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推理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推理案例分析

感悟生活体验推理

——《生活中的推理》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恩格斯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求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思考方法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强调学习是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只有当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求时,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和心理倾向,并逐渐进入乐此不疲的境地。这种可贵的学习状态,需要教师将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的学习情感为基本出发点来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数学,并从中获取更多的快乐体验。

我就我校王宝兰老师参加的“数学好玩”课堂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中执教的《生活中的推理》一课为例,来阐述我对推理能力教学的几点理解与感悟。

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这种类型的问题原本只出现在数学奥林匹克教材中。如今,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数学课本中,

也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一、活化教材,问题从生活中来。

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那么数学知识的学习将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自然亲切。无疑,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事物,进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能力,发展其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

片段一:

师:同学们,大家好!知道我是谁吗?

生齐说:你是老师。

师:你们凭借已有的经验推断的很准确。我们互相了解一下好吗?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老师,你姓什么?

师:能猜出来吗?

生齐说:不能。

师:提供给你们一条信息,我姓苏、王两个中的一个,我不苏,知道了吗?

生齐说:你姓王。

师:你怎么想的?

生:老师姓苏或王,而又不姓苏,所以只

cpro.baidu./cpro/ui/uijs.php?adclass=0&app_id=0&c=news&cf=1001&ch=0&di=128&fv=0&is_ap p=0&jk=df9de&k=%BA%CF%D7%F7%D1%A7%CF%B0&k0=%BA%CF%D7%F7%D1%A7%CF%B0&kd i0=0&luki=1&mcpm=0&n=10&p=baidu&q=yklxs_cpr&rb=0&rs=1&seller_id=1&sid=2eddf&ssp2=1 &stid=9&t=tpclicked3_hc&td=1833853&tu=u1833853&u=.zhaojiaoan./article/00979/21219.html

&urlid=0能姓苏了。

生:老师,你有什么爱好?

师:我喜欢打羽毛球、游泳中的一项,但我家里却没有羽毛球拍。

生齐说:游泳!

师:答对了!该轮到我来了解你们了。你们都喜欢什么课外活动?我们班有三位同学,分别喜欢唱歌、画画、下棋中的一项,其中章**不喜欢下棋,黄**不爱唱歌,董**经常画画。你能猜出他们的兴趣吗?

推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抽象。教学中学生要么因陌生而不知如何思考,要么因抽像而没有兴趣。在课前准备中,王教师就为本课的推理做好了铺垫,之后找三名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然后神秘的编成一道推理题,呈现给全班学生。数学课是从和老师交朋友开始的,问题又是来自他们身边的同学,这样来自

cpro.baidu./cpro/ui/uijs.php?adclass=0&app_id=0&c=news&cf=1001&ch=0&di=128&fv=0&is_ap p=0&jk=df9de&k=%BA%CF%D7%F7%D1%A7%CF%B0&k0=%BA%CF%D7%F7%D1%A7%CF%B0&kd i0=0&luki=1&mcpm=0&n=10&p=baidu&q=yklxs_cpr&rb=0&rs=1&seller_id=1&sid=2eddf&ssp2=1 &stid=9&t=tpclicked3_hc&td=1833853&tu=u1833853&u=.zhaojiaoan./article/00979/21219.html

&urlid=0于自身,富有亲和力、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得他们一开始就兴趣昂然。同时,这样的情境,又使学生心情舒畅、情绪饱满,享受

到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

二、合作交流,形成推理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积极提倡合作学习,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还是第一次,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我们要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这就需要合作交流。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创造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促进他们的推理能力充分发展。同时,一些思路混乱的学生在小组中也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共同进步,激发了学生继

cpro.baidu./cpro/ui/uijs.php?adclass=0&app_id=0&c=news&cf=1001&ch=0&di=128&fv=0&is_ap p=0&jk=df9de&k=%BA%CF%D7%F7%D1%A7%CF%B0&k0=%BA%CF%D7%F7%D1%A7%CF%B0&kd i0=0&luki=1&mcpm=0&n=10&p=baidu&q=yklxs_cpr&rb=0&rs=1&seller_id=1&sid=2eddf&ssp2=1 &stid=9&t=tpclicked3_hc&td=1833853&tu=u1833853&u=.zhaojiaoan./article/00979/21219.html

&urlid=0续解决难题的兴趣。

片断二:

前面问题提出后。

师:需要商量就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也可以动手画一画。

学生合作交流。

师:有结果了吗?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用连线的方法知道的。董**喜欢Array画画,就把它们连上,章**不喜欢下棋,又不

