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给水厂课程设计类型 : (设计说明书)

宿舍号: 326

人员:顾.玉章.辉.蔡俊鹏.姜右龙.周飞飞

专业班级:给排水091班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系

指导老师:殷玉忠

1.1 总体设计

1.1.1 工程规模

水厂建设总规模为3.6万m3/d,水厂自用水量按7%考虑,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预留远期生产用地。

给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拟分为2组,每组1.8万3

m/d。

1.1.2 设计出水水质

水厂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749

GH-85)。

1.1.3 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拟定

1.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拟定

为使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指导思想,设计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为:

水厂处理工艺流程

2.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混合工艺

混合是原水与混凝剂或助凝剂进行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混合是将药剂充分、均匀地扩散于水体的工艺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混合问题的实质就是药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

混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①水泵混合

水泵混合是将药剂投加在取水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以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它适用于一级泵站距处理构筑物较近(120m以),优点是设备简单;混合充分,效果较好;不另消耗动能。缺点是安装管理较复杂;配合加药自动控制较难。

②管式混合

目前广泛采用的管式混合器是静态管式混合器,是利用水厂进水管的水流,通过管道或管道零件产生局部阻力,使水流发生涡旋,从而使水体和药剂混合。管式混合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不占地;在设计流量围,混合效果好。缺点是当流量过小时效果下降。但从总体经济效果而言还是具有优势的。

③机械混合

机械混合是依靠外部机械供给能量,使水流产生紊流。它的优点是水头损失较小,适应各种流量变化,能使药剂迅速而均匀的分布在原水胶体颗粒上,同时使胶体颗粒脱稳,具有节约投药量等特点。缺点是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需消耗电能,同时也增加了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管理维修比较复杂。

本设计推荐使用管式静态混合器。

(2)絮凝工艺

絮凝过程是将投加混凝剂并充分混合的原水,在水流作用下使絮凝粒相互接触碰撞,以形成更大的絮粒,以适应沉淀分离的要求。为了达到完善的絮凝效果,必须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混凝剂水解后产生的高分子络合物形成较强的吸附架桥连接能力,这是由混凝剂的性质决定;二是保证颗粒获得适当的碰撞接触而

又不致破坏的水力条件,这是由设备的动力学条件决定。所以絮凝池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水质、水量、沉淀池形式、水厂高程布置以及维修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絮凝的方式有很多种,可分为机械和水力两大类,常用的有机械絮凝池、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网格(栅条)絮凝池等。

①机械絮凝池

机械絮凝池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反应时间12~15分钟,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但机械设备维护量大,管理比较复杂,在国尚未普及。

②隔板絮凝池

隔板絮凝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管理方便,当水量变化不大时,絮凝效果好。缺点是絮凝时间较长(15~24分钟),絮凝池容积大,且当水量变化大时,絮凝效果不稳定。它适用于水量大于30000m3/d的水厂。

③折板絮凝池

折板絮凝池利用在池中加设一些扰流单元以达到絮凝所要求的紊流状态,使能量损失得到充分利用,能耗与药耗有所降低,停留时间缩短。折板絮凝池的优点为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好,容积较小。缺点是构造较复杂,水量变化影响絮凝效果。它适用于水量变化不大的水厂。

④网格(栅条)絮凝池

网格(栅条)絮凝池是应用紊流理论的絮凝池。絮凝池分成许多面积相等的方格,进水水流顺序从一格流向下一格,上下交错流动,直至出口。在全池三分之二的分格,水平放置网格或栅条。通过网格或栅条的孔隙时,水流收缩,过网孔后水流扩大,形成良好絮凝条件。它具有絮凝时间短、效果较好、构造简单等优点。缺点是当水量发生变化时将影响絮凝效果;安装维修比较麻烦;絮凝池末端的竖井底部容易产生积泥现象。另外少数水厂还发现在网格上滋生藻类,堵塞网眼的现象。

由于机械絮凝在我国尚未普及,本设计仍考虑采用水力絮凝形式。在多种水力絮凝形式中,根据上述描述,本设计采用折板絮凝池。

(3)沉淀和澄清工艺

①沉淀工艺

给水处理中的沉淀工艺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悬浮固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

