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规则

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规则
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规则

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规则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编制的规则和要求。

2术语

2.1

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按照农业标准制作、直观指导农业生产的图表。

3要求

3.1规格和文字

长×宽不得小于(420×297)mm,文字应为规范汉字,字体高度不得小于3mm。

3.2内容

3.2.1名称

应包含农产品名称、生产方式等内容。

示例:大棚茄子标准化栽培模式图。

3.2.2标准号

应标注所参照的标准号。

3.2.3时间和图示

应标注生产过程的时间(或月历)安排,和农产品对应的主要特征图示,种植类的应包含节气。

3.2.4技术措施

或称为“技术要点”,应有农产品生产各阶段的关键操作技术和影响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

3.2.5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应列举农产品生产涉及的主要病虫害,并有可使用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等文字内容。

3.2.6编制单位和日期

应有编制单位名称和编制日期。

3.2.7其他

可增加其他农业生产相关的事项。

30000亩油茶及核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000亩油茶及核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概况 (3) 1.3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市场预测 (7) 2.1国内外油料市场分析与展望 (7) 2.2油茶籽油与核桃油产品市场前景分析及预测 (10) 2.3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2) 2.4市场竞争力与营销策略 (12) 2.5市场风险分析 (15)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7) 3.1建设规模 (17) 3.2产品方案 (17) 第四章场址选择 (19) 4.1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9) 4.2场址建设条件 (20)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23) 5.1技术方案 (23)

5.3工程方案 (39) 第六章原材料燃料供应 (42) 6.1原材料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42) 6.2燃料动力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42) 6.3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现状及预测 (42) 6.4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供应表 (43) 第七章项目总体布置 (44) 7.1总体布置 (44) 7.2场内外运输 (45) 7.3公用工程 (45) 第八章节能措施 (50) 8.1节能措施 (50) 8.2能耗指标分析 (50)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52) 9.1环境现状调查 (52) 9.2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52) 9.3环境保护设施 (53) 9.4环境影响评价 (53) 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4) 10.1组织机构 (54) 10.2人力资源配置 (55)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57)

11.2建设工期 (57) 11.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7) 11.4项目实施进度甘特图 (58)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9) 12.1投资估算 (59) 12.2资金筹措 (61)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63) 13.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63) 13.2销售收入估算 (64) 13.3分项成本费用估算 (64) 13.4总成本费用估算 (65) 13.5财务评价指标 (66) 13.6不确定性分析 (67) 第十四章社会评价 (69) 14.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9) 14.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69) 14.3社会评价结论 (72)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 (73) 15.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73) 15.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73) 第十六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75) 16.1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75)

流程图的概念-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流程图的概念 1.流程图的概念 【知识点的认识】 1.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流程线组成的,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流程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2.常用的表示算法步骤的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名称符号表示的意义 起、止框框图的开始或结束 输入、输出框数据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 处理框赋值、执行计算语句 判断框根据给定条件判断 流程线流程进行的方向 连接点连接另一页或另一部分的框 图 注释框帮助理解框图 3.四种基本框图及其功能用法: (1)起、止框:框内填写“开始”或“结束”,任何程序框图中,起、止框是必不可少的; (2)输入、输出框:框内填写输入、输出的字母、符号等; (3)处理框:算法中需要的算式、公式、对变量进行赋值等要用处理框表示; (4)判断框:当算法要求在不同的情况下执行不同的运算时,需要判断框,框内填写判断条件.判断某一条件是 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4.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一种是“是”与“不是”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多 于两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精炼、清楚. 【命题方向】 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偶有设计题型,考查对流程图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涉及流程图概念、结构特点等,较简单. 1.考查流程图基础概念 例:如图下列框图符号中,表示处理框的是() A.B.C.D. 分析:A 是处理框;B 是判断框;C 是终端框;D 是输入输出框. 解答:A 是处理框,其功能是赋值和计算; B 是判断框,其功能是判断一个条件是否成立; C 是终端框,其功能是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D 是输入输出框,其功能是表示算法的输入和输出信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流程图的概念,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 2.看懂流程图,根据流程图写出结果 例:若输入a=3,b=4,则通过如图程序框图输出结果是() A.±5 B.﹣5 C.5 D.4 分析:根据各程序框图的功能,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各变量在执行过程中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

从农业标准化生产看农产品质量安全(DOC 5)

