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冬成都市重污染事件气象条件分析

合集下载

成都市空气污染物季节性变化规律

成都市空气污染物季节性变化规律

成都市空气污染物季节性变化规律作者:巫升平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23期摘要:21世纪以来,成都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新一线城市。

然而伴随而来的确实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重。

本文通过空气质量指数(AQI)及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来研究成都市空气污染物季节性变化规律,为成都市空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制定治理措施。

结果表明,成都市空气污染物主要受到盆地地形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冬重夏轻特征,一年之中污染最严重的季节为冬季,空气质量最好的季节为夏季。

成都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交通运输与土建施工过程中的有害气体及扬尘。

关键词:成都市;空气污染;AQIAbstract:Air pollution in Chengdu,one of China’s firsttier cities, cannot be ignored as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Major air pollutants are analyzed on a seasonal basis in the thesis through AQI and concentration changes, so that a better a better treatment can be offered.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concentration of air pollutants in Chengdu, mainly affected by basin, changes seasonally, highest in winter and lowest in summer. And climate condition is also one of reasons of such phenomenon.Key words:Chengdu;air pollutants ;AQI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成都地区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成都地区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23, 13(10), 1216-1229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ghttps:///10.12677/ag.2023.1310116成都地区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朱心悦1,赵欢1,张小玲2,3,党莹2,康平2,31成都市气象局,四川成都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3成都平原城市气象与环境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四川成都收稿日期:2023年9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8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7日摘要利用2015~2020年成都市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区域内国控环境监测站数据,分析了成都市臭氧年际和月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臭氧浓度和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2015~2020年成都市臭氧超标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9.9%,占总超标天数的三分之一,且占比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成都地区除PM2.5外的第二大污染物。

臭氧月平均浓度和月臭氧污染日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M”型双峰分布特征,7月达到峰值。

臭氧浓度日均值与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最低相对湿度呈明显负相关。

气象条件定量分析显示,2016~2019年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浓度的下降,2020年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浓度的上升。

关键词臭氧污染,气象因子Analysis on the Ozone Pollution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ingFactors in ChengduXinyue Zhu1, Huan Zhao1, Xiaoling Zhang2,3, Ying Dang2, Ping Kang2,31Chengdu Meteorological Bureau, Chengdu Sichuan2Plateau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3Chengdu Plain Urban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Sep. 11th, 2023; accepted: Oct. 18th, 2023; published: Oct. 27th, 2023朱心悦 等Abstract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data from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ites from 2015 to 2020 in Chengdu, the annual and monthly variation of ozone pollu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zone polluted days account for 9.9% of the total monitoring days, accounting for about a third of the total polluted days from 2015 to 2020. The propor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trend of monthly mean ozone concentration and monthly ozone polluted day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showing an “M” type bimodal distribution feature, reaching its peak in July. The daily average ozone concentra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aily max 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hours,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in relative humidi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hows that from 2016 to 2019,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conducive to a decrease in ozone concentration, while in 2020,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conducive to an increase in ozone concentration.KeywordsOzone 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Factors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臭氧污染为代表的光化学污染日趋严重。

2018年12月28-31日武宁县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2018年12月28-31日武宁县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2018年12月28-31日武宁县暴雪天气过程分析2018年12月28-31日,武宁县遭遇了一次罕见的暴雪天气。

这场暴雪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交通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这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暴雪天气的形成、发展和影响。

一、气象背景武宁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12月底,气温通常较低,降水量也较大,这是暴雪天气形成的基础条件。

此次暴雪的形成,与较强冷空气南下和湿气较大的暖湿气流相遇有关。

12月28日开始,冷空气持续南下,与暖湿气流相遇,形成了较大的降雪条件。

二、天气过程分析1. 12月28日当天,武宁县上空出现了明显的云团,从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出云团范围较大,且厚度较厚。