能是画画,所以就和唱歌连起来,最后剩下黄

**和下棋了,把它们连起来。

生:章**喜欢唱歌,黄**喜欢下棋,董**喜欢画画。因为董**喜欢画画,是已知的,章**不喜欢下棋,又不可能是画画,所以只能是唱歌,最后剩下的黄**肯定是喜欢下棋的了。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

cpro.baidu./cpro/ui/uijs.php?adclass=0&app_id=0&c=news&cf=1001&ch=0&di=128&fv=0&is_ap p=0&jk=df9de&k=%BA%CF%D7%F7%D1%A7%CF%B0&k0=%BA%CF%D7%F7%D1%A7%CF%B0&kd i0=0&luki=1&mcpm=0&n=10&p=baidu&q=yklxs_cpr&rb=0&rs=1&seller_id=1&sid=2eddf&ssp2=1 &stid=9&t=tpclicked3_hc&td=1833853&tu=u1833853&u=.zhaojiaoan./article/00979/21219.html

&urlid=0,我也有自己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会把它们画成一个表格。(教师出示画好的表格)

is_app=0&jk=df9de&k=%BA%CF%D7%F7%D1%A7%CF%B0&k0=%BA%CF%D7%F7%D1%A7%CF%B 0&kdi0=0&luki=1&mcpm=0&n=10&p=baidu&q=yklxs_cpr&rb=0&rs=1&seller_id=1&sid=2eddf&s sp2=1&stid=9&t=tpclicked3_hc&td=1833853&tu=u1833853&u=.zhaojiaoan./article/00979/21219

.html&urlid=0师:仔细看了,我是这样利用表格的。我们先来整理信息,章**不喜欢下棋,就在这打叉,黄**不爱唱歌,就在这打叉,董**经常画画,就在这打勾。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因为他们三个分别喜欢其中的一项,章**不喜欢下棋,而他又不能是喜欢画画,就只能喜欢唱歌了,在这打勾,最后剩下的黄**肯定是喜欢下棋的了。我的方法怎么样?

生:我觉得,老师画表格的方法很好,很清楚,能够让我们一目了然。

生:我觉得画表格的方法不容易出错。

生:画表格更加方便我们进行推断。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言必有据,合乎逻辑,是学生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上述环节当中师生共同合作,通过多元(文字说明、边线图示、列表分析)表征自己的推理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推理经验,提升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巩固训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应用、去验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片断三:

师:你们知道我是教什么的吗?

生:数学。

师:你们知道我们学校里其他三位老师是教什么的吗?给你们一些信息:罗、杜、林三位老师分别教美术、音乐、体育三门功课中的一门。罗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杜老师不在操场上课,林老师上课要

用钢琴。想一想:你可以用我提供的表格,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判断三位老师分别教什么?看看谁推得更快更准确。

学生练习后评析。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三、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 难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五、教学准备 课件,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精灵狗将带我们来到一座漂亮的城堡,这就是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在这个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你们看这些积木,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学生自己看图,发现、回答图中的图形。 生:图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再来看看,这种图形又叫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的各个面是怎样的吗? 生:想。 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物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摸摸其中的一个面。 学生摸模型。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摸了之后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变成纸上的一个图形呢?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一说能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印、折等方法),对于印、折可以教师演示。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们想试试吗? 生:想。 师:那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现在,同学们动手试试吧。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董某合同诈骗罪一审辩护词(辩护成功案例)

