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全套教学课件

考核办法
➢ 笔试占30%,笔试不过,有机化学实验成 绩不过。
➢ 总成绩:30%笔试+20%出勤+20%操作 +30%实验报告
有机实验项目顺序
环己烯的制备 P83 1-溴丁烷的制备 P89 苯甲酸的制备及提纯 P108 乙酰苯胺的制备及提纯 P116 肉桂酸的制备 P145 正丁醚的制备 P101
➢药品不要沾在皮肤上,尤其是极毒的药品。实验完 毕后应立即洗手。称量任何药品都应使用工具,不得 用手直接接触。
实验室安全须知
中毒预防:
➢使用和处理有毒或腐蚀性物质时,应在通风柜中进 行,并戴上防护用品,尽可能避免有机物蒸气扩散在 实验室内。 ➢对沾染过有毒物质的仪器和用具,实验完毕应立即 采取适当方法处理以破坏或消除其毒性。 ➢不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食物在实验室易沾染有 毒的化学物质。
仪器的领取与维护
➢每人在第一次上课时在准备室领取一套玻璃仪器,领取 后应按清单点数并洗净,不够需到准备室补齐。 ➢实验过程中应小心使用玻璃仪器,若发生仪器损坏,应 及时到准备室报告并领取新仪器,同时承担部分费用。 ➢每次实验后应将自己的所有玻璃仪器收好保存在柜中。 ➢所有课程结束后,清点仪器交还回准备室,缺损的需补 齐,并体
用于油类、有机溶剂、精密仪器、高压电气 设备。
二氧化碳 灭火器
液态CO2
用于电器设备失火及忌水的物质及有机物着 火。注意喷出的二氧化碳使温度骤降,手若 握在喇叭筒上易被冻伤。
NaHCO3等盐 用于油类、电器设备、可燃气体及遇水燃烧 干粉灭火器 类与适宜的润 等物质着火。
滑剂和防潮剂
实验室安全须知
爆炸预防:
➢常压操作加热反应时,切勿在封闭系统内进行。在 反应进行时,必须经常检查仪器装置的各部分有无堵 塞现象。 ➢减压蒸馏时,不得使用机械强度不大的仪器(如锥 形瓶、平底烧瓶、薄壁试管等)。必要时,要戴上防 护面罩或防护眼镜。
《大学有机化学》PPT课件

CH3CH2CH2CH3
普通命名:正丁烷 系统命名:丁烷
CH3CH2CH2CH2CH2CH2CH3
正庚烷 庚烷
支链烷烃可看作是直连烷烃的烷基取代衍生物。系统 命名时, 主要是确定主链及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和名称。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
上页 下页 首页 16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烃基及其命名
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原子团叫做烃基。 脂肪烃基:脂肪烃去掉1个H所剩下的部分。“R-” 烷基: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部分。
2,5-二甲基-3-异丙基己 烷
CH3 CH3
2,5-二甲基-4-异丙基己
烷
邓健 制作 张静夏 审校
上页 下页 首页 21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第一节 烷烃(二、异构,
CH3 CH3-CH CH3
CH3-CH2-CH2—CH—CH—C—CH2-CH3
CH2
CH2
CH2
CH3
CH3
3-甲基-3-乙基-5-丙基-4-异丙基
第一节 烷烃(一、结构
实际上碳原子并不直接以激发态的原子轨道参与形成共价
键, 而是先杂化,再成键。形成烷烃时,碳原子取 sp3 杂化。
z
四面体结构, 轨道间夹角
为 109.5o.
sp3杂化
x
y
激发态: 2s1 + 2px1 + 2py1 + 2pz1
1s22(sp3)12(sp3)12 (sp3)12(sp3)1
z
x
y
90℃
激发态: 2s1 + 2px1 + 2py1 + 2pz1
假想的甲烷结构
设计与制作 邓健 张静夏
有机化学-邢其毅课件(全)