这表明冷空气较为强劲,湿气较为充足。

气象局发布了降雪预警,提示当地居民注意防范,特别是交通出行。

随着冷空气的持续南下,降雪逐渐加剧。

气象局发布了暴雪预警,提醒居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山区和乡村地区。

交通部门也发布了道路结冰预警,提醒司机们注意行车安全。

暴雪天气持续,积雪深度已经达到了20厘米以上。

多个乡镇的交通出现了严重堵塞,部分公路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结冰,交通瘫痪。

市民纷纷在家中囤积食物和生活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暴雪天气逐渐减弱,但是积雪仍然很厚。

气象部门发布了道路结冰预警,提醒居民减少出行,特别是乡村和山区地区。

交通部门积极组织清雪和除冰,希望尽快恢复通行。

三、影响分析1. 交通受阻此次暴雪天气给当地交通带来了严重影响。

由于积雪和结冰,道路通行受阻,部分道路甚至完全封闭。

公共交通受到严重影响,许多公交车和班车无法按时到站,给出行带来了不便。

2. 生活受影响暴雪天气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断电,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储备也出现了短缺局面,部分市民无法解决基本生活需求。

3. 农作物受灾此次暴雪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特别是一些早熟作物和蔬菜,由于遭受严寒和冰雪的侵袭,受灾严重。

成都市2017年12月下旬重污染过程及气象条件特征

成都市2017年12月下旬重污染过程及气象条件特征

成都市2017年12月下旬重污染过程及气象条件特征佚名【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18(036)006【摘要】2017年12月17日至2018年1月2日成都市发生一次重污染过程,利用中国生态环境部提供的成都市6个站点逐时环境监测资料,以及对应时次高空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本次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和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在污染主要时段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后期逐渐转为粗颗粒物.污染开始阶段,成都上空位于高压脊前,受下沉气流控制,AQI持续上升;污染加强阶段,成都位于平直西风带中,垂直运动弱,污染进一步加强,AQI持续在200以上;污染减弱阶段,由于北方冷空气和南支槽东移,成都上空西风加强,有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AQI逐渐降低.污染物浓度从每日傍晚到次日正午逐渐上升,午后至傍晚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风速与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相反,地面相对湿度、逆温层厚度和强度的变化趋势与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相近.小股冷平流可使AQI有短时下降现象,而冷空气明显南压造成持续的冷平流以及地面风速增大,能有效地破坏逆温层,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污染浓度的明显降低.【总页数】8页(P1012-1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3【相关文献】1.2017年初一次四川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综合分析 [J], 邵梦琪;甘维金;向卫国2.2017年初一次四川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综合分析 [J], 邵梦琪;甘维金;向卫国;3.2017年1月沈阳和松辽平原地区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影响机理分析 [J], 杨元琴;王继志;张小曳;车慧正;仲峻霆4.长沙市2019年12月一次重污染过程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成因分析 [J], 金红红;肖童觉;黄河仙;陈阳;郭倩5.2016-2017年冬季华北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J], 滑申冰;师华定;王堃;高佳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都市空气质量状况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