程。它担负着去除80~99%以上的悬浮固体,其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出水水质。目前国最为广泛采用的沉淀池是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

a)平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应用最早,可谓是经久不衰。平流沉淀池设计的关键在于均匀布水、均匀集水和排泥彻底与方便。平流沉淀池的进水来自絮凝池,经过穿孔花墙,以达到在整个池断面均匀布水;平流沉淀池出口段一般采用堰口布置,或采用淹没式出水孔口,以使沉淀后的水尽量在出水区均匀流出;至于及时排泥,国采用的桁架式吸泥机是一种很好的排泥方式。平流沉淀池的优点是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构造简单,池深较浅,造价较低;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采用机械排泥效果好。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需维护机械排泥设备。

b)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是设置斜管的沉淀池,依靠斜管的高效沉淀性能使得水中的大颗粒絮凝体分离出来,然后沿斜管滑落至池底部,而后采用穿孔管、污泥斗、刮泥机或吸泥机排至池外。斜管沉淀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停留时间短、沉淀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缺点是斜管耗用较多材料,老化后尚需要更换,费用较高;对原水浊度适应性较平流池的差;斜管沉淀池的停留时间短,要求配套的絮凝池有良好的絮凝效果;斜管易滋生藻类和积泥,要经常停池冲刷。

②澄清工艺

澄清池是在竖流沉淀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的水处理构筑物,它是利用池中积聚的泥渣与原水中的杂质颗粒相互接触、吸附,以达到清水较快分离的净水构筑物,可充分发挥混凝剂的作用和提高澄清效率。目前国应用最多且运行管理经验较成熟的澄清池是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利用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来完成泥渣回流和接触反应。加药混合后的原水进入第一反应室,与几倍于原水的循环泥渣在叶片的搅动下进行接触反应,然后叶轮提升至第二反应室继续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粒,再通过导流室进入分离室进行沉淀分离。国给排水工程师普遍认为,机械搅拌澄清池是一种比较好的池型。其优点是处理效率高,单位面积产水量较大;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出水水质好;水头损失小,能适应大、中型水厂。缺点是增加了

一套机械搅拌设备,使维修工作量增加。

本设计采用沉淀工艺,使用平流沉淀池。

(4)过滤工艺

过滤是净水厂最关键的处理工艺部分。它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它不仅将水的浊度降低到1度以下,而且可以去除水中的部分有机物等,还使水中的细菌、病毒裸露出来,因此,过滤工艺的好坏直接决定净水厂的最终水质。

国目前全部采用的是快滤,主要池型有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无阀滤池、移动罩滤池、虹吸滤池和V型滤池等。

①普通快滤池

以石英砂作为滤料的普通快滤池使用历史最久,是国水厂普遍采用的一种滤池。它的优点是有成熟的运转经验,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好;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能保证反冲洗时配水均匀,因而单池面积可做得较大。缺点是阀门较多,管理较为不便,造价略微偏高。

②双阀滤池

目前采用的双阀滤池有鸭舌阀式双阀滤池和虹吸管式双阀滤池。前者是以鸭舌阀取代进水阀、虹吸管取代排水阀;后者以虹吸管取代进水、排水阀。双阀滤池其实跟普通快滤池差不多,只是减少了两个阀门,以降低工程造价。

③无阀滤池

无阀滤池是一种没有任何阀门的滤池,它的优点是构造简单,价格低廉,且能自动进行反冲洗。缺点是清砂、换砂不方便,且因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当单个滤池面积大时,反冲洗配水不均匀。它适用于小型水厂一般在1万m3/d以下,单池面积一般不大于25 m2。

④移动罩滤池

移动罩滤池由于设备维修量较大,对设备的要求较高,难于控制,目前国已很少使用。

⑤虹吸滤池

虹吸滤池是中型水厂常用的滤池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中、小阻力配水系统;用真空系统控制进水和排水虹吸管,以代替进水、排水阀门;利用滤池本身

水电站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目的 水电站厂房课程设计是《水电站》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水电站厂房设计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厂房部分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水电站厂房设计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工程基本概况 本电站是一座引水式径流开发的水电站。 拦河坝的坝型为5.5米高的砌石滚水坝,在河流右岸开挖一条356米长的引水渠道,获得平均静水头57.0米,最小水头50m,最大水头65m。电站设计引用流量7.2立方米每秒,渠道采用梯形断面,边坡为1:1,底宽3.5米,水深1.8米,纵坡1:2500,糙率0.275,渠内流速按0.755米每秒设计,渠道超高0.5米。在渠末建一压力前池,按地形和地质条件,将前池布置成略呈曲线形。池底纵坡为1:10。通过计算得压力前池有效容积约320立方米。大约可以满足一台机组启动运行三分钟以上,压力前池内设有工作闸门、拦污栅、沉砂池和溢水堰等。 本电站采用两根直径1.2米的主压力钢管,钢管由压力前池引出直至下镇墩各长约110米,在厂房前的下镇墩内经分叉引入四台机组,支管直径经计算采用直径0.9米。钢管露天敷设,支墩采用混凝土支墩。支承包角120度,电站厂房采用地面式厂房。 2.2设计条件及数据 1.厂区地形和地质条件: 水电站厂址及附近经地质工作后,认为山坡坡度约30度左右,下部较缓。沿山坡为坡积粘土和崩积滚石覆盖,厚度约1.5米。并夹有风化未透的碎块石,山脚可能较厚,估计深度约2~2.5米。以下为强风化和半风化石英班岩,厂房基础开挖至设计高程可能有弱风化岩石,作为小型水电站的厂址地质条件还是可以的。 2.水电站尾水位: 厂址一般水位12.0米。 厂址调查洪水痕迹水位18.42米。 3.对外交通: 厂房主要对外交通道为河流右岸的简易公路,然后进入国家主要交通道。4.地震烈度: 本地区地震烈度为六度,故设计时不考虑地震影响。

