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方面的介绍,对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质特征;构造;化学成份;控矿因素;成因分析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社会对有色金属资源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有色金属在现代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对资源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将有助于资源矿藏的开发利用。
1.区域地质某铜矿床区域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地层具有层状构造,基底由晚太古-晚元古宙变质火山岩系组成。
区域内断裂构造发育,一般表现为走向断裂,规模大,相对生成时间早,多属韧性剪切滑动或层间走向滑动断裂性质。
以糜棱岩带、挤压褶皱带、层间强揉皱带的形式出现。
横向断裂除极少数具有区域分布外,一般规模较小,形成较晚。
本区岩浆岩活动在元古宙,主要以火山喷(溢)活动方式为主,形成本区巨厚的火山沉积岩系;而侵入活动则主要出现在加里东-印支期,岩石从超基性——酸性皆有出露。
2.矿床地质2.1 矿体地质特征本次参加储量计算的矿体有12个,现以Ⅰ-9、Ⅰ-4为例重点描述:Ⅰ-9矿体:赋存于闪长岩体接触带中,为一半盲矿体。
分布在1~16线之间,标高400~1 285m,长1 700m,延深近900m,控制深度840m,由五层坑道、29个钻孔及探槽控制。
矿体呈脉状产于F13断裂旁侧的闪长岩片理化带内,走向近东西,局部变化为北东向,倾向南,倾角变化于45°~85°之间,从倾斜方向看,1 200m标高以上与900m标高以下倾角较陡,其间倾角较缓,说明矿体产状在延长、延深两个方向上均呈舒缓波状。
矿体厚度一般在1~3m间,最薄处0.21m,最厚5.76m,总的规律是倾角变缓部位厚度增大。
含铜品位一般变化于3%~9%之间,最低0.315%,最高可达20.9%,单脉富铜矿体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局部在富脉的上、下盘有细脉浸染状矿化。
211169343_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金广智摘要:我国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分布范围广,多金属矿分布位置一般都是地质板块活跃地带。
现有的多金属矿,主要包括铅锌多金属矿、冰铜矿床等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存储位置基本都是地质活动频繁的区域,而且地带中存在的岩浆岩分布很广,地质构造发育程度很高,为实现矿产资源成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当前我国多金属矿资源开采数量日益降低,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需要从以往多金属矿成矿特点、原因等进行分析,明确现阶段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才能更好推动多金属矿的开采数量,以此逐步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矿产资源,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找矿方向我国国土资源非常丰富,幅员辽阔且不同区域水分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地质结构、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促使多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成矿规律独具特色。