从农业标准化生产看农产品质量安全 ——以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为例 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摘要: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农产品的 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而生产 是基础性环节,没有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就没有食品 安全。按照优质、无害进行标准化生产是保证食品安 全的一项主要措施和途径。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河南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研究入世后如何迎接国外优质小麦对我们的冲击,对 河南乃至全国意义重大。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河南优质小麦在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面临 的难点与困惑,提出了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优质小麦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an item of system engineering. It involve all the parts of produce、transportation、store、machining and sales. Prod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among all the parts. Because there is not corps produced safely, food production must not be safety. Producing according to high quality and innocuity is a mostly measure and approach ensuring food safety. Wheat is one of three corps in china. Henna is the largest main production area of wheat cultivated. Wheat sown area and total output is in the head of all whole China. It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henna and even all the country studying on how to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impacting from the foreign high quality wheat after China entering the WTO.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ly research, this article ha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 and ponder with the question、difficulty and puzzle of wheat standardization production in Henan. Key words:high quality wheat;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food safety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或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然而,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势却

湖南油茶标准化之困

湖南油茶标准化之困 天下油茶,湖南一半。作为全国油茶核心主产区,湖南油茶面积、茶油产量及产值一直稳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油茶之乡”。然而,质量标准缺失、检测技术空白等顽疾,困扰着湖南油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用茶油炒菜才香呢!”作为地道的湖南人,长沙芙蓉区的刘大妈多年来一直习惯用茶油烹调菜肴。不过,她不习惯在超市购买,反而总是舍近求远地辗转托人从乡下买来土茶油。“超市里的茶油种类繁多,精制茶油、原香茶油、茶油调和油,价格却从五六十元到三四百元不等,不知如何选择。” 刘大妈的无所适从折射出湖南油茶产业的乱象之一――市场上各种茶油鱼目混珠,难辨真假。 “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准入、流通、监管环节的缺失,特别是质量标准的缺失。”1月23日,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在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推进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核心问题。 天下油茶,湖南一半。湖南是全国油茶核心主产区,油茶面积、茶油产量及产值一直稳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油茶之乡”。然而,质量标准的缺失、检测技术的空白等顽疾,困扰着湖南油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副省长张硕辅表示,今

年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发展油茶产业,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省油茶种植总面积达到2200万亩,茶油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油茶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的目标。此次会议强调要尽快制定茶油质量标准、茶油调和油地方标准,从严规范茶油冠名秩序,不断加大茶油质检力度,使茶油产业既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还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致远”。 在长沙各大商场超市,各种品牌的食用油琳琅满目。但稍作观察就能发现,在这些产品中,标明为纯茶油的只占少数。不过,几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带“茶”字的调和油。再查看这些调和油标签,标明的成分少则两种多则五六种,但都只标注了成分名称,而未标明成分比例。 记者在长沙芙蓉广场家乐福超市走访时,某品牌食用油促销员称,纯茶油一天的销售量至多10桶,但同一品牌的调和油一天最多能卖上百桶。原因主要是纯茶油号称食用油中的“贵族”,一桶2L装的标价均在200元以上,相比之下,茶油调和油的价格则“亲民”得多。一位购买了某品牌5L 装茶籽调和油的消费者理由很充分:“调和油里也有茶油,吃了一样有益健康,价格却只要同规格纯茶油的1/3。”不过,当记者询问调和油里究竟含有多少茶籽油时,该消费者摇头表示不清楚。 “同样冠以‘茶油’之名,价格却从每公斤40元至200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认定、管理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是指依托一定主体,按照农产品生产有关标准或技术规程统一组织生产,条件完备,管理规范,对推进农业标准化有示范推广作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三条基地依托的主体必须为下列情况之一: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民政部门注册的农业专业协会;种养大户。 第四条基地范围为河南省辖区内种植业、渔业生产基地。主要包括蔬菜、西(甜)瓜、食用菌、粮食作物、油料、棉花、水果、茶叶、花卉、中草药、水产品及其他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五条基地应具备一定规模。 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不少于100亩,露地种植面积不少于500亩。 西(甜)瓜:保护地种植面积不少于100亩,露地种植面积不少于500亩。 食用菌:年投料不少于500吨。 粮食作物:大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0亩;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亩。 棉花: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0亩。 油料: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亩。 水果:种植面积不少于500亩。 茶园:种植面积不少于300亩。 花卉:保护地种植面积不少于100亩,露地种植面积不少于300亩。 水产:大水面养殖面积不少于1000亩,集中连片的池塘养殖面积不少于100亩,工厂化养殖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基地同时期生产的产品应以一种或一类农产品为主,其规模应占基地总面积的80%以上。基地应有明确的界限,成方连片,相对集中。 第六条基地应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水、土壤、大气等环境因素应符合生产所采用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基地生产凡涉及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必须依法实施。

