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教案新版

内燃机教案新版
内燃机教案新版

第三节内燃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内燃机的概念,知道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体会现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2.通过模型或挂图了解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

3.能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能够简单地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对汽油机、柴油机结构的观察,有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判断的意识.

3.通过上网等各种途径收集整理有关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特点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习热机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

【教学难点】汽油机和柴油机之间的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架台、试管、金属网罩、胶塞、酒精灯、水;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实物模型.

【教学课时】1.5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利用音像资料,展示汽车运动,坦克前进的画面,然后设问:你知道汽车、坦克为什么会运动起来吗?汽车、坦克的发动机是怎样获得能量的?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师汽车、坦克的发动机其实是个内燃机,它通过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汽车、坦克运动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内燃机.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45-48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以及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热机

一、学生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师什么是热机?什么是内燃机?

生: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称为热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热机的分类和几种发动机原理”.

热机的分类和几种发动机原理(多媒体课件)

(1)热机的分类

通常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将热机分为内燃机与蒸汽发动机两类.凡燃料直接在气缸内燃烧,全部能量转变过程在气缸内完成的热机称为内燃机,如汽油机、柴油机等都属于此类.先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的一部分传给工质,再由工质将得到的能量的一部分转变为机械能的称蒸汽发动机,又称外燃式发动机.内燃机的工质是燃烧的烟气,而蒸汽发动机的工质是水蒸气.

蒸汽机在热机中是最早出现的,以后是内燃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相继交叉出现,其中内燃机应用范围最广,天空、地上、水中都有内燃机的身影.蒸汽发动机由于笨重、效率低,现在应用已不多.

(2)几种发动机原理简介

蒸汽轮机利用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从喷嘴高速喷出,冲击叶轮,使叶轮与机轴一同旋转.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很大,大型的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可达几十万千瓦.

燃气轮机基本原理与蒸汽轮机相似,但工质不是蒸汽,而是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中国民间工艺品“走马灯”即是一种原始简单的燃气轮机,早在800年前就已在我国出现.燃气轮机不仅输出功率大(可达十几万千瓦),而且效率高,可达50%~60%.

空气喷气发动机燃料在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燃烧,生成的烟气从喷口高速喷出,根据反冲原理,发动机机身将向反方向运动.

火箭发动机其结构与原理和喷气发动机相似.区别是空气喷气发动机燃料燃烧时的氧化剂(氧气)取自空气,因此空气喷气发动机只能在大气层内工作,主要用在飞机上;火箭发动机则自带氧化剂,燃料燃烧时不依赖于空气,因此可在大气层外工作,是发射人造卫星和

宇宙飞船的动力源.中国在节日放的“起花”也即是火箭的原型,中国是火箭的故乡.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1)热机定义: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再对外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热机的种类:①蒸汽机;②内燃机;③汽轮机;④喷气发动机等.

(4)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常见的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课堂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

汽油机

教师展示汽油机的实物模型,讲解结构部件名称(如图),引导学生了解汽油机的构造.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汽油机的构造:主要由气缸、活塞、进气道、进气阀、排气道、排气阀、曲轴连杆、飞轮和火花塞组成.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flash视频动画:汽油在气缸里面燃烧时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活塞移动带动曲轴转动.要使汽油机连续工作,活塞必须能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活塞在气缸内做一次单向运动,叫做一个冲程(或行程).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启发学生注意四个冲程中工作情况及能量变化).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1)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做一次单向运动叫做一个冲程(或行程).

(2)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教师再次播放汽油机工作的视频动画,并提醒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察和思考:

(1)四个冲程中气阀开启、闭合状态如何?活塞运动方向如何?

(2)吸气冲程中为什么能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进汽缸?

(3)压缩冲程中压缩的是什么?压缩到最后会有什么结果?

(4)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5)哪个冲程使机器获得动力?哪个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

学生看完视频后分组讨论,并积极回答问题:

生1:①吸气冲程: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②压缩冲程:进气阀和排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③做功冲程:进气阀和排气阀都关闭.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④排气冲程: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生2:吸气冲程中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气缸内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变小,大气压将油气混合物吸进气缸.

生3: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压缩做功,结果是使油气混合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生4:四冲程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其中“压缩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又使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生5:做功冲程中机器获得动力,排气冲程中排出了汽车的尾气.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如图),并进行比较,强调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曲轴和飞轮均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产生动力,其他三个冲程都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且消耗机械能.

例题1(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解析:判断内燃机工作过程属于哪一个冲程,需分两步:一是看气门开闭状况,二是看活塞运动情况,具体判断方法是:一气门打开,若进气为吸气冲程,若排气为排气冲程;两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是压缩冲程,活塞向下为做功冲程.本题是两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是压缩冲程.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例题2(多媒体展示)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6000r/min,则每秒钟发动机完成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__次.

解析:由6000r/min,算出飞轮每秒转动的转数为6000r/60s=100r/s.飞轮转一周完成2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为4个冲程,做1次功,飞轮需要转动2周,则每秒完成冲程数为100×2=200(个),每秒做功次数为1/2×100=50(次).