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要点

第一章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1、设计题目 某学校宿舍楼给排水设计。 1.2、设计技术参数 1.2.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某学校宿舍楼,地上六层.一层为学生宿舍和洗衣房,二- 六层为学生宿舍,顶部为不上人屋面。耐火等级二级,为多层建筑,屋面为不上人屋面。总建筑面积11309.08m2,建筑高度21.30m. 本工程设计内容: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配置.屋面雨水由建筑专业解决。区域周围有校区DN300给水环网,不小于DN300污水管道,不小于DN400雨水管道。周围有完善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能够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1.2.2.工程设计说明 (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市政管网压力0.38MPa)。宿舍为Ⅳ类宿舍。设计使用人数1056人,用水定额150L/人.d,使用时间24小时,小时变化系数3.0。 (2)生活排水系统:本工程公共卫生间采用伸顶通气单立管排水系统,污废合流制排水. 建筑排水排到室外后先经化粪池初步处理,然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消火栓系统:本建筑物为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本工程室外给水环网由市政两路供水,管径不小于300mm,水量满足室外消防用水要求。 (4)建筑灭火器配置:本建筑属严重危险等级,于图示位置设置手提式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为2具5公斤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均用消防器材箱盛放,置于地上.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1.2.3.建筑条件图3张

1.3、时间安排 第一周 (1)资料准备1天; (2)设计计算3天; (3)编制设计说明书1天。 第二周 (1)绘制给排水平面图2天; (2)绘制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2天; (3)绘制设计总说明1天。 1.4、基本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对该宿舍楼进行给排水的施工图设计。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选择给水方式; (2)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3)选择排水方式; (4)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5)消防系统设置计算 (6)给排水附件或装置的选择计算。 绘制设计图纸,主要包括5张图: 2号图纸:设计总说明(含说明、图例及主要材料表、图纸目录等)1张;2号图纸:首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二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标准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含给水系统原理图、排水系统原理图、消火栓系统原理、卫生间给排水支管系统图、卫生间和盥洗间及洗衣房给

水电站课程设计

该枢纽工程位西北某省A河上游干流上,其布置和工程参数如附件所示, 该水电站拟定主要设计参数 序号项目单位数值 1 最大水头m 125 2 最小水头m 86 3 多年平均水头m 92.5 4 设计水头m 88 5 总装机容量MW 360 (一)水轮机型号选型 1 根据该水电站的水头变化范围86~125m,在水轮机系列谱表3-3,表3-4中查出适合的机型有HL180和HL200两种。 2 主要参数选择 2.1 选取4台机组 2.2 转轮直径D1计算 单机容量:36万kw/4=9万kw (一)HL180水轮机 2.2.1查文献HL180转轮综合特性曲线可知机组效率M=90%;g =96%

Nr=Ny/zg=360000/4*0.96=93750kw 查表3-6可得HL180型水轮机在限制工况下的单位流量'1M Q =860L/s=0.86m 3/S ,效率m=89.5%,由此可 初步假定原型水轮机在该工况下的单位流量'1 Q =' 1M Q =0.86m 3/S ,效率=92%。 上述的Q1’,和Nr=单机容量:36万kw/4=9万kw ;g=96% Nr=Py/zg=360000/4*0.96=93750kw ,Hr=88m 带入式 η r r 11'81.9r H H Q N D = 可得=3.83m ,选用与之接近而偏大的 标称直径=3.9m 。 2.2.2转速n 计算 查表3-4可得HL180型水轮机在最优工况下单位转速10M n'=67r/min,初步假定M 1010'n ' n = ,将已知的和av H =92.5m ,1 D =3.9m 代入式1 1 ' n n D H =可得n=165.2r/min , 选用与之接近而偏大的同步转速n=166.7r/min 。(上式中'n 选用原型最优单位转速10 'n ,H 选用加权平均水头 Hav ) 2.2.3 效率级单位参数修正 ηηη1 D 1 D 10 'n ? ? ? ???--=-=?)5/1()^(1)1(11Mmax Mmax max D D K K M ηηηη)(