董某合同诈骗案一审辩护词(辩护成功案例) 饶为为,法学硕士,湖北利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诈骗犯罪辩护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诈骗类案件的辩护工作。 ——力求在诈骗犯罪案件辩护领域做到极致专业! 董某在湖北沙洋监狱服刑期间被发现还有漏罪未处罚,即涉嫌诈骗他人20万元人民币,但发现该漏罪时,该案的同案犯张某已经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被判决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两年执行。但是董某的漏罪却以涉嫌诈骗罪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又以诈骗罪批准逮捕并向人民法院移送审查起诉,检方量刑意见为四至六年有期徒刑。辩护人在法院审判阶段接受董某女儿的委托后,积极开展辩护工作,分析本案卷宗,最后以公诉人确定的罪名错误,并以合同诈骗罪进行辩护,最终法院采信辩护人的观点,将董某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并在董某有漏罪可能从重处罚的情况下,判处董某有期徒刑两年零八个月,并与前罪剩余刑期合并执行。以下是本律师作为该案辩护人发表的辩护意见! 一、辩护人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董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罪名有异议,并认为被告人董某的行为更符合同诈骗罪教唆犯的犯罪特征。 首先,被告人董某指使张某用其所有的走私宝马车抵押借款的行为,即为教唆行为,而抵押借款本身就是一种合同行为,张某亦按照被告人的授意利用该走私车向被害人周某进行了抵押借款,即被教唆的人犯了教唆的罪。 其次,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为自然人和单位,并未限定在签订、履行合同的一方,被告人董某作为自然人当然符合合同诈骗罪的主体要件。 再次,被告人董某的犯罪目的是通过张某与被害人周某签订借款合同而实现的。被害人周某所遭受的诈骗行为发生在其与张某签订、履行借款合同过程中;非法占有的财物即借款也是与借款合同有关的标的物;非法占有借款与合同的签订、履行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最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与张某的犯罪行为侵害的实际为同一客体。 综上,被告人董某与张某属于共同犯罪,其犯罪行为应当与张某的犯罪行为同样构成合同诈骗罪,且其为该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二、被告人的犯罪数额应为17万元。 因被害人实际仅向张某卡内汇款17.4万元,且张某仅将其中17万元用于偿还公司借款,另4000元无证据证明用于支付公司房租。 三、被告人董某的教唆行为,在本案中仅起次要作用,应为共同犯罪的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被告人董某采取的教唆方式较为缓和,教唆内容简单 首先,从本案张某和汪某的笔录均可以证明,被告人董某在实施教唆行为时,均只有授意,并未对二人采取威逼、利诱、胁迫等极端方法。 其次,被告人仅授意张某利用其拥有的宝马走私车抵押借款,并未指使张某和汪某伪造与车主陈杰的车辆买卖合同。虽然张某的供述和汪某的证言均称是受被告人指使而伪造的车辆买卖合同,但是张某的供述和汪某的证言对该事实的陈述矛盾,并不能相互认证,具体分析如下: 张某的两次讯问笔录均记载:“因为用车抵押借款需要车辆买卖合同,董某说他和陈杰关于鄂DE0XXX的车辆买卖合同丢失了,找不到了,还联系不上陈杰,他就让我和汪某签的这份假合同。当时董某还拿出了一份陈杰的身份证复印件,他让汪某按着身份证的信息在这个合同上签字或书写的。”而在汪某的询问笔录记载:“董某打算亲自拿此车的买卖合同(书面显示是陈杰和董某签的)去借款,但当时好像他因为犯病了,就让我按照原合同打字并填写并

《生活中的推理》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

《生活中的推理》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 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从而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结果。 3. 通过将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这种类型的问题原本只出现在数学奥林匹克教材中。如今,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数学课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创新。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

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 讲述。 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笑笑和小明来咱们班做客了,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问题。 2. (电脑)演示。 (1)小伙伴们,你们好!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真是太棒了!根据自己的爱好,我们三人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项。 (2)演示: (3)提问:同学们,你能猜出我们在哪个兴趣小组吗? (评析以学生熟知的人物笑笑、淘气作为情境的主角,通过多媒体的生动演示,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小伙伴真的来到了他们中间。拉近了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求知 1.交流。 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 2.反馈。 (1)师:你们是怎样想的?你们愿意跟大家交流吗? (2)还有别的想法吗? 教师适时板书:淘气喜欢航模→航模小组 笑笑不喜欢踢足球→电脑小组 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足球小组 3.提问。 (1)你觉得这三句话中,哪一句最重要? (2)为什么? 4.共识。 “淘气喜欢航模”这句话最重要,因为通过它不仅直接知道了淘气是航模小组的,还能帮助我们判断其他两个人是什么小组的。 5.激趣:除了用阅读分析的方法来思考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6.画表格: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

---------------------------------------------------------------最新资料推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长宁中心小学游凤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的形状。 2、认识这些形体的简单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能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 2、从生活中逐步抽象、辨认出基本的立体图形,在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种形状的物体模型、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在国外,到了 12 月,就有一个大家都特别 1 / 5

喜欢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圣诞节)瞧,圣诞老人带来了许多礼物,猜一猜,都有些什么礼物呢?(学生发言)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描述物品的样子。 请同学上来摸一件物品,用自己的语言或手势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好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各种形状是怎样的) 3、归类。 圣诞老人还有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你们会分吗?请同学们开始分类。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分成几种情况。 一堆是长长方方的,一堆是四四方方的,一堆是直直的像柱子,一堆是圆圆的的球。 (如果有的小组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为一组,先不要急于否定,可以让其他小组谈谈分开的理由)如果有的学生直接说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等名称,可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3)揭示概念。 生给每一类物品起名,再介绍每一类物品在数学中的名称。 能不能根据它们的样子给它们起个名字?学生如果起对了,教

合同诈骗罪案例分析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601828.html, 合同诈骗罪案例分析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与经济纠纷极难区分与识别,因而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合同诈骗罪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合同诈骗罪案例分析 陈某私开房产中介,2002年李某与其签订购房合同,由李某委托陈某代为购买位于西安市区某处房产,并向陈某支付了购房款20万元,作为购房资金。但陈某拿到钱后,并未按约定履行自己义务,而把李