答案:20050

【课堂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

柴油机

师坦克和轮船上使用的是柴油机,柴油机是如何工作的?它的构造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柴油机”.柴油机是利用汽缸内燃烧柴油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的热机.它的构造和汽油机的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无火花塞而有喷油嘴.(教师可展示柴油机的实物模型,也可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汽油机与柴油机结构的异同)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并讲解.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多媒体课件)

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也是由四个冲程组成,曲轴和飞轮均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活塞往复两次,除做功冲程外的其他三个冲程,也是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叙述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了解柴油机的结构,同时增强对四冲程特点的理解)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都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构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和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启动时,都是靠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

②不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燃机的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汽车尾气(废气)的危害及减小危害措施,鼓励学生课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例题3(多媒体展示)下列关于柴油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柴油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四冲程柴油机每经过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就要转动四周

C.汽油机有喷油嘴,柴油机有火花塞

D.汽油机用压燃式点火,柴油机用点燃式点火

解析:由热机的概念知,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称为热机,柴油机属于热机,故A 是正确的;四冲程内燃机每经过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故B错误;在做功冲程中,汽油机是通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高温高压的油气混合物,是点燃式,而柴油机是用喷油嘴向远高于柴油燃点的空气喷射雾状柴油而使柴油燃烧的,称之为压燃式,故C、D选项错误.

答案:A

例题4(多媒体展示)某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汽缸活塞面积为30cm2,一个做功冲程活塞在汽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105Pa,飞轮1min转动1800周,当柴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求:

(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2)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3)柴油机的功率.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压力与压强的关系、功和功率的计算、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等知识.(1)已知压强p和受力面积S,根据压强定义式p=F/S的变形式F=pS,可直接求出;(2)根据求出的压力和已知压力移动的距离s,根据公式W=Fs可求出做的功;(3)柴油机工作时,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由此可根据飞轮的转速求出飞轮1s做功的次数,从而可以求出柴油机的功率.

解:(1)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F=pS=9.0×105Pa×30×10-4m2=2.7×103N;

(2)一个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功

W=Fs=2.7×103N×50×10-3m=135J;

(3)因为飞轮的转速是1800r/min=30r/s,

每秒做功次数n=1/2×30=15次,

柴油机的功率P=nWt=135J×151s=2025W.

【课堂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本P48-49作业1 2 3 4.

2.请同学们完成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

【课后作业答案】

1.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压缩做功

2.B

3.D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热机中能量的转化,并通过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认识掌握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教学时,教师主要从构造、工作过程及优缺点等几个方面对汽油机和柴油机进行介绍,重点讲述汽油机的四个冲程,通过视频和插图对四个冲程逐一进行介绍,使学生对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在讲解柴油机时,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结合柴油机的构造简图,讲述它与汽油机在构造上的异同,对于它们相似的地方,只需做简略的说明,而重点介绍它们的吸气冲程、压缩程度、点火方式上的不同.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最后简单介绍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优缺点及其运用.

3.在帮助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采访工人,查阅资料,上网搜集等,了解汽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明白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号召同学们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

应有的贡献.

变世界的热机【学案】2.2 内燃机

2. 内燃机 【学习目标】 1、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构造过程的异同。 自主学习 1、内燃机:的机器叫内燃机。 活塞式内燃机: 分类:它主要有和。 2.结合了解汽油机的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3.内燃机工作原 理。 4、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 四个阶段:、、、。 交流讨论: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表