八种架构设计模式及其优缺点

八种架构设计模式及其优缺点概述(上) 1. 什么是架构 我想这个问题,十个人回答得有十一个答案,因为另外的那一个是大家妥协的结果。哈哈,我理解,架构就是骨架,如下图所示: 人类的身体的支撑是主要由骨架来承担的,然后是其上的肌肉、神经、皮肤。架构对于软件的重要性不亚于骨架对人类身体的重要性。 2. 什么是设计模式

这个问题我问过的面试者不下于数十次,回答五花八门,在我看来,模式就是经验,设计模式就是设计经验,有了这些经验,我们就能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特定的设计、组合设计,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一个工作10年以上的老码农,经历的系统架构设计也算不少,接下来,我会把工作中用到的一些架构方面的设计模式分享给大家,望大家少走弯路。总体而言,共有八种,分别是: 1.单库单应用模式:最简单的,可能大家都见过 2.内容分发模式:目前用的比较多 3.查询分离模式:对于大并发的查询、业务 4.微服务模式:适用于复杂的业务模式的拆解 5.多级缓存模式:可以把缓存玩的很好 6.分库分表模式:解决单机数据库瓶颈 7.弹性伸缩模式:解决波峰波谷业务流量不均匀的方法之一 8.多机房模式:解决高可用、高性能的一种方法 3. 单库单应用模式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设计模式,我们的大部分本科毕业设计、一些小的应用,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一般设计见下图:

如上图所示,这种模式一般只有一个数据库,一个业务应用层,一个后台管理系统,所有的业务都是用过业务层完成的,所有的数据也都是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的,好一点会有数据库的同步。虽然简单,但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优点:结构简单、开发速度快、实现简单,可用于产品的第一版等有原型验证需求、用户少的设计。 缺点:性能差、基本没有高可用、扩展性差,不适用于大规模部署、应用等生产环境。 4. 内容分发模式基本上所有的大型的网站都有或多或少的采用这一种设计模式,常见的应用场景是使用CDN技术把网页、图片、CSS、JS等这些静态资源分发到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这种模式的一般设计见下图:

生态油茶

生态油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油茶》的术语和定义、油茶苗木、油茶栽培管理、果实采收与处理、油茶加工、质量安全检测(检测体系、检测方法)、包装、储存、冷链、运输和销售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态油茶苗木及其原料油茶籽原油商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35 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23200.1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1096 食品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009.2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 GB/T 5525 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 5526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

GB/T 11765 油茶籽油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 28050 食品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LS/T 6120 粮油检验植物油中角鲨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油茶 ecological oil-tea 是指在油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通过科学地运用各项技术措施以实现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生产清洁化、能源低耗,进而获得高品质、丰产的油茶。 3.2 油茶籽 oil-tea camellia seed 山茶属油用物种的黑褐色颗粒种籽。 注:主要包括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 、长瓣短柱茶C Camellia grijsii Hancc) 、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和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f. simρlex)等物种的种子。 3.3 油茶籽原油crude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采用生态油茶籽榨取/提取的未经加工处理的油品。 注:又称油茶籽毛油。 3.4 成品油茶籽油finished product ion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采用油茶籽制取/提取的经加工处理的食用油品。 注:基本组成和主要物理参数、质量要求中项目的术语和定义见GB/T 1535 或GB/T 11765。术语和定义若有表述不同,以此标准为准。 3.5 茶枯oil-tea camellia meal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说课讲解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 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洪国娟 一、教学流程图的概念: 1、流程图。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取得预期效果,事先必须做好计划,并采用图的形式将活动内容、进程、结构排列出来,使实践活动有所遵循,收到预期效果。流程图是线性的动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内容。 2、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是教学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和图示。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形固定下来,依此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活动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流程图要反映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教学流程图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目前很多教学研究、评比活动要求附流程图。 二、教学流程图的特点: 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教案)相比,教学流程图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2.简洁地呈现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3.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作用。 (1)教学作用:与教案有相同作用,可以用于教学。因为,图所表示的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在流程图上展现。图中每一环节都具有必要的逻辑联系,能准确反映教学的内容、方法、媒体使用。 (2)科研作用。可以为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提供材料,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活动的依据。通过图上所展示的内容,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施教方案是否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3)美感作用。好的教学流程图可以给人以美感,规则的图形、或方或圆,图内准确的文字将教学环节、内容、策略、媒体应用等,表述得清楚明白,使人对教学活动一目了然。创作设计教学流程图,为教师的艺术潜质开辟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每节课、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作。