某的购房款用于赌博,输得精光。后李某催其还款,但陈某避而不还。 律师分析:本案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定。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构成要件 一.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但报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 (6)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假言推理的例子

17.禄东赞巧破难题 巧媳妇智斗知府 ——要正确运用假言推理 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成为汉藏两民族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藏王的求婚使者禄东赞,以聪明机智著称。他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来到长安。唐朝皇帝有意当面考一考他,给他出了三道难题,禄东赞沉着应对,名不虚传。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皇帝出的三道难题以及禄东赞巧破难题 的办法。 第一道难题:皇帝叫人把禄东赞引到有500匹马的一个马群里,让禄东赞辨认每一匹母马的亲生仔马。 禄东赞眼珠子一转,就有办法了。他叫手下人赶紧搬来许多上好的马料,让母马美美地饱餐一顿。母马吃饱喝足了,就昂头高叫,招呼着各自的小马驹去吃奶。小马驹听到母马亲切的呼唤声,欢蹦乱跳地各自向自己的母马那里窜去。于是,禄东赞就把每一匹母马的亲生仔马分辨出来了。 第二道难题:皇帝叫人拿来一颗九曲明珠和一根线,让禄东赞把线穿进弯弯曲曲的珠孔里去。 禄东赞眨了眨眼,就有主意了。他叫手下人捉来一只蚂蚁,把线粘在蚂蚁的脚上,把这只蚂蚁放在珠孔的一端,在珠孔的另一端涂上蜜糖。蚂蚁闻到蜜香,就带着线从珠孔的这一端很快地穿到有蜜糖的那一端去了。 第三道难题:皇帝叫人搬来一根两头一样粗的巨木,让禄东赞辨认哪头是根,哪头是尾。 禄东赞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懂得树木根重尾轻的道理,即刻叫手下人把这根巨木放到御河里去。这根巨木在水面上飘流了一会儿,轻的在前,重的在后。于是禄东赞就准确地指出哪头是根,哪头是尾。 禄东赞为什么能巧破难题呢?除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之外,那就是善于推理了。他用什么推理来破这三道难题呢?他用的推理形式主要是假言推理。 什么是假言推理 什么是假言推理呢? 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假言判断,并且根据假言判断前

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推理

生活中的推理 朝阳市双塔区胜利小学王旭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86页《生活中的推理》 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2.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不知道你们紧张不紧张,我可有点紧张,咱们聊点儿什么吧。你有没有偶像?你们知道我的偶像是谁吗?给你们看几个人物你就知道了。(出示中外几大神探图片)知道他们做什么的吗?对,他们是神探,多复杂的案子都难不住他们,我特佩服他们。 2、师:不过想成为神探可不是那么容易,除了要有聪明的头脑,还要具备很多本领。你想学几招吗?欢迎你走进我的神探培训班。 3、导入新课:各位同学,要想成为一名神探,一定要具备的很强的推理能力,其实生活中就有许多用到推理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神探必修课第一讲 -----生活中的推理。(板书课题) 二、分析推理、解决问题 1、判断双胞胎姐妹 师:什么是推理、如何进行推理?王老师在学校里找了几个小问题让大家来感受一下。在我们学校有一对双胞胎姐妹,请你来猜猜谁是姐姐,谁是妹妹。(生争论)师:看来同学们意见不一样,有的认为拿球的是姐姐,有的认为她是妹妹。王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分不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为了了解姐妹俩的情况我特地去拜访了她们的妈妈,她们妈妈跟我说:姐妹俩都喜欢运动,姐姐喜欢打篮球但不喜欢羽毛球,妹妹喜欢所有的球类运动。(课件显示) 师:现在你知道谁是姐姐,谁是妹妹?(生说)说说理由好吗?刚才这位同学说因为姐姐喜欢打篮球但不喜欢羽毛球,所以拿篮球的应该是姐姐,他用的就是老师要教的推理妙招之一-----排除法(课件出示并板书)。当我们排除了一种可能,它就会确定在另一种可能。 2、判断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是哪个兴趣小组的 师:刚刚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推理问题,看来难不住大家,我们再找个复杂一点的。王老师所在的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出示题目) (1)师:同学们,我有个疑问,“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那如果淘气参加足球、小明也参加足球,这样不也是每人参加一项吗? 师:那你现在能确定他们分别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吗?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四有趣的图形”中的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重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乃至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进行思考的重要基础。 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它不能独立存在,考虑到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教科书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左侧图形是谁的脚印?试着圈一圈。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到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教师归纳方法。 3.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尝试把平面图形分一分,连一连。看你连的和老师的一样吗?(课件演示) 5.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让学生找一找有哪些平面图形? 三、巩固加深,灵活运用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2.涂一涂,让学生把不同的平面图形用不同的颜色涂一涂。 3.想一想,接着画。先让学生找出图形排列规律,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4.数一数。先让学生独立数,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四、课堂小结