在对成矿规律分析中,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成矿热源方面进行分析,对当前的成矿区域来看,每个矿产下都有非常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也存在沉积现象,特别是西北区域和华南区域的成矿区域中这种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这源于这些区域在加里东期和燕山期我国岩浆活动非常明显,为铅锌多金属矿成型提供了温热环境。
第二,从断裂带分布状况进行分析,都可以发现历史上存在多次板块运行,也有很多造山运动,在这两个方面作用下让成矿区域的断层和截面有着特殊的受力情况。
既包括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拉力和剪切等力学作用,也在局部区域中存在复杂的弯扭等力矩作用,促使多金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第三,矿体地层岩性角度进行分析,大部分地区都受到火山运动的作用,因岩浆侵入形成了诸多酸性火山岩和花岗岩,也有部分区域是钙质岩等,为多金属矿产资源形成提供稳定的矿产结构。
通过上述三个方式,对当前成矿进行分析,能够明确多金属矿产特点和成矿原因,为增强找矿技术水平做出巨大贡献。
因此,只有将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明确,才能为后续找矿提供相应的方向借鉴,有效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高质量开发。
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及工程地质特征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及工程地质特征许 军,洪 剑*摘要:多金属矿床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构造和工程地质特征,对于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勘探和可持续开发至关重要。
深入研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构造和工程地质特征,对于科学认识矿床的形成机制、确定富集规律和有效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构造和工程地质特征。
关键词: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地质特征成矿构造主要指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与成矿活动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多金属矿床在成矿构造上表现出断裂、褶皱、岩浆—热液活动等方面的差异,对富集和分布金属元素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与此同时,多金属矿床的工程地质特征也决定了其在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的工程行为和可行性,包括矿体的几何形态、矿石矿化特征、岩石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等。
了解和分析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制定合理的勘探和开发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1 成矿构造1.1 不同类型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构造特征(1)断裂控制型多金属矿床。
断裂控制型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在地质过程中,断裂是地壳中岩石破裂和位移的结果,形成了空间上的裂隙和通道。
断裂通道的存在,为热液流体提供了运移的路径和集聚金属元素的场所。
当热液通过断裂带时,与周围的岩石发生交互作用,使得金属元素被富集并沉积形成矿床。
断裂控制型多金属矿床通常呈线性或弧形分布,与断裂带的走向和展布有关。
在断裂带上形成的矿体一般具有明显的伸展形态,常见的有矿脉、矿层或矿包体。
矿体内部常见富含铅、锌、铜、银等多种金属矿物,从而形成多金属矿床。