油茶种植技术

油茶种植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油茶种植技术 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是我国主要的和特有的木本油料树。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时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 一、分布和栽培 油茶适宜栽培区域是指以油料生产为经营目标的油茶适生区域。我国油茶分布界线是:北纬23°30′~31°00′,东经104°30''~121°25′,主要栽培分布区在北纬23°~30°。在分布区范围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丰富。 我省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各县均可栽培,我市油茶栽培垂直分布以400m以下的低山、相对高2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丘陵及盆地周围较适宜栽培。在岗脊及阴坡日照时间短,冷得早,易遭霜冻和北风为害,会使油茶向高生长,侧枝短,果枝少,产量低。不适宜油茶大面积生产。 二、特征和特性 1、特征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高达4—6米,矮的2—3米。花两性,无柄,10月中、下旬开花,开花以后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树上花与果同时俱在。

2、适生条件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14—21℃,最低月平均温度不得低于0℃,最高月平均温度为31℃,相对湿度在74—85%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且四季分配均匀,日照1,800—2,200小时。 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一般以PH值5—6的酸性黄壤为最适宜。但疏松、深厚、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质土壤对油茶生长发育特别有利。生长在向南或东南、西南的向阳山地的油茶,树干粗壮,树冠卵形,结实多,产量高。油茶是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向下深扎1.5米以上。油茶具有萌蘖性,再生能力强,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老残林更新改造,伐后萌发新枝抚育成林。 3、生长发育过程 新梢:油茶有春梢、夏梢和秋梢。绝大部分花蕾在春梢上分化,春梢在新梢中占98%以上。盛果期前春梢生长旺盛,盛果期后,春梢生长比较缓慢。 花:4月份开始在当年春梢上分化花芽,10月上、中旬为初花期,10月下旬进入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为末花期。每朵花从开放到凋谢为5—6天左右。开花的第1—2天柱头正常,第3—4天开始枯萎,花粉在柱头上第1—2天发芽率最高,生活力最强,最容易受精。油茶一般为虫媒授粉,以异花尤其是异株授粉效果好。盛花期温暖晴朗,昆虫活跃,开花的成果率高。自花授粉和始花、末花期成果率低。因此,在林内应保护和引放土蜂,以提高授粉率和结实量。

关于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的汇报

关于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的汇报 为了适应农业市场变化的要求,我市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来抓,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创新工作,农业标准化生产取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在于广大农民和企业全力参与,关键是增强他们自觉实行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做到自觉主动实行标准化生产。为此,我们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大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一是每年选派大批技术骨干,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采取田间指导、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去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余次,培训农民多人次,编写印发“农业标准化 年农民培训工程的范围,工程实施以来,已培训各种农业技术人员余名,达到村村都有名标准化生产技术明白人。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农业、妇联等部门举办全市妇女实施农业标准化培训班,共办班期,培训妇女人。今年四月,在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新任副科级干部培训班上,由我对农业标准化进行了专题辅导,使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副科级干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四是搞好集中宣传教育。在今年月日农业法律法规

集中宣传活动中,就农业标准化的意义、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以上措施,农业标准化知识得到了比较全面 (二)加强农产品标准制定,形成了全市的农业质量标 为保证农业生产有标可依、有章可循,我市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制定了大蒜、椒干、茶叶、花生、黄烟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被上级有关部门采用并颁布实施。至某年月,由(上级市)市统一组织,各县市分别承担编写的项有关种植业方面的农业标准通过了(上级市)市农业局和(上级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定,被确定为(上级市)市地方标准,基本涵盖了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领域,(上级市)市要求各地不能重复制定的标准。下步,关键是宣传普及贯彻这些标准。为尽快促进我市标准化生产,我市先后制订并印发了《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条件与栽培管理技术》等标准技术规范,指导全市蔬菜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生产;总结归纳国内现有标准化有关知识,编写印发了《农业标准化应用指南》,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认证标准等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标准化生产水平、搞好产品质量认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目前,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建立了相应的标准规范,