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比较 展示提升 1.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哪个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 2、柴油机经过()个冲程,飞轮转1周,若某柴油机转速是1200r/min,则在一分钟内这台柴油机经过()冲程,其中做功冲程出现了()次. 课堂达标 1.如下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2.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图2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甲、丁、乙、丙 4.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各种机械,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从轮船、火车, 到拖拉机、摩托车等,它们的动力大都来源于内燃机,它们虽然在构造上略有差异,但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下面对内燃机的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内燃机用水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C.它排出的废气无污染,是一种环保型的机器 D.内燃机靠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做功 6.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如右图所示是表 示 汽油机的______冲程,汽油机在某次工作时消耗汽油0.2 kg,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_______J的热量;汽车汽油机工作过程 中, 水箱中的水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初中音乐《彩云追月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彩云追月》 执教人: 教学设计: 一、伴着《渔舟唱晚》的旋律,开始今天的音乐课,让学生放松身心,感受乐曲的美。 1、欣赏完,老师问:“这首乐曲的曲名是?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渔舟唱晚》是由古筝演奏的。老师问:“古筝属于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学生答:“民族乐器”。老师问:“除了古筝,你还了解我国哪些民族乐器。”学生回答,有二胡、琵琶、笛子、萧、笙等等。 2、老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我国的民族乐器,今天老师又为同学们带来一件乐器, 你们认识吗?”接着向同学们简单介绍扬琴的知识,并现场为同学们演奏一曲《彩云追月》,同 学们很感兴趣,这样利用扬琴导入课的开始,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欣赏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先完整欣赏一遍,欣赏前提出问题(1)乐曲为我们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乐曲分几段?欣赏完让学生回答。 4、分段欣赏,欣赏第一段时提出问题:乐曲里有哪些乐器的音色?欣赏完让学生回答,老 师评价及总结。 欣赏第二段时与第一段做对比,它与第一段比较,旋律有什么变化?欣赏第二段时,你能 想象到一幅怎样的情景?欣赏完后让学生回答,老师评价及总结。 把一二段连起来再听一遍,让学生随音乐划拍或身体随音乐律动,更好的感受音乐带给我 们的美。 5、欣赏第三段,老师讲解:“最富有动感的是第三段,乐器间应答似的对话仿佛云和月的 嬉戏,时明时暗,忽上忽下、意趣盎然。 二、欣赏完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介绍曲作者任光及创作这首乐曲时的背景。 三、学习歌曲《彩云追月》: 1、朗读歌词,老师范唱第一段。 2、欣赏歌曲范唱,让学生随歌曲拍四四拍子,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并注意歌曲的速度。 3、让学生随琴用”噜“音模唱老师弹出的旋律,提醒学生发“噜”时要唱的轻快有弹性。 4、随琴用“哩”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 5、填词演唱歌曲一遍,并拍节拍。 6、学会第二段结束句,前面的旋律与第一段一样。 7、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切分节奏的唱法与拍法,演唱歌曲前半部分时拍节拍,演唱后半部 分时拍节奏。让学生完整随琴演唱一遍,老师评价,指出优点与缺点。 8、歌曲的艺术处理,A 段采用五声音阶构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演唱A 段时用圆润连 贯的声音演唱,以突出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美。B 段是A 段派生出来的旋律,它比A 段更加 委婉动人,每小节都使用了切分节奏,曲调使人产生心潮澎湃的激动情绪,所以我们在唱 时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9、随伴奏音乐,老师指挥再次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四、音乐活动:把学生分三组,打ft乐器组、合唱组、器乐演奏组,给同学们准备时间,然后 老师用扬琴伴奏,师生合作演奏《彩云追月》,使课的气氛达到高潮,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的效果及场面。 五、欣赏《花好月圆》与《彩云追月》从情绪与速度作比较。欣赏完请学生回答。 六、总结:“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并演唱了由此改编的歌曲。我们的民 族音乐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它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喜欢并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将 来成为传承者,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最后让我们在《彩云追月》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232029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 Principle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4 实验:6 上机:0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装甲车辆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该课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内燃机工作过程;掌握整机工作性能评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运转特性及调整特性,获得一般的试验方法及操作技能,以便正确合理的选择、运用内燃机,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内燃机理论循环;内燃机的实际循环;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及其它性能指标;机械损失及其测定;内燃机的环境指标;热平衡。 2.掌握四行程内燃机换气过程;四行程内燃机的充气效率;减少进气系统阻力;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3. 掌握内燃机增压技术的类型及原理;废气涡轮增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影响废气能量利用的因素;与整机的匹配 3.掌握燃料的使用特性及燃烧的基本知识。 4.熟练掌握汽油机的燃烧过程,空气供给、燃油的供给与喷射;燃烧室的结构;汽油机电喷技术。 5.熟练掌握供油系统分类与结构,燃油的喷射与雾化,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油气混合及燃烧室结构,燃烧过程的匹配。 6.掌握内燃机工况;内燃机的磨合试验与功率标定、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可靠性试验、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负荷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速度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万有特性概念及作图方法;内燃机的调整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自学相结合,辅以课外练习。讲课讲授着重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中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以传统黑板方式为主,辅以PPT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内燃机构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内容的选择基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三节 内燃机学案 沪科版

第三节内燃机 教 材 解 读 本节讲述的是内燃机。这是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热机,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常识性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 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以及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属于基本 的“了解”层次,所以,本节课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①常识性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②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③常识性了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 较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内燃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重 点 难 点 重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难点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工作状态。 教 学 方 法 在认识汽油机和柴油机时,常采用对比认识的方法,让学生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 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 学点1 热机和内燃机的概念 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__内__能转化为__机械能__的装置。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__发动机气缸内__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内燃机中最常见的是__汽油机__和__柴油机__。 学点2 汽油机 结合汽油机的模型,与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图13-3-1 问题1:由汽油机的剖面图,可以得出汽油机的主要构造有进气道和进气阀、排气道和排气阀、__火花塞__、气缸、__活塞__、曲轴连杆、飞轮。

问题2:由汽油机的工作特点可知:汽油机工作时,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__冲程__,常见的汽油机工作分为__吸气__冲程、__压缩__冲程、__做功__冲程、__排气__冲程。 问题3:如图13-3-2所示是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根据其工作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图13-3-2 项目冲程 进气门 (开闭情况) 排气门 (开闭情况) 活塞运 动方向 曲轴转 动度数 能量转化 吸气冲程打开关闭下180°无能量转化 压缩冲程关闭关闭上180°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关闭关闭下180°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关闭打开上180°无能量转化问题4:由汽油机的工作特点可以看出,温度达到最高的是__做功__冲程,利用飞轮的惯性完成的冲程是__吸气、压缩、排气冲程__。火花塞在__压缩__冲程结束后、__做功__冲程开始时发出电火花。 问题5:小组交流讨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__2__次,对外做功__1__次,曲轴和飞轮转动__2__圈。 问题6:由汽油机工作特点进行分析,汽油机在月球上能否工作? [答案] 不能工作,因为月球上是真空,不能够将汽油压入气缸内,完不成吸气冲程,故剩余三个冲程也无法完成。 学点3 柴油机

彩云追教案

彩云追月教案 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1、在学习民族音乐作品《彩云追月》的过程中,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初步产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在欣赏、歌唱、探究中感受音乐的情感并充满感情地歌唱。 3、初步掌握切分节奏、波音、倚音的唱法,并能尝试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教学重点:能尝试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切分节奏、波音、倚音的唱法,及美好的歌唱方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入欣赏 1、欣赏舞蹈《彩云追月》。 提问:(1)看完这段舞蹈体会到怎样的音乐情绪? (优美、抒情) (2)哪一幅图的意境更适合表现这段音乐? (课件出示太阳和月亮) 2、出示课题: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舞蹈的乐曲叫做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彩云追月》) 它是由着名的作曲家任光所写。乐曲的旋律舒缓优美,把人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意境之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民族管弦乐演奏的《彩云追月》。 师: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感受作品的节奏、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生欣赏,提供学生选择的答案:节奏:平稳的多变的自由的 情绪:雄壮的抒情的活泼的 速度:中速稍慢较快) 三、新授歌曲 师:如此美妙的乐曲旋律深深打动了词作者王付林,他主动为旋律配上了歌词,于是便诞生了歌曲《彩云追月》,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唱着。同学们仔细聆听老师演唱的《彩云追月》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师演唱《彩云追月》,学生回答问题。 (思念、离愁、盼望亲人相见)