供电子诱导效应(+ I):
O
COO
(CH 3)3C
(CH 3)2CH
CH3CH2
CH3
H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和试剂的分类
一、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1、 均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原子或原子 团。均裂生成的带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自由基, 或游离基。
自由基不带电荷,呈电中性。有很高的化学活性。 自由基反应:通过共价键的均裂而进行的反应。
键矩:极性共价键正或负电荷中心的电荷(q)与两 个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的乘积叫键矩(u)。
化学键的极性:以键矩又称偶极矩()来量度。
偶极矩是向量,带有方向性,一般以“ ”来表示,
箭头表示从正电荷到负电荷的方向。
Cl
多原子分子的偶极矩是分子中各个 键的偶极矩的向量和。 H Br
μ = 2.60 × 10-30 C.m
有机化学的任务
1.发现新现象(新的有机物,有机物的新的来源、 新的合成方法、合成技巧,新的有机反应等) 2.研究新的规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反应机理等) 3.提供新材料 (提供新的高科技材料,推动国民经 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4.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与有机化学的结合)。
6、 学习有机化学的要求
1)、认真听课,作好笔记。 2)、勤思考、多提问,再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学完每章,应归纳、总结。掌握该章的重点、难 点和规律。 4)、按时独立的完成作业。 5)、参阅有关的资料(参考书、杂志)。 6)、重视有机实验,以实验促进学习。
键角反映了分子的空间形象。 键矩和键的极化性反映了分子的化学反应活性,并影 响它们的物理性质。
键能:气态时原子A和原子B结合成1molA-B双原子分子(气 态)所放出的能量。通常键能愈大,键愈牢固。
《金属有机化学》ppt课件

目录
• 金属有机化学概述 • 金属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 合成方法与反应机理 •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设计 • 在材料科学中应用 • 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金属有机化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金属有机化学是研究金属与有机化 合物之间相互作用、反应机理以及 合成应用的一门学科。
金属有机催化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利用金属有机催化剂的高效性和选择性,合成具有复杂结构的抗肿瘤药
物分子。
诊断试剂和治疗手段创新
金属有机荧光探针
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荧光性质,设计合成具有高灵敏度、高选 择性的荧光探针,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早期诊断。
金属有机光动力治疗剂
将具有光敏性质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光动力治疗剂,通过光照激 活产生细胞毒性物质,杀死病变细胞。
与材料科学的关系
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材料科学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金 属有机框架材料、金属有机 配合物等。
02
金属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 质
金属-碳键结构特点
金属-碳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的电子云重叠,形成共 价键。
键长与键能
金属-碳键的键长通常比碳-碳键长,键能相对 较低。
键的极性
金属-碳键具有极性,金属原子通常带部分正电荷,碳原子带部分负电荷。
催化剂设计策略与未来发展趋势
催化剂设计策略
针对特定反应选择合适的金属中心、配体及反应条件,优化催 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高效、环保的催化剂,降低贵金属用量,提高催化剂的再 生和循环使用性能;探索新型催化反应和催化材料,拓展金属 有机化学的应用领域。
05
在材料科学中应用
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第1课时课件(21张)

其中__8_、___9____为环状化合物中的芳香化合物
OH
NO2
10、苯酚 11、硝基苯 12、萘
链状化合物__无____。环状化合物__1_0__-_-_-_1__2___,
其中_____无_____为环状化合物中的脂环化合物,
其中__1_0_-_-_1_2___为环状化合物中的芳香化合物。
下列三种物质有何区别与联系? A芳香化合物: 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
CH3 CH 2 CH2 CH2OH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脂环化合物
(有环状结构,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含有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芳香化合物
(含苯环) OH
树状分类法!
练习:按碳的骨架分类:
CH 3 CH 2 CH 2 CH 3
1、正丁烷
CH3 CH 2 CH2 CH2OH
2、正丁醇
OH
的组成和结构更象无机物,所以将它们看作无机物
2.有机物组成元素:
都含有C、多数的含有H,其次含有O.N.P.S 卤素等
3.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就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 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一、有机物的分类 分类方法:P4
1、按碳的骨架分类。
CH 3 CH 2 CH 2 CH 3
{ { 有机物
电性 电中性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存在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按碳的
链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有 机
骨架分 类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烷烃、烯烃
化 合
烃 炔烃、芳香烃
物 的 分
按官能 团分类
烃 的
有机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重排反应通常发生在含有不稳 定结构或官能团的化合物中, 需要加热或加入催化剂。在重 排过程中,分子的骨架结构可 能发生变化。
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 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合成 具有特定结构或官能团的有机 化合物。同时,重排反应也是 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 重要手段之一。
08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 用
定义
特点
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 于合成各种烯烃、醇、醛、酮等有机化合物。
应用
加成反应通常发生在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上,需要一定 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
消除反应
定义
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
等),形成不饱和键的反应。
种类
包括脱水消除、脱卤化氢消除、 热消除等。
反应。此外,醇还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酚类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羟基(-OH)官能团,通 式为Ar-OH,其中Ar为苯基或其衍生物。
物理性质 酚类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的固体或液体,具有特殊 的气味和较强的毒性。酚的熔点和沸点较高,易溶于有机 溶剂。
化学性质
03
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如与氢气加成生成醇,被弱
氧化剂氧化成酸。
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羰基(C=O)两侧连接烃基或芳基,无双键性质。
物理性质
沸点较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主要发生加成和还原反应,如与氢气加成生成醇,被还原剂还原 成仲醇。
醌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04
醇、酚、醚类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01
结构特点
有机化学(第四版)全套课件(新)