油茶精品园建设方案

泰顺县筱村镇葛垟油茶精品园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分析 “建设绿色屏障,增强富民能力,继续走在前列”,是浙江省提出的“十一·五”林业发展目标,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是增强富民能力的载体。实施这项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林农增收、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强化林业服务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的出台,为我国油茶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全国各大油茶产区掀起了一股油茶种植热潮。开展以油茶为主导产业的兴林富民示范村建设,对促进油茶产业再次提升,以油茶高水平管理带动毛竹、茶叶等林特产业发展,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是项目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区位及自然生态条件 泰顺县筱村镇位于本县中北部,是文泰线上近年来兴建的重要集镇,东临凤洋乡,南接三魁镇,西界下洪乡,东北到新浦乡,与县城交通距离39公里。全镇共14个行政村,,1.6153万人,是该县中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运输中心。全镇土地总面积121299亩,林业用地98341亩,森林覆盖率75.58%,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项目区山地资源丰富,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基本同期。地貌基本特征为中山丘陵、海拔高度由西北向东南逐级抬升,最高海拔达1017.5米;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年平均气温

16.1℃,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低温-10.5℃。≥10℃活动积温4999.1℃,无霜期242天。年日照时数1759.2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0%,是全省日照最少的一个县。年降雨量1980.6毫米,年降雨日数在199.4天,以春末夏初的梅雨期较集中,占全年雨量的28.8%。年蒸发量1107.4毫米。年相对湿度82.0%。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加上生态基础好,是建设丰产优质油茶基地和茶叶等林特产品基地的有利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全镇共5047户,总人口16153人,土地总面积121299亩,水田6875亩。2009年全镇人均收入5301元,其中林业收入1974万元。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以农业为主的种植业和外出务工。 (三)油茶产业现状 全镇现有油茶面积2100亩,多为八十年代初栽种的,原由集体管理,九十年代中期承包到户,剩余劳力逐渐向油茶产业转移。镇里通过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培训,摸索了一套管理经验。每一年铲扶1~2次,施肥1次,每三年深挖垦复1次的管理方式已成为人们的传统管理模式,油茶收入逐年增加。2009年全镇总产茶籽4.5万公斤,油茶产值仅18万元。 目前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地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开发的,品种老化,树龄较大。二是由于经营水平较低,除垦复施肥外,先进生产技术难以推广。三是油茶产品的精加工和品牌建设还比较滞后。 (四)油茶产业发展前景

油茶教学大纲.doc

精品文档 教学大纲 工种: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生产栽培技术专项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大纲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和运用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病虫害防 治方法。达到油茶种植丰产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提要及课堂分配 章节内容课时 油茶的特色与前景 油茶品种选用原则 油茶苗木选用技术 油茶造林整地技术室 油茶栽植技术 内 抚育管理技术 授 课主要病虫及防止性根腐 病 油茶果收获处理技术简述油茶的特色和市场前景 地域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一致 性原则。 建议用1—2 年生的嫁接容器苗 成基质苗,杜绝用实生苗。慎用 扦插苗。 林地选择。整地技术,包括:时 间、方式、施基肥。 选用季节的方法、密度、林后补 植。 抚育内容与方法、次数、季节、 养分管理、修技和整形技术。炭 疽病、软腐病、茶苗菌核及防治 方法 油茶果实成熟标准、收摘季节油 茶果的处理,果籽处理。 2 1 2 2 6 4 2 林地综合利用技术混作技术、油茶林放蜂技术室外油茶栽植技术栽植苗术、修枝整形技术 实习病虫害防治应用有关药物、防治病虫害 合计1 7 3 30

三、教学要求 1、通过室内讲课,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油茶的栽种及管理技术, 真正掌握标准化栽培技术。 2、通过室外实习,理论联系实践,使学员既有相关理论知识, 又有独立操作的专业技能。 四、教学内容 1、油茶的特色与前景: ⑴油茶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根据我国的地理条件和不同特种生态性分为西南高山、华南丘陵、华中和华东丘陵及北部边缘 四大分布区。油茶树寿命长达百年,经济收益期达40—50 年。 ⑵根据中医论述,油茶全身是宝。茶油长期食用能降低人体血清中的 胆固醇、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疗效显著。同时具 有养颜护肤等功效。消化吸收率达90%以上。特别是对产妇后复原能起良好保健作用,是油中之王。在工业、医药、美容等多方面用途。 2、良种选用技术: 油茶优良品种是油茶丰产的基础,选用良种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⑴品种的地域性原则 目前各地选育出的油茶良种均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选用良种时应根据气候地域相似性原理,选择适应本产区的且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或认定的品种或品系。 ⑵品种的多样性原则 由于油茶是异花虫媒授粉,自花不孕或少孕树种,因此,须选用