师:说的真好,歌曲描绘了作者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愿望,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愿再听一遍歌曲,同学们轻声跟着用“嗯”哼鸣模唱,找出你认为较难的乐句我们共同探讨。 (学生找出切分节奏,装饰音,波音来共同探讨) 1、课件出示6 i 6 5 3 5 | X X X XX X | 翘首遥望 (请几个同学试着唱唱看,唱的好的同学可以请他当小老师领其他同学唱,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 2、讲解切分节奏: X X X (板书画W和切西瓜方法,强弱用西瓜的重量引导学生,最重的那个音就是切分音) 3、出示:6 i 6 5 3 5 |(同学们分男女两组第一条旋律) 3 5 3 2 1 2 |(请个别同学尝试唱第二条旋律) 生跟琴跟师反复练唱。 4. 出示波音6 5 5. 出示倚音 5 3 (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波音的正确演唱方式,并请同学先自己尝试唱唱看) 6. 师范唱乐谱,同学轻声尝试跟唱。 7. 学生轻声跟琴尝试带入第一段歌词,师领学生跟唱。 8. 给学生时间熟读第二段词,自主学唱第二段词,学生熟读期间,师可以在前面轻声的弹旋律。 9.分2—4大组,分别跟琴唱第二段词检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 10.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处理 师提问: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比较好呢? (深情、优美) 师:很好,那就让我们尝试着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吧! 生:(充满感情地演唱《彩云追月》) 五、拓展延伸 师:一首经典的老歌寄托了人们多少深情的盼望,无论是乐曲还是歌曲,都被许多音乐艺术家们再度创作、传唱着。今天老师还准备了其他版本的《彩云追月》,想一听为快吗? 1、欣赏高胡演奏的《彩云追月》,并试着画一画旋律线,体会乐曲的旋律。 2、欣赏超级女声版《彩云追月》,该曲融入了现代的音乐元素,并用丰富的的和声手法使音乐更加饱满、感人。 六、总结下课:

内燃机学

河北工业大学函授生考试试卷 课程内燃机学教师孙晓娜2013 / 2014 学年第1 学期 班级12级热工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判断题 1、汽油机压缩比比柴油机的高。() 2、升功率指的是一个气缸的功率。() 3、多孔式喷油器喷油系统的启喷压力一般为20MPa左右。() 4、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最经济区域。() 5、发动机转速越高,机械效率也越高。() 6、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7、在柴油机中,燃料成分在燃烧室空间的分布是均匀的。() 8、柴油机生成的碳烟微粒比汽油机多。() 二、单项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3)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A、被过热表面点燃B、因温度过高自燃 C、受火焰传播燃烧 D、由已燃气体点燃 4)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A、燃烧速度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C、扩散速度D、气流运动速度 5)充气效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A、机械效率B、流动效率C、换气效率D、容积效率

三、填空题 1、工质在经历一个可逆的绝热膨胀过程中,温度 。 2、废气涡轮增压器由 和 两部分组成,在其运转过程中,二者的转 速相等。 3、柴油的发火性用 表示,其值越高,发火性越好。 4、汽油机转速增加时,点火提前角应 。 5、发动机的外特性是指 。 四、简答题 1、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在燃烧过程的划分、着火方式、着火延迟期的影响、混合气的形成、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压缩比、组织缸内气流运动的目的以及燃烧过程的主要问题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2、什么叫充气系数?有哪些措施可提高充气系数? 五、作图分析题 1、画出柴油机燃烧过程的?-p 图,并简述各个时期的划分?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拖拉机汽车构造原理专业:农业机械 三穗职校培训中心 2012年9月13日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文: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编号 英文:Principle of Automobile Engine 学分 2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 课程性质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 授课对象专业、层次和班级:2012农业机械专业共 2 个班 课程学时34 学时周学时 2 学时起止周1—18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34 学时;实验:0 学时;上机:0 学时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使用教材教材名称:内燃机学 作者:周龙保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年 主要参考资料及指定参考书《内燃机原理》主编:刘永长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内燃机原理》主编:蒋德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汽车发动机原理》主编:陈培陵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主编.董敬(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刘峥、王建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蒋德明主编。《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边耀璋主编。 《内燃机习题集》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91年,[日]竹内龙三主编。《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编制:徐斌 《汽车发动机习题库》编制:徐斌 审核 意见 教务主任(签字): 年月日 周次第1-2 周日期2012年9月3日、12 日 节次第一章

周次 第3-4 周 日 期 2012年9月20日、28 日 节次第一章 授课内 容 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介绍, 汽车发动机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情况。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目 的 了解内燃机发展历史和技术概况,掌握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教学重 点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教学难 点 无 教具 和 媒体使 用 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 法 讲授 教 学 过 程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 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课程简介,教学安排,教学大纲介绍等 一、一、内燃机发展历史简介 1.1.第一台内燃机的出现,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发明。 2.2.汽油机、柴油机、转子发动、增压发动机的产生 3.3.燃料的发 二、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及其新技术 1.1.汽油机与柴油机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 2.2.新技术的介绍 柴油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高能点火、多气门、可变技术、排气净化新技术、发动机增压中冷与强化、灵活燃料、混合动力用小排 量发动机、稀燃与速燃、发动机综合控制、新型燃烧室 、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思考题 作业