成都市空气质量状况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

学, 硕士 , 助工 。主要从事气 候可行性论证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
价工作 。
环境研究 与监测
第2 8卷
2 . 1污染物 浓度分 布
无;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仅 在 5 月 出现 l d 。
+ I 级 + I I 级 I I I 级 + I V 级
由图 1 可 看见 , 污 染物 P M。 。 浓度 变化 曲线 随 季节 变 化 幅度 较 大 , 污染物 N O : 及S O : 随 季节 变 化 幅度 较
在不同的气 象条件影 响下 , 所产生 的空气污染状况
本文 以成都市区为研究对象 , 分析了 2 0 1 0 年成
差别 可 能会 非 常 大 。 已有许 多 学 者对 中 国不 同城 市 都市空气污染指数 、 大气污染物浓度状 况和同期 的 空 气 污染 与 气 象条 件 关 系进 行 了研 究 。邱 粲 等 1 6 1 对 气 象 要 素 , 较 为 客 观 地 分 析 了气 象 条 件 对 成都 市 区 济南 市 近 1 0 a 逐 日空气 污 染 指 数 及 同期 气 象 资 料 进 空气 质 量 的影 响情 况 , 为 成 都 市 今 后 实 施 城 市 大气
关键词 : 空气质量 ; 气象条件 ; 相关分析 ; 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 : X 8 2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 G) 0 1 _ 0 o 7 9 ( 2 0 l 5 ) 0 3 — 2 9 — 3 2 — 0 4
随着 城市 的迅 速发 展 、 人 口数量 增 加 、 能 源 消耗 以上 的天气形势主要包括 S W 暖湿气流 、 弱冷空气影 增大 , 城 市 大 气 环境 已 发 生 了 巨大 的变 化 , 雾霾 、 酸 响 后 期及 副 热 带 高压 减 弱等 。张 文 静 等 [ 9 1 对 西 安 市 雨 和 臭 氧 等 区域 性 大 气 污 染 问题 频 频 发 生 , 对 人 类 2 0 1 0 年 大 气环 境 主要 污 染物 的时 空分 布特 征及 各 种 身 体健 康 、 生活 等 各方 面 都带 来 了不利 影 响 , 大 气污 气 象 条 件 对 城 市 大 气 污 染 的 影 响进 行 了分 析 , 总 结 染 问题 已成 为 当今 各 国关注 的最 为重 要 的环 境 问题 出西 安 市 区 风 速 对 污 染 物 浓 度 的影 响 非 常显 著 , 而 之 一 。相 关 研 究 表 明 , 气 象 条 件 对 大 气 污 染 的 扩散 降 水 对 污 染 物 的 稀 释 作 用 很 强 , 但 在 降 水 量 小 于 传 输 有 着 密 切 影 响n - 5 ] 0同 一 污染 源 排 放 的 污染 物 , l mm时浓 度 不降反 增 。

成都市大气污染研究完成版

成都市大气污染研究完成版

成都市大气污染研究摘要:随着成都市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引起了政府、社会、居民的关注。

本文从成都市大气污染现状出发,利用意愿调查评估法调查了成都市居民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to-Pay),得出了成都市居民每年为生活在空气质量较高的城市最多愿意支付的费用,并对改善成都市大气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成都市;大气污染前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耗急剧上升,GDP也在快速的增长,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十分突出。

2014年年初,全国多个城市产生了“雾霾”现象,空气质量监测屡屡不达标,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如何在发展与竞争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1、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

意思即是,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

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

二、成都市大气污染现状成都市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地带,经济基础良好,2013年成都市实现生产总值9108.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3977元,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位置。

随着近年来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成都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现象时有发生,以城区地区较为严重,特别是阴天,能见度十分低,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与出行。

2012年上半年,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达到了0.029毫克/立方米、0.050毫克/立方米、0.121毫克/立方米。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6.4%,污染天数43天,优良天数139天,空气质量总体上较上年同期变差。

2013年2月,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成都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按新标准AQI评价优良率25.0%,全月环境空气质量7天良,9天轻度污染,4天中度污染,6天重度污染,2天严重污染,在74个已实施新标准的城市中,成都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64。

成都平原地区秋冬季节空气污染及其气象特征分析

成都平原地区秋冬季节空气污染及其气象特征分析

n
∑( xi − x )(i − t )
∑ ∑ rxt =
i =1
n ( xi − x )2 n (i − t )2
(1)
=i 1=i 1
3. 成都平原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3.1. AQI 变化特征
3.1.1. AQI 年际变化趋势 定义空气质量等级是优、良两档的天数所占比例为良好率。表 1 为成都平原五个城市 2014~2016 年
DOI: 10.12677/gser.2019.84034
325
地理科学研究
范晏辰
பைடு நூலகம்
逐年各级空气质量等级所占比例及良好率分布。统计结果表明,成都平原一年中平均有 253 天空气质量 良好,污染状况以轻度污染为主的平均有 78 天,占全年的 21.48%,严重污染极少见,仅成都和眉山监 测到。比较五个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年平均值,可见绵阳空气质量相对最好,其次为资阳,而成都最低。 另外,由 AQI 年际变化可见 2015 年绵阳空气质量良好率高达 83.20%,较 2014 年同期增长 32 天,显示 了当地开展的城区工业燃煤锅炉企业整治及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颇有成效。
关键词
成都平原城市,大气污染物,污染气象特征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季月平均风速变化和静、小风出现的频率。绘制 PM10、PM2.5 的平均质量浓度随风速变化柱形图,结合 成都平原秋、冬季静小风的原因,分析地面风速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一、引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