给水处理厂设计课程设计

给水处理厂设计课程设计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年月

四川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 学院:建工学院专业:给排水班级: 2011 学号: 学生:指导教师: 接受任务时间 2014 年 6 月 30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学院院长(盖章)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需完成课程设计提供的《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中涉及全部内容。可徒手绘图或者采用计算机出图,并将结果编写完整的计算书。计算书的内容及要求详见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 (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1册)给水工程. (4)《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5)《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S1、S2等).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进度安排

各一份。 2、附图纸的电子文件。 摘要 作为给水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给水处理决定了供给用户的水是否符合水质要求,给水处理厂需要根据用户对水质水量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本次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对C市给水处理厂进行一个初步设计,根据已给的C市地形图、江流以及设计水量,确定给水处理厂的位置以及占地面积;根据江流水的水质情况,通过各絮凝池、沉淀池以及滤池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折板絮凝池、异向流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液氯消毒组成的常规工艺处理,从而使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对各净水构筑物、给水处理厂高程进行计算,画出给水处理厂管线平面布置图和构筑物平面布置图、净水流程高程布置图以及主要净水构筑物工艺图。 关键词:给水处理厂;折板絮凝池;异向流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

水电站课程设计

水电站课程设计——水轮机选型设计说明书 学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第一节基本资料 (3) 第二节机组台数与单机容量的选择 (4) 第三节水轮机型号、装置方式、转轮直径、转速、及吸出高度与安装高程的确定 (5) 第四节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的绘制 (11) 第五节蜗壳设计 (13) 第六节尾水管设计 (16) 第七节发电机选择 (18) 第八节调速设备的选择 (19) 参考资料 (20)

第一节基本资料 一、水轮机选型设计的基本内容 水轮机选型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根据水能规划推荐的电站总容量确定机组的台数和单机容量; (2)选择水轮机的型号及装置方式; (3)确定水轮机的轮转直径、额定出力、同步转速、安装高程等基本参数; (4)绘制水轮机的运转特性曲线; (5)确定蜗壳、尾水管的型式及它们的主要尺寸,以及估算水轮机的重量和价格;(6)选择调速设备; (7)结合水电站运行方式和水轮机的技术标准,拟定设备订购技术条件。 二、基本设计资料 某梯级开发电站,电站的主要任务是发电,并结合水库特性、地区要求可发挥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电站建成后投入东北主网,担任系统调峰、调相及少量的事故备用容量,同时兼向周边地区供电。该电站水库库容小不担任下游防洪任务。经比较分析,该电站坝型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厂房型式为河床式。经水工模型试验,采用消力戽消能型式。 经水能分析,该电站有关动能指标为: 水库调节性能日调节 保证出力 4万kw 装机容量 16万kw 多年平均发电量 44350 kwh 最大工作水头 39.0 m 加权平均水头 37.0 m 设计水头 37.0 m 最小工作水头 35.0 m 平均尾水位 202.0 m 设计尾水位 200.5 m 发电机效率 98.0%

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第一章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1.1 工程设计背景 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东城区下桥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 设计规模 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5+N)/2×104m3/d,式中N为学号,即15×104m3/d。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1)原水水质 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2)厂区地形 地形比例1:400,设计高程取清水池水面为0.00m。 (3)工程地质资料 1)地质钻探资料见表2: 表2 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石粘土 1m 1.5m 1m 2m 0.8m 1m 2m 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4)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1)最高洪水位: 342.5m;最大流量:Q=295m3/s。 2)常水位:340.5m,平均流量:Q=15.3m3/s。 3)枯水位:338.7m;最小流量:Q=8.25m3/s。 4)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 。 (5)气象条件 1)风向(以所取风玫瑰为准)。 1班:主导风向东北风; 2班:主导风向西南风。 2)气温:最冷月平均为5O C 最热月平均为28.4O C。 极端气温:最高38O C,最低为-0.5O C,最多10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201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3)土壤冰冻深度:0.7m (6)处理要求 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相关要求。

水电站课程设计

一、原始资料及设计条件 1、概述 1.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位于沅水一级支流巫水下游峡谷河段,下距会同县若水乡镇2km,距洪江市15km。坝址下游2km有洪江~绥宁省级公路从若水乡镇经过,交通较为便利。 该工程初拟正常蓄水位191m,迥水至高椅坝址,库容0.0708亿m3,装机16MW,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电工程,枢纽建筑物由溢流闸坝、重力式挡水坝、右岸引水发电隧洞和引水式厂房组成。 1.2.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本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水库正常蓄水位191m时库容为0.0708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16MW。 2、水文气象资料 2.1洪水 各频率洪峰流量详见下表1。 (1)下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详见下表2。 表3 上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高程系统:85黄海) (3)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详见下表4。 表4 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高程系统:85黄海)