建设工程管理合同诈骗实例

建设工程管理合同诈骗实例1.伪造证件。行骗者伪造单位、伪造资质及各种许可证等,利用伪造证明签订合同骗取钱财; 2.设饵钓鱼,以紧俏物品为诱饵抓住对方急于发财的心理,许以高利,签订合同侵吞对方预付货款; 3.利用联营骗取投资。以联营为名,打着优势互补、共同盈利的幌子,取得对方信任,签订联营合同,骗取对方投资款; 4.欲擒故纵先予后取。以预付货款或给付定金为诱饵,给对方一定甜头,打消对方顾虑,达到骗取对方大量钱财的目的; 5.恶意串通合演双簧。两个以上的单位和个人,事先串通,一买一卖,制造商品紧俏气氛,以此推销劣质或滞销商品,骗取货款 6.假痴不癫顺手牵羊。以滞销和积压商品为目标,抓住对方急于推销滞销和积压商品的心理,签订购销合同,顺手取之 7.偷梁换柱从中牟利。通过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货物,然后将所骗货物处理,以自己的劣质产品顶款,从中牟取暴利 8.金蝉脱壳人去楼空。诈骗者先以种种优惠条件打动对方,签订巨额合同,一旦货物到手,随即藏匿或外逃 9.移花接木指山卖磨。自己没货,而把需方领到码头、货场或仓库,把他人之货说成自己的货,骗取对方信任,签订合同,诈骗对方的货款 10.以小充大狐假虎威。牌子大,资金少;假集体,真个体。以大牌欺骗对方,签订合同,谋取不义之财 11.以假乱真假戏真唱。双方当事人为规避法律,签订假标的合同。一方假戏真唱,借机推销劣质或滞销商品,骗取对方货款;而被骗方只得自认倒霉; 12.招摇过市以势欺人。诈骗者用董事长、总经理等显赫身份,以豪华办公场所等表面形式,博得对方信任,签订合同,谋取财物; 13.混水摸鱼乱中取之。这类诈骗手法往往是借订货会、展览会、博览会等之机,利用会议期间人员复杂、时间仓促、不易审查的特点,签订合同,骗取财物; 14.抛砖引玉沆瀣一气。诈骗者以贿赂或女色打通关节,买通有关人员和领导,里应外合,狼狈为奸,损公肥私

生活中的推理案例分析

感悟生活体验推理 ——《生活中得推理》教学案例分析数学就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得科学。 ——恩格斯《新课标》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得推理能力。要求推理能力得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就是数学得基本思维方式,也就是人们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使用得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得培养得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思考方法得掌握,解决问题得能力得培养,以及情感与态度得发展。强调学习就是学生得活动,学生就是学习得主体。也只有当学生感到学习就是一种需求时,才会产生强烈得探索意识与心理倾向,并逐渐进入乐此不疲得境地。这种可贵得学习状态,需要教师将激发与保护学生得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得学习情感为基本出发点来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充满兴趣得学习数学,并从中获取更多得快乐体验。 我就我校王宝兰老师参加得“数学好玩”课堂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中执教得《生活中得推理》一课为例,来阐述我对推理能力教学得几点理解与感悟。 把“对现象得推理”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还就是第一次,这就是新课程得一大亮点。这种类型得问题原本只出现在数学奥林匹克教材中。如今,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得知识溶入数学课本中,

也就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得尝试与创新。 一、活化教材,问题从生活中来。 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得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将数学知识得学习与学生得生活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那么数学知识得学习将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自然亲切。无疑,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所学得数学知识来观察周围丰富多彩得事物,进而增强其学习数学得兴趣,培养其能力,发展其智力,促进学生素质得全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捕捉生活中得数学现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 片段一: 师:同学们,大家好!知道我就是谁吗? 生齐说:您就是老师。 师:您们凭借已有得经验推断得很准确。我们互相了解一下好吗?您们想知道什么? 生:老师,您姓什么? 师:能猜出来吗? 生齐说:不能。 师:提供给您们一条信息,我姓苏、王两个中得一个,我不苏,知

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生活中的推理》表格答案

07年一等奖:生活中的推理(杜海静)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并判断其结果。 2、通过与同伴交流推理的过程和结果,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3、会用表格来解决推理问题,体会表格的优越性。 三、教学准备:课件每人一张白纸 四、教学实录: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柯南图片:孩子们,请你们看大屏幕,看看谁来了? 生:呀,柯南。 师:柯南,你喜欢柯南吗? 生:嗯,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他? 生1:因为他很厉害。 师:哪厉害呀? 生2:有些案子他都能破开。 师: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侦探。他为什么有名呀?