内燃机导学案

第三节内燃机 主编王丽审核王丽审批杜宽波 教学目标 1.了解热机的原理,热机的能量转化。 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一个工作循环中的能量转化。 3.了解热机效率。 重点难点: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一个工作循环中的能量转化。了解热机效率。 自主学习 一、1.实验:如图1,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 到橡皮塞被弹出。分析:水蒸气膨胀对橡皮塞,内能,橡皮塞 机械能,水蒸气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其中,燃料的化学能通 过燃烧转化为水蒸气的。2.热机是把转化为的机器。 3.热机的种类: 内燃机因汽缸内的燃料不同,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二、1.小组看书讨论,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讨论压缩冲程、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2.看视频,听教师讲解,完成下表。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表 进气门开关排气门开关活塞的运动曲轴的运动能量的转化吸气冲程开关向下半周 压缩冲程向周 能→能 做功冲程向周 能→能 排气冲程向周 联系 (1)每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周,完成个做功冲程 (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第三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辅冲程不但不做功,还要消挺机械能 (3)做功冲程为其他三个冲程提供能量,其他三个冲程为第三冲程做功提供基础 (4)依靠的惯性完成吸气、压缩、排气冲程 3.阅读课本38至41完成下表 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比较 不同点 汽油机柴油机构造 吸气冲程吸进的物质 压缩冲程末汽缸内的温 度 较高更高点火方式 做功冲程燃气的压强较大更大

三: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达标检测 1.热机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机器。 2.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___ ___冲程、___ __冲程、冲程和冲程组成的。 3.在热机里,用来做______的那部分能量,跟____________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4、下列各图表示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四个冲程,从气门的启闭和活塞的运动判断各是什么冲程。 (1)甲图正在完成的是_________冲程 (2)乙图正在完成的是_________冲程 (3)丙图正在完成的是_________冲程 (4)丁图正在完成的是_________冲程 5.下面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6.关于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吸气冲程,只将纯净的空气吸入汽缸 D.排气冲程,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 5、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和柴油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C、汽车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只有空气 D、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只将空气吸入气缸 学生总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苏少版小学音乐《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音乐《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情绪,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视唱曲谱并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学习并掌握切分节奏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较熟练、准确的视唱出歌曲的曲谱 教学难点: 掌握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于歌曲的演唱中,能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熟悉乐曲旋律 1、听赏一段旋律 2、教师:这是我国著名的一首器乐作品《彩云追月》的片段,正是因为它的旋律优美,很多作词家纷纷为他填词,今天老师想为大家演绎一首由王付林作词家创作的《彩云追月》 教师范唱《彩云追月》第一段。 教师:这首《彩云追月》的歌曲表达了王付林作词家思念远在台湾亲人的心情。 3、学生熟悉旋律

教师:下面我们随着琴声来用“lu”轻声哼唱,来细细体会这首歌曲所带来的那种思念的情绪。 二、掌握切分节奏 1、教师:真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旋律,我们来看看它的曲谱,有谁告诉我《彩云追月》的曲谱中主要有那几个音? 学生回答 它的曲谱中主要有1,2,3,5,6这五个音,也正是这五个音构成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而这首《彩云追月》也正是一首五声性的音乐作品。 2、下面我把这几个音重新排一个顺序,老师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演绎这一段旋律,听完之后,发生了什么改变? 教师范唱: 6 1 6 5 3 5 6 1 6 53 5 学生回答 教师:为什么第二种好听?(因为有节奏的出现) 3、出示6 1 6 53 5 教师:在这段旋律中出现了切分节奏,切分节奏改变了原来的强弱规律,重音放在了第二个音。加强了旋律的流动感,就像思念的潮水,潮起潮落。我们试着体会一下。 教师再次示范,学生模仿。(加上动作) 4、出示:3 5 3 21 2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 总学时(学分):48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0 适用对象:交通工程专业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汽车发动机理论》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汽车发动机性能评价指标、提高性能指标的途径、发动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换气过程及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等,并介绍排气污染和噪声振动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内燃机理论的基本知识,为提高汽车的应用效率奠定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内燃机的能量转换以及循环充量的原理和规律,即动力机械的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问 题; 2、掌握内燃机的燃烧与排放问题,包括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规律与有害排放物及噪声 控制。 3、掌握内燃机应用于汽车动力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特性与性能调控问题。 (三)课程考核办法 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将理论考试的70%成绩和实验考试的30%成绩记为总成绩。

、讲授内容 第一篇热力工程基础(6) 第二篇动力输出与能量利用 第五章发动机实际循环与评价指标( 6 学时)第一节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一、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二、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第二节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一、发动机的示功图 二、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 第三节发动机的有效指标 一、动力性指标 二、经济性指标 三、强化指标 第四节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一、机械效率 二、机械损失的测定 三、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四、发动机的热平衡 第六章换气过程与循环充量(6 学时) 第一节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换气过程 二、换气损失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的充量系数 一、充量系数