多年平均含沙量:0.089kg/m3 多年平均输沙量:22.05万t 设计淤沙高程:169.0m 淤沙内摩擦角:100 淤沙浮容重:0.9t/m3 2.4气象 多年平均气温:16.6℃ 极端最高气温:39.1℃ 极端最低气温:-8.6℃ 多年平均水温:18.2℃ 历年最高气温:34.1℃ 历年最低气温: 2.1℃ 多年平均风速: 1.40m/s 历年最大风速:13.00m/s,风向:NE 水库吹程: 3.0km 最大积雪厚度:21cm 基本雪压:0.25KN/m3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1工程地质资料 (1)该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不考虑地震荷载。 (2)基岩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上坝址 饱和抗压强度:20~30MPa 抗剪指标:f砼/岩=0.6~0.65 抗剪断指标:f′砼/岩=0.8~0.9 c′=0.7~0.8MPa 下坝址 饱和抗压强度:15~25MPa 抗剪指标:f砼/岩=0.6~0.62 抗剪断指标:f′砼/岩=0.7~0.8 c′=0.70MPa 3.2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1)上坝址工程地形、地质条件 上坝址位于河流弯曲段下游,流向2790,基本为“U”型横向河谷。河床基岩裸露,高程181~184m,河床宽136m,水深0.5~3.0m。坝轴线上游100~350m,河床深槽较发育,一般槽宽20~40m,槽深11~14.5。当蓄水位192m 时,河谷宽161m ,左岸冲沟较发育,坝轴线上、下游分别分布2# 及3# 冲沟,边坡具下陡上缓特征,高程227m以下坡角450,以上坡角250,山顶高程271m ;右岸地形较平顺,上游有一小冲沟分布,边坡较陡峻,坡角350~450,山顶高程292m。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某水电站设计课程设计 精品

第一章原始资料及设计条件 1.1 概述 1.1.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位于沅水一级支流巫水下游峡谷河段,下距会同县若水乡镇2km,距洪江市15km。坝址下游2km有洪江~绥宁省级公路从若水乡镇经过,交通较为便利。 该工程初拟正常蓄水位191m,迥水至高椅坝址,库容0.0708亿m3,装机16MW,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电工程,枢纽建筑物由溢流闸坝、重力式挡水坝、右岸引水发电隧洞和引水式厂房组成。 1.2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本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水库正常蓄水位191m时库容为0.0708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16MW,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的规定,工程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永久性建筑物闸坝、电站厂房等属4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属5级。 1.2 水文气象资料 1.2.1 洪水 各频率洪峰流量详见下表 表1-1 坝址洪峰流量表 1.2.2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表1-2 下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高程系统:85黄海

表1-3 上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 高程系统:85黄海 表1-4 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 高程系统:85黄海 多年平均含沙量:0.0893/m kg ; 多年平均输沙量:22.05万t ;设计淤沙高程:169.0m ;淤沙内摩擦角:10?;淤沙浮容重:0.93/m t 。 1.2.4 气象 多年平均气温:16.6?C ;极端最高气温:39.1?C ;极端最低气温:-8.6?C ;多年平均水温:18.2?C ;历年最高气温:34.1?C ;历年最低气温:2.1?C ;多年平均风速:1.40s m /; 历年最大风速:13.00s m /,风向:NE ;水库吹程:3.0km ;最大积雪厚度:21cm ;基本雪压:0.252/m KN 。 1.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3.1 工程地质资料 (1)该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不考虑地震荷载。 (2) 基岩物理力学指标 上坝址:饱和抗压强度:20~30MPa ;抗剪指标:岩砼/f =0.6~0.65;抗剪断指标:

长安大学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目录 二、给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2) 1.设计供水量及水厂设计规模计算 (2) 1.1综合生活用水量 (2) 1.2工业企业用水 (2) 1.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2) 1.4管网漏损水量 (2) 1.5未预见用水 (3) 1.6最高日设计供水量 (3) 1.7水厂设计规模 (3) 2. 总体方案 (3) 2.1水源及取水构筑物 (3) 2.2净水工艺选择 (3) 2.3水处理构筑物及药剂的选择 (5) 2.3.1混凝剂的选择 (5) 2.3.2混合设备 (6) 2.3.3絮凝池 (7) 2.3.4沉淀池 (7) 2.3.5滤池 (8) 2.3.6消毒系统的选取 (10) 2.4净水方案的确定 (12) 3.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12) 3.1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水量 (12) 3.2加药间设计计算 (13) 3.3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 3.4折板絮凝池设计计算 (16) 3.4.1主要设计参数 (16) 3.4.2设计计算 (17) 3.5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20) 3.5.1主要设计参数 (20) 3.5.2设计计算 (20) 3.6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24) 3.6.1主要设计参数 (24) 3.6.2设计计算 (24) 3.7 加氯间设计计算 (28) 3.7.1主要设计参数 (28) 3.7.2设计计算 (28) 3.8 清水池设计计算 (29)