高温极端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成都平原作为中国内陆城市之一,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陷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困境。

在高温条件下,成都平原的臭氧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本文选择了一次典型的臭氧污染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高温极端天气对成都平原臭氧污染的影响及臭氧污染的形成过程。

二、成都平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四周被山脉环绕,地势相对低洼,且城市规模庞大。

其地势和地理位置使得湿润的气流容易停滞在这一区域,空气扩散能力受限,易形成温室效应。

成都平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湿度相对较大。

三、高温极端天气对臭氧污染的影响机制1. 温度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高温天气下,温度升高会加速光化学反应的进行,有助于臭氧的生成。

高温环境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光照下发生复杂的氧化和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臭氧。

2. 太阳辐射强度增加高温天气下,太阳辐射强度会增加,这会促进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光解反应,从而生成臭氧。

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也会加剧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进一步加剧臭氧的生成。

3. 温度对大气稳定度的影响高温天气下,大气的层状结构比较稳定,空气的竖向对流较弱。

这种不利于空气的混合,使得臭氧在较低高度积累,从而导致地面臭氧浓度升高。

四、臭氧污染过程分析以2019年7月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事件为例,对臭氧污染过程进行分析。

1. 温度异常升高2019年7月中旬,成都平原遭遇了一次高温极端天气,日平均气温超过35摄氏度。

该天气持续了几天,使得成都平原的大气温度明显偏高。

2. 持续高强度太阳辐射在高温天气的配合下,太阳辐射强度也大幅增加。

持续的高强度太阳辐射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9, 9(7), 627-638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journal/aghttps:///10.12677/ag.2019.97067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forHeavy Pollution Events in Chengdu in theEarly Winter of 2018Yuzhang Tang, Dongbei Xu*, Yuqing Gou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July 4th, 2019; accepted: July 19th, 2019; published: July 26th, 2019AbstractFrom December 11 to 22, 2018, a heavy pollution process lasting for 12 days took place in Chengdu.Based on hourl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from 7 sites in Chengdu, provided by Ministr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hina, observation data of Wenjia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Chengdu, sounding data of Wenjiang station from University of Wyoming and 2.5˚ × 2.5˚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meteorological pollution parameters, wind speed characteristics of 850 hPa and 925 hPa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background in this proces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was the primary pollutant in the heavy pollution process, and the pollution was more serious in the later stage than in the earlier stage. There were 3 key fac-tors for pollution accumulation. First, the upper air of Sichuan basin maintained a straight westerly wind or was controlled by the northwest airflow in front of the ridge, resulting in weak vertical movement. Second, low-level warm advection reduced the bottom height of the inversion layer, which limited the height of the mixing layer and reduced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ird, atmosphere under 850 hPa horizontal wind speed was small. The horizontal wind speed on the iso-baric surface of 850 hPa and 925 hPa was a good indication for pollutant accumulation and diffusion.There was a weak cold front during the pollution weather process, but it was too weak to change stable atmospheric junction completely. Therefore, the pollution weather process lasted a long time.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nd of the heavy pollution process was that the upper polar cold vortex guided the cold air southward and coordinated with the surface anticyclone to invade Chengdu from the western path, completely changing the stable atmospheric junction of the lower atmosphere.KeywordsHeavy 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version Layer, Temperature Advection2018年初冬成都市重污染事件气象条件分析唐玉章,许东蓓*,苟玉清*通讯作者。