Visio流程图符号含义以及标准规则

Visio流程图符号含义以及标准规则 标准程序流程图的符号及使用约定 一、引言 程序流程图(Progran flowchart)作为一种算法表达工具,早已为工国计算机工 作者和广大计算机用户十分熟悉和普通使用.然而它的一个明显缺点在于缺乏统一 的规范化符号表示和严格的使用规则.最近,国家标准局批准的国家标准(GB1525- 89)<<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 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为我们推荐了一套标准化符号和使用约定,根据这一标准画 出的程序流程图我们称为标准流程图. 1.程序流程图表示了程序的操作顺序.它应 包括: (1)指明实际处理操作的处理符号,包括根据逻辑条件确定要执行的路径的符号. (2)指明控制流的流线符号. (3)便于读写程序流程图的特殊符号. 二,符号 常见的流程图符号及含义 图标符号名称详细注释 数据表示数据,其中可注明数据名,来源,用途或其它的文字说明.此符号并不 限定数据的媒体. (斜四边) 处理表示各种处理,过程/活动描述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 从而使信息的值,信

(矩形) 息形世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或确定对某一流向的选择.矩形内可注明处理名或其简工功能. 待定带有双纵边线的矩形表示已命名的特定处理.该处理为在另外地方已得到详细说明的一个操 处理作或一组操作,便如子例行程序,模块.矩形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准备表示准备.它表示修改一条指令或一组指令以影响随后的活动.例如,设置开关,修改变址寄 (长六边) 存器,初始化例行程序. 判断表示判断或开关.菱形内可注明判断的条件.它只有一个入口,但可以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出 (菱形) 口,在对符号内定义折条件求值后,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出口被激活.求值结果可在表示出口路 径的流线附近写出. 循环表示循环的开始和循环的结束.两种循环:一对符号内应注明同一循环标识符.可根据检验终 (上/下) 止循环条件在循环的开始还是在循环的末尾,将其条件分别在上界限符内注明(如:当A>B)或

油茶种植精准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茶种植精准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是2011年4月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注册的一家以油茶种植的专业合作社,该社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有入社农户685户,入社山地面积18320亩,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组织社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实行油茶标准化生产,可使农户亩增收达2400元以上。同时,聘请了两位林业主管部门高级工程师担任该社的技术顾问,为该社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 该社旨在带领广大林农,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能源战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当代林业科学种植技术,优质的改良品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林木、林地的快速发展和高效的经济收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1.2 项目建设方案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名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射埠镇杉山村、团山村、板桥村、杉仙村、新燎村、桥梁村、泉江村。

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引进优良无性系列油茶品种,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12000亩,盛产期年产茶油480吨。 1.2.3 技术、设备 本项目油茶种植工艺技术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院,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油茶行业标准以及湖南省林科院取得的科技成果规划设计。中国林科院研发的油茶芽砧嫁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油茶无性系的推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培养、扦插繁殖等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这些技术技术来源可靠。且适宜于湘潭气候条件及种养殖环境,具有可行性。 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12000亩,修筑农用道路50公里、防火线20公里,购臵挖掘机二台,建蓄水池2500立方米。 该项目建设期限四年,从2011年10月至2015年9月。 1.3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12000亩,项目总投资2160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省财政补助1000万元,合作社自筹210万元,农户投工投劳折资950万元。 1.4 项目效益

咸宁油茶概况

咸宁油茶概况 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其种子榨出的油(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食用、药用、环境四个方面。油茶性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由于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我国油茶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五省,全国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市场明显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咸宁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水量1577.4mm,年平均日照时数1754.5h,年平均无霜期245~258天,咸宁地处幕阜山脉丘陵地带向江汉平原过度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而有之,土壤肥沃,红黄壤偏酸,天然适合油茶的种植。 一、咸宁油茶的历史和现状 咸宁市早在500多年前就开始了人工油茶种植,群众基础甚好,技术、经验等也有丰富积累,加上咸宁气候温和,土壤呈酸性,有200多万亩林地适宜油茶种植。使咸宁市拥有持续性的开