酚的命名、结构和性质
命名
01
酚的命名与醇相似,通常以羟基所连的芳环作为母体,再加上
羟基的位置和数目来命名,如苯酚、甲酚等。
结构
02
酚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结构。根据羟基的
数目和位置,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等。
性质
03
酚具有弱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此外,酚还能发生氧化、
取代、缩合等反应。
• 溶剂效应:溶剂对亲核取代反应也有影响。极性溶剂有利于SN2反应的进行, 而非极性溶剂有利于SN1反应的进行。此外,溶剂的粘度、极性等性质也会影 响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 温度和催化剂:温度对亲核取代反应的速率也有影响。一般来说,升高温度有 利于反应的进行。有些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需要催化剂的参与,如路易斯酸 等,它们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芳香烃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即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例如,二甲苯有三 种同分异构体: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芳香烃的性质
芳香烃的物理性质与其结构密切 相关,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亲 电取代反应,如硝化、磺化、卤 化等。此外,还可以发生加成反
应和氧化反应等。
不同结构的芳香烃具有不同的化 学性质。例如,苯环上带有给电 子基团的芳香烃更容易发生亲电
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一个平面六 边形结构,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两个碳原子和一 个氢原子形成σ键。
苯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如亲电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芳香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
芳香烃的命名通常以苯环为母体,侧链作为取代基进行命名。
当苯环上有多个取代基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命名原则,如编号最小原则、优先顺序 原则等。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ppt课件

03有机物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氧、氮、硫、磷等元素;无机物则可能包含各种元素。
组成元素有机物分子结构复杂,具有同分异构现象;无机物分子结构相对简单。
结构特点有机物大多具有可燃性、难溶于水、反应速率较慢等性质;无机物性质各异,有些具有与有机物相似的性质。
性质特征有机物与无机物区别古代人们对天然动植物和矿物的利用,如木材、药材、染料等。
萌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贝采利乌斯等化学家提出有机化学概念,并合成尿素等有机化合物。
创立时期19世纪中后期,合成染料、香料、药物等有机化合物的出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
发展时期20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和化学方法的不断进步,有机化学在合成、结构、反应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现代时期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命名分类根据碳骨架形状,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根据官能团类型,可分为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羧酸类等。
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包括选取主链、编号原则、官能团优先顺序等。
常见的命名法有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和衍生命名法等。
01结构特点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
02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03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主要发生取代反应,如卤代反应。
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
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较为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030201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
结构特点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物理性质非常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化学性质1 2 3含有苯环或其他芳香环结构。
结构特点具有特殊芳香味,沸点、熔点较高,密度较大。
物理性质相对稳定,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化学性质芳香烃结构和性质卤代烃结构和性质卤代烃的分子结构由烃基和卤素原子组成,卤素原子与烃基通过共价键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一、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
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
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
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
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
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
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
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
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
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
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
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
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
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
2
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和递变性。
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
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
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
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
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
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
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
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
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
这一节,通过约20min的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
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
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
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
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
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
3
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
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
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
以然。
3.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
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
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
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
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
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记忆能力的培养
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不记则思不起”,没有记
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了基矗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
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
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
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
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
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我还提醒同学根据实
验现象进行记忆,如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实验有红色沉淀物(Cu2O)生成
以帮助记忆这个反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