机械基础学案1

0.1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机械的组成 2、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 【重点难点】 磨擦分类中的边界磨擦与混合磨擦的形成。磨损种类中的疲劳磨损的形成机理和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机械的材料,失效、的强度定义 【课前准备】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教科书 机械基础练习册 【预习导学】 1、机器的组成 2、零件的常用材料 3、机械零件的强度 【学习内容】 引论: 机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器。 1.都是人为的各种实物的组合。 2.组成机器的各种实物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可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机构 它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各种实物的组合,它只符合机器的前两个特征。(如齿轮机构) 机构主要用来传递和变换运动。 机器主要用来传递和变换能量。 从结构和运动学的角度分析,机器和机构之间并无区别,都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各种实物的组合,所以,通常将和统称为机械。 (一)机器的组成 1、机器的组成 如图0-1所示或洗衣机为例来讲机械的组成。得出无论是哪一种机械,都是由4个组成的,即、、部分和部分。 2.机器的结构 零件的最小单元。 构件的最小单元。 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但更多的是多个零件的组合。零件组成构件,构件组成机器,完成预定的执行运动。 3.机器的类型 按机器的的用途分为机械,如电动机、内燃机;机械,如加工机床、包装机械;机械,如汽车、飞机;机械,如复印机、传真机。

(二)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 1、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选用 a、常用做机械零件的材料有:钢、铸铁、铜合金、铝合金、工程塑料和 橡胶。 b、主要从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性几个方面考虑,尤其在市场经济、自由竟争、供大于求的条件下,机械零件的经济性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机械零件在制造的过程中,由于制造加工的需要,设计一些必要的工艺结构,如中心孔、退刀槽等。 (三).机械零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机械零件的标准化,是指将产品的形式、材料、尺寸、参数、性能等用“标准”予以统一规定并实施;系列化是指对同一种零部件,在相同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尺寸条件下,规定若干个辅助尺寸不同的规格;通用化是指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甚至不同类型的产品上采用同样的零部件。 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机械零件的品种和规格,便于组织大规模生产等。 (三).机械零件的强度 机械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要求的性能时,称为失效。失效形式主要有:因强度不足而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松动,压力容器、管道等的泄漏,运动精度达不到要求等。 零件不发生失效的安全工作限度称为工作能力。对载荷而言的工作能力称为承载能力。强度是指反映机械零件承受载荷时抵抗破坏能力的重要指标。 1、载荷分随时间变化的动载荷和不随时间变化的静载荷。通常按静载荷计算。其转矩与功率成正比,与转速成反比。 2、应力分静应力和变应力。变应力分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和非对称循环变应力三种。对称循环变应力对机械零件的强度影响最为严重。 3、零件的强度 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强度和强度;根据破坏部位和破坏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强度和强度。通常讲机械强度是指强度,而表面强度是指强度、强度和强度。 【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简答题 1、零件与构件有何区别和联系? 2、何谓失效?与习惯上的“坏了”有何区别? 【达标检测,项固落实】(比比看,谁最棒!) 教师检查,找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填空: 1、无论哪一种机械,都是由部分部分部分和部分组成的。 2、机器和机构的总称为。

彩云追月教案

彩云追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齐唱、合唱的定义与区别,四拍子的指挥 图示;学习四分休止的前休、后休并能准确应用;能够准确的发声并能准确的演唱歌曲彩云追月及其第二声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葫芦丝演奏直观而迅速的吸引学生进入课堂;通过发声练 习中的连音和顿音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的连音和休止;通过柯达伊节奏、使学生能准确的掌握几个特殊节奏型;通过字母谱提示学生快速并准确的学习两个声部的演唱;通过弹一部唱二部、弹二部唱一部使学生能准确的合唱;通过教师对歌曲的改变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歌曲进行再度创编。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唱的过程充分感受“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诗 画般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增进民族文化意识、热爱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喜爱合唱艺术。 二、教学重点 1、齐唱、合唱的定义与区别。 2、四拍子指挥图示。 3、重复记号 4、四分休止 5、歌曲的合唱 三、教学难点: 歌曲二声部的合唱。 教具: 多媒体、钢琴、葫芦丝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问:这首乐曲叫什么?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温馨和团圆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歌曲或者乐曲呢?例如:《在银色的月光下》、《月之故乡》、《月亮代表我的心》、《千千阙歌》、《彩云追月》、《月亮之上》《荷塘月色》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彩云意指仙人驾着彩云,寓意是仙人驾着五彩祥云奔向月宫,歌曲描述了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 (二)、新课教学: 1、简介任光 2、初听歌曲,问:歌曲速度、情绪、拍子是怎样的?并复习4/4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为歌曲划拍子)歌曲是怎样的演唱形式?复习齐唱合唱。 3、复听歌曲小组讨论并为歌曲分段 4、发声练习:注意连音和顿音的演唱区别。 5、A段学唱,关注学生两拍前附点、大切分以及四拍的演唱是否准确。 6、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学唱B段的两个声部。加入字母谱辅助练习。 7、师示范唱二部、弹一部,让二部学生与琴合唱。反之师唱一部、弹二部,让一部学生跟琴合唱。 8、分别用琴给学生找到各自声部的音、师指挥并帮唱。 9、全曲演唱 (三)、拓展与活动: 1、师将改编的陶笛版《彩云追月》为学生演奏。 2、自己改编歌曲的艺术形式,提示可以是独唱、舞蹈、配乐朗诵、器乐独奏、情景剧等等! (四)、小结 今天我学习了齐唱合唱版的《彩月追月》,复习了4/4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以及合唱的定义。学会了演唱彩云追月,老师希望你们能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的家乡宜昌,在外不要忘了故乡和亲人!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五、板书设计 ⌒连音线▼顿音 x. x| x x x|