断裂控制型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活动,密切联系着构造应力的变化、断裂带的生成和发育,与断裂构造的演化和活动有关。
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通常伴随着岩浆-热液活动,即通过断裂通道上升的热液与岩浆的相互作用导致金属元素的富集。
青海它温查汉西地区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条件分析

岩条件、 围岩条件 、 构造条件控制明显 , 下步 工作 中应在强磁异常 区寻找磁铁矿型铁矿体 , 在低缓磁异常 区寻找 除磁铁矿型矿一 苯以外的铜 锌金 等 多金 属矿。 关键词 : 铁 多金属 ; 地质特征 ; 控矿条件 ; 它温查汉西 研究 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曼塔格 山东段 ,大地构造位置处 3 . 1物理化学条件 。3 . 1 . 1形成温度 : 矽卡岩型矿床的 肜成温度范 于柴达木陆块 与祁曼塔格陆块的结合部位 ,隶属于柴南缘祁漫塔格 围为 9 0 0 ℃一 2 0 0 。 C 左右 , 为气化至热液 阶段 的产物 , 是一: 呻 . 特殊的热 成矿带。 液矿床 。3 . 1 . 2形成 的压力与深度 : 接触代交过程中, C a C ( ) , 分解生成 1矿 区地 质地 特 征 C a O + C O 这 对形 成矽 卡 岩具 有重 要 的意义 ,如 C a C O , + Mg — 1 . 1地层 。研究地表零星 出露 的地层主要是下古生界滩间山群 C O 3 + 2 S i O v - ' C a Mg S i 2 0 ( 透辉石) + c 0 ; 如果接触交代作用 拘形成部位 ( O S T ) 和上泥盆统牦 牛山组( D 3 m) 。下古生界滩 间山群 ( O S T ) 属一套 过 深 , 所处压力 过大 , 上式 中的 C O 难以从 C a C 中分 出 , 从 而不利 浅变质岩系 , 岩性 主要 为结 晶灰岩 、 白云质 大理 岩 、 大理岩及泥 质片 于矽卡岩的形成 。研究区所见矽卡岩型矿床均形成于从 浅成到 中深 岩、 硅质岩 、 千枚岩 、 板 岩等 , 该套地层与南北两侧华力西期酸 I 生 花岗 成 的环境。 岩接触带发育 的矽卡岩带是铁 多金属矿主要赋矿层位 。上泥盆统牦 3 . 2岩浆岩条件 。研究区成矿侵人体的规模 以小型 : , 侵入体 牛山组( D 3 I l 1 ) 主要是一套酸性火 山碎屑岩 , 岩性为流纹岩 、 安 山岩 、 火 的产状以岩株 、 岩瘤较为常见。侵入体的产状对矽卡岩和 矿体 的分布 山角砾岩 、 凝灰岩 、 砂岩 、 复成分砾岩 。 第 四系( Q) 上部为现代风成砂 , 有较大的影 响。 矽卡岩和矿体大多分布在侵入体 的上盘接触带 , 层状 底部 可见有残 、 坡积砂砾石( 角砾状 ) 层。 侵入体或多层侵入体可形成多层矿化 , 但 以上盘为主。 研 究区内凹凸 1 . 2构造 。研究区内构造线方向为北西西 向, 基本为一向北倾斜 不平的接触 面比平整的接触面更有利于形成矽卡岩 型矿 ,岩体 的 的单斜构造层 。有一些层间小 断裂 , 长度不超过 2 0 0 m, 多对矿体影响 凹人部位要 比凸出部位更有利于成矿 。侵入体表面这些 凹凸不平 的 不大 。c 6异常 Z K 0 0 4孔内磁铁矿化辉绿岩脉内发育厚约 2 m的碎裂 形态多数是 由于围岩 中存在裂 隙以及岩浆岩 的多期 活动造成 的 , 这 岩带 , 岩石矿物成分基本无变化 , 说明断裂构造为成矿后期 断裂 , 与 些裂隙为后期含矿溶液 的运移和交代作用创造了条件 ,听以常常影 铁铜锌成矿关系不明显 ; C 5异常 Z K 2 6 2 0 1 孔 内含金高达 5 — 3 4×1 0 响和控制着矽 卡岩和矿体的分布, 如2 4 6线和 2 9 4线控制的 I 一 1 1 号 的高含量段岩石为碎裂状强蚀变矽卡岩 ,无磁铁矿化和黄铜矿化等 矿体。 现象 ,说 明断裂构造与主成矿期后的金矿化关系密切。Z K 2 6 6 0 2孔 3 . 3围岩条件 。围岩岩性对矽卡岩型矿床 的形成有 要的影 响 , 3 2 2 . 3 1 — 3 2 6 . 1 l m处见一厚约 3 . 8 m破碎带 , 岩石受构造影响多呈角砾 最有利 的围岩就是碳酸盐类岩石。区内围岩主要是下古生界滩 间山 状、 泥状; 说明在 c 5异常区局部深部断裂较发育且强度不一 , 而且断 群一套广厚的碳 酸盐岩夹薄层碎屑岩 , 其化学性质活泼 、 脆性较 大 、 裂构造都为成矿后期 断裂 。 