二、给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1.设计供水量及水厂设计规模计算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设计供水量由以下六项组成: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消防用水。水厂设计 规模应按该条文前五项的最高日水量之和确定。 1.1综合生活用水量 依据设计资料,设计年限内城市供水人口数为10万人。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依据该城市所属省份及人口规模知,湖南湘潭为一区中小城市,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q=300L/ cap d,自来水普及率为f=95%。故综合用水量Q1为:Q1=qNf=300x100000 x95%=28500m3/d 1000 1.2工业企业用水 依据设计资料,工业用水量是城市生活用水量的68%。故工业用水量Q2为:Q2=Q1X68%=28500X68%=19380 m3/d 1.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应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本设计以综合用水量和工业企业用水量的4%确定。故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Q3为: Q3=(Q1+Q2)X4%=(28500+19380)X4%=1915.2 m3/d 1.4管网漏损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镇配水管网的漏损水量宜按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

水电站厂房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水电站厂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张文奇 1.蜗壳的型式 电站设计水头H p=95.5m>40m (且>80m ),根据《水力机械》第二版第96页的蜗壳型式选择金属蜗壳。 2.蜗壳的主要参数 2.1金属蜗壳的断面形状为圆形。 2.2对于圆形断面金属蜗壳为了获得良好的水力性能一般采用蜗壳的包角为 0?=345°。 2.3根据《水力机械》第二版第99页图4-30查得,当设计水头为95.5m 时,蜗壳的进口断面的平均流速c V =7.5m/s ; 2.4己知水轮机的型号HL200-LJ-275,根据《水力机械》第二版附表5查得:1D =2750mm ,H=95.5m 时,蜗壳的座环内径b D =3650mm ,外径a D = 4550 mm ,所以蜗壳座环的内、外半径分别: 3. 金属蜗壳的水力计算 电站设计水头H P =95.5m ,进口平均流速c V =7.5m/s ,包角为0?=345°,每台机组过水能力:max Q =62.69m 3/s 。 3650 182522b b D r mm = ==4550 227522a a D r mm = = =

3.1对于蜗壳进口断面: 断面的面积: 断面的半径: 从轴中心线到蜗壳外缘的半径: 3.2对于中间任一断面: 设为从蜗壳鼻端起算至计算断面i 处的包角,则该计算断面处的 其中max Q =62.69m 3/s 。,c V =7.5m/s ,a r =2.275m 计算成果见表1: 2max 062.69345==8m 3603607.5C C C C Q Q F V V ???= =???max 1.6m ρ= ==max a max 2 2.2752 1.6 5.475R r m ρ=+=+?=i ?max 360i i Q Q ?= ? i ρ= a 2i i R r ρ=+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与任务 第一部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给水部分) 1、名称 某市城北区给水管道的设计。 2、设计任务 根据该市设计资料和平面图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包括:1、给水管道系 统设计;2、调节构筑物设计。 3、基础资料 (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某市近期规划人口为12万,其中城北区近期规划人口8万人,用水普及率 预计100%,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300L/cap·d,城区大部分建筑在6层,屋内有 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区内有工业企业甲。 (2)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用水量 1.10 0.70 0.90 1.10 1.30 3.91 6.61 5.84 7.04 6.69 7.17 7.31 时间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用水量 6.62 5.23 3.59 4.76 4.24 5.99 6.97 5.66 3.05 2.01 1.42 0.79 (3)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甲企业用水量(含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3000立方米/日, 均匀使用,工业用水要求水压不小于24米,水质同生活饮用水:工厂房屋最大 体积为5000立方米(厂房),房屋耐火等级为三,生产品危险等级为乙。 (4)其他 平面图见附图(按照A4版幅打印,比例尺为1:20000)。

4、设计内容 (1)进行给水管网的布线,确定给水系统布置形式、给水管网布置形式、调节构筑物位置; (2)选择管材; (3)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二泵站、管网、输水管设计流量; (4)确定水塔的容积、设置高度: (5)计算管网各管道的管径; (6)计算管网各节点的水压标高、自由水头; (7)确定二泵站流量及扬程; (8)进行校核。 5、设计步骤 (1)给水系统布置 确定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如统一给水、分系统给水,地表水给水、地下水给水,说明原因; 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如有水塔给水管网、无水塔给水管网,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说明原因; 确定调节构筑物位置; 确定一泵房、二泵房供水方式,如一级供水、二级供水,说明原因。 (2)给水管网布线 包括干管及干管之间的联络管; 根据平面布置图确定管线布置方向; 按照布管原则进行:干管的延伸和二泵房输水到水塔、大用水户的水流方向一致,以水流方向为基准平行布置干管,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户;干管间距500-800米,联络管间距800-1000米;枝状和环状相结合;单管和双管相结合; 绘制给水管网定线草图(管线、节点、管长)。 (3)设计用水量 计算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水电站课程设计1