生3:因为他的推理很好。 师:推理能力很强对吗?(板书:推理) 师:还有吗? 生4:他总能观察到细小的东西。 师:对了,他善于……。 生:观察(板书:观察) 师:还有吗? 生5:因为他能模仿好多人的声音。 师:这样更有利于他进行破案。 [这个地方其实可以处理的更好,可以抛出问题:他模仿那么多人的声音是为了什么?其实是为了更好的获得确凿的证据,看来要想得出正确的结果,有足够的证据是很重要的,这样就让学生体会到推理是需要理由的。] 【点评】杜老师反思说到这个地方其实可以处理的更好,我想我们还可以结合对“推理”的理解来反思。顾名思义,“推”,由此及彼,由一些条件得出新的结论。“理”,这条件与新的结论之间要有“理”可循,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而得出新的结论往往需要多个条件和线索。在上面几位学生的回答中,学生4说到“他总能观察到细小的东西”这是一句很有价值的话,一是他提到了观察,一是提到了“细小的东西”,这两条是我们推理必然要引起注意的。为什么要观察?不观察我们就发现不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就发现不了其中的“理”,为什么要注意“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1 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材第36、第37页的内容)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 难点:根据图形边的特点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长方体、正方体。 师:同学们一定都喜欢玩积木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积木。请大家仔细观察桌子上的积木,你能说出哪块积木的名字,指给大家看一看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举起积木介绍: ?这是长方体的。 ?这样的叫正方体。 ?这样的叫圆柱。 …… 师:同学们,看这个涂上色的图形,老师是从这个长方体上描下来的。谁能判断出,老师描的是哪个面?用手指一指。 结合学生的判断,教师把积木放在图上比一比,并介绍是怎样描下来的。

【设计意图:观察、讨论积木的形状,可以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也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 1.让学生描图形。 师:请你从积木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以及能描出三角形的那一块,照着老师的方法在纸上描出形状不同的图形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描出的图形多。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描图的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描图形、涂色的活动中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亲身感受“面在体上”,为认识图形创造课程资源。】 2.展示结果。 师:大家都描得很认真,谁把你自己描出的图形让大家看一看?指出你描的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哪个面?说一说描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我描的是长方体上一个最小的面,它是长长的、方方的。 ?我描的是正方体积木上的一个面,它是方方正正的。 ?我描的是圆柱的底面,它是圆的。 ?我描出来的是一个三角形的图。 如果交流过程中,有同学直接说出描出的是长方形、正方形,教师要给予肯定。如: 师:对,这种方方的图形叫正方形,谁还描出了正方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举起图,教师检查学生理解的对不对。 师:那种比较长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说出后,举起画的长方形,进行检查。 师: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圆圆的图形就叫圆。 【设计意图:展示分享自主描图的成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面与体的关系。在交流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名称。一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竞合适用

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竞合适用 一、立法背景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诈骗罪设立的立法背景 1997年3月,全国人大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合同诈骗罪单列出来 ,是刑事立法健全的重要标志。一般诈骗罪所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合同诈骗罪所侵犯的除财产所有权外,更重要的是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新刑法将合同诈骗单独列出罪名并置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中,更有利于对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打击。 (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犯罪竞合问题。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都是财产数额犯,其诈骗行为所获赃款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标准,虽然两罪名的追诉底限都以“较大”为标准,但诈骗罪的定罪数额却低于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数额。这种标准的不一致,就可能发生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当犯罪分子利用合同进行诈骗,其诈骗数额没有达到合同诈骗罪追诉数额标准却已达到诈骗罪数额时,应当如何处理?司法实践中,一般做无罪处理。其主要理由认为:合同诈骗罪其诈骗主要是利用“经济合同”①或者说是通过一种“商事行为”来进行的,所以不能适用诈骗罪;另外,特殊罪名优先于一般罪名适用,合同诈骗罪是特殊罪名,诈骗罪是一般罪名,故合同诈骗罪优先适用。笔者认为,无论合同诈骗或是一般诈骗,毕竟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二者存在犯罪竞合的法理关系,如果仅因未达到合同诈骗标准而就不追诉,这种对刑法的适用很不利于对诈骗犯罪活动的打击,有放纵犯罪之嫌。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竞合适用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合理处理好有关竞合适用问题。 二、从三个角度来分析竞合适用问题 (一)从刑法的基本原则角度来分析 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一律平等、罪刑相适应三大原则,是刑事立法、司法过程中的基本原则,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意义,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准则。②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分析和处理各种刑事问题时,都应当也必须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紧密结合每一个法条和案件来分析。只有如此,才能正确领悟刑法的真谛,正确地理解和适用刑法。 首先从“罪刑法定原则”来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某个行为人的行为