渗透性 强和富含 C a O和 Mg O而易于被交代 ,形 成各种 类型的矽卡 1 . 3岩浆岩。侵入岩主要有华力西期 的二长花岗( 斑) 岩( . y ) 、 岩。 研究 区成矿较好的一般都是薄层的碳酸盐岩 , 因为薄层层面 间的 花 岗闪长斑 岩( 6 ) 、 钾长花 岗岩( 考 ) 、 石英 闪长岩 等( 6 O) ; 结合 比较虚弱而有利于热液的流通 ,所以热水溶液更 易于选择交代 裂隙及孔隙度等对矿化 岩脉有辉绿岩脉 ( v) 、 石英 脉 、 斜绿泥石岩 脉等 ; 火 山岩 主要有 安山 薄层灰岩而形成矽卡岩和矿体 。围岩的节理 、 岩、 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等 。 富集及矿体形态 、 产状等也有重要 的影响。 2 矿 床 地质 3 . 4构造条件。研究 内构造主要有接触带构造 、 围岩层理和层间 2 . 1矿体特征 。研究区内共发现 1、 Ⅱ、 Ⅲ、 Ⅳ、 V五个矿带 4 l 条 破碎带 、 断裂和裂隙 、 围岩捕掳体构造 , 对矽 卡岩型矿 床的形成 有重 K 2 3 2 0 2孔控制的础一 1 号矿体 , 铁、 铜、 铅、 锌、 金多金属 矿体 。 I号矿 带呈 长条带状 , 走 向一般 7 O 。 要 的控制作用 。接触带构造表现为 Z 8 5 。, 倾 向北北西 , 倾角 1 0 o一 5 O 。。工业类 型为铁铜锌金等 , 矿石 Z K 2 5 4 0 1 孔、 Z K 0 0 2孔、 Z K 2 5 4 0 2孔共同控制的 I 一 1 1 号矿体 ; 围岩层 自然类型以原生矿为主, 靠近覆盖层处有轻微孔雀石化等 。圈定铁铜 理 和层 间破碎带 , 对形成矽卡岩型矿床有特殊的意义 , 它可使含矿气 穿 锌等多金属矿体 1 9条 , 其中多金属矿体 1 0条 , 铁矿体 2条 , 铜矿体 4 水热液在远离侵人体的围岩中形成稳定的似层状矿体或透镜体 ; 条, 锌矿体 3 条。 Ⅱ号矿带呈透镜体状 , 倾角 3 0 。一 6 O 。工业类型为铁 切岩浆岩的侵入接触带的断裂可使气水热液进入围岩 ,形成脉状或 铜锌金等 , 矿石 自然类型 以原生矿为主。圈定铁铜锌 等多金属矿体 9 分枝状的矽卡岩和矿体 ,也可使晚期含矿热液在矽 卡岩 中形成脉状 条, 其 中多金属矿体 2 条, 铁矿体 3 条, 铜矿体 2条 , 金矿体 2 条 。Ⅲ 矿体 , 如Z K 2 5 0 0 6孔和 Z K 2 6 6 0 2孔控制 的 I一 1 1 号 矿体 ; 在大多位 掳体接触面 号矿带呈 长条带 ,走 向一般 7 0 。一 8 5 。 ,倾 向北北西 ,倾 角 1 5 。 于接触带附近 ,和捕掳体有关 的矽卡岩和矿化同样受摧: 4 5 。, 矿种为铁铜锌金 , 矿石类型为磁铁矿 、 黄铁矿和黄铜矿。圈定 的控制 ,少 数 情况 下 矽卡 岩 和 矿体 几 乎交 代 了整 个 捕掳 体 , 如 K 2 3 8 0 3孔控制 的 I一 1 5号矿体 、 Z K 2 7 0 0 3孔控制 的 I 一 1 2号矿体 多金属矿体 1 条。 Ⅳ号矿带呈长条带状 , 走向一般 4 5 。, 倾向北北西 , Z 倾角 2 0 。一 4 5 o, 工业类 型为铁和锌 , 矿石 自然类型 以原生矿为主。 圈 等 。 定铁锌等多金属矿体 5 条, 其中铁矿体 1 条, 锌矿体 4条。 V号矿带 4 结 论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的围岩主要为下古生界溯间山群 的碳 呈长条带状 , 走 向一般 7 0 o一 8 5 。, 倾向北北西 , 倾角 4 5 。, 工业类型 为铁铜锌金 , 矿石 自然类型以原生矿为主 , 圈定 7条矿体 。 酸盐岩 , 矿体主要受花 岗岩杂岩体接触界面控制 , 主要 体赋存 于矽 多金属矿体产于矽 卡岩带的上部。据此 , 认为该矿床 的成 2 . 2围岩蚀变。 区内围岩裂隙发育 , 局部破碎不完整 , 围岩蚀变非 卡岩带中, 因类型主要为接触交代 ( 矽 卡岩 ) 一热液型铁多金属矿床 . . 矿床具多成 常明显 , 主要 的围岩蚀变有发育于大理岩和灰岩内的矽卡岩化 , 围岩 裂 隙面处 的硅化 , 大理岩及矽卡岩中的蛇纹石化 , 钾长花岗岩 内黄铜 因 、 多期次 、 多 阶段 、 多矿种 的基本特点。下步勘查工作可逐步探索覆 生岩体与滩间 山群碳酸盐岩 矿化 、 磁铁矿化 , 黄铁 矿化 , 绿泥石化 , 绢云母化 , 角岩化等。其中黄铁 盖层下基岩地质特征 ,摸索华��
青海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意义