发油茶产业的优势。 目前咸宁市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整合农业开发综合项目、油茶标准化示范项目和低产林改造项目资金,用于油茶基地建设,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2012年,咸宁市年加工油茶1.2万多吨,油茶产业产值达到21亿元。自2013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咸宁市召开以来,咸宁市的油茶产业迅猛发展。2014年咸宁市计划育苗950万株,1~4月份全市已新完成油茶育苗面积440亩以上,销售苗木数量超670万株,实现油茶综合产值7亿元。全市现有油茶面积50万亩,年产茶油3000多吨,仅茶油年产值就达4.5亿元。全市所辖的6个县市区已有通城、嘉鱼、崇阳被命名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咸安、赤壁、通山三县市区也十分适宜发展油茶,咸宁正在申报创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咸宁市林业局也积极与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局进行联系,做好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申报后续工作,力争早日获得国家林业局授牌。 咸宁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通城县的油茶产业发展最为明显。截止2013年底,该县油茶种植面积21.9万亩,占全县山林面积的20.7%,已是全国油茶基地建设重点示范县;年综合产值近10亿元,占全县GDP的11.8%;茶籽收购范围覆盖鄂、湘、赣、粤、桂等地,带动农民年创收1.5亿元以上。仅通城四庄乡万亩小井油茶基地建成的5080亩油茶林,预计年总产茶籽100万公斤以上,年销售收入可达1200多万元。 二、咸宁油茶的发展和前景 2009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咸宁市政府抓住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创建全国油茶建设示范市,全力打造百亿元油茶产业:从通山县大畈到通城县塘湖沿线百公里油茶(木本油料)走廊。将油茶产业列入全市六大特色农

我国油茶产量及产值

我国油茶产量及产值 油茶树一般需要5年左右才能结果,前4、5年属于低产期,到第10年才进入高产期,之后产量逐渐递增,每年中秋后可收成一次,总收益期可达50年。有专家推算,一颗油茶树能产50多公斤生油茶籽,可榨约15公斤茶油[17]。 我国是世界上木本食用油料作物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木草本油料种植面积约2.3亿亩。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耗食用油为15kg,而我国人均年消耗量还不到10kg。虽然在大力发展茶油产业,不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的同时,不难发现,我国油茶的产量并不高。 2005年时,由于茶油品质不高,云南省富宁县每667m2油茶林产出的成品油为5-8kg,而出油率仅为10%-16%。从2008年起,开始大量培育优良品种,特别是在湖南长沙全国油茶现场会后,开始规模化新造油茶两种林,从栽培只加工利用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我国油茶向产业化发展新模式迈进。我国山区的年产油量也从每亩3-5公斤提高到了30-50公斤,使亩产值突破了3000元。 由于新品种少,良化程度低,而且我国大部分油茶林是80年以上的实生老林,通过连年栽培同种油茶,很容易导致土壤中供油茶吸收的肥力不足,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产量低且不稳定,效益下降。然而低产林的改造又需要大量优良品种的油茶补充,由于苗木的繁殖主要采用芽苗砧嫁接育苗,其繁殖技术难度大,程序复杂,育苗周期较长,成本高等因素,良种苗的严重缺乏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18]。因此,茶油的产油量虽有提高,但仍不乐观。 表3:全国主要城市油茶籽生产情况单位:吨 地区油茶籽产量 全国合计1480044 湖南516808 江西427212 广西151503 浙江48860 福建81899 广东60393 湖北82916

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 (2005-02-22 08:22:38) 编者按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尺”。推行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实行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操纵,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推进农业标准化已刻不容缓。其一、农业标准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2 006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将终止。按照世贸组织协议,届时将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放宽进口配额和数量限制,给予农产品进口商全面的贸易权和分销权。面对猛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解决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咨询题,我们的农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能力。其二,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进标准化生产,进展精准农业,能够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够拉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其三,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可连续进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工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比较严峻,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生态环境,制约着农业可连续进展。解决这些咨询题的全然措施确实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我省现有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个,示范面积达26.8万公顷。20 04年,我省提出了近3年的农业标准化的要紧目标,即每年制定省级农业地点标准100项左右,初步建立健全全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农业标准体系;全省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都市销售的可食用农产品90%以上符合国家有关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国家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综合标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省级达到60%以上。如何加速我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进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本报特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进行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