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案例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案例三篇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究、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是当今小学数学课堂实验的鲜明特色。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案例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案例一 “生活中的推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重点是要让学生能用推理的方法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加以判断。推力能力是数学六大能力之一,是新课标中作为专题提出的,说明它非常重要,“对现象的推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教材将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了数学课本中,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键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导入,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信息找班上的同学,巧设了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启迪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推理中存在“可能性”,要依据一定的信息来进行分析,才能推测出正确的结果。 在“新知探究的环节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淘气、笑笑和小明作为情境的主角,设计了生动的问题情景,并有意识的拉近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们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物图的摆放,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能发挥团队的精神,又快又正确的完成。通过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小

组中解决问题。然后着重介绍如何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让学生在小组内叙述推理过程,在黑板上展示推力的过程,体现表格的优越性“在确定一项的同时,就否定了其他的几项”,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帮助学生掌握化的解题方法。因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推理策略,有不同的方法,但关键就是必须找到突破口。接着,研究三位教师的分课情况对表格推理进行了巩固,这环节多数学生能够较为清晰的说出推力的过程。 本节课不足之处,对学生关注的面还较为狭隘。教学中缺少一些难度高的习题强化排除法的应用。训练的强度,难度还有待提高。这节课的容量还可增加。 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案例二 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究、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是当今小学数学课堂实验的鲜明特色,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本课时的教学就是根据此教学理念进行设计的。 一、诱发学生学习的迫切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怎样能诱发学生学习的迫切性,使他们把外在的需要化为内在的动力,燃起学习的*,从而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教师们都在努力的方向。在此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紧紧抓住这一点为突破口,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推理结果和推理过程(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后,由于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推理过程,显然有点混乱,这时,我假作“糊涂”:“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有些混乱,这样吧,为了更清楚地把题目的信息记录下来,我们画一个表格来帮忙。”好一个“假作糊涂”,学生们不有自主地随着老师有了“有些混乱”的同感,从而诱发了:“怎样的表格能更清楚地把题目的信息记录下来?”都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此情此景,作为教育者,能不开怀吗?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修订稿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 计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三、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 难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五、教学准备 课件,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精灵狗将带我们来到一座漂亮的城堡,这就是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在这个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你们看这些积木,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学生自己看图,发现、回答图中的图形。 生:图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再来看看,这种图形又叫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的各个面是怎样的吗? 生:想。 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物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摸摸其中的一个面。 学生摸模型。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摸了之后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以借款合同形式进行诈骗的行为如何定性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以借款合同形式进行诈骗的行为如何定性◆经济与法 作者简介:叶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陈某合同诈骗案' 被告人陈某和他人共同成立某有限责任公司,被告人陈某系实际出资人并担任法定代表人.2009 年9 月30日,被告人陈某用本人2007 年已经出卖的房子和四十万元的空头支票作抵押, 通过中间人,与被害人牟某某签订借款协议,骗取牟某某人民币三十万元,还款日期为2010 年3 月30 日.陈某在借款协议上签字并加盖了公司的公章.牟某某将三十万元于当天汇入陈某公司的账户,陈某当天就通过网银方式支出299969.14 元,其中十万元用于个人支出,其他去向无法查明.后陈某不予还款,下落不明,直至2010 年7 月6 日被中间人发现后扭送至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以陈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决陈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二个月,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判决理由是:被告人陈某在诈骗牟某某钱财过程中,虽然与牟某某签订了借款合同,但该合同并未体现市场交易行为,亦非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因此不符合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范围,被告人陈某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案例二:周某某合同诈骗案 被告人周某某用伪造的房产证做抵押与被害人张某签订借款协议书.骗取张某人民币18万元.后张某到朝阳区房管局核实房屋产权时被告知房产证系伪造的,发觉被骗遂报警.后被告人周某某被抓获归案. 检察机关以周某某涉嫌犯合同诈骗罪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法院以被告人周某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 上述两个案例的基本事实和犯罪手段基本一致,但判决结果却截然不同,因此引出实践中困扰司法实务部门的一个问题:以借款合同形式实施诈骗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二、分歧观点 实践中,对以借款合同形式实施诈骗的行为,主要存在如下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定诈骗罪.理由是借款合同虽有合同形式,但是与普通