水电站课程设计 一:计算水轮机安装高程 参考教材,立轴混流式水轮机的安装高程Z s 的计算方法如下: 0/2s s Z H b ω=?++ 式中ω?为设计尾水位,取正常高尾水位1581.20m ;0b 为导叶高度,1.5m ; s H 为吸出高度,m 。 其中,10.0()900 s m H H σσ? =- -+? 式中,?为水轮机安装位置的海拔高程,在初始计算时可取为下游平均水位的海拔高程,设计取1580m ; m σ为模型气蚀系数,从该型号水轮机模型综合特性曲线(教材P69)查得m σ=0.20, σ?为气蚀系数的修正值,可在教材P52页图2-26中查得σ?=0.029; H 为水轮机水头,一般取为设计水头,本设计取H=38m 。水头H max 及其对应工况的m σ进行校核计算。 10.0()900 s m H H σσ? =- -+?=10.0-1580900-(0.2+0.029)?38=-0.458 0/2s s Z H b ω=?++=1581.20-0.458+1.5/2=1581.49m 。 二:绘制水轮机、蜗壳、尾水管和发电机图 2.1水轮机的计算

图1.1 转轮布置图 如图所示,可得HL240具体尺寸: 表1.11 转轮参数表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b 0 h 1 h 2 h 3 h 4 1.0 1.078 0.928 0.725 0.483 0.128 0.365 0.054 0.16 0.593 0.283 4.1 4.420 3.805 2.973 1.980 0.525 1.497 0.221 0.656 2.431 1.160 2.2 蜗壳计算 进口断面尺寸计算 (1)进口断面流量的确定 由资料,该水电站初步设计时确定该电站装机17.6×410kW ,电站共设计装4台机组,故每台机组的单机容量为17.6×410kW ÷4=4.4×410kW 。 由水轮机出力公式:9.81N QH QH ωγ===4.4×410kW 式中:Q 为水轮机设计流量(3/m s ); H 为设计水头,m ;由设计资料得H=38.0m 。 所以,4×10//=118.039.81 4.4Q N H ω=?=(9.8138.0)(3/m s )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培训课件

1.1 总体设计 1.1.1 工程规模 (1)设计规模 水厂建设总规模为9.2万m3/d,水厂自用水量按7%考虑,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预留远期生产用地。净水厂出水水压为40~55m。 给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拟分为2组,每组5万3 m/d。 (2)原始资料 1、自然条件 1.1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规划厂区为一平地,黄海高程79.7m。 1.2 气象资料 ①风向:绘出风玫瑰图 ②气温:最冷月平均为:-4.8℃;最热月平均为:32.1℃ 极端温度:最高40.5℃,最低-5.5℃ ③土壤冰冻深度:1.2m 1.3 工程地质与地震资料: ①地质钻探资料 ②地震计算强度为:158.6KP a ③地震烈度为:8 度以下。 ④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1.4 河流水质资料 1.1.2 设计出水水质 水厂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749 GH-85)。 1.1.3 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拟定 1.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拟定 为使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指导思想,设计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为:

↓ ↑ 水厂处理工艺流程 2.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混合工艺 混合是原水与混凝剂或助凝剂进行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混合是将药剂充分、均匀地扩散于水体的工艺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混合问题的实质就是药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 混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①水泵混合 水泵混合是将药剂投加在取水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以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它适用于一级泵站距处理构筑物较近(120m以内),优点是设备简单;混合充分,效果较好;不另消耗动能。缺点是安装管理较复杂;配合加药自动控制较难。 ②管式混合 目前广泛采用的管式混合器是静态管式混合器,是利用水厂进水管的水流,通过管道或管道零件产生局部阻力,使水流发生涡旋,从而使水体和药剂混合。管式混合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不占地;在设计流量范围,混合效果好。缺点是当流量过小时效果下降。但从总体经济效果而言还是具有优势的。 ③机械混合 机械混合是依靠外部机械供给能量,使水流产生紊流。它的优点是水头损失较小,适应各种流量变化,能使药剂迅速而均匀的分布在原水胶体颗粒上,同时使胶体颗粒脱稳,具有节约投药量等特点。缺点是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需消耗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给排水》大作业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1101 学生姓名:沈悦 学生学号:11233017 指导教师:王锦 土建学院建筑市政环境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1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3) 1.2设计主要内容 (3) 1.3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3) 1.4设计重点研究问题 (3) 1.5评分标准 (3) 第2章室内给水工程 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4) 2.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 2.3 管材和管件 (5) 第3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3.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 (5) 3.2 消火栓布置 (6) 3.3 消防管道布置 (7) 3.5 具体设计图样 (7) 第4章建筑排水系统 4.1 排水系统分类 (7) 4.2 排水系统组成 (7) 4.3 排水方式的选择 (8) 4.4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8) 4.5 排水管网设计图样 (10) 第5章建筑雨水系统 (11) 第2篇设计计算书 第1章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11) 第2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3) 第3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15) 第4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18) 第5章参考文献 (18) 第3篇课程设计总结 第1章心得及致谢 (19)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一幢7层高的多层建筑,该建筑为一类、耐火等级一级。该幢楼包括四个单元,各单元各层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见建筑平面图)。在该幢建筑物的北侧共建四个出口:分别对应于每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层有两个住户,每个住户为三室两厅的一套,每套间均设有厨房与两个卫生间。 该幢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8733.16m2,总高度为20.9m,标准层高为2.9m,一层地评标高位±0.000m,冻土深度为0.7m。 2. 背景资料 本建筑水源为小区自备井,经给水泵站加压后供给小区各用水点,一层引入管压力不低于0.35MPa。 本建筑±0.00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排水,±0.00以下采用压力提升排水。污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 建筑图纸:首层及标准层。 4. 气候暴雨强度等条件按各位同学家乡考虑。 1.2设计主要内容 1. 多层建筑给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给水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2. 多层建筑消防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消防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3. 多层建筑排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4. 多层建筑雨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1.3基本要求 1. 建筑给水、排水、消防、雨水各系统的体制应当合理选择,注意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2. 根据选定的系统体制,按照相关设计手册,确定有关的设计参数、尺寸和所需的材料、规格等。 3.平面图管线布置合理,并注意各管线交叉连接,注意立管编号。 1.4设计重点研究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系统的体制选择,尤其是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参考资料推荐: [1]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高明远,《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1998 [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陈耀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水电站课程设计

《水电站》课程设计水轮机的选型设计 专业:XXX 班级: XX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 本说明书共七个章节,主要介绍了大江水电站水轮机选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的绘制,蜗壳、尾水管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以及调速设备和油压装置的选择。主要内容包括水电站水轮机、排水装置、油压装置所满足的设计方案及控制要求和设计所需求的相关辅助图和设计图。系统的阐明了水电站相关应用设备和辅助设备的设计方案的步骤和图形绘制的方法。 【关键词】 水轮机、综合运转特性曲线图、蜗壳、尾水管、调速器、油压装置。

【Abstract】 Curriculum project of hydro station is a important course and practical process in curriculum provision of water-power engineering major . There are more contents and specialized knowledge in the curriculum project , which make students not to adapt themselves quickly to complete the design . In this paper ,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rriculum project is analyzed , causes of in adaptation to the curriculum project in students are found , rational guarding method are proposed , and a example of applying the guarding method is given .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provided method to guard student design is a good method, when teaching mode and time chart are given , students are guarded from mode of thinking and methodology , and design step are discussed and given . After the curriculum project of hydro station, the capability of students to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is improved , and the confidence to engage in design is strengthened . 【Keyword】 Curriculum project of hydro station; guarding method ; mode of thinking ; methodology; design step.

给水处理厂

给水处理厂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1 1、设计任务————————————————————————————————1 2、规模——————————————————————————————————1 3、设计原始资料——————————————————————————————1 4、设计步骤————————————————————————————————2 5、设计要求————————————————————————————————2 二、概述———————————————————————————————————3 1、设计任务和依据—————————————————————————————3 2、设计资料特点——————————————————————————————3 三、设计流量计算———————————————————————————————3 四、给水处理流程选择说明———————————————————————————3 五、给水处理各构筑物及其辅助设备说明—————————————————————3 1、混合设备选择——————————————————————————————3 2、絮凝池选择———————————————————————————————4 3、沉淀池选择———————————————————————————————5 4、过滤池选择———————————————————————————————6 六、给水处理构筑物计算及高程计算———————————————————————7 1、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7 2、往复式隔板絮凝池————————————————————————————9 3、斜管沉淀池———————————————————————————————11 4、普通快滤池———————————————————————————————12 5、氯消毒—————————————————————————————————16 6、清水池—————————————————————————————————16 7、高程计算————————————————————————————————17 七、处理构筑物总体布置的特点及依据说明———————————————————17 八、图纸——————————————————————————————————18 1、厂区总平面图——————————————————————————————19 2、高程图—————————————————————————————————20 3、滤池工艺图———————————————————————————————21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 1.2.1城市用水量资料 1.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 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①河流水位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 ②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 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 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2水厂选址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水厂和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 3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Q生活=240×52000×10-3=12480m3/d Q工业=12480×1.78=22214.4m3/d Q三产=12960×0.82=10233.6m3/d Q工厂=0.5+0.8+0.6+1.1=30000m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