青海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意义青海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铁多金属矿床之一,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矿床之一。
近年来,对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的年代学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40)Ar--(39)Ar年代学研究方面。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学者们采用了多种手段,如岩石薄片分析、矿物分离法和宏观岩石分析等,详细探讨了该矿床的年代学演化历程和成矿作用机制,为该矿床的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40)Ar--(39)Ar年代学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矿床中样品的分析,得出该矿床形成的年代为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具体年代为70-85 Ma。
研究表明,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与岩浆活动、区域构造和热液流体有关。
在岩浆活动方面,矿床的形成与群山花岗岩的侵入活动密切相关。
在区域构造方面,矿床的形成可能与藏北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和古近纪土壤垂直运动有关。
在热液流体方面,学者们认为,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是源自岩浆活动的热液流体,流体的分布和移动受到区域构造的控制。
对于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的年代学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为该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更在于对西北地区的区域构造和成矿作用机制的认识。
对于西北地区地质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的研究成果,也为研究其他地区的铁多金属矿床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因此,深入开展(40)Ar--(39)Ar年代学研究,未来仍是矿床勘探和矿床成因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针对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已经得到了如下数据:它温查汉花岗斑岩的年代为83.7± 0.6Ma,石英斜长角闪岩的年代为85.6±1.9Ma,石英石英闪岩的年代为79.7±1.1Ma,黄铜冠斜长角闪岩的年代为77.8± 1.7Ma,成矿流体形成时期为77.2± 0.4Ma,钾长石斜长角闪岩的年代为73.4±1.4Ma。
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矿 区表 面 的露 …来 的地 层 比较单 一 ,除 去第 四 系残 Ilr以构成 一 组 ,断 裂构 造 的 整 体规 模 约 为 1.5m~2.0m,构造
的 岩石 积 层 之 外 ,士 包括 叠 系 上 面 艮 口群 当 中第 柑 生 要岩 石类 型是碎 裂岩
性 段 以及 第 段 (I)第 1JLj系残 坡 积层 :主要 分 布 111
:()l8年 第二 期 基 础 地 质
面部
铁矿床地质特征 与成矿规律
程 志洋 广 东 省地质 局第 八地 质 .人队 梅 州 514089 摘 要 :铁 矿床 所 处的 地 质结 构 多数 是 比较 复 杂的 ,地 层 内的 岩浆 活动 也 非 常频繁 ,并且 具有 多期 性 ,地 层 内部 的 热液 活 动 比较 明显 ,对岩 石 矿体 的侵 蚀作 用比较 强烈 ,成 矿物 质 的 来源 比较丰 富 ,具有 矿床 开 采的前景 与 价值 关键 词 :铁 矿 床 ;地 质特 征 ;成 矿规 律