内燃机学习题及答案

2-1 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指标为什么要分为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两大类?表示动力性能的指标有哪 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表示经济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 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1)指示性能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指标。能评定工作循环进行的好坏。有效性 能指标是以曲轴的有效输出为基础的指标,能表示曲轴的有效输出。 (2)动力性能指标:功率、转矩、转速、平均有效压力、升功率。 (3)功率:内燃机单位时间内做的有效功。转矩:力与力臂之积。转速:内燃机每分钟的转数。Pe=Ttq.n/9550 (4)经济性能指标: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be 。 (5)有效热效率: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之比值。 ηet=We/Q1 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关系:be=3.6*106/ηet 。Hu 2-4 平均有效压力和升功率在作为评定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方面有何区别?答平均有效压力是一个假想不变的压力,其作用在活塞顶上使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所做的功等于每循环所做的有效功,升功率是在标定的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区别:前者只反应输出转矩的大小,后者是从发动机有效功率的角度对其气缸容积的利用率作出的总评价,它与Pme 和n 的乘积成正比。(Pl=Pme ·n/30T ) 2-5充量系数的定义是什么?充量系数的高低反映了发动机哪些方面性能的好坏?答(1)充量系数每个循环吸入气缸的空气量换算成的进气管状态下的体积。V1与活塞排量Vs 之比(Φc =V1/Vs )(2)充量系数高地反映换气过程进行完善程度。 2-8 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是什么?在实际发动机上怎样求得? 1)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 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2)实际发动机中Φa 可由废气分析法求得,也可用仪器直接测得;对于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也可由耗油量与耗气量按下式求的(Φa =Aa/BLo ) 2-9 内燃机的机械损失由哪些部分组成?详细分析内燃机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其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答(1)机械损失组成:1活塞与活塞环的摩擦损失。2轴承与气门机构的摩擦损失。3.驱动附属机构的功率消耗。4风阻损失。5驱动扫气泵及增压器的损失。(2)机械损失的测定:1示功图法:由示功图测出指示功率Pi ,从测功器和转速计读数中测出有效功率Pe ,从而求得Pm,pm 及ηm 的值。优:在发动机真实工作情况下进行,理论上完全符合机械损失定义。缺:示功图上活塞上止点位置不易正确确定,多缸发动机中各缸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应用:上止点位置能精确标定的场合。 2倒拖法:发动机以给定工况稳定运行到冷却水,机油温度达正常值时,切断对发动机供油,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给定转速倒拖发动机,并且维持冷却水和机油温度不变。这样测得的倒拖功率即为发动机在该工况下的机械损失功率。缺点:1倒拖工况与实际运行情况相比有差别2求出的摩擦功率中含有不该有的Pp 这一项。3在膨胀,压缩行程中,p-v 图上膨胀线与压缩线不重合。4上述因素导致测量值偏高。应用:汽油机机械损失的测定。 3灭缸法:在内燃机给定工况下测出有效功率Pe ,然后逐个停止向某一缸供油或点火,并用减少制动力矩的办法恢复其转速。重新测定其有效功率。则各缸指示功率为(Pr )x=(Pe-Pe )x 。总指示功率。Pi=∑(Pi)x 。然后可求出Pm 和ηm.优点:无须测示功图,也无须电力测功器。缺点:要求燃烧不引起进。排气系统的异常变化。应用:只适用于多缸发动机,且对增压机及汽油机不适用。 4油耗线法:将负荷特性实验时获得的燃油消耗率曲线延长并求出横坐标的交点,就可得到Pmm 。优点:无须电力测功器和燃烧分析仪。缺点:只是近似方法,低负荷附近才可靠。应用:除节气门调节的汽油机和中高增压的柴油机。 3-2 试推导混合加热理论循环热效率的表达式。答: ) /'/()//'(1/1)'()'(11/21Ta Tz Ta Tz k Ta Tc Ta Tz Ta Tb Tz Tz k Tc Tz Ta Tb Q Q t -+---=-+---=-=ηλρρελερλερλερλερλελεεεk k c k c k k c k c k c k c k c k c k c k vb vz Tz Tb Tz Tb Ta Tz Ta Tb vz vz Ta Tz Tz Tz Ta Tz pc pz Ta Tc Tc Tz Ta Tz vc va Ta Tc 010 10110101011111)/1()/(////'//''//)/'(//'/'; )/(/====?===?===?===-----------

201x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内燃机学案沪科版

2019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内燃机学案(新版)沪科版 【目标导学】: 1. 初步认识发动机的作用 , 知道热机的概念 , 了解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 2. 能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重点导引】: 1.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各个冲程 2.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和联系 【课前导问】: 1. 改变物体内能的二种方式是什么? 2. 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塞子迅速冲出管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水 蒸气的___________转化为塞子的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例子你认为做功是实现能量______的一种方式。 【课堂导学】: 一、通过自学课本P45页内容,完成以下几个认识: 1.热机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 2.什么是内燃机,除了内燃机以外还有什么类型的热机? 二、汽油机 1、汽油机有哪些部件构成? 汽油机的构造 火花塞 气缸 进气门 活塞连杆 排气门 曲轴 2、活塞在气缸内做一次单向运动(即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汽缸的另一端),叫___________

3、汽油机的工作循环依次包括哪些? 4、请完成以下的填空 进气门开 关排气门开 关 活塞的运 动 曲轴的运 动 能量的转化 吸气冲程关向下半周 压缩冲程关关向周能→能做功冲程关关向周能→能排气冲程关向周 联系(1)每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周,完成个做功冲程 (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第三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辅冲程不但不做功,还要消耗机械能 (3)做功冲程为其他三个冲程提供能量,其他三个冲程为第三冲程做功提供基础 (4)依靠的惯性完成吸气、压缩、排气冲程 (5)启动需要借助外力. 三、柴油机 1、 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比较 不同点 汽油机柴油机构造 吸气冲程吸进的物质 压缩冲程末汽缸内的温度较高更高点火方式 做功冲程燃气的压强较大更大