唐玉章 等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收稿日期:2019年7月4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26日摘 要2018年12月11日~22日,成都地区发生了一次长达12天的重污染过程。

本文利用中国生态环境部提供的成都市7个站点逐时环境监测资料、成都市温江气象站观测资料、怀俄明大学提供的温江站探空资料以及NOAA 提供的2.5˚ × 2.5˚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对此次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污染气象参数特征、850 hPa 和925 hPa 水平风速特征、大气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细颗粒物是此次重污染过程的首要污染物,污染过程后期较前期严重;四川盆地高空维持平直西风或受脊前西北气流控制,导致垂直运动弱、低空出现暖平流使逆温层底部高度降低,因此限制了混合层高度,使大气环境容量减小、850 hPa 以下大气水平风速较小是污染物累积的三大关键因素;850 hPa 、925 hPa 等压面上水平风速对污染物的累积和清除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此次重污染过程中15日有一次冷空气活动,但是持续时间短,并未改变静稳的大气层结,因此,重污染过程得以维持较长时间;21~22日高空极地冷涡引导冷空气南下,并配合地面冷高压从西方路径入侵成都,彻底改变低空静稳大气层结,是此次重污染过程结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重污染,气象条件,逆温层,温度平流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排进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和自然排放。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以及汽车拥有量增加,人类活动污染物排放总量日益增加,是造成我国近些年来重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1] [2] [3]。

成都处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常年多雾,年平均风速仅为1.0 m ∙s −1,出现静风的几率较大[4],总体逆温频率较高,且以贴地逆温为主[5]。

因此,易使污染物累积,造成重污染事件,对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大气扩散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同一污染源排放所造成的地面污染物浓度可相差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这是由于大气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随着气象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巨大变化的缘故[6]。

在大气边界层高度较低、高压变性出海、偏东和偏南气流输送高湿度空气三种气象下,气溶胶吸湿增长效应显著,易导致严重灰霾天气[7]。

胡亚旦等[8]通过分析中国大陆灰霾天气分布的时空分布特征证明,在年际尺度上,霾天气与风力条件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风力条件是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最主要动力源。

一般来说,污染物浓度与风速的平方成反比,通常风速越大越有利于空中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

而长时间的小风(风速为2 m ∙s −1)或静风则会抑制污染物质的扩散,使近地层的污染物质成倍的增加[9]。

张琳娜等[10]研究发现水平扩散条件主要与冷暖平流密切相关,当低空出现暖平流时,水平扩散条件会转差;当低空出现冷平流时,水平扩散条件会变好。

气温的垂直分布表征大气层结稳定度,直接影响湍流活动的强弱,支配空气污染物的散布,而逆温层的唐玉章 等出现标志大气层结十分稳定,阻碍污染物向上扩散,往往使污染更严重[11]。

可见,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程度有显著的影响,而天气现象与气象状况都是在一定的天气形势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在污染源排放稳定的情况下,高低空的环流形势及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气污染物扩散起决定性作用[12]。

赵娜等[13]利用2013~2016年河北省196个环境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河北易出现重污染的天气进行分型,使空气污染预报更为精准。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些年成都市政府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控制人为污染源排放量,空气质量呈现逐年向好趋势。

因此,在污染源排放量减少的情况下,气象条件对于城市重污染事件形成所起作用增大。

2018年12月11日至2018年12月22日成都出现了一次历时12天的重污染过程,本文从气象条件方面入手对此次污染过程进行分析,加深对成都冬季污染特征的认识,为污染的预报及治理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2. 观测资料与处理方法污染资料使用2018年12月11日至2018年12月22日成都市7个环境监测站(沙河铺、十里店、大石西路、三瓦窑、君平街、金泉两河、龙泉驿区区政府)逐小时的污染监测数据,其监测要素有:SO 2、NO 2、CO 、O 3、PM 2.5、PM 10浓度、AQI ,首要污染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