3.成矿 规律
坡 地 段 的地 表 ,一般足 I}1黄 色 褐红 色 的砂 质 黏土 、砂 以
(1)矿 体遭 受 来 门 背 体 町的 压 力 ,挤 形 成 的穹
及 岩 石 碎脶 等 所组 成 的 , ,r 衷层 由于 受 到腐 殖质 的影 响 , 雠 岩石 构造 ,局 部 }fI现 进 去 控 制 ,矿 体 的基 本 形 态 、产 生
1.引 言
次 生 蚀 变矿 物 质 通 常包 括 :绢 、绿 泥 石 、高 岭 石 以及 碳
广 东 省铁矿 J术的 行 果彳丁助 于 当地社 会 发展 以及 济 建 酸 盐 ;金 属矿 物 质主要 包括 少 {l±微粒 磁铁矿
没。矿 床 的l丌采 是 铘 K 建设 项 日,需 要 进 行 全 【fI『规 划
它温查汗西铁多金属矿显示良好找矿前景

它温查汗西铁多金属矿显示良好找矿前景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矿山工程》
【年(卷),期】2016(45)5
【摘要】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资源可利用性调查与评价项目组对它温查汗西铁多金属矿矿区进行了现场实地调研,并采集了用于2017年连续选矿试验样品。
它温查汗西铁多金属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著名的成矿带——祁漫塔格褶皱带,区内平均海拔3000m,矿区地貌为沙漠地貌,常年少雨干旱、多风沙,沙层平均深度120m,沙层下可见地下水。
通过现场调研,项目组得到数据如下:
【总页数】2页(P85-86)
【关键词】铁多金属矿;找矿前景;显示;祁漫塔格;沙漠地貌;柴达木盆地;评价项目;可利用性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
【相关文献】
1.石头坑德西铜镍多金属矿预查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J], 路隆炜;祁栋
2.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地球物理特征及磁法物探找矿方法优选研究 [J], 曹德智;袁桂林;郑振华;马秀兰;董琳
3.东昆仑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找矿前景及方向分析 [J], 曹德智;王军;杨伟毅;彭中发;李延庆;汪成萍;赵胜楠
4.青海它温查汉西地区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条件分析 [J], 李文忠;袁桂林
5.青海省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J], 杨涛;张斌;张乐;马永胜;王瑾;赵辛敏;李智明;宋忠宝;张洲远;杜亚龙;陈向阳;曹德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 以上分析认为 :菜 园子沟铜矿应属 中低温热
液 型 ,南沟 西 的铁矿 应 与 区域 变 质作 用有 关 。
5 找 矿 标 志
5 1 铜 矿 的找矿 标 志 .
题 ,为菜 同子 沟铜 矿 的形 成提 供 了物 资基础 。
511 地层 标 志 ..
奥 陶一 志 留纪纳 赤 台群 哈拉 巴依 沟
基础 。区 内铜 矿 的形 成 与岩 浆热 液 成 矿有 关 。在 热 液
石 化 、黄 铜 矿 化 是 寻 找 铜 矿 体 的 重 要 标 志 。褐 铁 矿 化 、黄铁 矿 化 、黄钾 铁 矾 化 、硅 化 、碳 酸盐 化 较 强地 段 ,铜矿 化也 越强 。 514 地 球 化 学 异 常 标 志 1: .. 5万 水 系异 常 中铜 元
板 块 与扬 子 板块 的结合 部 位 ,这 些 断裂 带 、韧性 剪 切
51 地表露头标志 .2 .
基岩裸露地段 ,由黄铁矿化 、
褐 铁 矿化 、黄钾 铁矾 化 在地 表 形 成黄 色 、褐 黄 色 条带
带 一 方 面 为矿体 的形 成提 供 了容 矿 和导 矿 空 间 ,另 一
方 面 对 原始 含矿 层 起 着改 造 作用 。同 时使 原 本分 散 在
是 地 表直 接找 铜 的标 志 。
5 13 矿 化及 围岩 蚀 变标 志 .. 硅化 、碳 酸 盐化 、孔雀
含矿 层 中 的硅 质 、铁 质 、黄 铁 矿 等 有 可 能重 新 活 化 、 迁 移 、结 晶形 成面 型 或线 型 分 布 的矿化 蚀 变 带 ,如 区 内两 条 条带状 铜 矿化 带 和辉绿 岩脉 中的磁 铁矿 化带 。 ()岩 浆及 热 液 活动 为 成矿 元 素 的 富集 提供 动 力 3