八年级音乐 第16课时《彩云追月》教案教案

第16课时《彩云追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切分音节奏,并能用各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3、学生能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听《彩云追月》广东音乐,学生进教室。 导入:节奏练习 认一认:——“切分音”及“切分节奏” X X X X X 用加了连线的切分音节奏配上词语念一念 感受歌曲旋律,体会歌词意境:——诗朗诵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新歌教学 1、学生听赏《彩云追月》FLASH。感受歌曲。 2、选择:节奏——平稳的情绪——抒情的速度——稍慢的 3、用LU哼唱边唱边找切分节奏学生回答,点出方块底色 4、看着歌谱,把这些地方唱一唱,跟钢琴 5、听范唱(童声)开口默唱,注意范唱声音 6、跟琴直接唱老师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单独唱一唱 (老师发现有XX地方,表现的还不好,我相信同学们还可以表现的更好,我们把XX

再来唱一唱) 波音,倚音更加表达出激动的情绪,跟教师模仿一下 7、跟琴完整演唱带着情绪,注意声音 处理歌曲 1、比较法,讲解切分节奏在本课的作用 师:在这首歌曲,大量使用了切分节奏,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下面老师用两种不同的节奏来唱一唱(第一乐句) 大家来听一听,哪种节奏表达这种思念之情更深更切? 6 16 53 5 …… 6 1 6 53 5…… 2、在长音处加上切分节奏,用BONG带着音高演唱 注意:1、用手指尖轻轻敲击掌心,根据音高将手势放在“高、中、低”三个位置 2、声音轻轻的 3、节奏平稳 4、速度不要越唱越快 3、加上渐强渐弱记号唱一唱 4、完整演唱 最后,让我们在深情的歌声中走出教室。

高等内燃机学

汽油机缸内直喷 对于一台汽油发动机来说,将汽油送入气缸,并与空气混合,再使油气混合物充分燃烧才能获得强大的动力,因此油气混合技术也是发动机的关键之一。在经历了化油器、单点电喷、多点电喷技术阶段之后,油气混合技术终于进入了直喷时代,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采用直喷发动机。 (一)分层燃烧和均质燃烧 缸内直喷(GDI)燃烧可实现直喷发动机有两种燃烧模式:分层燃烧和均质燃烧。在一般的正常行驶状态下,发动机处于低速或中速运转的工况下,采用分层燃烧模式,此时节气门为半开状态,空气由进气管进入气缸撞在活塞顶部,由于活塞顶部制作成特殊的形状从而在火花塞附近形成期望中的涡流。当压缩过程接近尾声时,少量的燃油由喷射器喷出,形成可燃混合气,此时只有火花塞周围状态较好的油气混合体被点燃,这时周围的新鲜空气以及来自废气再循环的气体形成了很好的隔热保护,减少了缸壁散热,提升了热效率,大大降低了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这种模式可充分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因为在转速较低、负荷较小时除了火花塞周围需要形成浓度较高的油气混合物外,燃烧室的其它地方只需空气含量较高的混合气即可,而FSI使其与理想状态非常接近。当节气门完全开启,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大量空气高速进入气缸形成较强涡流并与汽油均匀混合。发动机处于较为激烈的运转工况下,采用均质燃烧状态,燃烧室内充满均匀的油气混合物,促进燃油充分燃烧,充分的燃烧以提供强劲的动力。燃油的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发动机的输出而且改善了排放。 FSI发动机具有以下优点:1)燃油经济性提高,部分负荷经济性改善可达30%~50%,一般为20%,并相应降低CO2排放;2)由于燃油直接喷射到缸内,发动机瞬态相应改善;3)启动时间短;4)冷启动HC排放改善。 FSI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改善主要归功于:1)混合气采用变质调节,无节气门装置,泵气损失降低;2)部分负荷使用稀混合气,混合气等熵指数κ增加;3)燃油缸内早期喷射,燃油蒸发吸热使进气温度下降,充量系数提高;4)燃油蒸发使末端混合气温度降低,许用压缩比提高;5)分层混合气燃烧,外围空气起到隔热层的作用,避免传热损失降低。 缸内直喷均质燃烧汽油机可以降低汽油机的爆震倾向,使压缩比有所提高;还可以提高充量效率,因此在同样的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的情况下汽油机的排量可以相应减小一些。在部分负荷工况时,较小排量的汽油机将在较高的平均有效压力下工作来达到同样的扭矩,工作点向高效率方向移动,使热效率提高。 由于汽油油滴蒸发的冷却作用,采用直喷后,混合气和燃气的温度有所降低,使在压缩上止点附近的传热损失减少,热效率增加。直喷的应用使进入气缸的油量滞后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变动工况时改进对空燃比的控制,可减少因空燃比波动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油耗增加。此外,在部分负荷工况比较容易采用“停缸"的方法使一个或几个气缸停止工作,使其它气缸的平均有效压力提高,改善整机的热效率。在车辆减速时还可以完全停止供油,进一步节省燃油。 采用直喷均匀混合燃烧可以避免分层燃烧的一些主要问题。首先,由于使用当量空燃比的混合气和三效催化器,排气中氮氧化物的后处理问题可以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