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案例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案例 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案例一 “生活中的推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重点是要让学生能用推理的方法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加以判断。推力能力是数学六大能力之一,是新课标中作为专题提出的,说明 它非常重要,“对现象的推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教材将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了数学课本中, 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 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键句,就能较为 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导入,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信息找班上的同学,巧设了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和好奇心,启迪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推理中存在“可能性”,要依据一定的信息来进行分析,才能推测出正确的结果。 在“新知探究的环节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淘气、笑笑和小明作为情境的主角,设计了生动的问题情景,并有意识的拉近问题 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们利用小组合作的 方式进行实物图的摆放,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基础上体验成功 的快乐,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能发挥团队的精神,又快又正确的完成。通过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小 组中解决问题。然后着重介绍如何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让学生在小 组内叙述推理过程,在黑板上展示推力的过程,体现表格的优越性“在确定一项的同时,就否定了其他的几项”,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帮助学生掌握化的解题方法。因为不同的孩子有不 同的推理策略,有不同的方法,但关键就是必须找到突破口。接着,研究三位教师的分课情况对表格推理进行了巩固,这环节多数学生 能够较为清晰的说出推力的过程。

陕西省咸阳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2生活中的推理

陕西省咸阳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2生活中的推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填空。 (共4题;共4分) 1. (1分)现在从甲、乙、丙、丁四个人中选出两个人参加一项活动.规定:如果甲去,那么乙也去;如果丙不去,那么乙也不去;如果丙去,那么丁不去,最后去参加活动的两个人是________ . 2. (1分)在下图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C 各是几? B=________,C=________ 3. (1分) 12个队参加一次足球比赛,每两个队都比赛一场,每场比赛中,胜队得3分,负队得0分,平局则各得1分.比赛完毕后,获得第3名和第4名的两个队的得分最多可以相差________分. 4. (1分)一种细胞,每隔1小时死亡2个,剩下的每个活细胞分裂为2个新细胞.如果最初有7个活细胞,问10小时后有________ 个活细胞. 二、解决问题。 (共10题;共46分) 5. (5分)小明、小勇、小军三个小朋友,小明比小勇轻,小军是最轻的。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6. (5分)王老师带着阳阳、小宇、小力、小颖和贝贝围成一圈做游戏(如下图),贝贝在王老师对面,王老师的两边是小力和小颖,小宇在贝贝的左边,小力正好在小宇对面.你能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括号里吗? 7. (1分)有四条公路,长分别是361千米、234千米、230千米和123千米。你能根据下面小朋友的对话填出每条公路的长各是多少千米吗? ________ 8. (5分)甲、乙、丙三人,一个总说谎,一个从不说谎,一个有时说谎.有一次谈到他们的职业.甲说: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1、师:山羊爷爷生病了,不能给自己的菜园里面的菜除草和捉虫了,可是,过了几天,山羊爷爷病好后,发现自己的菜园里面,不知被哪个好心的人给收拾的干干净净,菜长的非常的好,这到底是谁做的好事呢?于是,爷爷请来了聪明的喜羊羊,让它来帮助一下。喜羊羊仔细的观察,发现地上留下了这四个脚印(出示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2、师:那么,这四个脚印到底是谁留下的呢?经过喜羊羊的侦察,终于找到了这四位做好事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出示:三棱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先呈现三棱柱,师:这个朋友我们有点陌生,它叫三棱柱,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读一遍——三棱柱。依次再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四个图形的名称。 3、师:谁能来根据这四位朋友,猜测一下:这个红色的脚印是谁留下的呢?(长方形)指生说,师相机演示。依次指生说出绿色的脚印(正方形)、蓝色的脚印(三角形)和粉色的脚印(圆形)分别是谁留下的?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那么,这些脚印是不是他们留下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喜羊羊把这些脚印取下来吧!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 1、师: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纸和笔,分别把你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圆柱拿出来,先用手分别摸一摸这几个立体图形身上的面,自己感受一下物体上的面。 2、再拿出笔,把它们的脚印描下来吧! 3、师:谁能到前面把你描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并说一说,你是从哪个物体上描下来的什么图形?指生到前面。 (二)、学习图形 1、师:图形宝宝们看到同学们描的特别的好,都高兴的跑过来了,请看屏幕(出示课件:一些杂乱的图形)师:这么多图形挤在一起,真是太乱了,谁能来把它们分一分类呢?指生站起来分类,说哪几号图形可以放在一起。 2、师指住长方形,说:像这样的图形就是长方形,师再把长方形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在后面板书:长方形 指住正方形,说: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正方形,师再把正方形的纸片贴在黑板上,相机板书:正方形 指住三角形,说:像这样的图形就是三角形,贴纸片,相机板书:三角形指住圆,说:你这样的图形就是圆形,贴纸片,相机板书:圆 3、同桌互相说一下,你有什么好办法一下子就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呢?指生说一说。 长长的,方方的图形就是长方形 正正方方的图形就是正方形 有三条边,三个角的是三角形 像轮子一样是圆形 4、拿出我们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老师说名字,看哪个同学最快的把这个图形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