钴 、铜 、铅 、锌 、锡 、硅 灰 石 ( 、 ) 矿 带 ( 锑 铋 成 Ⅲ。 )
野 马 泉一 开 木 琪 河 华 力 西 期 铅 、锌 、钴 ( 、锡 、 金 铜 的溶 解 搬 运 剂 ,又 可 中 和 弱 酸性 溶 液 ,使 铜 沉 淀 , 成为 铜 的共 生 矿物 。
() C 、C 、A 1 u o u高 背 景 和 长 期 复 杂 区域 构 造 演
方面,这些元素在高温高压下具较强挥发性 ,能携
带铜 、金元素沿断裂带 、韧性剪切带等脆弱带 向上 以
及 四周 运 移 活动 并扩 散 于钠 长 石英 片岩 、石 英 钠 长 岩
以及泥 晶灰岩 裂 隙 问 ,当温度 压 力及 成 矿 热液 条 件 改
泥盆系碎屑岩组 ( s)与纪纳赤 台群 哈拉 巴依 Dx
()构造作用对矿体的形成提供了容矿和导矿空 2
间 。该 区位 于 昆南 陆缘 活 动带 上 ,经历 了复 杂 的地 质
组 碳 质 板 岩 及 千 枚 岩 段 ( s) 以及 该 岩 段 与绢 云 石 Oh 英 片 岩段接 触 部位 是 寻找铜 矿体 的重 要标 志 。
构造演化。从大地构造位置看 ,其位于塔里木一华北
化史是本区成矿 的基本 因素。区域化探 资料表明 ,该
区 以 c 、c 、A u o u元 素 组 合 为特 征 。 其 中成 矿 元 素
CJ o u h丰 度 值 高 ,分 布 异 常 广 泛 ,形 成 本 I 、C 、A 、S
区 的高 背 景 域 ,解 决 了本 区主 成 矿 元 素 C u的来 源 问
岩 裸露 地 段 ,由于磁 铁 矿体 抗分 化 能 力较 强 ,地表 形 成 褐 黑色 突起 条带 ,是 地表 找铁 直接 的标 志 。
的铜矿石 。成矿过程中产生的黄铁矿矿物 ,既可作为
2 T O 0§
青海科技
2 1 年第 4 01 期
北 接 柴达 木 地块 。位 于 祁漫 塔 格 山东 南 段 ,昆北 断裂 之 北侧 。成 生于 元古 宙 古 陆解 体形 成 的槽 地 , 由造 山 期 以沉 降作用 主 导 的奥 陶纪 的物质 所 充 填 。 区内 出露 地 层 简单 ,主要 有下 古 生界 滩 间 山群 和 上泥 盆 统牦 牛 山组 ;第 四系现 代沙 丘 和砂 砾 石层 覆 盖 广厚 ,在 地 表
沟组 绢 云石 英 片岩 段接 触 部位 ,是 寻找 蚀 变带 中与 硅 化 相关 磁铁 矿 体 的地层 标 志 。产 于 蚀 变 的辉 绿 岩脉 中
的磁铁 矿 矿化 强 烈地 段是 寻 找磁 铁 矿 体重 要 标 志 。基
变 后 ,很 快 产生 分 异 、沉 淀 ,从 而形 成 不 同矿 石 类 型
8 00 : 10 8
西宁 80 1 ; 10 2
80 0 ) 1 0 8
2青 海省地 质 调查 院青 藏 高原北 部 地质 过程 与矿 产 资源 重点 实验 室 ,青 海 .
要 :本 文从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特征 、矿床地球 物理特征 、矿体特征等方 面介绍 r 温查 汉西铁多金属矿 它
矿床地质特彳 ,并通过成矿时期 、成矿 囚素的分析 ,初步建立找矿标 志 ,更新 并扩 大了找矿思路 。 订 =
关键词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初 步分析
1 区域 地 质 概 况
它温 查汉 西 位 于祁 漫塔 格一都 兰华 力 西期 铁 、 特 征认 识 的 基础 上进 行 的总结 和推 断 。
素异 常 分布 区 ,浓 度分 带 清 晰 、浓 集 中心 明显 、峰值
活动 过 程 中 ,一 方 面 ,岩 浆 热 液 分 泌 出 A 、s 、Hg s h
高 的部位 ,是 找铜 的重 要异 常标 志 。
等挥发组分 ,携带含铜 、金元素及硅质上升成矿 ;另
一
52 铁 矿体 的找矿 标 志 _
2 1 年第 4 0 1 期
青海斟技
查 汉西铁 乡金 属 床地质特征 成 条 件 初步 折
王 军 ’ ,曹德 智 ’ ,皮英楠 ,杨伟 毅 ’ ,贾小 龙 。 中发 ,彭
( 青海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青海 1 .
3青海 省水 文地 质 工程 地质 勘察 院 ,青海 .
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宁
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